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材轧制过程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2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轧钢设备作业指导书篇一:轧钢设备作业指导书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精品特钢小棒材生产线Xining special steel co., LTDSmall boutique special steel bar production line设备管理体系设备作业指导书版次:A/0文件编号: XB/SB-01-201X生效日期:201X年9月1日依据ISO9000标准设备管理程序、冶金机械设备YBJ201-83、冶金电气设备YBJ217-89 等相关故障诊断的参考标准编制编委会批准:李良元审核:王青海朱国青王涛于学利主编:李松明董永强杨勋山杜彦军田洪斌张文龙编委成员(排名不分先后):沙启文鲜静海王云海张永杰郑永昌田军姚英航赵廷有罗永祥张旭张绪平蒋晓军贺文成吴亚舟许有维田寿春代田礼王智目录第一篇通用部分 (8)1.1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修订 (8)1.1.1 作业指导书编制、修订管理 (8)1.1.2 编制流程形成 (8)1.1.3 变化修订流程 (9)1.2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规范 (9)1.2.1 目的 (9)1.2.2 基本要求 (9)1.2.3 补充安全规范 (10)1.2.4 设备作业指导书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10)1.3交接班作业指导书指导 (11)1.3.1 接班前检查 (11)1.3.2 交接过程中报告的内容与时间控制 (12)1.3.3 交接过程中8大注意事项 ............................................. 13 第二篇岗位部分 .................................................................. (14)第三篇检修部分 (1)3.1 100t/h步进梁式加热炉作业指导书 (1)3.1.1 设备简介 (1)3.1.2 设备工作原理 (1)3.1.3 设备主要技术性能 (1)3.1.4 准备工作 (3)3.1.5 检修流程 (4)3.1.6 检修要求及标准 (13)3.1.9 设备检修确认表 (13)3.1.10 设备检修时的安全措施及定置管理 (14)3.1.11 应急预案 (14)3.2 高压水除磷设备 (15)3.2.1 设备简介 (15)3.2.2 设备工作原理 (15)3.2.3 设备主要技术性能 (15)3.2.4 准备工作 (16)3.2.5 检修流程 (16)3.2.7 设备跟踪卡 (18)3.2.8 设备检测确认表 (18)3.2.9 设备检修时的安全措施及定置管理 (19)3.3 夹送辊 ..................................................................203.3.1 设备简介 (20)3.3.2 设备工作原理 (20)3.3.3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20)3.3.4 准备工作 (21)3.3.5 检修流程 (22)3.3.6 检修要求 (23)3.3.7 设备跟踪卡 (23)3.3.8 设备检测确认表 (23)3.3.9 设备检修时的安全措施及定置管理 (24)3.4 1-21#轧机 (25)3.4.1 设备简介 (25)3.4.2 设备工作原理 (25)3.4.3 设备主要技术性能 (25)3.4.5 准备工作 (29)3.4.6 轧机各部检修流程 (30)3.4.7 检修质量标准 ................................................. (35)3.4.8 检修要求 (35)3.4.9 设备跟踪卡 (35)3.4.10 设备检测确认表 (36)3.4.11 设备检修时的安全措施及定置管理 (36)3.5 飞剪 .................................................................. .. 373.5.1 设备简介 (37)3.5.2 设备工作原理 (37)3.5.3 设备主要技术性能 (37)3.5.4 准备工作 (39)3.5.5 检修流程 (40)3.5.6 检修要求 (41)3.5.7 设备跟踪卡 (41)3.5.8 设备检测确认表 (42)3.5.9 设备检修时的安全措施及定置管理 (42)3.6 高精度定径机(PSM)机械液压 (43)3.6.1 设备简介 (43)3.6.2 设备工作原理 (43)3.6.3 设备主要技术性能 (44)3.6.4 准备工作 (45)3.6.5 轧机各部检修流程 (46)3.6.7 检修要求 (55)3.6.8 设备上线跟踪卡 (55)3.6.9 设备检测确认表 (56)3.6.10 设备检修时的安全措施及定置管理 (56)3.7 高精度定径机(PSM?)