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矿产资源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6
云南省主要矿产资源1、锡矿根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02年6月的统计资料,截至2001年年底,云南的锡矿产地共有80处,总资源储量为128.64万吨。
其中原生锡矿有52处,资源储量为109.42万吨;砂锡矿28处,资源储量19.22万吨。
近几年,在6个地、州19个县发现多处锡矿床或矿点,使得云南仍然保持锡矿资源居全国之首的地位。
云南的锡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滇东南锡矿带的红河州个旧市和文山州马关县,其次分布在滇西的保山市。
其中红河州资源储量为64.30万吨,占全省的49.99%,主要分布在个旧锡矿区。
个旧锡矿享有“锡都”称誉,驰名世界,产量居全国第1位,是我国两大锡业基地之一;文山州资源储量为41.26万吨,占全省的32.07%,主要分布在文山州马关县的都龙锡矿,属云南的第2大锡矿床;保山市锡的资源储量为12.60万吨,占全省的9.79%。
以上3个州(市)锡的资源储量为118.16万吨,占全省的91.85%。
其他少量锡矿资源分布在德宏州、大理州和思茅地区等。
2、铅锌矿铅锌矿是云南的又一优势矿产。
在探明矿床中,伴生镉、铊的储量,均居全国第1位。
兰坪金顶铅锌矿储量1547.6万吨,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矿床之一,矿体集中,露采条件好,富矿比例大,国家已列入“九五”开发规划。
云南的铅锌在全国双双排名第1,而且比随后的第2名有明显的优势。
显然,铅锌是云南最有发展前途和竞争力的优势矿产,资源条件在全国最好,保有储量大且矿床品位较高、富矿较多。
截至2001年年底,全省发现铅矿区85处,铅资源储量689.39万吨;发现锌矿区76处,锌资源储量2129.94万吨。
铅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怒江州(资源储量188.75万吨)和红河州(184.35万吨),这两个地区铅资源储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其次是楚雄州(94.50万吨)和曲靖市(69.10万吨)。
其他铅矿资源依次分布在思茅、昭通、保山、大理、文山、迪庆等地[3]。
锌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怒江州(1184.64万吨),占全省锌资源储量的55.6%;其次是文山州,资源储量为380.87万吨。
云南省主要矿产资源1、锡矿根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02年6月的统计资料,截至2001年年底,云南的锡矿产地共有80处,总资源储量为128.64万吨。
其中原生锡矿有52处,资源储量为109.42万吨;砂锡矿28处,资源储量19.22万吨。
近几年,在6个地、州19个县发现多处锡矿床或矿点,使得云南仍然保持锡矿资源居全国之首的地位。
云南的锡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滇东南锡矿带的红河州个旧市和文山州马关县,其次分布在滇西的保山市。
其中红河州资源储量为64.30万吨,占全省的49.99%,主要分布在个旧锡矿区。
个旧锡矿享有“锡都”称誉,驰名世界,产量居全国第1位,是我国两大锡业基地之一;文山州资源储量为41.26万吨,占全省的32.07%,主要分布在文山州马关县的都龙锡矿,属云南的第2大锡矿床;保山市锡的资源储量为12.60万吨,占全省的9.79%。
以上3个州(市)锡的资源储量为118.16万吨,占全省的91.85%。
其他少量锡矿资源分布在德宏州、大理州和思茅地区等。
2、铅锌矿铅锌矿是云南的又一优势矿产。
在探明矿床中,伴生镉、铊的储量,均居全国第1位。
兰坪金顶铅锌矿储量1547.6万吨,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矿床之一,矿体集中,露采条件好,富矿比例大,国家已列入“九五”开发规划。
云南的铅锌在全国双双排名第1,而且比随后的第2名有明显的优势。
显然,铅锌是云南最有发展前途和竞争力的优势矿产,资源条件在全国最好,保有储量大且矿床品位较高、富矿较多。
截至2001年年底,全省发现铅矿区85处,铅资源储量689.39万吨;发现锌矿区76处,锌资源储量2129.94万吨。
铅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怒江州(资源储量188.75万吨)和红河州(184.35万吨),这两个地区铅资源储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其次是楚雄州(94.50万吨)和曲靖市(69.10万吨)。
其他铅矿资源依次分布在思茅、昭通、保山、大理、文山、迪庆等地[3]。
锌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怒江州(1184.64万吨),占全省锌资源储量的55.6%;其次是文山州,资源储量为380.87万吨。
