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9
化学的定义一、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研究。
它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既包括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也包括了物理和生物化学。
二、化学的发展历程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追溯至古希腊哲学家底比斯的“四元素”理论。
从中世纪以来,化学已经发展成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物质变化,物质结构,物质性质和生物物质变化之间关系的科学,受到了众多科学家的追捧。
18世纪,法国科学家费雪和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现代化学的基础理论,即“原子论”和“化学元素”理论,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化学反应,如氧化反应、氢化反应、燃烧反应等,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三、化学的应用化学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食品工业中的发酵,石油化工中的精炼,医药行业的制药,纺织行业的染色等。
另外,在农业上,有机化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农药的制备,肥料的制造,农艺技术的改进,种子育种等。
另外,化学在工业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电子工业中的半导体制造、精细化工中的油墨制造等。
在航天领域,化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火箭燃料的制备、宇宙飞船的建造等。
四、化学的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未来的日常生活中,化学的应用会越来越多。
比如,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另外,未来与医学技术相关的化学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如利用生物医学制备生物药物,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制备基因治疗等。
总之,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已经发展了几百年,它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加广阔。
只要我们珍惜化学的奥秘,把握化学的发展脉络,从而推动化学的深入研究,未来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化学名称大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化学中,化合物和元素都有各自的名称,这些名称既可以是普通的中文名称,也可以是化学符号或者化学式。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名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化学世界。
1. 水,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学式为H2O。
在化学中,水的名称是“水”,它是生命之源,也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溶剂。
2. 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符号为O2。
它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气体,也是许多燃烧反应的必需物质。
3.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式为CO2。
它是地球大气中的重要成分,也是许多生物体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4. 氨,氨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化学式为NH3。
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许多化肥的主要成分。
5. 氯化钠,氯化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为NaCl。
它是我们常见的食盐,也是许多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原料。
6. 硫酸,硫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化学式为H2SO4。
它是一种强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
7. 硝酸,硝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化学式为HNO3。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许多爆炸物的主要成分。
8. 乙醇,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化学式为C2H5OH。
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也是我们常见的酒精成分。
9. 甲烷,甲烷是一种无色气体,化学式为CH4。
它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10. 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化学式为H2S。
它是一种有毒气体,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名称,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了解这些化学名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奥秘,也能更好地应用化学知识于生活和工作中。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谢谢大家的阅读!。
化学的介绍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化学主要关注原子和分子层面的现象,探讨物质的性质、反应和变化,并提供了对我们周围世界的深刻理解。
以下是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物质和性质:化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物质,即构成一切物体的实体。
物质具有各种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如密度、颜色、熔点)和化学性质(如反应性、溶解性)。
●原子和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成分子,而分子是物质的更大组成部分。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描述了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
在反应中,原子和分子的组合发生改变,导致新的物质的形成。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特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对元素按其性质和结构进行分类的表格。
它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提供了对元素之间关系的见解。
●化学能:化学能是与化学反应相关的能量。
反应中可能涉及能量的释放(放热反应)或吸收(吸热反应)。
●酸碱平衡:酸碱性是物质的一种性质,酸性和碱性通过pH值来表示。
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反应物。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研究碳元素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通常包含碳和氢,有时也包含氧、氮、硫等元素。
有机化合物构成了生命体的基础。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食品的烹饪到药物的生产,再到能源的开发,都离不开化学的知识。
