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测试题7
- 格式:doc
- 大小:774.00 KB
- 文档页数:9
2024年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则这个数是()A. 2B. 8C. 16D. 42.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3,4)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 下列哪个数是负数()A. 0B. 3/4C. 5/6D. 24.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则这个数是()A. 3B. 3C. 3或35. 下列哪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A. 矩形B. 正方形C. 梯形D. 菱形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两个互质的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2. 一个数既是偶数又是奇数。
()3. 任何两个数的和都是正数。
()4. 任何两个数的差都是负数。
()5. 任何两个数的积都是正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5的平方根是______。
2. 下列数中,最大的是______(2,3,0,5)。
3. 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之和是______。
4. 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______(3,4,2,1)。
5. 下列数中,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是______(4,5,6,7)。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什么是勾股定理。
2. 请简述什么是绝对值。
3. 请简述什么是分数。
4. 请简述什么是比例。
5. 请简述什么是方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若一个数的平方是16,求这个数。
2. 若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是4,求这个数。
3. 若一个数的二分之一是5,求这个数。
4. 若一个数的四分之一是3,求这个数。
5. 若一个数的五分之一是2,求这个数。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什么是正比例函数,并举例说明。
2. 请分析什么是反比例函数,并举例说明。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尺规作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
2. 请用尺规作一个半径为3cm的圆。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包含两个变量的线性方程组,并给出一个解法。
最新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复习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7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训1识别相交线中的几种角名师点金:我们已经学习了对顶角和“三线八角”,能够准确地识别这几种角,对我们以后的学习起着铺垫作 用.识别“三线八角”中的两个角属于何种类别时可联想英文大写字母,即“F'形的为同位角,“彳形 的为内错角,“ZT 形的为同旁内角,每类角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有两条边在截线上,另外两条边在被 截直线上.更」识别对顶角1. 下列选项中,Z1与Z2互为对顶角的是()2. 下列语句正确的是()A. 顶点相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B. 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C. 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D. 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3. 如图,Z1的对顶角是()4. 如图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0E, 0F 是过点O 的射线,其中构成对顶角的是()A. ZA0F 和ZDOEB. ZEOF 和ZBOEC. ZBOC 和ZAODD. ZCOF 和ZBODA. ZBOFB. ZBOCC. ZBOD1芙叟2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5. 下列图形中,Z1和Z2是同旁内角的是(7. 如图所示,如果Z2=100%那么Z1的同位角等于 __________ °, Z1的内错角等于 ___________°, Z1 的同旁内角等于 _______ %8. 如图,试判断Z1与Z2, Z1与Z7, Z1与ZBAD, Z3与Z4, Z2与Z6, Z5与Z8各对角的 位置关系.6. 如图,AB 与BC 被AD 所截得的内错角是 ;DE 与AC 被直线AD 所截得的内错角是:图屮Z4的内错角是和AE(第8题)9.如图,请结合图形找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第9题)答案1. D2.D 3・B 4.C 5胡6. Z1 和Z3; Z2 和Z4: Z5; Z27. 80; 80; 1008. 解:Z1与Z2是同旁内角,Z1与Z7是同位角,Z1与ZBAD 是同旁内角,Z3与Z4是同旁内 角,Z2与Z6是内错角,Z5与Z8是对顶角.9. 解:当直线AB, BE 被AC 所截时,所得到的内错角有:ZBAC 与ZACE, ZBCA 与ZFAC ;同 旁内角有:ZBAC 与ZBCA, ZFAC 与ZACE.专训2活用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六种方法名师点金:1. 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很多,我们要根据图形的特征和已知条件灵活选择方法.2. 直线平行的判定常结合角平分线、对顶角、垂直等知识.3. 直线平行的判定可解决有关角度的计算或说明角相等等问题.方法!利用平行线的定义1.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4. 同一平而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平行B.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平行C.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迓勲: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 如图,已知ZABC = ZACB, Z1 = Z2, Z3 = ZF,试判断EC 与DF 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ZFAD 与ZB ;同旁内角有:ZDAB 与ZB. 当直线AD, BE 被AC 所截时,内错角有: ZACB 与ZCAD ;同旁内角有:ZDAC 与ZACE. 当直线AD, BE 被BF 所截时,同位角有: 当直线AC, BE 被AB 所截时,同位角有: ZB 与ZFAC ;同旁内角有:ZB 与ZBAC. 当直线AB, AC 被BE 所截时,同位角有: ZB 与ZACE ;同旁内角有:ZB 与ZACB.[龙诛3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如图,已知ZABC=ZBCD, Z1 = Z2,试说明 BE 〃CF.龙決出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 如图,ZBEC = 95% ZABE=120% ZDCE=35°,则AB 与CD 平行吗?请说明理由.【导学号:77004010]〔龙決利用“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 如图,已知ZB=ZCDF, ZE+ZECD=180°.试说明 AB 〃EF ・(第5题)。
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 √2B. 3C. 0.5D. 22. 已知a=5,b=3,则a²+b²的值是:A. 34B. 32C. 29D. 263.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A. a² = 2abB. a³ = 3a²C. a² = a³D. a³ = 2a²4. 下列哪一个数是九的分之一:A. 1/9B. 9/1C. 9/2D. 2/95. 下列哪一个比例式是正确的:A. 3/4 = 12/18B. 5/7 = 15/21C. 4/9 = 12/24D. 6/8 = 18/246.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则它的面积是:A. 16B. 8C. 4D. 27. 下列哪一个角的度数是90度:A. 直角B. 锐角C. 钝角D. 平角8. 下列哪一个数是负数:A. -3B. 3C. 0D. 29. 已知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则它的面积是:A. 9B. 6C. 3D. 110. 下列哪一个数是立方根:A. 27B. 3C. 3√27D. 3√3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 若两个数的和为8,它们的差为3,则这两个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 已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36,则这个数是______或______。
3. 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15,则它的边长是______,面积是______。
5. 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它的对角线长度为______,面积为______。
三、解答题(共20分)1. (10分)已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25,求这个数。
2. (10分)解方程:2x - 5 = 3x + 1。
3. (10分)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为8,宽为3,求它的面积和周长。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数学人教版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则这个数是()。
A. 4B. 8C. 16D. 322. 下列各数中,不是有理数的是()。
A. 2B. 0.5C. √3D. 3/43.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A. 2^3 = 8B. 3^2 = 9C. 4^0 = 1D. 5^(1) = 54. 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则它的面积是()。
A. 2aB. 4aC. a^2D. a^35. 下列各数中,是正数的是()。
A. 3B. 0C. 1/2D. 5/46. 若一个数的平方是9,则这个数是()。
A. 3B. 3C. 3和3D. 07. 下列各数中,是分数的是()。
A. 2B. 3/4C. 5D. 68.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则这个数是()。
A. 5B. 5C. 5和5D. 09. 下列各数中,是整数的是()。
A. 1/2B. 3/4C. 5D. 610. 若一个数的立方是8,则这个数是()。
A. 2B. 2C. 2和2D. 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
12. 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__________。
13.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14. 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__。
15. 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__________。
16. 若一个数的平方是16,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
17. 下列各数中,是正整数的是__________。
18.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7,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
19. 下列各数中,是偶数的是__________。
20. 若一个数的立方是27,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21.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求它的面积。
22. 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是9,求这个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1.96的算术平方根是()A .0.14B .1.4C .0.14-D .±1.42.下列图中的“笑脸”,由如图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1,﹣5)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四个命题:①4±是64的立方根;②5是25的算术平方根;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两坐标轴距离都是2的点有且只有2个.其中真命题有( )个A .1B .2C .3D .45.如图,直线AB ∥CD ,AE ⊥CE ,∠1=125°,则∠C 等于( )A .35°B .45°C .50°D .55°6.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x 的值是64,则输出的y 的值是( )A .2B .3C .2D .37.如图,一条“U ”型水管中AB //CD ,若∠B =75°,则∠C 应该等于( )A .75︒B .95︒C .105︒D .125︒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1A ,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2A ,再向左平移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3A ,再向下平移1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4A ,再向右平移1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5A ……按此规律进行下去,该动点到达的点2021A 的坐标是( )A .(3030,3030)--B .(3030,3033)-C .(3033,3030)-D .(3030,3033)九、填空题9.169=___.十、填空题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a b 与点(3,1)N -关于x 轴对称,则a b +的值是_____. 十一、填空题11.已知点A (3a+5,a ﹣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_____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已知a //b ,∠1=50°,∠2=115°,则∠3=______.十三、填空题13.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如图的形状,若170∠=︒,则2∠的度数为____.十四、填空题14.一列数a 1,a 2,a 3,…,a n ,其中a 1=﹣1,a 2=111a -,a 3=211a -,…,a n =111n a --,则a 2=_____;a 1+a 2+a 3+…+a 2020=_____;a 1×a 2×a 3×…×a 2020=_____.十五、填空题15.如图,点A(1,0),B(2,0),C 是y 轴上一点,且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2,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十六、填空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P 1(﹣1,0),P 2(﹣1,﹣1),P 3(1,﹣1),P 4(1,1),P 5(﹣2,1),P 6(﹣2,﹣2)…,依次扩展下去,则点P 2021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十七、解答题17.计算(131252724-(2)221|十八、解答题18.已知m +n =2,mn =-15,求下列各式的值.(1)223m mn n ++;(2)2()m n -.十九、解答题19.