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
- 格式:doc
- 大小:81.35 KB
- 文档页数:19
八段锦的动作讲解、图解及呼吸方法1. 预备势(1)动作方法:并步站立,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提起(吸),下落成开立步(呼);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斜下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吸),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间距10公分,目视前方(呼)。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下颚微收,舌抵上颚,嘴唇微闭,全身放松,平心精气,顺项提顶,沉肩垂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立敛臀,上体重症,意守丹田。
易犯错误:抱球时大拇指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
正确做法是注意沉肩、垂肘,指尖相对,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越脚尖,两脚平行站立。
2. 两手托天理三焦(1)动作方法:两腿微屈,两手插掌,两腿徐缓挺膝伸直目视前方,两手上托经胸前内旋向上托起至两手心朝上抬头目视两掌(吸),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下颚内收,舒胸展体(闭气)略有停顿目视前方;身体重心缓缓下降膝关节微屈,双手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呼)。
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两掌上托时抬头不,上举时松懈断劲。
正确做法是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颚尖先向上助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立在掌根。
功效: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
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
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在练两手攀足时,需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同时呼吸要平稳自然。
该动作的功效是可以固肾腰,从而预防和缓解腰痛等问题。
动作方法:动作要点:易犯错误:功效:说明:动作方法:动作要点:易犯错误:一些人在冲拳时上体前俯、端肩、先肘。
在回收时,他们悬腕不明显,抓握无力。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八段锦,是一种古老而又经典的健身功法,它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八段锦是一种以舒缓、柔和的动作为主的健身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调节身体的各种机能,增强身体的健康和免疫力,同时还可以提高人的精神意识和心理素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八段锦的具体内容和要领。
第一段:两手攀足两手攀足,是八段锦的第一段,也是最基础的一段。
它主要锻炼腰部和下肢的柔韧性,可以缓解腰痛和腿部酸痛等问题。
具体动作如下:1、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2、吸气,两手向上伸直,手臂与耳平行;3、呼气,两手向下弯曲,尽量触碰脚踝或脚尖;4、保持呼吸,两手用力向下拉,感觉腰部和大腿的肌肉在拉伸。
第二段:白鹤亮翅白鹤亮翅,是八段锦的第二段,主要锻炼肩膀和背部的肌肉,可以预防和缓解肩颈痛和背部疲劳。
具体动作如下:1、两手自然下垂,双腿分开与肩同宽;2、吸气,两手向前伸直,手臂与地面平行;3、呼气,两手向两侧分开,手臂与地面垂直,同时右脚向右侧迈一步,左脚跟着移动;4、保持呼吸,双臂向两侧用力拉伸,感觉肩膀和背部的肌肉在拉伸。
第三段:左右搂膝左右搂膝,是八段锦的第三段,主要锻炼腰部和下肢的柔韧性,可以缓解腰痛和腿部酸痛等问题。
具体动作如下:1、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2、吸气,右脚向前迈一步,同时两手向上伸直;3、呼气,两手向下弯曲,尽量触碰右膝盖,左膝盖向前弯曲;4、保持呼吸,两手用力向下拉,感觉腰部和大腿的肌肉在拉伸。
第四段:三步蹲三步蹲,是八段锦的第四段,主要锻炼下肢的肌肉和耐力,可以提高人的腿部力量和爆发力。
具体动作如下:1、双脚并拢,两手自然下垂;2、吸气,右脚向前迈一步,同时两手向上伸直;3、呼气,右脚向前弯曲,左脚向后迈一步,同时两手向下伸直;4、保持呼吸,右脚向后迈一步,同时两手向上伸直,再次回到起始姿势。
第五段:摇头摆尾摇头摆尾,是八段锦的第五段,主要锻炼脖子和腰部的柔韧性,可以缓解颈椎疼痛和腰痛等问题。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右掌向右上方撘腕,左掌向左下方开弓,两臂呈弓箭状,目视右掌。
同时右腿向右跨出一步,膝关节微屈,重心向右,两掌分别向两侧伸展,左掌向左,右掌向右上方,目视右掌。
第三个动作:两脚并拢,两掌向中间合拢,掌心相对,两臂内旋,目视前方。
全部动作一次为一组,共做六组。
动作要点撘腕时,右掌向右上方,左掌向左下方,两臂呈弓箭状,保持肩部放松,腰部扭转,腿部协调。
开弓时,两掌分别向两侧伸展,左掌向左,右掌向右上方,保持肩部放松,腰部扭转,腿部协调。
并步时,两脚并拢,两掌向中间合拢,掌心相对,两臂内旋,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动作太快,肩部僵硬,膝关节过度弯曲。
正确做法动作要缓慢,肩部放松,膝关节微屈,重心随动作变化而转移,保持身体平衡。
功法作用通过左右开弓的动作,能够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肢体的协调能力,对于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增强肌肉力量和防治腰椎病等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同时,还能够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整内分泌系统,提高身体免疫力。
第三式:左右擦膝拍掌式简易口诀左脚迈步,右手擦膝,左手拍掌;右脚迈步,左手擦膝,右手拍掌。
