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基础 第二章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0.62 MB
- 文档页数:30
1. CCIR 601号建议CCIR:Consultative Committee of International Radio(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是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的简称。
成立于1927年,是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常设机构之一。
主要职责是研究无线电通信和技术业务问题,并对这类问题通过建议书。
从1993年3月1日起,与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IFRB)合并,成为现今国际电信联盟(ITU)无线电通信部门,简称ITU-R。
在1982年2月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第15次全会上,通过了601号建议,确定以分量编码为基础, 即以亮度分量Y、和两个色差分量R-Y、B-Y为基础进行编码,作为电视演播室数字编码的国际标准。
该标准规定:1) 不管是PAL制,还是NTSC制电视,Y、R-Y、B-Y三分量的抽样频率分别为13.5MHz、6.75MHz、6.75MHz。
2) 抽样后采用线性量化,每个样点的量化比特数用于演播室为10bit, 用于传输为8bit。
3) Y、R-Y、B-Y三分量样点之间比例为4:2:2。
在1983年9月召开的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中期会议上,又作了三点补充:1) 明确规定编码信号是经过γ预校正的Y、R-Y、B-Y信号;2) 相应于量化级0和255的码字专用于同步,1到254的量化级用于视频信号;3) 进一步明确了模拟与数字行的对应关系,并规定从数字有效行末尾至基准时间样点的间隔,对525行、60场/秒制式来说为16个样点;对625行、50场/秒制式则为12 个样点。
不论625行/50场或525行/60场,其数字有效行的亮度样点数都是720,色差信号的样点数均是360,这是为了便于制式转换。
若亮度样点数被2除,就得到色差信号的数据。
601号建议单独规定了电视演播室的编码标准。
它对彩色电视信号的编码方式、取样频率、取样结构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它规定彩色电视信号采用分量编码。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1. 引言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文化传媒形式,它通过电波传播娱乐、信息和教育内容。
广播电视技术是指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和接收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本文档将介绍广播电视技术的基础知识。
2.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原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是通过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
广播电视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类型,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波形信号,而数字信号是离散的数字码。
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需要考虑调制、解调、编码和解码等技术。
2.1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音频或视频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电磁波的过程,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恢复成原始的音频或视频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技术有调频(FM)和调幅(AM)两种方式。
调频广播通过改变载波频率来传输音频信号,调幅广播则是通过改变载波振幅来传输音频信号。
2.2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码的过程,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或数字码恢复成原始的数字信号的过程。
在广播电视技术中,常见的编码技术有PCM(脉冲编码调制)和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等。
3. 广播电视传输方式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可以通过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
3.1 有线传输有线传输是指通过电缆将信号传输到用户接收设备的方式。
常见的有线传输方式有同轴电缆传输和光纤传输。
同轴电缆传输广播电视信号是通过同轴电缆将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光纤传输则是利用光纤传输介质传送信号。
3.2 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是指通过电磁波在空中传输信号的方式。
常见的无线传输方式有无线电广播、卫星广播和无线电视传输。
无线电广播通过天线将信号传输到接收器,卫星广播则是通过卫星传输信号,无线电视传输是指将电视信号通过电磁波进行传输。
4. 广播电视调频技术调频技术是广播电视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改变载波频率来传输音频信号。
调频技术具有信号传输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4.1 调频广播调频广播是指通过调频技术传输音频信号的广播方式。
1.数字视频基础知识[教学目的]:了解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电视制式3个,非线性编辑的系统构成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之间的区别,[教学难点]:高清与标清之间的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4学时[授课过程]:[复习旧课]:[讲授新课]:一:数字视频基本概述1.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模拟信号,采用连续值的数据传输优势:成本低,还原性好劣势:画质低,传输干扰多数字信号,采用不连续的数据传输优势:抗扰力强,便于通信,存储2.电视制式&三种制式NTSC。
美国,容易失真,色彩不稳定,每秒30帧。
PAL。
德国,解决了NTSC的问题,但是解码复杂,信号处理麻烦,接收机造价高。
每秒25帧。
SECAM。
法国,兼容性比较差。