如图,∠1=∠2,∠3=∠C ,∠4=∠5.请说明BF //DE 的理由.(请在括号中填上推理依据)解:∵∠1=∠2(已知)∴CF//BD()∴∠3+∠CAB=180°()∵∠3=∠C(已知)∴∠C+∠CAB=180°(等式的性质)∴AB//CD()∴∠4=∠EG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5(已知)∴∠5=∠EGA(等量代换)∴ED//FB()二十、解答题20.如图,已知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写出ABC三个顶点的坐标;(2)求出ABC的面积;'''.(3)在图中画出把ABC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的A B C二十一、解答题21.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 大家知道2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辉用21-来表示2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辉的表示方法吗? 事实上,小辉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2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479<<,即273<<,∴7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72-.请解答:(1)21的整数部分是______ ,小数部分是______ .(2)如果11的小数部分为a ,17的整数部分为b ,求11a b +-的值. 二十二、解答题22.求下图44⨯的方格中阴影部分正方形面积与边长.二十三、解答题23.点A ,C ,E 在直线l 上,点B 不在直线l 上,把线段AB 沿直线l 向右平移得到线段CD .(1)如图1,若点E 在线段AC 上,求证:∠B +∠D =∠BED ;(2)若点E 不在线段AC 上,试猜想并证明∠B ,∠D ,∠BED 之间的等量关系;(3)在(1)的条件下,如图2所示,过点B 作PB //ED ,在直线BP ,ED 之间有点M ,使得∠ABE =∠EBM ,∠CDE =∠EDM ,同时点F 使得∠ABE =n ∠EBF ,∠CDE =n ∠EDF ,其中n ≥1,设∠BMD =m ,利用(1)中的结论求∠BFD 的度数(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 二十四、解答题24.[感知]如图①,//40130AB CD AEP PFD ∠=︒∠=︒,,,求EPF ∠的度数.小乐想到了以下方法,请帮忙完成推理过程.解:(1)如图①,过点P 作//PM AB .∴140AEP ∠=∠=︒(_____________),∴//AB CD ,∴//PM ________(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30PFD ∠=︒,∴218013050︒︒∠=-=︒,∴12405090︒∠=+︒+∠=︒,即90EPF ∠=︒.[探究]如图②,//,50,120AB CD AEP PFC ∠=︒∠=︒,求EPF ∠的度数;[应用](1)如图③,在[探究]的条件下,PEA ∠的平分线和PFC ∠的平分线交于点G ,则G ∠的度数是_________º.(2)已知直线//a b ,点A ,B 在直线a 上,点C ,D 在直线b 上(点C 在点D 的左侧),连接AD BC ,,若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且BE DE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 .设(),ABC ADC αβαβ∠=∠=≠,请直接写出BED ∠的度数(用含,αβ的式子表示). 二十五、解答题25.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α与β满足290αβ+=︒,那么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是“准互余三角形”.(1)如图1,在Rt ABC 中,90ACB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求证:ABD △是“准互余三角形”;(2)关于“准互余三角形”,有下列说法:①在ABC 中,若100A ∠=︒,70B ∠=︒,10C ∠=︒,则ABC 是“准互余三角形”; ②若ABC 是“准互余三角形”,90C ∠>︒,60A ∠=︒,则20B ∠=︒;③“准互余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3)如图2,B ,C 为直线l 上两点,点A 在直线l 外,且50ABC ∠=︒.若P 是直线l 上一点,且ABP △是“准互余三角形”,请直接写出APB ∠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21.4 1.96=,∴1.96的算术平方根是1.4,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2.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详解】解:A 、B 、C 都是由旋转得到的,D 是由平移得到的.故选:D .【点睛】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详解】解:A 、B 、C 都是由旋转得到的,D 是由平移得到的.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是: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3.D【分析】根据各个象限点坐标的符号特点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0,-5<0,∴点M(1,-5)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B【分析】根据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逐项判断即可.【详解】64的立方根是4,故①是假命题; 25的算数平方根是5,故②是真命题;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故③是真命题;与两坐标轴距离都是2的点有(2,2)、(2,-2)、(-2,2)、(-2,-2)共4点,故④是假命题.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性质与判定是解题关键.5.A【分析】过点E作EF∥AB,则EF∥CD,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出∠BAE=∠AEF及∠C =∠CEF,结合∠AEF+∠CEF=90°可得出∠BAE+∠C=90°,由邻补角互补可求出∠BAE的度数,进而可求出∠C的度数.【详解】解:过点E作EF∥AB,则EF∥CD,如图所示.∵EF∥AB,∴∠BAE=∠AEF.∵EF∥CD,∴∠C=∠CEF.∵AE⊥CE,∴∠AEC=90°,即∠AEF+∠CEF=90°,∴∠BAE+∠C=90°.∵∠1=125°,∠1+∠BAE=180°,∴∠BAE=180°﹣125°=55°,∴∠C=90°﹣55°=3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线以及邻补角,牢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A【分析】根据计算程序图计算即可.【详解】解:∵当x=648=,2是有理数,=2∴当x=2是无理数,∴y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计算程序的应用,正确理解计算程序图的计算步骤,会正确计算数的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能正确判断有理数及无理数是解题的关键.7.C【分析】直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CD,∠B=75°,∴∠C=180°-∠B=180°-75°=10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C【分析】求出A1(3,0),A5(9,-6),A9(15,-12),A13(21,-18),•••,探究规律可得A2021(3033,-3030),从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A1(3,0解析:C【分析】求出A1(3,0),A5(9,-6),A9(15,-12),A13(21,-18),•••,探究规律可得A2021(3033,-3030),从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A1(3,0),A5(9,-6),A9(15,-12),A13(21,-18),•••,可以看出,9=1532+,15=2732+,21=3932+,得到规律:点A2n+1的横坐标为()32136622n n+++=,其中0n≥的偶数,点A2n+1的纵坐标等于横坐标的相反数+3,2021210101=⨯+,即1010n=,故A2021的横坐标为61010630332⨯+=,A2021的纵坐标为303333030-+=-,∴A2021(3033,-303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规律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探究规律的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九、填空题9.13【分析】根据求解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13.【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的计算,熟记常用数的平方及算数平方根的计算法则是解题关键.解析:13【分析】a=求解即可.【详解】1313==,故答案为:13.【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的计算,熟记常用数的平方及算数平方根的计算法则是解题关键.十、填空题10.4【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求得a 、b 的值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点与点关于轴对称,,,则a+b 的值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 轴对称的解析:4【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求得a 、b 的值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点(,)M a b 与点(3,1)M -关于x 轴对称,3a ∴=,1b =,则a+b 的值是: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是解此类问题的关键.十一、填空题11.﹣【详解】∵点A (3a+5,a-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之和为0,∴3a+5+a-3=0,∴a=﹣.故答案是:﹣.解析:﹣12【详解】∵点A (3a+5,a-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之和为0,∴3a+5+a-3=0,∴a=﹣12.故答案是:﹣1 2 .十二、填空题12.6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a//b,∠1=50°,∴∠4=∠1=50°,∵∠2=115°,∠2=∠3+∠4,解析:6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a//b,∠1=50°,∴∠4=∠1=50°,∵∠2=115°,∠2=∠3+∠4,∴∠3=∠2﹣∠4=115°﹣50°=65°.故答案为:65°.【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十三、填空题13.5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1=70°,∴∠3+∠4=180°-∠1=110°,又∵折叠,∴∠3=∠4=55°,解析:5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1=70°,∴∠3+∠4=180°-∠1=110°,又∵折叠,∴∠3=∠4=55°,∵AB//DE,∴∠2=∠3=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十四、填空题14., 1【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写出前几项的值,从而可以发现这列数的变化特点,从而可以求得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当a1=﹣1时,a2===,a3===解析:12,201721【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写出前几项的值,从而可以发现这列数的变化特点,从而可以求得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当a 1=﹣1时,a 2=111a -=11(1)--=12, a 3=211a -=1112-=2, a 4=﹣1,…,∵2020÷3=673…1,∴a 1+a 2+a 3+…+a 2020=(﹣1+12+2)×673+(﹣1) =32×673+(﹣1) =20192﹣22 =20172, a 1×a 2×a 3×…×a 2020 =[(﹣1)×12×2]673×(﹣1)=(﹣1)673×(﹣1)=(﹣1)×(﹣1)=1, 故答案为:12,20172,1.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律及-1的指数幂运算是解题关键. 十五、填空题15.(0,4)或(0,-4).【分析】设△ABC 边AB 上的高为h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列式求出h ,再分点C 在y 轴正半轴与负半轴两种情况解答.【详解】解:设△ABC 边AB 上的高为h ,∵A (1,0),解析:(0,4)或(0,-4).【分析】设△ABC边AB上的高为h,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列式求出h,再分点C在y轴正半轴与负半轴两种情况解答.【详解】解:设△ABC边AB上的高为h,∵A(1,0),B(2,0),∴AB=2-1=1,∴△ABC的面积=1×1•h=2,2解得h=4,点C在y轴正半轴时,点C为(0,4),点C在y轴负半轴时,点C为(0,-4),所以,点C的坐标为(0,4)或(0,-4).故答案为:(0,4)或(0,-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性质,求出AB边上的高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十六、填空题16.(﹣506,505)【分析】根据各个点的位置关系,可得出下标为4的倍数的点在第一象限,被4除余1的点在第二象限,被4除余2的点在D第三象限,被4除余3的点在第四象限,点P2021的在第二象限,且解析:(﹣506,505)【分析】根据各个点的位置关系,可得出下标为4的倍数的点在第一象限,被4除余1的点在第二象限,被4除余2的点在D第三象限,被4除余3的点在第四象限,点P2021的在第二象限,且纵坐标=2020÷4,再根据第二项象限点的规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P1(﹣1,0),P2(﹣1,﹣1),P3(1,﹣1),P4(1,1),P5(﹣2,1),P6(﹣2,﹣2)…,∴下标为4的倍数的点在第一象限,被4除余1的点在第二象限,被4除余2的点在第三象限,被4除余3的点在第四象限,∵2021÷4=505…1,∴点P2021在第二象限,∵点P5(﹣2,1),点P9(﹣3,2),点P13(﹣4,3),∴点P2021(﹣506,505),故答案为:(﹣506,505).【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是一个阅读理解,猜想规律的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确定点所在的大致位置,该位置处点的规律,然后就可以进一步推得点的坐标.十七、解答题17.(1);(2)【分析】(1)依次利用平方根以及立方根定义对原式计算,然后再依次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首先计算绝对值,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即可.【详解】(1),,.(解析:(1)72;(21 【分析】(1)依次利用平方根以及立方根定义对原式计算,然后再依次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首先计算绝对值,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即可.【详解】(1 3532=-+, 72=.(2)1|,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十八、解答题18.(1)-11;(2)68【分析】(1)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11;(2)=解析:(1)-11;(2)68【分析】(1)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223m mn n ++=222m mn n mn +++=()2m n mn ++=2215-=-11;(2)2()m n -=2()4m n mn +-=()22415-⨯- =464+=6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正确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十九、解答题19.