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第二章打浆12节概述打浆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799.50 KB
- 文档页数:9
打浆原理及操作1.多盘浓缩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多盘浓缩机的结构:多盘浓缩机是由圆盘、喷嘴、滤液阀、滚柱轴承和进料箱组成。
圆盘是由十几二十个扇片组成,每个扇片包括有一个中空滤水板和用螺栓固定在中心轴上的框架。
喷嘴有剥浆喷嘴和洗网用喷嘴,剥浆喷嘴喷水是斜对着圆盘旋转方向的,以提高剥浆效率;洗网用喷嘴采用摆动式,可确保最大面积的圆盘周边部分得到尽可能长的洗涤时间。
滤液阀将圆盘分隔成真空区和非真空区,并将真空区的的水气混合物排到水封池,水腿设计成虹吸式以防止空气泡的积累,确保空气包能迅速传送通过水腿,形成较好的真空效果。
滚柱轴承安装于两端起支撑作用。
进料箱与过滤机槽组合在一起,各个圆盘可以有各自的进料箱以使纸料的分配最佳化。
工作原理:白水回收机在运行过程中,白水中的固形物沉积在滤网上,并在圆盘形成滤层,而水则通过滤层和滤网流入扇形区,进入中心轴,从中心轴末端滤液阀流出,每转一周,经过自然过滤区,真空吸滤区,剥浆区和洗网区.在自然过滤区,在大气压下首先浸没在纸料中形成浆层,此区域固形物易通过滤网,出水比较浑浊,叫浊白水.随着圆盘回转,滤层逐渐加厚,过滤阻力增加,通过滤液阀借助水腿管真空来提高过滤压差,此区域水比较清,称为清白水;圆盘继续回转离开纸料悬浮液时,少量残留的滤液被很快排出,空气被吸过浆层,使得浆层被进一步脱水,进入剥浆洗网区,在卸料处切断真空,用剥浆喷水管把浆层从网上剥下落入疏解输送机进入贮浆池,然后用摆动喷水管清洗滤网,完成一个周期,从而达到白水回收或是纸料浓缩的目的.多盘白水回收机过滤的效率,主要取决于滤层的形成情况,借助于加入一定数量的长纤维来形成滤层,其次,滤网目数的大小,白水通过量,真空度,处理白水的浓度,圆盘转速都有一定的影响.2.2. 打浆原理盘磨机的工作原理:浆料从盘磨中心进入磨浆区,在高速回转的盘磨带动下向着盘磨的径向作圆周运动,由于离心力和圆周力的联合作用,浆料既有径向运动的趋向,又有作圆周运动的趋向,并由于转盘对定盘高速的相对运动,两个磨面的齿纹和齿槽频繁交错,浆料也就频繁地起落于齿纹和齿槽之间呈湍流式翻动,因而浆料随高速运动的盘磨旋转在两个磨盘面间作近似螺旋线的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浆料受到各种力的作用,使之发生疏解分离、横断纵裂、吸水润胀、分丝帚化、细纤维化等各种变化。
化学合成中打浆的原理和作用好嘞,今天咱们来聊聊化学合成中“打浆”的那些事儿。
这名字一听就有点儿意思,像是厨房里搅拌面糊似的,但可别小看这玩意儿,它可是在实验室里大显身手的角色!说到打浆,想象一下吧,一群化学小分子们在锅里热热闹闹地搅和,简直就是一场舞会。
你看,打浆就是把固体和液体混合在一起,搅得天翻地覆的,那种感觉就像把各种食材放进大碗里,搅拌得稀稀拉拉,啥味道都有了,嘿嘿。
这玩意儿主要有几个作用哦。
首先呢,打浆可以帮助溶解和分散。
就好比你在做牛奶泡咖啡,一开始奶和咖啡分得清清楚楚,搅一搅之后,哇,颜色就变得美丽得很,融合得恰到好处。
化学合成中也是这样,小分子们通过打浆,能更好地混合,增加反应的机会,这样化学反应就能更加高效,反应速度也是蹭蹭上涨,大家都开心,谁不爱这种效率呢?打浆还能增加接触面积。
你想想,假如把小石子扔进大海,它们就会沉底,没戏。
但要是把石子们摔得粉碎,然后撒到海面上,那就有戏了!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接触就像石子和水,打浆能够让它们“亲密接触”,反应得更彻底。
就像老话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来凑热闹,反应自然快得多。
咱们还得提到温度控制。
打浆的过程中,温度可是个小心思。
搅动的时候,可能会产生热量,这就像做菜的时候,一不小心火开得太猛,锅里全是冒烟。
温度太高,反应可能失控,搞不好就出事故了!所以说,打浆的时候得控制好节奏,不然就像在跳舞,一不小心就踩到别人脚,整个场子都乱了。
再说,打浆过程中气泡也是个大问题。
有时候气泡就像调皮的小鬼,老是跑来搅局,让反应不那么顺利。
