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原料之五-大豆饼粕
- 格式:docx
- 大小:70.66 KB
- 文档页数:6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大豆饼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常用于畜禽的饲料配制中。
它是大豆经过榨油厂榨油后剩下的渣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大豆饼粕在饲料配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畜禽的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生产性能具有显著的作用。
本文将从大豆饼粕的营养价值、饲喂应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一、大豆饼粕的营养价值1.大豆饼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蛋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也较高,这对于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2.大豆饼粕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脂肪含量在7%左右,而且脂肪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于提高畜禽的肉质和脂肪沉积有显著的作用。
3.大豆饼粕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够为畜禽提供能量,促进生长发育。
4.大豆饼粕中富含钙、磷、镁、钾等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于畜禽的骨骼生长、体重增加和抵抗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大豆饼粕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于畜禽的生长发育、产蛋生育、抵抗疾病具有显著的作用,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原料。
二、大豆饼粕的饲喂应用1.合理配合其他饲料原料:大豆饼粕作为蛋白质来源,在饲料配制中需要与其他饲料原料进行合理配合,如玉米、麦麸、鱼粉、骨粉等,经过合理的比例配合可以形成一套完善的饲料配方,满足畜禽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2.适量投喂:在饲料配制中,大豆饼粕的用量需要根据畜禽不同生长阶段和品种的特点来确定,一般来说,幼禽的用量可以适当增加,成年禽的用量可以适当减少,以免影响其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
3.科学饲喂:大豆饼粕属于高蛋白饲料原料,投喂时需要注意合理配比,不宜过量投喂,以免导致畜禽蛋白质过剩,影响其健康。
4.粉碎处理:在饲料配制中,大豆饼粕需要经过碾磨、研磨等工艺进行粉碎处理,以提高其利用率。
5.加工饲料:在饲料生产中,大豆饼粕可以与其他饲料原料一起进行混合加工成颗粒饲料、粉末饲料等形式,方便饲喂。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摘要】大豆饼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特点。
在畜禽饲料中,大豆饼粕可以提供高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有助于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在水产养殖中,大豆饼粕可以作为主要饲料成分,提高鱼类的养殖效率和免疫力。
在其他饲料中,大豆饼粕也有广泛的应用,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并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饲喂大豆饼粕时需注意配合其他饲料,控制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纤维含量,确保动物的健康和生长。
大豆饼粕类饲料具有重要的饲用价值,未来在饲料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大豆饼粕类饲料、饲用价值、饲喂应用、营养成分、畜禽饲料、水产养殖、其他饲料、饲喂技术、注意事项、综合饲用价值、发展前景。
1. 引言1.1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大豆饼粕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被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水产养殖和其他饲料中。
大豆饼粕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有助于提高动物生长发育和增加肌肉组织。
大豆饼粕中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满足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在畜禽饲料中,大豆饼粕可以替代部分谷物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增强饲料的营养价值。