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可得结论.【详解】解:(已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解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可得结论.【详解】解:12∠=∠(已知)//CF B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180CAB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C ∠=∠(已知),180C CAB ∴∠+∠=︒(等式的性质),//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EG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5∠=∠(已知), 5EGA (等量代换), //ED F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熟悉相关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十、解答题20.(1);(2);(3)图见解析.【分析】(1)根据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即可得;(2)利用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3)根据平移作图的方法即可得.【详解】解:解析:(1)()()()4,3,3,1,1,2A B C ;(2)52;(3)图见解析. 【分析】(1)根据点,,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即可得;(2)利用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3)根据平移作图的方法即可得.【详解】解:(1)由点,,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4,3,3,1,1,2A B C ;(2)ABC 的面积为1152312213222⨯-⨯⨯⨯-⨯⨯=; (3)如图所示,A B C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坐标、平移作图,熟练掌握平移作图的方法是解题关键.二十一、解答题21.(1)4,;(2)1【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所在整数范围,即可求解;(2)求出a,b然后代入代数式即可.【详解】解:(1)∵<<,即4<<5∴的整数部分为4,小数部分为−4.(2),解析:(1)4214;(2)1【分析】(121(2)求出a,b然后代入代数式即可.【详解】解:(1)∵16212521∴214214.(2)3114,∴113a.∵4175<,∴4b=,∴341a 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二、解答题22.8;【分析】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到所求的正方形的面积为8,然后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求8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解:正方形面积=4×4-4××2×2=8;正方形的边解析:8;【分析】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到所求的正方形的面积为8,然后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求8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解:正方形面积=4×4-4×12×2×2=8;正方形的边长【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二十三、解答题23.(1)见解析;(2)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时,∠BED=∠D-∠B;当点E 在AC的延长线上时,∠BED=∠BET-∠DET=∠B-∠D;(3)【分析】(1)如图1中,过点E作ET∥AB.利用平行解析:(1)见解析;(2)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时,∠BED=∠D-∠B;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BED=∠BET-∠DET=∠B-∠D;(3)()12m nn-【分析】(1)如图1中,过点E作ET∥A 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2)分两种情形:如图2-1中,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2中,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构造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3)利用(1)中结论,可得∠BMD=∠ABM+∠CDM,∠BFD=∠ABF+∠CDF,由此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证明:如图1中,过点E作ET∥A B.由平移可得AB∥CD,∵AB∥ET,AB∥CD,∴ET∥CD∥AB,∴∠B=∠BET,∠TED=∠D,∴∠BED=∠BET+∠DET=∠B+∠D.(2)如图2-1中,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时,过点E作ET∥A B.∵AB∥ET,AB∥CD,∴ET∥CD∥AB,∴∠B=∠BET,∠TED=∠D,∴∠BED=∠DET-∠BET=∠D-∠B.如图2-2中,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过点E作ET∥A B.∵AB∥ET,AB∥CD,∴ET∥CD∥AB,∴∠B=∠BET,∠TED=∠D,∴∠BED=∠BET-∠DET=∠B-∠D.(3)如图,设∠ABE=∠EBM=x,∠CDE=∠EDM=y,∵AB∥CD,∴∠BMD =∠ABM +∠CDM ,∴m =2x +2y ,∴x +y =12m ,∵∠BFD =∠ABF +∠CDF ,∠ABE =n ∠EBF ,∠CDE =n ∠EDF ,∴∠BFD =()111n n n x y x y n n n ---+=+=112n m n -⨯=()12m n n -. 【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条件常用辅助线,构造平行线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二十四、解答题24.[感知]见解析;[探究]70°;[应用](1)35;(2)或【分析】[感知]过点P 作PM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AEP ,∠2+∠PFD=180°,求出∠2的度数,结合∠1可得结果;解析:[感知]见解析;[探究]70°;[应用](1)35;(2)2αβ+或2βα-【分析】[感知]过点P 作PM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AEP ,∠2+∠PFD =180°,求出∠2的度数,结合∠1可得结果;[探究]过点P 作PM ∥AB ,根据AB ∥CD ,PM ∥CD ,进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EPF 的度数;[应用](1)如图③所示,在[探究]的条件下,根据∠PEA 的平分线和∠PFC 的平分线交于点G ,可得∠G 的度数;(2)画出图形,分点A 在点B 左侧和点A 在点B 右侧,两种情况,分别求解.【详解】解:[感知]如图①,过点P 作PM ∥AB ,∴∠1=∠AEP =4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CD ,∴PM ∥C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PFD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PFD =130°(已知),∴∠2=180°-130°=50°,∴∠1+∠2=40°+50°=90°,即∠EPF =90°;[探究]如图②,过点P 作PM ∥AB ,∴∠MPE =∠AEP =50°,∵AB ∥CD ,∴PM ∥CD ,∴∠PFC =∠MPF =120°,∴∠EPF =∠MPF -∠MPE =120°-50°=70°;[应用](1)如图③所示,∵EG 是∠PEA 的平分线,FG 是∠PFC 的平分线,∴∠AEG =12∠AEP =25°,∠GFC =12∠PFC =60°,过点G 作GM ∥AB ,∴∠MGE =∠AEG =2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CD (已知),∴GM ∥C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GFC =∠MGF =6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G =∠MGF -∠MGE =60°-25°=35°.故答案为:35.(2)当点A 在点B 左侧时,如图,故点E 作EF ∥AB ,则EF ∥CD ,∴∠ABE =∠BEF ,∠CDE =∠DEF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ABC ADC αβ∠=∠=, ∴∠ABE =∠BEF =12α,∠CDE =∠DEF =12β, ∴∠BED =∠BEF +∠DEF =2αβ+;当点A 在点B 右侧时,如图,故点E 作EF ∥AB ,则EF ∥CD ,∴∠DEF =∠CDE ,∠ABG =∠BEF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ABC ADC αβ∠=∠=,∴∠DEF =∠CDE =12β,∠ABG =∠BEF =12α, ∴∠BED =∠DEF -∠BEF =2βα-;综上:∠BED 的度数为2αβ+或2βα-.【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公理及推论,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二十五、解答题25.(1)见解析;(2)①③;(3)∠APB 的度数是10°或20°或40°或110°【分析】(1)由和是的角平分线,证明即可;(2)根据“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3)根据“准互余三角解析:(1)见解析;(2)①③;(3)∠APB 的度数是10°或20°或40°或110°【分析】(1)由90ABC A ∠+∠=︒和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证明290ABD A ∠+∠=︒即可; (2)根据“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3)根据“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分类讨论:①2∠A +∠ABC =90°;②∠A +2∠APB =90°;③2∠APB +∠ABC =90°;④2∠A +∠APB =9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结合“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1)证明:∵在Rt ABC 中,90ACB ∠=︒,∴90ABC A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2ABC ABD ∠=∠,∴290ABD A ∠+∠=︒,∴ABD △是“准互余三角形”;(2)①∵70,10B C ∠=︒∠=︒,∴290B C ∠+∠=︒,∴ABC 是“准互余三角形”,故①正确;②∵60A ∠=︒, 20B ∠=︒,∴210090A B ∠+∠=︒≠︒,∴ABC 不是“准互余三角形”,故②错误;③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αβγ,且αβγ<<,∵三角形是“准互余三角形”,∴290αβ+=︒或290αβ+=︒,∴90αβ+<︒,∴180()90γαβ=︒-+>︒,∴“准互余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故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答案为:①③;(3)∠APB 的度数是10°或20°或40°或110°;如图①,当2∠A +∠ABC =90°时,△ABP 是“准直角三角形”,∵∠ABC =50°,∴∠A =20°,∴∠APB =110°;如图②,当∠A +2∠APB =90°时,△ABP 是“准直角三角形”,∵∠ABC=50°,∴∠A+∠APB=50°,∴∠APB=40°;如图③,当2∠APB+∠ABC=90°时,△ABP是“准直角三角形”,∵∠ABC=50°,∴∠APB=20°;如图④,当2∠A+∠APB=90°时,△ABP是“准直角三角形”,∵∠ABC=50°,∴∠A+∠APB=50°,所以∠A=40°,所以∠APB=10°;综上,∠APB的度数是10°或20°或40°或110°时,ABP△是“准互余三角形”.【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结合新定义进行求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7)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 A 、B 、C 、C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 450x -=B.323x y -=C.23142x -=D.123x-=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3.如果仅用一种正多边形进行镶嵌,那么下列正多边形不能够将平面密铺的是A.正三角形B.正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4.甲班有54人,乙班有48人,要使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2倍,设从乙班调往甲班x 人,可列方程 A.542(48)x x +=- B. 482(54)x x +=- C. 54248x -=⨯ D. 48254x +=⨯5.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则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6.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59x y kx y k+=⎧⎨-=⎩ 的解释二元一次方程236x y +=的解,则k 的值是A.34-B.34C.43D.43-7.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使点A 在DE 上,BC ∥DE ,则∠AFC 的度数是 A.45° B.50° C.60° D.75°8.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C =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 ,则∠1+∠2等于 A.90° B.135° C.270° D.315° 9.如图,∠A +∠B +∠C +∠D +∠E +∠F =A.180°B.360°C.540°D.720°10.有甲、乙、丙三种商品,如果购买甲3件,乙2件,丙1件共需315元钱;购买甲1件,乙2件,丙3件共需285元,那么购甲,乙,丙三种商品各一件共需钱A.120元B.130元C.150元D.无法确定 11.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组232x a x a >+⎧⎨<-⎩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A.a <2B.a >2C.a ≥2D.a ≤212.马小虎在计算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时,由于粗心少算了2个内角,其和等于830°,则该多边形的边数是F E C A 21C B A FE D C B AA.7B.8C.7或8D.无法确定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2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将最后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1x =-是方程(1)2()a x x a +=-的解,那么a =_________.14.若2(2)50a b -+-= ,则以a 、b 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_.15.若不等式组2123x a x b -<⎧⎨->⎩ 的解集是-1<x <1,那么1)(1)a b ++( 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16.