这时候咱们就需要些技巧,可以选择在打浆时适当减压,或者加入消泡剂,打个“消泡战”,把这些小鬼赶跑。
这样一来,反应就能顺顺利利,简直是一箭双雕。
打浆的设备也很讲究。
你要是用错了工具,结果就像拿着小勺子去挖沙子,根本不成气候。
有些高级的实验室会用超声波打浆机,听起来就很牛气吧!这种设备能用高频声波,把溶液中的分子打得稀稀拉拉,效果好得让人惊讶。
精选资料造纸工艺讲座第一节打浆一、什么叫打浆:凡浆猜中的纤维遇到剪切力的作用均称为打浆。
二、打浆的目的一方面是利用物理的方法,对水中悬浮的纸浆进行机械式流体办理时纤维遇到剪切力,改变纤维形态,是纸浆获取某些特征(如机械强度、物理性能和一些胶性质),以保证抄成的纸和纸板能获得预期的质量要求。
另一方面经过打浆控制纸料上网的滤水性,以改良纸页的匀度和强度。
打浆是物理变化,打浆作用对指将所产生的纤维构造和胶体性质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不惹起纤维的化学变化或产生新的物质。
三、打浆的作用1.细胞壁的位移和变形。
2.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层的破除。
3.切断或变形。
4.细纤维化。
四、打浆与纸张性质的关系(一)术语1.打浆度(° SR 或叩解度):反响浆料脱水的难易程度。
2.湿重(g):测定打浆度时纤维挂在框架上的重量,它间接的表示纤维长度。
3.纤维长度:用显微镜在显微测微尺下丈量纤维的长度。
4.水化度:浆料煮沸前后测得的打浆度之差,表示经打浆后的纤维吸水润胀的程度。
(二)、打浆对纸张各样性质的关系1.纤维结协力与打浆的关系。
跟着打浆度的增添,纤维润胀和细纤维化增添,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大,游离出更多的羟基,促使纤维间的氢键联合,使纤维的结协力不停上涨。
2.裂断长影响裂断长的要素好多,主假如纤维结协力和纤维均匀长度,同时纤维的交叉摆列和纤维自己的强度等也相关。
在打浆早期裂断长上涨很快,此后渐渐迟缓,到必定数值以后,产生转折和降落的现象。
因为打浆早期纤维结协力上涨,裂断长随之提升,到了后期,纤维均匀长度开始降落,裂断长随之降落。
转折现象产生的早晚与打浆方式相关,假如用重刀打浆,纤维长度下将快,裂断长提前出现转折,反之,轻刀打浆,纤维的切断少,有益于提升裂断长的提升,出现转折的时间也晚。
3.耐破度与裂断长相像,影响耐破度的主要要素也是纤维结协力和纤维均匀长度,以及纤维自己强度和纤维交叉状况等。
因为纸张在破碎时,不单遇到拉力,同时也遇到撕力作用的影响,在打浆度比较高时,跟着纤维均匀长度的降低,施耐破度曲线比裂断长曲线降落更快一些。
食品机械实验报告题目: 打浆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姓名:专业:学号:2012 年11月16日打浆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一、实验目的1、了解打浆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利用打浆机打浆苹果,并与市场上的苹果汁进行对比。
二、打浆机的结构打浆机主要用于浆果、番茄等原料的打浆、去果皮、去果核等,使果肉、果汁等与其它部分分离,便于果汁的浓缩和其它后续工序的完成。
打浆机分单道打浆机和多道打浆机,后者也称为打浆机组。
(一)单道打浆机设备外形结构:主要由圆筒筛、破碎浆叶、刮板、轴、机架及传动系统等构成。
圆筒筛是一个两端开口的渣汁分离装置,水平安装在机壳内并固定在机架上。
它用0.35~1mm厚的不锈钢制造,孔径范围在0.4~1.5mm,开孔率约为50%。
螺旋推进器、破碎桨叶和刮板依次安装在由传动系统驱动的轴上。
刮板实际上是长方形的不锈钢板,它由夹持器固定在轴上,一般刮板数为两块,也有三块的(此时在圆筒的径向夹解呈120°)。
每一刮板与轴线有一称为导程角的夹角(导程角范围在5°左右)。
刮板与圆筒筛内壁之间距离可通过螺栓调节。
为了保护圆筒筛不被刮板碰破,有时还在刮板上装有无毒耐酸橡胶板。
单道打浆机的工作过程物料从进料斗12进入筛筒,电动机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刮板转动,由于刮板转动和导程角的存在,使物料在刮板和筛筒之间,沿着筒壁向出口端移动,移动轨迹为一条螺旋线。