电气 (57)3.7.1 设备简介 (57)3.7.2 设备工作原理 (57)3.7.3 主要技术性能 (59)3.7.4 准备工作 (59)3.7.5 检修内容与流程 (61)3.7.6 检修质量标准 (65)3.7.7 检修要求 (65)3.7.8 检修跟踪卡 (65)3.7.9 检测确认表 (66)3.7.10 安全作业指导书措施及定置管理 (66)3.8 BRAUN无齿锯 (67)3.8.1 BRAUN无齿锯设备简介 (67)3.8.2 设备的工作原理 (67)3.8.3 BRAUN无齿锯的主要技术参数 (67)3.8.4 准备工作 (68)3.8.5 检修作业指导书规程 (69)3.8.6 检修要求 (69)3.8.7 检修标准 (69)3.8.8 设备上线跟踪卡 (70)3.8.9 设备检测确认表 (70)3.8.10 设备检修时的安全措施及定置管理 (71)3.9 打捆机 ..................................................................713.9.1 设备简介 (71)3.9.2 设备工作原理 (71)3.9.3 设备主要技术性能 (72)3.9.4 准备工作 (73)3.9.5 检修流程 (73)3.9.6 检修质量标准 (73)3.9.7 检修要求 (73)3.9.8 设备上线跟踪卡 (74)3.9.9 设备检测确认表 (74)3.9.10 设备检修时的安全措施及定置管理 (74)3.10 轧线主电机 (75)3.10.1 设备简介 (75)3.10.2 设备工作原理 (75)篇二:二十冶轧钢设备安装讲义中国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机装分公司轧钢机械设备安装讲义(初稿)曹国良二零零九年元月十五日第×章轧钢设备安装1 适用范围1.1 本章适用于冷轧带钢工程、热轧带钢工程、宽(中)厚板工程、无缝钢管厂等工程主要机械设备的安装。
总则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热轧圆钢和热轧带肋钢筋生产。
产品规格为φ14、φ16、φ18、φ20、φ22、φ25、φ28、φ32、φ36、φ40热轧圆钢和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圆钢以符号φ表示,热轧带肋钢筋以符号表示。
2、生产工艺流程图:原料准备 - 加热 - 轧制 - 倍尺剪切 - 冷却 - 定尺剪切 - 检查 - 打包 - 过磅 - 入库3、生产工艺流程简述:本车间轧机采用6—6—6串列式全连续工艺布置,轧机机组为平立交替布置,全线实现无扭轧制。
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原料150mm方连铸坯由15吨刚性耙式电磁吊成批地吊放在步进式台架下料端,由拨钢机单根顺序地拨到原料输送辊道上,经人工检查挑出短尺和废料,合格钢坯经过输送辊道送入加热炉内进行加热到1100℃~1250℃。
接到要钢信号时,启动摩擦式出钢机将其推出一段,然后由拉钢机将其全部拉出至机前辊道送入粗轧机组进行轧制,在粗轧机组进行6道轧制后,轧件经过1#飞剪切头后进入中轧机组,经过6道次轧制,经2#飞剪切头,通过水平侧活套形成器进入精轧机组,粗、中轧实现微张力轧制,中轧机组和精轧机组之间实现无张力轧制。
轧件在精轧机组进行轧制后,经过意大利倍尺飞剪剪切成倍尺后,由冷床前输送辊道送入步进式冷床冷却,然后由500吨冷剪剪切成定尺,经过人工检查后,由打包机打包、称重、人工挂牌后入库堆放。
4、棒材孔型系统:棒材粗轧机组采用扁箱—立箱—变态椭圆—圆—椭圆—圆孔型系统,中轧、精轧机组采用椭圆—圆孔型系统,热轧带肋钢筋成品孔及成品前孔采用平椭圆—螺纹孔型系统。
5、有关生产的台帐、卡片、检验报告等质量记录均由有关岗位操作人员、检查人员按格式逐项认真填写并签名。
所有记录、台帐、卡片、检验报告均应妥善保管。
6、各生产岗位操作人员、管理人员严格执行本岗位规程。
1.轧机区主要设备技术性能1.2中轧机技术性能:1.3精轧机技术参数2、轧钢工技术操作规程2.1轧钢生产前准备2.1.1与上班各岗位工对口接班,询问轧制情况、红坯尺寸与成品质量。
目录热轧带肋钢筋的生产工艺及车间设计摘要:从工艺配置,设备选型,工艺控制,平面布置,设备等多方面介绍了热轧带肋钢筋的生产工艺及车间平面布置的情况,并提供了热轧线上主要机组的工艺技术参数。
关键词:热轧带肋钢筋,工艺,平面布置,设备。
Abstract: Focused on the process configuration, equipment selection, process control, layout, equipment, etc., and introduces the rolled ribbed bars production craft and workshop layout, and provides the hot line of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Key words:Rolled ribbed bars, craft, layout, equipment。