在水产养殖中,大豆饼粕被广泛应用于鱼类、虾类等水产动物的饲料中,能够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提高养殖效率。
大豆饼粕还可以用于制作各种混合饲料,如鸡鸭鱼猪等多种动物的饲料,增加饲料的种类和选择。
2. 正文2.1 大豆饼粕的营养成分和特点大豆饼粕主要成分包括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磷酸盐等。
粗蛋白是大豆饼粕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毛发细腻度和产卵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豆饼粕中还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苯丙氨酸等,可以满足动物的生长发育需求。
大豆饼粕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肉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豆饼粕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E、钙、磷等,可以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和提高生产性能。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1. 引言1.1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重要性大豆饼粕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由大豆经过油磨、榨油后留下的残渣制成。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畜禽养殖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大豆饼粕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有助于增加畜禽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在畜禽饲料中,大豆饼粕的比例通常较高,可以用来替代部分豆粕或鱼粉等贵重的蛋白质来源,降低饲料成本。
大豆饼粕的磷含量较高,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磷摄入量,促进骨骼生长发育。
大豆饼粕还具有较好的鲜嫩口感和适口性,能够提高动物的食欲,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增加饲料转化率。
2. 正文2.1 大豆饼粕的营养成分大豆饼粕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主要由大豆经过磨碾和榨油后剩下的残渣所制成。
大豆饼粕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也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一般来说,大豆饼粕中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脂肪含量在6%左右,纤维素含量在8%左右,灰分含量在6%左右。
大豆饼粕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豆饼粕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如赖氨酸、苯丙氨酸等,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豆饼粕中脂肪含量较高,可以提供动物所需的能量,促进生长。
纤维素则有助于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促进肠道健康。
大豆饼粕的营养成分丰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以作为优质的饲料原料供畜禽食用。
在饲料配方中,适量添加大豆饼粕可以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提高养殖效益。
合理利用大豆饼粕作为饲料原料,可以帮助畜禽养殖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2 大豆饼粕的饲用价值大豆饼粕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和可溶性,易于消化吸收,有利于动物的消化道健康。
而且,大豆饼粕价格相对较低,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饲料资源。
由于其营养丰富、价格低廉、饲喂方便等优点,大豆饼粕在畜禽养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多种饲料配方中,大豆饼粕往往被作为主要的蛋白来源添加,能够有效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作者:贾成发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20年第02期摘要:对于家畜,尤其是幼畜、快速生长的家畜和成年高产家畜(如高产奶牛),可利用蛋白质是饲粮中的关键营养物质。
各种油料籽实饼粕类饲料是饲喂广泛的饲料原料,如大豆饼粕、花生饼粕、向日葵饼粕、棉籽饼粕等,一般大豆饼粕在畜禽饲养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且饲喂效果能够满足预期。