如图,在△ABC 中,∠A =α,∠ABC 和∠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得∠A 1;∠A 1BC 和∠A 1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2得∠A 2;…∠A 2015BC 和∠A 2015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2016,则∠A 2016=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5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 17.(本题两个小题,(1)小题4分,(2)小题6分,满分10分) 解下列方程或不等式组,并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1)221146x x +--= (2)3(2)4134x x x x +>+⎧⎪+⎨≤⎪⎩18.(本小题满分8分)在网格交点的多边形叫做格点多边形,如图,在一个9×9的正方形网格中有一个格点三角形ABC ,设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1)在网格中画出△ABC 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 1B 1C 1;(2)在网格中画出△A 1B 1C 1绕着点A 1,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 1B 2C 2; (3)在(1)中△ABC 向下平移过程中,求边AC 所扫过区域的面积.A 2A 1D CB A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准备租用汽车运输公司的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两次租用这两种货车的情况如下表:现租用该公司3辆甲种货车及5辆乙种货车一次刚好运完这批货,如果按每吨付运费30元计算.问:货主应付费多少元?20.(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所示,△ABC 直角三角形,延长AB 到D ,使BD =BC ,在BC 上取BE =AB ,连接DE . △ABC 顺时针旋转后能与△EBD 重合,那么:(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旋转角是多少度? (2)AC 与DE 的关系怎样?请说明理由.21.(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1,△ABC 中,∠ABC 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P ,根据下列条件,求∠BPC 的度数. (1)若∠A =50°,则∠BPC =___________;(2)从上述计算中,我们能发现:∠BPC =___________________(用∠A 表示) (3)如图2,若BP ,CP 分别是∠ABC 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P ,则∠BPC =________________. (用∠A 表示),并说明理由.图2图1EPPC BA DB A E DC BA我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计划建A、B两种户型的住房共80套,该公司所筹资金不少于2090万元,但不超过2096(1)该公司对这两种户型住房有哪几种建房方案?(2)该公司如何建房获得利润最大?(3)根据市场调查,A型、B型住房成本不变,每套B型住房的售价不会改变,每套A型住房的售价将会提高a万元(a>0)且所建的两种住房可全部售出,该公司又将如何建房获得利润最大?。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1l 截2l 、3l 分别交于A 、B 两点,则1∠的同位角是( )A .2∠B .3∠C .4∠D .5∠2.下列各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互相得到的是( )A .B .C .D .3.点()3,5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给出以下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内错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下列几个命题中,真命题有(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③一个角的余角一定小于这个角的补角;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任一个内角.A .1个B .2个C .3个D .46.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min {a ,b }的含义为:当a <b 时,min {a ,b }=a ,当b <a 时,min {a ,b }=b .例如:min {1,﹣2}=﹣2,已知min {30,a }=a ,min {30,b }=30,且a 和b 为两个连续正整数,则a ﹣b 的立方根为( )A .﹣1B .1C .﹣2D .27.如图,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FH 平分∠EFD ,若∠1=110°,则∠2的度数为( )A .45°B .40°C .55°D .35°8.如图所示,已知点A (﹣1,2),将长方形ABOC 沿x 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21次,点A 依次落在点A 1,A 2,A 3,…,A 2021的位置,则A 2021的坐标是( )A .(3038,1)B .(3032,1)C .(2021,0)D .(2021,1)九、填空题9.已知非零实数a.b 满足|2a-4|+|b+2|+()23a b -+4=2a ,则2a+b=_______.十、填空题10.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3,﹣2),则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__.十一、填空题11.如图.已知点C 为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AB ED 之间一动点,ABC ∠和CDE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F ,若3304BCD BFD ∠=∠+︒,则BCD ∠的度数为___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BD 平分∠ABC ,ED ∥BC ,∠1=25°,则∠2=_____°,∠3=______°.十三、填空题13.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如图的形状,已知1110∠=︒,则2∠=___________°.十四、填空题14.已知,a b 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 15a b <<,则a b +=_______ 十五、填空题15.若点P (2m+4,3m+3)在x 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十六、填空题1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 (1,3),B (2,0),第一次将△AOB 变换成△OA 1B 1,A 1(2,3),B 1(4,0);第二次将△OA 1B 1变换成△OA 2B 2,A 2(4,3),B 2(8,0),第三次将△OA 2B 2变换成△OA 3B 3,……,则B 2021的横坐标为______.十七、解答题17.(1)计算:()()23121273-+-⨯--- (2)解方程:123123x x +--= 十八、解答题18.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4x 2=64;(2)3(x ﹣1)3+24=0.十九、解答题19.请把以下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并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推理理由:已知:如图,∠1=∠2,∠A =∠D .求证:∠B =∠C .证明:∵∠1=∠2,(已知)又:∵∠1=∠3,( )∴∠2=____________(等量代换)AE F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BFD ( )∵∠A =∠D (已知)∴∠D =_____________(等量代换)∴____________∥CD ( )∴∠B =∠C ( )二十、解答题20.ABC ∆与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1)分别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A ' ; B ' ;C ' ;(2)说明A B C '''∆由ABC ∆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答:_______________.(3)若点(),P a b 是ABC ∆内部一点,则平移后A B C '''∆内的对应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 (4)求ABC ∆的面积.二十一、解答题21.若整数m 的两个平方根为63a -,22a -;b 为89的整数部分.(1)求a 及m 的值;(2)求275m b ++的立方根.二十二、解答题22.如图,在99⨯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正方形ABCD 的顶点都在网格的格点上.(1)求正方形ABCD 的面积和边长;(2)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正方形四个顶点的坐标.二十三、解答题23.已知//AB CD ,定点E ,F 分别在直线AB ,CD 上,在平行线AB ,CD 之间有一动点P .(1)如图1所示时,试问AEP ∠,EPF ∠,PFC ∠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除了(1)的结论外,试问AEP ∠,EPF ∠,PFC ∠还可能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画图并证明(3)当EPF ∠满足0180EPF ︒<∠<︒,且QE ,QF 分别平分PEB ∠和PFD ∠, ①若60EPF ∠=︒,则EQF ∠=__________°.②猜想EPF ∠与EQF ∠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二十四、解答题24.如图1,E 点在BC 上,A D ∠=∠.180ACB BED ∠+∠=︒.(1)求证://AB CD(2)如图2,//,AB CD BG 平分ABE ∠,与EDF ∠的平分线交于H 点,若DEB ∠比DHB ∠大60︒,求DEB ∠的度数.(3)保持(2)中所求的DEB ∠的度数不变,如图3,BM 平分,EBK DN ∠平分CDE ∠,作//BP DN ,则PBM ∠的度数是否改变?若不变,请直接写出答案;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二十五、解答题25.在ABC 中,100BAC ∠=︒,A ABC CB =∠∠,点D 在直线BC 上运动(不与点B 、C 重合),点E 在射线AC 上运动,且ADE AED ∠=∠,设DAC n ∠=︒.(1)如图①,当点D 在边BC 上,且40n =︒时,则BAD ∠=__________︒,CDE ∠=__________︒;(2)如图②,当点D 运动到点B 的左侧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猜想BAD ∠和CD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点D 运动到点C 的右侧时,其他条件不变,BAD ∠和CDE ∠还满足(2)中的数量关系吗?请在图③中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画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加粗加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两条直线a ,b 被第三条直线c 所截(或说a ,b 相交c ),在截线c 的同旁,被截两直线a ,b 的同一侧的角,我们把这样的两个角称为同位角,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1的同位角为∠3,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同位角的定义.2.C【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变换中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图案C 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析:C【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变换中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图案C 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移变换及其基本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B【分析】根据坐标的特点即可求解.【详解】点()3,5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第二象限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坐标所在象限,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直角坐标系的特点.4.B【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③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原命题是假命题;④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原命题是假命题.故选:B .【点睛】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难度较小.5.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①进行判断;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对②进行判断;根据余角与补角的定义对③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对④进行判断.【详解】解: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所以①错误;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所以②正确;一个角的余角一定小于这个角的补角,所以③正确;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之不相邻的一个内角,所以④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6.A【分析】根据a,b的范围即可求出a−b的立方根.【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b∵25<30<36,∴56,∵a和b为两个连续正整数,∴a=5,b=6,∴a﹣b=﹣1,∴﹣1的立方根是﹣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用新定义解决数学问题及无理数的估计,立方根的求法,正确理解新定义是求解本题的关键.7.D【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3,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DFE,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FH,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答.【详解】解:∵∠1=110°,∴∠3=∠1=110°,∵AB∥CD,∴∠DFE=180°-∠3=180°-110°=70°,∵HF平分∠EFD,∴∠DFH=12∠DFE=12×70°=35°,∵AB∥CD,∴∠2=∠DFH=3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相等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观察探究规律发现A1(2,1),A2(3,0)A3(3,0),A4(5,2),A5(8,1),A6(9,0)A7(9,0),A8(11,2),发现4次一个循环,每个周期横坐标距离为6,解析:B【分析】观察探究规律发现A1(2,1),A2(3,0)A3(3,0),A4(5,2),A5(8,1),A6(9,0)A7(9,0),A8(11,2),发现4次一个循环,每个周期横坐标距离为6,利用周期变化规律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A1(2,1),A2(3,0),A3(3,0),A4(5,2),A5(8,1),A6(9,0)A7(9,0),A8(11,2),发现4次一个循环,每个周期横坐标距离为6,∵2021÷4=505.....1,∴A2021的纵坐标与A1相同,横坐标=505×6+2=3032,∴A2021(3032,1),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规律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探究规律的方法.