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名录
- 格式:pdf
- 大小:671.12 KB
- 文档页数:15
2019年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大全目录前言 (i)1总论 (1)1.1指导思想 (1)1.2基本原则 (1)1.3总体目标 (2)1.4编制依据 (2)1.5划分标准 (4)2区域分类 (7)2.1自然保护区 (7)2.2风景名胜区 (7)2.3森林公园 (8)2.4地质遗迹保护区 (8)2.5湿地公园 (8)2.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8)2.7海洋特别保护区 (8)2.8洪水调蓄区 (9)2.9重要水源涵养区 (9)2.10重要渔业水域 (9)2.11重要湿地 (9)2.12清水通道维护区 (10)2.13生态公益林 (10)2.14太湖重要保护区 (10)2.15特殊物种保护区 (10)3分级分类管控措施 (10)3.1自然保护区 (11)3.2风景名胜区 (12)3.3森林公园 (13)3.4地质遗迹保护区 (13)3.5湿地公园 (14)3.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5)3.7海洋特别保护区 (16)3.8洪水调蓄区 (17)3.9重要水源涵养区 (17)3.10重要渔业水域 (18)3.11重要湿地 (19)3.12清水通道维护区 (20)3.13生态公益林 (20)3.14太湖重要保护区 (21)3.15特殊物种保护区 (21)4区域名录 (22)南京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25)无锡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64)徐州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80)常州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108)苏州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122)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157)连云港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182)淮安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210)盐城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236)扬州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273)镇江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306)泰州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326)宿迁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343)前言生态红线是指为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实行严格管理和维护的国土空间边界线。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5.25•【字号】宿政办发〔2020〕23号•【施行日期】2020.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宿迁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5月25日宿迁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苏发〔2019〕30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构建全市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切实做好宿迁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按照市委五届九次全会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四化同步、绿色跨越,聚力打造“水美城市、宜居城市、中国酒都、旅游名城、电商名城”五大名城。
统筹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实现“多规合一”,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和利用效率,推动“六增六强”,促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
(二)主要目标。
科学构建市、县、乡镇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2020年底基本完成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到2025年,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地方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全面实施国土空间监测预警评估和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2015年度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8.27•【字号】宿政办发〔2015〕100号•【施行日期】2015.08.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2015年度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实施方案的通知宿政办发〔2015〕10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湖滨新区、市洋河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宿迁市2015年度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8月27日宿迁市2015年度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强化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与管理,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严把项目审批关,妥善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预防和控制各种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有效提升我市生态环境质量,依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和《宿迁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宿迁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责任制度(试行)》为基础,以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区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暂行办法的通知》为抓手,确立生态红线的刚性地位,进一步完善生态红线有效监管的机制体制,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省级生态红线区域优化调整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我市生态红线区域进行补充、完善、优化、调整,努力提高我市生态红线区域的保护建设与监督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我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二、工作目标宿迁市列入《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生态红线区域共7类型,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1766.01平方公里,其中一级管控区共有367.16平方公里,占红线区域的20.8%,二级管控区共有1398.85平方公里,占红线区域的79.2%。
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二○○九年二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3)1.1指导思想 (3)1.2基本原则 (3)1.3目标 (4)第二章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类型 (5)第三章功能分区及环境监管 (8)3.1自然保护区 (8)3.2风景名胜区 (8)3.3森林公园 (9)3.4地质遗迹保护区(公园) (10)3.5饮用水源保护区 (10)3.6洪水调蓄区 (11)3.7重要水源涵养区 (11)3.8重要渔业水域 (12)3.9重要湿地 (12)3.10清水通道维护区 (13)3.11生态公益林 (13)3.12特殊生态产业区 (13)第四章各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 (15)4.1南京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 (16)4.2无锡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 (40)4.3徐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 (47)4.4常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 (57)4.5苏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 (64)4.6南通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 (81)4.7连云港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 (92)4.8淮安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 (101)4.9盐城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 (115)4.10扬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 (127)4.11镇江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 (141)4.12泰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 (149)4.13宿迁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 (155)前言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指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和保护价值的,在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的,依照规定程序划定,有明确界线,需要实施严格保护的自然地域。
