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3.68 MB
- 文档页数:23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原理(一)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1. 概述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血液凝结和抗凝功能。
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个体的凝血状态,从而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2. 血凝原理血液的凝结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种凝血因子和细胞的相互作用。
当大血管破裂时,损伤的组织会释放一种称为组织因子的物质,它与循环中的凝血因子相互作用,引发一系列的凝血反应。
凝血反应中,血浆中的凝血因子会被激活并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稳定的纤维素凝块,促使伤口止血。
这个过程中,包括凝血因子I(纤维原)、II(凝血酶原)、III(组织因子)等在内的多个物质起到关键作用。
3. 血凝抑制原理为了避免血液在正常情况下过度凝结,人体内也存在一系列抗凝物质。
这些抗凝物质包括抗凝酶、抗凝素、溶纤酶等,并与凝血因子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
血凝抑制试验通过检测这些抗凝物质的活性,来评估抗凝功能的正常与否。
常见的血凝抑制试验包括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等。
4.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应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从而指导药物治疗和手术操作。
一些疾病,例如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都与凝血功能紊乱有关。
通过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可以及早发现这些疾病的存在并进行治疗。
此外,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还被广泛用于药物研发和安全性评价。
一些药物可以影响凝血功能,通过检测血液的凝血和抗凝状态,可以评估药物的药理学性质和安全性。
5. 结语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和抗凝功能。
它在临床诊断、治疗和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试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生理状态,并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6. 试验过程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通常需要在临床实验室进行,以下是一般的试验过程:1.采集血样:先使用消毒剂清洁采血点,然后使用注射针和导管采集适量的静脉血。
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是目前我国各地对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疫病诊断、防疫监测、免疫程序制定等工作的主要依据,各大型养殖场、兽医门市、畜牧局、兽药疫苗生产厂家均可以进行操作。
该试验方法具有经济、快速、可靠、操作简便和对抗体水平进行量化的优点,能够处理大量的样品,并能在短时间内报告禽类血样的抗体滴度水平。
但是实验用材料不标准、操作不规范等因素也会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导致试验的失败。
笔者就血凝-血凝抑制试验中关键步骤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原理说明某些病毒具有凝聚某些动物红细胞的能力,称为病毒的血凝,利用这种特性设计的试验称为血球凝集试验,以此来推测被检材料中有无病毒存在,是非特异性的,但是病毒的血凝可为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即血球凝集抑制实验,具有特异性,通过HA-HI实验,可用已知的血清来鉴定未知的病毒。
2试验前准备2.196孔V型微量反应板选用规则标准的96孔V型微量反应板,V型孔底需光滑明亮,对底部磨损严重的反应板要及时淘汰。
使用前先用酒精棉擦拭干净,再用蒸镏水反复冲洗多次,在温箱中烘干备用;使用后及时将反应板用自来水反复冲洗(以孔底不留沉积的红血球为准),再将沾有洗涤剂溶液的棉拭刷洗凹孔及板面,然后再用自来水反复冲净每个凹孔及板面,待反应板干燥后,放到2%~3%浓度的盐酸中浸泡24h以上。
2.2待检血清用于分离血清的血液必须是新鲜无污染的,采集血样后置于硅化管或一次性塑料离心管内,水平放置,保证血样与空气最大限度的接触,先置于37℃环境下半小时,再置于4℃环境下数小时,8000~10000r/min离心3~5min,将析出的血清移入清洁的包装内备用。
4℃的冰箱中冷藏可保存5d,长时间保存可冷冻存放,冷冻后会出现蛋白质局部浓缩、分布不均的现象,在检测前应充分混匀。
2.31%红细胞最好选用健康、未经过疫苗免疫的成年SPF公鸡,如若没有SPF公鸡也可以使用低抗体鸡提供的红细胞但需要更多次的洗涤(5遍以上),建议用3只以上鸡的血液混合制备红细胞悬液。
血凝抑制(HI)试验操作规程1.仪器、设备和试剂的准备1.1仪器及设备V型96孔血凝板、微量振荡器、低速台式离心机、含25μL的单道加样器、含25μL的八道加样器、小圆底试管、吸管。
1.2抗原和试剂:1.2.1相应HI抗原1.2.2相应阳性血清1.2.3生理盐水、阿氏液(血球保护液)1.2.41%鸡红细胞悬液1.2.4.1红细胞的采集从2-6月龄SPF公鸡翅静脉采集血液与等量的阿氏液混合(采集后上下颠倒使血液和阿氏液混匀,防止凝血)1.2.4.2红细胞的洗涤将于阿氏液混合的血液,分装于圆底试管中,以1000rpm离心5分钟,吸弃阿氏液;加入适量生理盐水轻轻吸打将红细胞充分混合,以1500rpm离心5-10分钟,吸弃上清液时,应注意吸弃红细胞表面的白细胞层,并应尽量吸净上清液。
按上述步骤,用生理盐水对红细胞进行洗涤三次,最后一次洗涤应1500rpm离心10分钟(确保红细胞的压积)。
1.2.4.3吸弃上清液,将沉淀的红细胞吸取1ml,加入99ml生理盐水摇匀配制成1%的红细胞悬液。