一文看遍——云南六大重点有色矿种资源量及分布,行业利润及政策导向一、云南有色金属资源储量金属矿以有色金属矿为主,种类多,储量大,尤以个旧锡矿、东川铜矿以及储量名列全国前茅的钛矿著名于世,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其形在以燕山运动影响较大。
铁矿有形成于早期变质岩中的,也要形成于泥盆系砂岩中的浅海相沉积铁矿。
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的称誉,12种有色金属矿产分布广,矿种齐全,超大型及大中型矿床数量多。
1994年除铝以外的有色金属矿产储量为3990万吨,在中国同年同类储量之中,居第1位的有锡、铅、锌,居第3位的有铜、镍、钴。
锡矿:探明储量235.65万吨(保有储量125.24万吨),分布在滇东南及滇西(澜沧江以西)地区,储量分别占全省的84%和16%。
个旧锡矿具特大型矿床规模,探明储量达172.11万吨,保有储量64.61万吨;滇西锡矿带探明储量23.15万吨,主要矿区有腾冲小龙河、梁河来利山及云龙铁厂锡矿,分别探明储量6.56万吨、2.04万吨和3.89万吨。
展开剩余85%铅锌矿:探明储量2764.86万吨(保有储量2431.43万吨),主要分布在兰坪县、滇东南及滇东北3个地区,储量分别占全省的60%、23%和10%。
兰坪金顶铅锌矿属特大型矿床,探明铅锌储量1574.61万吨;大型矿区7个,有马关都龙锡锌矿、个旧锡矿共生铅锌矿、澜沧老厂银铅矿及建水荒田、会泽矿山厂一七0厂等。
铜矿:探明储量855.39万吨(保有储量695.05万吨),76.5%的储量集中富铜矿带,次为滇东南(占12%)及滇西北地区(占6%)。
大型铜矿有东川铜矿(探明铜储量270.98万吨)、大红山铜矿(155.65万吨)及易门铜矿(80.60万吨)。
矿以硅酸镍为主,分布在墨江与元江交界地带。
锑矿85%储量集中在广南木利(储量17.39万吨)、西畴小锡板及巍山笔架山3个大中型锑矿中。
铝土矿分布在文山州及昆明地区,以前者矿石质量及开发条件较好。
云南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云南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一、引言云南省是中国的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多种矿产资源,包括金、银、铜、锌、铅等金属矿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
本报告旨在调查研究云南省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为进一步促进矿产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二、云南省矿产资源概况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质构造活跃,矿藏丰富。
根据云南省地矿局的统计数据,目前云南省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150种以上,其中金属矿产资源占比较大。
云南省的金矿储量居全国前列,银矿储量也较丰富。
非金属矿产资源方面,云南省煤炭和石油等资源开发利用也相当重要。
三、云南省矿产资源利用状况1. 金属矿产资源利用云南省的金矿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金矿资源非常丰富。
目前,金矿资源主要以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的方式进行。
金属矿产的冶炼和加工主要集中在昆明等地,然后再销往国内外市场。
金属矿产的利用率较高,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2. 非金属矿产资源利用云南省的煤炭和石油资源较为丰富。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红河、文山、楚雄等地,石油资源则分布在昆明、曲靖等地。
目前,煤炭和石油资源主要用于能源消耗和工业生产。
煤炭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高,但石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3. 矿产资源利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云南省矿产资源丰富,但在利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其次,部分矿产资源的加工和利用效率较低,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再次,矿产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云南省矿产资源利用的发展策略为了进一步促进矿产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云南省应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首先,云南省应加强环境保护和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采取科学的开采方式和先进的环保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云南省应加强矿产资源加工和利用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的效率和质量。
