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服务特征与服务营销框架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13.67 KB
- 文档页数:1
大一服务营销知识点总结服务营销是指企业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从而实现销售和利润增长的一种营销策略。
在大一学习服务营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大一服务营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应的案例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一、服务营销的概念和特点服务营销是指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与客户的互动和沟通,满足客户需求,并建立长期的关系的一种营销方式。
它与产品营销相比,更加注重客户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服务营销的特点包括无形性、不可分割性、异质性和无法储存性。
无形性指的是服务是无形的,客户无法事先观察或检验,需要通过服务提供者的口头或文字描述来了解。
例如,旅游服务、教育培训等。
不可分割性指的是服务的产生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无法分割开来。
例如,餐厅的用餐服务。
异质性指的是服务的质量或表现存在差异,由于服务的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因此服务的体验会因人而异。
例如,酒店的客房服务。
无法储存性指的是服务无法储存或积压以备下次使用。
例如,医疗服务。
二、服务营销的关键要素和策略1. 人员服务营销的成功与否与人员素质密切相关。
拥有良好的服务团队,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对于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至关重要。
企业应重视人员的培训和激励,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技能。
案例:某家五星级酒店注重员工的培养和发展,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平。
他们的员工都接受过礼仪培训,能够给客户提供亲切、热情和专业的服务,从而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 产品服务营销中所提供的服务也需要具有不同的特色和差异化,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企业应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服务,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
案例:某家美容院推出了一种全新的护肤产品,该产品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和材料,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肤方案。
这种产品独特而有吸引力,吸引了大量的客户并提升了美容院的竞争力。
3. 客户关系管理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是服务营销的核心。
第一章知识经济: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交换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时代突出表现的特征:(1)知识成为主导资本;(2)信息成为重要资源;(3)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4)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载体和基础;(5)经济增长的方式出现了资产投入的无形化、资源环境良性化、经济决策知识的发展趋势。
服务营销的一般特点:(1)供求分散性(2)营销方式的单一性(3)营销对象复杂多变(4)服务消费者需求弹性大(5)服务人员的技术、技能、技艺要求高。
20世纪90年代,关系营销成为营销企业的重点,并把服务营销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服务营销学于20世界60年代兴起于西方,1974年由拉思摩所著的第一本论述服务市场营销的专著面世,标志着服务市场营销学的产生。
服务营销学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60-70年代):服务营销学的脱胎阶段(2)第二阶段(80年代初期-中期)服务营销学的理论探讨阶段(3)第三阶段(80年代后期-----)理论突破及时间阶段服务营销的七种变量: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促销组合、人、服务过程、有形展示。
产品营销与服务营销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但存在着营销领域、程度和重心的不同。
服务营销学和市场营销学的差异1.研究对象存在差别2.服务营销学加强了顾客对生产过程参与状况的研究3.服务营销学强调人是服务产品的构成因素,故而强调内部营销管理4.服务营销学要突出解决服务的有形展示问题服务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在对待质量问题上也有不同的着眼点5.6.服务营销与市场营销在关注物流渠道和时间因素上存在着差异第二章服务:具有无形特征却可给人带来某种利益或满足感的可供有偿转让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
