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
- 格式:docx
- 大小:200.82 KB
- 文档页数:13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西方音乐史是指西方世界中音乐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以下是一些与西方音乐史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1.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古典音乐是指源自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大约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
它以它对称、和谐、对位法和较为规范的音乐形式为特征,作曲家包括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等。
2. 巴洛克音乐(Baroque music):巴洛克音乐是指大约从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音乐,它以装饰性复杂、宏伟和宗教意义为特点。
巴赫和韦瓦第是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3. 浪漫音乐(Romantic music):浪漫音乐指19世纪音乐的风格,它强调个人情感、唯美主义和自然的表现,同时也注重对乐器的技术和音色的探索。
肖邦和舒伯特是浪漫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4. 声乐(Vocal music):声乐是指以人声为主要演奏工具的音乐形式。
在西方音乐史中,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圣歌和合唱曲是最重要的声乐形式。
5. 交响乐(Symphony):交响乐是指由管弦乐团演奏的四个乐章的大型乐曲。
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写作了许多重要的交响乐作品。
6. 管弦乐(Orchestral music):管弦乐是指由管弦乐团演奏的音乐。
它包括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不同类别的乐器。
7. 协奏曲(Concerto):协奏曲是指由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团共同演奏的音乐作品。
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之间的对话和竞技是协奏曲的特点。
8. 轻音乐(Light music):轻音乐是指通俗音乐,常常用于娱乐和放松。
它包括爵士乐、流行音乐和电影配乐等多种风格。
9. 篇章(Motif):篇章是音乐中的一个小节或乐句,其被重复使用以创造主题或主要动机。
10. 复调(Polyphony):复调是指多个独立的声部同时演奏,它是巴洛克音乐中的一种特色。
11. 调式(Tonality):调式是指西方音乐中音乐中心音和音乐结构的关系。
一、填空题1.古希腊乐器主要有弦乐与管乐两类。
其中最重要的是拨弦乐器里拉琴。
自文艺复兴以来,它已成为音乐艺术的一种象征。
阿夫洛斯管是管乐器的代表。
2.古希腊人音乐社会实践活动很丰富,但在他们的艺术活动中,音乐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演唱和演奏时还要结合诗、舞,形成诗、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表演特征。
3.古希腊的音乐体裁多和诗歌、文学有关,在演奏时多采用琴来伴奏。
如史诗、悲剧、喜剧、独唱抒情诗、竞技比赛中的合唱与舞蹈音乐、颂歌等,尤以史诗、抒情诗、颂歌、悲剧最为重要。
4.三大悲剧:埃斯库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洛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德斯《美狄亚》5.四音音节在不同音高上可以构成七种不同的调式,这些调式分别以古希腊的几个重要的不同区域的氏族部落命名,它们是维多利亚调式、弗里几亚调式、利第亚调式、混合利第亚调式及各种变体调式。
6.古希腊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和谐论、净化论和模仿论三个方面,主要代表人物分别为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7.经文歌的定义:两个声部都有歌词的克劳苏拉就被称为“经文歌”,后来还增加到三个声部。
8. 9世纪时,“纽姆普”被普遍使用。
这种记普法只是用一些符号简单的标示音调的大致音高与长短没有节奏标记。
11世纪时,圭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四线普,并得以普遍的使用。
为五线谱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3世纪时,音乐理论家弗朗科,既能标示音高又能指示节奏比例时长的“有量记普法”,并著《有量歌曲艺术》。
使中世纪的记谱法得到完善。
9.中世纪方言歌曲最重要的成就得益于法国游吟诗人的创作。
南部游吟诗人一般被称为“特洛巴多”北部游吟诗人则被称为“特洛威尔”。
10. 14世纪的意大利音乐相对同时期的法国音乐而言更富有世俗生活的情趣,它的主要世俗复调歌曲题材有:牧歌、猎歌和巴拉塔。
11文艺复兴时期是指从15世纪上半叶至1600年近二百年的历史时期。
“文艺复兴”的法文原意是“复活”与“再生”。
西方音乐史年表
第二节——中世纪音乐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一)从文艺复兴早期到若斯坎
德国代表作曲家
总结:1、这时期的音乐创作是多元格局下的音乐创作。
2、出现了亨德尔、巴赫等杰出的音乐大师。
3、意大利的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的诞生并推进至欧洲各国,其意义和表现是丰富的。
4、器乐体裁的发展演变,呈现了作曲家风格的多样化。