云南矿产资源总体介绍发展概况云南跨属欧亚、印度、太平洋3大板块的汇聚结合地带,也是杨子、华南成矿区与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成矿带的交接地区。
特殊的区域构造成矿环境,多期复杂的构造运动,频繁广布的火山、岩浆活动,类型齐全的沉积建造,为云南多种成矿系列矿床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云南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相对资源丰度值较高。
云南矿产资源的特征是:大矿集中,中矿点多面广,大、中型矿床与小型矿床数量之比为1∶5.4,储量之比为4∶1;主要矿产中共生、伴生矿产多,数量约占一半,金属矿产多为同一矿体共生,非金属矿产则以异体共生为主;金属矿产中,低、贫、细矿石比例大,易选矿少,难选矿多。
砂矿等矿产分布的集中带,也是云南矿床分布最多、矿产开发程度最高的矿区。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矿产勘查工作,全省已发现矿产142种,探明矿产储量的有87种,矿产地1 495处,矿区1162处,其中大型及超大型113处,中型257处。
有22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三位,其中排列第一位的有铅、锌、锗、铟、铊、镉、磷、蓝石棉8种,第二位的有锡、铂、银、钾盐、砷、硅灰石、水泥配料用砂岩、硅藻土8种,第三位的有铜、镍、钴、锑、化肥用蛇纹岩、盐矿6种。
截至1998年底,云南省全部固体矿产累计探明储量潜在价值为30602.52亿元,保有储量潜在价值为29624.51亿元,居全国第9位;人均保有储量潜在价值7.25万元,居全国第10位;地均保有储量潜在价值为751.96万元,居全国第13位。
全省已建各类矿山企业1.24万个,其中国有矿山企业328个,从业人员14.55万人;非国有矿山企业1.21万个,从业人员23.6万人。
全年开发利用的矿产有70余种,年产矿石1.52亿吨。
矿业正在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之一。
主要矿种的基本情况有色金属矿产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的称誉,12种有色金属矿产分布广,矿种齐全,超大型及大中型矿床数量多,这是云南最大的优势矿产,资源总量7357万吨。
云南矿产资源简介云南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省份,尤其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
云南的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等多个类别。
本文将对云南矿产资源进行概述,并介绍一些主要的矿产资源。
金属矿产云南的金属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锌、铅、铜、锡、铝等多种金属矿。
其中,云南的锌、铅、铜矿储量在全国排名前列,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
1.锌矿:云南是中国最大的锌矿生产地,主要矿种有闪锌矿、露天渣矿等。
云南的锌矿储量丰富,品位高,产量稳定。
2.铅矿:云南的铅矿资源也非常丰富,主要有雄黄矿、菱铅矿等。
云南的铅矿分布广泛,品位较高,是中国重要的铅矿产区之一。
3.铜矿:云南的铜矿储量也很大,主要有黄铜矿、弓箭矿等。
云南的铜矿品位较高,是中国重要的铜矿产区之一。
除以上几种金属矿外,云南还有一些其他金属矿,如锡矿、铝矿等。
云南的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为云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非金属矿产云南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英石、石膏等多种矿石。
1.石灰石:云南的石灰石储量巨大,品位较高,主要分布在大理地区、临沧地区等地。
石灰石是建筑、冶金、化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
2.石英石:云南的石英石资源也很丰富,品质好,主要分布在红河地区、文山地区等。
石英石是玻璃、陶瓷、电子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
3.石膏:云南的石膏资源丰富,品位高,主要分布在曲靖地区、玉溪地区等。
石膏是建筑、医药、化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