第一张热轧带肋钢筋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建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1.1螺纹钢筋市场分析与前景展望螺纹钢筋广泛应用于普通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房屋、桥梁、隧道、水坝、桩基等建筑设施的重要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我国重点发展和研究的钢材品种之一。
目前,我国有四十多个厂家生产螺纹钢筋,产量逐年上升,1982年全国总产量近166万吨,除了满足国内需要外,近年来出口钢筋数量迅速增加,1981年为18万吨,1982年约30万吨;1983年预计可达35万吨。
国内生产的螺纹钢筋,规格有小6一小40毫米,其中小40毫米规格主要供出口。
钢筋的强度级别主要为GB1499一79标准规定的1级和l级钢筋。
W级钢筋产量较低。
目前,各厂家生产螺纹钢筋的工艺,基本上为热轧、随后在冷床上空冷的传统流程。
控制轧制尚未应用于生产。
仅有少数厂家开展了轧后控制冷却工艺的试验生产。
螺纹钢筋的纹型,国内l、l 级钢筋大部分按首钢、唐钢和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共同制定的《热轧月牙纹钢筋技术条件》生产纵横筋不相交的月牙纹钢筋,少数仍采用国际规定的人字纹型;F级钢筋则采用不带纵筋的连续螺旋型。
棒材⼯艺操作规程(合订本)⽬录第⼀章⼯艺技术概述⼀、⽣产⼯艺流程 (3)⼆、原料技术条件 (3)三、成品技术条件 (3)四、温度制度 (4)五、成品捆扎包装规定 (4)第⼆章加热区⼯艺技术操作规程⼀、加热区⼯艺操作设备性能 (5)⼆、钢坯验收与堆放操作规程 (6)三、钢坯装炉操作规程 (6)四、加热炉布料操作规程 (6)五、钢坯出炉操作规程 (7)六、重油点⽕操作规程 (7)七、提温操作规程 (7)⼋、加热操作规程 (8)九、待轧保温操作规程 (8)⼗、停炉降温操作规程 (9)⼗⼀、烘炉操作规程 (9)⼗⼆、吹扫操作规程 (9)⼗三、汽化冷却技术操作规程 (10)⼗四、CS1操作台操作规程 (10)⼗五、CS2操作台操作规程 (12)第三章轧制区⼯艺技术操作规程⼀、轧制区主要⼯艺设备性能参数轧制区主要⼯艺设备性能参数 (15)⼆、轧制压下制度 (15)三、3CS中⼼操作室技术操作规程 (16)四、粗中轧机组技术操作规程 (18)五、精轧机组技术操作规程 (18)六、1#飞剪技术操作规程 (19)七、2#飞剪技术操作规程 (20)⼋、倍尺剪夹送辊技术操作规程 (22)九、倍尺剪技术操作规程 (22)⼗、热处理(⽔冷段)技术操作过程 (23)⼗⼀、换辊技术操作规程 (25)⼗⼆、轧制区机旁操作箱操作规程 (27)⼗三、轧辊装配技术操作规程 (33)第四章精整区⼯艺技术操作规程⼀、概述 (35)⼆、冷床技术操作规程 (36)三、冷床上钢装置技术操作规程 (37)四、冷剪机技术操作规程 (37)五、冷剪后卸钢⼩车技术操作规程 (39)六、打捆操作规程 (39)七、成品称重技术操作规程 (39)⼋、成品收集、堆放、挂吊操作规程 (40)九、打牌记录技术操作规程 (40)⼗、4CS操作台(4AOS)操作规程 (40)⼗⼀、5CS操作台(5AOS)和6CS操作台(6AOS)操作规程 (41)第⼀章⼯艺技术概述⼀、⽣产⼯艺流程⼆、原料技术条件连铸⽅坯的检查验收应符合YB/T2011的规定。
实验一 最大咬入角及摩擦系数的确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咬入角、摩擦系数、稳定轧制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并用实验方法测出铅试样的最大咬入角及摩擦系数。
二、实验原理实验自然咬入的条件为:βα≤。
在临界条件咬入情况下,轧辊咬入轧件的咬入角即为最大咬入角max α。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βα=max 。
而f tg =β,因此知道max α就可求得f 。
max α可根据下式求得:图1 轧件咬入时力平衡条件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Φ130mm 实验轧机2.游标卡尺、锉刀、20#机油、200#溶剂汽油或丙酮,粉笔3.H=10mm ,B H =15mm ,L H =75mm 铅试件两块。
四、实验步骤1.将试件用锉刀锉去飞翅,保证端面成直角,两力相互平行;2.用汽油将试件表面油污擦净,并留有时间发挥掉;3.将试件测量的尺寸记录在表内;4.用干净棉纱蘸汽油在出口方向把轧辊表面擦净。
5.调整好轧机,使上下轧辊平行,并调整辊缝。
6.把试件放在机前工作台上,再用木板将试件很缓慢地推向轧辊,然后将上辊缓慢地抬高,直到试件尾部发生抖动时,便表示快要咬入,这时要特别注意缓慢上台轧辊,当轧件刚DhH D h --=∆-=11cos max α一被咬入时就应迅速停止抬辊。
7.用同样方法在涂粉辊面上进行轧制,并将相应尺寸记入表内。
