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147.00 KB
- 文档页数:15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原理(一)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1. 概述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血液凝结和抗凝功能。
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个体的凝血状态,从而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2. 血凝原理血液的凝结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种凝血因子和细胞的相互作用。
当大血管破裂时,损伤的组织会释放一种称为组织因子的物质,它与循环中的凝血因子相互作用,引发一系列的凝血反应。
凝血反应中,血浆中的凝血因子会被激活并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稳定的纤维素凝块,促使伤口止血。
这个过程中,包括凝血因子I(纤维原)、II(凝血酶原)、III(组织因子)等在内的多个物质起到关键作用。
3. 血凝抑制原理为了避免血液在正常情况下过度凝结,人体内也存在一系列抗凝物质。
这些抗凝物质包括抗凝酶、抗凝素、溶纤酶等,并与凝血因子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
血凝抑制试验通过检测这些抗凝物质的活性,来评估抗凝功能的正常与否。
常见的血凝抑制试验包括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等。
4.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应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从而指导药物治疗和手术操作。
一些疾病,例如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都与凝血功能紊乱有关。
通过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可以及早发现这些疾病的存在并进行治疗。
此外,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还被广泛用于药物研发和安全性评价。
一些药物可以影响凝血功能,通过检测血液的凝血和抗凝状态,可以评估药物的药理学性质和安全性。
5. 结语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和抗凝功能。
它在临床诊断、治疗和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试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生理状态,并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6. 试验过程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通常需要在临床实验室进行,以下是一般的试验过程:1.采集血样:先使用消毒剂清洁采血点,然后使用注射针和导管采集适量的静脉血。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一些病毒或病毒的血凝素能选择性地使某种或某几种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这种凝集红细胞的现象称为血凝(Hemagglutination,HA)。
正粘病毒和副粘病毒是最主要的红细胞凝集性病毒;其他病毒包括披膜病毒、细小病毒、某些肠道病毒和腺病毒等也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但常要求比较严格的反应条件,例如一定的pH范围等。
各种病毒的血凝素性质不尽相同。
某些病毒可在很广的pH条件下呈现血凝作用,某些病毒则只在很窄的pH范围内才能凝集红细胞。
某些病毒的血凝作用具有温度依赖性,也就是只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出现血凝现象;但另一些病毒却可在4℃、室温和37℃呈现同样的血凝作用。
病毒凝集的红细胞种类,也随病毒种类而不同,例如某些病毒主要对人和禽的红细胞呈现凝集作用,另一些病毒则可凝集豚鼠或大鼠等的红细胞。
当病毒的悬液中先加入特异性抗体,且这种抗体的量足以封闭病毒颗粒或其血凝素时,则红细胞表面的受体就不能与病毒颗粒或其血凝素直接接触,这时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就被抑制,称为红细胞凝集抑制(H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HI),也称为血凝抑制反应。
血凝的原理因病毒而有所不同,如痘病毒对鸡红细胞发生凝集作用并非是病毒的本身,而是痘病毒的产物类脂蛋白的作用。
而流感病毒的血凝作用是病毒囊膜上的血凝素与红细胞表面的受体糖蛋白相互吸附而发生的。
病毒的血凝现象大致可以分为可逆转型、不可逆转性、凝集条件严格型三类。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有常量法和微量法两种,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都是微量法,各要素用量均为25ul,微量法省时、省料、高效。
以下简要介绍本次试验的主要内容,详细内容参见各国标。