除以上几种非金属矿外,云南还有一些其他非金属矿,如石墨、水泥熟料等。
云南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在建筑、化工、冶金等行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能源矿产云南的能源矿产资源也具有一定优势,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1.煤炭:云南的煤炭资源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昆明、曲靖等地。
云南的煤炭品位较高,主要用于发电、冶金等行业。
2.石油:云南的石油资源储量不大,但所发现的油田和气田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云南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昆明、楚雄等地区。
立志当早,存高远云南省矿产资源概况云南简称滇或云,位于中国西南边陲。
考古资料证明,早在170 万年前云南就生活着元谋人等原始人类,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历史悠久。
云南的行政建置和区划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演变过程。
北与四川、西藏两省区相连,东和贵州、广西两省区接壤,南、西分别与越南、老挝、缅甸为邻,介于北纬21°9’~29°15’,东经97°31’~106°12’。
面积约39.4 万平方公里,人口3697.2610 万,其中少数民族约占1/3。
辖7 地区、8 自治州、2 地级市、9 县级市、85 县、29 自治县。
省会昆明市。
矿产资源云南地质构造复杂,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均甚丰富。
非金属矿以煤分布最广,其中古生代煤田以石炭二叠纪最为重要;中生代煤田主要产于三叠纪;新生代煤田产于第三纪地层中,以褐煤为主。
磷矿形成于寒武系初期的梅树村组内。
岩盐、钾盐、石膏等非金属矿则形成于中生代。
金属矿以有色金属矿为主,种类多,储量大,尤以个旧锡矿、东川铜矿以及储量名列全国前茅的钛矿著名于世,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其形在以燕山运动影响较大。
铁矿有形成于早期变质岩中的,也要形成于泥盆系砂岩中的浅海相沉积铁矿。
冶金工业以有色金属的开采和冶炼为主,是中国有色金属重要生产基地。
其中,个旧锡矿驰名世界,产量居全国第1 位,享有锡都称誉;东川、易门、永胜为主要铜产地。
东川铜矿所产的铜色泽如银,称云铜。
兰坪铅锌矿储量大而集中,品位高而易开采,冶炼规模也较大,其次为会译等地。
钢铁工业中,以钢、生铁、钢材产量增长最快。
其中优质和小型型材基本自给有余。
安宁附近的昆明钢铁厂已发展成为包括采矿、炼铁、炼钢、轧钢等部门的中型钢铁联合企业。
云南省矿产资源分布:铅、锌、锗、铟、铊、镉、磷、蓝石棉、锡、铂、银、钾盐、砷、硅灰石、水泥配料用砂岩、硅藻土、铜、镍、钴、锑、化肥用蛇纹岩、盐。
云南矿产资源概况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97°31′39″~106°11′47″,北纬21°08′32″~29°15′08″之间,东西横跨846。
9千米,南北纵越990千米,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八位,人口4 375.6万人,是集边疆、山区、多民族为一体的省份。
云南省西部、南部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边境线长4060千米,是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对沿边开放和利用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云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矿产种类齐全的省份之一。
我省依托优势矿产资源来推进矿业的发展,加快了有色金属、磷化工及煤电等优势产业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包括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磷及建材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加工的完整生产体系,以有色金属和磷化工为代表的矿业已成为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我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齐全,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43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171种) 的83.63%,在已发现的矿产中,有查明资源储量并编入2005年度《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矿产有86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39种,非金属矿产45种(表1).