九、填空题9.4【分析】首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被开方数≥0,求出a的范围,进而得出|2a-4|等于原值,代入原式得出|b十2|+=0.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分别求出a和b的值,即可求出2a+b的值.【详解】解:解析:4【分析】首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被开方数≥0,求出a的范围,进而得出|2a-4|等于原值,代入原式得出|b十=0.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分别求出a和b的值,即可求出2a+b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可得a≥3,∴2a-4>0,已知等式整理得:,∴a=3,b=-2,∴2a+b=2×3-2=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熟练掌握非负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十、填空题10.【分析】直接利用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P点坐标,再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解:∵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点,则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解析:()3,2【分析】直接利用关于y 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P 点坐标,再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解:∵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3,-2,∴点()3,2P --,则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求法、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求法,牢记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十一、填空题11.120°【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又由,得,;设,,则;再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得到,最后根据即可求解.【详解】解:和的角平分线相交于,,,又,,,设,,,在四边形中,,,,解析:120°【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DA ADC ∠=∠,CBE ABE ∠=∠,又由//AB ED ,得EDF DAB ∠=∠,DFE ABF ∠=∠;设EDF DAB x ∠=∠=,DFE ABF y ∠=∠=,则DFB x y ∠=+;再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得到3602()BCD x y ∠=︒-+,最后根据3304BCD BFD ∠=∠+︒即可求解. 【详解】解:ABC ∠和CDE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F ,EDA ADC ∴∠=∠,CBE ABE ∠=∠,又//AB ED ,EDF DAB ∴∠=∠,DEF ABF ∠=∠,设EDF DAB x ∠=∠=,DEF ABF y ∠=∠=,BFD EDA ADE x y ∴∠=∠+∠=+,在四边形BCDF 中,FBC x ∠=,ADC y ∠=,BFD x y ∠=+,3602()BCD x y ∴∠=︒-+,0433BCD BFD ∠=∠+︒, 120BFD x y ∴∠=+=︒,3602()120BCD x y ∴∠=︒-+=︒,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十二、填空题12.50【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同位角分别相等可得出∠2=∠DBC ,∠3=∠ABC=∠1+∠DBC ,又由BD 平分∠ABC 得出∠DBC=∠1=25°,利用等价替换法分别求出∠2和∠3即可解析:50【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同位角分别相等可得出∠2=∠DBC ,∠3=∠ABC=∠1+∠DBC ,又由BD 平分∠ABC 得出∠DBC=∠1=25°,利用等价替换法分别求出∠2和∠3即可.【详解】解:∵BD 平分∠ABC ,∴∠DBC=∠1=25°;又∵ED ∥BC ,∴∠2=∠DBC=25°,∠3=∠ABC=∠1+∠DBC=50°.故答案为:25、5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解题过程中采用了等量代换的方法.十三、填空题13.5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ABCD,∴∠1=∠BAD=110°,由折叠可得,∠2=∠BAD=×110°=55°,故答案为:解析:5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AB//CD,∴∠1=∠BAD=110°,由折叠可得,∠2=12∠BAD=12×110°=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十四、填空题14.7【分析】由无理数的估算,先求出a、b的值,再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为两个连续的整数,,∴,,∴;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析:7【分析】由无理数的估算,先求出a、b的值,再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34<,∵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a b<,b=,∴3a=,4a b+=+=;∴34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a、b的值,从而进行解题.十五、填空题15.(2,0)【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y=0,计算出m的值,从而得出点P坐标.【详解】解:∵点P(2m+4,3m+3)在x轴上,∴3m+3=0,∴m=﹣1,∴2m+4=2,∴点P解析:(2,0)【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y=0,计算出m的值,从而得出点P坐标.【详解】解:∵点P(2m+4,3m+3)在x轴上,∴3m+3=0,∴m=﹣1,∴2m+4=2,∴点P的坐标为(2,0),故答案为(2,0).十六、填空题16.【分析】根据点B(2,0),B1(4,0),B2(8,0),B3(16,0)可得规律为横坐标为,由此问题可求解.【详解】解:由B(2,0),B1(4,0),B2(8,0),B3(16,0)可解析:20222【分析】根据点B (2,0),B 1(4,0),B 2(8,0),B 3(16,0)可得规律为横坐标为12n +,由此问题可求解.【详解】解:由B (2,0),B 1(4,0),B 2(8,0),B 3(16,0)可得:()12,0n n B +,∴B 2021的横坐标为20222;故答案为202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形与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点的坐标规律.十七、解答题17.(1);(2)x=【分析】(1)先算乘方、绝对值和开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减;(2)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据此求出方程的解是多少即可.【详解】解:(1)==解析:(1)19-;(2)x =79【分析】(1)先算乘方、绝对值和开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减;(2)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据此求出方程的解是多少即可.【详解】解:(1)()312123-+-⨯- =()181273-+-⨯- =847---=19-;(2)123123x x +--=,去分母,可得:3(x+1)-6=2(2-3x),去括号,可得:3x+3-6=4-6x,移项,可得:3x+6x=4-3+6,合并同类项,可得:9x=7,系数化为1,可得:x=79.【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十八、解答题18.(1)x=±4;(2)x=-1【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解方程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4x2=64,∴x2=16,∴x=±4;(2)3(x-1)解析:(1)x=±4;(2)x=-1【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解方程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4x2=64,∴x2=16,∴x=±4;(2)3(x-1)3+24=0,∴3(x-1)3=-24,∴(x-1)3=-8,∴x-1=-2,∴x=-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解题时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不要漏解.十九、解答题19.对顶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FD;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填空即可.【详解】证明:∵∠1=∠2,(解析:对顶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FD;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填空即可.【详解】证明:∵∠1=∠2,(已知)又:∵∠1=∠3,(对顶角相等)∴∠2=∠3(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E FD∴∠A=∠BF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D(已知)∴∠D=∠BFD(等量代换)∴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二十、解答题20.(1)(-3,1),(-2,-2),(-1,-1);(2)向左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3)(a-4,b-2);(4)2【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即可;(2)根据对解析:(1)(-3,1),(-2,-2),(-1,-1);(2)向左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3)(a-4,b-2);(4)2【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即可;(2)根据对应点A、A′的变化写出平移方法即可;(3)根据平移规律逆向写出点P′的坐标;(4)利用△ABC所在的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A′(-3,1);B′(-2,-2);C′(-1,-1);(2)向左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3)若点P (a ,b )是△ABC 内部一点,则平移后△A 'B 'C '内的对应点P '的坐标为:(a -4,b -2);(4)△ABC 的面积=11123131122222⨯-⨯⨯-⨯⨯-⨯⨯=2.【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平移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根据对应点的坐标确定出平移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二十一、解答题21.(1)a=4,m=36;(2)6【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性质得到,求出a 值,从而得到m ;(2)估算出的范围,得到b 值,代入求出,从而得到的立方根.【详解】解:(1)∵整数的两个平方根为,解析:(1)a =4,m =36;(2)6【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性质得到63220a a -+-=,求出a 值,从而得到m ;(2b 值,代入求出275m b ++,从而得到275m b ++的立方根.【详解】解:(1)∵整数m 的两个平方根为63a -,22a -,∴63220a a -+-=,解得:4a =,∴222426a -=⨯-=,∴m =36;(2)∵b ∴<∴910<,∴b =9,∴275275369216m b ++=+⨯+=,∴275m b ++的立方根为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立方根、平方根及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二十二、解答题22.(1)面积为29,边长为;(2),,,,图见解析.【分析】(1)面积等于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再利用算术平方根定义求得边长即可;(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后写出四个顶点的坐标解析:(1)面积为29,边长为29;(2)(0,5)A ,(2,0)B ,(7,2)C ,(5,7)D ,图见解析.【分析】(1)面积等于一个77⨯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再利用算术平方根定义求得边长即可;(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后写出四个顶点的坐标即可.【详解】解:(1)正方形的面积217425292ABCD S =-⨯⨯⨯=正方形,正方形边长为29S =;(2)建立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则(0,5)A ,(2,0)B ,(7,2)C ,(5,7)D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及割补法求面积,从图形中整理出直角三角形是进一步解题的关键.二十三、解答题23.(1)∠AEP+∠PFC=∠EPF ;(2)∠AEP+∠EPF+∠PFC=360°;(3)①150°或30;②∠EPF+2∠EQF=360°或∠EPF=2∠EQF【分析】(1)由于点是平行线,之间解析:(1)∠AEP +∠PFC =∠EPF ;(2)∠AEP +∠EPF +∠PFC =360°;(3)①150°或30;②∠EPF +2∠EQF =360°或∠EPF =2∠EQF【分析】(1)由于点P 是平行线AB ,CD 之间有一动点,因此需要对点P 的位置进行分类讨论:如图1,当P 点在EF 的左侧时,AEP ∠,EPF ∠,PFC ∠满足数量关系为:EPF AEP PFC ∠=∠+∠;(2)当P 点在EF 的右侧时,AEP ∠,EPF ∠,PFC ∠满足数量关系为:360AEP EPF PFC ∠+∠+∠=︒;(3)①若当P 点在EF 的左侧时,150EQF BEQ QFD ∠=∠+∠=︒;当P 点在EF 的右侧时,可求得30BEQ QFD ∠+∠=︒;②结合①可得180218023602()EPF BEQ DFQ BEQ PFD ∠=︒-∠+︒-∠=︒-∠+∠,由EQF BEQ DFQ ∠=∠+∠,得出2360EPF EQF ∠+∠=︒;可得EPF BEP PFD =∠+∠,由BEQ DFQ EQF ∠+∠=∠,得出2EPF EQF ∠=∠.【详解】解:(1)如图1,过点P 作//PG AB ,//PG AB ,EPG AEP ∴∠=∠,//AB CD ,//PG CD ∴,FPG PFC ∴∠=∠,AEP PFC EPF ∴∠+∠=∠;(2)如图2,当P 点在EF 的右侧时,AEP ∠,EPF ∠,PFC ∠满足数量关系为:360AEP EPF PFC ∠+∠+∠=︒;过点P 作//PG AB ,//PG AB ,180EPG AEP ∴∠+∠=︒,//AB CD ,//PG CD ∴,180FPG PFC ∴∠+∠=︒,360AEP EPF PFC ∴∠+∠+∠=︒;(3)①如图3,若当P 点在EF 的左侧时,60EPF ∠=︒,36060300PEB PFD ∴∠+∠=︒-︒=︒, EQ ,FQ 分别平分PEB ∠和PFD ∠, 12BEQ PEB ∴∠=∠,12QFD PFD ∠=∠, 11()30015022EQF BEQ QFD PEB PFD ∴∠=∠+∠=∠+∠=⨯︒=︒; 如图4,当P 点在EF 的右侧时,60EPF ∠=︒,60PEB PFD ∴∠+∠=︒,11()603022BEQ QFD PEB PFD ∴∠+∠=∠+∠=⨯︒=︒; 故答案为:150︒或30;②由①可知:11()(360)22EQF BEQ QFD PEB PFD EPF ∠=∠+∠=∠+∠=︒-∠,2360EPF EQF ∴∠+∠=︒; 11()22EQF BEQ QFD PEB PFD EPF ∠=∠+∠=∠+∠=∠, 2EPF EQF ∴∠=∠.