表1 不同实验条件下矩形试件轧制数据记录1.实验前必须了解实验内容,要记录哪些数据,要观察那些现象,预计得什么结果,以便实验时心中有数。
2.实验前必须了解轧机性能和操作规程,能正确调整轧机及控制压下量,特别要注意安全操作。
3.操作时,试件要送正,避免用推力,短试件要用木板送,以免发生危险。
4.上抬轧辊要特别精心,否则得不到临界条件。
5.尺寸测量要认真,以求正确。
六、实验报告1.整理实验数据,算出摩擦系数f。
2.讨论各种轧制条件对咬入的影响。
实验二 轧制宽展测定分析一、实验目的:在简单轧制条件下,测定宽展量和分析影响宽展的因素,初步掌握研究宽展的最基本的科学方法。
热轧无缝钢管生产作业指导书
涉及到各个环节
一、拉延工序
1、拉延原料准备
无缝钢管拉延,原料应按规定的质量要求,采用热轧棒材,经质量检
查及连轧后,存放于拉延车间中,以备拉延使用。
2、拉延机械设备状况检查
在开始拉延前,应检查拉延机械设备的安全及工作状况,并进行必要
的保养添加,使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3、拉延前的检查
拉延的原料应检查其质量状况,并按工作内容画出产品的组织构架图,确定各拉延参数,包括拉延速度、拉延压力、前后拉延冷却温度等,以便
保证优质生产。
4、拉延
拉延时,设有专人用计算机指令控制,把无缝钢管拉延在压辊上,拉
延过程中要控制好参数,以经济合理,保证拉延质量,生产优质钢管。
5、拉延完工
拉延完毕,产品经检查合格后,以电动卷取机将成品卷取至卷取车上,转移到冷却工序。
二、冷却工序
1、冷却设备状况检查
冷却前,应检查冷却设备的安全及运行状况,并进行必要的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况。
2、冷却管子。
轧钢厂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总则一、“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所有职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法制观念,认真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政策、法令、规定。
严格遵守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二、入厂新工人,实习、代培、临时参加劳动及变换工种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参加生产或单独操作。
对从事电气、起重(天车)、蒸汽锅炉、受压容器、电焊、气焊、煤气调火、司机等特殊工种人员,均应经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后,凭证操作。
外来参观人员由接待部门组织安全教育。
三、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女工要把发辫放入帽内,机加工严禁戴手套,班中应检查设备及时排除故障隐患。
四、机械设备必须做到安全罩、信号、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保持设备润滑、通风良好。
不准带小孩进入工作场所,不准穿拖鞋、赤膊、敞衣、戴头巾、围巾工作。
上班前四小时不准饮酒。
五、工作中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不准打闹、睡觉和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运转中的设备不准跨越传递物件和接触转动部位。
不得用手拉、嘴吹铁屑和氧化铁皮;不准站在轧机出口正前方和脚踏轧机上观察钢的质量;不准在砂轮机的正前方进行磨修;调整检查设备,需要拆除防护罩时,必须停车;修理设备后,要复原防护装置,不准无罩开车;各种机具不准超负荷使用,中途停电应关闭电源。
六、搞好安全文明生产,各种备品备件及材料堆放要整齐、清洁,在厂区、车间、库房等处,应保证各通道畅通无阻。
七、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在接班前,(班)段、组长应对所属工人进行班前安全教育,认真做到:班前有布置,班中有检查,班后有讲评安全工作。
八、二人以上共同工作时,必须有主有从,统一指挥。
九、在车间内行走要走指定通道,并注意各种警示标志,严禁贪走便道跨越危险区。
车间内不准骑自行车和存放自行车,禁止在吊运物件下通过和停留。
十、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设备应定人操作,开动本工种以外设备时,必须经有关领导批准。
金属轧制作业安全操作手册金属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业生产过程,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安全操作手册。