动作解说首先两脚并拢,两臂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然后,重心左移,左脚向左前方迈步,膝关节微屈,同时右手向下擦膝,左手向前拍掌,目视左手掌心。
接着,重心右移,右脚向右前方迈步,膝关节微屈,同时左手向下擦膝,右手向前拍掌,目视右手掌心。
全部动作一次为一组,共做六组。
动作要点擦膝时,手掌紧贴大腿内侧,手臂尽量贴近身体,拍掌时,手掌要用力,拍响为止,保持身体平衡,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手臂离身体太远,擦膝不到位,拍掌过轻。
正确做法手臂紧贴身体,手掌贴紧大腿内侧,擦膝到位,拍掌用力,拍响为止,重心随动作变化而转移,保持身体平衡。
功法作用左右擦膝拍掌式是一种全身性的锻炼,可以有效地刺激人体的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整内分泌系统,提高身体免疫力。
此外,还能够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改善身体的柔韧性,防治腰椎病等疾病。
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一、预备势站直,两脚与肩同宽,手臂自然下垂,呼吸自然,全身放松。
二、两手托天利三焦1.两臂自左右两侧徐徐上升,双手手指交叉,反掌向上,托于胸前膻中穴,目视前上方。
2.动作停顿,静置3秒。
然后双手分开,两臂向上伸展,展开至头之正上方,抬头向上看。
3.动作停顿,静置3秒。
然后双手经面前翻掌下按,收回到胸前膻中穴,回到预备势。
三、左右开弓似射雕1.左脚向左跨出一步,两腿弯曲成马步下蹲,同时双手自胸前膻中穴位置向两侧平推,成展翅势。
2.动作停顿,静置3秒。
然后右脚向右跨出一步,两腿弯曲成马步下蹲,同时双手自胸前膻中穴位置向两侧平推,成展翅势。
3.动作停顿,静置3秒。
然后双手经面前翻掌下按,收回到胸前膻中穴,回到预备势。
四、调理脾胃须单举1.左手自胸前膻中穴位置向上直托,举至最高点。
同时右手自腰侧向肚脐方向划弧下落至最低点。
2.动作停顿,静置3秒。
然后双手交换位置,右手自胸前膻中穴位置向上直托,举至最高点。
同时左手自腰侧向肚脐方向划弧下落至最低点。
3.动作停顿,静置3秒。
然后双手经面前翻掌下按,收回到胸前膻中穴,回到预备势。
五、五劳七伤往后瞧1.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然后头部慢慢向右转动,直至看到自己的右肩。
然后缓慢向左转动,直至看到自己的左肩。
2.动作停顿,静置3秒。
然后头部向后转动,直至看到自己的脊背。
然后缓慢向前转动,回到正中。
3.动作停顿,静置3秒。
然后再次向后转动,直至看到自己的尾骨。
然后缓慢向前转动,回到正中。
4.动作停顿,静置3秒。
然后再次向后转动,直至看到自己的骶骨。
然后缓慢向前转动,回到正中。
5.动作停顿,静置3秒。
然后缓慢恢复到预备势状态。
六、摇头摆尾去心火1.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屈膝半蹲,同时双手自胸前膻中穴位置向两侧平推至两肩宽处握拳。
身体前倾45度角。
头部放松后仰约45度角。
像猫科动物一样摇摆头部和臀部约2分钟以去除心火。
八段锦的八个动作名称的详细讲解“八段锦”是指一套独特的气功练习方法,由八个动作组成,故称为八段锦。
这套功法把人体内的神经、精、气、血和五脏六腑等内脏得以调和起来,无论是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减压降压、疏通气血,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效。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双脚开立自然,两手从体侧自然下垂,双手臂贴着身体缓缓举起至高于头部微微前倾,然后再慢慢下放。
这个动作可以调整心气,增强脾胃的能力,改善胃肠消化不良、厌食等症状。
此时,双手托天不仅可把顶门顶起,而且相当于给胃肝下一个支持,将内脏收缩以消除不透气和疏通胆囊等作用。
二、金鸡独立方鹤立:首先双手交叉抱于胸前,双脚并拢膝盖微微弯曲。
两臂肘部下放,同时向外放开,做拉扯的动作,并在单脚站立的情况下抬起一脚彻底张开。
这个动作可以起到修复五脏六腑的功能,消除便秘、腰腿疼痛、强身健体,因为这个体式的背部与腰部会同时得到以往体式所不及的伸展,有效地改善腰背疼痛、颈椎病等问题。
三、高控白气俯身捶:首先两脚开立自然,两手活动支撑,顺势全身俯下,然后双手缓慢举起至正面位置,接着贴于心率部位,手向上下托起放下,时刻注重内息。
这个动作可以减缓疲劳情绪、舒缓情绪,平衡内分泌系统,同时促进淋巴循环,达到清热解毒、祛病欣旺的作用。
四、左右搬拦捣猴势:两手放于正面腰间,然后左手慢慢向上伸至头顶,右臂贴身下落;之后,一侧的胳膊抬起,另一侧的胳膊攀住,反复左右起伏。
这个动作可以调节膀胱神经、调节脾胃功能,同时缓解颈椎、肩膀紧张和脾胃不适。
五、左右开弓似射雕:双脚分立,左手对脚内侧,右手抱圆来到胸前伸出,然后左腿放长,右手收回、左手向外伸展,眼睛跟着左手一起看向远方。
这个动作可以强化心肺功能,同时调节肝胆系统,同时改变脊椎曲率,达到美化体型的效果,尤其对于颈椎的调整具有明显效果。
六、左右互搂肩背势:先将左手放在胸前右侧,用右手扶住左臂,轻轻拉过到右侧,再将右手放在胸前左侧,左手再扶住,轻轻拉过到左侧,保持左右反复4-8次。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呼吸要领
一、整体介绍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气功形式,它是比较古老的气功形式,
也可以称为“八步拳”。
健身气功八段锦以八个动作组成,也称为八段锦,中文叫做“长拳”。
每一段动作都比较容易完成,几乎人人都可以学会,
是适合家庭或是个人练习的气功技巧。
这种气功有助改善身体健康,增强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增强运动能力,并能够保持身体灵活性,提高体内气血的运行。
二、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
1、提拔步:向前推腿,身体跟着提起,双腿斜弯,把膝盖往前伸,
两臂向上隆起。
2、顶锤步:双腿着地,身体斜向右边,右手斜向前伸,左手隆起。
3、拧腰步:右腿向前伸,左腿收回,右手伸向前,左手向上隆起,
左腿的小腿向上拧,身体抬起。
4、右踢步:双腿分开,身体向前倾斜,右腿向前踢出,双膝同时弯曲,右手向前伸,左手上抬,作为身体的支撑。
5、搂胯步:右腿向前伸,左腿向后拉向右侧,右手斜向前伸,左手
向右侧搂胯,膝盖贴近地面,同时提拔上体,身体向右侧倾斜。
6、护胸步:双腿向前伸,右腿稍微向右屈,左腿向后伸,右手隆起,左手护胸,身体抬起。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示范八段锦,又称八宝锦,是一套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健身功法,起源于中国的道家文化。
