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陶瓷的分类和特性
- 格式:pdf
- 大小:284.97 KB
- 文档页数:3
生物陶瓷材料的制备与生物相容性评价近年来,生物陶瓷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生物陶瓷材料是指以无机非金属为主要成分,经过特殊加工制备而成的材料,在人体内可以起到修复、替代或重建组织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生物陶瓷材料的制备与生物相容性评价的相关内容。
生物陶瓷材料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物理、化学和结构性能。
其中,最常用的生物陶瓷材料有氧化锆、氧化铝、羟基磷灰石等。
制备过程可以分为原料选择、材料制备和烧结三个阶段。
首先,在原料选择阶段,需要选择符合医用标准的材料原料,如高纯度氧化锆粉末或羟基磷灰石颗粒。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粉末制备工艺进行处理,以确保材料的纯度和均匀性。
在材料制备阶段,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化学沉淀法或溶胶-凝胶法制备生物陶瓷材料。
以氧化锆为例,使用化学沉淀法可以将适量的氧化锆原料与溶剂混合,并加入适量的络合剂和胶体稳定剂,然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使氧化锆颗粒逐渐形成。
最后用洗涤和干燥的处理,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和特定尺寸的生物陶瓷材料。
制备完成后,生物陶瓷材料需要进行烧结,使其形成致密的结构。
烧结是在高温条件下,通过颗粒间的迁移和结合,形成氧化锆晶体或羟基磷灰石结构的过程。
烧结温度和时间是影响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关键参数,需要经过精确的控制。
生物陶瓷材料的制备完了后,需要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
生物相容性评价是指评估材料与生物体接触后对组织和器官的影响程度。
常见的评价方法有体内和体外试验。
体内试验是将生物陶瓷材料植入动物体内观察其影响。
观察指标包括组织炎症反应、细胞吸附和增殖、血红蛋白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评价生物陶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体外试验包括细胞培养和溶液溶解度测试等。
在细胞培养中,可以通过培养细胞和生物陶瓷材料接触,观察细胞的活性、增殖和侵袭能力,来评价材料对细胞的影响程度。
溶液溶解度测试是将生物陶瓷材料浸泡在模拟体液中,观察溶液中溶解的离子浓度,了解材料在模拟体内环境中的稳定性。
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Study on Bio-ceramic Materials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O一二年一月目录摘要 (4)1. 生物陶瓷材料的特性及介绍 (4)1.1 生物陶瓷材料的概念 (4)1.1.1 生物材料 (4)1.1.2 生物陶瓷 (4)1.2 生物陶瓷的发展历程 (5)1.3 生物陶瓷的分类 (6)1.3.1 生物陶瓷根据其用途分类 (6)1.3.2 生物陶瓷根据其与生物组织的作用机理分类 (7)1.4 生物陶瓷具备的性能 (8)1.4.1与生物组织有良好的相容性 (9)1.4.2有适当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学性能 (9)1.4.3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临床操作性 (9)1.4.4具有耐消毒灭菌性能 (9)1.5 生物陶瓷材料的优点 (9)2. 生物惰性陶瓷 (10)2.1单晶、多晶和多孔氧化铝 (10)2.1.1单晶、多晶和多孔氧化铝 (10)2.1.2 氧化铝单晶的生产工艺 (11)2.2氧化锆陶瓷 (11)2.3碳素类陶瓷 (12)3. 生物活性陶瓷 (12)3.1生物玻璃陶瓷 (13)3.1.1 生物玻璃陶瓷 (13)3.1.2 玻璃陶瓷的生产工艺过程 (13)3.2羟基磷灰石陶瓷 (13)3.2.1 羟基磷灰石陶瓷 (13)3.2.2 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制造工艺 (14)3.3磷酸三钙 (14)4. 生物陶瓷材料的应用实例 (15)4.1 生物陶瓷材料在骨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5)4.2带有治疗功能的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16)4.3 具有力学性能促进组织生长的功能材料 (16)4.4 具有生物体组织结构的复合材料 (17)4.5 医用碳素材料 (17)4.6 陶瓷膜的生物污染控制及其抑菌改性 (17)4.7 医用复合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 (18)5.生物陶瓷的发展前景及所存在的问题 (18)5.1 生物陶瓷的发展前景 (18)5.1.1 人工陶瓷关节 (18)5.1.2骨骼填充陶瓷材料 (18)5.1.3临床可以成形的人工骨 (19)5.1.4用作放射疗法治疗癌症的陶瓷 (19)5.1.5热疗治癌的陶瓷 (19)5.2 生物陶瓷材料的发展热点 (19)5.3 生物陶瓷需要解决的问题 (20)参考文献 (21)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摘要:生物陶瓷是一种具有与生物体或生物化学有关的区别于传统陶瓷材料的新型材料,生物陶瓷有着传统陶瓷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