一、金属轧制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操作人员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轧制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操作人员应身体健康,无妨碍工作的疾病,工作时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设备检查在进行轧制作业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包括轧机的传动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电气系统等,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无故障隐患。
检查轧辊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和安装情况,确保轧辊符合轧制要求。
3、工具和量具准备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量具,如扳手、螺丝刀、千分尺、游标卡尺等,并确保其完好无损,精度准确。
4、原材料准备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尺寸和规格,确保符合轧制工艺要求。
对原材料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去除表面的氧化皮、油污等。
5、安全防护用品配备操作人员必须配备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鞋、护目镜等。
二、金属轧制作业中的安全操作要点1、开机操作开机前,应发出开机信号,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安全。
按照设备操作规程,依次启动各系统,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2、进料操作进料时,应保证原材料的平稳输送,避免原材料歪斜、卡顿等情况。
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严禁用手直接推送原材料。
3、轧制过程操作在轧制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参数,如轧制力、轧制速度、温度等,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调整和清洁等操作。
4、出料操作出料时,应使用专用工具,避免烫伤和划伤。
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出料的质量和尺寸,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设备参数。
5、设备故障处理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切断电源。
在故障未排除前,严禁强行开机。
故障处理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卸设备。
三、金属轧制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防止机械伤害操作人员应远离旋转部件、传动部件和移动部件,避免衣物、头发等被卷入设备。
钢铁轧制安全操作手册钢铁轧制是钢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高温、高压、高速运转的设备以及复杂的工艺流程,因此安全操作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安全操作手册。
一、轧制前的准备工作1、操作人员培训所有参与钢铁轧制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熟悉轧制设备的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设备检查在轧制前,操作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轧机、传动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电气系统等。
确保设备各部件完好无损,连接紧固,无松动、泄漏等现象。
同时,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如防护栏、防护罩、紧急制动装置等。
3、原材料准备检查待轧制的原材料质量,确保其符合轧制要求。
清除原材料表面的杂物、锈迹等,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4、工作环境检查检查工作场地的照明、通风情况,确保工作环境良好。
清理场地内的杂物、积水等,保持通道畅通。
二、轧制过程中的安全操作1、开机操作开机前,操作人员应发出警示信号,确保周围人员处于安全位置。