物料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受离心力作用,汁液和已成浆状的肉质从圆筒筛的孔眼中流出,在收集料斗1的下端流入贮液桶。
物料的皮和籽等下脚料则从圆筒筛左端的出渣口卸下,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二)打浆机组打浆机联动上面介绍的是单机操作的打浆机。
在很多场合中,如番茄酱生产流水线中,是把2~3台打浆机串联起来使用的,它同安装在一个机架上,由一台电动机带动,这叫打浆机的联动。
打浆机联动时,各台打浆机的筛筒孔眼大小不同,前道筛孔比后道筛孔孔眼大,即一道比一道打得细。
三道打浆机工作原理它与单道打浆机不同,没有破碎原料用的桨叶,破碎专门由破碎机进行。
打浆机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介绍概述打浆机,也称为搅拌机、混合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的机械设备。
它通过机械力将固体颗粒与液体混合,达到均匀悬浮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打浆机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的功能和应用。
一、原理打浆机的原理是通过搅拌或混合的力量,将固体颗粒与液体进行均匀混合,使其悬浮于液体中。
这样可以达到颗粒分散、解聚和溶解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原理。
1. 机械搅拌原理打浆机通过搅拌机构产生机械力,将固体颗粒与液体进行强力搅拌。
在搅拌的过程中,固体颗粒会散开,进而与液体充分接触、混合,使颗粒在液体中均匀悬浮。
2. 气体悬浮原理一些打浆机采用气体悬浮原理,通过喷气装置将气体喷入液体中,产生气泡。
气泡的上升过程会产生强烈的湍流,从而使固体颗粒与液体充分接触、混合。
3. 旋转叶片原理另外一些打浆机采用旋转叶片原理。
通过旋转叶片在液体中制造强烈的搅拌和剪切力,使固体颗粒与液体混合。
二、工作方式打浆机的工作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的形式。
1. 单级打浆机单级打浆机是指一台机器只进行一次搅拌的设备。
它主要适用于喷色液体的制备,如细纱浆、粗纱浆等。
在单级打浆过程中,机器内部的叶片产生剪切和搅拌力,使浆料得到均匀混合。
2. 多级打浆机多级打浆机是指一台机器进行多次连续搅拌的设备。
它通常由多级搅拌室组成,每个搅拌室都有不同的旋转叶片,并与进出口管道相连。
在多级打浆过程中,浆料通过一级搅拌室,然后经过调节和控制,再进入下一级搅拌室。
这样可以使浆料得到更好的混合效果。
3. 离心式打浆机离心式打浆机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将浆料投入到高速旋转的离心筒内。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固体颗粒和液体得到分离。
固体颗粒被抛到离心筒的墙壁上,而液体则通过出口排出。
这种打浆机适用于需要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的场合。
4. 真空打浆机真空打浆机是一种将浆料置于真空环境下进行搅拌的设备。
通过降低环境压力,可以达到使浆料齐化的目的。
第一章打浆第一节概述一、定义利用物理的方法处理悬浮于水中的纸浆纤维,纤维因受到剪切力的作用而使其具有造纸机生产所要求的特性,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纸和纸板,这一操作过程,称为打浆。
打浆刀的机械作用(飞刀底刀,动盘定盘)作用力纤维与流体之间的速度梯度和加速度梯度所产生的剪切力二、打浆的目的(纸浆为什么要通过打浆才能造纸?)(1)将纤维束分离成单根的细小纤维,基本不含有胞间层。
(2)使光滑挺硬、富有弹性的纤维表面起毛,纤维变得柔软可塑。
(增大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强纤维的结合性能,成纸组织紧密均匀,强度大。
