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色素检测波长及溶剂一览表
- 格式:pdf
- 大小:58.72 KB
- 文档页数:3
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花青素(Anthocyanin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色素,具有丰富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
以下是关于花青素检测的50条内容和方法:1. 花青素的检测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该方法通过测量样品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来确定花青素的含量。
2. 除了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也是一种常用的花青素检测方法,可以准确测量不同类型的花青素。
3. 在花青素检测中,常用的溶剂包括甲醇、乙腈和水,这些溶剂可以帮助提取样品中的花青素。
4. 还可以使用质谱法(MS)结合色谱法进行花青素的鉴定和定量分析,能够提高检测的精准度和准确性。
5. 花青素的含量可以通过比色法进行测定,该方法通过添加试剂产生有色产物来测量花青素的浓度。
6. 采用高性能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可以对花青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7.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可测定花青素的吸光度,从而推算花青素的浓度。
8. 考虑到植物样品中可能存在其他干扰物质,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蛋白质去除和净化,以提高花青素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9. 对于不同环境下的花青素含量变化调查,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确定植物中金属离子对花青素生成的影响。
10. 考虑到花青素的稳定性,检测前样品处理和存储条件至关重要,如低温保存、光照避免、氧气隔离等。
11. 比较两个或多个样品中花青素的含量,可以通过内标法(Internal standard method)进行定量,以减小实验误差。
12. 回收率试验可以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花青素作为标准品,验证提取方法的效果和准确性。
13. 花青素的结构分析可以使用质谱联用色谱技术(LC-MS)进行,以确定不同花青素的分子结构和质量。
14. 对于不同类型的花青素,还可以使用凝胶层析法(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进行分离和检测。
15.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n-ionic surfactants)可以在样品制备中用来改善花青素的提取率和稳定性。
编号学士学位论文石榴花中花青素的提取与理化性质分析学生姓名:美合日古丽·努尔麦麦提学号:20060303025系部:生命与环境科学系专业:生物科学年级:2006年级3班指导教师:阿布来提·阿布都热西提完成日期:2011 年 5 月 6 日1中文摘要本文以已晾干备用的石榴花瓣为原料酸性乙醇做溶剂提取了花青素并分析了该色素的溶解性、光照、热、PH 、氧化剂、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和金属离子对石榴花花青素理化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该色素水溶性好,最大吸收波长为 376nm 。
耐热性、耐光性和耐氧化还原性较差,尤其是还原剂对该色素的理化性的影响较显著,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食品添加剂(NaHCO 3 、食盐、柠檬酸)和Na +、Ca 2+、Zn 2+对石榴花花青素无影响,它们具有一定的护色作用,但 Fe 3+、Al 3+和Cu 2+对花青素有破坏作用,因此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考虑Fe 3+、Al 3+ 、Cu 2+和还原剂的作用。
石榴花花青素是颜色鲜艳、提取容易、操作简便、稳定性较好、易保存的天然色素,可用于食品、饮料、妆品等其它化工产品中。
关键词:石榴花;花青素;理化性质目录中文摘要 (1)引言 (3)1实验部分 (4)1.1实验仪器与材料 (4)1.1.1实验仪器 (4)1.1.2实验材料 (4)1.1.3实验试剂 (4)1.2实验方法 (4)1.2.1花青素的提取 (4)1.2.2花青素的溶解性 (4)1.2.3花青素溶液的光谱特性 (4)1.2.4pH值对花青素的影响 (4)1.2.5花青素溶液的热稳定性 (5)1.2.6花青素溶液的光稳定性 (5)1.2.7花青素溶液的耐氧化还原性 (5)1.2.8金属离子对花青素的影响 (5)1.2.9不同添加剂对花青素的影响 (5)2结果与讨论 (5)3结论 (10)参考文献 (10)致谢 (11)2引言天然色素与合成色素相比,安全性高,且具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理作用[1]。