按照操作规程依次启动设备,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2、轧制参数控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控制轧制温度、轧制速度、轧制压力等参数,不得擅自更改。
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参数,如电流、电压、油压等,确保设备在正常范围内运行。
3、物料传送在物料传送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避免物料碰撞、滑落等情况。
严禁在物料传送过程中进行清理、维修等操作。
4、设备巡检操作人员应定时对设备进行巡检,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润滑情况、温度变化等。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无法处理应立即停机并向上级报告。
5、高温防护钢铁轧制过程中会产生高温,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高温防护用品,如隔热服、手套、面罩等。
避免接触高温设备和物料,防止烫伤。
6、噪音防护轧制设备运行时会产生较大噪音,操作人员应佩戴耳塞或耳罩,保护听力。
三、轧制后的操作1、停机操作停机时,应按照操作规程依次停止设备运行。
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作业文件JB-QES3-ZG-01棒材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第二版)编制:赵璟珠审核:批准:版次:第二版受控状态:发文编号:2014年8月28日发布 2014年9月1日执行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轧材厂发布棒材线工艺技术操作规程1 原料及产品缺陷1.1 原料缺陷分类1.1.1 表面缺陷:表面纵裂纹、横裂纹、网状裂纹、结疤等。
1.1.2 内部缺陷:中间裂纹、皮下裂纹、中心偏析、夹杂等。
1.1.3形状缺陷:脱方、鼓肚、弯曲等。
1.2 原料缺陷特征缺陷特征见表1。
表1 缺陷特征1.3 产品常见缺陷棒材产品常见缺陷见表2。
表2 棒材产品常见缺陷2 生产工艺流程简介2.1 生产工艺流程简图见图1图1 生产工艺流程简图附表:2.2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本车间在坯料准备及上料方式中有热装直接输送上料和冷坯上料两种情况。
采用热坯上料时,无缺陷、合格的热连铸坯由热送辊道送入本车间,由横移台架输送至提升机,单根提升到+5.0m平台上的入炉辊道上,经测长、称重后送入加热炉。
对于不合格的坯料,可以通过设在辊道边的钢坯剔出装置剔出收集。
当采用冷坯生产时,凭借磁盘吊车将坯料从料架上取出,放在设于+5.0m 平台上的上料台架上,上料磁盘一次可吊运5根坯料。
冷上料台架的偏心轮转动机构将坯料以步进方式向前输送,靠近台架输出端的气动挡料装置下降,使坯料逐根滑落到辊道上。
在入炉辊道上的钢坯经逐根称重、测长,合格后由入炉辊道送入步进式加热炉中加热。
如果钢坯有缺陷不允许入炉,可由剔除装置从入炉辊道上剔除。
根据钢种的要求,钢坯在加热炉内加热到980~1150℃后,按轧制节奏由辊道从加热炉侧面单根出炉。
加热炉炉型为步进梁式加热炉,额定生产能力冷装时为160 t/h。
出加热炉后的热坯,经辊道输送,开始进入连轧机组轧制。
钢坯首先在∅550×4+∅450×2闭口式粗轧机组轧制,由1号飞剪切头、尾后,进入∅450×4(闭口)+350×2(短应力线)中轧机组轧制中间轧件或成品。
轧制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1、通过本次设计,把在专业理论课程中所学得的知识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综合地加以运用,使这些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发展。
2、通过本次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的独立工作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轧钢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以后进行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理论联系实际,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研究,结合设计课题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各种问题。
二、设计要求1、设计中应灵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独立完成设计。