服务和产品由交融在一起到彼此分离呈现四种状态:1.纯有形商品状态。
如香皂、牙膏、盐等,产品本身没有附带服务。
2.附有服务的商品状态。
如计算机、家电产品等,附有服务以提高对顾客的吸引力。
3.附有少部分商品的服务状态。
服务营销知识讲解服务营销是指企业将产品的销售重点逐渐转移到服务上,通过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达到提升客户忠诚度和获得竞争优势的目的。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服务营销已成为重要的经营策略和竞争手段。
本文将从服务营销的概念、目标、策略和重要性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服务营销的概念服务营销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通过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一种经营方式。
它强调的是在销售过程中,服务的质量和客户体验的重要性,以及服务对产品销售的影响。
服务营销强调的是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它不仅仅是一个产品销售过程的一部分,更是企业与客户之间长期关系建立和维护的重要手段。
二、服务营销的目标服务营销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的认可和信赖,建立与客户长期稳定的关系。
只有客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服务体验,才会愿意继续购买并推荐给他人,从而实现企业的销售增长和利润提升。
此外,服务营销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三、服务营销的策略1. 个性化服务: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 客户参与:鼓励客户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改进过程中,听取客户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符合度,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培训和教育: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帮助客户更好地使用和维护产品,提升客户的使用满意度和忠诚度。
4. 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快速响应客户的投诉和问题,解决客户的困扰,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5. 定制化服务: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6. 建立社群:通过建立专属的客户社群,为客户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增加客户的粘性和忠诚度。
服务营销基础知识讲解服务营销是指企业或组织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并实现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和市场份额的提升的一种市场营销策略。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服务业已经占据了经济的重要部分,因此掌握服务营销的基础知识对于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服务营销的基础知识,包括服务营销的定义、特点、原则和策略等方面。
一、服务营销的定义服务营销是指企业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并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服务来提高客户满意度的一种市场营销策略。
与传统的产品营销相比,服务营销更加注重客户体验和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二、服务营销的特点1. 不可分割性:服务是无形的、不可分割的,客户在使用服务时无法将其分割为独立的部分。
因此,在进行服务营销时需要考虑整个服务过程的品质和一致性。
2. 可变性:服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情境下会有所不同,取决于提供服务的人和环境因素。
因此,在进行服务营销时需要考虑服务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3. 不可存储性:服务无法事先存储起来,必须在客户需求发生时提供。
因此,在进行服务营销时需要考虑供需的平衡和及时的响应。
4. 聚焦关系:服务营销更加注重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服务营销的原则1. 客户至上: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来满足需求,并超越他们的期望。
2. 价值交换:在服务提供过程中,客户支付一定的费用,并期望获得相应的价值回报。
因此,企业需要确保提供的服务能够产生客户认可的价值。
3. 关系营销: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对于服务营销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信任和互动的关系,企业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并获得口碑传播和重复消费。
