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音频处理技术(2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369.50 KB
- 文档页数:72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之音频处理技术音频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媒体领域,包括音频编辑、音效设计、语音识别等方面。
本教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音频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1. 音频剪辑和混合:音频剪辑通常用于去除不需要的部分,例如噪音、杂音等。
音频混合则是将多个音频信号合并为一个,常用于音乐制作和广播节目制作。
2. 音频增强:音频增强技术可以提高音频的音质和音量。
例如,均衡器可以调整不同频段的音量,使音频更加平衡;压缩器可以控制音频的动态范围,使音量更加稳定。
3. 音频特效:音频特效可以为音频添加各种效果,例如混响、回声、合唱等。
这些效果可以增加音频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4. 语音合成:语音合成技术可以将文字转换为语音,常用于电子书朗读、语音助手等应用。
通过调整语音合成器的参数,可以实现不同风格和音色的语音输出。
5. 语音识别: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将人类的语音转换为文本,用于语音交互、语音搜索等应用。
通过训练语音识别模型,并结合语音信号处理算法,可以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 音频编码:音频编码技术可以将音频信号压缩,减小文件大小,方便传输和存储。
常见的音频编码格式包括MP3、AAC、WMA等。
7. 音频分析:音频分析技术可以对音频进行频谱分析、时频分析等,在音频信号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例如,音频分析可以用于音乐鉴赏、语音识别等领域。
8. 实时音频处理:实时音频处理技术可以对实时音频信号进行即时处理,例如实时音频效果处理、实时语音识别等。
这些技术在语音通信、音乐表演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音频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音频处理技术将不断创新和进步,为音频领域带来更多可能性和创意。
续9. 音频降噪:音频降噪技术用于减少环境噪声对音频质量的影响。
通过将原始音频与噪声信号进行比较并去除噪声成分,可以使音频更加清晰,并提高语音信号的可识别性。
10. 音频分离:音频分离技术可以将混合在一起的多个音频信号分离出来。
第三章 话音编码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第三章 话音编码与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 古辉gh@13.1 话音编码概要 3.2 脉冲编码调制(PCM) 3.3 增量调制与自适应增量调制 3.4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3.5 线性预测编码(LPC)的概念 3.6 GSM编译码器简介 3.7 语音合成 3.8 语音识别23.1 话音编码概要多媒体技术3.1 话音编码概要多媒体技术话音波形的特性话音分成三种类型:浊音(voiced sounds),清音 (unvoiced sounds)和爆破音(plosive sounds)。
浊音是一种称为准周期脉冲(quasi-periodic pulses)激励所 发出的音,这种准周期脉冲是在声门打开然后关闭时中 断肺部到声道的气流所产生的脉冲。
清音是由不稳定气流激励所产生的,这种气流是在声门 处在打开状态下强制空气在声道里高速收缩产生的。
爆破音是在声道关闭之后产生的压缩空气然后突然打开 声道所发出的音。
不能归属到上述三种音中的任何一种音,称为混合音。
浊音段的波形举例浊音段的功率普密度举例3清音段的波形举例清音段的功率谱密度举例43.1 话音编码概要多媒体技术3.1 话音编码概要多媒体技术三种话音编译码器话音编译码器一般分成三种类型: 波形编译码器(waveform codecs)的话音质量高,但数 据率也很高; 音源编译码器(source codecs)的数据率很低,产生的 合成话音的音质有待提高; 混合编译码器(hybrid codecs)使用音源编译码技术和 波形编译码技术,数据率和音质介于它们之间。
图 普通编译码器的音质与数据率5 63.1 话音编码概要多媒体技术3.1 话音编码概要多媒体技术波形编译码器波形编译码的想法是,不利用生成话音信号的任何知识 而企图产生一种重构信号,它的波形与原始话音波形尽 可能地一致。
时域法(time domain approach)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它仅仅是 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第1章多媒体技术概念多媒体技术是将()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新技术。
A.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B.计算机技术、视听技术和通信技术C.计算机技术、音频技术和视频技术D.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和网路技术多媒体的()是其区别于一般媒体的关键属性。