现对大豆饼粕的制取方法、营养和饲喂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豆饼粕;饲料;营养;饲喂中图分类号: S81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2-0028-011;饼粕饲料的制取方法1.1;机械压榨法机械压榨法的主要形式是螺旋压榨法,是将油料籽实粉碎烘干后蒸煮15~20 min,然后用不同螺距的螺杆将其挤压通过模孔。
这一过程产生的高温可能造成蛋白质溶解性和生物学价值的降低。
为了使一些抗营养因子失活,通常只需要短时间适度加热,如果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那么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与氨基酸之间就可能发生反应(棕色反应),使葡萄糖和一些氨基酸间发生键合。
发生棕色反应后,氨基酸有效性降低,因为葡萄糖和氨基酸间的连接键在肠道中无法被完全消化,结果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显著降低。
其中所涉及的氨基酸主要是赖氨酸,其次还有精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
同样的反应也会发生在棉籽饼(或粕)的棉酚与赖氨酸之间。
现今,榨油厂已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故现在生产的大部分饼粕的品质比以前更高、更均一。
1.2;溶剂浸提法溶剂浸提法通常是在低温下用正己烷或其他溶剂进行浸提。
采用低温浸提时,通常在溶剂的回收阶段对饼粕进行加热,加热是抗营养因子失活所必需的条件。
经常使用的是一种称为预压榨溶剂浸提的组合方法,油料籽实中的油经改进的压榨方法部分提取后再用溶剂浸提。
预压榨浸提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取籽实中的脂肪,而压榨法提油率较低。
溶剂浸提法制得的饼粕其蛋白氮的溶解度要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畜禽限量饲喂饼粕饼粕类加工副产品富含蛋白质,养分价值高,是良好的畜禽蛋白质饲料来源。
但是,饼粕类原料通常含有一些抗养分因子及毒素,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必需留意限制用量。
豆饼(粕)大豆饼(粕)的粗蛋白含量在40%~48%之间,与其他饼粕相比,赖氨酸含量高。
主要含有促甲状腺肿大因子、抗胰蛋白酶因子、尿素酶等。
豆饼(粕)是最好的植物蛋白源,各种动物对其在使用中均无限制,但鉴于价格等因素考虑,一般各种畜禽用量约占蛋白饲料总量的2/3,鸡以1/2为好,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假如能适当补充动物蛋白,效果更好。
棉籽饼(粕)与豆饼相比,棉籽饼中蛋白含量低、纤维高,代谢能亦低,很多必需氨基酸特殊是赖氨酸低,更由于含有棉酚和环丙烯化合物等抗养分因子,其用量应限制。
犊牛20%以下、乳牛25%以下、种牛1/3以下为宜;猪最高限量为30%,一般相宜用量为10%以下,生长猪9%以下;鸡等禽类用量一般不超过10%,相宜用量为5%以下,产蛋鸡禁用。
花生饼(粕)脱壳的花生饼(粕)质量较高,粗蛋白可达44%~47%。
与豆饼相比,花生饼中精氨酸特殊高,但其他必需氨基酸特殊是赖氨酸缺乏,又因皮壳中含丹宁较多,导致消化率低,氨基酸有效率低,加之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用量须加以限制。
各种畜禽用量应为20%以下,最好不超过10%。
无论用于哪种动物,均应留意其他氨基酸的补充,对发生霉变者均应禁用。
菜籽饼(粕)粗蛋白为36%~38%,其必需氨基酸较高,含硫氨基酸高于豆饼,但赖氨酸低于豆饼,氨基酸的有效性亦低于豆饼,适口性差,特殊是因含硫葡萄糖甙、芥酸等毒物,必需限制用量。
猪以7%以下为宜,最高不超过10%,泌乳猪和孕猪以3%以下为宜;鸡以2.5%~5%为宜,最高不超过10%。
芝麻饼(粕)养分成分与豆饼接近,粗蛋白40%、粗纤维8%,代谢能和赖氨酸含量均低于豆饼,但它是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矿物元素的好来源,但种壳中草酸含量较高,影响矿物质的利用。
饲料原料之五-大豆饼粕1.概述大豆饼粕是以大豆为原料取油后的副产物。
由于制油工艺不同,通常将压榨法取油后的产品称为大豆饼(soybean cake),而将浸出法取油后的产品称为大豆粕(soybean meal)。
在我国,过去大豆饼粕作为大豆加工的副产品,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得到大豆饼粕而制油,目前大豆饼粕实际上是主要产品。
我国大豆总产量中约有40%用于取油,年产大豆饼粕约500万t,主要用作饲料原料。
大豆饼粕的加工方法有4种:液压压榨、旋压压榨、溶剂浸出法和预压后浸出法。
压榨法的取油工艺主要分为2个过程:第一过程为油料的清选、破碎、软化、轧胚,油料温度保持在60~80。
C;第二过程为料胚蒸炒(100~125。
C)后再加机械压力,使油与饼分离。
用浸提法取油其工艺为,利用有机溶剂在55~65。
C下浸泡料胚,提取油脂后将湿粕烘干(105~120。
C),最后制成油脂和粕。
用浸提法比压榨法可多取油4%~5%,且残脂少易保存,效果优于压榨法,因此,目前大豆饼粕产品主要为大豆粕。
大豆饼粕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9-1。
大豆饼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原料,世界各国普遍使用,一般其它饼粕类的使用与否以及使用量都以与大豆饼粕的比价来决定。
图9-1大豆饼粕的生产工艺流程图2.营养特性大豆饼粕粗蛋白质含量高,一般在40%~50%之间,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组成合理。