5、大小调和现代和声体系的形成和确立,主调音乐风格成为主导,数字低音的使用,大大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6、音乐风格呈现出戏剧性,装饰性,即兴性和炫技性的特点,体现了该时期的艺术的热情奔放,豪华夸张的特点和华
丽、辉煌、狂热的气质和激情。
古典主义时期
第七节——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各种音乐思潮
第七节——20 世纪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特征
1、音乐具有反传统因素:旋律无连贯性,节奏无规律性,力度极端变化,结构不明确。
因此在表现音乐中找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性、古典主义音乐的逻辑性、印象主义音乐的色彩美感。
2、与印象主义音乐截然相反,印象主义音乐描绘人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感受;表现主义音乐放弃对周围世界的描写,强调把内心体验
表现出来,追求内心深处的感觉。
新古典主义音乐。
西方音乐史上的几个主要流派西方音乐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流派,这些流派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都有不同的发展和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流派。
1.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它起源于18世纪,经历了巴洛克、古典、浪漫等时期的演变。
古典音乐以其规范的乐曲结构、复杂的和声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闻名。
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包括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
2.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指流行于大众中的音乐。
它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精选了爵士乐、摇滚乐、电子音乐等多种风格。
流行音乐的风格多样,适应了时代的变迁和音乐技术的发展。
著名的流行音乐流派包括摇滚乐、流行舞曲、嘻哈音乐等。
3. 爵士乐:爵士乐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是一种以即兴演奏为特色的音乐形式。
爵士乐吸收了非洲音乐、布鲁斯音乐、乡村音乐等元素,传达了独特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爵士乐的早期代表人物包括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艾拉·菲茨杰拉德等。
4. 摇滚乐:摇滚乐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种快节奏、强烈节拍和高质量吉他演奏的音乐。
摇滚乐以其叛逆的形象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而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
著名的摇滚乐流派包括摇滚乐、重金属音乐、朋克音乐等。
5. 古典派:古典派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一种音乐风格,其特点是形式严谨、和声丰富和情感表达丰富。
古典派的代表人物包括莫扎特、贝多芬等。
古典派对后来的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6. 进步摇滚:进步摇滚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一种音乐风格。
它以复杂的音乐结构、长篇音乐作品和独特的音乐元素著称。
进步摇滚的代表人物包括皇后乐队、创世纪乐队等。
7. 电子音乐:电子音乐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德国,它利用电子设备产生和处理声音。
电子音乐以其前卫的音响效果和独特的旋律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著名的电子音乐流派包括Techno、House、Trance等。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
1.古希腊音乐
以诗与乐或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
诗的地位在乐之上,是只记旋律的单声部音乐。
已存在支声,几乎全是即兴表演。
2. 抒情诗
原指和着里尔琴而唱的诗歌。
分为:笛歌(阿夫洛斯管伴奏)
琴歌(里尔琴伴奏)
自弹自唱
有阿尔凯奥斯诗体、萨福诗体。
3.颂歌
为重大仪式而写的诗歌,运用华美的合唱形式,伴有舞蹈和乐器伴奏。
*太阳神颂歌
是祭献太阳神阿波罗的合唱体,风格庄严,基萨拉伴奏。
*酒神颂歌
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所唱的诗歌,风格狂放,阿夫洛思管伴奏。
后发展为悲剧和独唱曲。
4.悲剧[希腊]
由酒神颂歌发展而来。
是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合而为一的综合艺术形式。
包含:戏剧表演合唱抒情。
取材于神话传说。
5.喜剧[希腊]
源于酒神祭典上的狂欢歌舞,最初只是滑稽剧,不像悲剧那么严肃。
分为:旧喜剧,中喜剧,新喜剧三个阶段。
6.笑剧[罗马]
是一种综合性的滑稽表演。
可模仿日常生活或悲剧中的情节,中间插入歌曲和舞蹈。
7.哑剧[罗马]
表现神化。
西方音乐史上的几个主要流派西方音乐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音乐流派,它们对音乐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主要的西方音乐流派,并探讨它们的历史和特点。