综合以上可得EPF ∠与EQF ∠的数量关系为:2360EPF EQF ∠+∠=︒或2EPF EQ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和及推论等知识点,作辅助线后能求出各个角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十四、解答题24.(1)见解析;(2)100°;(3)不变,40°【分析】(1)如图1,延长交于点,根据,,可得,所以,可得,又,进而可得结论; (2)如图2,作,,根据,可得,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角之间的关系,再解析:(1)见解析;(2)100°;(3)不变,40°【分析】(1)如图1,延长DE 交AB 于点F ,根据180ACB BED ∠+∠=︒,180CED BED ∠+∠=︒,可得ACB CED ∠=∠,所以//AC DF ,可得A DFB ∠=∠,又A D ∠=∠,进而可得结论; (2)如图2,作//EM CD ,//HN CD ,根据//AB CD ,可得//////AB EM HN 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角之间的关系,再根据DEB ∠比DHB ∠大60︒,列出等式即可求DEB ∠的度数;(3)如图3,过点E 作//ES CD ,设直线DF 和直线BP 相交于点G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定义可求PBM ∠的度数.【详解】解:(1)证明:如图1,延长DE 交AB 于点F ,180ACB BED ∠+∠=︒,180CED BED ∠+∠=︒,ACB CED ∴∠=∠,//AC DF ∴,A DFB ∴∠=∠,A D ∠=∠,DFB D ∴∠=∠,//AB CD ∴;(2)如图2,作//EM CD ,//HN CD ,//AB CD ,//////AB EM HN CD ∴,1180EDF ∴∠+∠=︒,MEB ABE ∠=∠, BG 平分ABE ∠,12ABG ABE ∴∠=∠, //AB HN ,2ABG ∴∠=∠,//CF HN ,23β∴∠+∠=∠,∴132ABE β∠+∠=∠, DH 平分EDF ∠,132EDF ∴∠=∠, ∴1122ABE EDF β∠+∠=∠,1()2EDF ABE β∴∠=∠-∠, 2EDF ABE β∴∠-∠=∠,设DEB α∠=∠,1180180()1802MEB EDF ABE EDF ABE αβ∠=∠+∠=︒-∠+∠=︒-∠-∠=︒-∠,DEB ∠比DHB ∠大60︒,60αβ∴∠-︒=∠,1802(60)αα∴∠=︒-∠-︒解得100α∠=︒DEB ∴∠的度数为100︒;(3)PBM ∠的度数不变,理由如下:如图3,过点E 作//ES CD ,设直线DF 和直线BP 相交于点G ,BM 平分EBK ∠,DN 平分CDE ∠,12EBM MBK EBK ∴∠=∠=∠, 12CDN EDN CDE ∠=∠=∠, //ES CD ,//AB CD ,////ES AB CD ∴,DES CDE ∴∠=∠,180BES ABE EBK ∠=∠=︒-∠,G PBK ∠=∠,由(2)可知:100DEB ∠=︒,180100CDE EBK ∴∠+︒-∠=︒,80EBK CDE ∴∠-∠=︒,//BP DN ,CDN G ∴∠=∠,12PBK G CDN CDE ∴∠=∠=∠=∠, PBM MBK PBK ∴∠=∠-∠1122EBK CDE =∠-∠ 1()2EBK CDE =∠-∠ 1802=⨯︒ 4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二十五、解答题25.(1)60,30;(2)∠BAD=2∠CDE ,证明见解析;(3)成立,∠BAD=2∠CDE ,证明见解析【分析】(1)如图①,将∠BAC=100°,∠DAC=40°代入∠BAD=∠BAC-∠DAC解析:(1)60,30;(2)∠BAD =2∠CDE ,证明见解析;(3)成立,∠BAD =2∠CDE ,证明见解析【分析】(1)如图①,将∠BAC =100°,∠DAC =40°代入∠BAD =∠BAC -∠DAC ,求出∠BAD .在△ABC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 =∠ACB =40°,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ADC =∠ABC +∠BAD =100°,在△ADE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DE =∠AED =70°,那么∠CDE =∠ADC -∠ADE =30°;(2)如图②,在△ABC 和△ADE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 =∠ACB =40°,∠ADE =∠AED =1802n ︒-.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CDE =∠ACB -∠AED =1002n -︒,再由∠BAD =∠DAC -∠BAC 得到∠BAD =n -100°,从而得出结论∠BAD =2∠CDE ;(3)如图③,在△ABC 和△ADE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 =∠ACB =40°,∠ADE =∠AED =1802n ︒-.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CDE =∠ACD -∠AED =1002n ︒+,再由∠BAD =∠BAC +∠DAC 得到∠BAD =100°+n ,从而得出结论∠BAD =2∠CDE .【详解】解:(1)∠BAD =∠BAC -∠DAC =100°-40°=60°.∵在△ABC 中,∠BAC =100°,∠ABC =∠ACB ,∴∠ABC =∠ACB =40°,∴∠ADC =∠ABC +∠BAD =40°+60°=100°.∵∠DAC =40°,∠ADE =∠AED ,∴∠ADE =∠AED =70°,∴∠CDE =∠ADC -∠ADE =100°-70°=30°.故答案为60,30.(2)∠BAD =2∠CDE ,理由如下:如图②,在△ABC 中,∠BAC =100°,∴∠ABC=∠ACB=40°.在△ADE中,∠DAC=n,∴∠ADE=∠AED=1802n︒-,∵∠ACB=∠CDE+∠AED,∴∠CDE=∠ACB-∠AED=40°-1802n︒-=1002n-︒,∵∠BAC=100°,∠DAC=n,∴∠BAD=n-100°,∴∠BAD=2∠CDE.(3)成立,∠BAD=2∠CDE,理由如下:如图③,在△ABC中,∠BAC=100°,∴∠ABC=∠ACB=40°,∴∠ACD=140°.在△ADE中,∠DAC=n,∴∠ADE=∠AED=1802n︒-,∵∠ACD=∠CDE+∠AED,∴∠CDE=∠ACD-∠AED=140°-1802n︒-=1002n︒+,∵∠BAC=100°,∠DAC=n,∴∠BAD=100°+n,∴∠BAD=2∠CDE.【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从图形中得出相关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024年全新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仁爱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则这个数是()A. 9B. 27C. 81D. 2432. 下列哪个数是负数?()A. 2B. 0C. 1/2D. 23.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5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 16cmB. 18cmC. 20cmD. 22cm4. 若一个圆的半径是5cm,则这个圆的面积是()A. 25πcm²B. 50πcm²C. 100πcm²D. 200πcm²5. 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cm、3cm、2cm,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A. 24cm³B. 36cm³C. 48cm³D. 64cm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任何数的平方都是正数。
()2. 若两个数的和为正数,则这两个数中必有一个是正数。
()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等于腰长。
()4. 一个圆的直径等于半径的两倍。
()5. 一个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则这个数是______。
2.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5,则这个数是______。
3.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腰长为6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cm。
4. 若一个圆的半径是6cm,则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cm²。
5. 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6cm、4cm、3cm,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_cm³。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 简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 简述圆的面积公式。
4. 简述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5. 简述因式分解的概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求这个数的平方根。
2.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5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含答案)班级: 姓名: 得分: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果m 是任意实数,则点P (m ﹣4,m+3)一定不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2.5|=( )A .a -2.5B .2.5-aC .a +2.5D .-a -2.5 3.下列选项中的式表示正确的是( )A.255=±B. 255±=C. 255±=±D.2(5)-=-5 4.以下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A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B .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C .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读书时间D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5.如图,下列条件中:(1)∠B+∠BCD=180°;(2)∠1=∠2;(3)∠3=∠4;(4)∠B=∠5.能判定AB ∥CD 的条件个数有( ) A .1 B .2 C .3 D .46.如图,已知AC ∥BD ,∠CAE=35°,∠DBE=40°,则∠AEB 等于( )A .30°B .45°C .60°D .75°7.以方程组21y x y x =-+⎧⎨=-⎩的解为坐标的点(,)x y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8.小颖家离学校1 200米,其中一段为上坡路,另一段为下坡路,她去学校共用了16分钟,假设小颖上坡路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时,下坡路的平均速度是5千米/时,若设小颖上坡用了x 分钟,下坡用了y 分钟,可列方程组为 ( )A.35120016x y x y +=⎧⎨+=⎩B.35 1.2606016x y x y ⎧+=⎪⎨⎪+=⎩C.35 1.216x y x y +=⎧⎨+=⎩D.351200606016x y x y ⎧+=⎪⎨⎪+=⎩ 9.若点P(2k-1,1-k)在第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为( ) A 、k>1 B 、k<21 C 、k>21 D 、21<k<1 1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若a b >,则4a 4b -<-B 、若2a 3a >,则a 0<C 、若a b >,则22ac bc > D 、若22ac bc >,则a b >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1.如图是统计学生跳绳情况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果跳 75次以上(含75次)为达标,则达标学生所占比例为 .12.81的算术平方根是 ,-8的立方根是 .13.当a=______时,P (3a+1,a+4)在x 轴上,到y 轴的距离是______ . 14.已知点A (2-a ,a +1)在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15.如图,弹性小球从点P(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小球碰到矩形OABC 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当小球第1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 1,第2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 2,……第n 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 n . 则点P 3的坐标是 ,点P 2015的坐标是 .16.如图,已知直线AD ,BE ,CF 相交于点O ,OG ⊥AD ,且∠BOC =35°,∠FOG =30°,则∠DOE =________.17.如图,直线l 1//l 2,AB ⊥CD ,∠1=34°,那么∠2的度数是 .18.某单位组织34人分别到井冈山和瑞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到井冈山的人数是到瑞金的人数的2倍多1人,求到两地的人数各是多少?设到井冈山的人数为x 人,到瑞金的人数为y 人,请列出满足题意的方程组是 .19.关于x 、y 的方程组x m 6y 3m +=⎧⎨-=⎩中,x y += .20.我们定义a b c d=ad -bc ,例如2345=2×5-3×4=10-12=-2.若x 、y 均为整数,且满足1<14x y <3,则x +y 的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60分)21.(5分)计算:(-1)2438--3)2︱22.(10分)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1)⎩⎨⎧=-+=01032y x x y (2) ⎩⎨⎧-=-=+421y x y x23.(6分)解不等式组:()()⎪⎩⎪⎨⎧>+-+≤-213351623x x x x ,并把不等式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4.(6分)如图,蚂蚁位于图中点A (2,1)处,按下面的路线移动:(2,1)→(2,4)→(7,4)→(7,7)→(1,7)→(1,1)→(2,1).请你用线段依次把蚂蚁经过的路线描出来,看看它是什么图案,并括号内写出来.( )25.(6分)如图,直线AB ∥CD ,∠GEB 的平分线EF 交CD 与点F ,∠HGF=40°,求∠EFD 的度数.HEFGD CBA26.(9分)已知直线21//l l ,直线3l 与1l 、2l 分别交于C 、D 两点,点P 是直线3l 上的一动点如图,若动点P 在线段CD 之间运动(不与C 、D 两点重合),问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始终具有213∠=∠+∠这一相等关系?试说明理由;如图,当动点P 在线段CD 之外且在的上方运动(不与C 、D 两点重合),则上述结论是否仍成立?若不成立,试写出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321C P DAB321CP DAB 1l 2l 1l 2l 3l l 图①图②27.(9分)某学校准备购买若干个足球和篮球(每个足球的价格相同,每个篮球的价格相同),若购买2个足球和3个篮球共需340元,购买5个足球和2个篮球共需410元.(1)购买一个足球、一个篮球各需多少元?(2)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需购买足球和篮球共96个,并且总费用不超过5720元.问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个篮球?28.(9分)第一中学组织七年级部分学生和老师到苏州乐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租用的客车有50座和30座两种可供选择.学校根据参加活动的师生人数计算可知:若只租用30座客车x辆,还差5人才能坐满;(1)则该校参加此次活动的师生人数为(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若只租用50座客车,比只租用30座客车少用2辆,求参加此次活动的师生至少有多少人?