)(3)将长纤维进行适当的切短。
(长纤维强度好,但不利于成形,产品疏松多孔,表面粗糙,强度很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三、打浆的任务(1)利用物理的方法,对水中悬浮的纤维进行机械或流体处理,使纤维受到剪切力的作用,改变纤维的形态,使纸浆获得某些特性。
(2)通过打浆控制纸料在网上的滤水性,适应造纸机生产的需要,使纸页获得良好的成形,改善纸页的匀度和强度。
第二节打浆理论一、纤维细胞壁的结构(回忆)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单元。
活细胞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所组成,细胞壁是由原生质体分泌代谢的产物形成。
造纸用的细胞是原生质体消失,失去生命力的死细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纤维细胞。
纤维细胞由细胞壁和细胞腔两部分构成。
纤维细胞壁形成过程:纤维素大分子链原细纤维微细纤维细纤维细胞壁各层氢键40个700个细胞壁是由许多结构和化学性质都不相同的层次组成,根据形成的先后可分为:胞间层(M),初生壁(P),次生壁(S)。
胞间层(M):位于细胞壁最外层,为相邻两个细胞所共有。
成分:90%左右的木素,少量果胶和半纤维素。
制浆时,必须将此层溶掉。
初生壁(P):是细胞生长过程中最早形成的一层。
主要成分是木素和半纤维素。
很薄,由微细纤维杂乱无章的排列,呈网状。
牢牢的束在次生壁上,不利于纤维的吸水润胀和细纤维化,因此打浆时需要将P层打碎破除。
次生壁(S):比初生壁厚,是纤维的主体,又可再分为三层,S1、S2、S3。
第二章化学法制浆1.解释化学法制浆常用名词术语。
活性碱:烧碱法蒸液中的活性碱指NaOH,硫酸盐法蒸煮液中的活性碱指NaOH+Na2S,常以Na2O或⑷有效碱:烧碱法指NaOH,硫酸盐法指NaOH+1/2Na2S,常以Na2O 或NaOH 表示。
⑸活化度:碱液中活性碱对总可滴定碱的百分比。
计算时,NaOH 和Na2S 等均以Na2O 或NaOH 表示。
⑹硫化度:白液的硫化度是指Na2S 对活性碱的百分比。
绿液的硫化度是指Na2S 对总可滴定碱的百分比。
计算时,NaOH 和Na2S 等均以Na2O 或NaOH 表示。
⑺蒸煮液:蒸煮液系指原料蒸煮时所用的碱液⒃纸浆硬度:纸浆硬度表示残留在纸浆中的木素和其他还原性物质的相对量。
可用高锰酸钾、氯或次氯酸盐等氧化剂测定,以用高锰酸钾最为普遍。
2.化学法制浆主要分哪几类?碱法和亚硫酸盐法制浆主要分为哪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化学法制浆:碱法制浆、亚硫酸盐法和溶剂法制浆。
碱法:烧碱法、;硫酸盐法、多硫化钠法、预水解硫酸盐法、氧碱法、石灰法、纯碱法等。
最常用的是硫酸盐法和烧碱法。
亚硫酸盐法:酸性亚硫酸氢盐法、亚硫酸氢盐法、微酸性亚硫酸氢盐法、中性盐硫酸盐法和碱性亚硫酸盐法。
碱法特点:碱法蒸煮对原料的适应范围比较广,硫酸盐法几乎适用于各种植物纤维原料,还可用于质量较差的废材、枝桠材、木材加工下脚料、锯末以及树脂含量很高的木材。
烧碱法适用于棉、麻、草类等非木材纤维原料,也有用于蒸煮阔叶木的,很少用于蒸煮针叶木。
3.硫酸盐法制浆和亚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缺点是什么?硫酸盐法蒸煮的优缺点优点:①对原料适用范围广。
②脱木素速率快,蒸煮时间较短。
③纸浆强度高④蒸煮废液回收技术和设备比较完善。
⑤硫酸盐浆的用途广,针叶木本色硫酸盐浆可用于抄造纸袋纸、电缆纸、电容器纸、包装纸。
漂白浆用于生产文化用纸及其他用途。
阔叶材和草类原料的硫酸盐浆常用于生产文化用纸或生产纸板等。
⑥较少发生树脂问题和草类浆的表皮细胞群问题。
打浆机工作原理
打浆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刀具或者搅拌器快速旋转,将待处理的物质进行打碎、混合和搅拌。
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电动机驱动:打浆机通过内置的电动机来提供动力。
电动机会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刀具或者搅拌器进行旋转。