赖氨酸含量在饼粕类中最高。
约2.4%~2.8%,赖氨酸与精氨酸比约为100:130,比例较为恰当。
若配合大量玉米和少量的鱼粉,很适合家禽氨基酸营养需求;异亮氨基酸含量是饼粕饲料中最高者,约2.39%,是异亮氨基酸与缬氨酸比例最好的一种。
大豆饼粕色氨酸、苏氨酸含量也很高,与谷实类饲料配合可起到互补作用。
蛋氨酸含量不足,在玉米一大豆饼粕为主的日粮中,一般要额外添加蛋氨酸才能满足畜禽营养需求。
大豆饼粕粗纤维含量较低,主要来自大豆皮。
无氮浸出物主要是蔗糖、棉籽糖、水苏糖和多糖类,淀粉含量低。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1. 引言1.1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大豆饼粕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其主要来源于大豆油加工过程中剩余的油脂和蛋白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一种理想的饲料原料。
大豆饼粕在畜禽饲料中广泛应用,可以作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畜禽生长发育。
在水产养殖中,大豆饼粕也被广泛使用,可以增加鱼虾对饲料的摄取量,提高养殖效益。
大豆饼粕还可以与其他饲料原料搭配使用,如玉米、豆粕、鱼粉等,通过合理的配比可以满足不同动物对营养的需求,提高饲料的全面营养价值。
正确的饲喂技巧也是发挥大豆饼粕营养价值的关键,包括饲料投喂量、饲喂次数、饲喂时间等方面,都需要合理掌握。
大豆饼粕是一种优质的饲料来源,结合适当的饲料搭配和饲喂技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营养价值,对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 正文2.1 大豆饼粕的营养成分分析大豆饼粕是大豆加工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一种优质的饲料来源。
其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灰分等。
大豆饼粕中所含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约在40%左右,且氨基酸组成较完整,尤其是赖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较高,属于优质蛋白质。
大豆饼粕中的脂肪含量较高,但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大豆饼粕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灰分,可以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
大豆饼粕的营养成分丰富,具有重要的饲料价值。
合理地利用大豆饼粕,结合适当的饲料配方和饲喂技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营养价值,为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2 大豆饼粕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大豆饼粕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中。
其主要的应用包括补充蛋白质和能量,提高饲料的全价比,增加饲料的利用率等方面。
大豆饼粕还含有丰富的能量,可以提高饲料的能量密度,增加动物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
常用饼粕类饲料的合理使用饼(粕)类是将油料作物籽实榨油后所得副产品。
用机械压榨法榨油所剩残渣称油饼,其中含残油较多;用溶剂从籽实中提取油后所剩残渣为油粕,其中残油量少。
由于油被提出,饼(粕)中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均相应提高(即高于油菜籽)。
各种饼(粕)类均含有一定的抗营养因子,在使用前应进行脱毒或限制其在饲料中的用量。
1.大豆饼(粕)(1)营养特性与饲用价值大豆饼和大豆粕中残脂分别为5%~7%与1%~2%。
大豆饼(粕)的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40%以上,含各种必需氨基酸,但蛋氨酸和胱氨酸的含量不理想,蛋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大豆饼(粕)含有与大豆类似的抗营养因子,须进行适当的加热处理,但过分加热会减少可利用的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大豆(粕)缺乏B族维生素与维生素K,必须加添加剂或鱼粉予以补足。
与谷实类相比,大豆饼(粕)是较好的钙、磷来源。
由于大豆饼(粕)粗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较好,适当加热处理的大豆饼(粕)常作为平衡配合饲料氨基酸的蛋白质饲料。
鸡饲料中大豆粕用量可达30%~40%。
2.花生仁饼(粕)花生麸花生仁饼、粕含粗蛋白质分别为45%和48%,其质量不及大豆饼、粕。
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缺乏;精氨酸含量很高,可能对赖氨酸产生颉颃作用,而且其氨基酸的消化率也较低。
花生仁饼、粕的粗纤维含量一般为4%~6%。
目前,许多花生仁原料中或多或少带壳,因其壳含粗纤维60%以上,因而降低了饼(粕)的营养价值。
机榨花生仁饼含粗脂肪4%~6%,高者可达11%~12%。
