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高数一
- 格式:ppt
- 大小:509.50 KB
- 文档页数:25
山东专升本高数一很难嘛(二)引言概述:山东专升本考试中的高等数学一科目在很多考生中都被认为是一门难度较大的科目。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山东专升本高数一是否真的很难。
正文内容:1. 高数一难度的原因:- 知识体系庞大:高数一的知识点众多,包括极限、连续性、导数与微分、积分与定积分等,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
- 难解的题目:高数一的题目通常涉及到推导、证明和计算,其中一些题目较为复杂,需要考生有深入的理解和解题能力。
- 抽象性强:高数一中存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方法,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抽象能力。
2. 高数一的备考方法:- 掌握基础知识: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系统地学习高数一的基础知识,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
- 培养解题技巧:高数一的解题过程中,考生应该积累解题经验,学会灵活运用各类解题方法和技巧。
- 多做题、多练习: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考生可以提高对高数一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解题能力。
3. 高数一的应试技巧:- 熟悉考纲:考生应该详细了解高数一的考纲和考试要求,把握好重点和难点。
- 理解题意:在做题过程中,考生应该认真阅读题目,并确保理解题意,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答案错误。
- 善于转换思路:对于一些复杂的题目,考生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入手,灵活转换解题思路。
4. 高数一的备考建议:-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考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高数一备考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 寻找学习资源:考生可以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包括教材、习题集、在线课程等,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数一知识。
- 高效学习方法: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采取高效的学习方法,如拆解难点、重点突破等,提高学习效率。
5. 高数一并非不可攀登的高峰:- 合理心态:考生应该具备积极的备考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坚持努力,不要被困难吓倒。
- 勤奋学习:通过持续的学习和练习,考生可以逐渐攀登高数一的学习难度,取得好成绩。
总结:虽然山东专升本高数一考试被普遍认为是一门难度较大的科目,但通过合理的备考方法、应试技巧和努力学习,考生可以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
专升本高数一答题技巧
专升本高数一答题技巧:
1. 了解考纲和题型:熟悉考试的大纲和考题类型,了解考察的知识点和重点。
2. 注重基础知识:高数一是建立在高中数学基础上的,因此要牢固掌握高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运算法则。
3. 划分知识点:将高数一的知识点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划分,优先学习和掌握重要的知识点。
4. 理解概念和原理:高数一的考试注重解题的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可以通过多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定理的证明过程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 做大量练习题: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
6. 学会归纳总结:将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方便复习和查漏补缺。
7. 多参考教材和参考书: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和参考书进行学习,不仅有助于理解知识点,还可以扩展思维和解题思路。
8. 注意细节和题目要求:解答问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的要求,注意计算的细节和步骤。
9. 善用公式和定理:熟练掌握高数一中的重要公式和定理,可以快速解题并提高得分。
10. 考前冲刺复习:在考前进行冲刺复习,回顾知识点,做题,强化记忆,增加信心。
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精力,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山东专升本高数一很难嘛(一)引言:山东高等教育院校专升本考试是广大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学员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中,高等数学一科目一直以来都备受学员关注。
本文将就山东专升本高等数学一科目的难度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帮助学员更好地备考。
正文:1. 知识范围广泛:- 线性代数:包括向量、矩阵、行列式等基本概念和性质。
- 极限和连续:涉及函数的极限、连续性、导数以及相关定理。
- 一元函数微积分:包括函数的不定积分、定积分、微分方程等内容。
- 微分方程:涉及常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高阶线性微分方程等。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涉及概率、随机变量、统计推断等。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方面,考生需要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公式以及定理证明。
- 实践方面,考生需要熟练运用相关概念和技巧解决问题,特别是在计算题和应用题中的应用能力。
3. 题目难度较大:- 高数一科目的试题设计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题目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 部分题目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考验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解题思路较为繁琐:- 高数一科目的题目解答往往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严谨的计算过程,错一步都可能导致最终答案的错误。
- 考生需要建立逐步解题的思维方法,合理运用已学知识,准确理解题意,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偏差。
5. 学习方法与备考建议:- 克服对高数一科目的畏难心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复习。
- 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
- 通过大量的练习题,熟练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提高应用能力。
- 善于总结归纳,建立知识框架,帮助记忆和理解。
- 注重查漏补缺,及时解决自己的问题,借助教材和相关学习资料进行复习。
总结:山东专升本高等数学一科目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学员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谨的解题思路。