2. 刀具或搅拌器:打浆机内部装备着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刀具或搅拌器,它们通常位于一个容器内。
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刀具通常具有锋利的边缘,而搅拌器通常由分散的搅拌叶片组成。
3. 旋转运动:当电动机启动时,刀具或搅拌器开始以高速旋转。
旋转的速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物质处理:待处理的物质通常被放置在打浆机的容器内。
当刀具或搅拌器旋转时,物质被带到刀具边缘或搅拌器叶片周围。
5. 打碎和混合:刀具边缘的旋转将待处理的物质快速剪切和撕裂,同时搅拌器的旋转搅动物质,促使其均匀混合。
这样就可以实现物质的打碎和混合。
具体打碎和混合的效果取决于所选用的刀具或搅拌器的设计和性能。
6. 控制和安全性:打浆机通常配备了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调整旋转速度和其他参数来控制物质处理的效果。
此外,为了安全起见,在操作过程中通常会设置保护装置,以避免误操作或意外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打浆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因其类型和用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上述工作原理仅为常见打浆机的基本描述。
打浆糊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打浆糊是一种常见的工艺方法,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主要通过将淀粉或其他粘合剂与水混合搅拌,形成一种黏稠的液体用于粘合材料或作为胶水使用。
打浆糊具有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粘合力强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工厂等各种场合。
本文将介绍打浆糊的基本原理、制作方法以及其优点和发展前景。
1.2文章结构在文章结构部分,我将首先介绍打浆糊的基本原理,然后详细阐述打浆糊的制作方法。
接下来,我会总结打浆糊的优点和应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打浆糊的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潜力。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介绍打浆糊的制作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地制作和使用打浆糊。
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掌握打浆糊的基本原理,掌握正确的制作步骤,从而在实践中准确地运用打浆糊,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本文也旨在探讨打浆糊的优点和应用领域,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参考信息。
愿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在使用打浆糊时更加得心应手,为其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和效益。
2.正文2.1 打浆糊的基本原理打浆糊是一种常见的制浆方法,主要原理是将纸浆与水混合搅拌,形成一种均匀的浆液。
在这个过程中,纤维素等纤维物质会在水中悬浮,形成一种胶状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粘性和黏性,可以用来粘合纸张或其他材料。
打浆糊的原理是利用纤维素等纤维物质在水中的悬浮性和胶状物质的粘性,将纸浆中的纤维物质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形成一种可粘合的浆液。