1.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流派,它包括了巴洛克、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
巴洛克时期的古典音乐以巴赫、海顿和莫扎特等作曲家为代表,其音乐风格复杂而富有表现力,常常以弦乐和管弦乐器为主要配乐。
古典时期的音乐则以贝多芬为代表,其音乐更加复杂和丰富,具有较强的个性色彩。
浪漫时期的音乐则以勃拉姆斯、肖邦和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家为代表,其音乐更加感情丰富和深沉,常常表现爱情和悲剧等主题。
古典音乐具有严谨的结构和精致的表现力,对西方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音乐形式和技巧为后世的音乐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成为西方音乐的经典之一。
2.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20世纪初期在西方流行起来的一种音乐形式,它的音乐风格新颖而富有活力。
流行音乐以摇滚、流行、爵士等音乐为主要代表,其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常常表现现代生活和青年文化的特点。
流行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源于西方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交流,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还为西方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流行音乐的影响力在20世纪后期愈发显著,成为了西方音乐的主流。
3. 摇滚音乐摇滚音乐是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音乐形式之一。
摇滚音乐的特点是节奏明快、吉他独奏和嘶吼的唱法,常常表现现代生活的压力和不满情绪。
摇滚音乐具有强烈的反叛色彩和革命性的精神,它不仅影响了西方音乐,还对全球的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摇滚音乐的代表人物包括艾尔维斯·普雷斯利、披头士乐队和滚石乐队等,他们的音乐成就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成为了摇滚音乐的经典之一。
4. 爵士音乐爵士音乐是20世纪初期在美国产生的一种新型音乐形式,它融合了非洲音乐、欧洲音乐和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方式。
西方音乐史知识点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音乐一、古希腊音乐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渊源。
与古希腊的哲学、文学、科学、建筑、美术和戏剧一样,音乐也是古希腊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古希腊流传下来的音乐作品很少,但是丰富的文字记述和雕刻向人们描绘了古希腊音乐文化的风貌。
在漫长的西方音乐历史中,古希腊音乐文化精神不断地影响和启发着后世的人们。
神话是古希腊艺术的丰富土壤,在古希腊神话中音乐是极富魅力的。
阿波罗不仅是太阳神,也主管音乐。
半神半人的底比斯国王安菲翁用琴声的魔力修筑了底比斯城堡。
色雷斯的歌手奥尔菲斯以音乐的魅力拯救出地狱中的妻子尤丽狄茜,后又得而复失。
这个故事体现出古希腊神话的人性特征,它被近百次地谱写成歌剧。
缪斯(Muses)是分别掌管文艺和科学的九位女神的统称,而“音乐”(music)一词还是由缪斯演化来的,足见在古希腊人眼中,音乐是与人类追求真和美的活动密切相关的。
西方最早的弦乐器是里拉琴(Lyre),又称诗琴。
神话中的众神的使者赫耳墨斯在龟壳上蒙上牛皮,支起两只羚羊角,架横木拉起琴弦便发明了里拉琴。
从文艺复兴开始,在西方的文学艺术中,里拉琴一直成为音乐的象征。
里拉琴后来演变成形状较大的基萨拉琴(Kithars)。
古希腊的管乐器是阿夫洛斯管(Aulos),一种芦管制成的单管或双管的竖笛。
里拉琴多用于独唱伴奏,史诗弹唱,它是祭祀阿波罗仪式中的主要乐器。
而在崇拜酒神的仪式中,及后来的酒神合唱和雅典悲剧合唱中,阿夫洛斯都是重要乐器。
在西方现代文化观念中,里拉琴和崇拜阿波罗的音乐与阿夫洛斯和崇拜酒神的音乐,已成为相互对立性格的两大类音乐的象征。
前者平静而节制,后者狂喜、放纵。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音乐的论述,对于西方音乐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
毕达哥拉斯把音乐的音程与节奏的和谐与宇宙星际的和谐和秩序相联系,因而把音乐纳入他以抽象的数为万物之源的理论中。
然而他对弦长比例与音乐和谐关系的探讨已经带有科学的萌芽。
西方音乐史简介一、古希腊罗马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
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但几乎是不可能聆听与欣赏。
有资料统计这一阶段残存下来的乐谱还不到10件,但是从残存下来的雕塑等诸多文化遗产可以看出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成就,古希腊的大哲学家都曾对音乐进行过讨论与研究,这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
在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荷马时期的两部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
史诗本身既是文学作品又是音乐作品,它由职业弹唱艺人“阿埃德”用一种叫基萨拉的乐器伴奏吟唱。
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举行,在比赛时常伴有音乐,后来产生了音乐比赛。
