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冷冻水、冷凝水管径的计算
- 格式:xls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9
水源热泵空调选型制冷量与水流量计算公式156本文作者:阿兵发布于:2012-6-4 分类:新闻中心点击:1109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设计选型时,已知制冷(热)量如何计算水流量,已知水流量和温差怎么计算制冷量,制冷量与水流量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其实,在水源热泵选型的时候,制冷量与水流量有个计算公式的,知道了就很简单。
Q=Cp.r.Vs.△T制冷量=比热容*比重量*水流量*温差*系数1、水流量指水源热泵机组工作时所需冷(热)水流量,单位需换算为升/秒;2、温差指机器进出水之间的温差;3、4.187为定量(水的比热容);4、选择风冷式冷水机时需乘系数1.3,选择水源热泵机组则乘系数1.1;5、根据计算的制冷量选择相应的机器型号。
一般对水源热泵主机要配多大的习惯上用制冷(热)量来计算,但最主要的是知道额定制冷量。
所以水源热泵空调主机的选用最重要的是求出额定制冷量。
水源热泵机组选型制冷量(水流量)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温差流量法:Q=Cp.r.Vs.△TQ:热负荷(KW)Cp:定压比热(KJ/kg.℃)……4.1868 KJ/kg.℃r:比重量(Kg/m3)……1000 Kg/m3Vs:水流量(m3/h) 例:5.1 m3/h△T:水温差(℃)……△T=T2(出入温度)-T1(进水温度) 例:=5℃例:Q=Cp.r.Vs.△T=4.1868*1000*5.1*5/3600=29.6565(kw)也可以反过来,当已知制冷量29.8kw,温差5度,比热4.1868时,可以计算出水流量=29.8*3.6/(4.1868*5)=5.1247m3/h2、时间温升法:Q= Cp.r.V.△T/HQ:热负荷(KW)Cp:定压比热(KJ/kg.℃)……4.1868 KJ/kg.℃r:比重量(Kg/m3)……1000 Kg/m3V:总水量(m3) 例:0.5 m3△T:水温差(℃)……△T=T2-T1 例:=5℃H:时间(h) 例:1h例: Q= Cp.r.V.△T/H=4.1868*1000*0.5*5/3600=2.908(kw)3、能量守恒法:Q=W入-W出Q:热负荷(KW)W入:输入功率(KW)例:8KWW出:输出功率(KW)例:3KW例: Q=W入-W出 =8-3=5(kw)4、橡塑常用法:Q=W*C*△T*SQ=为所需冻水能量kcal/hW=塑料原料重量KG/H 例:W=31.3KG/HC=塑料原料比热kcal/KG℃ 例:聚乙烯PE C=0.55 kcal/KG℃△T=为熔塑温度与制品胶模时的温度差℃一般为(200℃)S=为安全系数(取1.35-2.0)一般取2.0例: Q=W*C*△T*S=31.3*0.55*200*2.0=6886(kcal/h)在上述公式当中第一个公式温差流量法:Q=Cp.r.Vs.△T是暖通设计师计算水流量或者制冷(热)量时最常用的。
冷凝水管的设计通常,可以根据机组的冷负荷Q(kW)按下列数据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Q≤7kW DN=20mm de=25Q=101~176kW DN=40mm de=50Q=599~1055kW DN=80mm de=Q=1513~12462kW DN=125mm de=注:(1)DN=15mm的管道,不推荐使用。
(2)立管的公称直径,就与水平干管的直径相同。
(3)本资料引自美国“McQUAY”水源热泵空调设计手册。
风机盘管机组、整体式空调器、组合式空调机组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必须及时予以排走。
排放沿水流方向,水平管道应保持不小于千分之一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当冷凝水盘位于机组负压区段时,凝水盘的出水口处必须设置水封,水封的高度应比凝水盘处的负压(为了防止冷凝水管道表面产生结露,必须进行防结露验算。
注:(1)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时,一般可以不必进行防结露的保温和隔汽处理。
(2)采用镀锌钢管时,一般应进行结露验算,通常应设置保温层。
冷凝水立管的顶部,应设计通向大气的透气管。
设计和布置冷凝水管路时,必须认真考虑定期冲洗的可能性,并应设计安排必要的设施。
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DN(mm),应根据通过冷凝水的流量计算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4kg左右冷凝水;在潜热负荷较高的场合,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径;Q=7.1~17.6kW DN=25mm de=32Q=17.7~100DN=32Q=177~598kW DN=50mm de=60Q=1056~1512kW DN=100mm de=110Q>12462kW DN=150mm de=,必须及时予以排走。