&标清与高清标清(SD),物理分辨率720P一下的一种视频格式。
(视频的垂直分辨率为720线逐行扫描)3:4高清(HD),物理分辨率超过720P或1080i,1080P,视频宽纵比为16:93.帧速率和场&帧速率:动画中每一幅静态图像被称为一帧,帧速率是指每秒能播放或者录制多少格画面。
&场:奇场和偶场,4.分辨率视频所成图像的大小或尺寸,“水平点数X垂直点数”5.视频的压缩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JPEG:静态图像的压缩标准。
(压缩后数字视频依然很大,它的重放必须有专门的硬件来处理)&MPEG: MPEG-1,应对图像要求不太高的VCD领域。
MPEG-2,广播质量要求的编码标准,用于DVD,高清电视。
二 :广播级质量广播级质量概念分为主观和客观:客观:符合国际广播的标准能正常播出,的视频图像,可以用仪器经行测量。
主观:在观众眼里图像是否清晰视频色彩&颜色模式:RGB,LAD,HSB,YUV,CMYK,&颜色编码:YUV,S-Video,Composition复合信号。
三: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1.线性编辑一种磁带的编辑方式,它利用电子手段,根据节目内容的要求将素材连接成新的连续画面的技术。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汇总汇总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汇总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传媒手段之一,涉及到广泛的技术和理论知识。
以下是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的一些汇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学习这个领域。
一、广播电视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广播电视是指通过电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广播电视技术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经过多年的发展,广播电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传媒媒体之一二、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1.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主要有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两种。
模拟传输是指将声音和图像信息转化为模拟信号,通过电波传输,而数字传输是指将声音和图像信息转化为二进制数字信号,通过数字通信网络传输。
2.广播电视的传输媒介主要有空中传输和有线传输。
空中传输是指通过空中的电波传输信号,这是广播电视最早的传输方式;有线传输是指通过电缆、光纤等有线媒介传输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稳定等优点。
三、广播电视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调制是指将低频信号转化为高频信号的一种技术。
调制的方式主要有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
解调是指将调制后的高频信号重新转化为低频信号的过程。
四、广播电视的编码与解码编码是指将声音和图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常用的编码方式有PCM编码和MPEG编码等。
解码是指将编码后的数字信号重新转化为声音和图像信息的过程。
五、广播电视的调谐与调频调谐是指将接收机调至与发送机相同的频率的过程。
调频是指通过变化频率的方式来传输声音和图像信息的技术。
六、广播电视的节目制作与播放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声音和图像信息组织起来,形成一段完整的节目内容的过程。
广播电视节目播放是指将制作好的节目内容通过广播电视设备传输出来,供观众收听和观看。
七、广播电视的调制解调与编解码器调制解调器是广播电视设备中用来将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的设备。
编解码器是广播电视设备中用来将声音和图像信息进行编解码的设备。
八、广播电视的制式与频段广播电视的制式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广播电视技术标准。
色彩基础知识了解图像的色彩模式对于后面编辑工作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个致力于计算机图像图形设计的人来说,熟练掌握色彩的继承知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
色彩模式显示世界中的对象如果在计算机中表现出来,必须依靠不同的配色方式来实现。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配色方式。
1.色彩模式RGB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的色彩模式。
图像中所有的色彩都是由三原色组合而来。
所谓三原色,即指不能由其他色彩组合而成的色彩。
三原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红、黄、蓝也被称为三原色。
三原色每个都可包含256种亮度级别,三个通道合成起来就可显示完整的彩色图像。
我们的电视机或监视器等视频设备,就是利用三原色进行彩色显示的。
在视频编辑中,RGB是唯一可以使用的配色方式。
在RGB图像中的每个通道可包含2的8次方个不同的色调。
我们通常所提到的RGB图像包含三个通道,因而在一幅图像中可以有2的24次方(约1670万)种不同的颜色。
如果以等量的三原色光混合,可以形成白光。
三原色中红和绿等量混合则成为黄色;绿和蓝光等量混合为青色;红和蓝等量混合为品红色。
在Premiere中调节对象色彩,可以通过对红、绿、蓝三个通道的数值进行调节,来改变图像的色彩。
三原色中每一种都有一个0~255的取值范围。
当三个值都为0时,图像为黑色,当三个值都为255时,图像为白色。
2.灰度模式灰度图像模式属于非彩色模式。
它只包含256级不同的亮度级别,只有一个Black 通道。
用户在图像中看到的各种色调都是由256种不同强度的黑色所表示的。
灰度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的颜色都要用8位二进制存储。
3.CMYK色彩模式CMYK是指青色(cyan)、品红(magenta)、黄色(yellow)和黑色(black)。
它是用于制作高质量彩色出版物的颜色模式。
CMYK是一种减色配色方式。
当几种颜色合起来时,将得到黑色。
这与RGB模式正好相反。
B色彩模式Lab是一种图像软件用来从一种颜色模式向另外一种颜色模式转变的内部颜色模式。