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斯巴达把音乐作为国事活动与教育的重要手段,使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公元前146年后,古罗马征服希腊后,它的文化主要受益于希腊,同时又吸收了叙利亚、巴比伦、埃及等国的文明成果。
二、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时期中世纪Medieval(476年至1450年左右)从公元476年,Goth人入侵意大利,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间的长长一千年被称为中世纪.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为歌特(Gothic)时期。
宗教音乐是这一时期的主体,并确定了根据八个调式系统对曲调进行的分类,及从纽姆谱(neumes)逐渐发展为精确的音高记谱法(Pitch notation).另外,从原始的单音音乐过渡到复调音乐的尚松(chanson)大量出现,乐器的发明与制作的进展也是该时期的重要特征。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1430年至1600年),非宗教的人文主义兴起,明确摆脱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枷锁,欧洲音乐文化趋于统一,声乐、器乐表演艺术水平大为进步.复调音乐开始步入黄金期.记谱法已由字母法和符号法转为二线谱、四线谱直至五线谱。
16世纪后期,在意大利诞生了最早的歌剧。
西方音乐史一.古代与中世纪音乐(一)古代音乐:西方音乐的源头:古希腊,“爱琴文化”.歌唱、抒情诗、戏剧.1.音乐论述:(1)四音音列:希腊著名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赛诺斯。
(2)五度相生律(毕达哥拉斯律制):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2.古希腊悲剧:(1)题材:神话、英雄传说、史诗。
(2)形式:合唱、独唱、对话交替出现。
(3)代表人物:“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戏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心理戏剧的鼻祖”欧里庇得斯。
3.乐器:(1)弦乐:里拉琴。
【颂扬阿波罗】(2)管乐器:阿夫洛斯管(竖笛)【敬奉酒神】4.乐谱:歌唱:字母器乐:符号《塞基洛斯歌》最完整的古希腊名作品。
(二)中世纪音乐:1.格里高利圣咏:(1)选编者: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2)适用场合:罗马教会礼拜仪式(3)形式:唱诵的经文。
(4)特征:音乐形式:无伴奏纯人声歌唱,单声部。
歌词:拉丁文. 节拍:无明显节拍特征.旋律:级进为主,跳进少。
情绪:肃穆超脱.2.多声部复调音乐:(1)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奥尔加农。
平行奥尔加农,平行奥尔加农的变体,自由的或反向的奥尔加农,花唱式奥尔加农,华丽奥尔加农。
(2)迪斯康特:(3)经文歌:无伴奏合唱复调音乐。
3.世俗音乐:法国游吟诗人,德国恋诗歌手。
拉丁歌曲,方言歌曲。
二.文艺复兴时期(一)马丁路德的宗教音乐改革:新形式圣咏合唱-—众赞歌。
(二)乐器:1。
波弦乐器:琉特琴、竖琴。
2。
弓弦乐器:维奥尔家族乐器(小提琴前身)3。
管乐器:短号、小号、笛、低音管、双簧管4。
键盘乐器:管风琴、击弦古钢琴、拨弦古钢琴。
三.巴洛克音乐(一)巴洛克:一种艺术风格。
特征:构思宏大、效果辉煌、充满活力、强调情感的表现.(二)蒙特威尔第1.代表作:(1)八册牧歌:《亚利安那的悲歌》《战争与爱情牧歌集》(2)三部歌剧:《奥菲欧》《尤里西斯的返国》《波佩亚的加冕》2.艺术成就:(1)意大利牧歌的奠基人;(2)写作有情感的旋律,拜托宗教舒服的新音乐倡导者;(3)提出“两种常规"思想;(4)《奥菲欧》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歌剧艺术进入成熟发展时期.(三)A.斯卡拉蒂:现代歌剧缔造者。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一、古希腊的音乐载体:1,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2,悲剧: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索福克里斯.欧里庇底斯。
3,酒神颂歌。
二、古希腊时期的乐器:里拉、基萨拉、阿夫洛斯管。
三、毕达哥拉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音乐理论奠基人,首次计算出五度相生律,世称“毕律”。
第二章中世纪的音乐一、主要的音乐载体:经文歌、继续圣叹、弥撒曲、奥尔加农、康都克特、第斯康特。
二、格里高利圣咏:公元六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统一了教会礼仪,将所用的教义歌曲,赞美歌曲整理成《唱经歌集》并对调式及用法加以规定,称格里高利圣咏。
音乐特点:1,格里高利圣咏是“单音音乐”2,专用拉丁文3,纯人声演唱,不用伴奏。
三、奥尔加农: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曲调,是一种简单的复音形式,产生于九世纪。
(包括平行、反向、自由、花唱四种形式)四、奥尔加农低声部也称固定调或者固定旋律,是一个独立的单音部音调。
五、第斯康特:十二世纪平行曲调被加在圣咏的上方,可以斜向,反向进行,形成声部交叉,允许有三六度音程和经过音的进行,称为第斯康特。
六、康都克特:突破了在多声部中必须有一个声部用格里高利圣咏的限制,几个声部完全由作者自己写作,声部间节奏大致相同,是一种分节歌式的歌曲载体。
最早的分节歌就是康都克特。
七、唱名法:由圭多创立,以名为《圣约翰颂》的赞美诗的每一个旋律短句的头一个音符排列起来,构成了一个do到la的六声音阶,圭多就是把它定为旋律音的唱名,并把每一个音与一个特定音阶连接起来唱,构成了最早的唱名法。
八、有量记谱法:是一种可以表明单个音符间时值比例的记谱法,由教士弗朗克在《有量歌曲》一书中叙述。
九、中世纪的乐器:维埃尔琴、琉特琴、吉它、竖笛、管风琴。
