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考试题A卷和B卷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544.63 KB
- 文档页数:16
地貌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哪类特征的科学?A. 生物特征B. 气候特征C. 地形特征D. 人文特征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外动力地貌?A. 河流地貌B. 冰川地貌C. 风成地貌D. 火山地貌答案:D3. 地貌学中,“侵蚀”是指什么?A. 物质的沉积B. 物质的搬运C. 物质的破坏D. 物质的溶解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地貌学研究的内容?A. 地貌的形成过程B. 地貌的分类C. 地貌的分布规律D. 地貌的气候影响答案:D5. 地貌学中,哪种地貌形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河谷B. 峡谷C. 沙丘D. 断层答案:C6.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河口三角洲B. 峡湾C. 火山口D. 瀑布答案:B7.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冰川谷C. 河漫滩D. 火山锥答案:C8.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A. 沙丘B. 峡谷C. 断层D. 沙洲答案:C9.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A. 火山锥B. 断层C. 沙洲D. 河谷答案:C10.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冰川谷C. 河漫滩D. 瀑布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貌学研究的外动力包括哪些?A. 风B. 水C. 冰D. 火答案:ABC2. 以下哪些地貌形态是由水力作用形成的?A. 河谷B. 沙丘C. 瀑布D. 河漫滩答案:ACD3. 以下哪些地貌形态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峡湾B. 冰川谷C. 沙丘D. 冰碛答案:ABD4. 以下哪些地貌形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峡湾C. 风蚀柱D. 河谷答案:AC5. 以下哪些地貌形态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A. 沙洲B. 河漫滩C. 冰川谷D. 沙丘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的科学。
(对)2. 地貌学只研究自然地貌,不涉及人文地貌。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地质地貌》(2024·广东)发育于云南省临沧市某处半山腰的硝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其表层有约2m厚的文化层(含有古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
左图为硝洞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自洞内望向洞口方向的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①化学溶蚀②重力崩塌③冰川刨蚀④风力吹蚀⑤流水侵蚀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④⑤D.③④⑤2.(外力作用)可推断,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主要源自()A.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B.人类活动遗留的堆填物C.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D.地质时期的流水搬运物【答案】1.B 2.D【解析】1.溶洞是流水溶蚀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形成的地下喀斯特地貌。
该溶洞是受流水侵蚀、化学溶蚀可溶性石灰岩形成的,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故流水侵蚀、化学溶蚀石灰岩,重力崩塌形成洞穴,故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化学溶蚀、重力崩塌、流水侵蚀,①②⑤正确,与风力、冰川作用关系不大,③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石灰岩属于浅海沉积,地质时期随地壳的抬升运动,石灰岩沉积处被抬升形成陆地;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溶洞,地下河流经中低山区,可能挟带砾石、砂和黏土等不同粒级的碎屑沉积物,这些物质随水流进入溶洞,并在洞内沉积下来,形成粉砂质黏土沉积物,D正确;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的主要成分应该是石灰岩块,而不是粉砂质黏土,AC错误;据材料可知,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在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之上,B错误。
故选D。
(2024·浙江1月)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
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
完成下面小题。
3.(河流阶地地貌)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A.T1抬升速率最大B.T2抬升幅度最大C.T3下沉速率最小D.T4下沉幅度最小4.(河流阶地地貌)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A.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B.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C.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D.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答案】3.A 4.D【解析】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1阶地1.1万年抬升了30米,T2阶地2.4万年抬升了35米,T3阶地5.5万年抬升了50米,T4阶地40万年抬升了50米,T1抬升速率最大,A正确;T4、T3阶地抬升幅度最大,BCD错误。