排放冷凝水管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事项:水封的高度应比凝水盘处的负压(相当于水柱温度)大50%左右。
水封的出口,应与大气相通。
计安排必要的设施。
较高的场合,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8kg冷凝水。
制)冷凝水管冷负荷Q(kW)管径Q≤7kW DN=20mmQ=7.1~17.6kW DN=25mmQ=17.8~100kW DN=32mmQ=101~176kW DN=40mmQ=177~598kW DN=50mmQ=599~1055kW DN=80mm DN125Q=1056~1512kW DN=100mm DN150Q=1513~12462kW DN=125mmQ>12462kW DN=150mmde=40。
空调水管管径选型计算表
空调水管的管径选型通常涉及一些工程设计和流体力学计算,需要考虑到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负荷、管道长度、流速、管道材料等因素。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一种可能的空调水管管径选型计算方法:
步骤 1:确定设计参数
制冷/制热负荷(单位:千瓦或BTU/h)。
管道长度(单位:米或英尺)。
预期的流速 (通常建议的范围在 1.5 到 3 米/秒之间)。
管道材料(例如铜管、PVC管等)。
步骤 2:计算水流量
利用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负荷和设计温差,计算所需的水流量(单位:升/小时或加仑/小时)。
步骤 3:根据水流量选择管径
通过水流量和预期的流速,选择适当的管径。
您可以使用管道流量计算公式、管道流速计算公式,或者借助在线管道计算工具来确定适当的管径。
管径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实际可用的标准管径,通常选择最接近且大于所计算出来的理论值的标准管径。
步骤 4:验证和调整
选择管径后,您需要验证所选管径是否满足预期的水流
量和流速要求。
在实际安装前,建议进行一些模拟测试或者使用实际的水流量计来验证您的选择。
请注意,这里提供的是一个基本的流程概述。
在实际设计中,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管道的阻力、压力损失、环境条件等。
因此,在进行管径选型计算时,最好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者相关领域的专家,以确保系统设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空调系统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数据:一、空调系统用水量估算:1、冷冻水量:0.172L/W(折合0.2L/Kal或0.6m3/TR)2、冷却水量:0.215L/W(折合0.25L/Kal或0.75m3/TR)3、冷却水补水量按冷却水循环量的1-2%计算。
二、空调系统耗电量估算:1.1-1.4KW/TR按不同建筑物面积估算:旅馆0.035-0.045KW/m2 办公0.042-0.054KW/m2商业网点:0.072-0.094KW/m2 体育馆:0.105-0.145KW/m2 商场(营业厅)0.105-0.135 KW/m2电影院:0.046-0.059KW/m2医院0.03-0.04 KW/m2三、空调冷水管径选择表:(依据河北省设计院上海分院提供,浮动值不宜超过10%).四、空调冷凝水管径选择表:因凝结水管为重力流,管内流速取V=0.3m/S,最小凝结水管管径不小于DN25,各管径排水量如下:五、不同管径的排水管所能承担的不同规格的风机盘管机组的台数见下表:六、循环水泵扬程的估算:1、离心式冷水机组:蒸发器30-80Kpa 冷凝器50-80kpa2、吸收式冷水机组:蒸发器40-100KPa冷凝器:50-140Kpa3、风冷热泵机组蒸发器30-100Kpa4、螺杆式冷水机组:蒸发器40-90kpa 蒸发器60-90kpa5、冷热盘管:20-50Kpa6、热交换器:20-50Kpa7、风机盘管:10-30Kpa8、自动控制阀:30-150Kpa 9冷却塔:20-80Kpa 10、冷却塔盛水池到喷嘴高差取30Kpa 11、冷却塔喷嘴喷雾压力50Kpa 12、机房设备管线:70kpa 管道:0.2kpa/m:循环泵扬程考虑1.1-1.2的富裕量。
七、空调风管及送回风口的风速推荐值八、按不同的风口类型选取送风速度:1、孔板下送:3-5m/S2、条缝风口:2-4m/S3、喷口:4-10m/S九、按回风口不同位置选取流速:1、房间上部:3-4m/S2、靠近座位:1.5-2m/S3、不靠近座位:2-3m/S4、走廊回风:1.0-1.5m/S十、管道保温厚度表:1冷冻水管:(保温材料采用防潮离心玻璃棉管壳、超细玻璃棉管壳)2、采暖水管:1)采用矿渣棉管壳、岩棉管壳2)采用超细玻璃棉管壳、防潮离心玻璃棉管壳3)空调风管(保温材料采用防潮离心玻璃棉管壳、超细玻璃棉管壳)室内风管保温层厚度为30mm;室外风管保温层厚度为50mm,若采用福乐斯橡塑保温板:室内风管10mm,室外风管为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