十、文艺复兴时期新艺术:借用音乐理论家维特里的一本题为《新艺术》的书而得名。
它代表了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各国新的艺术风格,是复调音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
西方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古希腊古罗马古希腊一.人们挖掘出40件古希腊乐谱,记谱法失传。
二.特点:2.单声部,自然音加变化音3.音乐,舞蹈诗歌密切结合4.常有乐器伴奏三.弦乐里拉:理性思维常用于史诗弹唱阿夫洛斯管:感性思维常用语悲剧合唱四.1毕达哥拉斯:音乐理论家哲学家数学家从数字的角度研究音乐2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涉及研究音乐的社会道德作用。
3.阿里斯多赛诺斯:和谐的要素提出了四音音列五.荷马史诗《奥德赛》总结:古希腊音乐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流传下来,但是古希腊的音乐文化精神却深深影响着西方音乐的历史古罗马1实用音乐与娱乐音乐2 多神制度中世纪概述1 .5-15世纪2.宗教的十个世纪(黑暗的十个世纪)5C-9C 格里高利圣咏格里高利圣咏之前:米兰主教安布罗斯编写圣歌法兰克的高卢圣咏格里高利圣咏的建立:6世纪末格里高利一世为了统一教会仪式,编《唱经歌集》,称为格里高利圣咏。
早期格里高利圣咏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兰克本,一种是古罗马本。
格里高利圣咏的特征:1是单音音乐,拉丁文词,男声演唱,乐谱只有音高而无节拍的记录。
2每日祈祷的日课和弥撒仪式中使用。
弥撒有专用弥撒和常规弥撒专用:哈利路亚常规:慈悲经羔羊经3演唱方式:交替式应答式独唱或齐唱的直接咏唱的方式4它有三种词曲关系:音节式花唱式纽姆式5 调式有八种类型多利亚弗利几亚利迪亚混合利迪亚以及派生出的四种副调式。
9C-13C 中世纪世俗音乐:1 欧洲在公元10世纪就有流浪艺人的记载。
从12,13世纪在法国流产起来。
发源地是法国南部,中心是普罗旺斯,后来发展到法国北部,南部的特罗巴多用奥克语演唱。
北部的特洛威尔用奥依语演唱。
游吟诗人一般来自贵族,多为骑士,也有的是国王。
有的自作词曲自己演唱,也有的大量是爱情歌曲。
它的旋律越剧清晰而且具有诗韵的节奏,虽然采用的是中世纪教会调式,但运用了变化音而近似于近代的大小调。
德国:名歌手,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对其进行了描述。
西方音乐史上的几个主要流派西方音乐史上有许多流派,其中几个主要的流派包括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爵士音乐、摇滚音乐和流行音乐。
以下是对每个流派的简要介绍。
1.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一种欧洲传统音乐,它起源于1750年左右的巴洛克时期,并在经历了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后,一直持续至今。
古典音乐通常是由大型乐团或合唱团演奏的,音乐家们使用大量的乐器,包括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和打击乐器。
古典音乐强调音乐的结构、复调和和声,而不是节奏和节拍。
一些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包括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和肖邦。
2. 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兴起于19世纪初,它强调个人情感、情感表达和个人表达方式,比古典音乐更加情感化和富有表现力。
浪漫主义音乐通常包括具有强烈情感的旋律和复杂和声,以及音响效果和变化的动态度。
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包括肖邦、舒曼、勃拉姆斯和李斯特。
3. 爵士音乐爵士音乐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是从非洲传统音乐、布鲁斯音乐、摇滚音乐和拉丁音乐中演变而来。
爵士音乐通常使用钢琴、吉他、低音提琴、架子鼓和号角等乐器组成,它强调即兴表演、个性化演奏和即兴创作。
一些著名的爵士音乐家包括迪克帕维、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和迈尔斯戴维斯。
4. 摇滚音乐摇滚音乐是一种起源于1950年代的美国音乐,它的特点是使用强烈的电吉他声、高度变化的节奏和基于摇滚乐队组成的演出形式。
摇滚音乐通常包括具有社会意义的歌词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它是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一些著名的摇滚音乐家包括汉克威廉姆斯、艾尔维斯普雷斯利、蒂姆斯泰克斯和乔治哈里森。
5.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一种流行于20世纪中期的音乐风格,它通常包括具有简单和易于接受的旋律和歌词、电子合成器和音效,并利用电子通讯技术的音乐制作技术。
流行音乐的发展与广播、电视和音乐媒体的普及有关。
一些著名的流行歌手和演唱家包括迈克杰克逊、麦当娜、小野丽莎和布兰妮斯皮尔斯。
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音乐西方音乐史分别七个阶段: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4世纪)2中世纪音乐时期(从公元5世纪-14世纪03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16世纪)4巴洛克时期(17世纪-18世纪中叶)5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6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7 20世纪音乐(20世纪)史前希腊和古希腊社会的发展:1迈若安及迈锡尼时期(约1650-1100B.C.)2荷马时期又称黑暗时期(约1100-800B.C.),<伊里亚特>与《奥赛德》有荷马所撰,多利亚自然音阶。