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有效的备考方法,相信考生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一章函数、极限和连续【考试要求】一、函数1.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表示法,分段函数.2.理解和掌握函数的简单性质: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3.了解反函数:反函数的定义,反函数的图像.4.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5.理解和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6.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二、极限1.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数列,数列极限的定义.2.了解数列极限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四则运算定理,夹逼定理,单调有界数列,极限存在定理,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3.理解函数极限的概念:函数在一点处极限的定义,左右极限及其与极限的关系,x趋于无穷(x→∞,x→+∞,x→-∞)时函数的极限.4.掌握函数极限的定理:唯一性定理,夹逼定理,四则运算定理.5.理解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定义,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性质,两个无穷小量阶的比较.6.熟练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7.熟练掌握分段函数求极限的方法.三、连续1.理解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定义,左连续和右连续,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充分必要条件,函数的间断点及其分类.2.掌握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性质: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反函数的连续性,会求函数的间断点及确定其类型.3.掌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定理,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包括零点定理),会运用介值定理推证一些简单命题.4.理解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连续,并会利用连续性求极限.5.熟练掌握分段函数连续性的判定方法.【考试内容】一、函数(一)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定义:设数集D R ⊂,则称映射:f D R →为定义在D 上的函数,通常简记为()y f x =,x D ∈,其中x 称为自变量,y 称为因变量,D 称为定义域.说明:表示函数的记号是可以任意选取的,除了常用的f 外,还可以用其他的英文字母或希腊字母,如“g ”、“F ”、“ϕ”等,相应的,函数可记作()y g x =,()y F x =,()y x ϕ=等.有时还直接用因变量的记号来表示函数,即把函数记作()y y x =,这一点应特别注意.2.函数的解析(公式)表示法(1)函数的显式表示法(显函数):()y f x =形式的函数,即等号左端是因变量的符号,而右端是含有自变量的式子,如2cos xy xe x =-,13sin ln x x e y x e x-=++等. (2)函数的隐式表示法(隐函数):函数的对应法则由方程(,)0F x y =所确定,即如果方程(,)0F x y =确定了一个函数关系()y f x =,则称()y f x =是由方程(,)0F x y =所确定的隐函数形式.说明:把一个隐函数化成显函数,叫做隐函数的显化.例如从方程310x y +-=解出y =就把隐函数化成了显函数.但并非所有的隐函数都能显化,隐函数的显化有时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3)分段函数:如果函数的对应法则是由几个解析式表示的,则称之为分段函数,如1,0()1,0x x f x x x +≥⎧=⎨-<⎩ 是由两个解析式表示的定义域为(,)-∞+∞的一个函数.(4)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如果自变量x 与因变量y 的关系是通过第三个变量t 联系起来 ()()x t y t ϕφ=⎧⎨=⎩ (t 为参变量),则称这种函数关系为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例如:参数方程2cos2sin x t y t=⎧⎨=⎩表示的图形即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二)函数的几种特性1.有界性设函数()f x的定义域为D,数集X D⊂,如果存在正数M,使得()f x M≤对任一x X∈都成立,则称函数()f x在X上有界.如果这样的M不存在,就称函数()f x在X上无界.说明:我们这里只讨论有界无界的问题而不区分上界和下界,并且,由上述定义不难看出,如果正数M 是函数()f x 的一个界,则比M 大的数都是函数()f x 的界.2.单调性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D ,区间I D ∈.如果对于区间I 上任意两点1x 及2x ,当.12x x <.时,恒有12()()f x f x <,则称函数()f x 在区间I 上是单调增加的;如果对于区间I 上任意两点1x 及2x ,当12x x <时,恒有12()()f x f x >,则称函数()f x 在区间I 上是单调减少的.单调增加和单调减少的函数统称为单调函数.3.奇偶性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D 关于原点对称.如果对于任一x D ∈,()()f x f x -=恒成立,则称()f x 为偶函数.如果对于任一x D ∈,()()f x f x -=-恒成立,则称()f x 为奇函数.例如:()c o s f x x =、2()f x x =都是偶函数,()s i n f x x =、()a r c t a n f x x =是奇函数,而()s i nc o s f x x x =+则为非奇非偶函数.偶函数的图形关于y 轴对称,而奇函数的图形关于原点对称.说明:两个偶函数的和是偶函数,两个奇函数的和是奇函数;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其余结论读者可自行论证.4.周期性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D .如果存在一个正数l ,使得对于任一x D ∈有()x l D ±∈,且()()f x l f x +=恒成立,则称()f x 为周期函数,l 称为()f x 的周期,通常我们说周期函数的周期是指最小正周期.例如:函数s i nx 、c o s x 都是以2π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函数tan x 是以π为周期的周期函数.(三)函数的运算1.和差积商运算设函数()f x ,()g x 的定义域依次为1D ,2D ,12D D D φ=≠ ,则我们可以定义这两个函数的下列运算:(1)和(差)f g ±:()()()()f g x f x g x ±=±,x D ∈;(2)积f g ⋅:()()()()f g x f x g x ⋅=⋅,x D ∈;(3)商f g :()()()f f x x g g x ⎛⎫= ⎪⎝⎭,\{()0,}x D x g x x D ∈=∈.2.反函数(函数的逆运算) 对于给定的y 是x 的函数()y f x =,若将y 当作自变量而x 当作因变量,则由关系式()y f x =所确定的函数()x y ϕ=称为函数()f x 的反函数,记为1()y f x -=,()f x 叫做直接函数.若直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D ,值域为M ,则反函数1()y f x -=的定义域为M ,值域为D .且直接函数的图像与反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 x =对称.3.复合函数(函数的复合运算) 设函数()y f u =的定义域为f D ,函数()u g x =的定义域为g D ,且其值域g f R D ⊂,则由下式确定的函数[()]y f g x =,g x D ∈称为由函数()u g x =与函数()y f u =构成的复合函数,它的定义域为g D ,变量u 称为中间变量.