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_第五单元_第五章_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习题精选_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2
5.4.4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分层作业1.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寄生者【答案】C【解析】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太阳能储存在有机物中,A错误;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也包括某些寄生的菌类等,B错误;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细菌、真菌,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次利用,C正确;寄生者是指寄生在动植物体内靠摄取其有机物来维持生存的生物,D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人类一般都是有害的B.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C.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答案】B【解析】多数细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乳酸菌是一种细菌,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青霉这种真菌中能提取出青霉素,少数细菌、真菌是有害的,能使人患病,A错误;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植物重新利用,因此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B正确;有的细菌、真菌是需氧的,有的是厌氧的,C错误;少数细菌、真菌是有害的,如有的细菌、真菌寄生在动植物体内使人患病,D错误。
故选B。
3.被称作分解者,能促进物质循环的是()A.豆科植物根瘤中的根瘤菌B.沼气池中的甲烷菌C.引起足癣和手癣的真菌D.引起扁桃体炎的链球菌【答案】B【解析】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
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还原成氨供植物利用,使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的含量增高;植物能够给根瘤菌提供有机物,A错误;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同时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B正确;引起足癣和手癣的真菌和人的关系是寄生关系,C错误;引起扁桃体炎的链球菌和人的关系是寄生关系,D错误。
初二生物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大量细菌可使食品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是因为冰箱环境中A.细菌很少B.细菌繁殖很慢C.没有细菌D.细菌都冻死了【答案】B【解析】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大量的生长和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酸、臭的味道,所以食品腐败变质。
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食品的腐败原因。
2.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答案】B【解析】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表达式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腐生细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遗体内的有机物,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归还的大自然中,被绿色植利用,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有机物,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考点】呼吸作用概念。
3.下图是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
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 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
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
请回答:(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_______瓶。
(3)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A.瓶子的大小B.细菌的有无C.肉汤的多少(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牛奶的方法:______________。
5.4.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精选练习一、选择题1.制作面包需要面粉和酵母菌等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作面包需要严格的无氧条件B.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C.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D.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变得膨大松软2.随着“光盘行动”这与新闻热词成为2013年度最知名的公益品牌之一,节约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家里的剩菜剩饭可以用保鲜膜包起来短时间储存,保鲜膜的作用主要是()A.隔绝空气,挡住灰尘B.释放出化学物质杀死细菌C.隔绝空气,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D.隔绝空气,使食物中的细菌无法呼吸3.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无处不在,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制酱离不开霉菌B.细菌和真菌能引起食品腐败C.真菌能产生抗生素D.人类肠道中的细菌都是有害的4.青霉素是由青霉产生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B.青霉素可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C.青霉是一种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青霉的孢子呈绿色5.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从细胞结构看,幽门螺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A.有无细胞壁B.有无细胞膜C.有无细胞质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6.下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 结论是()A.细菌繁殖需耍漫长的时间B.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C.细菌由肉汤原有的细菌产生D.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7.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B.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8.下列做法及解释不合理的是()A.真空包装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隔绝空气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B.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内冷藏保鲜是由于冷藏条件下微生物繁殖速度慢C.自制酸奶过程中,应将加糖后的新鲜牛奶煮沸冷却后,再倒入酸奶并封存D.对食物加热后再保存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原有的微生物9.泡菜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生成乳酸的原理制成的。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概括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三大作用: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B.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C.与动植物共生2.探究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分解作用。
3.探究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第三个作用:与动植物共生。
教学重点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腐生)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可引起动物和人患病。
(寄生)3.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可以与动物共生。
教学难点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和真菌可以与动物、植物共生。
教学过程[复习问答,导入新课]教师:前一章,我们学习了细菌、真菌,那么从形态上讲,细菌和真菌的最大区别是……(学生接述:细菌没有细胞核,只有核区;而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具有细胞完整结构)。
我们学习过的细菌按形态分,可分为……(学生接述: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学过的真菌有……(学生接述:酵母菌、青霉、曲霉,还有蘑菇等食用菌)很好。
