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史》第十三章总结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47.50 KB
- 文档页数:33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件PPT1.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对传播学的孕育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4.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施拉姆(1)施拉姆最早整理信息理论和传播研究的著作,创立一系列的传播研究所。
(2)著书立说:《传播学概论》: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传播学理论的专著、“传播学的集大成之作”。
《大众媒介与发展》《报刊的四种理论》《儿童生活里的电视》5.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经验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批判学派。
6.传播的特性与功能特性:(1)双向性(2)间接性(3)传播契约普遍存在(4)传播双方心理环境的有限重合性(5)传播的特殊因果律功能(社会学分析):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论”(1)环境监视功能(2)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4)提供娱乐(莱特)7.人际传播的动机:(1)获取信息(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的需要(4)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8.大众传播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功能:三功能说、四功能说9.大众传播的控制分析(1)资本主义的媒介控制理论:①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15~17世纪)承认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等传播媒介拥有的绝对统治权。
②自由主义理论——倡导言论出版自由和集权主义相比,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处于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它奉行一种绝对放任的传播体制。
③社会责任理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而享有我们政府特权地位的报刊,就对社会承担某种主要职能。
(2)社会系统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与影响*国家、政府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一方面国家和政府对大众传播进行政治控制,一方面大众传播对国家和政府进行批评和监督。
目的: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
具体形式:①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②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③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④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经济力量对大众传播的控制大众传播离不开经济集团的支持,特别是商业广告为其经营提供大量的资金。
【9A文】外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归纳第一章,外国新气事业的起第一节古代新国传播古代的新闻传援,口头传播、平写传播、印刷传播三个发展阶段。
辅助口头传播的标记传播《延续最久的时期)、声光传播、图式传播。
困式传授是较为高圾的辅助手段,认为是文字传播的发物。
于写新国传援:公告式《官方公报》:书信式(新闻售》。
官方公报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9年),《每日纪闻》新闻:公元前500多年,古罗马出现新闻信。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标志这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
印刷新国传援:1450年德国美因茨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经》《教堂课读》印刷术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它也使印刷新闻传播成为可能。
印刷新国前楚:1482年格斯堡《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1493年西牙《伦布发现新大陆记》、1508年奥格斯堡《巴西探险记》古代新闻传操特点:1.规模比较小:2面向某个或某特定领域,而不是整个社:3.没有以采集和传播新闻为宗旨的专门机构。
以上也是前新闻时期新闻传播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16世纪:手控小报和新闻书手地小报,发源于重大利境内威尼斯1536年股尼斯出现专门采集消息的机构和贩妻手抄小报的人。
1563年政府曾发行手秒小报。
1566年出现定名的小报“手抄新闻”。
新闻书,与手抄小报同时出现,新闻性增强,书本形式第三节17世纪,从定期报刊到日报后期定期印刷晶出现,1588年周地利迈克尔,冯,艾津《博范会编年表》1594-1635年科伦拉丁文出版物《法比信使》两种传播煤介的历史地位:近代报刊的够形、吉代新闻传播向近代新闻传播的过渡。
近代新闻传播特点,1.新闻传播规模扩大:2.由特定对象转商面向整个社会:3.逐渐出现了专门采集和公开发布新闻的机构第四节从定期报到到日报从17世纪初期定期报刊问世到17世纪-18世纪日报陆读创办,这是近代新事业的初创阶段定期报刊:17世纪初(1605-1610)发源地德国世界上景早的定期报刊1609年出现的两种围报《通告一一报道或新闻报》、《报道》.另外一个发源地尼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