说明:g 与f 能构成复合函数的条件是函数g 的值域g R 必须含在函数f 的定义域f D 内,即g f R D ⊂,否则不能构成复合函数.此外,复合函数可以由多个函数复合而成.(四)基本初等函数与初等函数1.基本初等函数幂函数:y x μ=(R μ∈是常数); 指数函数:x y a =(0a >且1a ≠); 对数函数:log a y x =(0a >且1a ≠,特别当a e =时记为ln y x =); 三角函数:2222sin 22sin cos cos2cos sin 12sin 2cos 1x x x x x xx x ==-=-=-,cos y x =,tan y x =,cot y x =,221sec cos sec 1tan sin cos 09098990y x xx xxlokiujkLKO ppp ===+,csc y x =;反三角函数:arcsin y x =,arccos y x =,arctan y x =,cot y arc x =.以上五类函数统称为基本初等函数.说明:反三角函数是学习和复习的难点,因此这里重点给出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关系,这对于后边学习极限、渐近线及导数等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请大家牢记.(1)反正弦函数arcsin y x =:是由正弦函数sin y x =在区间[,]22ππ-上的一段定义的反函数,故其定义域为[1,1]-,值域为[,]22ππ-.(2)反余弦函数arccos y x =:是由余弦函数cos y x =在区间[0,]π上的一段定义的反函数,故其定义域为[1,1]-,值域为[0,]π.(3)反正切函数arctan y x =:是由正切函数tan y x =在区间(,)22ππ-上的一段定义的反函数,故其定义域为(,)-∞+∞,值域为(,)22ππ-. (4)反余切函数cot y arc x =:是由余切函数cot y x =在区间(0,)π上的一段定义的反函数,故其定义域为(,)-∞+∞,值域为(0,)π.2.初等函数由常数和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的四则运算和有限次的函数复合步骤所构成并可用一个式子表示的函数,称为初等函数.例如:22sin cos y x x =,()(),[()]x f x g x xe g f x -===,ln(y x =+,2arccos(1)y x =-等都是初等函数.在本课程中所讨论的函数绝大多数都是初等函数.二、极限(一)数列的极限1.数列极限的定义:设{}n x 为一数列,如果存在常数A ,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不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整数N ,使得当n N >时,不等式n x A ε-<都成立,那么就称常数A 是数列{}n x 的极限,或者称数列{}n x 收敛于A ,记为lim n n x A →∞=或n x A →(n →∞).如果不存在这样的常数A ,就说数列{}n x 没有极限,或者说数列{}n x 是发散的,习惯上也说lim n n x →∞不存在. 说明:数列极限中自变量n 的趋向只有一种,即n →∞,虽然含义表示正无穷,但不要写做n →+∞,注意与函数极限的区别.2.收敛数列的性质性质(1):(极限的唯一性)如果数列{}n x 收敛,那么它的极限唯一. 性质(2):(收敛数列的有界性)如果数列{}n x 收敛,那么数列{}n x 一定有界.说明:对于数列{}n x ,如果存在正数M ,使得对一切n ,都有n x M ≤,则称数列{}n x 是有界的,否则称数列{}n x 是无界的.性质(3):(收敛数列的保号性)如果lim n n x A →∞=,且0A >(或者0A <),那么存在正整数N ,当n N >时,都有0n x >(或0n x <).(二)函数的极限1.函数极限的定义(1)0x x →时函数的极限:设函数()f x 在点0x 的某个去心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存在常数A ,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不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数δ,使得当x 满足不等式00x x δ<-<时,对应的函数值()f x 都满足不等式()f x A ε-<,那么常数A 就叫做函数()f x 当0x x →时的极限,记作lim ()x x f x A →=或()f x A →(当0x x →). 说明:函数的左极限0lim ()x x f x A -→=或0()f x A -=;右极限0lim ()x x f x A +→=或0()f x A +=;左极限与右极限统称单侧极限.函数()f x 当0x x →时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是左右极限都存在并且相等,即00()()f x f x -+=.(2)x →∞时函数的极限:设函数()f x当x 大于某一正数时有定义.如果存在常数A ,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不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数X ,使得当x满足不等式x X >时,对应的函数值()f x 都满足不等式()f x A ε-<,那么常数A 就叫做函数()f x 当x →∞时的极限,记作lim ()x f x A →∞=或()f x A →(当x →∞). 说明:此定义包含lim ()x f x A →+∞=和lim ()x f x A →-∞=两种情况.2.函数极限的性质(以0x x →为例)性质(1):(函数极限的唯一性)如果0lim ()x x f x →存在,那么这极限唯一.性质(2):(函数极限的局部有界性)如果0lim ()x x f x A →=,那么存在常数0M >和0δ>,使得当00x x δ<-<时,有()f x M ≤. 性质(3):(函数极限的局部保号性)如果0lim ()x x f x A →=,且0A >(或0A <),那么存在常数0δ>,使得当00x x δ<-<时,有()0f x >(或()0f x <).(三)极限运算法则1.如果0lim ()x x f x A →=,0lim ()x x g x B →=,则有(1)000lim[()()]lim ()lim (x x x x x x f x g x f x g →→→±=±;(2)000lim[()()]lim ()lim (x x x x x x f x g x f x g x →→→⋅=⋅;(3)000lim ()()lim ()lim ()x x x x x x f x f x A g x g x B →→→==,其中0B ≠;(4)00lim[()]lim ()x x x x cf x c f x →→=,其中c 为常数;(5)00lim[()][lim ()]n n x x x x f x f x →→=,其中n 为正整数.2.设有数列{}n x 和{}n y ,如果lim n n x A →∞=,lim n n y B →∞=,则有 (1)lim()n n n x y A B →∞±=±; (2)lim()n n n x y A B →∞⋅=⋅; (3)lim n n nx A y B →∞=,其中0n y ≠(1,2,n = )且0B ≠.3.如果()()x x ϕψ≥,而0lim ()x x x A ϕ→=,0lim ()x x x B ψ→=,则A B ≥.4.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设函数[()]y f g x =是由函数()u g x =与函数()y f u =复合而成,[()]f g x 在点0x 的某去心邻域内有定义,若00lim ()x x g x u →=,0lim ()u u f u A →=,且存在00δ>,当00(,)x U x δ∈ 时,有0()g x u ≠,则00lim [()]lim ()x x u u f g x f u A →→==. 说明:本法则以0x x →为例,其他趋向下亦成立.(四)极限存在准则1.准则I 如果数列{}n x 、{}n y 及{}n z 满足下列条件:(1)从某项起,即0n N ∃∈,当0n n >时,有n n n y x z ≤≤,(2)lim n n y A →∞=,lim n n z A →∞=, 那么数列{}n x 的极限存在,且lim n n x A →∞=. 准则I ' 如果函数()f x 、()g x 及()h x 满足下列条件:(1)当0(,)x U x r ∈ (或x M >)时,()()()g x f x h x ≤≤,(2)0()lim ()x x x g x A →→∞=,0()lim ()x x x h x A →→∞=, 那么0()lim ()x x x f x →→∞存在,且等于A . 说明:准则I 及准则I '称为夹逼准则.2.准则II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准则II ' 单调有界函数必有极限.