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1课时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习题
- 格式:ppt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17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实验内容】1、观察心脏的形状2、动手解剖猪心脏,了解心脏内部结构【实验材料】猪心脏,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镊子、一次性手套、标签纸,牙签【实验要求】1、辨别心脏各个结构名称2、按照一定的步骤解剖心脏3、小组交流合作、及时做好记录【实验步骤】步骤一:1、将心脏平躺放置在解剖盘中,观察猪心外形2、用一只手捏一捏心脏的壁你看到的心脏的形状是:用手捏捏心脏,有什么感觉:步骤二:注水实验步骤三:解剖猪心1、心脏心尖朝左,用解剖刀轻轻地沿着各个腔划线切割2、用解剖剪剪开肌肉,观察露出的心脏内部结构3、取出已经解剖的心脏,将标签纸准确地贴在相应的部位:小组合作,完成以下探究题:①心脏壁主要是由_______组织构成,推断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心脏壁的厚度:心室壁比心房壁_______,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______。
它们厚度不同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心脏的四个腔中相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脏的______侧与_______侧的腔不相通。
④心房与心室之间特殊的结构是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室与动脉之间特殊的结构是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a:心房心室位置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心脏四个腔与连接血管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归纳总结出心脏及相连的血管间血液流动方向归纳:→→→。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1课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目标1.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2.观察动物(猪或羊)的心脏的结构。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1)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在心脏内,不在动脉内),四肢静脉里有静脉瓣。
(2)记忆口诀:上房下室向下通,左右房室不相通;房连静,室连动。
阅读教材观察与思考,参照课本上的彩图和老师讲解,观察心脏模型,了解心脏的结构。
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2.说出心脏的四个腔室位置,左右心房、左右心室是否相通?同一侧的心房和心室是否相通?3.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和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壁和右心室壁又有什么不同?4.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5.请大家准备烧杯和清水,分别用注射器往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扎紧下腔静脉)、肺静脉里灌水,推测血液的流动方向,完善下图。
心脏内血液不能倒流,推测是什么结构的作用?6.一次心跳包括心脏的收缩与舒张的过程心房心室房室瓣动脉瓣血流收缩舒张打开关闭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舒张收缩______ 打开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舒张舒张打开关闭血液经静脉流入心房,再流入心室第2课时血液循环的途径学习目标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重点]2.认同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认同体育锻炼有益心脏健康。
血液循环的途径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体循环的路径(起点)左心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点)。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输送血液的泵,能够自动地收缩和舒张以推动血液在身体内流动。
本节知识点和难点较多,是这一学期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2)能力目标通过对心脏的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3.教学重点(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4.教学难点通过对心脏各腔室壁、瓣膜的观察,从而推测出其各自的功能,更好的理解心脏作为“泵”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
他们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人的消化和呼吸等,知道氧气和营养物质是靠血液来运输的;并且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已经对心脏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知识比较缺乏。
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和直观。
三、教学策略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过程中,要准备人的心脏模型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并以动画和图片展示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在本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课前将学生分为6——8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来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观察来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准备准备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心脏模型,安排学生课前预习五、教学过程导入:一个小谜语引入本节课题。
胸中有个大桃子,拳头大小差不离,劳逸结合巧安排,任劳任怨干到底。
打一个人体器官?那是什么结构呢?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说出心脏,引出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