广电资格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括号内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1、新闻敏感能力表现的特点不包括()A、快捷B、准确C、灵活D、真实2、使用便携的摄像机和其他录像设备外出采集电视新闻的制作方式被称为()A、GNEB、NCGC、EOCD、ENG3、新闻信息的传播特性是()A、及时又公开B、公开而未必及时C、及时而未必公开D、未必公开也未必及时4、中国古代邸报的主办和发行者是()A、中央政府B、民间团体C、报馆D、地方政权派驻京城的机构5、卫星进行信号传输是通过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上的()A、感应器B、接收器C、转发器D、监查器6、新闻与历史在表现手段上共同点是()A、纪实性与选择性的统一B、有闻必录C、主观评价D、夹叙夹议7、新闻价值的实质是()A、新闻的社会价值B、生产新闻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C、新闻的引导作用D、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8、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A、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C、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D、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9、微波频段通常指()A、频率从4GHz到10GHz的频段B、频率从15GHz到60GHz的频段C、频率从10GHz到25GHz的频段D、频率从3GHz到30GHz的频段10、“报喜不报忧”,实质上是一种()A、正面宣传B、鼓动性宣传C、片面性宣传D、引导性宣传11、以下不属于西方国家判断新闻自由标准的是()A、采访自由B、出版发行自由C、批评自由D、拍摄自由12、下列对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事实为国家利益服务B、本质真实C、现象真实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一致13、新闻事业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功能是()A、引导舆论B、传播信息C、传播知识D、正确导向14、新闻事业所不具备的特点是()A、强烈的政治性B、反映社会生活C、为经济基础服务D、维护社会稳定15、人类早期信息传播活动产生的动力是()A、人类的好奇心B、人类的求知欲C、人类的生理本能D、人类的社会交往16、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是()A、河北人民广播电台B、北平新华广播电台C、陕西人民广播电台D、延安人民广播电台17、新华通讯社是()A、政党通讯社B、国家通讯社C、商业通讯社D、民间通讯社18、目前的高清晰度电视系统的水平和垂直清晰度是常规电视的()A、同等大小B、两倍左右C、三倍左右D、六倍左右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19、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应坚持“四个有利于”,包括()A、有利于大局需要B、有利于世界和平C、有利于社会稳定D、有利于经济发展E、有利于人民生活20、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包括()A、报刊B、广播、电视、互联网络C、电影D、书籍E、电话21、光缆传输的特点有()A、损耗低,传输距离长B、传输容量大,质量高C、没有电磁辐射,也不受其他外界电磁场干扰D、体积小,重量轻E、使用寿命略短于电缆22、美国三大全国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包括()A、BBCB、CBSC、ABCD、NBCE、VOA23、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是()A、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电视台B、全球收视率最高的阿拉伯语新闻电视台C、二十四小时不问断播出的新闻电视台D、“海湾的CNN”E、主要覆盖美洲国家的国际性电视台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8分)24、舆论监督25、网络广播电视四、简答题(列出要点即可,每小题8分,共24分)26、简述对“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的认识。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颜色的三要素了解ENG/SNG/EFP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等能白光源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绝对黑体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伴音的制式非线性编辑三种电视制式及中、美、日、英四国电视制式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基波和谐波调频广播的优缺点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录音棚的隔音方法课件:第一章广播电声基本知识声音的基础知识广播的诞生和发展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广播中心技术电声换能器件第一节声音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声音?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生印象。
关键词:质点不传播,声源,频率、波长和周期●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HZ),用f表示。
人的频率范围20-20000HZ。
●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
单位秒(S),用T表示。
●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单位(m),用λ表示。
声波的传播速度●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m/s。
●V=λ*f●15度下的声速——340m/s●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s,软橡皮50m/s●频率和波长成反比“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Pa●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单位W●声强——单位面积的声功率,符号I“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声波的聚焦声波的吸收和折射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电波的衍射?●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人的听觉器官●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3000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