细菌和真菌虽然个体小,不像动植物那样惹人注目,但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
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关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板书:第五单元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做实验,探究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教师:首先请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细菌和真菌吗?学生:通过讨论,课下收集资料,日常生活经验等。
可能有以下几种答案。
(A)手中腐败的梨(或苹果)里有。
(B)在妈妈实验室的显微镜下见过。
(C)根瘤菌里有。
(D)没见过。
教师: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和细菌、真菌接触吗?好,先请同学们观看老师准备的多媒体课件。
注意观察课件里所涉及到的细菌和真菌的生活现象。
随即播放多媒体课件(没条件的可观察书上P66~P68的图片)多媒体演示画外音:“如果继续放置,它会(慢语速且极具探索性)全部腐烂。
”梨由部分腐烂到全部腐烂的动态过程(速度很快)。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选择题1.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重要意义是()A.促进物质循环 B.促进有机物合成C.净化污水 D.制作食物2.下列各项,不是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A.作为生产者制造有机物B.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C.与动植物共生D.引起动植物和人体患病3.下列不属于共生现象的是()A.肠道中的益生菌与人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C.链球菌与人D.牛与它胃肠里可分解纤维素的细菌4.农民常将玉米和大豆间作,这样做的好处是()A.大豆可固氮,有利于提高整体产量B.充分利用土豆C.利用大豆压倒杂草的生长D.缓解人均耕地过少的矛盾5.如果自然界的各种细菌和真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B.草木繁盛,动物大量繁殖C.植物生长受到营养不良的影响D.人类将免于病患6.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菌和真菌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B.细菌和真菌能使人类患病,应该消灭它们C.细菌主要进行二分裂生殖,真菌主要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落花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A.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B.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C.花瓣本身的呼吸作用D.细菌、真菌的合成作用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霉菌属于细菌,其中大部分都是对人体不利的,如黄曲霉可能致癌B.酵母菌只能生活在有氧环境中C.春天可以到野外采食真菌,野外的真菌鲜美,可以随意食用D.蘑菇和腐生细菌一样,能分解枯枝败叶,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9.白蚁肠道中生活着一种鞭毛虫,它能帮助白蚁消化木材纤维,鞭毛虫以白蚁肠道中的有机物为食而获得营养。
白蚁和鞭毛虫的这种关系构成了…()A.寄生关系B.捕食关系C.竞争关系 D.共生关系10.下列疾病中是由真菌引起的是()A.丹毒B.肺炎C.足癣 D.扁桃体炎二、非选择题1.如图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选择题1.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A. 互生B. 寄生C. 共生D. 腐生【答案】C【解析】有些生物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就是共生.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而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有机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因此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共生关系.故选择C2.霉菌、蘑菇等腐生性微生物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作用是A. 供给氧气B. 提供有机物C. 提供二氧化碳D. 促进物质循环【答案】D【解析】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动物每天都要排出许多粪便,生物圈并未因此而造成垃圾堆积如山,这主要归功于生物圈中的一些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可见,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可见 D符合题意。
故选D。
3.白蚁肠道中生活着一种鞭毛虫,它能帮助白蚁消化木材纤维,鞭毛虫以白蚁肠道中的有机物为食而获得营养。
白蚁和鞭毛虫的这种关系构成了… ()A. 寄生关系B. 捕食关系C. 竞争关系D. 共生关系【答案】D【解析】从题干可知:白蚁和鞭毛虫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相互依赖,因而构成了共生关系。
4.霉菌、蘑菇等腐生性微生物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作用是()A. 供给氧气B. 提供有机物C. 提供二氧化碳D. 促进物质循环【答案】D【解析】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动物每天都要排出许多粪便,生物圈并未因此而造成垃圾堆积如山,这主要归功于生物圈中的一些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识淸单】知识点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1、枯草杆菌使梨腐烂,苴实质是把梨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2、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特别提醒】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知识点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细菌或真菌与他们引起的相关疾病(1)乳酸菌一-額齿(2)链球菌一-扁桃体炎(3)—些真菌-一棉花枯萎病、足癣、臂癣(4)结核杆菌一-结核病(5)黄曲霉一一肝癌知识点三:与动植物共生1、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方2、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3、肠道内细菌与动物共生【考点突破】考点一:考査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例1】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扎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坏Bo有的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Co有的能与动植物共生D。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解析】A、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貞•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貞•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B、有的细菌寄生在貝他生物的体内,从中获得营养物质,但是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故不符合题意;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是动物,故符合题意.D、有的细菌、貞•菌能与其他生物共生,如根瘤菌能和豆科植物共生在一起,二者互惠互利,故不符合题意:【答案】选D【例2]枯草杆菌可以使水果腐烂,酵母菌使腐烂的水果发出洒味,这些微生物都是靠分解水果中的什么物质来维持生命()A o水分B.无机物C.有机物 D.维生素【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X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貞•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貞•菌的营养方式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枯草杆菌可以使水果腐烂,酵母菌使腐烂的水果发出洒味,这些微生物都是靠吸收水果中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命。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例题一:如右图所示二氧化碳在绿色植物和一些微生物中的循环作用,请据图作答:1.图中的绿色植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中有利的二氧化碳依靠植物的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被固定在植物体中。
3.落叶以及枯枝被微生物主要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无机盐。
它们再被植物利用。
4.图中的微生物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这些微生物营_________生活。
5.植物体中的有机物通过___________作用的生理过程,释放出___________,排放到大气中。
[分析]本题是一道涵盖较全面的综合题,既有对植物类群方面知识的复习,也有描述了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所起的分解作用及分解的最终产物。
学生易错的地方有以下两点:(1)学生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较熟悉,但对于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知识点易出错。