附件3化妆品中10种着色剂的检测方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化妆品中CI16185、CI16255、CI16035、CI14700、CI45380、CI15510、CI59040、橙黄Ⅰ、CI15985、CI10316着色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和橙黄Ⅰ的阳性结果确证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胭脂、口红、粉底、指甲油、睫毛膏、眼影等修饰类化妆品中CI16185、CI16255、CI16035、CI14700、CI45380、CI15510、CI59040、橙黄Ⅰ、CI15985、CI10316含量的测定。
2 方法提要试样经甲醇超声提取后,过0.45 μm滤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
本方法的检出限、定量下限和取样品5.0 g时的检出浓度、定量浓度见表1。
表1 各种着色剂的检出限和检出浓度着色剂索引号着色剂索引通用中文名CAS号检出限(μg)定量下限(μg)检出浓度(μg/g)定量浓度(μg/g)CI 16185 食品红9 915-67-3 0.3 1.0 0.06 0.20 CI 16255 食品红7 1390-65-4 0.3 1.0 0.06 0.20 CI 16035 食品红17 25956-17-6 0.3 1.0 0.06 0.20 CI 14700 食品红1 4548-53-2 0.3 1.0 0.06 0.20 CI 45380 酸性红87 548-26-5 0.3 1.0 0.06 0.20 CI 15510 酸性橙7 633-96-5 0.3 1.0 0.06 0.20 CI 59040 溶剂绿7 6358-69-6 5.0 16.5 1.0 3.3 ——橙黄Ⅰ523-44-4 5.0 16.5 1.0 3.3 CI 15985 食品黄3 2783-94-0 15.0 50.0 3.0 10.0 CI 10316 酸性黄1 846-70-8 15.0 50.0 3.0 10.0 3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水为一级水。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实验14 叶绿素a 和b 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一、目的学会Chla 、b 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叶片中Chla 、b 的含量。
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菠菜叶片、721分光光度计、天平、研钵、剪刀、容量瓶(25ml )、漏斗、滤纸、乙醇(95%)三、原理叶绿素a 、b 在波长方面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65nm 和649nm ,同时在该波长时叶绿素a 、b 的比吸收系数K 为已知,我们即可以根据Lambert Beer 定律,列出浓度C 与光密度D 之间的关系式:D 665=83.31Ca+18.60C b (1)D 649=24.54Ca+44.24 C b (2)(1)(2)式中的D 665、D 649为叶绿素溶液在波长665nm 和649nm 时的光密度。
为叶绿素a 、b 的浓度、单位为每升克数。
82.04、9.27为叶绿素a 、b 在、在波长665nm 时的比吸收系数。
16.75、45.6为叶绿素a 、b 在、在波长649nm 时的比吸收系数。
解方程式(1)(2),则得:C A =13.7D 665—5.76 D 649 (3)C B =25.8D 649—7.6 D 665 (4)G=C A +C B =6.10 D 665+20.04 D 649 (5)此时,G 为总叶绿素浓度,C A 、C B 为叶绿素a 、b 浓度,单位为每升毫克,利用上面(3)(4)(5)式,即可以计算叶绿素a 、b 及总叶绿素的总含量。
四、方法步骤1.称取0.1克新鲜叶片,剪碎,放在研钵中,加入乙醇10ml 共研磨成匀浆,再加5ml 乙醇,过滤,最后将滤液用乙醇定容到25ml 。
2.取一光径为1cm 的比色杯,注入上述的叶绿素乙醇溶液,另加乙醇注入另一同样规格的比色杯中,作为对照,在721分光光度计下分别以665nm 和649nm 波长测出该色素液的光密度。
计算结果:叶绿素a 含量(mg/g. FW )=2.01100025??A C 叶绿素b 含量(mg/g.FW )=2.01100025??B C 叶绿素总量(mg/g.FW )=2.01100025??G五、实验报告计算所测植物材料的叶绿素含量。
临床生化常用的色原及检测波长Toos 545nm苯酚(对氯苯酚)505nmNAD(P)H指示系统,波长340nm,项目:ALT、AST、GLUC己糖激酶法、CK、UREA、LDH等。
苯衍生物类,波长400-410nm,如ALP、GGT、CHE等。
过氧化物酶指示系统,项目:TG、TCH、HDL-C、LDL-C、UA等。
可见光波长及其互补色:可见光波长及其相应被吸收的颜色依次为:红色(630~700nm)、橙色(600~630nm)、黄色(570~600nm)、绿色(500~570nm)、蓝色(435~500nm)、紫色(400~435nm)。
★540nm:1. 双缩脲测蛋白:所有蛋白质分子都含有肽键。