(按照需要量配制)1.2.4.41%红细胞悬液的标定对首次配制的红细胞悬液应进行标定,取配制好的红细胞悬液60ml,自然沉降后,弃掉上部生理盐水50ml,混匀后装入刻度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5分钟,红细胞压积应为0.6ml2.HI抗原工作液配制2.1HI抗原血凝价测定血凝试验:1.取一块V型96孔板,按表1每孔加入生理盐水25ul,将HI抗原进行系列倍比稀释,至11孔后吸取25ul弃去,第12孔为对照,稀释后每孔再加入25ul生理盐水,最后每孔加入1%鸡红细胞悬液25ul,微量振荡器中速摇匀,置于室温(20—25℃),20~30分钟后判定结果,以能使100%红细胞凝集的抗原最高稀释倍数作为判定终点。
表1病毒血凝试验孔号:123456789101112滴度: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1:10241:2048对照生理盐水252525252525252525252525抗原(病毒)2525252525252525252525弃去生理盐水252525252525252525252525红细胞悬液252525252525252525252525轻轻振荡1-2min置于20~25℃静置20-25min后判定结果图1如图1所示为禽流感病毒H9亚型血凝抑制试验抗原的血凝价测定,第9孔为能使100%红细胞凝集的抗原最高稀释倍数,因此该禽流感病毒H9亚型血凝抑制试验抗原血凝价为1:5122.2HI抗原工作液配制及检验2.2.14HA100单位的抗原配制4个100%血凝单位(即4HA100)抗原的稀释倍数=使100%红细胞凝集的抗原最高稀释倍数/4图1所示禽流感病毒H9亚型血凝抑制试验抗原的4HA100单位的抗原=512/4=1282.2.24HA100单位抗原的检验4HA100单位抗原的检验按表2进行。
血凝实验和血凝抑制实验报告一、引言血液凝固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生理过程之一。
当人体受到损伤时,血液会迅速凝固形成血块,以阻止出血。
然而,血液凝固过程的异常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准确评估血液凝固功能对于疾病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二、血凝实验血凝实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实验方法,用于评估血液的凝固功能。
该实验主要通过测量血液在一定时间内凝固的程度来获得结果。
常见的血凝实验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测定等。
1.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是评估外源凝血系统的功能的指标。
该实验通过观察血浆中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所需的时间来测定。
正常情况下,PT 的时间范围为11-13秒。
若PT延长,则可能存在凝血因子活性降低或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
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评估内源凝血系统的功能的指标。
该实验通过观察血浆中凝血酶形成所需的时间来测定。
正常情况下,APTT 的时间范围为25-35秒。
若APTT延长,则可能存在凝血因子活性降低或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
3.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评估血小板功能的指标。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主要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计数在150-450×10^9/L之间。
若血小板计数过低,则可能导致出血倾向。
4. 纤维蛋白原测定纤维蛋白原是血液凝固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参与形成纤维蛋白凝块。
纤维蛋白原测定可以评估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正常情况下,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在2-4 g/L之间。
若纤维蛋白原浓度过低,则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三、血凝抑制实验血凝抑制实验是一种检测血液凝固抑制功能的方法。
该实验主要评估抗凝血酶、抗纤维蛋白聚合酶等物质对血液凝固过程的抑制作用。
1. 抗凝血酶实验抗凝血酶是一种重要的抗凝物质,可以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抗凝血酶实验通过测定血浆中抗凝血酶的活性来评估抗凝血酶功能。
实验三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操作及应用二、实验内容H5亚型猪流感抗体检测与分析三、实验步骤(一)血凝(HA)试验1、用微量移液枪在微量反应板的第一排1-12孔均加入50μLPBS,换枪头;2、吸取50μL抗原,加入第一孔,反复吹打5次混匀;3、从第一孔吸取50μL加入第二孔,吹打混匀吸取50μL加入第三孔,如此稀释至第11孔,从第11孔吸取50μL丢弃,第12孔作为红细胞对照;4、各孔均加入50μL0.5%鸡红细胞悬液(已充分摇匀);5、轻轻混匀,室温25℃静置20min观察结果;(二)血凝抑制(HI)试验1、血清样品处理:先加150μL胰酶溶液于300μL血清中,56℃水浴灭活30min 后冷却至室温;加900μL高碘酸钾,混合,室温孵育15min;加900μL丙三醇盐溶液,混合,室温孵育15min;加750μL生理盐水混合,4℃保存;2、根据HA试验中测定的HI抗原效价配制4单位抗原;3、在微量反应板第5-8排的2-11孔加入25μLPBS,第12孔加入50μLPBS;4、吸取50μL血清(编号为2-4血清、阳性血清、编号为1-4血清、阴性血清)加入第1孔,混匀后吸取25μL于第二孔,混匀后吸25μL于第三孔,依次稀释至第11孔,第11孔混匀后弃去25μL;5、各排前11孔均加入4单位抗原25μL,第12孔作为红细胞对照,室温下25℃静置30min;6、各孔均加入50μL0.5%的鸡红细胞悬液混匀,轻轻摇匀,室温下25℃静置30min。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血凝(HA)试验,从第三个孔开始显示“滴泪”第一排为阳性对照第二排为阴性对照第三排,血清5-6第四排,血清6-6参考文献[1]GB/T 27535-2011,猪流感HI抗体检测方法[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