同时,化学也是其他科学领域的基础,与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化学公式大全100个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2CuO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点燃2P2O5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13.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14.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 Hg+ O2↑15.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16.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2H2O+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17.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2KCl3 MnO2 2KCl+3O2↑18.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通电2H2↑+O2↑19.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20.氧化钾溶于水:K2O+H2O===2KOH21.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22.氧化钡溶于水:BaO + H2O === Ba(OH)223.二氧化碳可溶于水:CO2+H2O === H2CO324.二氧化硫可溶于水:SO2+H2O === H2SO325.三氧化硫可溶于水:SO3+H2O === H2SO426.碱式碳酸铜(孔雀石)热分解:Cu2(OH)2CO3Cuo+CO2↑+H2O27.加热碳酸氢铵:NH4HNO3H2O + CO2↑+NH3↑28.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2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30.木炭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C + 2CuO =2Cu + CO2↑化学方程式100个常用的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2P2O5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 高温2CO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2NaCl分解反应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CaO + CO2↑置换反应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H2 + CO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其他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2Fe + 3CO2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2P2O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二.几个分解反应: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2CuO + H2O + CO2↑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CaO + CO2↑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3Fe + 2CO2↑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2Fe + 3CO2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3Fe + 4CO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2)金属单质+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3)碱性氧化物+酸-------- 盐+ 水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H2O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4)酸性氧化物+碱-------- 盐+ 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5)酸+ 碱-------- 盐+ 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2H2O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2H2O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3H2O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2H2O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Fe2(SO4)3 + 6H2O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6)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HNO3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7)碱+ 盐--------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3NaCl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2NaCl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2NaCl。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基本概念1、物质得变化及性质ﻫ(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得变化。
ﻫ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得变化、形状得改变、位置得移动等。
ﻫ例如:水得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得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ﻫ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得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就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就是什么物质。
ﻫ(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得性质.①物理性质也并不就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得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得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ﻫ②由感官感知得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ﻫ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得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ﻫ(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得性质。
ﻫ例如:物质得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ﻫ2、物质得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得原子集团。
ﻫ离子:带电荷得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得一类原子得总称.3、物质得分类ﻫ(1)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得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ﻫ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瞧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瞧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得组成与特有得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ﻫ③纯净物可以就是一种元素组成得(单质),也可以就是多种元素组成得(化合物)。
(2)单质与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得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得元素组成得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与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得,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得化合物。
化学分类大全
1、无机化学包括: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
2、有机化学包括: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3、物理化学包括: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界面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等。
4、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
5、高分子化学包括:天然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合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高聚物应用、高分子物力。
6、核化学包括:放射性元素化学、放射分析化学、辐射化学、同位素化学、核化学。
7、生物化学包括:一般生物化学、酶类、微生物化学、植物化学、免疫化学、发酵和生物工程、食品化学等。
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1.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1.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1.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类。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如密度、颜色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氧化等。