4. 连锁反应:一次服务经历的满意度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客户对整个企业的印象和态度。
因此,要确保每一次服务都能够达到客户的期望。
四、服务营销的策略1. 市场定位策略:确定目标市场和客户群体,并根据客户需求和竞争环境来制定相应的市场定位策略。
服务营销复习知识点第一章1.服务的观点服务就是拥有无形特点却可给人带来某种利益或知足感的可供有偿转让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
2.服务的特征 [ 五点 P3] ●【超要点】①无形性(是服务的第一特征)②同步性③易逝性(要求公司解决因为产品库存不足而致使的供需不均衡、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问题)④差异性⑤非转移性(服务和有形产品最实质的差异: 不存在服务全部权的转移)3.服务的分类● [ 理解 ]①高接触度服务与低接触度服务②连续性服务与中断性服务③显性服务与隐性服务④中心服务、便利性服务与支持性服务⑤定制化服务与标准化服务4. 产品的有形与无形比较[ 理解 ]①有形产品,是指拥有实物形态,经过互换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劳动产品。
②无形产品,就是指对全部有形资源经过物化和非物化转变形式使其拥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属性的非物质的劳动产品以及有偿经济言行等。
③有形产品是在关闭的环境生产出来的,而无形产品则是在开放的、互动的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无形产品的生产与花费时是同时进行的【同步性】。
5.服务与客户服务的关系客户服务是为支持公司的中心产品而供应的服务。
一般而言,即为免费的服务。
比方:制造业公司的客户服务、快递公司的客户服务。
6.服务营销组合●有形产品营销组合(4Ps) : 产品、订价、渠道、促销服务营销组合(7Ps) :产品、订价、渠道、促销、人、过程、有形凭证【后三个要点观察】人是服务营销组合中重要的因素:人( people )指服务生产人员,广义地包含参加服务的顾客服务人员的分类:①接触者,即一线的服务生产和销售人员②改良者,即一线的协助服务人员,如招待或登记人员、信贷人员、电话总机话务员等。
③影响者,即二线的营销策划人员,如服务产品开发、市场研究人员等④隔绝者,即二线的非营销策划人员,如采买部门、人事部门和数据处理部门等的人员。
第三章1.顾客希望的观点与分类顾客希望( customer expectation)是指顾客心目中服务应当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水平。
第一章服务学导论1.1 服务的定义简单定义:服务是行动,过程和表现,,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或合作生产。
广义定义:服务包括所有产出为非有形产品的全部经济活动,它通常在生产时被消费,并以便捷,愉悦,省时,舒适或健康的形式提供附加价值。
几个和服务有关的概念区分:(a)服务业/服务企业:典型的以服务为核心产品的产业或企业。
(b)服务产品:市场上顾客估价和购买的无形的产品提供物。
(c)顾客服务:是为支持企业的核心产品而提供的服务。
(一般而言,顾客服务并不收费。
优质的顾客服务是建立顾客关系的必要因素,不能与企业为销售提供的服务相混淆。
)(d)衍生服务:由实物商品衍生出得价值都是借助服务实现的,而非商品本身。
服务性质的无形性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一般认为很少有“纯服务”或者“纯产品”。
1.2 技术对服务的影响(a) 新服务的潜能得益于技术的革新(b) 技术使得服务提供有新方式(c) 技术使得顾客和员工在获得和提供服务更有效率(d) 技术推动了服务的全球化(e) 互联网就是服务(f) 技术也给服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1.3 商品营销和服务营销的区别(服务营销的特性)(1)无形性:服务不可储存,不能申请专利,不易向顾客展示和沟通,难以定价。
(2)异质性:服务的提供和顾客的满意取决于员工的行动,服务质量取决于许多不可控因素,无法确知提供的服务和宣传的的是否相符(3)生产消费同步性:顾客参与并影响交易,顾客之间相互影响,员工影响服务结果,难以规模生产。
(4)易逝性:服务的供应和需求难以同步进行,服务不可退货或转售。
1.4 服务营销组合(4P+3P)传统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扩展3P:人员(people):参与服务提供并因此而影响购买者感觉的全部人员,即员工,顾客和处于服务环境之外的其他顾客。
有形展示/物理环境(physical evidence):服务提供的环境,企业与顾客相互接触的场所,以及任何便于服务履行和沟通的有形要素。
chapter1导论掌握:1.服务2.同有形产品相比,服务具有的特殊性;理解服务特点的营销含义3.服务营销组合的构成要素;理解服务营销组合为什么需要增加3Pchapter2服务质量与质量差距模型掌握:1.服务质量2.满意3.构成服务质量的三个方面;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五个维度4.“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构成;思考哪些工作可以缩小这些质量差距5.思考:如果你是一家服务企业的经理,打算应用差距模型来改进服务质量,你应当从哪个差距着手?为什么?你应当按照何种顺序来缩小差距chapter3顾客期望掌握:1.适当服务;理想服务;容忍服务2.影响适当服务的因素;影响理想服务的因素3.思考:对服务营销者而言,了解顾客的不同服务期望意义何在?chapter4建立顾客关系掌握:1.信任特性;搜寻特性2.服务企业发展顾客关系的策略chapter5顾客抱怨掌握:1.顾客抱怨时期望得到些什么chapter6掌握:1.有形展示2.服务场景包括的环境要素(三种)3.“有形展示”要素4.服务场景在服务营销中的战略作用chapter7服务开发与设计掌握:1.服务蓝图2.服务蓝图的基本结构chapter8服务传递之人员策略掌握:1.人员2.为了保证员工传递优质服务,服务企业应采取的人力资源战略3.直接与顾客互动的边界跨越者,在工作中通常可能面对的压力chapter9服务传递之管理需求与供给能力掌握:1.如何改变组织的服务能力以适应需求变化2.当需求与能力实在无法一致时,服务组织可以选择的排队等待战略chapter10服务定价掌握:1.顾客定义服务价值的四种不同方法;思考:作为营销人员,你应如何依据顾客不同的价值定义来给服务定价?2.服务购买中的非货币成本chapter11整合服务营销传播掌握:1.导致整合服务营销传播失败的可能原因。