A.交互性B.多样性C.集成性D.交互性、多样性、集成性以下()不是多媒体数据的主要特点。
A.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复杂B.数据量大C.数据类型多D.数据类型间差别小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
A.CAMB.CADC.CAID.ELearning多媒体驱动软件是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中直接和()打交道的软件。
A.操作系统B.软件C.软硬件D.硬件多媒体诞生于()年代。
A.21世纪初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0世纪80年代多媒体应用软件也称多媒体应用系统,以下不是多媒体应用软件的是()。
A.视频会议系统B.计算机辅助教学C.数据库系统D.电子出版物以下()不是动画数据的文件格式。
A.swfB.mpgC.flcD.gif多媒体创作软件是将多媒体素材集成为多媒体产品的开发创作工具,下面不属于多媒体创作软件的是()。
A.AuthorwareB.3DsmaxC.DirectorD.PowerPoint我们说磁盘、光盘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也是信息媒体,指的是它的()。
A.逻辑性B.物理性C.集成性D.多样性下面不是三维动画软件的是()。
A.PoserB.FlashC.MayaD.3Dsmax人类通过感官获取各种信息,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视觉B.触觉C.听觉D.嗅觉以下()不是图形数据的文件格式。
A.epsB.rtfC.cmxD.wmf我们通常讲媒体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指的是信息媒体的()。
A.集成性B.物理性C.逻辑性D.多样性多媒体关键技术包括()。
A.数据压缩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操作系统软件技术B.数据压缩技术、集成电路制作技术、存储技术、操作系统软件技术C.数据压缩技术、通信技术、存储技术、操作系统软件技术D.数据压缩技术、通信技术、存储技术、网络技术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来判断,以下属于多媒体范畴的是()。
第三章录音技术基础知识内容提要录音方法有机械录音(唱片)、光学录音(电影片音迹)、磁性录音(磁带、磁盘等)、激光录音(光盘)和全固态录音(半导体存储器)等。
录音技术的发展日益增快,记录的音频信号从模拟向数字化转变;记录媒体自磁带到光盘再趋向于全固态。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芯片技术的发展,录音新产品层出不穷,普遍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章介绍录音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概况,着重阐明普遍使用的磁带录音机的工作原理。
此外,还针对录音机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故障的应急排除处理加以表述。
第一节磁带录音机概述一、磁带录音机的产生与发展早在1880年就开始了各种磁性记录技术的实验研究工作。
1898年,丹麦科学家波尔森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磁性录音机。
这台录音机使用钢丝作为储存声音的磁性载体,用电磁铁作为录放音头,采用直接录音方式,信号失真严重,还音效果差,但是,这一实验却为磁记录技术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1907年,波尔森又发明了钢丝式直流偏磁录音机,录音灵敏度和保真度都有较大改进,使录音机进入实用阶段。
此后的一段时期,磁性记录技术进展不快,直到上世纪20年代末期,由于出现了两项重大的技术突破,才使磁性录音机的录放质量达到较高的水平:其一,是在1927年,美国的卡尔森和卡潘特两人首次提出了使用交流偏磁的方法。
这项技术使得当时钢丝录音机的失真和信噪比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其二,是在1928年,德国的弗勒玛提出了把磁性材料涂敷在纸带上代替钢丝的方法,这就是磁带的雏形。
此后不久,随着纸质、乙烯树脂和醋酸纤维质为带基的各种氧化物磁带的出现,从而迫使钢丝、钢带录音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935年,德国通用电气公司使用塑料带基磁带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磁带录音机,它是现代磁带录音机的始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磁带录音机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战争结束后,各国同时开展对磁带录音机的研制和技术交流。
在50年代,盘式磁带录音机和立体声录音机发展很快。
在60年代初期,许多国家对录音机的小型化和改进磁带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