1.4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情况下所发生的变化,如冰的融化、水的汽化等;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变化,如铁的生锈、木头的燃烧等。
1.5 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包括试管、锥形瓶、烧杯、天平、磁力搅拌器等。
第二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1 原子的发现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原子的发现是由多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如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模型等。
2.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在核外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电子绕着核运动。
2.3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将元素排列起来的一张表格。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将元素排列在周期表的横行中,使得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排在同一列。
2.4 元素的分类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可以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金属元素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和下侧,非金属元素则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右上侧。
第三章:化学键和离子3.1 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所形成的一种结合力,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类型。
3.2 离子与离子键离子是具有正负电荷的粒子,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静力所形成的一种化学结合力。
3.3 共价键和分子共价键是由原子之间共享电子所形成的一种化学键,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而成的。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化学名词解释1、元素一一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单质一一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3、化合物一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4、纯净物一一凡含有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的物质。
5、混合物一一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6、化学变化一一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做化学反应。
7、酸一一能在水中电离释放出阳离子且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8、碱一一能在水中电离释放出阴离子且全部是氢阳根离子的化合物。
9、盐一一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10、摩尔浓度一一1升溶液中含有溶质的摩尔数。
11、电解质一一化学上把溶于水后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
12、误差一一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13、硬度一一指水中某些易于形成沉淀的金属离子,通常指钙镁离子含量14、酸度一一水中含有能接受氢阳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总和。
15、碱度一一表示水中氢阳根、碳酸根、重碳酸根及其他一些弱酸盐类的总和。
16、指示剂一一滴定分析中,通过改变颜色指示化学计量点的试剂。
17、滴定终点一一在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点称为滴定终点。
18、标准溶液一一在分析中,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19、掩蔽剂一一一种能与干扰离子起作用而不影响试验结果的试剂。
20、生水——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水(江、河、湖、地下水等)。
21、碱性水一一其特征是碱度大于硬度的水。
22、锅炉补给水一一生水经各种方法净化处理后,用来补充热力发电厂汽水损失的水。
23、给水一一送进锅炉的水。
24、炉水一一在锅炉本体的蒸发系统中流动的水。
25、凝结水一一在汽轮机中作功后的蒸汽冷凝成的水。
26、冷却水一一用作冷却介质的水。
27、疏水一一指各种蒸汽管道和用汽设备中的蒸汽凝结水。
28、PH——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29、Pna——钠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30、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一一树脂在实际条件下对离子的交换吸附能力。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摩尔的认识,正确的是()(A)摩尔是物质数量的单位(B)摩尔是物质质量的单位(C)摩尔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量以及物质质量的具有双重意义的单位(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2.氧气的摩尔质量是()(A)32g(B)16g(C)32g/mol(D)16g/mol3.在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是()(A)kg(B)mol(C)m3(D)g/mol4.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论述正确的是()(A)氢的摩尔质量是1g/mol(B)1个氮分子的摩尔质量为28g(C)水的摩尔质量为18g(D)的摩尔质量为62g/mol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B)1mol12C的质量是12g(C)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是1mol(D)1mol氧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6.物质的量为a为CaCl2溶解在1molH2O中,测得溶液中Cl-离子与H2O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则a为()(A)0.05mol(B)0.1mol(C)0.5mol(D)10mol7.能从水溶液中还原6molH+的是()(A)2molFe (B)6molOH-(C)6molI-(D)6molLi8.现有A、BC沙中化合物,各取40g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18gB,49gC,还有D生成。
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现将2 2gA和11gB反应,能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A)1mol (B)0.5mol(C)0.275mol(D)0.25mol9.20g某元素中含有0.5NA个原子,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B)4 (C)40 (D)2010.某氮的氧化物和灼热的铁按4NxOy+3yFe=yFe3O4+2xN2的反应式进行反应。
在一个特定实验2zhongmol该氧化物通过500g (铁过量)红色的铁,生成1molN2和1molFe3O4。
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NO(B)NO2(C)N2O(D)N2O411.O2、SO2、SO3三者的质量比为2:4: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4:5(B)1:2:3(C)1:1:1(D)2:2:312.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为0.5mol的是()(A)27gH2O(B)61.25gKClO3(C)8gO2 (D)44gCO213.下列物质中所含原子数目相等的是()(A)2gO2和3gO3(B)2gO3和3gO2(C)5gCO和5gN2(D)1gH2和2gO214.0.1molKClO3和0.1emolKCl中,含有相等微粒个数的是()(A)氯原子(B)氯离子(C)钾原子(D)钾离子15.对H2SO4和H3PO4两种纯净物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质量相等(B)二者所含分子数和氧原子数都相等(C)摩尔质量相等且都为98g(D)等质量的H2SO4和H3PO4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数相同。
16.三硝酸甘油酯是一种烈性炸药,广泛应用于军事,开矿等方面,它爆炸时的反应为:4C3H5(ONO2)3→aN2+bCO2+dH2O(气)+eO2,在产生的气体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A)N2 (B)CO2(C)H2O(气)(D)O217.光纤通讯是一种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光纤通讯容量大,一对光纤上可同时传送3万门电话。