在碱性溶液中,肽键与铜离子结合,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在540nm处吸光度与肽键的数量呈正比关系,可以计算蛋白质含量。
2. 染料结合法测脑脊液蛋白:在柠檬酸存在的酸性条件下,伊红Y燃料离解成阴离子型,染料的黄色消退,使试剂空白吸光度降低;另外,蛋白质多肽链中的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离解生成带-NH3+基团,与染料阴离子的羧基和酚基借静电吸引而结合成红色蛋白燃料复合物,其540nm处吸光度大小与蛋白质浓度呈比例。
★628nm:1. 溴甲酚绿法测血清白蛋白:在PH4.2的缓冲液中,白蛋白分子带正电荷,与带负电荷的溴甲酚绿(BCG)生成蓝绿色复合物,在波长628nm处有吸收峰。
复合物的吸光度与白蛋白浓度成正比。
★603nm:1. 溴甲酚紫法(BCP)测血清白蛋白:BCP溶于PH5.2的醋酸缓冲液中,呈黄色。
当它与白蛋白结合后转变为绿色的符合物,在波长603出有最大吸收峰。
★650nm:1. 磷钨酸法测黏蛋白:以0.6mol/L过氯酸沉淀血清中蛋白质时,黏蛋白不被沉淀,仍存留在滤液中,再加磷钨酸使黏蛋白沉淀,然后以酚试剂测定沉淀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2. 米吐尔直接显色法测血清无机磷:利用无机磷在酸性溶液中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磷钼酸铵复合物,用还原剂对甲氨基酚硫酸盐(米吐尔)还原生成钼蓝。
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但由于色素的化学特性和来源不同,其测定方法和原理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一、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方法及原理1. 分光光度法:人工合成色素通常具有特定的吸光特性,通过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光吸收情况,从而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广泛用于色素的测定。
2. 液相色谱法:利用液相色谱仪将样品中的色素物质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并通过波长可编程检测器检测其吸收峰,从而实现色素的定量分析。
该方法准确性高,分离效果好。
3. 电化学法:通过将样品与电极接触,测定其在电极表面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测定颜色产生的电流信号,进而实现色素的测定。
二、天然色素的测定方法及原理1. 高效液相色谱法:天然色素通常具有复杂的化学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将样品中的色素物质进行分离,并通过紫外检测器检测吸收峰,实现色素的定量分析。
2. 薄层色谱法:将样品中的色素沿着薄层色谱板上升,根据各色素成分在薄层色谱板上的相对迁移距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分析不易挥发的色素成分,通过色谱柱的分离作用将样品中的色素分离,并利用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总结: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的测定方法和原理各有不同,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和分析要求来确定。
无论是人工合成色素还是天然色素,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测定和监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的测定方法和原理是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鉴别和测定色素的原理和方法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保障,也是对用户健康的保障。
以下将继续扩展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的测定方法和原理,讨论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方法和原理扩展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分析物质中,特别是不同种类色素混合体系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测定紫外光谱时溶剂的选择(常用的溶剂的波长极限)由于溶剂对电子光谱图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吸收光谱图上或数据表中必须注明所用溶剂;对已知化合物作紫外光谱比较时,也应注意所用溶剂是否相同。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如何正确选择溶剂?
溶剂极性除了对最大吸收峰波长有影响外,还影响吸收光谱的精细结构。