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名称和动作要领。
以下将对八段锦的详细讲解及要领进行示范。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
双手自然下垂,慢慢抬至头顶之上,掌心向上。
同时呼吸深吸气,感受全身舒展开来。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双手向左右两侧分开,像拉开弓弦一样。
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同时保持呼吸顺畅。
第三段:调理脾胃气虚受。
双手平举至胸前,心口位置。
左手顺时针揉腹,右手逆时针揉腹,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
第四段:五劳七伤向后瞧。
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后。
缓慢仰头,尽量向后望,有助于舒展颈部和腰背。
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
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头部轻微向左右摇晃,然后向前低头,尽量碰到胸部。
这个动作可舒缓压力和调节心理状态。
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
双手放在腰间,掌心贴着腰部。
身体上下弯曲,尽量将手指触碰到脚尖,强化腰腹的力量。
第七段:双手托天护心脏。
双手置于胸前,掌心向前。
先向上抬手,然后分开,至肩高,再收回手臂,感受心脏区域的舒展。
第八段:五禽戏展翅飞。
双手自然下垂,脚尖并拢。
一脚踩实地面,另一脚尖着地,身体转向,展开双臂,仿佛展翅欲飞的鸟儿。
每个动作重复5-10次,每次练习时间约为10-15分钟。
练习八段锦时,注意呼吸要均匀,动作缓慢而流畅。
切忌用力过猛或过度伸展身体,避免造成损伤。
八段锦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调节情绪,预防疾病。
练习者应保持坚持练习的习惯,逐渐提高练习的难度和力度。
配合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将八段锦融入日常生活中,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八段锦详细讲解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身功法,起源于古代道教,被称为“养生之宝”。
它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方法,调节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达到延年益寿、强健身体的功效。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八段锦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要领:两手抬过头顶,手心向上,手臂伸直,手指自然张开,掌心对着天空。
吸气,手臂从头顶往下收,收到胸前时,掌心向下,手指轻轻合拢,同时用力下压,呼气。
作用:调和三焦,促进气血流通,提高免疫力。
注意事项:手臂要保持伸直,不要弯曲;掌心要对准天空,手指自然张开;下压时用力要适度,不要太用力。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要领:右脚向前迈一步,两手伸直向前,左手与右脚成一条直线,右手与后面的腿成一条直线。
吸气,双手向两侧分开,左手向左,右手向右,同时转动腰部。
呼气,双手向前收拢,左右手互换位置。
作用:开通肝经,舒展腰背肌肉,增强体质。
注意事项:身体要稳定,不要左右晃动;双手向两侧分开时,手臂要尽量平行于地面;转动腰部时,要轻松自然。
第三段:左右擦脚洗手跟动作要领:两手下垂,身体保持直立,左脚向左迈一步,同时将右手向左伸出,擦过左脚踝,再向右伸出,擦过右脚踝,同时左手向右伸出,擦过右手手腕,再向左伸出,擦过左手手腕。
重复多次。
作用:刺激膀胱经和脾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弹性。
注意事项:身体保持直立,不要弯腰;手臂伸出时,要尽量贴着身体;擦过脚踝时,不要用力过猛。
第四段:左右擒拿牛鼻子动作要领:两手下垂,身体保持直立,左脚向左迈一步,同时将右手向左伸出,从下往上擒拿住“牛鼻子”,再将右手从上往下拉向右侧,同时左手向左伸出,擒拿住“牛鼻子”,再将左手从上往下拉向左侧。
重复多次。
作用:刺激心肺经,增强肺功能,提高呼吸能力。
注意事项:身体保持直立,不要弯腰;手臂伸出时,要尽量贴着身体;拉手时要保持力度适度,不要过猛。
第五段:左右扭转脊髓盘动作要领:两手下垂,身体保持直立,左脚向左迈一步,同时将右手向左伸出,手心向上,从下往上旋转,直到手臂伸直;再将左手向右伸出,手心向下,从上往下旋转,直到手臂伸直。
八段锦标准示范教学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健身功法之一,它起源于宋代,并在后来的明清时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广为流传的养生功法。
八段锦是一种以柔软、缓慢、舒展为主要特点的健身功法,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呼吸法来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八段锦的标准示范教学。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
1. 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2. 吸气,双手缓缓向上抬至头顶,掌心向上。
3. 同时,双手向上抬起,直至头顶,然后慢慢放下。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1. 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2. 吸气,右手向右侧伸直,左手握拳置于胸前。
3. 同时,右手向右侧伸直,左手握拳置于胸前。
第三段,调理脾胃须单举。
1. 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2. 吸气,双手向身体两侧抬起,掌心向上。
3. 同时,双手向上抬起,直至头顶,然后慢慢放下。
第四段,五劳七伤往后瞧。
1. 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2. 吸气,双手向身体两侧抬起,掌心向上。
3. 同时,双手向上抬起,直至头顶,然后慢慢放下。
第五段,左右搂环转身看。
1. 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2. 吸气,双手向身体两侧抬起,掌心向上。