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胶水或其他添加剂来增加粘性和黏性,使打浆糊更加适合不同的用途。
通过打浆糊的制作,可以将纤维物质均匀地涂抹在纸张或其他材料表面,使其在干燥后能够互相粘合在一起,形成更坚固和耐用的纸制品。
打浆糊的原理简单易懂,但却是纸张生产和其他应用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艺。
2.2 打浆糊的制作方法:打浆糊是制作纸张、布艺、壁纸等工艺品必备的胶黏剂,其制作方法并不复杂。
一、课题:打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打浆原理二、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知造纸车间为什么要打浆?打浆目的和任务是什么?掌握介绍打、配浆工艺流程;打浆的基本术语及打浆对纤维的作用,重点掌握打浆与纸张质量特性的关系。
并通过讨论与提问多种方式结合的学习使同学们对造纸工艺有基本的感官认识与了解,并能激发同学们对将来工作的兴趣与热情。
三、课时:4h,第2次第1周星期三2月19日C25、26(5.6节)第3次第1周星期五2月21日C25、26(3.4节)四、课型:新课五、教具:多媒体、教鞭、白板笔及未、已叩浆料六、重点:打浆基本术语、打浆对纤维的作用、打浆与纸张质量特性的关系七、难点:打浆与纸张质量特性的关系(有点抽象)八、教学过程:导入: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整个纸车间基本流程,我们共同来回顾以下。
打浆——配浆——高位箱——流浆箱——网部——压榨部(普通压榨、施胶压榨)———干燥部(前干燥、后干燥)——压光卷取部(普通压光、软辊压光)——复卷——打包——成品入库那么,打浆为第一道工序,我准备了12节课与同学们进行共同学习打浆这章节。
正式上课过程:(讲授为主,辅以图表并结合提问与思考)课程大纲:(详细内容见课件)我们第二章打浆章节主要将学习以下7个方面的内容:⏹1、介绍打浆基本理论(重)⏹2、介绍两种常用打浆设备⏹3、介绍打、配浆工艺流程(重)⏹4、介绍工艺流程所涉及主要设备、工艺参数、注意事项(重、难)⏹5、举例说明打浆方式的选用⏹6、浆部各岗位日常工艺巡检内容⏹7、浆部案例介绍那么本次课程主要学习打浆的基本理论,4h,分两次课,主要包括:⏹一、为什么要打浆?(重)⏹二、打浆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三、打浆的工艺流程?(重)⏹四、打浆基本术语有哪些?(重)⏹五、打浆对纤维的作用有哪些?(重)⏹六、打浆与纸张质量特性的关系(重、难)一、打浆的定义⏹1、打浆的定义(此处拿出浆与纸出来)⏹打浆:利用物理的方法,对水中悬浮的纸浆进行机械处理,使纤维受到剪切力,改变纤维的形态,使纸浆获得某些特性(如机械强度、物理性能等),以保证抄成的纸和纸板能取得预期的质量要求。
即利用机械方法处理水中的纸浆纤维的过程。
2、打浆的原因(即为什么要打浆?)1)、未经打浆的纸浆中含有未离解的纤维束,由于纤维太粗太长,表面光滑挺硬,纤维的比表面积小,缺乏必要的切短和分丝,纤维之间结合性能差。
⏹2)、未经打浆的纸浆抄纸后纸页质量差:成形匀度差,成纸显得疏松、多孔、表面粗糙、强度很低,不能满足印刷的要求。
⏹3)、满足生产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网部的脱水性能,纸页的干湿强度。
⏹4)、满足不同纸种抄造的需要:采用同一种纸浆原料,可以生产很多种不同性质的纸张和纸板。
⏹5)、满足多种不同性质的纤维原料能够生产同样质量指标的纸张或纸板的需要。
二、打浆的目的和任务⏹ 1.利用物理的方法,对纸浆纤维进行机械或流体处理,改善纸张的性质,特别是机械强度和物理性质,以便适应纸张产品质量的要求。
⏹ 2.适应纸机抄造的要求,控制纸料在网上的成型和滤水性能(匀度、强度、车速)。
三、举例说明股份3抄及8号机打浆的工艺流程(配图)三抄打浆工艺流程:8号机打浆简单流程(此处请同学们看图后讨论六抄打浆有哪些工序):链板机--水力碎浆机----卸料塔---粗筛---进浆池----打浆机---配浆线—混合池---浓浆筛选----纸机池---浓浆泵----流送上浆系统四、打浆基本术语⏹1、打浆度:又叫叩解度,它表示纸浆脱水的难易程度,综合地反映纤维被切断、分丝、润胀和细纤维化的程度。