(3)已知租用一辆30座客车往返费用为400元,租用一辆50座客车往返费用为600元,学校根据师生人数选择了费用最低的租车方案,总费用为2200元,试求参加此次活动的师生人数.答案.26.(9分)已知直线21//l l ,直线3l 与1l 、2l 分别交于C 、D 两点,点P 是直线3l 上的一动点如图,若动点P 在线段CD 之间运动(不与C 、D 两点重合),问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始终具有213∠=∠+∠这一相等关系?试说明理由;如图,当动点P 在线段CD 之外且在的上方运动(不与C 、D 两点重合),则上述结论是否仍成立?若不成立,试写出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答案】(1)∠3+∠1=∠2成立,理由见解析;(2)∠3+∠1=∠2不成立,新的结论为∠3-∠1=∠2.【解析】(2)∠3+∠1=∠2不成立,新的结论为∠3-∠1=∠2.理由如下:过点P 作PE ∥l 1,∴∠1=∠APE ;∵l 1∥l 2,∴PE ∥l 2,∴∠3=∠BPE ;又∵∠BPE-∠APE=∠2,∴∠3-∠1=321C P DAB321CP DAB 1l 2l 1l 2l 3l 3l 图①图②∠2.考点:平行线的性质.27.(9分)某学校准备购买若干个足球和篮球(每个足球的价格相同,每个篮球的价格相同),若购买2个足球和3个篮球共需340元,购买5个足球和2个篮球共需410元.(1)购买一个足球、一个篮球各需多少元?(2)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需购买足球和篮球共96个,并且总费用不超过5720元.问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个篮球?【答案】(1)购买一个足球需要50元,购买一个篮球需要80元;(2)最多可以购买30个篮球.【解析】考点: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不等式的应用.28.(9分)第一中学组织七年级部分学生和老师到苏州乐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租用的客车有50座和30座两种可供选择.学校根据参加活动的师生人数计算可知:若只租用30座客车x辆,还差5人才能坐满;(1)则该校参加此次活动的师生人数为(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若只租用50座客车,比只租用30座客车少用2辆,求参加此次活动的师生至少有多少人?(3)已知租用一辆30座客车往返费用为400元,租用一辆50座客车往返费用为600元,学校根据师生人数选择了费用最低的租车方案,总费用为2200元,试求参加此次活动的师生人数.【答案】(1)3x-5;(2)145;(3)175.【解析】试题分析:(1)直接含x的代数式表示该校七年级学生的总数即可;(2)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即可求解.(3)分别设出客车的数量,列出方程,求解,分别进行讨论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1)30x-5;(2)由题意知:50(x-2)≥30x-5,∴x≥194,∵当x越小时,参加的师生就越少,且x为整数.∴当x=5时,参加的师生最少,即30×5-5=145人.考点: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2.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在这一学年中,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组图形中,一个图形经过平移能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A.B.C. D.2.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B.πC.6.25 D.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5 B.|﹣3|=3 C.=3 D.=﹣4 4.下列事件中,最适合采用普查的是()A.对我校七年级一班学生出生日期的调查B.对全国中学生节水意识的调查C.对山东省初中学生每天阅读时间的调查D.对某批次灯泡使用寿命的调查5.不等式4x<3x+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6.下列图形中,线段AD的长表示点A到直线BC距离的是()A.B.C.D.7.如图,a⊥c,b⊥c,若∠1=70°,则∠2等于()A.70°B.90°C.110°D.80°8.如图,下列条件:①∠1=∠5;②∠2=∠6;③∠3=∠7;④∠4=∠8.其中能判定AB∥CD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9.小亮的妈妈用28元钱买了甲乙两种水果,甲种水果每千克4元,乙种水果每千克6元,且乙种水果比甲种水果多买了2千克,求小亮妈妈两种水果各买了多少千克?设小亮妈妈买了甲种水果x千克,乙种水果y千克,则可列方程组为()A.B.C.D.10.已知且0<y﹣x<1,则k的取值范围是()A.﹣1B.0C.0<k<1 D.<k<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的平方根为.12.若+(a﹣1)2=0,则a+b的值为.13.已知点A(0,a)在y轴的负半轴上,则点B(a,a﹣1)在第象限.14.某校对七年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分为A,B,C,D,E五个等级,根据收集的评价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五个长方形的高之比为2:3:3:1:1,评价结果为“A”的学生有68名,则该校七年级学生共有.15.如图,已知AB∥CD,∠BAC与∠A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若∠ACE=31°,则∠BAE的度数是.16.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为.三.解答题(共72分)17.计算:.1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BOC=130°,OE⊥AB于点O,求∠EOD的度数.19.解方程组:(1);(2).20.解不等式组,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1.已知线段AB两端点的坐标为A(2,0),B(0,4),将线段AB平移后得到线段A'B',AB上任意一点P(x,y)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x+2,y+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线段AB和A'B';(2)连接OA',OB',求三角形OA'B'的面积.22.某校想了解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对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x(单位:小时)进行分组整理,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求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和“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3)请估计该校3000名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23.已知如图,△ABC过点A做∠DAE=∠BAC,且AD∥BC,∠1=∠2.(1)求证AB∥DE;(2)若已知AE平分∠BAC,∠C=35°,求∠BAD的度数.24.“地摊经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小明从市场得知如下信息:甲商品每件售价为90元,乙商品每件售价为10元,销售1件甲商品和4件乙商品可获得利润45元,销售2件甲商品和3件乙商品可获得利润65元.(1)求甲、乙商品的进货价格;(2)小明计划用不超过3500元的资金购进甲、乙商品共100件进行销售,设小明购进甲商品a件,求a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若要求甲,乙商品全部销售完后获得的利润不少于1450元,请说明小明有哪些可行的进货方案,并计算哪种进货方案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25.同学们,我们已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那么你会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吗?(1)如图(1),已知∠AOB,请你画出它的角平分线OC,并填空:因为OC是∠AOB的平分线(已知)所以∠=∠=∠AOB(2)如图(2),已知∠AOC,若将∠AOC沿着射线OC翻折,射线OA落在OB处,请你画出射线OB,射线OC一定平分∠AOB.理由如下:因为∠BOC是由∠AOC翻折而成,而翻折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所以∠BOC=∠所以射线是∠的角平分线.拓展应用(3)如图(3),将长方形纸片的一角折叠,使顶点A落在C处,折痕为OE,再将它的另一个角也折叠,顶点B落在D处并且使OD过点C,折痕为OF.直接利用(2)的结论;①若∠AOE=60°,求∠EOF的度数.②若∠AOE=m°,求∠EOF的度数,从计算中你发现了∠EOF的度数有什么规律?③∠DOF的补角为;∠DOF的余角为.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各组图形中,选项D中的图形是一个图形经过平移能得到另一个图形,故选:D.2.解:A.5.34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故这个选项不符合题意;B.是无理数,故这个选项符合题意;C.6.25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故这个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故这个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3.解:A、=5,故本选项错误;B、|﹣3|=3,故本选项正确;C、∵=3,∴≠3,故本选项错误;D、=4,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4.解:A、对我校七年级一班学生出生日期的调查适合采用普查;B、对全国中学生节水意识的调查适合采用抽样调查;C、对山东省初中学生每天阅读时间的调查适合采用抽样调查;D、对某批次灯泡使用寿命的调查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选:A.5.解:4x<3x+1,移项得:4x﹣3x<1,合并同类项得:x<1,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C.6.解:线段AD的长表示点A到直线BC距离的是图D,故选:D.7.解:∵a⊥c,b⊥c,∴a∥b,∴∠3=∠1=70°,∴∠2=∠3=70°.故选:A.8.解:①∵∠1=∠5,∴AB∥CD,能判定AB∥CD;②∵∠2=∠6,∴AD∥BC,不能判定AB∥CD;③∵∠3=∠7;∴AD∥BC,不能判定AB∥CD;④∵∠4=∠8,∴AB∥CD,能判定AB∥CD.故选:C.9.解:设小亮妈妈买了甲种水果x千克,乙种水果y千克,根据题意得:,故选:C.10.解:将两个方程相减得到y﹣x=2k﹣1,∵0<y﹣x<1,∴0<2k﹣1<1,解得<k<1.故选:D.二.填空题(共6小题)11.【答案】±【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解答】解:的平方根为±=±.故答案为:±.12.【答案】﹣1【分析】直接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出b,a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1)2=0,∴3b+6=0,a﹣1=0,解得:b=﹣2,a=1,∴a+b=﹣2+1=﹣1.故答案为:﹣1.13.【答案】三【分析】根据点A(0,a)在y轴的负半轴上可得到a<0,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点A(0,a)在y轴的负半轴上,∴a<0,∴a﹣1<0,∴点B(a,a﹣1)在第三象限.故答案为:三.14.【答案】340名【分析】用A等级人数除以其对应权重,再乘以权重之和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该校七年级学生共有68÷2×(2+3+3+1+1)=340(名),故答案为:340名.15.【答案】59°【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AC+∠ACD=18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AE+∠ACE=90°,根据题意即可得解.【解答】解:∵AB∥CD,∴∠BAC+∠ACD=180°,∵∠BAC与∠A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BAE=∠CAE=∠BAC,∠ACE=∠ACD,∴∠CAE+∠ACE=×(∠BAC+∠ACD)=90°,∵∠ACE=31°,∴∠CAE=90°﹣∠ACE=59°,∴∠BAE=59°,故答案为:59°.16.【答案】a≥2【分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找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无整数解”这个条件分析答案;另外需考虑不等式组无解的情况.【解答】解:不等式组整理得: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x<,或a≥时,不等式组无解,∵不等式组无整数解,∴a≥2故答案为:a≥2.三.解答题17.计算:.【分析】首先计算开立方和绝对值,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即可.【解答】解:=2﹣﹣3+(﹣4)=﹣2﹣4.1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BOC=130°,OE⊥AB于点O,求∠EOD的度数.【答案】40°.【分析】利用对顶角的性质可得∠AOD=130°,再利用垂直定义计算即可.【解答】解:∵∠BOC=130°,∠AOD与∠BOC是对顶角,∴∠AOD=130°,∵OE⊥AB,∴∠AOE=90°,∴∠EOD=130°﹣90°=40°,即∠EOD的度数是40°.19.解方程组:(1);(2).【答案】(1);(2).【分析】(1)应用代入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2)应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解答】解:(1),②代入①,可得:y﹣1+2y=8,解得y=3,把y=3代入②,解得x=2,∴原方程组的解是.(2),由②,可得:5x+5y=1③,①×5+③,可得20x=26,解得x=1.3,把x=1.3代入①,解得y=﹣1.1,∴原方程组的解是.20.解不等式组,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答案】x>2,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见解答.【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解不等式5x+2≥3x,得:x≥﹣1,解不等式2﹣<x,得:x>2,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将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21.已知线段AB两端点的坐标为A(2,0),B(0,4),将线段AB平移后得到线段A'B',AB上任意一点P(x,y)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x+2,y+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线段AB和A'B';(2)连接OA',OB',求三角形OA'B'的面积.【答案】(1)见解答;(2)10.【分析】(1)先利用P点和P′点的坐标特征确定平移的方向与距离,再利用此平移规律写出A′、B′的坐标,然后描点得到线段AB和A'B';(2)用一个矩形的面积分别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去计算三角形OA'B'的面积.【解答】解:(1)如图,线段AB和A'B'为所作;(2)三角形OA'B'的面积=4×6﹣×4×2﹣×2×4﹣×6×2=10.22.某校想了解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对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x(单位:小时)进行分组整理,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求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和“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3)请估计该校3000名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根据第二组频数为21,所占百分比为21%,求出数据总数,再用数据总数减去其余各组频数得到第四组频数,进而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用第三组频数除以数据总数,再乘以100,得到m的值;先求出“E”组所占百分比,再乘以360°即可求出对应的圆心角度数;(3)用3000乘以每周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即可.