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监管物联网应用平台解决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9.09 MB
- 文档页数:39
X安全生产监管物联网应用平台解决方案1.解决方案框架安全生产监管物联网应用平台积极推进安全监管领域物联网应用为目标,以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业企业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推广物联网应用为重点,通过传输网,将企业数据上传至市区两级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城市安全运行与应急管理的物联网技术应用。
安全生产监管系统物联网应用平台总体框架如下:1.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监测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监测是指安监局直接监管的煤矿、金属及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业企业。
为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控水平,在企业的主要风险点建设企业传感网,通过企业监控中心实现企业自身的风险监控和应急处置,通过企业数据接入节点将企业监控中心的传感数据接入传输网。
2.传输网传输网是指由企业数据接入层、网络传输层、汇聚交换层组成的物联网数据传输层。
实现由企业接入节点到市区两级平台的数据传输,同时实现对企业数据接入节点的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管理,保证信息的高效、可靠、实时、安全的传输。
3.综合应用平台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市区两级应用,包括应用系统、数据中心、GIS平台、门户系等。
应用系统是综合应用平台的核心,包括风险源管理、监测预警、应急准备、应急救援、事故调查、监管业务协同和后台管理系统。
4.支撑保障体系支撑保障体系是指法规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第三方运营服务体系、运行维护体系。
2.解决方案特点2.1.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物联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工程发挥整体效益,必须在统一部署下,遵照统一的规范协同建设,共同发展。
2.2.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根据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现有信息化发展水平和基础条件,针对生产经营特点和实际需求,实行分类指导,合理确定物联网建设工作进度,积极稳妥的推进工作,不搞“一刀切”,促进物联网应用的有效、健康发展。
2.3.需求主导,讲求实用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要与实际相结合,符合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重视系统建设的实用和实效,要遵循经济、实用、先进、可靠的原则建设可扩展、易于管理和维护的系统,避免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物联网技术在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中的应用摘要:物联网是一类新型的数据链接技术,在国内的不同行业中都有大范围的应用,物联网可以将企业中的数据信息高速地传输到控制平台,能够使企业稳健高效的运作,而且还能够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次,以使生产作业都能够稳健的推进,还可以持续推动企业高效发展。
本篇文章就探讨论述分析物联网技术在企业安全监管中的使用,要利用物联网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监控水平。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安全生产;监管应用引言:近几年,国内的互联网技术飞速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了连接不同设备不同节点中的关键利器,物联网通过利用传感装置来采集数据信息,并且能够精准捕获设备的位置点,并利用通信链路、服务器设备,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数据链接,还能够智能化识别物体信息,对物体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进行严密的监控。
因此,物联网具有无缝连接的特征,高速智能化获取信息,推行人类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一、物联网技术在物联网技术架构层面,网络架构层有三层,第一层是数据的获取感知层,在感知层面就去搜集外部的信息,处理信息,在网络层面就是传输数据,数据传输层,如现有的互联网电信网络。
后端就是客户端来显示信息,采用无线传感装置,能够获取目标物的位置信息。
利用传统装置都能够实现实时的检测设备运转状态,并且获取信息来共享信息,便于设备管理人员获取更丰富数据。
物联网技术可以统一技术的标准,可以科学的解决某个对象通用的标识,该及时研究需要集中在多方面如分布式的识别,机密的解锁,涉及到不同人员身份数据的识别,自动互联网识别技术,就是通过传感装置中的自动化采集信息,处理信息,自动上传信息,如条形码无线通信传输技术,都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并在计算机终端内进行,进一步处理射频技术,在物联网领域也得到了更深入的应用[1]。
二、物联网技术在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中的应用(一)现场安全生产的监管结合物联网广域控制基本特性以及在生产现场使用计算机计划模型、通信技术,来提升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方便设备操控人员的使用,尤其是在生产现场有大量复杂型的设备,要对其进行合理监控,智能化分析搜集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可以做出合理的智能化决策。
安全生产管理大数据平台物联网技术应用论文报告:建筑专家角度下安全生产管理大数据平台物联网技术应用分析提纲一:物联网技术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现状物联网技术可用于建筑物安全监测、设备智能运维、环境监测等方面,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这部分将详细分析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分别介绍了物联网与智慧安全帽的应用、物联网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以及物联网技术在安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提纲二:安全生产管理大数据平台概念及其意义安全生产管理大数据平台是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建筑物及其安全生产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处理,并提供预测、决策和管理支持。
本部分分析了大数据平台的概念和意义,探讨了大数据平台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提纲三: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平台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结合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平台的结合将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更拓展的数据应用和更有效的预警和防范措施。
本部分将分析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平台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结合方式,并给出综合的应用实例说明。
提纲四: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平台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在建筑安全生产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响应和组织应对至关重要。
本部分将分析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在紧急情况下的应用,探讨二者如何协作,并给出典型举例。
提纲五: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平台的风险和挑战虽然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平台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
本部分将分析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对策措施。
案例一:Smartvid.ioSmartvid.io是一家专注于为建筑工人提供智能劳动力的智能视频监控平台。
该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地的工人帽子中安装小型摄像头和传感器,同时将巡视工人的目视速度和舒适度传回中心服务器进行分析。
Smartvid.io 通过分析同时管理多个流视频,并将智能摄像头和云计算功能与建筑信息模型集成,提供对现场质量和安全的实时管理。