高考地理地貌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峡谷C. 火山口D. 冰碛答案:B2. 黄土高原的主要成因是:A. 冰川作用B. 风力沉积C. 河流冲积D. 海洋沉积答案:B3.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A. 沙漠地带B. 热带雨林C. 石灰岩地区D. 火山岩地区答案:C4.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板块运动形成的?A. 沙丘B. 峡谷C. 断层D. 冰碛答案:C5. 冰川地貌中常见的U型谷是由以下哪种作用形成的?A. 冰川侵蚀B. 冰川堆积C. 冰川融化D. 冰川流动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地貌是由风化作用形成的?A. 石柱B. 石林C. 风蚀蘑菇D. 风蚀柱答案:A、B、C、D7. 以下哪些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冰川湖B. 冰碛C. 冰蚀谷D. 冰碛丘陵答案:A、B、C、D8. 以下哪些地貌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A. 河漫滩B. 河谷C. 河曲D. 冲积扇答案:A、B、C、D9. 以下哪些地貌是由火山作用形成的?A. 火山锥B. 火山口湖C. 火山灰D. 火山岩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地貌是由海岸作用形成的?A. 海蚀崖B. 海蚀平台C. 沙洲D. 海岸沙丘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 丹霞地貌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对)12. 沙丘地貌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对)13. 冰川地貌中的冰碛是由冰川融化形成的。
(错)14. 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是由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对)15. 火山地貌中的火山灰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河流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答案:河流地貌主要包括河谷、河漫滩、河曲、冲积扇等。
河谷是由河流长期侵蚀河床和河岸形成的;河漫滩是河流在洪水期溢出河床,在河床两侧形成的平坦地带;河曲是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河床的不均匀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弯曲河道;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或平原时,由于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的扇形地貌。
地貌学试卷2007 -2008 学年第2 学期期末考试地貌学试题(A)说明:1.第一题直接填入空白处。
2.其它题答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一.填空题(选择填空29个,多填无效,共29分)每空只能填一个答案。
1.山体由—山顶———,山坡,—山麓———等要素组成。
2.据地貌形体完整性的高原类型分为---平坦高原--------------、----破碎高原------------。
3.陆地地貌划分为几种主要形体类型,即盆地,—高原——,丘陵,——平原—,—山地。
4. 火山锥地貌形体类型有-----锥形---------、----盾形----------、古钟形火山。
5.通常根据山地的---海拔高度--------、---形态-------相对高度和坡度来划分山地的形体类型,据我国山地特点,一般划分为四类,--中山----、高山、极高山、-----低山------。
6.高度指标是地貌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对于说明--------起貌起伏形体---------------------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指标有相对高度、------海拔高度-------和平均坡度、-----地貌类型-------等。
7.促使地貌发展变化的基本动力是内动力和外动力,前者作用的总趋势是—加大地表起伏形成基本地貌格局—,后者作用则是对地表形态进行——削高填低,减小地表起伏——。
8。
风沙地貌的形成主要受-----物理风化------、---风力-------、----暂时性流水作用-----的影响。
9.坡地的外部形态特征主要由—坡长——、—坡向——、坡高、坡度、坡形等方面表现出来。
10.岩溶地貌形体在地表出露的负向地貌有溶沟、落水洞、---溶蚀盆地,盲谷,干谷--、--------------等。
11.组成坡地的松散堆积物或不稳定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能发生向坡下的运动,形成坡地重力地貌主要有蠕动、—崩塌——、滑坡、—错落——等类型。
12.冰川侵蚀地貌主要形态有————、————、-------------、冰斗等。
关于地貌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哪项不是地貌的分类?A. 山地B. 平原C. 河流D. 沙漠答案:C2. 地貌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气候B. 地质构造C. 人类活动D. 所有以上答案:D3.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峡谷C. 瀑布D. 冰川答案:A二、多选题1. 地貌的分类包括哪些?A. 陆地地貌B. 海洋地貌C. 空中地貌D. 地下地貌答案:A B D2. 影响地貌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哪些?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沉积作用D. 人类活动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地貌的形成完全由自然因素决定,与人类活动无关。
答案:错误2. 地貌的类型和分布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答案:正确3. 地貌的演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地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答案:地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活动,如山地地区适合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平原地区适合农业耕作,沙漠地区则限制了人类居住和农业的发展。
2. 描述一种地貌的形成过程。
答案:例如,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河流携带的水和沉积物在流动过程中,通过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逐渐塑造出河床、河岸、河漫滩等地貌特征。