3. 同时,双手向上抬起,直至头顶,然后慢慢放下。
第六段,摩拳擦掌增气力。
1. 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2. 吸气,双手向身体两侧抬起,掌心向上。
3. 同时,双手向上抬起,直至头顶,然后慢慢放下。
第七段,背后七颠百病消。
1. 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2. 吸气,双手向身体两侧抬起,掌心向上。
3. 同时,双手向上抬起,直至头顶,然后慢慢放下。
第八段,左右转头消心火。
1. 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2. 吸气,双手向身体两侧抬起,掌心向上。
3. 同时,双手向上抬起,直至头顶,然后慢慢放下。
通过以上八个动作的示范教学,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八段锦的基本动作要领。
在练习时,要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动作要柔和、舒展,不要用力过猛。
中医养生《八段锦》解说词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第三段: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第四段: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第七段: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第八段: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第二种解说词:八段锦具有完整精美的医疗保健功效,总结来说有疏通血脉、健脾胃、益心肺、去心火、强肝、固肾、疗劳伤、防治百病的作用,据现代医学研究有调整免疫、清除疲劳、强化体能、抗老防病的功效,是现今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最佳选择。
(《八段锦》四段作用:治病)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调节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延展脊柱,改善弯腰驼背等姿势,降低内脏神经的压迫,促进各脏腑之新陈代谢。
全民健身《八段锦》普及教学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养生功法,也是我国非常有益于健康的一种运动方式。
它起源于古代,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八段锦以它练习简便、效果显著而广受欢迎,逐渐成为了全民健身的代表,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下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和注意事项。
首先,八段锦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重复8-12次,整个练习过程大约需要15-20分钟。
以下是每个动作的详细介绍: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舒展腰背肌肉,增强腰腹力量。
起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动作过程:双臂慢慢抬起,手掌向上,伸直胳膊,将手臂往上抬至头顶正上方,然后慢慢下降,双手同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保持平行,重复8-12次。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改善肩膀和胸部的血液循环,增强上肢力量。
起始姿势:两脚站立,两臂自然放置;动作过程:双臂随着身体的转动,向左右两侧转动,手部随之做推抓动作,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第三段:左右搬河拿鳖龟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改善腰部的灵活性,增强下肢力量。
起始姿势:脚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动作过程:双臂随着身体的转动,向左右两侧转动,手臂随之做向上举的动作,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第四段:两手攀枕势欲飞翔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舒展颈部和背部肌肉,改善颈椎的活动性。
起始姿势:脚并拢,两臂伸直向上;动作过程:双臂随着头部的转动,向后举起,手臂稍微向后倾斜,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第五段:左右扣脚提肩膀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改善下肢的柔韧性,增强腿部和肩膀的力量。
起始姿势:站立姿势,两臂自然下垂;动作过程:双臂向上举起,同时将同侧膝盖向胸部抬起,使腿和手臂呈90度角,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第六段:左右摇摆势腰两旁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舒展大腿肌肉,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
起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动作过程:身体向左右两侧转动,同时用手触碰到对侧的脚踝,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八段锦讲解文字版八段锦八段锦在宋朝之前就广为流传,明清时有比较大发展,是我国历代养生学家和习练着,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八段锦全称为:太极健身气功八段锦,集肢体与气息相结合,动静相宜。
使人舒经活络,气血运行。
对现代病来说,如颈椎、腰椎及全身关节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同时调理五脏六腑之虚损。
长期坚持,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预备式: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双腿微曲,掌抱腹前,心情宁静,气沉丹田。