云南省上表矿区矿种、规模统计表表1 (截止2005年底)截止2005年底,全省列入《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矿产地(以下简称上表矿区)共1142个,其中大型矿110个,中型矿261个,小型矿771个;按单矿种(考虑共伴生矿产)统计,全省共有上表矿1722处,其中能源337处、金属978处、非金属407处。
我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分布情况见图1、图2。
图1:云南省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分布图图2:云南省黑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分布图(完)我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作者:佚名文章来源: 录入:mineral 2008年01月16日【大中小】从有关方面获悉,针对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中随意扩大矿区范围和借机越权违规配置资源、擅自处置矿业权损害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等突出问题,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制定出台“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整体方案”,对可能引发违法违规行为的诸多弊端及时敲响警钟,并作出明确规范和界定。
云南省矿产资源云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矿产种类齐全,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
全省已形成了包括能源、黑色冶金、有色金属、化工、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加工的完整生产体系,矿业已成为云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云南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依托优势矿产资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矿业经济发展较快,磷、锡、锌、铅、铜、锑、锗等矿产品种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前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
2001年,云南省矿业总产值(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占工业总产值的31.06%,矿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贸易的47.50%,以有色金属和磷化工为主的矿业是云南省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1.矿产种类、矿区数及矿床规模截止2002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42种,占全国171种已发现矿种的83.04%。
在已发现的矿产中,有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5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占2.4%,金属矿产38种,占44.7%,非金属矿产48种,占52.9%。
矿产资源储量及在全国的排位云南省探明的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根据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资料,截止2000年底,云南省固体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列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58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26种,非金属矿产31种。
2.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截止2000年底,云南省固体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为30044亿元。