2g绝干浆—1000mL,30℃,80目北美洲和日本多选用加拿大标准游离度(C. S. F),而我国和欧洲则习惯于应用肖伯尔叩浆度(°SR),两者只是测定表示方法上不同。
叩浆度越高,浆料游离度(C. S. F)越小,两者可互为换算。
(插入打浆度与游离度对照表)不同纸对打浆度有不同的要求:附:8号机工艺规程如70g/m2涂布纸⏹一、浆部工艺参数⏹1、浆料配比⏹NBKP:APMP:DIP =30%:45%:25%⏹未涂损纸:0~20%⏹涂布损纸:10-20%⏹2、打浆⏹浓度(%)游离度ml⏹NBKP 3.5-5.0 430-480 三台磨⏹DIP 3.5-5.0 120-150 两台磨⏹APMP 3.5-5.0 70-110 (APMP超过120ml即通知调度要求调整)⏹涂布损纸≤140 一台磨同学们,注意:打浆度是衡量打浆好坏(打浆岗位能否胜任)的一个重要参数,打至合格的范围才能满足工艺要求。
2、分丝帚化:纤维在打浆过程中使纤维产生纵向分裂,表面分离出细小纤维,纤维两端帚化起毛的现象。
3、湿重:框架法测定,间接表示纤维的长度。
某一工厂,针对某一浆料可说明问题。
4、打浆浓度1)质量百分浓度:浆料的悬浮液中,绝干纤维的质量与浆料悬浮液质量的百分比(%);2)体积百分浓度:一定体积的浆料中所含绝干纤维的百分含量,适应于纸浆浓度小于1%的情况。
(g/l)3)影响浓度测定因素:烘烤时间、称量误差。
4)分为低浓打浆(浓度在10%以下)、中浓打浆(浓度10%~20%)、高浓打浆:(浓度在20%~30%,甚至更高)5、打浆比压:单位打浆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称为打浆比压。
6、润胀:所谓润胀是指高分子化合物在吸收液体的过程中,伴随体积膨胀的一种物理现象。
7、打浆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浆料量与打浆前后所提高打浆度数的乘积,即:打浆效率= 通过浆量(kg/h)×△0SR。
五、打浆对纤维的作用纤维的压溃、揉搓、分裂;细胞壁的位移和变形;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层的破除;维的润胀;维的细纤维化;纤维的切断。
打浆的作用:主要是纵向分丝帚化和横向切断两个方面。
(此处具生活实例:拿出剪刀与废毛进行纵向分丝与横向切断的模拟实验并分析)具体:对纸浆所产生的纤维结构和胶体性质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的范畴,并不引起纤维的化学变化或产生新的物质。
它使纤维细纤维化,使纤维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可塑性,而且由于打浆的机械作用增加了纤维的表面积,游离出更多的羟基(-OH),经压榨成形后,在干燥时由于氢键的作用而大大增强纤维的结合力,提高纸的强度。
(一)细胞壁的位移和变形⏹打浆的机械作用使S2层中的细纤维同心层产生弯曲,发生位移和变形;⏹使细纤维之间的间隙增大,水分子更容易渗入,为纤维润胀创造了有利条件;⏹对P层和S1层的破除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纤维次生壁的位移(二)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层的破除⏹通过打浆的机械作用和纤维之间的相互摩擦作用将P层和S1层破除,以便使S2层充分地润胀和细纤维化。
⏹不同制浆方法和纤维原料,其P层和S1层破除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对某些化学浆,在制浆过程中已经破除了P层,所以打浆时主要是破除S1层。
(三)横向切断或变形⏹切断是指纤维横向发生裂断的现象。
主要是纤维受到打浆设备的剪切力作用和纤维间的相互摩擦作用所致。
⏹纤维的切断与其润胀有一定的关系。
润胀良好的纤维不容易被切断。
⏹纤维切断后在断口处留下锯齿状的末端,利于纤维的分丝帚化和细纤维化。