(函数有界一般是指在某个邻域内有界)(五)两个重要极限1.00sin sin 2lim 1,lim 12x x x x x x→→==,可引申为()0002sin ()lim 1()sin ()lim 1,()0()sin 222lim lim ,5tan353150:sin ,,,tan ,arcsin 1,ln(1)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e x ϕϕϕϕϕϕ→→→→==→⋅==⋅→-+ ,式中不管自变量x 是哪种趋向,只要在此趋向下()0x ϕ→即可(()0x ϕ+→或()0x ϕ-→时亦成立).2.10lim(1)1lim(1)xx x x x ee x →→∞+=+= 或 1lim(1)x x e x →∞+=,可引申为1()()021122lim [1()]2lim (1)1x x xx x x x ee x ϕϕϕ→-++--→∞+=⎡⎤-+=⎢⎥+⎣⎦(()0x ϕ+→或()0x ϕ-→时亦成立)或()()1lim (1)()x x e x ϕϕϕ→∞+=(()x ϕ→+∞或()x ϕ→-∞时亦成立).说明:数列亦有第二种极限形式,即1lim(1)n n e n→∞+=.两个重要极限是考试的必考内容,请大家务必好好掌握.(六)无穷小和无穷大1.定义(1)无穷小的定义:如果函数()f x 当0x x →(或x →∞)时的极限为零,那么称函数()f x 为当0x x →(或x →∞)时的无穷小量(简称无穷小).特别地,以零为极限的数列{}n x 称为n →∞时的无穷小. 说明:以后我们再提到无穷小时,把数列{}n x 当作特殊的函数来看待,故所谓的无穷小本质上就是函数,并且一定是在自变量x 的某一趋向下才有意义.(2)无穷大的定义:如果在自变量的某一变化过程中,函数()f x 的绝对值无限增大,则称函数()f x 为自变量在此变化过程中的无穷大量(简称无穷大).说明:在自变量的同一变化过程中,如果()f x 为无穷大,则1()f x 为无穷小;反之,如果()f x 为无穷小且()0f x ≠,则1()f x 为无穷大. 2.无穷小的比较设α,β均为自变量同一趋向下的无穷小,且0α≠,(1)如果lim 0βα=,则称β是比α高阶的无穷小,记作()o βα=;(2)如果lim βα=∞,则称β是比α低阶的无穷小;(3)如果lim 0c βα=≠,则称β与α是同阶无穷小;(4)如果lim 1βα=,则称β与α是等价无穷小,记作~αβ; .3.无穷小的性质(1)有限个无穷小的和是无穷小.(2)常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3)有限个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4)有界函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5)求两个无穷小之比的极限时,分子及分母都可用等价无穷小来替换,即设α,β,α',β'均为自变量同一趋向下的无穷小,且~αα',~ββ',lim βα''存在,则lim lim ββαα'='(lim 表示自变量的任一趋向下的极限,以后文中出现此符号时均为此意,不再解释). 说明:等价无穷小非常重要,故将常用的等价无穷小列举如下,请大家务必牢记.0x →时sin ~x x ,可引申为()0x ϕ→时,sin ()~()x x ϕϕ; 0x →时tan ~x x ,可引申为0x →时sin ~arc x x ,可引申为()0x ϕ→时,sin ()~()arc x x ϕϕ;0x →时211cos ~2x x -,可引申为()0x ϕ→时,211cos ()~()2x x ϕϕ-; 0x →时11~x n-,可引申为()0x ϕ→时,11~()x nϕ-; 0x →时1~x e x -,可引申为0x →时ln(1)~x x +,可引申为()0x ϕ→时,ln(1())~()x x ϕϕ+.三、连续(一)连续的概念1.连续的定义连续性定义(1):设函数()f x 在点0x 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如果000lim lim[(x x y f x ∆→∆→∆=+∆,则称函数..在点0x 连续(即自变量的变化量趋于零时函数值的变化量也趋于零).连续性定义(2):设函数()f x 在点0x 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如果00lim ()()x x f x f x →=,则称函数()y f x =在点0x 连续.2.左连续、右连续及区间连续(1)左连续:0lim ()x x f x -→存在且等于0()f x ,即00()()f x f x -=;(2)右连续::0lim ()x x f x +→存在且等于0()f x ,即00()()f x f x +=;(3)区间连续:若函数()f x 在区间每一点都连续,则称()f x 为该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或者说函数()f x在该区间上连续.如果区间包括端点,则函数()f x 在右端点连续是指左连续,()f x 在左端点连续是指右连续.说明:一切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内都是连续的.(二)函数的间断点1.定义:设函数()f x 在点0x 的某去心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函数有下列三种情形之一:(1)在0x x =处没有定义;(2)虽在0x x =处有定义,但0lim ()x x f x →不存在;(3)虽在0x x =处有定义,且0lim ()x x f x →存在,但00lim ()()x x f x f x →≠,则函数()f x 在点0x 为不连续,而点0x 称为函数()f x 的不连续点或间断点.2.分类:(1)第一类间断点:如果0x 是函数()f x 的间断点,但左极限0()f x -和右极限0()f x +都存在,那么0x 称为函数()f x 的第一类间断点.00()()f x f x -+=时称0x 为可去间断点,00()()f x f x -+≠时称0x 为跳跃间断点.(2)第二类间断点:不是第一类间断点的任何间断点,称为第二类间断点.常见的第二类间断点有无穷间断点和振荡间断点.(三)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1.有界性与最值定理:在闭区间[,]a b 上连续的函数在该区间上有界且一定能取得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零点定理:设函数()f x 在闭区间[,]a b 上连续,且()f a 与()f b 异号(即()()0f a f b ⋅<),那么在开区间(,)a b 内至少有一点ξ,使得()0f ξ=.3310,(0,1)()1,[0,1],(0)1,(1)1,(0,1),()0x x f x x x x f f f ξξ+-==+-∈=-=∈= 3.介值定理:设函数()f x 在闭区间[,]a b 上连续,且在这区间的端点取不同的函数值()f a A =及()f b B =,那么对于A 与B 之间的任意一个数C ,在开区间(,)a b 内至少有一点ξ,使得()f C ξ=(a b ξ<<).【典型例题】【例1-1】求复合函数.1.设()12x f x x=-,求[()]f f x . 解:求[()]f f x 就是用()f x 代替x然后化简,得12[()]1221212xx x f f x x x x x-==---⋅-.2.设2,01()3,12x x f x x x ⎧≤≤=⎨<≤⎩,()x g x e =,求[()]f g x .解:当01x e ≤≤即0x ≤时,22[()]()x x f g x e e ==,当12x e <≤即0ln 2x <≤时,[()]3x f g x e =,故2,0[()]3,0ln 2x x e x f g x e x ⎧≤=⎨<≤⎩. 【例1-2】求函数的定义域. 1.()ln(1)f x x =+-.解:由arcsin(21)x -可得1211x -≤-≤,即01x ≤≤;由可得arcsin(21)0x -≥,即0211x ≤-≤,112x ≤≤;由ln(1)x -可得10x ->,即1x <,故原函数的定义域为三部分的交集,即1[,1)2. 2.2()arccos(2)2f x x x x =+---.10x -≥,即..;由220x x --≠即(1)(2)0x x +-≠可得1x ≠-且2x ≠;由arccos(2)x -可得121x -≤-≤,13x ≤≤,故原函数的定义域为三部分的交集,即为[1,2)(2,3] .【例1-3】判断函数的奇偶性.1.设()f x 和()g x 为任意函数,定义域均为(,)-∞+∞,试判定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f x f x g x g x +-++- 解:由奇偶性的判定可知,()()f x f x +-与()()g x g x +-均为偶函数,故其和亦为偶函数.(2)()()()()f x f x g x g x --++- 解:由奇偶性的判定可知,()()f x f x --为奇函数,()()g x g x +-为偶函数,故其和为非奇非偶函数.2.判定函数()ln(f x x =+的奇偶性.解:因()ln(f x x -=-+ln(x =-+1ln x=+)()x f x =-+=-,故原函数为奇函数.【例1-4】计算下列极限.1.22212lim()n n n n n→∞+++ . 解:当n →∞时,此题是无限个无穷小之和,不能直接求极限,先变形化简再计算:。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数一答题技巧一、仔细阅读题目在答题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的内容和条件,明确题目类型和所需知识范围。