禁止盲目抄袭。
2、要求设计方法正确,方案选择合理,各种参数选择恰当,计算结果无误,图纸整洁无误,整个设计能保证产品产量质最。
3、设计过程中应细致认真,有条不紊,按事先拟定的设计进度计划完成要求内容,从设计开始即应注意底稿整洁、保存好原始数据,以方便指导教师检查,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整理说明书时发生困难。
4、设计说明书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编辑和排版,用B5纸或相当大小的设计说明书专用纸张打印,并装订成册。
要求句子简明扼要、标点正确、层次分明、图文并茂,除设计内容外,还要求前面有日录、后面附有参考资料,图表要有编号说明。
也可以手工书写,但要求字体端正清楚、纸面清洁、不得有错写、漏写及涂改等现象。
5、相关图形可采用CAD或Windows系统附件中的“画图”软件或其它绘图软件绘制,并打印、装订;若用铅笔手工绘制,图面必须符合制图标准,并清洁美观。
三、设计项目(一)中厚板工艺制定200mm×550mm×3100mm板坯生产(14)12(8)mm×3400mm中板材质Q215-235A/B.Z ;粗轧机组φ1030/2050×3600mm;主电机2×2×2300KW 转速0±30/60rpm;精轧机组φ990/2050×3600mm;主电机2×7000KW 转速0±50/100rpm;工艺要求:开轧温度1150℃,终轧温度>850 ~ 900℃参考资料:中厚板工艺制定1、制定生产工艺根据车间设备条件及原料和成品的尺寸,生产工艺过程一般如下:原料的加热→除鳞→轧制(粗轧、精轧)→矫直→冷却→划线→剪切→检查→清理→打印→包装。
棒材直接轧制
棒材直接轧制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对需要轧制的金属材料进行预热处理,保证在轧制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塑性。
2.预轧制:通过辊道的压力和摩擦力将坯料逐渐塑性变形成较小的截面尺寸。
这个步骤通常采用多道次的轧制,每道次的辊道间隙逐渐减小,使坯料逐渐变形。
3.精轧制:进一步减小截面尺寸、提高产。
4.冷却:轧制完成后的棒材需要进行冷却处理,以便使其组织结构稳定,达到预定的性能指标。
5.成品加工:根据需求进行成品加工。
以上就是棒材直接轧制的主要步骤,供您参考。
棒材轧制过程作业指导书
1.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棒材轧制过程控制点的控制。
2.引用文件
《棒材机组轧制技术规程》
3.控制要求
3.1过程控制点:各道次槽孔的辊缝值,特别是K1道次的控制。
3.2控制特性:圆钢的外径,螺纹钢的内径。
3.3适用规格: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
圆钢Φ12~Φ40mm,螺纹钢Φ
12~Φ40mm。
4.作业内容:
4.1辊缝的调整控制。
4.1.1当轧槽因需更换后,轧钢操作工按规程中轧钢要求,将辊缝设定在标
准值。
(可用轧铁丝的方法测量),并在粗、中轧测量轧槽、槽底尺寸,精轧因辊缝小不宜测出槽底尺寸,以轧铁丝测得的辊缝为依据,进行全线红条尺寸的控制。
其中,粗轧槽底尺寸偏差小于2mm,中轧槽底尺寸偏差小于1mm,精轧槽底尺寸偏差小于0.7mm,成品尺寸以产品标准要求为控制原则。
4.1.2在轧制过程中,轧钢操作工还应根据轧槽磨损情况及时调整辊缝值,
使红条尺寸符合工艺要求。
4.1.3轧件外形尺寸的检查,可用木条来检查轧件的外形是否有耳子、凸疤、
欠充满缺陷。
并及时调整。
4.2速度的控制。
为保证轧制顺利,轧钢工及CP2操作工必须观察每架次速度的变化,并在CP2操作室中进行及时调整。
以保证1~11架间微张力轧制,
11~18架间活套轧制(当甩机架时,活套轧制范围为11~K1机架间)。
同时,要通过速度的调整,控制各机架间张力关系和活套量,防止因拉钢尺寸变化或活套量过大而堆钢。
4.3导卫装置的控制。
4.3.1导卫装置应满足工艺要求。
对滚动导卫导轮间隙、润滑、冷却状况要
注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4.3.2过桥、流槽应无凸起、毛刺,以防止划伤轧件。
4.3.3过桥、流槽磨损严重时要及时更换或修复,避免造成堆钢事故。
4.4取样制度。
4.4.1取样人员:由轧钢调整工按要求取样。
4.4.2取样部位:成品倍尺棒材的尾部。
5.取样时间间隔:正常轧制时,为防突发事故的发生,要求每10分钟
取2米超过轧辊周长以上的长样进行检测,并将轧件尺寸参数报CP2操作人员,由CP2操作人员负责通知调整。
当K1换槽、换辊或间隔轧制时取样人员要将是否调整、是否过钢信息反馈CP2,经CP2操作人员确认后方能继续轧制。
5.1过程控制点记录。
以轧钢调整工取样的结果对轧机进行调整,使产品实物质量满足产品标准的要求。
取样人员每20分钟做一次记录,记录成品道次的内径值。
6.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