各实验室所采用的HA和HI试验程序不同,下面的例子是应用V型微量板进行的试验,两种方法反应总体积都为75ul,本试验所用试剂为如下:1.生理盐水: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成0.85%NaCl溶液,高压灭菌备用。
2.红细胞悬液:采鸡血液,加于倍量的红细胞保存液-阿氏液中,置4℃普通冰箱保存,可用一个月。
⾎凝、⾎凝抑制试验红细胞凝集试验(HA)与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实验⽤设备:1、离⼼机 1台*(3000转离⼼红细胞)2、冰箱 1台*(存放抗原)3、振荡器 1台*(振荡96孔V型板)4、抗原新城疫(ND)、减蛋(EDS)、流感(AI)抗原,从正规⼚家进。
5、96孔V型板稀释⾎清清洗后可重复使⽤6、⼋道移液器 1把(5-50微升稀释⾎清)7、吸头和⼋道移液器配套使⽤,清洗后重复使⽤)8、积液槽配制4个单位抗原及盛放⽣理盐⽔加样⽤9、⼀次性采⾎管采⾎⽤10、2毫升注射器采⾎⽤11、红细胞⾮免疫鸡⼼脏采⾎或免疫鸡也可,但需离⼼5次后使⽤。
12、柠檬酸三钠配制3.8%抗凝剂⽤13、重铬酸钾配制清洁液⽤14、硫酸配制清洁液⽤15、吸管 1毫升、10毫升16、吸⽿球和吸管配套使⽤17、针头 9*13(采雏鸡)、9*25(采⼤鸡)18、蒸馏⽔当地买。
清洗96孔V型板、吸头⽤19、10毫升离⼼管离⼼红细胞⽤(塑料制)20、⽣理盐⽔做⾎清稀释液⽤、配制4单位抗原⼆、实验前的准备:1.抗原:从指定⼚家购买稳定浓缩抗原。
2.抗凝剂的配制:⽤天平称量3.8克柠檬酸三钠,溶⼊100ml⽣理盐⽔中,待溶解完全后即可使⽤。
3.1%红细胞悬液:由鸡⼼脏或翅静脉采⾎,放⼊加有抗凝剂的离⼼管内(按抗凝剂:全⾎=1:2的⽐例),迅速混匀。
在离⼼机中以3000转/分离⼼5分钟,⽤吸管吸去上清液和红细胞上层的⽩细胞薄膜,将沉淀的红细胞加⽣理盐⽔,慢慢混合均匀,再在离⼼机中3000转/分离⼼5分钟,弃去上清液,再加⽣理盐⽔混匀,如此反复离⼼4~5次,最后⼀次离⼼后的红细胞,弃去上清液,即为红细胞泥。
放⼊4℃冰箱中可保存2—3天。
使⽤时⽤1ml 吸管吸取0.1ml红细胞泥,然后加⼊9.9ml的⽣理盐⽔,此即1%红细胞悬液。
现⽤现配。
4.被检⾎清:每只鸡⼼脏或翼下采⾎0.5-1ml,静置或离⼼,待⾎清析出后备⽤。
5.吸管清洁液的配制:使⽤1%的稀硫酸溶液。
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原理
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血液凝血功能检测方法,用于评估体内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
血凝试验原理:
血凝试验通常采用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或凝血酶时间(TT)来衡量血液凝血的能力。
在血凝试验中,通过向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凝血酶原激活体(如凝血酶),观察血浆在特定条件下形成凝块的时间。
正常血液凝固功能良好的人,凝血时间较短,血浆在凝血酶原激活体的作用下能很快形成凝块。
血凝抑制试验原理:
血凝抑制试验是为了检测某些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抗凝血酶原等)对凝血系统的抑制作用。
在血凝抑制试验中,首先向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凝血酶原激活体,观察血浆在特定条件下形成凝块的时间。
然后再加入待测的血凝抑制物质,在不同浓度下观察凝血时间的变化。
如果抗凝物质的浓度越高,凝血时间延长的程度越大,则说明该抗凝物质对凝血系统的抑制作用越强。
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的原理即通过衡量血浆的凝血时间来评估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或抑制物质的抑制能力。
血凝实验和血凝抑制实验报告一、引言血液凝固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生理过程之一。
当人体受到损伤时,血液会迅速凝固形成血块,以阻止出血。
然而,血液凝固过程的异常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准确评估血液凝固功能对于疾病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二、血凝实验血凝实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实验方法,用于评估血液的凝固功能。
该实验主要通过测量血液在一定时间内凝固的程度来获得结果。
常见的血凝实验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测定等。
1.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是评估外源凝血系统的功能的指标。
该实验通过观察血浆中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所需的时间来测定。
正常情况下,PT 的时间范围为11-13秒。
若PT延长,则可能存在凝血因子活性降低或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
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评估内源凝血系统的功能的指标。
该实验通过观察血浆中凝血酶形成所需的时间来测定。
正常情况下,APTT 的时间范围为25-35秒。