安全生产监管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V1.1 东方正通安全生产监管物联网应用平台解决方案北京东方正通科技有限公司 2013 年 6 月1. 政策背景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1.1.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物联网的应用2010 年 10 月 8 日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决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提出在“十二五”时期要全面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其中,在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方面,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
工信部表示“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在产业体系方面要初步形成从传感器、芯片、软件、终端、整机、网络到业务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领军企业;创新能力方面,要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实现自主研发、技术创新;在国民经济和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形成物联网的规模性应用;安全保障方面,集成网络和重要信息安全防护水平要提升,重点和关键应用要安全可控。
1.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文件2010 年 7 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通知要求的主要任务是,以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冶金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通知要求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建设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和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实施更加有力的监督管理,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严格行业安全准入,加强政策引导,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行更加严格的考核和责任追究。
2010 年国家安监总局也下发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安监办?2010?170 号),并同时制定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要求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实施更有力的监督管理,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安全生产监控管理大数据平台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摘要:对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技术支持。
本文基于安全生产监控管理大数据平台的需求,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安全生产监控管理中的应用。
旨在为企业安全生产监控管理提供新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安全生产监控管理,大数据平台,物联网技术,信息化发展传统的安全生产监管手段存在诸多问题,如反应慢、效率低、监控范围狭窄等。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监控管理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以及监控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主要探讨了安全生产监控管理大数据平台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旨在为企业安全生产监控管理提供新思路和建议。
1、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以往,安全生产监管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和检测,效率低、反应慢,难以覆盖所有监管区域。
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已经实现了从手工到自动化、从局部到全面的转变。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安全生产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展示,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的效率和精度。
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安全生产监管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监管区域,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的覆盖面。
2、安全生产监管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2.1 安全生产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安全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具体来说,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等设备采集实时数据,实现对生产现场的环境、设备和人员等因素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同时,物联网技术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安全生产过程的预测和预警,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2.2 物联网技术在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为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了实时、准确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有助于监管部门及时发现并处理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监管部门还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以了解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为企业改善安全生产管理和控制措施提供指导,从而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生产监测与预警平台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这一技术,其中包括安全生产监测与预警。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生产监测与预警平台研究与应用成为了研究者们的关注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生产监测与预警平台的研究和应用。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安全生产监测与预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技术支持。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生产监测与预警平台可以通过连接传感器和终端设备,实时获取生产环境中的各项指标数据,并进行分析和预警,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提高生产安全水平。
二、关键技术和方法1. 传感器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生产监测与预警平台离不开精确可靠的传感器。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不同的环境指标,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平台进行分析和处理。
2. 数据传输与通信技术: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
因此,数据传输和通信技术是构建物联网安全生产监测与预警平台的关键。
常用的技术包括无线传感网、蜂窝网络、以太网等,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
3. 数据分析和预警方法:通过对传感器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预警。
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来提取特征,并建立预警模型。
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设的阈值或者发生异常时,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通知,提醒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平台功能和应用案例1. 实时监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生产监测与预警平台可以实时监测生产环境中的各项指标,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平台。