其中,化工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最高,为14350亿元;其次为能源矿产12282亿元,黑色金属矿产1011亿元,建材非金属矿产102亿元,有色金属矿产788亿元,稀有、稀土金属及分散元素矿产366亿元,贵金属矿产143亿元,冶金辅助原料矿产63亿元。
单矿种资源储量潜在价值居前十位的矿产为:煤矿(12280亿元)、芒硝矿(7039亿元)、盐矿(5336亿元)、磷矿(1356亿元)、铁矿(851亿元)、石膏矿(420亿元)、铜矿(368亿元)、硫铁矿(356亿元)、水泥用灰岩(353亿元)和锌矿(140亿元),其潜在价值总计达28504亿元,占全部矿产资源潜在次于青海、内蒙古、山西、宁夏、新疆、陕西、贵州、西藏,排在全国第9位;人均资源储量潜在价值7.08万元,排在全国第9位;单位国土面积资源储量潜在价值为762.55万元,排在全国第12位。
3.矿产资源分布云南省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区严格受地质构造格局的控制,东部、中部、西部地质构造各异,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规律也各不相同。
大致以东川-宜良-建水(即小江深断裂)和永胜-宾川-祥云(即程海-祥云大断裂)两条南北界线与哀牢山东侧的礼社江-元江(即红河大断裂)为界,可将全省分为3个矿产区。
3个矿产区按其次级地理地质界线又可分为8个矿产地理分布亚区。
见表28。
(1)东部矿产区。
位于小江深断裂以东、红河大断裂以北地区,面积约10.7万km2,优势矿产有锡、锰、煤矿。
全省90%以上煤矿、锰矿保有储量分布在本区。
重要矿产有铅、锌、锑、钨、磷、硫等多种。
东部矿产区,以会泽矿山厂—雨碌和罗平—师宗—弥勒两条断裂为界,又划分为3个矿产分布亚区。
(2)中部矿产区。
中部矿产区东面以小江深断裂为界,西面以程海—祥云大断裂为界,南面至红河为断裂。
本区面积6.7万km2,优势矿产矿种较多,且分布集中,具体是磷矿、富铁矿、富铜矿、铂矿及蓝石棉等5种,全省75%的铜矿储量和85%的高炉、平炉铁矿以及95%以上的磷矿、铂矿、蓝石棉等矿产储量均分布在本区,并在全国占有优势。
重要矿产有石膏、芒硝、岩盐、铝土矿、粘土、褐煤、炼焦用煤等多种。
一般矿产有镍矿、锡矿、硅藻土、大理石等。
本区以绿汁江断裂(元谋—平浪、新平一线)为界可以分为东、西两个矿产分布亚区:(3)西部矿产区。
西部矿产区是著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金属成矿带即三江金属成矿带的南延部分,隶属成矿单元。
其位置和范围在红河大断裂与程海—祥云大断裂以西至国界的整个地带,面积20.9万km2。
本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不但矿种多,而且矿床规模大。
其中兰坪金顶的铅、锌、镉、铊、锶等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锆英石及江城钾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具有明显的优势;区内锡、铜钼矿潜在资源也很大;铁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1/2,从长远考虑也属省内优势矿产。
本区主要矿产还有硅酸镍矿、稀有稀土矿产、钨矿、金矿、锑矿、汞矿、铂矿、砷矿、岩盐、石盐、石墨、云母、温石棉、大理石等近20种。
本矿产区是我国工业战略布局的西部地区,丰富的矿资源有待开发,目前地质工作程度低、交通不便是制约本区进一步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今后有待改善。
大致以澜沧江深断裂带和南涧无量山北端为界,本区可细分为3个矿产分布亚区。
4.重点矿区(1)个旧锡矿。
中国最大锡矿,属特大型锡多金属矿床。
位于滇东南有色金属成矿带西端。
矿区紧邻个旧以西、以南地区。
累计探明有色金属储量476万t,其中锡金属储量172.11万t。
汉代以后就有开采。
截止1994年底,矿区仍保有有色金属储量227万t,保有锡金属储量64.61万t,占全国保有储量量的18%。
矿产以锡为主,共生、伴生有18种有用矿产,其中铜、铅、锌、钨、银、萤石、硫、砷均有大型矿床分布。
锡矿石类型主要有锡石—硫化物型原生锡矿(含硫化矿的氧化矿)和岩溶堆积粘土型砂锡矿,在探明和保有储量中,两类矿石储量比例分别为53:47t和76:24。
砂锡探明储量77%已开采利用,现矿区转入开采原生锡矿为主,相对成本增加、效益下降。
(2)兰坪-思茅地区。
东与云岭—哀牢山成矿带毗邻,西与澜沧江断裂与滇西成矿带接壤。
南北纵贯全省,向北延至昌都地区,向南伸入越南、老挝境内,是中国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分布面积较大、探明储量最多的有色金属成矿带及含盐(钾)带。
矿带分布在兰坪-思茅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由北向南分为4个次级成矿带,即:兰坪金顶铅锌银锑汞带、营盘-永平铜银铅锌矿带、巍山锑金汞砷矿带及景谷—江城—勐腊含盐(钾)带。
已知矿产地272处,有特大型(兰坪金顶铅锌矿)、大型及中型规模范16处。
