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原理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67 MB
- 文档页数:44
光学显微镜工作原理 1.1.?引言2.2.?显微镜基本原理3.3.?显微镜图像质量4.4.?显微技术的类型5.5.?荧光显微技术6.6.?光学显微镜的组成部件7.7.?了解更多信息 8. 8.?阅读所有物理学类文章自十六世纪末发明以来,光学显微镜加深了我们对基础生物学、生物医学研究、医疗诊断和材料科学的认识。
光学显微镜最多可将物体放大1000倍,以展现其微观细节。
如今,这项技术已远远超出罗伯特·虎克和列文虎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 )所发明的第一台显微镜的水平。
人类研发的特殊技术和光学设备可以揭示出活细胞的结构和生化机能。
显微镜甚至已进入数字时代,利用电荷耦合器件(CCD )和数码相机来捕捉图像。
然而,这些高级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却与您生平第一节生物课上用过的学生显微镜非常相似。
普通学生光学显微镜的示意图,显示各个部件和光路与望远镜相反,显微镜必须从距离很近、范围极小、厚度极薄且明亮清晰的样本上采集光线。
因此显微镜不需要巨大的物镜。
相反,显微镜的物镜很小,而且呈球形,这就意味着显微镜两侧的焦距都要短得多。
物镜将物体的图像对焦在显微镜镜筒内的不远处。
随后图像由第二个透镜放大,这个透镜称为接目镜或目镜,使物体如同在您眼前一般。
望远镜和显微镜之间另一个主要区别在于,显微镜带有光源和聚光器。
聚光器是一种透镜系统,用于将光源的光线聚焦到样本上的一个微小而明亮的点,即物镜检查的同一区域。
显微镜与望远镜之间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后者配有固定物镜和可换目镜,而前者配有可换物镜和固定目镜。
通过更换物镜(从相对扁平、低放大倍数的物镜到较圆、高放大倍数的物镜),显微镜可以观察越来越微小的区域——采光不是显微镜物镜的主要任务,但却是望远镜的。
本文后半部分将详细讨论显微镜的组成部件。
亮度——图像有多明亮?亮度与照明系统相关,因而可以通过改变灯的电压(可变电阻器)以及调节聚光器和光圈/针孔孔径进行更改。
光学显微镜技术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显微镜的作用人眼对微观世界观察的局限性光学显微镜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光学精密仪器光学显微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第二节显微镜的类型根据照明源的性质一、光学显微镜:利用可见光(或紫外光)为照明源,一般有单式及复式显微镜两类。
复式显微镜可分为:1.普通型:常规使用。
2.特种型:如荧光、相衬显微镜等;供专门观察和研究。
3.高级型:万能显微镜。
4.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第三节光学显微镜的发展简史1625年法布尔提出显微镜的概念1610年伽利略制造出具有物镜、目镜及镜筒的复式显微镜1611年开普勒说明了显微镜的原理1665年虎克制造出放大140倍的显微镜,提出“Cell”的概念1684年惠更斯制造出双透镜目镜:惠更斯目镜19世纪阿贝提出显微镜的完整理论1902年艾夫斯建立了双目镜系统1935年泽尼克发现了相衬原理,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20世纪60年代微分干涉衬显微镜问世20世纪80年代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开始应用第四节显微镜的基本光学原理一、折射与折射率光线的折射现象物质的折射率二、透镜的性能凸透镜可以会聚光线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三、透镜的成像质量象差:是指透镜所形成的象与理想象在形状、颜色等方面存在差异。
色差:由于不同的颜色光线折射率差异而形成的象差。
色差的校正(1)采用单色光为光源。
(2)利用透镜的性质。
四、显微镜的成象(几何成象)原理利用凸透镜成象原理物镜成象:利用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以内,成倒立的放大的实象。
目镜成象: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的放大的虚象。
显微镜成象原理:第二章、显微镜的主要光学技术参数第一节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NA)数值孔径(NA)是物镜前透镜与被检物体间介质的折射率(η)和孔径角(u)半数正弦的乘积。
用公式表示:NA= ηsin u/2数值孔径代表了物镜或聚光镜光通量的大小,是衡量物镜或聚光镜性能高低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