当物质处于蒸气状态时,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到最低程度,电子光谱的精细结构(振转光谱)清晰可见;当物质处于非极性溶剂中时,由于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间的相互碰撞,使精细结构部分消失;当物质处于极性溶剂中时,由于溶剂化作用,限制了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使精细结构完全消失,分子的电子光谱只呈现宽的谱线包封。
测定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时选择溶剂的原则是:
(1)样品在溶剂中溶解良好,能达到必要的浓度以得到吸光度适中的吸收曲线;(2)溶剂不影响样品的吸收光谱,因此在测定的波长范围内溶剂应当是紫外透明的,即溶解本身没有吸收。
透明范围的最短波长称为透明界限,测试时应根据溶剂的透明界限选择合适的溶剂;
(3)为了降低溶剂与溶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少溶剂对吸收光谱的影响,应尽量采用低极性溶剂;
(4)溶剂挥发性小、不易燃、无毒性、价格便宜;
(5)所选用的溶剂应与待测组分不发生化学反应。
标准溶液配制一.概述常规检测过程中需要配置的溶液有:1.辣椒方面:70%甲醇、1mol/L盐酸、1mol/L氢氧化钠;2.菊花方面:HEAT、10%硫酸钠、4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3.水溶方面:pH=3测甘蓝红色价用缓冲液、0.3%柠檬酸缓冲液、0.15mol/L 盐酸、30%酸性乙醇、盐酸乙醇溶液、0.2%柠檬酸10%食盐水;4.麦胚方面:0.1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1+1乙醚:乙醇溶液;5.肥料方面:NaOH溶液(0.5mol/L、400g/L、10%)、硫酸溶液(0.5mol/L、0.05mol/L、10%)、四苯硼钠溶液(15g/L)、喹钼柠酮试剂、重铬酸钾溶液—硫酸溶液(c1/6K2Cr2O7=0.4mol/L)、FeSO4溶液(0.25mol/L)、混合催化剂、邻菲啰啉指示剂、甲基红指示剂(1g/L)、1%酚酞、甲基红—亚基兰混合指示剂、EDTA(40g/L)、硼酸溶液(2%)、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钒钼酸按试剂、二硝基酚指示剂(0.2%(m/V)溶液)、无二氧化碳水、MgCl2·6H2O(100g/L)、重铬酸钾基准溶液(c[1/6(K2Cr2O7)=1mol/L、0.1 mol/L)、1+1硫酸、1+1硝酸、磷标准溶液(50μg/mL)、钾标准贮备溶液(1mg/mL)、钾标准溶液(100μg/mL)6.乙丙醚溶剂检测试剂:1:15硫酸、硫代硫酸钠溶液(0.1mol/L)、淀粉指示剂 (0.5g/100mL)二.辣椒方面溶液配制1.70%甲醇在500mL量筒内加入350mL分析纯甲醇,再用纯净水定容至500mL,倒入1000mL试剂瓶,摇匀,备用。
2.1mol/L盐酸在1000mL容量瓶内加入500mL纯净水,再准确加入83mL浓盐酸(浓度36~38%),加纯净水定容,摇匀,倒入试剂瓶内备用。
3.1mol/L氢氧化钠准确称量40g分析纯氢氧化钠固体到200mL烧杯内,加入150mL水使之溶解,倒入1000mL容量瓶内,用纯净水洗烧杯3次以上,定容,摇匀,倒入试剂瓶内备用。
天然色素检测波长及溶剂一览表 天然色素应用技术推广实验室
名称 检测项
目
所用溶剂 使用波长nm 备注
辣椒红 色价 丙酮 460
色调 丙酮 470/454
红色素 丙酮 495/422*72.5-24.5
叶黄素 含量 正己烷 474 姜黄
色价 95%乙醇 425
丙酮 420 紫草红 色价 正己烷
丙酮
515
甘蓝红 色价 PH=3.0
缓冲液 524、526、528、530、
535取最大值
配法:柠檬酸45.8g
磷酸氢二钠38g加
纯净水3250ml
红米红 色价 酸性乙醇 535 配法:先加95%乙
醇850ml再加
0.15mol盐酸
150ml
甜菜红 色价 纯净水 535
甘薯红 色价 PH=3.0
缓冲液
535
紫苏 色价 PH=3.0
缓冲液
520
红花黄 色价 纯化水
PH=5.0
400、403
WG-131 纯净水 442 复配色素 WR-210 缓冲液 520 复配色素 OR-122 丙酮 456 复配色素 OR-122 丙酮 456 复配色素 OG-153 丙酮 421 复配色素 OG-152 丙酮 421 复配色素 OR-134 丙酮 453 复配色素 OR-610 丙酮 515 复配色素 OR-652 丙酮 484 复配色素 OR-121 丙酮 455 复配色素 WR-550F 纯化水 518 复配色素 WR-1504 丙酮 469 复配色素 WR-150 丙酮 460 复配色素 WG-110 纯化水 405 复配色素 OY-130 丙酮 447 复配色素 OY-1580 丙酮 420 复配色素 WR-41100 70%乙醇 505 复配色素 WG-133 蒸馏水 405 复配色素 EY-110 95%乙醇 425 复配色素 WY-310 蒸馏水 440 复配色素 WR-151 丙酮 460 复配色素 WR-159 丙酮 460 复配色素 WY-220 去离子水 462-464 复配色素 WY-140 丙酮 474 复配色素 WR-410 70%乙醇 505 复配色素 WR-510 蒸馏水 518 复配色素 WR-513 纯化水 518 复配色素 WB-110 PH7.0柠595 复配色素
液
辣椒精 辣度 甲醇 248、296
番茄红 色价 正己烷 502
水溶番茄红 色价 二氯甲烷 481 复配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