主要矿产储量中,铅、锌、镉、铊储量居中国第一位,分别占全省储量的47%、64%、91%和98%;钾盐、天青石储量居中国第二位,储量分别占全省的95%和100%;铜、锑、银、金、汞及盐类矿产矿化面积广,预测资源潜量大,并已查明一批中、大型矿床,如兰坪金满铜矿、巍山笔架山锑矿及扎村金矿,下关石磺厂砷矿及江城勐野井钾盐(有岩盐共生)矿等。
该成矿带有色金属矿产储量及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矿电结合,具备建成中国西南地区最大铅锌工业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
(3)昆明地区磷矿。
中国三大磷矿开采基地之一。
主要分布在滇池周围地区,具有资源量大、分布集中、矿石含磷高和易采的有利开发条件。
1998年底,保有储量12.83亿t,预测资源量45.14亿t(含玉溪地区),分别占云南省探明及预测磷矿总量的51.2%和33.63%。
探明磷矿储量折算含P2O530%的标矿储量11.76亿t,其中一级品矿石(P2O5≥30%)储量3.23亿t,占全省的77.8%。
一、二、三级品矿石储量比例为23.6:12.2:64.2。
共有磷矿区14个,其中昆明市的海口和尖山磷矿,晋宁县的昆阳和晋宁磷矿。
安宁市的县街、鸣矣河、龙山和草铺8个大型磷矿区,合计探明储量15.82亿t,占区内磷矿储量的94.9%。
其中昆阳2.41亿t、海口1.53亿t、晋宁2.51亿t、尖山1亿t、县街5.59亿t(特大型)、鸣矣河0.18亿t、龙山1.29亿、草铺0.69亿t。
已知磷矿均属下寒武统梅树村组沉积磷块岩矿床,矿层分上、下两层,分别厚8.01m 和7.28m,层距8~15m。
含磷矿物主要为氟磷灰石,矿石以砂质磷块岩为主,平均含P2O525.67%、SiO221.59%~27.13%、CaO35%~37.53%、MgO0.67%~2.05%。
矿床近地表形成50~150m厚的氧化富集带,是区内一级矿石的主要分布地带。
(4)东川铜矿。
特大型单一铜矿床。
矿区中心位于东川市区西北28km处。
探明铜储量270.98万t。
含铜1%以上的富铜矿储量占36.3%,是中国相对富铜矿储量最多的铜矿区。
矿区开采历史悠久,截至1994年底,尚保有铜储量217.27万t,富铜矿储量占30.4%。
东川铜矿因其成矿特征明显,同类矿床分布广,数量多而被称为“东川式铜矿”。
矿区共有10个矿段,其中汤丹、落雪达大型规模,探明储量为128.66万t和48.55万t,因民、滥泥坪、石将军、新塘具中型规模,余为小型。
矿带赋存在元古代昆阳群中,层位稳定,含矿带总长9.2km,内有矿体58个,多为层状产出,埋深600~862m,主矿体长550~3900m,平均厚10~28m。
矿石以氧化矿为主,属难选矿石,硫化矿、混合矿次之。
三者储量比为63:20:17。
伴生矿产有微量金、银、钼、锗。
东川铜矿是云南铜矿开采的主要矿山。
(5)新平大红山铁铜矿。
富铁、富铜共生矿床。
位于新平县城西37km处。
铁、铜储量均达超大型矿床规模,探明及保有铁矿石储量4.24亿t,铜金属储量155.65万t。
其中富铁矿石(炼铁矿石)1.61亿t,占云南省同类储量的54.8%,是中国境内已知炼铁富矿石储量多的铁矿区。
富铜矿(含铜1%以上)储量62.58万t,占云南省保有富铜储量的20%。
矿区分为东、西、浅部及首采区4个矿段,其中东矿铁矿石储量3.16亿t,铜金属储量45.71亿t;浅部矿铁矿石5787.2亿t,铜金属3.13万t;首采区铁矿石1621.9万t,铜金属78.34亿t;西矿段铁矿石3424.8亿t,铜金属28.46万t。
矿床类型:铁矿以矿浆型及火山气液型为主;铜矿以火山沉积型为主。
矿区面积仅3.5 km2,矿体分布集中、厚度大。
主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埋深258~988m,矿体长×宽×厚分别为:铁矿1969m×517m×72.58m;铜矿4400m×1150m×9.71m。
矿石成分单一,铁矿以磁铁矿为主,铜矿硫化矿(主要为含磁铁黄铜矿)为主;伴生组分有微量金、铂、钴;有害杂质含量低,铁、铜均属易选矿石。
总的建设条件较好,唯富矿体埋藏深度较大。
现为云南铜业集团公司(铜矿)和云南冶金总公司(铁矿)重点基建矿山。
5.主要矿产资源现状(1)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以煤炭为主,基本没有油气,煤炭资源有区位优势,是云南省开发利用的主要矿产之一。
累计探明资源储量253.12亿t,保有资源储量246.49亿t。
其中,经济的基础储量70.71亿t,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99.83亿t,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24.49亿t,内蕴经济的资源量54.46亿t。
煤炭资源的特点是:①资源分布不均。
主要分布于金沙江-红河断裂以东,其中昭通市、曲靖市和红河州的探明资源储量占全省的87%;炼焦煤主要分布在曲靖市、泸西、弥勒、一平浪和华坪;无烟煤主要分布于富源老厂、镇雄、威信、彝良、盐津等地;褐煤全省都有分布,有14个盆地资源储量在1亿t以上,基本分布在滇中和滇东北,而滇西仅有保山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