这样可以避免误解题目或遗漏重要信息。
二、分析解题思路根据题目类型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高数一的题目通常涉及到代数、函数、极限、导数等知识点,需要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知识。
例如,对于代数题,可以尝试使用方程式或不等式的方法来解决;对于函数题,可以画出函数图像来辅助理解;对于极限题,可以运用极限的定义或性质来推导。
三、熟练掌握基本知识高数一的题目通常涉及到代数、函数、极限、导数等知识点,需要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知识。
在答题前,可以先回顾一下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题目。
四、选择题使用适当方法选择题可以使用代入、排除、图像等办法选出答案,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例如,对于数值型选择题,可以代入特殊值或排除法来找出正确答案;对于含有未知数的选择题,可以画出函数图像来辅助判断。
五、大题要有步骤大题不要空着,根据题目要求和所给条件,写出相关的公式或步骤。
即使不会做,也要尝试写出与题目相关的公式或步骤,这样可以得分。
同时,要注意逻辑清晰和步骤完整。
六、注意小题巧解小题要小做,注意巧解,善于使用数形结合、特值等方法,排除、验证、转化、分析、估算、极限等方法。
例如,对于范围型小题,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判断;对于存在型小题,可以尝试使用特值法来验证。
七、快速审阅全卷快速审阅全卷,了解题型和分值分布,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和顺序。
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答题进度和重点内容。
同时,要注意时间的分配和优先级,确保能够及时完成答题。
总之,在成人高考专升本高数一的答题中,要注意仔细阅读题目、分析解题思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选择题使用适当方法、大题要有步骤、注意小题巧解以及快速审阅全卷等方面。
通过这些技巧的应用,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2023年山东地区专升本高数一证明题的解析一、证明题的基本要求专升本高数一考试中的证明题,通常要求考生根据已知条件,运用相关数学知识和定理,证明或推导出所需的结论。
这类题目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解题步骤1. 理清题意和已知条件在解决证明题之前,首先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并清楚已知条件。
只有明确了题目的要求和已知条件,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证明的过程。
2. 运用相关数学知识和定理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已知条件,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相关定理,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在证明的过程中,常见的数学方法包括利用数学归纳法、反证法、几何推理等。
3. 严密的逻辑推理在证明题的解答过程中,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步步为营。
每一步的推导都要确保合乎逻辑,推理过程的连贯性和严密性非常重要。
同时需要注意符号的正确运用,避免因符号错误导致整个证明过程出现问题。
4. 结论的呈现在得出最终的结论之后,需要以清晰明了的语言将结论呈现出来。
结论的呈现需要简练明了,语言准确,避免出现歧义。
三、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1. 对定理的熟练掌握在解答证明题时,需要对相关数学定理有一个熟练的掌握。
不仅需要了解定理的内容,还要了解定理的适用条件和推导过程。
只有对定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运用到证明题中去。
2. 多多练习在准备专升本高数一考试时,需要多多练习证明题。
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各种类型的证明题,积累解题经验。
3. 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证明在解答证明题时,需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证明。
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已知条件,也不能跳过中间推导过程。
要紧抠题意,一步一步地进行论证,确保证明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4. 仔细审题,不漏掉任何已知条件在解答证明题之前,需要认真审题,确保把题目中的所有已知条件都纳入考虑范围,因为有时候题目中可能会隐藏一些条件,对解题过程有重要的作用。
成考专升本中的高数一和高数二有何区别(二)引言概述:高等数学一和高等数学二是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中的两门重要数学课程。
在这篇文档中,将探讨高等数学一和高等数学二之间的区别。
通过对两门课程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在内容、难度和应用方面的异同。
正文:一、内容上的区别1.高等数学一更偏重于基础概念和理论,包括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积分与定积分等核心概念;2.高等数学二在一的基础上延伸,涉及到更多的高级概念和方法,如多元函数极限与连续、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等;3.高等数学二还引入了常微分方程、级数和傅里叶级数等新的内容,扩展了学生的数学视野。
二、难度上的区别1.高等数学一相对而言更加基础和容易理解,侧重于奠定数学的基础和思维方式;2.高等数学二相对较难,对数学的抽象思维和推导能力要求更高,考查更多的定理证明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应用上的区别1.高等数学一的应用更多地集中在工程、物理和生物等实际问题的建模中,例如曲线的拟合、最优化问题和微分方程的应用等;2.高等数学二的应用更加广泛,涉及到的领域包括电磁学、力学、数学物理等,例如多元函数的偏导数和梯度在场论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上的区别1.高等数学一教学注重理论和概念的讲解和演示,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2.高等数学二教学则更加注重实例演示和应用训练,强调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五、学习建议1.建议在学习高等数学一时,要注重对基础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多做习题提升基本的计算和推导能力;2.建议在学习高等数学二时,要加强对高级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注重实际问题的建模和解决。
总结:通过对高等数学一和高等数学二在内容、难度、应用和教学方法上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高等数学一更偏重基础概念与理论,相对较容易理解;而高等数学二则涉及更多的高级概念和方法,应用范围更广,学习难度更大。
对于学生而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这两门课程。