残脂可供能量,但易氧化酸败,不利于保存。
花生仁饼(粕)含有单宁,还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约为生大豆粕的20%)。
残脂少的花生仁饼(粕)一般多经高温、高压处理,蛋白质变性,利用率降低。
花生仁饼(粕)易感染黄曲霉并产生毒素(特别是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收获及贮存时),易致禽类中毒。
从安全角度考虑,花生仁饼(粕)在鸡饲料中的用量应在4%以下。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摘要】大豆饼粕类饲料是一种重要的饲料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
本文对大豆饼粕类饲料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饲料配制中的应用以及在畜禽养殖中的效果研究。
文章还重点讨论了大豆饼粕类饲料对动物健康的影响,并介绍了其加工和保存技术。
通过研究发现,科学合理地利用大豆饼粕类饲料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对于提高畜禽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饼粕类饲料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营养丰富的饲料资源,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将会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大豆饼粕类饲料、饲用价值、饲喂应用、营养成分、饲料配制、畜禽养殖、健康影响、加工技术、保存技术、营养丰富、应用前景、饲料利用率、饲料成本1. 引言1.1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大豆饼粕是大豆加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纤维等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大豆饼粕类饲料在畜禽养殖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降低饲料成本,促进畜禽生长发育。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具有良好的氨基酸组成,能够为畜禽提供必需的氨基酸,有助于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大豆饼粕类饲料中含有丰富的脂肪,提供能量和必需的脂肪酸,有利于畜禽的体能恢复和生长。
大豆饼粕类饲料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和健康保持。
在饲料配制中,可以根据畜禽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搭配大豆饼粕类饲料,以达到最佳的营养平衡和生长效果。
大豆饼粕类饲料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饲料,对畜禽养殖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科学合理地利用大豆饼粕类饲料,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同时保障畜禽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在畜禽养殖中,大豆饼粕类饲料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正文2.1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营养成分分析大豆饼粕是大豆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具有高蛋白、高脂肪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
大豆饼粕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氨基酸。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
大豆饼和粕是动物饲料中的一种常见的来源。
它们是大豆去皮、研磨后的副产品,主
要用作饲料添加剂,然而,它们的饲用价值因品种和处理方式而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
讨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
1. 饲料价值
大豆饼和粕是蛋白质含量高、氮量低、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
大豆饼和粕是蛋白质含
量高达40%至45%。
同时还含有必需的氨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然而,大豆饼和粕也有一些缺点,包括饲料中抗营养物、酚类化合物和氰甙化合物的含量较高,这些物质会
影响动物的消化和健康发展。
2. 饲料应用
大豆饼和粕被广泛用于家禽和家畜饲料,如鸡、鸭、猪、奶牛等。
使用大豆饼和粕不
仅可以增加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同时还能够减少饲料成本。
在使用大豆饼和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饲料量:大豆饼和粕中含有抗营养物品,如低聚糖、铜和锰,过高的饲料含
量会影响动物的消化和健康。