生物矿化医学材料的分类
生物矿化医学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生物陶瓷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锆、生物玻璃陶瓷等,它们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
这种材料主要用于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
2. 医用金属材料:如钛和钛合金、不锈钢、钴-铬合金和镁锌合金等,它们
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抗疲劳性、耐腐蚀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这些材料主要用于骨关节固定设备、人工关节、矫形、脊柱矫形、颅骨修复、人工心脏瓣膜、心血管支架等。
3. 医用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而成的生物医学材料,如复合金属材料、复合陶瓷材料和复合聚合物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主要用于人工器官或组织的制造和人体组织的修复或更换。
4. 生物医学衍生材料:经过特殊处理的天然生物组织形成的生物医学材料,如人工心脏瓣膜、巩膜修复体、骨骼修复体、血液透析膜和纤维蛋白制品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生物陶瓷的合成与制备生物陶瓷的合成与制备摘要:生物陶瓷是一种具有与生物体或生物化学有关的区别于传统陶瓷材料的新型材料,生物陶瓷有着传统陶瓷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
本文从生物陶瓷的发展过程、生物陶瓷的优良性能、生物陶瓷的分类、应用举例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简单的介绍生物陶瓷材料。
关键词:生物陶瓷性能分类应用前景展望 1. 生物陶瓷材料的特性及介绍 1.1 生物陶瓷材料的概念 1.1.1 生物材料生物材料学是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在医学和工程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分析天然生物材料的组装,生物功能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发展新型医用材料及仿生高性能材料. 按照研究对象和使用目的的不同,生物材料可分为:(1)天然生物材料:生物生命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如麻,棉,蚕丝和贝壳等(2)生物医用材料:植入活体内能起某种生物学功能的材料,如制作各种人工器官的材料(3)仿生和组织工程材料:模仿生物功能的人工合成的材料 1.1.2 生物陶瓷在各种生物材料中,目前应用比较广泛且生产工艺比较成熟的是生物陶瓷。
陶瓷作为人体材料应用早在古代就已开始,陶瓷不生绣、不燃烧,而且抗腐蚀性和强度也比较好,可以大大弥补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的缺陷。
象目前经常在外科手术中使用的维塔利姆的钴铬钼合金材料,虽然长期植入体内很少产生特异变化,但并不能认为它是完全稳定的,有时也会引起身体异物反映和合金腐蚀现象,尤其是酵母系的酶很容易使人体产生预料不到的剧烈变化。
而陶瓷不仅可以制成具有优良生物惰性的材料,而且可以制成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材料。
所谓生物惰性材料,就是在人体内基本不会发生变化的材料,也不会同人体组织发生相互作用。
所谓生物活性材料,就是在人体内会发生分解、吸收、反应、析出等变化的材料。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这种材料能同人体骨骼起生物化学作用,导致成骨过程,使移植体或骨骼修补物能于人体组织长合在一起。
(3113)《生物医用材料》
考试内容:
一、总论
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及其研究对象;生物医学材料与天然生物材料的区别;生物医学材料的分类与功能;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前沿。
二、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来源与分类:天然医用高分子材料、合成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一般应用:整形材料与组织修复材料,治疗用材料,检测与诊断用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结构及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生物医用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生物医用的表面处理及提高生物医用材料相容性的方法;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
三、生物陶瓷材料
生物陶瓷材料的分类:生物惰性陶瓷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特点,生物活性陶瓷的结构特点及其在骨修复中的应用;生物陶瓷在药物体系中的应用;生物陶瓷材料的表面改性与活化处理。