高数专升本第一章练习题### 高数专升本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函数 $f(x)=x^2$ 的导数是()。
A. $2x$B. $x^2$C. $x$D. $1/x$2. 极限 $\lim_{x \to 0} \frac{\sin x}{x}$ 的值是()。
A. 0B. 1C. $-1$D. 不存在3. 函数 $y=\ln(x)$ 的定义域是()。
A. $(-\infty, 0)$B. $(0, +\infty)$C. $(-\infty, +\infty)$D. $(-\infty, 0]$4. 函数 $f(x)=x^3-3x^2+2$ 的极值点是()。
A. $x=1$B. $x=2$C. $x=0$D. $x=-1$5. 函数 $y=e^x$ 的导数是()。
A. $e^{-x}$B. $e^x$C. $-e^x$D. $1/e^x$####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函数 $f(x)=x^3+2x^2-5x+1$ 的导数是 $f'(x)=____$。
2. 函数 $y=\ln(2x)$ 的导数是 $y'=____$。
3. 函数 $y=x^2e^x$ 的二阶导数是 $y''=____$。
4. 极限 $\lim_{x \to 1} \frac{x^2-1}{x-1}$ 的值是 $____$。
5. 函数 $y=\sin(x)$ 的不定积分是 $y=____$。
#### 三、解答题(每题15分,共40分)1. 求函数 $f(x)=x^3-6x^2+11x-6$ 在区间 $(0, 3)$ 上的单调区间和极值点。
2. 计算极限 $\lim_{x \to \infty} \frac{3x^2-2x+1}{2x^2+5x-3}$。
3. 求函数 $y=e^{-x}$ 的不定积分,并求出当 $x=1$ 时的定积分。
#### 四、证明题(15分)证明:若函数 $f(x)$ 在点 $x_0$ 处可导,则 $f(x)$ 在 $x_0$ 处连续。
2022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高等数学(一)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㊁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当x ң0时,l n (1+x 2)为x 的(㊀㊀)A .高阶无穷小量B .等价无穷小量C .同阶但不等价无穷小量D .低阶无穷小量2 l i m x ңɕ1+3x æèçöø÷=(㊀㊀)A .e3B .e2C .e32D .e233 设y(n -2)=si n x ,则y (n )=(㊀㊀)A .c o s xB .-c o s xC .s i n xD .-s i n x4 设函数f (x )=3x 3+a x +7在x =1处取得极值,则a =(㊀㊀)A .9B .3C .-3D . 95 ʏ2c o s 3x d x =(㊀㊀)A .6s i n 3x +CB .23s i n 3x +CC .13s i n 3x +CD .16s i n 3x +C6ʏx0s i n 2t d t ()ᶄ=(㊀㊀)A .s i n 2xB .s i n 2xC .c o s 2xD .-s i n ˙2x7 设z =(y -x )2+1x ,则∂z∂y=(㊀㊀)A .2(y -x )-1x2B .2(y -x )-1xC .2(x -y )D .2(y -x )8 函数f (x ,y )=x 2+y 2-2x +2y +1的驻点是(㊀㊀)A .(0,0)B .(-1,1)C .(1,-1)D .(1,1)9 下列四个点中,在平面x +y -z +2=0上的是(㊀㊀)A .(-2,1,1)B .(0,1,1)42C.(1,0,1)D.(1,1,0)10 级数ðɕn=1x n n+1的收敛半径为(㊀㊀) A.12B.1C.32D.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㊁填空题(11~2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1 l i m xң0x+s i n2xs i n x=.12 设函数f(x)满足fᶄ(1)=5,则l i m xң0f(1+2x)-f(1)x=.13 设y˙=11+x,则d y=.14 曲线y=x4-x的水平渐近线方程为.15 ʏx2(+3x12)d x=.16 ʏ1-1(1+x s i n x2)d x=.17 ʏ203x d x=.18 设z=x t a n(y2+1),则∂z∂x=.19 微分方程d y d x+2y=0的通解为:y=.20 过点(1,0,-1)与平面3x-y-z-2=0平行的平面的方程为.三㊁解答题(21~28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推理㊁演算步骤)21 (本题满分8分)计算l i m xң0x3x-s i n x22 (本题满分8分)设函数f(x)=e+12x2-s i n x,求fᶄ(1)52求函数f (x )=x 3-x 2-x +2的单调区间.24 (本题满分8分)求曲线y =x 2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25 (本题满分8分)求ʏ1x (x +2)d x .26 (本题满分10分)求微分方程y ᶄ+11+x y =x1+x满足初值条件y x =1=1427(本题满分10分)计算∬Dx +y 2()d x d y ,其中D 是由直线y =0,y =x ,x =1所围成的闭区域.62证明:当x>0时,e x>1+x.72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ʌ答案ɔA 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高阶无穷小量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由题可知l i m x ң0l n1+x 2()x=l i m x ң0x 2x =l i m x ң0x =0,故l n (1+x 2)是x 的高阶无穷小量.2 ʌ答案ɔC 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两个重要极限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l i m x ңɕ1+3x æèçöø÷=l i m x ңɕ1+3x æèçöø÷x 3 32=l i m x ңɕ1+3x æèçöø÷x3éëêêùûúú32=e 32.3 ʌ答案ɔD 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高阶导数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y (n -1)=(y (n -2))ᶄ=(s i n x )ᶄ=c o s x ,因此y (n )=(y(n -1))ᶄ=(c o s x )ᶄ=-s i n x .4 ʌ答案ɔD 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函数取得极值的条件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函数f (x )在x =1处取得极值,而f ᶄ(x )=9x 2+a ,故f ᶄ(1)=9+a =0,解得a =-95 ʌ答案ɔB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不定积分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ʏ2c o s 3x d x =23ʏc o s 3xd (3x )=23si n 3x +C .6 ʌ答案ɔB 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变上限定积分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由变上限定积分的定理可知ʏx 0s i n 2t d t ()ᶄ=s i n 2x .7 ʌ答案ɔD 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偏导数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z ∂y=[(y -x )2]ᶄ+0=2(y -x ).8 ʌ答案ɔC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二元函数的驻点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由题干可求得f x (x ,y )=2x -2,f y (x ,y )=2y +2 令f x (x ,y )=0,f y (x ,y )=0,解得x =1y =-1,即函数的驻点为(1,-1)9 ʌ答案ɔA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平面方程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把选项中的几个点带入平面方程,只有选项A 