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下列关于SiO2的说法正确的是()(A)SiO2的摩尔质量是60(B)1mol SiO2中含有1molO2(C)1.5mol SiO2中含有18.06×1023个氧原子(D)1mol SiO2的质量是60g/mol18.当前有许多科学家认为“温室效应”将导致地球表面温度缓慢升高,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必须密切关注。
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人类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于森林绿化面积的迅速递减,使得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B)大量燃烧含碳的燃料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约为(D)4.4gCO2中含有0.1mol质子19.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中分子数最少的是()(A)N2(B)SO2(C)SO3 (D)H220.0.1molMgCl2跟0.1molAgNO3发生反应,生成AgCl沉淀为()(A)0.1mol(B)0.2mol(C)14.35g (D)28.7g21.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①0.5mol氨气;②4g氦气;③4℃时9mL水;④0.2molH3PO4(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22.5gNaOH与多少克氨气含有的电子个数之比为2:1()(A)5g(B)1.7g(C)2.125g (D)3.2g23.2.16gX2O5中含有0.1mol氧原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1.6(B)28(C)14(D)3124.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在绿色化学工业中理想状态是指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备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原子的利用率越高,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废物的排放量越少,对环境的影响也越小。
在用合成CH2=C(CH3)COOCH3(“=”表示两个碳原子间共用两对电子)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最高,还需利用的反应物组合是()(A)H2和CO2(B)CO和CH3OH(C)CO2和H2O(D)CH3OH和H225.设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2a/b(B)12b/a(C)aNA(D)bNA26.向含有amolBa(OH)2的稀溶液中滴入少许紫色石蕊试液后,再向其中加入bmolNa2SO4固体振荡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为()(A)蓝色(B)紫色(C)红色(D)无法判断27.等质量的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A)KCl(B)CH3COOH(C)SiO2(D)P428.如果测得a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A)9n/a (B)a/9n(C)a/18n(D)18n/a29.下面关于摩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一种基本单位(B)摩尔是表示物质微粒数量的单位(C)摩尔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衡量标准的物质的量的单位(D)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30.下面有关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叙述正确的是()(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也可以称为氧的原子量(B)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用1个氧原子的质量与12C的质量的相比较而得的数值(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mol氧原子的质量(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个氧原子的质量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氢的质量是2g(B)1mol氯化氢含有6.02×1023个微粒(C)如果有6.02×1023个麦粒,则可以说这些麦粒的物质的量为1mol(D)32g氧气含2mol氧原子32.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为0.5mol的是()(A)3.01×1023个铁原子(B)8g氧气(C)61.25g氯酸钾(D)1.51×1023个氧分子33.下列各指定微粒的数目不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是()(A)2g氢气所含的原子数(B)4g氦气所含的原子数(C)12.6gHNO3所含的原子数(D)0.5mo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所含微粒数一定相等(B)含有相同分子数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它们的物质的量相等(C)5mol水的质量等于5molH2SO4 的质量(D)2mol氮气的质量等于2mol一氧化碳的质量35.某气体物质质量为6.4g,含有6.02×1022个分子,该气体的式量是()(A)64(B)32(C)96(D)32g36.金属K、Na、Ca各1g,它们所含原子个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Na>Ca>K (B)Na>K>Ca(C)Ca>Na>K(D)K>Na>Ca37.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电子总数相等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B)等物质的量的CO和N2(C)等物质的量的的CO2和CO(D)等物质的量的Mg和Al38.0.1molNaOH跟1molCuSO4发生反应,生成Cu(OH)2沉淀为()(A)1mol(B)0.5mol(C)49g(D)98g39.对于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含氧原子个数比为2:3 (B)含硫原子个数比为1:1(C)含氧元素质量比为5:6(D)含硫元素质量比为5:44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氧(B)2mol氧分子(C)4molO2 (D)3mol氧气41.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C)物质的量可以认为是物质量(D)物质的量是一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42.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之一(C)摩尔既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又是粒子的数量单位(D)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要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种类,而不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43.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纯数,没有单位(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44.下列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A)2mol氮(B)1molH2O(C)4mole-(D)0.5molH2SO445.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①0.5molNH3 ②1molHe ③0.5molH2O ④0.2molH3PO4(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46.0.012kg14C含有的碳原子数(A)等于NA (B)小于NA (C)大于NA (D)无法判断47.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1:2 (C)2:3 (D)2:148.mg O2中含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A)2n (B)16n/m (C)32n/m (D)n49. 1.6g某元素含有6.02×1023个原子,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 (B)12 (C)16 (D)2350.质量相等的SO2和SO3,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A)1:1 (B)2:3 (C)6:5 (D)5:65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质量的H2和Cl2相比,H2的分子数多(B)Na2O2的摩尔质量为78g(C)0.1molH2SO4含有氢原子数的精确值为1.204×1023(D)1molKClO3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KClO3分子二、填空题1.16g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若在水中完全电离可产生_____molH+,_____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