3城邦时期(约800-500B.C.),合唱,抒情诗歌繁荣4古典时期,竞技比赛的音乐,悲剧,喜剧5希腊化时代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悲剧表演中引入第二个演员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欧里皮德斯-《美狄亚》,把妇女做主角古希腊喜剧1新喜剧:不谈政治,话题严肃,表现社会风俗2旧喜剧: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毕达哥拉斯:和谐学,将音程分为协和与不和协音体系:1四音列2完整音列体系多利亚调试:能使人安静并具有力量;富于男子气,能使人变得坚强和有节制弗里几亚:使人狂放,激发人的热情副弗里几亚:容易使人丧失意志利底亚音乐使人柔和和淫荡混合利底亚音乐使人悲伤古希腊记谱法:1器乐谱 2声乐记谱古希腊是其主要乐器:1里拉 2阿夫洛斯管 3基萨拉琴(里拉琴的变体)古罗马时期概述:古罗马器乐:1图巴:一般用青铜制作,管长1.3米,分段制作,管身直2角号;管身圆古罗马的音乐观:1音乐当做一种享受2音乐的职业化倾向加强,音乐家的地位却下降3富有雄壮的气象罗马人喜欢:1笑剧:综合性的滑稽表演2哑剧:表现神话故事的戏剧舞蹈基督教音乐以单声音乐形态,附属于礼拜仪式,是作传播信仰的重要工具早期基督教音乐1使用许多犹太教音乐的旋律2混合了古希腊,东罗马,拜占庭圣咏的一些因素3各地的教堂都有各自的特色第二章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通常音乐史把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至14世纪文艺复兴之前这段长达一千年的历史,被认为是“黑暗时代”圣歌主要有5种:1拜占庭圣咏2安布罗斯3法国圣咏4摩差拉比5赛尔特格里高利圣咏:指罗马教皇格力高利一世之命名的天主教音乐,常称平歌或素歌功能:运用于基督教以活动,分日课和弥撒两大类格里高利圣咏的特征:1歌唱方式:独唱,齐唱,交替唱,应答唱2一般无伴奏,纯人声,以拉丁文,无明显节拍,以肃穆,节制,无世俗情欲为前提3礼拜仪式的咏唱为两类:诵经祈祷和礼拜歌曲1)音节式:一字对以音,音域一般较窄2)圣咏式:在同一高度的音上唱出相当数量的歌词3)音团式或纽姆式:一字对几个音,这是格里高利圣咏常用的方式,旋律比较流动4)花唱式:一字对多个音,少则十几个音,多则五六十个音,常见于欢呼歌中中世纪的教会调式是按圣咏的结束音(d,e,f,g),音域以及吟诵音等主要因素,对旋律进行分类而构成的。
西方音乐史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课程任务:讨论课:西方音乐史的学科性质问题;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文化和中国先秦音乐文化的比较;中世纪音乐史的学科属性及其与西方音乐史其他断代的区别。
教学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地址:重庆南路280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西2教学楼314注:西——定位西——方法西方音乐史的学科属性与学习方法参1:关于西方音乐史学学科定位的思考学科定位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本问题,决定着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的发展方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西方音乐史学界掀起了一场研究方法讨论的热潮,针对中国人如何研究西方音乐的历史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这场讨论对于我国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此之后,学界不断地关注探索这个问题,除了西方音乐史学界、、、刘经树、叶松荣等人的重要文章之外,也不断有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进行研究。
但是,真正明确讨论西方音乐史学学科定位的文章却不多见,较重要的有祁宜婷于1999年发表的《为音乐史正名──作为历史学分支的西方音乐史学》一文。
该文章认为西方音乐史学是历史学与音乐学的交叉学科,强调西方音乐史学是历史学的分支学科,批评了该学科存在的侧重音乐学的观念。
但是文章没有进一步论述该学科在历史学中的具体定位。
2010年在召开的第三届西方音乐学年会,会议主题是跨学科研究,提交会议的一百五十多篇论文,分为学科交叉与跨学科研究,音乐分析与音乐阐释,音乐哲学、音乐美学,跨文化、中西音乐比较,社会学角度,思想史,浪漫主义音乐研究,其他等十个专题。
仍然没有讨论西方音乐史学学科定位与学科归属的论文。
这种情况反映出西方音乐史学的学科定位问题还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而这个问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故本文从西方音乐史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出发,来讨论西方音乐史学的学科定位与归属问题,希望能更进一步认清西方音乐史学的学科归属,以利于更好地探讨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
一、西方音乐史学学科回顾与存在的问题西方音乐史学传入中国,至今不足一百年的历史,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结合国内学界的相关论述,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①史前期,1937年之前,主要成就是愈寄凡的《西洋音乐史纲》,王光祈的《欧洲音乐进化论》。
②初期,1937—50年代,王光祈《西洋音乐史纲要》,以及丰子恺、、青主、等人的论着。
这是我国西方音乐史学的起步。
③60年代与“文革”时期,主要是张洪岛主编的《欧洲音乐史》。
④改革开放以来。