(2)处理方式:了解大豆饼和粕的来源和加工方法,选择好品质的饲料,可采取加热、添加异黄酮等方法来降低其抗营养因素的含量。
(3)配合其他饲料:大豆饼和粕中的氨基酸丰富,当它与低氨基酸饲料配合时可以提
高饲料的全面性能。
综合来讲,虽然大豆饼和粕存在一些缺点,但是它们的饲用价值依然较高。
在使用时,需要掌握较为科学的配方,才能达到更好的饲养效果。
大豆饼粕的营养特性大豆饼粕是我国主要的蛋白质饲料之一,其粗蛋白质含量(42%以上)高,可消化性好,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较高,且富含烟酸、泛酸、胆碱等各种维生素,不失为猪禽的良好饲料。
粗蛋白质含量高。
由于榨油方法不同,一般在40%~50%之间。
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组成合理,尤其是赖氨酸在各种饼粕类饲料中含量最高,达到2.4%~2.8%,相当于棉仁饼、菜子饼、花生饼的两倍。
赖氨酸与精氨酸的比例较为恰当,约为100∶130,与大量玉米和少量鱼粉配伍,特别适于家禽的氨基酸营养需要。
大豆饼粕的色氨酸(0.68%)和苏氨酸(1.88%)的含量也很高,与玉米等谷实类配合可起到氨基酸互补作用。
大豆饼粕的缺点是蛋氨酸含量不足,略低于菜子饼粕和葵花仁饼粕,略高于棉仁饼粕和花生饼粕,因此在主要使用大豆饼粕的日粮时,一般要另外添加DL-蛋氨酸,才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
可利用能量。
大豆饼粕的粗纤维含量(5.1%)不高,主要来自大豆皮。
无氮浸出物主要是蔗糖、棉子糖、水苏糖及多糖类,淀粉含量低,故所含可利用能量较高,这也是饼粕类饲料的共同点。
大豆饼粕脂肪的含量与加工方式有关。
一般说来,压榨饼残留脂肪较多,在4%左右,故能值较高;浸提粕残留脂肪少,在1%左右,故比饼类的能值低。
维生素、矿物质。
大豆饼粕中胡萝卜素(仅每千克0.2毫克~0.4毫克)、硫胺素和核黄素(每千克3毫克~6毫克)含量低,烟酸和泛酸含量稍高(每千克15毫克~30毫克),胆碱含量丰富(达2200毫克~2800毫克)。
含残留脂肪较多及储存时间短的大豆饼粕中维生素E含量高。
矿物质中钙少磷多,约61%的磷为植酸磷。
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低,尤其是东北缺硒地区产的大豆饼粕更严重。
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细胞凝集素、致甲状腺肿物质、抗维生素因子、植酸、脲酶、大豆抗原、赖丙氨酸、皂甙、雌激素、胀气因子等抗营养物质。
它们多数在大豆饼粕的正规生产过程中由于加热而失活,从而降低或丧失了其有害作用。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大豆饼粕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是大豆经过油压或溶剂抽提后剩下的残渣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被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中。
本文将从大豆饼粕的饲用价值和饲喂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豆饼粕的饲用价值1. 蛋白质含量高大豆饼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通常在45%-50%左右,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可促进动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增强畜禽的免疫力,提高疾病抵抗力。
适当添加适量的大豆饼粕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益。
2. 脂肪含量丰富大豆饼粕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通常在3%-8%左右。
脂肪是动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不仅是营养素的重要来源,还是细胞膜和激素的重要构成物质。
适当添加适量的大豆饼粕可以提高畜禽的饲料转化率,增加肉禽的肉质品质。
3. 优质纤维素来源大豆饼粕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促进动物的肠道蠕动,促进消化吸收,预防便秘和消化不良。
纤维素还可以帮助清理动物的消化道,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4. 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大豆饼粕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如钙、磷、铁、锌、维生素B12等,这些矿物质和维生素是动物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可以帮助动物提高免疫功能,增强骨骼发育,保持机体健康。
1. 作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由于大豆饼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通常可以作为畜禽饲料中的主要蛋白质来源,尤其适合用于鸡、鸭、鹅等禽类的饲料中。
在合理搭配下,可以满足畜禽生长发育所需的蛋白质需求。
2. 与其他饲料原料混合使用大豆饼粕还可以与玉米、麦麸、豆粕等其他饲料原料混合使用,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