满足方程,故选项A 是平面上的点.8210 ʌ答案ɔB 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幂级数的收敛半径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由题可知ρ=l i m n ңɕ1n +1+11n +1=l i m n ңɕn +1n +2=1,因此级数的收敛半径为R =1ρ=1二、填空题11 ʌ答案ɔ3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函数极限的运算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l i m x ң0x +s i n 2x s i n x =l i m x ң0x s i n x +l i m x ң0s i n 2x s i n x =1l i m x ң0s i n x x+l i m x ң02x x=1+2=3 12 ʌ答案ɔ10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导数的定义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l i m x ң0f (1+2x )-f (1)x =2l i m x ң0f (1+2x )-f (1)2x=2f ᶄ(1)=2ˑ5=10 13 ʌ答案ɔ-1(1+x )2d x 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函数微分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y ᶄ=11+x æèçöø÷ᶄ=-1(1+x )2,故有d y =y ᶄd x =-1(1+x )2d x .14 ʌ答案ɔy =-1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曲线的渐近线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由于l i m x ңɕx 4-x =l i m x ңɕ14x -1=10-1=-1,因此曲线的水平渐近线为y =-115 ʌ答案ɔx 33+2x +C 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不定积分求解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ʏx 2(+3x )d x =ʏx 2d x +3ʏx 12d x =x 33+3ˑ11+12x 12+1+C =x 33+2x +C .16 ʌ答案ɔ2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奇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定积分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令f (x )=x s i n x 2,有f (-x )=-x s i n x 2=-f (x ),即函数f (x )是奇函数,因此ʏ1-11(+xs i n x 2)d x =ʏ1-1dx +0=217 ʌ答案ɔ8l n 392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定积分的计算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ʏ203xd x =3x l n 320=32-30l n 3=9-1l n 3=8l n 318 ʌ答案ɔt a n (y 2+1)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二元函数的偏导数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对x 求偏导,可将t a n (y 2+1)看作是常数,故∂z ∂x=t a n (y 2+1)19 ʌ答案ɔC e -2x 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将微分方程变量分离,可得d y d x =-2y ⇒d y y =-2d x ,两边同时积分ʏdy y=ʏ-2d x ,可得l n |y |=-2x +C 1⇒y =ʃe-2x +C =ʃe C e -2x =C e -2x (其中C =ʃe c )20 ʌ答案ɔ3x -y -z -4=0ʌ考情点拨ɔ本题考查了平面的点法式方程的知识点.ʌ应试指导ɔ平面3x -y -z -2=0的法向量为(3,-1,-1),所求平面与其平行,故所求平面的法向量为(3,-1,-1),由平面的点法式方程得所求平面方程为3(x -1)-(y -0)-(z +1)=0,即3x -y -z -4=0 三、解答题21 l i m x ң0x 3x -s i n x =l i m x ң03x 21-c o s x =l i m x ң06x s i n x =622 f ᶄ(x )=x -c o s x .fᶄ(1)=1-c o s 1 23 fᶄ(x )=3x 2-2x -1 令f ᶄ(x )=0,解得x 1=-13,x 2=1 当x <-13或x >1时,f ᶄ(x )>0,故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ɕ,-13æèçöø÷,(1,+ɕ).当-13<x <1时,fᶄ(x )<0,故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3,1æèçöø÷ 24 y ᶄ=2x ,y ᶄx =1=2故所求的切线方程为y -1=2(x -1),即y =2x -125ʏd x x (x +2)=12ʏ1x -1x +2æèçöø÷d x =12(l n |x |-l n |x +2|)+C =12l n |xx +2|+C .0326 y =e-ʏ(ʏx1+xe ʏd x +C )=11+xʏx d x +C ()=11+x x 22+C æèçöø÷由y x =1=14得C =0,所以特解为y =x 22(1+x )27 ∬Dx +y 2()d x d y =ʏ10dx ʏx0x +y 2()d y=ʏ10x y +y 33æèçöø÷x 0d x=ʏ10x 2+x 33æèçöø÷d x =x 33+x 412æèçöø÷10=51228 设f (x )=e x -1-x ,则f ᶄ(x )=e x-1 当x >0时,f ᶄ(x )>0,故f (x )在(0,+ɕ)单调递增.又因为f (x )在x =0处连续,且f (0)=0,所以当x >0时,f (x )>0 因此当x >0时,e x -1-x >0,即e x >1+x .13。
专升本极限练习题高数一### 专升本极限练习题高数一极限的概念是高等数学中的基础,它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行为。
以下是几个专升本高数一的极限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极限的计算方法。
#### 练习题1:求极限设函数 \( f(x) = \frac{x^2 - 4}{x - 2} \),求 \( \lim_{x \to 2} f(x) \)。
#### 练习题2:使用洛必达法则计算极限 \( \lim_{x \to 0} \frac{\sin x}{x} \)。
#### 练习题3:无穷小量的比较已知 \( \lim_{x \to 0} \frac{f(x)}{x^2} = 3 \),求 \( \lim_{x \to 0} \frac{f(x)}{x^3} \)。
#### 练习题4:函数极限的运算设 \( \lim_{x \to 2} g(x) = 5 \) 和 \( \lim_{x \to 2} h(x) =3 \),求 \( \lim_{x \to 2} [g(x) + h(x)] \) 和 \( \lim_{x \to 2} [g(x) \cdot h(x)] \)。
#### 练习题5:复合函数的极限设 \( \lim_{x \to 1} f(x) = 2 \) 和 \( \lim_{y \to 2} g(y) =3 \),求 \( \lim_{x \to 1} g(f(x)) \)。
#### 练习题6:极限的连续性判断函数 \( f(x) = \begin{cases} x^2, & x \leq 1 \\ 2x, & x > 1 \end{cases} \) 在 \( x = 1 \) 处是否连续,并说明理由。
#### 练习题7:极限与无穷大计算 \( \lim_{x \to \infty} \frac{3x^2 + 2x + 1}{x^2 + 1} \)。
#### 练习题8:极限的夹逼定理已知 \( -2 < \sin x < 2 \) 对所有 \( x \) 成立,求 \( \lim_{x \to 0} \frac{\sin x}{x} \)。
福建2024专升本理工一高数考纲一、基本概念及定义1. 集合与映射1.1 集合的概念1.2 集合的运算1.3 映射的定义1.4 映射的性质2. 数理基础2.1 数列的概念2.2 数列的极限2.3 函数的概念2.4 函数的性质3. 极限与连续3.1 极限的定义3.2 极限的运算法则3.3 连续的定义3.4 连续函数的性质4. 导数与微分4.1 导数的定义4.2 导数的计算4.3 微分的概念4.4 微分的应用5. 积分与应用5.1 定积分的定义5.2 定积分的计算5.3 不定积分的定义5.4 不定积分的计算二、题型及解题技巧1.1 针对基本概念和定义的选择题1.2 针对数理基础的选择题1.3 针对极限与连续的选择题1.4 针对导数与微分的选择题1.5 针对积分与应用的选择题2.1 对于集合与映射的计算题2.2 对于数列与函数的计算题2.3 对于极限与连续的计算题2.4 对于导数与微分的计算题2.5 对于积分与应用的计算题3.1 针对基本概念和定义的证明题3.2 针对数理基础的证明题3.3 针对极限与连续的证明题3.4 针对导数与微分的证明题3.5 针对积分与应用的证明题三、备考重点及注意事项1. 熟练掌握基本概念与定义,确保概念清晰2. 独立完成各类题型,熟悉解题技巧3. 多做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注重对证明题的训练,提高逻辑推理能力5. 注意复习各章节知识,全面提升数学水平以上即是福建2024专升本理工一高数考纲的相关内容,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复习,努力备考,取得优异成绩。