第一节:双手托天理三焦:十指交叉,上托,(吸气)徐徐向上托起至胸前,翻掌向上,双腿直立,重心在掌根,(屏气,三秒钟)下落,双手自然向下,放松,与肩相齐时,双腿自然微曲。
作用:调理三焦,提拉胸肌,可以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畅,从而提高五脏六腑之功能。
第二节:左右开弓似射雕左脚向左迈出一大步,身体下蹲成骑马步,与此同时,双腕相搭(左手在外),开弓,左手开弓,右手拉弓,与胸齐平,并步,右手伸出,右腿弓步,左腿绷步,收回左腿,自然站立。
作用:展肩扩胸,抒发胸气,提升肺活量,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
第三节:调理脾胃需单举左手缓缓上举,右手下按,指尖向外,恢复,右手缓缓上举,左手下按,指尖向外。
作用:调理脾胃与肝胆,能够牵拉腹腔,并能调节胸腹气机。
第四节:五劳七伤往后瞧双手虚按与膝上,起身,双手向后打开,后瞧,左转头部,目视左手指尖稍作停顿,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手指尖稍停顿,转正。
作用:转头扭臂,调理颈椎与肩周,同时调理人体的任督二脉。
第五节:摇头摆尾去心火左脚向左迈出一大步,双手上举,下落按在膝盖上,右倾,身体向右倾斜,左旋,身体旋转180度,眼睛看右脚尖,摇头,动作连贯而下,摆尾,身体放正。
作用: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同时旋转脊柱,调理大椎穴和肾俞穴。
第六节:上手攀足固肾腰双手上托过头顶,缓缓下落至腹前,指尖向上,上举过头顶,下落,双腿绷直,反穿,双手放于后腰肾腧穴抚熨,沿足太阳膀胱经至脚尖,稍作停顿,将身体缓缓直起,双手右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
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海阔天空一、两手托天理三焦本节动作中,在双手上托时,要注意塌腕、直肘,并且,尽可能使两上臂靠近两耳。
这样做,对胸椎、颈椎、胸骨和肋骨,以及上肢全部筋骨的拉伸扩展作用最佳,使胸腹背各大肌群得到了合理全面的调理,从而起到防治颈肩疾病的作用。
在双脚下蹬时,两脚跟应微离地面即可,以防止重心不稳导致的身体前倾,关键是用前脚掌和脚趾用力蹬地的同时,还要注意挺膝、收胯敛臀、收腹提肛提外肾(如忍大便似的)和直腰。
这样做使盆腔、腰椎,以及整个腰腿部的筋骨血脉得到了充分协调的锻炼,从而起到防治腰腿疾病的良好作用。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本节动作中,下盘的马步桩,要脚趾抓地,脚跟蹬地,双膝内扣,两脚平行。
腰要塌,背要拔,使腹部充实起来,有气贯丹田之感。
这样做,使下肢的筋骨得到了良好的静力性力量锻炼。
两手在做推弓背和拉弓弦时,应做到,前推弓背之臂,要送肩、直肘、坐腕和舒展手指。
后拉弓弦之臂,要展胸、扩展肩部和端平肘部。
与此同时,还要竖颈昂头,用锐利的目光虎视前方。
在意念上,要有如箭上弦待机而发之思,这样做,可起到振奋精神、活跃气血的良好功效。
另外,在蹲马步时,不要勉强用力把架式做得太低,应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素质水平去调整,不要怒气僵力勉强从事,那就违反了“体松心静”的气功锻炼原则。
三、调理脾胃单举手本节动作中,上举之臂应做到:挺肩、直肘、屈腕和使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右)。
下按之臂要做到:沉肩、垂肘、坐腕和翘指。
两手在上举下按时应协调运动,注意舒展手指和凸出手心。
这样做功效佳,使胸腹肌群和体内脏腑的平滑肌,都得到了全面有益的牵拉运动,使体内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故而做本节动作时,常有打嗝放屁的练功反应发生。
四、五劳七伤向后瞧本节动作中,要双眼先向身体一侧开始环视,与此同时,头颈部位跟着转移的目光而做轻松柔和地转动。
也就是用目光领着头颈部位向后瞧。
这样做,既有益于颈椎和头脑的保健,又有利于视力的锻炼与提高。
最详细完整八段锦标准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要领:第一步保持站立姿势,分开两脚并与肩膀齐平,两手臂下垂,眼睛直视前方,注意用鼻子呼吸。
第二步双手平放在腹部,将全部手指伸直并且并拢,两边手指尖相对立,掌心向上,然后将手慢慢移至胸部前方,最后掌心向内外上下翻转,一边翻转一边向上方托举。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要领:第一步两脚略大于肩膀并开,成马步站立,身体直立,两臂交叉放于胸前。
第二步双手握拳,左手食指和拇指呈八字,左手慢慢向左边推开然后伸直左臂。
右臂屈肘拉回,右拳处于右肋前并且拳心向上,重复动作三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需单举动作要领:第一步左手握拳向上举起,掌心向上并且上撑,右掌同时向下按并且指尖指向前方。
第二步左手俯掌下落,随之恢复站立姿势,最后放松全身。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要领:第一步两脚与肩平行开立,两臂自然下垂,两肩往后拉伸。
第二步身体缓慢向左转到最大幅度,眼睛随着双肩移动,调整呼吸,最后向右回转。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动作要领:第一步呈马步姿势站立,双手叉腰,保持身体平衡。
第二步身体向左前方拧动,屈身下俯,头部微微下倾,身体随着上半身转动而转动,最后转身回前。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要领:第一步双脚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站立,两臂在头顶平行举起,并且保持掌心向上托举。
第二步绷直双腿,身体向前倾,双手放至脚背上,然后身体缓慢起立,将右手放至头顶,掌心向前伸直两臂,慢慢回落。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动作要领:第一步双脚与肩同宽下蹲,双手握拳,左拳向前方击出,头部随着左拳微微转动,右拳同时向后拉回。
第二步,左拳收回,打出右拳,头部随右拳微转,左拳往后拉回。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动作要领:第一步双脚并拢站立,两臂举起,脚跟随之提起。
第二步两臂从身前自然下落,脚跟随之下落,调整呼吸。
中国传统功法博大精深,想要学习一套健身养气的运动,不妨学习一下八段锦。
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健身方法之一,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养生功法。
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着特定的要领和练习方法。