在混合配方中,需要根据动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和需求,合理搭配各种饲料原料,以确保动物获得均衡的营养。
3. 合理控制用量大豆饼粕中含有一定的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和皂素等,过量饲喂会影响动物的消化吸收,甚至导致肠道疾病。
在使用大豆饼粕时,需要合理控制用量,不宜超过总饲料的10%-15%。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大豆饼粕类饲料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具有营养丰富、价格适中、适口性好等特点,在畜禽饲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大豆饼粕的营养成分、饲用价值和饲喂应用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养殖户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建议。
一、大豆饼粕的营养成分大豆饼粕是指从大豆加工过程中剩余的固体物质,经过脱脂、脱毛等处理后制成的一种饲料原料。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灰分等,营养成分比较丰富。
1.蛋白质含量高大豆饼粕中蛋白质含量在45%~50%左右,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
其中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含量较为全面,尤其是赖氨酸含量较高,是畜禽饲料中的优质蛋白资源。
2.脂肪含量适中大豆饼粕中的脂肪含量在6%~8%左右,其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提高饲料的能量密度,并对动物生长和生殖具有促进作用。
3.纤维素和灰分含量大豆饼粕中的纤维素和灰分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粗纤维作用,有助于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
大豆饼粕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适中,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大豆饼粕的饲用价值2.增加饲料的能量密度由于大豆饼粕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可以用来增加饲料的能量密度,提高饲料的热能水平,有利于动物生长和生产性能的提高。
3.改善饲料的口感和适口性大豆饼粕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和口感,可以改善饲料的质地和口感,增加动物对饲料的摄食量,有利于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豆饼粕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良好的饲用价值,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提高浓缩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配合饲料原料中,大豆饼粕可以用来增加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提高浓缩饲料的蛋白质水平,满足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
3.单独饲喂或混合饲喂大豆饼粕也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饲料原料混合饲喂,根据不同的畜禽品种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确定不同的饲喂比例和方式,满足动物对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
饲料原料之五-大豆饼粕
1.概述
大豆饼粕是以大豆为原料取油后的副产物。
由于制油工艺不同,通常将压榨法取油后的产品称为大豆饼(soybean cake),而将浸出法取油后的产品称为大豆粕(soybean meal)。
在我国,过去大豆饼粕作为大豆加工的副产品,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得到大豆饼粕而制油,目前大豆饼粕实际上是主要产品。
我国大豆总产量中约有40%用于取油,年产大豆饼粕约500万t,主要用作饲料原料。
大豆饼粕的加工方法有4种:液压压榨、旋压压榨、溶剂浸出法和预压后浸出法。
压榨法的取油工艺主要分为2个过程:第一过程为油料的清选、破碎、软化、轧胚,油料温度保持在60~80。
C;第二过程为料胚蒸炒(100~125。
C)后再加机械压力,使油与饼分离。
用浸提法取油其工艺为,利用有机溶剂在55~65。
C下浸泡料胚,提取油脂后将湿粕烘干(105~120。
C),最后制成油脂和粕。
用浸提法比压榨法可多取油4%~5%,且残脂少易保存,效果优于压榨法,因此,目前大豆饼粕产品主要为大豆粕。
大豆饼粕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9-1。
大豆饼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原料,世界各国普遍使用,一般其它饼粕类的使用与否以及使用量都以与大豆饼粕的比价来决定。
图9-1大豆饼粕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2.营养特性