若APTT延长,则可能存在凝血因子活性降低或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
3.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评估血小板功能的指标。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主要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计数在150-450×10^9/L之间。
若血小板计数过低,则可能导致出血倾向。
4. 纤维蛋白原测定纤维蛋白原是血液凝固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参与形成纤维蛋白凝块。
纤维蛋白原测定可以评估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正常情况下,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在2-4 g/L之间。
若纤维蛋白原浓度过低,则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三、血凝抑制实验血凝抑制实验是一种检测血液凝固抑制功能的方法。
该实验主要评估抗凝血酶、抗纤维蛋白聚合酶等物质对血液凝固过程的抑制作用。
1. 抗凝血酶实验抗凝血酶是一种重要的抗凝物质,可以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抗凝血酶实验通过测定血浆中抗凝血酶的活性来评估抗凝血酶功能。
实验三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操作及应用二、实验内容H5亚型猪流感抗体检测与分析三、实验步骤(一)血凝(HA)试验1、用微量移液枪在微量反应板的第一排1-12孔均加入50μLPBS,换枪头;2、吸取50μL抗原,加入第一孔,反复吹打5次混匀;3、从第一孔吸取50μL加入第二孔,吹打混匀吸取50μL加入第三孔,如此稀释至第11孔,从第11孔吸取50μL丢弃,第12孔作为红细胞对照;4、各孔均加入50μL0.5%鸡红细胞悬液(已充分摇匀);5、轻轻混匀,室温25℃静置20min观察结果;(二)血凝抑制(HI)试验1、血清样品处理:先加150μL胰酶溶液于300μL血清中,56℃水浴灭活30min 后冷却至室温;加900μL高碘酸钾,混合,室温孵育15min;加900μL丙三醇盐溶液,混合,室温孵育15min;加750μL生理盐水混合,4℃保存;2、根据HA试验中测定的HI抗原效价配制4单位抗原;3、在微量反应板第5-8排的2-11孔加入25μLPBS,第12孔加入50μLPBS;4、吸取50μL血清(编号为2-4血清、阳性血清、编号为1-4血清、阴性血清)加入第1孔,混匀后吸取25μL于第二孔,混匀后吸25μL于第三孔,依次稀释至第11孔,第11孔混匀后弃去25μL;5、各排前11孔均加入4单位抗原25μL,第12孔作为红细胞对照,室温下25℃静置30min;6、各孔均加入50μL0.5%的鸡红细胞悬液混匀,轻轻摇匀,室温下25℃静置30min。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血凝(HA)试验,从第三个孔开始显示“滴泪”第一排为阳性对照第二排为阴性对照第三排,血清5-6第四排,血清6-6参考文献[1]GB/T 27535-2011,猪流感HI抗体检测方法[S].。
动物生产 632023.1出栏的时间一般在24月龄左右,体重达到600公斤以上就要及时出栏进行屠宰。
屠宰过程中要放血完全,胴体要在0~4℃室温条件下进行排酸,然后进行分割。
高档牛肉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分割,胴体能分割出规定的数量与高质量的高档牛肉块。
一般分为高档的红肉和高档的大理石花纹肉,它们的市场价格比较高,使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提高。
作者简介:李晓辉(1983-),男,硕士,兽医师。
研究方向:畜牧生产技术。
尚丽娟(1982-),女,硕士,高级畜牧师。
研究方向:畜牧生产技术。
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高 波(瓦房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瓦房店 116300)HA是血凝试验,HI是血凝抑制试验。
HI试验广泛应用于各大养殖禽基地检测禽流感病毒各亚型抗体。
做好此试验对提高养殖业生产、增加经济效益有决定性的作用。
2022年7月20日,接到盲样比对任务,共6份样品,试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PPS的制作PPS磷酸盐缓冲剂一袋加入两升的纯化水,之后制好待用,pH7.2。
2 红细胞的配制采集单位内4只无禽流感和新城疫等抗体的健康公鸡血液与等体积阿氏液混合均匀,用pH7.2,0.01摩尔/升的PPS洗涤,每次用2000转离心5分钟,取出后用吸管吸出上清液弃去,再加入工作用PPS,这样洗涤3次,最后一次吸出上清液后要把红细胞表面的少量白细胞吸出弃掉。
洗涤后用一毫升的红细胞配99毫升的PPS配制成工作用的红细胞悬液,4℃保存备用。
3 血凝HA试验操作方法 在90℃微量反应板中,每孔加入0.025毫升PPS。
第一孔加入0.025毫升抗原依次做0.025毫升的对被稀释至第11孔。
每孔加入0.025毫升PPS。
每孔加入0.025毫升红细胞悬液。
将反应板在振荡器上振荡1~2分钟,混合反应物在室温23℃静置30分钟后,观察结果。
将反应板倾斜60°观察红细胞流淌状态,完全无眼泪样流淌的最高稀释倍数为血凝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