出版有、、李应华、刘经树、和谷文娴等人等编着的教材,以及重要的译着,如朗多尔米的《西方音乐史》、格劳特的《西方音乐史》(第四版、第六版)、保罗·亨利·朗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的《简明牛津音乐史》等。
可以说,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在我国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得到快速的繁荣与发展。
由于西方音乐史学受西方学术研究影响很大,中国人在这方面有些“先天不足”,因而西方在学术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国内的研究。
我国西方音乐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研究范围狭窄长期以来,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可以说就是作曲家-作品的研究,而且还仅仅限于最着名的作曲家的最着名的作品。
“作品研究取代了历史研究”[1]。
最终,西方音乐史学研究变成了西方着名音乐家的谱系排列,而对作品的研究变成了音乐会或歌剧的节目说明。
[2](P13)(2)研究方法僵化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长期采用“作家生平—作品分析—创作背景介绍—历史影响”的研究模式,“对音乐作品的形式价值和意义价值的判断与解释成为历史叙述的中心。
”[1]对社会历史进程及其与音乐现象之间的关系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对作品的研究与史学研究脱节。
(3)本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反思滞后虽然国内学界已经有很多关于研究方法反思的文章,但是对本学科的理论思考还不足,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这是国内外一个普遍的问题。
达尔豪斯在《》的序言中曾写到:“写作此书,是因为与普通历史学、社会学和哲学(其本身就擅长认识论反思)中令人生畏的理论着述相比,在我自己这个多少有些属于边缘的学科中,理论的缺乏显得不成比例。
”[2](P1)也指出:“相形之下,西方的音乐史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始终存在与一般史学在元理论上的差距。
因此,直接从一般西方史学中吸取营养,也应该是我们西方音乐史学方法论建设的目标之一。
”[3](4)学科定位不明确在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过程中,往往将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分析、作曲技术理论混在一起。
尽管跨学科的研究是当前学术发展的趋势,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但是,这种学科定位上的迷茫,导致研究者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从而丧失了西方音乐史学的历史学特性。
上述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学科定位问题。
正是由于学科定位不明确,才导致研究方法僵化、研究范围狭窄问题的出现,而且由于学科定位不明确,就不能有针对性地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进行反思,也影响了对学科理论的构建。
二、西方音乐史学与音乐学的关系达尔豪斯曾经写到:“所谓音乐学,一般认为主要就是音乐史。
”[2](P16)尽管随着音乐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这一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但音乐史学在音乐学学科中的重要性还是有所夸大。
音乐学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它的确立开始于德国音乐学家克里我国的学者在西方音乐学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分法”和“三分法”两种设想方案。
特别是在“三分法”中,将音乐学分成三大部分:(1)“主要与人文科学相关的研究”,包括音乐哲学、音乐历史学、音乐形态学、音乐创作学、艺术学、音乐批评学;(2)“主要与社会科学相关的研究”,包括音乐社会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经济学、音乐教育学;(3)“?主要与自然科学相关的研究”。
?包括音乐物理学、音乐生理学、音乐心理学、音乐地理学、音乐工艺学、音乐治疗学。
[5](P9-14)其中,音乐史学又包括各种音乐通史、断代史、地域史、国别史、体裁史、乐器史、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古谱学。
[4](P12-20)这里一方面表现出音乐史学所具有的历史学的学科属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音乐史学只是音乐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除了音乐史学之外,还有众多的音乐学子学科,它们共同构成了音乐学学科体系,因此,不应夸大音乐史学在音乐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
三、西方音乐史学在历史学中的定位历史学理论认为,历史与历史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要想给历史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历史是活的、开放的,是在发展变化的。
按《辞海》的解释,“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可逆、不可再现。
而人类对于社会发展进程的记录,也被称为历史。
按照历史学界的说法,前者是历史I,后者是历史II。
[6]二者是两条可以无限接近但是永远不能相交的平行线。