以下是对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的描述。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调整呼吸和疏通经络。
要领是双手向上举过头顶,呼吸吸气的时候略微用力往上提,呼气时慢慢放下。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锻炼背部肌肉和增强上肢力量。
要领是左手向左边伸直,右手向右边伸直,如同拉开弓箭一样。
重点是保持上身挺直,经常换手练习。
第三段:调理脾胃消食疗烽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促进脾胃消化功能和调理内脏。
要领是两手抓住脚尖,然后往上举直至腹部,重点是呼吸要自然顺畅。
第四段:左右擦膝益腰肾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锻炼腰部和腿部肌肉,增强腰肾功能。
要领是一只手抓住对侧脚踝,另一只手伸直向上,上身向对侧弯曲。
重点是保持上身挺直,动作要轻柔流畅。
第五段:左右扣脚提肾腰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刺激肾脏和腰部,增强腰肾功能。
要领是一只手抬起和身体同侧的脚踝,另一只手伸直向上,上身向同侧弯曲。
重点是保持上身挺直,呼吸要自然顺畅。
第六段:五劳七伤向后瞧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增强脊柱和腰部的灵活性,预防劳损和疲劳。
要领是双手置于腰后,然后上身向后仰望天空。
重点是视线要凝视天空,腰部和脊柱要保持放松状态。
第七段:携左右益肝膈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刺激膈肌和肝脏,增强呼吸功能。
要领是一只手伸直向上,另一只手放在小腹处,上身微微向前倾斜。
重点是保持上身挺直,呼吸要深入腹部。
第八段:前后左右增气力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增强全身力量和灵活性。
要领是身体直立,上身分别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倾斜,然后回到原位。
重点是动作要流畅自然,身体要放松。
总结:八段锦是一种综合性的健身方法,对调理身体和增强体质有着很好的效果。
在练习时需要注意动作要领和呼吸配合,同时要注意身体的舒适感和放松状态。
建议每天练习一段时间,早晨和晚上是比较合适的时间段。
八段锦八个动作及简单讲述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跆拳道技术,发源于中国,曾被传到日本,并在日本大量流传,相传是由中国武术家唐太宗张三丰传到日本的。
传统八段锦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含义,可以提高跆拳道者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可以帮助跆拳道者建立正确的技术结构,可以帮助跆拳道者掌握一种有效的技术攻击。
具体的八个动作及简单讲述如下:第一段锦:“开门二攻”,即用双拳从前内外方向进行攻击,可以增强肩部、腰部、臀部和大腿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二段锦:“大鹏展翅”是一种向前突进的动作,可以增强胸部、肩部和腹部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三段锦:“扭腰摆臂”是一种伴随着扭腰的动作,可以发挥腰部和肩部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第四段锦:“回环双甩”,即双拳同时甩出,可以增强手部和肩部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五段锦:“秋波如山”,即双拳从腰部向前抛出,可以增强胸、腰、臀和大腿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六段锦:“趋前拦后”,即双拳同时朝前方和后方攻击,可以很好地发挥臀、胸肩、腰部和大腿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七段锦:“拜日式”,即用双手向上和向下拱形攻击,可以很好地发挥肩部、腰部、臀部和大腿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八段锦:“展转左右轮”,即双手同时向前和向后移动,可以让腰部、肩部、胸部和大腿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充分发挥。
从上面的讲述可以看出,八段锦中的八个动作都是有效的,可以提高跆拳道者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技术结构,发挥有效的技术攻击。
因此,今天跆拳道运动员也都会练习这八个动作,以提高技术攻击的能力。
八段锦在中国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跆拳道者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促进跆拳道者的思想成长,帮助他们掌握一种有效的技术攻击。
八段锦的动作有严谨的结构,跆拳道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按照自己的要求灵活运用这些动作,以达到技术攻击的最大效果。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预备式简易口诀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抱腹前;中正安舒;呼吸自然;心神宁静;意守丹田;动作解说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与体侧,目视前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两掌指尖距约十公分,目视前方;动作要点头向上顶,下颏微收,舌顶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敛臀,上体中正;易犯错误抱球时大拇指往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正确做法沉肩垂肘,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功法作用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简易口诀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动作解说首先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插,掌心向