监测人员可以通过平台随时了解生产环境的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数据分析:监测平台会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关键指标和特征,并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
监测人员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数据图表,直观地了解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及时做出决策。
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在当今的工业生产和运营环境中,安全生产管理始终是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强大的支持。
物联网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等设备和技术,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获取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将其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风险预警、智能控制等,极大地提高安全生产的可靠性和效率。
首先,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对生产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故障预警。
在工厂、矿山、建筑工地等生产场所,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
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转速、振动等。
这些数据被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经过分析和处理,一旦发现参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维修人员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避免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例如,在一家化工厂,对关键反应釜的温度和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如果温度或压力超过设定的安全阈值,系统会自动切断进料,启动冷却或减压装置,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其次,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对作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
为作业人员配备智能手环、安全帽等设备,可以实时获取他们的位置、活动轨迹、身体状况等信息。
当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其注意安全。
同时,通过对作业人员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些不安全的行为习惯,如违规操作、疲劳作业等,并及时进行纠正和培训。
此外,如果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突发身体不适,智能设备能够迅速发出求救信号,以便及时得到救援。
再者,物联网技术能够加强对生产环境的监测和控制。
在一些特殊的生产场所,如易燃易爆场所、有毒有害场所等,环境因素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通过安装气体传感器、粉尘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可以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有害气体浓度、粉尘含量、温湿度等参数。
一旦环境参数超过安全标准,系统会自动启动通风、净化等设备,改善生产环境,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互联网+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一体化、智能化、预警化、移动化)建设方案I目录第1章前言 (5)1.1、智慧安监发展瓶颈 (5)1.2、智慧安监建设思路 (6)1.3、智慧安监的根本任务 (7)1.3.1、更透彻的安全感知与信息互联 (8)1.3.2、更深入的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 (8)1.3.3、更高效的事务处理与协同办公 (9)1.3.4、更广泛的信息开放与公众参与 (9)1.4、智慧安监建设目标 (10)1.4.1、促进安全生产数据信息泛在互联,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10)1.4.2、促进安全监管工作运行精细高效,提升智能监管水平 (11)1.4.3、提高安监信息资源应用管理水平,推动监管服务创新 (11)1.5、智慧安监设计原则 (12)1.5.1、开放化 (12)1.5.2、一体化 (12)1.5.3、智能化 (12)1.5.4、预警化 (13)1.5.5、移动化 (13)1.6、设计依据 (13)1.7、智慧安监建设主要内容 (16)第2章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 (18)2.1、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结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模型图 (19)2.3、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架构 (20)2.4、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监管流程 (21)2.5、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21)2.6、智能分析服务器与无人机对接应用 (23)I2.7、应急管理综合平台 (24)2.8、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 (26)2.8.1、平台结构图 (26)2.8.2、平台建设内容 (27)2.8.2.1、融合调度平台 (27)2.8.2.2、系统集成平台 (27)2.8.2.3、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 (28)2.8.3、系统功能 (28)2.8.3.1、一键式”布控 (28)2.8.3.2、警力到位亮灯 (28)2.8.3.3、离岗自动查勤 (28)2.8.3.4、图上点击通话 (29)2.8.3.5、智能比中合围 (29)2.8.3.6、案件散点分析 (30)2.8.3.7、四色风险预警 (30)2.8.4、平台特点 (30)2.8.4.1、线上线下“双巡防”模式 (30)2.8.4.2、可视化”贯穿指挥全过程 (31)2.8.4.3、“一键三能”缩短响应时间 (31)2.9、安全生产物联网平台 (32)2.10、安全生产云服务 (33)第3章智慧安监应用系统 (34)3.1、智能移动监管APP (34)3.2、安全生产远程监察平台 (35)3.3、应急管理与救援指挥系统 (36)3.3.1、系统功能 (37)3.3.2、应用效果 (39)3.4、安全生产执法管理系统 (40)II3.4.1、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系统PC端 (43)3.4.2、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系统移动端 (44)3.4.3、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三合一平台 (45)3.4.4、PC端与移动端互联互通 (45)3.4.5、安全生产监管移动执法N+1平台 (46)3.5、安全生产动态预警系统 (46)3.5.1、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的目标、任务 (47)3.5.2、带给企业的效益: (48)3.5.3、预警流程 (48)3.5.4、隐患监控与预警 (48)3.5.5、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预警 (49)3.5.6、教育培训 (49)3.5.7、预警信息发布 (49)3.5.8、预警系统的特点 (50)3.5.9、性能指标 (50)3.6、安全生产培训宣教系统 (51)3.7、安全生产行业监管系统 (53)3.8、安全巡检管理系统 (55)3.9、危险作业审批管理系统 (57)3.10、智慧安全管理一体化云系统 (59)3.11、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 (60)3.11.1、中心数据库建设 (61)3.11.2、信息资源目录建设 (61)3.11.3、数据库对接 (61)3.11.4、平台功能 (62)3.11.4.1、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架构 (62)3.11.4.2、大数据可视化引擎 (63)3.11.4.3、大数据应用展示 (63)3.12、重大事故辅助应急救援平台 (64)III3.12.1、基于位置服务的人员统计与快速清点解决方案 (64)3.12.2、基于位置服务的应急响应处置系统平台解决方案 (65)IV第1章前言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监测大数据平台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业务中,通过感知数据的统一集中管理、海量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构建一个面向服务的智慧安监管理平台,实现安全生产要素实时监控、事故隐患智能分析、智慧安全管理、应急协同指挥、培训教育考核一体化的“互联网+”大数据管理创新模式,为企业安全生产和政府部门监督管理提供高效实时的智能应用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