大豆饼粕粗蛋白质含量高,一般在40%~50%之间,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组成合理。
赖氨酸含量在饼粕类中最高。
约2.4%~2.8%,赖氨酸与精氨酸比约为100:130,比例较为恰当。
若配合大量玉米和少量的鱼粉,很适合家禽氨基酸营养需求;异亮氨基酸含量是饼粕饲料中最高者,约2.39%,是异亮氨基酸与缬氨酸比例最好的一种。
大豆饼粕色氨酸、苏氨酸含量也很高,与谷实类饲料配合可起到互补作用。
蛋氨酸含量不足,在玉米一大豆饼粕为主的日粮中,一般要额外添加蛋氨酸才能满足畜禽营养需求。
大豆饼粕粗纤维含量较低,主要来自大豆皮。
无氮浸出物主要是蔗糖、棉籽糖、水苏糖和多糖类,淀粉含量低。
大豆饼粕中胡萝卜素、核黄素和硫胺素含量少,烟酸和泛酸含量较多,胆碱含量丰富,维生素E在脂肪残量高和储存不久的饼粕中含量较高。
矿物质中钙少磷多,磷多为植酸磷(约61%),硒含量低。
此外,大豆饼粕色泽佳、风味好,加工适当的大豆饼粕仅含微量抗营养因子,不易变质,使用上无用量限制。
大豆粕和大豆饼相比,具有较低的脂肪含量,而蛋白质含量较高,且质量较稳定。
大豆在加工过程中先经去皮而加工获得的粕称去皮大豆粕,近年来此产品有所增加,其与大豆粕相比,粗纤维含量低,一般在3.3%以下,蛋白质含量为48%~50%,营养价值较高。
大豆饼与大豆粕成分及营养价值见表9-5、表9-6
3.原料标准
饲料用大豆饼粕国家标准规定的感官性状为:呈黄褐色饼状或小片状(大豆饼),呈浅黄褐色或淡黄色不规则的碎片状(大豆粕);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嗅;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不得掺入饲料用大豆饼粕以外的东西。
标准中除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大豆饼增加粗脂肪一项)外,规定脲酶活性不得超过0.4。
饲料用大豆饼和大豆粕国家标准标准见表9-7、表9-8。
4.质量评定方法
大豆饼粕是大豆加工后的产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豆中含有的多种抗营养因子。
大豆饼粕的质量及饲用价值主要受加热处理程度的影响,大豆饼粕生产过程中的适度加热可使大豆饼粕中抗营养因子破坏,还可使蛋白质展开,氨基酸残基暴露,易于被动物体内的蛋白酶水解吸收。
但是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使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的ε-氨基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减少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反之如果加热不足,由于大豆饼粕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营养因子的活性破坏不够充分,同样地影响豆粕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大量研究认为: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失活75%~85%时,大豆饼粕蛋白质的营养效价最高。
目前认为在生产大豆饼粕过程中,较好的方法为:(1)100℃的流动蒸汽处理60min;(2)高压蒸气0.035MPa时处理45min,或0.07MPa时处理30min或0.1MPa 时处理20min或0.14MPa时处理10min。
目前评定大豆饼粕质量的指标主要为抗胰蛋白酶活性、脲酶活性、水溶性氮指数、维生素B1含量、蛋白质溶解度等。
见表9-10。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当大豆饼粕中的脲酶活性在0.03~0.4范围内时,饲喂效果最佳,而对家禽来说,在0.02~0.2时最佳。
大豆饼粕最适宜的水溶性氮指数值标准不一,一般在15%~30%之间。
日本大豆标准的水溶性氮指数小于25%。
对大豆饼粕加热程度适宜的评定,也可用饼粕的颜色来判定,正常加热时为黄褐色,加热不足或未加热,颜色较浅或灰白色,加热过度呈暗褐色。
5.饲用价值
大豆饼粕适当加热后添加蛋氨酸,即为养鸡最好的蛋白质来源,适用任何阶段的家禽,幼雏效果更好,其它饼粕原料不及大豆饼粕。
此外,大豆饼粕含有未知营养因子,可代替鱼粉应用于家禽饲料。
加热不足的大豆饼粕能引起家禽胰脏肿大,发育受阻。
添加蛋氨酸也无法改善,对雏鸡影响尤甚,这种影响随着动物的年龄增长而下降。
适当处理后的大豆饼粕也是猪的优质蛋白质原料,适用任何种类、任何阶段的猪,对猪适口性好,应防止过食。
因大豆饼粕中粗纤维含量较多,多糖和低聚糖类含量较高,幼畜体内无相应消化酶,在人工代乳料中,应对大豆饼粕的用量加以限制,以小于10%为宜,否则易引起下痢。
乳猪宜饲喂熟化的脱皮大豆粕,育肥猪,无用量限制。
以豆粕为唯一的蛋白源的半纯和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可提高猪生产性能,若同时添加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可进一步提高猪生产性能。
大豆饼粕也是奶牛、肉牛的优质蛋白质原料,各阶段牛饲料中均可使用,适口性好,长期饲喂也不会厌食。
采食过多会有软便现象,但不会下痢。
牛可有效利用未经加热处理的大豆饼粕,含油脂较多的豆饼对奶牛有催乳效果,在人工代乳料和开食料中应加以限制。
羊马也可使用,效果优于生大豆。
目前我国大豆饼粕用于反刍动物的量逐渐下降,代之以NPN 和其它粗纤维含量高而价格低的饼粕类。
在水产动物中,草食鱼及杂食鱼对大豆粕中蛋白质利用率很好,可达90%左右,能够取代部分鱼粉作为蛋白质主要来源。
肉食鱼对大豆粕利用率低,尽量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