上,目视前方;然后,两腿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颏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然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全部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通正;易犯错误两掌上托时抬头不够,上举时松懈断劲;正确做法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颏先向上注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力在掌根;功法作用根据中医说法,脐以下为下焦,胸膈至脐为中焦,胸膈以上为上焦;这一式动作,通过两手交叉上举,缓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及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治肩部疾患、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作用;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简易口诀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站立,膝关节缓慢伸直,两掌向上交插于胸前, 左掌在外,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右掌曲指,向右拉到肩前,左掌成八字掌,左臂内旋, 向左推出,与肩同高, 同时,两腿曲膝半蹲成马步,动作略停,目视左前方;第三个动作:重心右移,两手变自然掌,右手向右画弧与肩同高,掌心斜向前,重心继续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视相同,只是左右相反,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第三遍最后移动时,身体重心继续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膝关节微曲,同时两掌下落,捧于腹前,目视前方;动作要点侧拉之手五指要并拢,躯挺,肩臂放平,八字掌侧撑须沉肩坠肘,屈腕坚指,掌心含空; 易犯错误端臂,弓腰,八字脚;正确做法沉肩坠肘,上体直立,两脚跟外撑;功法作用展肩扩胸,可刺激督脉和背部腧穴,同时调节手太阴、肺经等经脉之气;它能有效的发展下肢的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同时增加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提高手腕关节及指关节的灵活性,并有利于矫正驼背、肩内收等不良姿式,很好的预防肩、颈疾病;第三式:调理脾胃需单举简易口诀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两腿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经面前上穿,随之臂内旋上举至头的左上方,右掌同时随臂内旋下按至右髋旁,指尖向前,动作略停;第二个动作: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经面前下落于腹前,同时右臂外旋,右掌外旋右掌向上捧于腹前,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视动作相同,但左右相反,该式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到第三次最后移动时,便两腿膝关节微屈,右掌下压至右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动作要点舒胸展体,拔长腰脊,两肩松沉,上撑下按,力在掌根;易犯错误两掌手指方向不正,肘关节没有弯曲度,上体不够舒展;正确做法注意两掌放平,指尖摆正,力在掌根,肘关节稍屈,对拉拔长;功法作用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可以牵拉腹腔,对中焦脾胃起到按摩的作用,同时,可以刺激胸胁部的相关经络,以及背部腧穴等;具有调理脏腹经络的作用;该式动作,可使脊柱内各椎骨间的小关节及小肌肉得到锻炼,从而增强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肩、颈疾病;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简易口诀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两腿挺膝,重心升起,同时两臂伸直,指尖向下,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上动不停,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向左后转,动作稍停,目视左斜后方;第三个动作: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方向相反;该式一左一右为一次,共作三次;做到第三次,最后移动时,变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捧于腹前,目视前方;动作要点头向上顶,肩向下沉,转头不转体,悬臂,两肩后张;易犯错误上体后仰,转头又转体,转头与悬臂不充分;正确做法下颏内收,转头悬臂幅度应该大一些;功法作用五劳,是指心、肝、脾、肺、肾等五脏的劳损伤,七伤指喜、怒、悲、忧、恐、惊、思等七情伤害;这个动作通过上肢伸直、外旋扭转的劲力牵张作用, 可以扩张牵拉胸腔、腹腔诸脏腑,往后瞧的转头动作,可以刺激颈部大椎穴,以及背部五脏六腑的腧穴,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这一动作,还能增加颈部及肩关节周围参与运动的肌群的收缩力,增加颈部运动幅度,活动眼肌,预防眼肌疲劳及肩颈等背部疾患,改善颈部及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简易口诀上托、下按;右倾、左旋、摇头、摆尾;左倾、右旋、摇头、摆尾;右倾、左旋、摇头、摆尾;左倾、右旋、摇头、摆尾;右倾、左旋、摇头、摆尾;左倾、右旋、摇头、摆尾;上举;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同时两掌上托至头上方,肘关节微屈,指尖相对,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两脚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两臂向两侧下落,两掌扶于膝关节上方;第三个动作:重心向上稍升起,随之重心右移,上体向右侧移,俯身,目视右脚面;第四个动作:重心左移,同时上体由右