祝愿大家成功!。
成考专升本高数一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
1. 阅读清题:在开始解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所要求的内容以及给出的条件。
2. 分析解题思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给出的条件,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可以根据题目类型,如代数、几何、概率等,选择相应的解题方法。
3. 熟练掌握基本知识:高数一的题目通常涉及到代数、函数、极限、导数等知识点,要保证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 注意细节: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计算过程中的细节,如符号的运用、等式的转换等。
一些细小的错误可能会导致答案的偏差。
5. 做好图表:对于一些几何题或者图形函数题,可以在纸上做出相应的图表,帮助理解题目和找到解题的方法。
6. 选择适当的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采用分阶段、分步骤来解决。
有时也可以利用已知条件进行猜测、假设,然后再逐步求证。
7. 多做练习题:通过多做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技巧,同时也能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积累和总结,以便在考试中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题目。
8. 查漏补缺: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自己不熟悉或者不了解的知识点,可以及时查漏补缺,加强知识的掌握。
9. 关注考点:在备考过程中,要关注成考专升本高数的考点,了解出题的特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10. 自信心要充足:在答题的过程中,要保持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积累,遇到困难也要坚持解决,不轻易放弃。
成考专升本高数一答题技巧高等数学是许多成考生头疼的科目之一。
然而,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答题技巧,就能够更好地应对高数一的考试。
本文将分享一些成考专升本高数一答题技巧,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理清知识点逻辑关系高数一的知识点众多,错综复杂。
为了有效地解题,我们首先需要理清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思维导图等工具,将不同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样,当遇到相应的题目时,我们就能准确地找到解题的思路。
二、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高数一的题目往往涉及到一些基本概念和定义。
因此,我们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建立起牢固的基础。
只有对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揣摩解题思路在解高数一的题目时,我们要学会揣摩出题者的出题思路。
通过分析题目中的信息和给定条件,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题目的要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
这需要我们平时多做一些题目,不断积累解题经验。
四、关注解题方法高数一中存在着不同的解题方法,如代数法、几何法、微分方程法等。
我们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解题。
有时候,一道题目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答案,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过程中进行适当的验证,确保得出的答案正确无误。
五、注意题目的考察重点高数一的题目往往有明确的考点和重点,我们要注意从题目中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通过分析历年的真题和模拟试卷,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题目的考察方式和重点内容,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六、刻苦练习高数一是需要大量练习的科目,我们要通过大量的题目练习,不断巩固和提升解题的能力。
可以结合教材和辅导资料中的习题,也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训练班或者考前冲刺班。
通过反复的练习,我们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解题技巧,对于考试能够更加从容应对。
综上所述,成考专升本高数一的答题技巧主要包括理清知识点逻辑关系、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揣摩解题思路、关注解题方法、注意题目的考察重点和刻苦练习。
2022年山东专升本高数一真题山东省2022年专升本高数一真题一、简答题1.给出一根原始半径为5厘米、圆周上等距离拓分6个等分点,给出求取外接正六边形顶点坐标的公式。
外接正六边形顶点坐标公式:A(5cos30°, 5sin30°),B(5cos90°,5sin90°),C(5cos150°, 5sin150°),D(5cos210°, 5sin210°),E(5cos270°, 5sin270°),F(5cos330°, 5sin330°)。
2.已知函数f(x)=5sin(2x-π/2)-2的图象,则函数f(x)的单调增区间是?函数f(x)的单调增区间为[π/2, 3π/2]。
二、选择题1.已知△ABC的三边都为正整数,若余弦定理的等式成立,且a>b>c,那么△ABC的形状一定是()A. 尖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答案:A.尖角三角形2.如果a>0, b>0,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 ab>a-bB. (a-b)2>0C. a+b<2D. ab>2答案:B. (a-b)2>0三、解答题1.已知函数f(x)=cos x+sin x,求:(1)f(x)的最小正周期;(2)f(x)的最值及取得最值的两个解。
(1)f(x)的最小正周期T=2π。
(2)f(x)取得最大值时,x=π/4+nπ或x=5π/4+nπ,此时f(x)=√2;取得最小值时,x=3π/4+nπ或x=7π/4+nπ,此时f(x)=-√2。
2.设直角坐标系上有两点A(0,5), B(5,2),求以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以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2.5)2+(y-3.5)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