(2)部分学生不十分清楚细菌和真菌的营腐生生活。
[答案](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2)光合作用有机物(3)二氧化碳水(4)细菌真菌腐生(5)呼吸二氧化碳例题二:地衣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生物在一起共生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__________,真菌可以供给藻类___________和_______。
当两者分开时,它们两者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主要让学生落实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共生形成的这一知识点。
使学生明白二者互相依赖、彼此有利的生活方式。
真菌给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这部分知识点学生易错。
[答案]真菌藻类有机物水无机盐不能独立生活例题三:把一条死鱼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旁,过一段时间以后,鱼不见了,其原因是()A.被猫吃了B.被水冲走了C.被树根吸收了D.被腐生细菌分解了[分析]本题是落实本节的一个重点知识,即细菌是以腐生的生活方式参与物质循环的。
5.4.4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核心知识梳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被植物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
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
真菌引起手藓、足藓、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
3.与动植物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作共生。
如真菌和藻类共生形成地衣;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纤维素;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
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落红”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B.花瓣本身的呼吸作用C.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D.细菌、真菌的合成作用【答案】C【解析】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在“落红”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2.“地球拓荒者”——地衣常见于旧墙壁、树干或岩石等处,它分泌的地衣酸可以使岩石表面风化形成原始土壤。
在地衣体内共生的两类生物是( )A.蕨类和细菌B.藻类和真菌C.藻类和细菌D.蕨类和真菌【答案】B【解析】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3.每到冬天,森林里都铺满了一层厚厚的落叶。
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层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是( )A.被人类收集用作柴火烧掉B.落叶被鸟儿叼去筑巢了C.牛、羊等食草动物将其吃掉D.细菌和真菌逐渐将其分解了【答案】D【解析】自然界中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5.4.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0分钟达标练习)一.选择题(共17小题)1.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课后,某同学用概念图的方式梳理了本课内容。
下列选项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根瘤菌、与动植物共生、链球菌B.与动植物共生、链球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根瘤菌C.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链球菌、与动植物共生、根瘤菌D.与动植物共生、大肠杆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木耳【答案】C【解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如图示中的①可以是细菌,也可以是真菌,如香菇、霉菌等。
(2)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
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
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所以图示中的②表示: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3)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
例如:a.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b.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与植物共生的固氮根瘤菌。
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c.在牛、羊、骆驼等草食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种类的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自学检测:
1、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成、、和,是生态系统的。
2、有些细菌和真菌营生活,他们从活的动植物和人体吸收,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
在人的肠道中也有大量的细菌,他们能够制造和,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益处。
3、
,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地衣是和共生在一起形成的。
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又能够固氮的与植物共生。
节节清:
1、把一条死了的小鱼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旁,一段时间之后,小鱼不见了,其原因是( D )
A、被树根吸收了
B、被水冲走了
C、被猫挖走吃了
D、被腐生细菌分解了
2、确切地说,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最大作用的是 ( C )
A、病原菌
B、寄生的细菌和真菌
C、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D、大肠杆菌
3、人的臂癣和足癣是有什么原因引起的 ( C )
A、缺少维生素B1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4、种植豆科植物时不需要施氮肥的愿因 ( D )
A、土壤中的氮肥较多
B、豆科植物的根可以制造氮肥
C、空气中的氮肥较多
D、与豆科植物的根共生的根瘤菌可以制造氮肥
5、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需要将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南极( C )
A、缺少生产者
B、没有消费者
C、分解者很少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6、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的产物中( D )
A、一部分可以作为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B、所有成分都是植物生长发育能够利用的
C、有许多成分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D、有大量的可供植物吸收和利用的有机物
7、大部分细菌和真菌属于异养生物,其原因是( C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进行无氧呼吸
C、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进行有氧呼吸
8、豆科植物的根瘤是由哪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形成的( B )
A、根瘤菌和植物
B、藻类与真菌
C、藻类与细菌
D、原生动物与根瘤菌
9、某些真菌和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一类特殊植物”是( C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地衣植物
D、藻类植物
10、某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将同时死去的10条小鱼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的5条小鱼灭菌后放在无菌的塑料袋内保存起来,乙组的5条小金鱼被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部。
数十天后,发现乙组的5条小鱼全腐烂了,数十天后,小鱼腐烂的尸体也不见了。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试验说明细菌对动物的尸体有分解作用,小鱼的尸体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了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这些物质又能被绿色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2)、真菌体内一般不含,不能进行,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真菌是用来繁殖后代的。
(3)、本试验的实验组是,对照组是
(4)、该实验中甲、乙两组为什么要选用同时死去的5条小鱼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除了有无细菌这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