向前,向左旋转,目视右脚根;第五个动作:重心右移成马步,同时,头向后摇,上体立起,随之,下颏微收,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式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该式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完三次后,重心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同时,两臂经两侧上举,两掌心相对,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下按至腹前,指尖相对,目视前方;动作要点马步下蹲,要收髋敛臀,上体中正,摇转时,脖颈与尾闾对拉伸长,速度应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易犯错误摇转时颈部僵直,尾闾摇动不灵活,幅度小;正确做法上体右倾,尾闾左摆,上体前俯,尾闾向后画圆,上体不低于水平,使尾闾与颈部对拔长,加大旋转幅度,上体侧倾和向下俯身时,下颏不有意内收或上仰,颈椎与肌肉尽量放松伸长;功法作用心火,即心热火旺的病症,属阳热内剩的病疾,该式动作两脚下蹲,摇动尾闾,可刺激脊柱、督脉等,通过摇头可刺激大椎穴,从而达到疏经泄热的目的,有助于去除心火,在摇头摆尾过程中,脊柱、腰段、颈段大幅度侧屈、还转及回旋,可使整个脊柱的头、颈段,腰腹及臀、股部肌群参与收缩,既增加了颈、腰、髋关节的灵活性,也发展该部位的肌力;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简易口诀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两腿挺膝,伸直站立,同时,两掌指尖向前,两臂向前、向上举起,肘关节伸直,掌心向前,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两臂屈肘,两掌下按于胸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对;第三个动作:两臂外旋,两掌心向上,随之,两掌掌指顺腋下后擦;第四个动作:两掌心向内,沿脊柱两侧向下摩运至臀部;随之上体前俯,沿腿后向下摩运,经脚两侧至于脚面,抬头,目视前下方,动作略停;第五个动作:两掌沿地面前伸,随之用手臂带动上体立起,两臂肘关节伸直上举,掌心向前;该式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做完六次好,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向前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动作要点两掌向下摩运要适当用力,至足背时,松腰沉肩,两膝挺直,向上起身时,手臂要主动上举,带动上体立起;易犯错误两手向下摩运时,膝关节弯曲,低头,向上起身时,起身在前,举臂在后;正确做法两手向下摩运时,不要低头,膝关节伸直,向上起身时,要以臂带身;功法作用通过大幅度前屈后伸,可刺激脊柱、督脉以及阳关、委中等穴,有助于防治生殖泌尿系统的一些慢性病,达到固肾壮腰的目的;通过脊柱大幅度前屈后伸,可有效发展躯干前后伸屈脊柱肌群的力量与伸展性,同时对于腰部的肾、肾上腺、输尿管等器官有良好的牵拉按摩作用,可以改善其功能,刺激其活动;第七式:攒拳怒目争气力简易口诀抱拳;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两腿半蹲成马步,同时两掌握拳于腰侧,大母指在内,拳眼向上,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左拳向前冲出,与肩同高,拳眼向上,目视左拳;第三个动作:左臂内旋,左拳变掌,虎口向下,目视左掌;第四个动作:左臂外旋,肘关节微屈,同时左掌向左缠绕,变掌心向上后,握固,大拇指在内,目视左拳;第五个动作:左拳屈肘回收至腰侧,拳眼向上,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视动作相同, 该式一左一右为一次, 共做三次,做完三次后,重心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拳变掌,垂于体侧,目视前方;动作要点冲拳时怒目圆睁,脚指抓地,拧腰瞬间,力达全面,马步的高低,可根据自己腿部的力量灵活掌握,回收时要旋腕,五指用力抓握;易犯错误冲拳时上体前俯,端肩,掀肘,回收时旋腕时不明显,抓握无力;正确做法冲拳时,小臂贴内前送,头向上顶,上体立直,肩部松沉,肘关节微屈,力达全面,回收时,先五指伸直,充分旋腕,再屈指用力抓握;功法作用中医认为,肝主筋,肝开窍于目,该式动作的怒目瞪眼,可刺激肝经,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该式动作,两腿下蹲,脚指抓地,双手攒拳、旋腕、手指足节强力抓握等动作,可刺激手足三阳、三阴经脉和督脉,同时,可使全身肌肉、经脉受到劲力牵张刺激,长期锻炼可使肌肉结实有力,气力增加;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简易口诀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两脚跟提起,头上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两脚根下落,轻震地面,该式一起一落为一次,共做七次;动作要点上提时要脚指抓地,脚跟尽力抬起,两腿并拢,百会穴上顶,略有停顿,掌握好平衡,脚根下落时要轻轻下震,同时,松肩舒臂,周身放松;易犯错误上提时端肩,身体重心不稳;正确做法脚指抓住地面,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百会穴上顶;功法作用脚十指抓地,可刺激足部有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功能,同时掂足可刺激脊柱与督脉,使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通畅、阴阳平衡,掂足而立,可发展小腿后群肌力,拉长主体肌肉韧带,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落地振动可轻度刺激下肢,与脊柱各关节内外结构,并使全身肌肉得到了很好的放松、复位,有助解除肌肉紧张;收势简易口诀两手合于腹前;体态安详;周身放松;呼吸均匀;气沉丹田;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上动不停,两臂屈肘,两掌相结于腹部,男性左手在里,女性右手在里;第三个动作:两臂垂于体侧;动作要点两掌内外劳宫相结于丹田,周身放松,气沉丹田,收宫时要注意,体态安神,举止稳重,做一下整理活动,如搓手浴面和肢体放松动作;功法作用使气息归元,整理肢体,放松肌肉,愉悦心情,尽一步巩固练功的效果,逐渐恢复到练功前安静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