也就是说,历史I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II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
人类在记录的过程中,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认识与解释,并逐渐形成相关的史学理论,这种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认识与解释,以及相关的史学理论,构成了历史学的主要内容。
历史是客观的,而历史学则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历史学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对历史的叙述;二是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三是历史诠释学,即对第二层面的研究与阐发。
历史学的研究,主要是在第二、三层面,特别是第三层面。
关于历史学的学科定位,历来众说纷纭。
在古希腊,历史由九位缪斯中的克里奥所掌管,可见古希腊人认为历史与艺术有密切的关系。
按照当前的学科划分,普遍认为人类的知识系统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大类。
自认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以实证分析为主要手段。
而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知识,被统称为“人文学科”,一般认为人文学科构成一种特殊的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知识。
历史学被划归在人文学科领域,但是历史学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历史学界仍然有争议,按照何兆武先生的观点,历史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
[6]也就是说,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就在于其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两重特性。
历史学是一个非常庞杂的学科群,或曰学科体系,这是因为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实践活动,而人的实践活动包罗万象,涉及到各个不同的领域。
一般按照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来划分为三个学科群:(1)从空间跨度来分,可分为世界史、国别史、地区史;(2)从时间跨度来分,可分为通史与断代史;(3)从人类活动领域,分为各种专门史,如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外交史、文化史、宗教史等等。
通过上述对历史学的学科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音乐史学与历史学的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具体来说,它是历史学之中的一门专门史,它研究的是历史中的人在音乐领域内的实践活动,或者说,是研究人类音乐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进程。
当然,这种专门史又可以按照空间跨度,分为法国音乐史、意大利音乐史、德奥音乐史等;按照时间的跨度又可以分为西方音乐通史和各个时期的断代史,如中世纪音乐史、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史、巴洛克时期音乐史等;也可以按照音乐实践活动的具体领域,分为作曲技术发展史、音乐美学史、钢琴艺术史等等更详细的专门史。
四、西方音乐史学的学科定位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音乐史学是音乐学的子学科,也是历史学的子学科。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西方音乐史学,既是音乐学的子学科,更是历史学的子学科。
目前,西方音乐史学主要是在音乐院校开设,那是因为其音乐艺术的技术性要求。
但是,现在往往忽视了其历史学的学科属性。
[1]作为历史学的子学科,要求我们对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要遵循历史学的学术规范,即在历史考证的基础上确定历史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历史解释。
西方音乐史学在我国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准自己的学科定位。
我们可以参看中国音乐史学的学科界定。
“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就是系统地收集、客观地评价与历史上发生事件有关的资料,以论证这些事件的因果关系、发展趋势,在对传统音乐的抢救、保存、整理和研究中寻求各民族、各地区音乐发展的特征和基本规律,对其起源、形成、繁荣、发展、演变等问题做出精确的描述和阐释,进而解释现代的音乐活动,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
”[7](P9)(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也就是说,历史研究,主要是在掌握历史史料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因果关系与发展趋势,总结音乐发展的特征和基本规律,其目的是解释历史中的人的精神活动,并进而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
对于西方音乐史学来讲,由于学科性质的特殊性,国人收集史料有较大的困难,但是不等于说中国人就无所作为,就不能对西方音乐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就不能为音乐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