【解答】解:(1)数据总数为:21÷21%=100,第四组频数为:100﹣10﹣21﹣40﹣4=25,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如下:(2)m=40÷100×100=40;“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360°×=14.4°;(3)3000×(25%+)=870(人).即估计该校3000名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是870人.23.已知如图,△ABC过点A做∠DAE=∠BAC,且AD∥BC,∠1=∠2.(1)求证AB∥DE;(2)若已知AE平分∠BAC,∠C=35°,求∠BAD的度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AE=∠2,求出∠BAC=∠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BAE=∠CAE,根据∠DAE=∠BEA求出∠BAE=∠EAC=∠DA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DAC,求出∠C=∠BAE=∠DAC=35°,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证明:∵AD∥BC,∴∠DAE=∠2,∵∠1=∠2,∴∠DAE=∠1,∵∠DAE=∠BAC,∴∠BAC=∠1,∴AB∥DE;(2)解:∵∠DAE=∠BEA,∴∠BAE=∠EAC=∠DAC,∵AD∥BC,∴∠C=∠DAC,∴∠C=∠BAE=∠DAC=35°,∵AE平分∠BAC,∴∠BAC=2∠BAE=70°,∴∠BAD=∠BAC+∠CAD=105°.24.“地摊经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小明从市场得知如下信息:甲商品每件售价为90元,乙商品每件售价为10元,销售1件甲商品和4件乙商品可获得利润45元,销售2件甲商品和3件乙商品可获得利润65元.(1)求甲、乙商品的进货价格;(2)小明计划用不超过3500元的资金购进甲、乙商品共100件进行销售,设小明购进甲商品a件,求a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若要求甲,乙商品全部销售完后获得的利润不少于1450元,请说明小明有哪些可行的进货方案,并计算哪种进货方案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1)甲商品的进货价格为65元,乙商品的进货价格为5元;(2)a的取值范围是0≤a≤50;(3)进货方案有:甲商品进48件,乙商品进52件;甲商品进49件,乙商品进51件;甲商品进50件,乙商品进50件;甲商品进50件,乙商品进50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1500元.【分析】(1)设甲、乙商品的进货价格分别是x元,y元,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2)设小明购进甲商品a件,由题意列出不等式,即可求解;(3)由获得的利润不少于1450元,列出不等式可求a的范围,可求出答案.【解答】解:(1)设甲、乙商品的进货价格分别是x元,y元,由题意列方程组得:,解得,答:甲商品的进货价格为65元,乙商品的进货价格为5元;(2)设小明购进甲商品a件,由题意得,65a+5(100﹣a)≤3500,解得a≤50,∴a的取值范围是0≤a≤50;(3)由题意可得:(90﹣65)a+(10﹣5)(100﹣a)≥1450,解得:a≥47.5,∴47.5≤a≤50,又∵a为整数,∴a=48,49,50,∴进货方案有:甲商品进48件,乙商品进52件;甲商品进49件,乙商品进51件;甲商品进50件,乙商品进50件;若甲商品进48件,乙商品进52件,利润为(90﹣65)×48+(10﹣5)×52=1460(元),若甲商品进49件,乙商品进51件,利润为(90﹣65)×49+(10﹣5)×51=1480(元),若甲商品进50件,乙商品进50件,利润为(90﹣65)×50+(10﹣5)×50=1500(元),∴当甲商品进50件,乙商品进50件,利润有最大值.利润最大值为1500(元).答:进货方案有:甲商品进48件,乙商品进52件;甲商品进49件,乙商品进51件;甲商品进50件,乙商品进50件;甲商品进50件,乙商品进50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1500元.25.解:(1)如图1所示:∵OC是∠AOB的平分线,∴∠AOC=∠BOC=∠AOB,故答案为:AOC,BOC,;(2)如图2所示:∵∠BOC是由∠AOC翻折而成,而翻折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BOC=∠AOC,∴射线OC是∠AOB的角平分线,故答案为:BOC,OC,AOB;(3))①∵△COE由△AOE翻折而成,△DOF由△BOF翻折而成,∠AOE=60°,∴∠AOE=∠EOC=60°,∠BOF=∠DOF=(180°﹣∠AOE﹣∠EOC)=×60°=30°,∴∠EOF=∠EOC+∠DOF=60°+30°=90°;②∵△COE由△AOE翻折而成,△DOF由△BOF翻折而成,∠AOE=m°∴∠AOE=∠EOC=m°,∠BOF=∠DOF=[180°﹣(∠AOE+∠EOC)]=×[18°﹣2m°]=90°﹣m°,∴∠EOF=∠EOC+∠DOF=m°+90°﹣m°=90°,发现∠EOF始终为90°;③∵由②知,∠DOF=∠BOF,∠BOF+∠AOF=180°,∴∠DOF的补角是∠AOF;∵∠DOF+∠EOC=90°,∴∠DOF的余角是∠EOC和∠AOE,故答案为:∠AOF,∠EOC和∠AOE.。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数学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总分____ 一、认真选一选:(每题4分,共32分)1.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A 先右转50°,后右转40°B 先右转50°,后左转40°C 先右转50°,后左转130°D 先右转50°,后左转50° 2.已知y 轴上的点P 到原点的距离为5,则点P 的坐标为( )A .(5,0)B .(0,5)或(0,-5)C .(0,5)D .(5,0)或(-5,0) 3、若x x 3223-=-,则( ) A、32=x B、32 x C、32≤x D、32≥x 4、若正n 边形的一个外角是30°,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 A. 540° B. 1800° C. 1440° D. 2160°5.如果a <-1,那么正确的是 ( )A.a >-aB. a <-aC.a=-aD.不能确定a 与-a 的大小。
6、若x x 3223-=-,则( ) A、32=x B、32 x C、32≤x D、32≥x 7、某商品原价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要保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 )A、6折 B、7折 C、8折 D、9折 8、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4cm ,则它的底边长不可能是( ) A .1cmB .3cmC .6cmD .9cm二、认真填一填:(每题4分,共20分)9、如果点P(a,2)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3,a)在_______.10、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 和2cm ,则它的周长为 cm 。
11、在去年足球甲A 的前11轮(场)比赛中,某足球队保持连续不败记录,按比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计0分,若该队共积23分,那么该队共胜了 场12、为掌握我校初一年级女同学的身高情况,从中抽测了100名女同学的身高, 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是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_. 样本的容量是________, 个体是__________.13、若∣x -2y +1∣+∣x +y -5∣=0,则x = ,y = .三、解答题 (每小题7分,共35分)14、解方程组:972=-y x15、解不等式组 ,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6、学着说点理,填空:如图5,AD ⊥BC 于D ,EG ⊥BC 于G ,∠E=∠1,可得AD 平分∠BAC 。
理由如下:AD ⊥BC 于D ,EG ⊥BC 于G ,(已知)∴ ∠ADC=∠EGC=90°,( ) ∴ AD ‖EG ,( ) ∴ ∠1=∠2,(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 ∠E=∠1(已知)∴ = (等量代换)∴ AD 平分∠BAC ( )17、如图,A 、B 之间是一座山,一条高速公路要通过A 、B 两点,在A 地测得公路走向是北偏西111°32′。
如果A 、 B 两地同时开工,那么在B 地按北偏东多少度施工,才能使公路 在山腹中准确接通?为什么?32-=-x y x-4325+≤-x x 38+x18、这是一个动物园游览示意图,试设计描述这个动物园图中每个景点位置的一个方法,并画图说明。
狮子马南门两栖动物飞禽四、解答题(每题9分,共27分)19、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280名学生就餐.(1)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2)若7个餐厅同时开放,能否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请说明理由.20、四川5·12大地震中,一批灾民要住进“过渡安置”房,如果每个房间住3人,则多8人,如果每个房间住5人,则有一个房间不足5人,问这次为灾民安置的有多少个房间?这批灾民有多少人?21、如图,∠1+∠2=180°,∠DAE=∠BCF,DA 平分∠BDF. (1)AE 与FC 会平行吗?说明理由. (2)AD 与BC 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3)BC 平分∠DBE 吗?为什么.FE21DCBA五、解答题 (每题12分,共36分)CE =21BC ,连结22、在等边△ABC 中,BD ⊥AC ,垂足为D ,延长BC 到E ,使D 、E .(1)BD 与DE 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你的理由. (2)把BD 改成什么条件,还能得到(1)中的结论?第22题图DC3-1BAOxyDC3-1BA Oxy23、今年五月份,我区某果农收获草莓30吨,枇杷13吨,现计划租用甲、乙两种货车共10辆将这批水果全部运往重庆,已知甲种货车可装草莓4吨和枇杷1吨,乙种货车可装草莓、枇杷各2吨。
(1)该果农安排甲、乙两种货车时有几种方案?请您帮助设计出来;(2)若甲种货车每辆要付运输费2000元,乙种货车每辆要付运输费1300元,则该果农应选择哪种运输方案才能使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元?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 (1)求点C ,D 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 的面积ABDC S 四边形(2)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连接PA ,PB ,使PAB S =ABDC S 四边形, 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PD CBAOxy (3)点P 是线段BD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 ,PO ,当点P 在BD 上移动时(不与B ,D 重合)给出下列结论:①DCP BOP CPO ∠+∠∠的值不变,②DCP CPOBOP∠+∠∠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数学测试题参考答案1、D2、B3、C4、B5、B6、C7、B8、D9、第三象限 10、 14 11、 612、初一年级女同学的身高情况, 从中抽测的100名女同学的身高, 100, 每一名初一年级女同学的身高 13、 3,214、解:由②变形得:y=2x-3 ③ 把③代入①得:2x-7(2x-3)=9解得:x=1把x=1代入③得:y=-1∴ x=1y=-115、解: ①> ②解不等式①:2x ≤6x ≤3解不等式②:x+8>-3x 4x>8x>2 ∴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2<x ≤3 - 不等式组解集在数轴表示如下:16、解: AD ⊥BC 于D ,EG ⊥BC 于G ,(已知)∴ ∠ADC=∠EGC=90°,(垂直的定义 )∴ AD ‖EG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 ∠E=∠1(已知)∴ ∠2 = ∠3 (等量代换) ∴ AD 平分∠BAC (角平分线的定义)17、在B 地按北偏东68°28′施工,就能使公路在山腹中准确接通。
因为A 、B 两地公路走向要形成一条直线,构成一个平角。
18、以南门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水平向右为x 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为y 轴正方向,标原点和单位长度(1分)4325+≤-x x 38+x x -南门(0,0);两栖动物(4,1);飞禽(3,4);狮子(-4,5),马(-3,-3)(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每个1分)19.解:(1)设1个大餐厅可供x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y名学生就餐,根据题意,得21680 22280. x yx y+=⎧⎨+=⎩,解这个方程组,得960360. xy=⎧⎨=⎩,答:1个大餐厅可供960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360名学生就餐.(2)因为9605360255205300⨯+⨯=>,所以如果同时开放7个餐厅,能够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20. 设有 x 个房间, 则贫民有(3x + 8 )人, 根据题意得5(x-1) < 3x + 8 < 5x解得 4< x < 6.5∵ x 为整数, ∴ x = 5 或 6当x = 5 时, 3x + 8 = 23当x = 6 时, 3x + 8 = 26即这次灾民安置的有5个房间,这批灾民有23人或这次灾民安置的有6个房间,这批灾民有26人21.(1)平行因为∠1+∠2=180°,∠2+∠CDB=180°(邻补角定义)所以∠1=∠CDB所以AE∥F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平行,因为AE∥CF,所以∠C=∠CBE(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又∠A=∠C 所以∠A=∠CBE所以AF∥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 平分因为DA平分∠BDF,所以∠FDA=∠ADB因为AE∥CF,AD∥BC所以∠FDA=∠A=∠CBE,∠ADB=∠CBD所以∠EBC=∠CBD22、(1)BD=DE.理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BC =AC ,---2分;∵CE =21BC , ∴CE =21AC ,---3分;又∵BD ⊥AC ,∴AD =CD =21AC , ∠DBC =21∠ABC =30°. ∴CE =CD .∴∠E =21∠ACB =30° ; ∴∠E =∠DBC ,∴DB =DE .(2)BD 是中线或∠ABC 的平分线.23.解:(1)设应安排x 辆甲种货车,那么应安排)10(x -辆乙种货车运送这批水果,由题意得:⎩⎨⎧≥-+≥-+13)10(230)10(24x x x x ,解得75≤≤x ,又因为x 是整数,所以x =5或6或7,所以该果农有三种运输方案: 方案一:安排甲种货车5辆,乙种货车5辆; 方案二:安排甲种货车6辆,乙种货车4辆; 方案三:安排甲种货车7辆,乙种货车3辆;(2)在方案一中果农应付运输费:5×2000+5×1300=16500(元) 在方案二中果农应付运输费:6×2000+4×1300=17200(元) 在方案三中果农应付运输费:7×2000+3×1300=17900(元)所以甲、乙两种货车各安排5辆运输这批水果时,总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16500元。
24、(1)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C (0,2),B(4,2) ,四边形ABDC 的面积S 四边形ABDC =4……(4分)(2)在y 轴的正负半轴分别存在一点P(0,4)或P(0,-4) (3)①是正确的结论,过点P 作PQ ∥CD ,因为AB ∥CD ,所以PQ ∥AB ∥CD (平行公理的推论)∴∠DCP =∠CPQ ,∵∠BOP =∠OPQ(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CP +∠BOP =∠CPQ +∠OPQ =∠CPO 所以DCP BOP CPO ∠+∠∠=CPOCP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