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是根据全省生态环境调查、生态功能区划,在分析生态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地域单元的主导生态功能,提出全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名录、范围及保护措施。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宿迁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单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8.12.27
•【字号】宿政发〔2018〕128号
•【施行日期】2018.12.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
正文
市政府关于公布宿迁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全市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着力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城市风貌、彰显地域特色,现对我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单予以公布。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管理宣传,共同做好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有关工作。
宿迁市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27日
宿迁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单。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11.24•【字号】宿政办发〔2015〕128号•【施行日期】2015.1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宿政办发〔2015〕12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景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15〕76号)精神,加快推进落实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工作,确保完成目标任务,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快推动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河湖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
宿迁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全市水域面积为23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7.7%。
列入省保护名录的湖泊3个,省骨干河道70条,长约1810千米,小水库39座,大中型涵闸39座,小型水闸1200多座,机电泵站2860余座,以及逐年倍增投入兴建的大量水利工程,管理保护任务十分繁重。
由于长期以来河湖工程管理范围边界不清、土地权属不明,导致了侵占河湖水域、破坏水利工程等时有发生,影响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
依法加强管理,落实河湖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对河湖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是深化水利改革、加强水利管理的重要内容。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将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尽快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结合属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部署落实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划界目标任务。
二、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政策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深入研究中央和省里文件精神和要求,特别是《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15〕76号)文件规定,准确把握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联系实际,确定本地区的划定工作任务,依法依规开展划界确权工作。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6.02•【字号】宿政办发〔2015〕64号•【施行日期】2015.06.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宿政办发〔2015〕6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景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宿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6月2日宿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为做好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根据《关于印发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苏国土资办发〔2015〕14号)要求,结合宿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和中央、省的一系列新要求,坚持“保护资源、节约集约、维护权益、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结合新常态下国土资源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按照“保护为先、优化为本、调控为要”的原则,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基本稳定,严控建设用地总量,保持规划的一贯性、传承性和科学性。
合理调整规划目标和主要指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保持规划的现势性。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为全市各项政策措施落实、重大战略的实施以及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行动的落地见效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原则(一)保护为先、统筹兼顾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坚持数量、质量保护并重,严格保护生态红线区域。
统筹近期与远期,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重点解决规划目标期内问题。
(二)节约集约、布局优化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稳步推进建设用地特别是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提升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宿迁市生态绿地生态林建设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6.25•【字号】宿政发〔2004〕109号•【施行日期】2004.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市政府关于印发宿迁市生态绿地生态林建设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宿迁市生态绿地生态林建设管理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宿迁市人民政府二OO四年六月二十五日宿迁市生态绿地生态林建设管理实施意见生态绿地、生态林的建设管理是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为加强生态绿地、生态林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和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省的决定》等法律、法规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的规定,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紧扣“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宗旨,以建设“生态宿迁,绿色家园”为目标,以生态绿地和生态林的确认、建设为基础,管理、保护为手段,逐步扩大生态绿地和生态林规模,引导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把我市建成园林城市、生态名市。
二、目标任务加大生态绿地、生态林的建设和保护力度,到2007年,生态绿地占建成区的10%,并得到有效保护;国家级生态林面积达到10000公顷,并得到有效保护。
到2010年,城市生态绿地占建成区的12%,并得到有效保护,省级生态林面积达到8000公顷,并得到有效保护。
三、工作措施(一)生态绿地、生态林的确认。
1.生态绿地、生态林的确认,必须在权属所有者和经营者明确有关经营管理的规定及相关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在征得其同意后,县级以上建设(园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与其签订现场界定书,并根据事权划分报经相应级别的人民政府批准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