(四)吸水润胀⏹纤维润胀的原因是由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子结构中所含极性羟基与水分子产生极性吸引,使水分子进入纤维素的无定形区,使纤维素分子链之间距离增大,引起纤维变形。
⏹纤维润胀是打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纤维润胀后,其内聚力下降,纤维内部组织结构变得更为松弛。
纤维比容和比表面积增加,纤维直径可以膨胀增大2—3倍。
⏹有利于纤维的细纤维化,增加纤维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成纸强度,降低透气度。
(五)细纤维化⏹纤维的细纤维化从细胞壁P层和S1层破除时开始,并在纤维吸水润胀后大量产生。
⏹细纤维化包括:纤维外部的细纤维化、纤维内部的细纤维化⏹上述两种细纤维化作用,是打浆的重要作用之一,对纸页性质影响极大。
⏹纤维外部的细纤维化: 纤维分丝帚化,表面分丝起绒毛。
分离出大量的细纤维、微纤维、微细纤维。
从而大大增加了纤维的外比表面积,促进了氢键的结合。
⏹纤维的内部细纤维化:纤维发生润胀后,在次生壁同心层之间彼此产生滑动,使纤维的刚性下降,弹性削弱,塑性增加,纤维变得柔软而有可塑性。
⏹细纤维化主要产生于S2层这是由于:⏹S2层纤维素含量高⏹细纤维的排列与轴向几乎平行⏹打浆作用使S1层破除⏹使该层易于产生细纤维化。
⏹细纤维化与润胀的关系(互相促进):⏹纤维吸水润胀后组织结构松弛,为进一步细纤维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纤维的细纤维化,使水分更容易渗入,又能促进纤维的进一步润胀。
六、打浆与纸张质量特性的关系(重、难)⏹(一)纤维结合力理论:氢键说⏹(二)影响纤维结合力的因素⏹(三)打浆与纸张性质的关系(一)、纤维结合理论:纤维间氢键的形成过程1、通过水分子形成的水桥连接纤维间氢键的形成过程2、单层水分子形成的氢键结合⏹当纸料在网上滤水后,经过压榨进一步脱出水分,使两纤维间的距离靠拢,在纤维间形成了比较有规则的单层水分子连接的氢键结合。
纤维间氢键的形成过程3、过程完成,形成氢键结合⏹纸页经加热干燥进一步脱除水分,水分蒸发时,纤维受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使纸页收缩,纤维进一步靠拢,从而使纤维素分子间的羟基距离小于2.8 Å,最终形成了氢键结合。
(二)影响纤维结合力的因素影响纤维结合力的因素很多。
如纤维在打浆过程中所受到的机械作用情况,纤维的吸水润胀、游离羟基的数量和比表面的大小,纸料种类(浆中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纤维长度和杂细胞含量等。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打浆过程中纤维受到的机械作用情况,因为纤维的吸水润胀、游离羟基数量和细纤维化程度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打浆操作。
(三)、打浆与纸张性质的影响(重、难)(此处分别让同学们拿着A4纸做实验)⏹1、打浆与纤维结合力的关系⏹2、裂断长3、耐折度⏹4、撕裂度5、耐破度⏹6、吸收性7、透气度⏹8、不透明度9、紧度⏹10、伸缩性11、施胶度⏹12、脆性打浆与纸页性质(1)纤维结合力⏹(Fiber-fiber Bonding)⏹随着打浆度的增加,纤维润胀和细纤维化增加,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大,游离出更多的羟基,促进纤维间的氢键结合,使纤维结合力不断上升。
曲线特征:初期上升很快,逐渐缓慢达到最高点。
(2)裂断长(Breaking Length)⏹----纸页的抗张强度。
主要受纤维间结合力和纤维平均长度的影响。
同时与纤维的交织排列和纤维自身的强度等也有关。
曲线特征:初期上升很快,中期缓慢并达到最高点,后期下降。
(3)耐破度(Bursting Strength)⏹----纸页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主要受纤维间结合力和纤维平均长度的影响。
同时与纤维的交织排列和纤维自身的强度等也有关。
曲线特征:初期上升很快,中期缓慢并达到最高点,后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