《服务营销》复习提纲第一章服务营销概述1、服务的定义,服务业的6个特点;是指用以交易并满足他人需要,它在服务提供者与顾客的互动过程中同步生产和消费。
本身无形和不发生所有权转移的商业活动。
1.服务的利他性2.服务的交易性(商业性)3.服务的无形性服务最本质的属性4.服务与所有权的转移无5.服务的互动性6.服务的过程性2、服务业的分类: * * **以提供的服务工具分类 1.以设备为基础的服务业2.以人员为基础的服务,主要通过人的技能和知识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以服务对象分类 1.以人为对象的服务:又可分为两类: 1)人的身体2)人的思想—脑刺激处理2.以物为对象的服务;3.针对无形资产的无形服务: 1)信息处理服务业*以是否盈利分类 1.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 2.以非营利为目的的服务,如很多国家的中小学教育、大学、医疗机构、政府公务等。
*以服务业产生的时间分类1.传统服务业:主要指饮食业、修理业、理发业、旅馆业、医疗卫生业等;2.新兴服务业:是指咨询服务业、旅游业、娱乐业、广告业、信息服务业、邮电业等。
3. 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那些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主要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为制造业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信息密集的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教育培训、网络通讯服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第三方物流、汽车信贷业、保险业等。
*按服务业的性质分类1.流通服务业批发、零售、仓储、运输、交通、邮政、电讯、租赁等。
2.生活服务业旅游、餐饮、娱乐、美容、家庭服务、照相等3.生产服务业技术咨询、广告、证券、银行、会计事务所、保险、律师事务等。
其中有很多服务业同时为生活和生产服务。
4.精神和素质服务业是为满足人们精神需要和身体素质需要的服务,其特点是:①精神性;②门类多样性;③非营利性。
5.公共服务指政府、军队提供的服务。
*统计分类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二章服务特征与服务营销框架
1、服务特征:是指服务区别于有形产品的特征。
2、服务的4个特征:(PZB)
a、服务的无形性:指一切服务本质上都是无形的、抽象的。
b、服务的不可分性:指服务的生产与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是分不开的,也称服务的同时性。
c、服务的异质性:指服务的质量是多变或易边的,是随不同的服务交易而变的,缺乏
一致性和稳定性。
d、服务的易逝性:是指服务的不可再生性、不可储存性和浪费性。
3、7P营销组合:产品、定价、渠道、促销、人、过程和有形提示。
4、服务质量较难控制,b、服务创新优势较难保持,c、服务中间商的服务容易走样,d、服务的沟通促销较困难,e、服务定价缺乏成本依据。
5、服务有吸引人的神秘感,b、推动技巧营销,c、推动人员营销,d、推动品牌营销。
6、服务人员需要兼任营销,b、服务接触存在负面效应,
c、服务的整体配合比较难,
d、顾客的参与使服务过程变得复杂,
e、服务的规模受到限制。
7、提供营销的原动力,b、推动互动营销,c、推动关系营销,d、推动内部营销,e、推动口碑营销,f、推动短渠道营销。
8、服务质量管理的成本较高,b、服务品牌较难树立,c、服务广告较难承诺,d、服务渠道拓展较难。
9、推动服务创新,b、推动差异化营销,c、推动个性化营销,d、促进服务营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10、服务等候,b、服务实绩的考核困难,c、服务供求矛盾难以调节。
11、推动时效营销,b、推动集约营销,c、推动合作营销。
12、服务营销框架(也称模型):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服务营销维度构成的具有一定实务
、服务的技巧化,指增强服务无形性正面影响的营销维度b、服务的关系化,指增强服务不可分性正面影响的营销维度。
c、服务的差异化,指增强服务异质性正面影响的营销维度d、服务的效率化。
指增强服务易逝性正面影响的营销维度。
14、战略性营销维度(8个):技巧化,关系化,差异化,效率化,有形化,可分化,规范化,可调化。
15、服务的技巧化 b、服务的关系化 c、服务的差异化 d、服务的效率化
16、服务的有形化:指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有形线索,以帮助顾客识别和了解服务,并由此促进服务营销的营销维度。
b、服务的可分化:指减弱服务不可分性负面影响的营销维度。
c、服务的规范化:指在服务过程中建立规范并用规范引导、约束服务人员的心态和行为,以保持服务稳定性的营销维度。
d、服务的可调化:指通过对服务时间、服务地点和服务价格的调节来平衡服务供求的矛盾的营销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