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84.50 KB
- 文档页数:105
病毒性肝炎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病毒性肝炎概述•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目录•病毒性肝炎的病例管理•病毒性肝炎的健康教育•病毒性肝炎的展望01病毒性肝炎概述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
定义根据病原体不同,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
分类定义与分类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肝区疼痛等。
临床表现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患者病情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患者病情危重,可出现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危及生命。
重型肝炎传播途径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存在大量病毒,易污染水源和食物,造成暴发流行。
消化道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传播,可经血液制品、注射、针刺、共用剃刀等途径感染。
血液传播部分肝炎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如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可经性接触传播。
性传播部分肝炎病毒可经母婴传播,如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新生儿。
母婴传播02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控制卫生习惯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避免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
接种疫苗接种甲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和丙型肝炎疫苗等,预防相应肝炎病毒感染。
避免献血避免献血,以免感染肝炎病毒后通过血液传播感染。
预防措施开展普查和筛查,及时发现患者,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早期发现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采取消毒措施,对患者和携带者的分泌物、血液等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采取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加强卫生保健等,提高人群免疫力。
03控制策略020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管理。
法律法规建立肝炎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控制肝炎疫情。
监测与报告开展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