四、聚合物组织工程材料
组织工程的原理与技术;组织工程用生物材料分类与特点,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骨组织工程用支架材料,骨生物诱导矿化材料;组织工程中的微胶囊技术;支架材料微观结构对细胞行为的影响;组织工程用组织诱导材料。
参考书目:
1.高长有,马列主编,《医用高分子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赵长生主编,《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顾忠传等编著,《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国际发展动态》,科学出版社,2010。
4.(美)拉特纳编著,《生物材料科学》(医用材料导论第2版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生物陶瓷的分类和特性001、生物惰性陶瓷材料生物惰性陶瓷主要是指化学性能稳定,生物相溶性好的陶瓷材料。
这类陶瓷材料的结构都比较稳定,分子中的键力较强,而且都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耐磨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它主要有氧化铝陶瓷、单晶陶瓷、氧化锆陶瓷、玻璃陶瓷等。
2、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生物活性陶瓷包括表面生物活性陶瓷和生物吸收性陶瓷,又叫生物降解陶瓷。
生物表面活性陶瓷通常含有羟基,还可做成多孔性,生物组织可长入并同其表面发生牢固的键合;生物吸收性陶瓷的特点是能部分吸收或者全部吸收,在生物体内能诱发新生骨的生长。
生物活性陶瓷有生物活性玻璃(磷酸钙系),羟基磷灰和陶瓷,磷酸三钙陶瓷等几种。
一、玻璃生物陶瓷玻璃陶瓷也称微晶玻璃或微晶陶瓷。
1、玻璃陶瓷的生产工艺过程为:配料制备→配料熔融→成型→加工→晶化热处理→再加工玻璃陶瓷生产过程的关键在晶化热处理阶段:第一阶段为成核阶段,第二阶段为晶核生长阶段,这两个阶段有密切的联系,在A阶段必须充分成核,在B阶段控制晶核的成长。
玻璃陶瓷的析晶过程由三个因素决定。
第一个因素为晶核形成速度;第二个因素为晶体生长速度;第三个因素为玻璃的粘度。
这三个因素都与温度有关。
玻璃陶瓷的结晶速度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有利于对析晶过程进行控制。
为了促进成核,一般要加入成核剂。
一种成核剂为贵金属如金、银、铂等离子,但价格较贵,另一种是普通的成核剂,有TiO2、ZrO2、P2O5、V2O5、Cr2O3、MoO3、氟化物、硫化物等。
2、玻璃陶瓷的结构与性能及临床应用玻璃陶瓷是由结晶相和玻璃相组成的,无气孔,不同于玻璃,也不同于陶瓷。
其结晶相含量一般为50%-90%,玻璃相含量一般为5%-50%,结晶相细小,一般小于1-2/μm,且分布均匀。
因此,玻璃陶瓷一般具有机械强度高,热性能好,耐酸、碱性强等特点。
国内外就SiO2-Na2O-CaO-P2O5系统玻璃陶瓷,Li2O-Al2O3-SiO2系统玻璃陶瓷,SiO2-Al2O3-MgO-TiO2-CaF系统玻璃陶瓷等进行了生物临床应用。
生物陶瓷的分类及应用生物陶瓷是指由生物性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和加工制成的陶瓷材料。
生物陶瓷的分类主要从原料、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划分。
一、按原料分类:1. 钙磷类生物陶瓷:主要包括羟基磷灰石(HA)、β-三磷酸钙(β-TCP)、二钙磷酸盐(DCPA)、碳酸钙(CaCO3)等。
应用:被广泛应用于牙科修复材料、骨修复材料等。
2. 钙硅磷类生物陶瓷:主要包括硅酸钙(CS)、硅酸镁钙(CMS)、硅酸三钙(C3S)等。
应用:用于生物活性玻璃、人工骨块、骨水泥等。
3. 钛类生物陶瓷:主要包括氢氧化钛(HAP)、Ti6Al4V合金(钛合金)等。
应用:广泛用于人工关节、牙科种植材料等。
4. 氧化锆生物陶瓷:主要是氧化锆(ZrO2)。
应用:常用于牙科修复中的全瓷冠、全瓷桥、种植体修复等。
二、按制备方法分类:1. 生物矿化法:通过溶液中有机物与无机盐相互作用,进行生物矿化反应制备生物陶瓷。
优点:较为简便、成本较低。
应用:主要应用于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制备。
2.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复合法:将无机陶瓷与可降解聚合物复合制备生物复合陶瓷。
优点:能够降解,与组织成分更相似,促进骨骼再生。
应用:用于骨修复材料等。
3. 生物材料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制备生物陶瓷。
优点:可以通过控制交换反应的时间和条件调控材料的生物活性。
应用:用于骨填充、骨修复材料等。
4. 仿生法:通过模仿生物体内的形态、结构、组成等制备生物陶瓷。
优点:能够更好地模仿生物体组织,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应用:主要用于人工关节、牙科修复材料等。
三、按应用领域分类:1. 医疗领域:生物陶瓷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一种,广泛应用于骨修复、关节置换、牙科种植等领域。
2. 生物传感领域:生物陶瓷的表面结构可以调控,能够实现对生物体内信号和物质的检测与传递,用于生物传感装置的制备。
3. 环境修复领域:生物陶瓷具有孔隙结构,具有一定的吸附和催化作用,可以应用于水处理、废气净化等环境修复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