五、论述题1. 论述地貌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答案:地貌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影响气候、水资源分布、植被类型等。
在环境保护中,地貌可以作为生态多样性的载体,保护特定生态系统,同时也是水资源保护和土壤侵蚀控制的重要部分。
地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峡谷C. 火山口D. 冰川答案:B2. 地球上最大的地貌类型是什么?A. 海洋B. 沙漠C. 森林D. 山脉答案:A3. 哪种地貌的形成与风力作用有关?A. 河谷B. 沙丘C. 冰川D. 瀑布答案:B4.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火山B. 沙丘C. 峡谷D. 冰碛答案:D5. 哪种地貌是由板块构造运动形成的?A. 火山B. 沙丘C. 峡谷D. 冰川答案:A6.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A. 火山B. 沙丘C. 峡谷D. 石灰岩洞答案:D7. 哪种地貌的形成与地壳运动有关?A. 火山B. 沙丘C. 峡谷D. 冰川答案:C8.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海岸线C. 火山口D. 冰川答案:B9. 哪种地貌的形成与风化作用有关?A. 火山B. 沙丘C. 峡谷D. 花岗岩答案:D10.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河口C. 火山口D. 冰川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由于________作用,会形成河谷。
答案:侵蚀2.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通过________作用,可以改变地表的形态。
答案:侵蚀和堆积3. 沙漠中的沙丘是由于________作用形成的。
答案:风力4. 海岸线受到海浪的________作用,会形成悬崖或海蚀台。
答案:侵蚀5. 火山是由于地壳下的________活动,导致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
答案:岩浆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地壳运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答案:地壳运动包括板块的碰撞、拉伸、俯冲等,这些运动可以导致地表的抬升或下沉,形成山脉、裂谷、海沟等地貌。
2. 描述一下冰川地貌的特点。
答案:冰川地貌通常包括冰碛、冰蚀湖、U形谷等,这些地貌的形成与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有关。
地貌学考试题及答案湖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地球内部结构B. 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形成过程C. 地球大气层D. 地球生物圈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地貌学的研究内容?A. 河流地貌B. 冰川地貌C. 火山地貌D. 植物学答案:D3. 地貌学中,侵蚀作用主要是指什么?A. 风化作用B. 沉积作用C. 搬运作用D. 重力作用答案:C4. 以下哪种地貌类型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河谷C. 冰川谷D. 火山锥答案:B5. 地貌学中的“地貌”一词最早由哪位学者提出?A. 达尔文B. 李希霍芬C. 赫特纳D. 洪堡答案:B6.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冰碛B. 风蚀柱C. 河漫滩D. 火山锥答案:B7. 地貌学中的“侵蚀基准面”是指什么?A. 侵蚀作用的起点B. 侵蚀作用的终点C. 侵蚀作用的强度D. 侵蚀作用的深度答案:B8. 以下哪种地貌类型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冰川谷C. 河漫滩D. 火山锥答案:B9. 地貌学中,沉积作用主要是指什么?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搬运作用D. 沉积物的堆积答案:D10.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海浪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海蚀崖C. 冰川谷D. 火山锥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野外调查B. 实验模拟C. 数值模拟D. 历史文献研究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地貌形态的形成?A. 气候B. 地质构造C. 植被覆盖D. 人类活动答案:A、B、C、D3. 地貌学中的侵蚀作用包括哪些类型?A. 水蚀B. 风蚀C. 冰蚀D. 化学侵蚀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地貌类型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河漫滩C. 冰川沉积物D. 火山灰沉积答案:A、B、C、D5. 以下哪些地貌类型是由人类活动形成的?A. 人工湖B. 梯田C. 矿山D. 城市地貌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地貌学的研究意义。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表过程的科学,它主要关注于以下哪个方面?A. 地震活动B. 矿产资源C. 地表形态D. 大气环境答案:C2.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表的地貌形态?A. 构造活动B. 风化和侵蚀C. 人类活动D. 大气压力答案:D3. 下列哪个现象属于风化作用?A. 洪水侵蚀河岸B. 降雨侵蚀山坡C. 风吹沙土堆积D. 冰川融化形成湖泊答案:C4. 下列哪个地貌类型是由河流侵蚀形成的?A. 冰川谷B. 风沙地貌C. 岛屿地貌D. 耕地地貌答案:A5. 下列哪个地貌类型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A. 冲积平原B. 石灰岩溶洞C. 玛瑙峡谷D. 火山口和火山锥体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1. 地表形态受到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答案:构造活动、风化和侵蚀、地表沉积2. 冰川是由积雪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作用形成的。
答案:堆积、压实、冰融3. 扬子地台是中国的一块古老的_________地块,主要由_________构成。
答案:陆地、沉积岩4. _________是地壳内部的板块相互碰撞和相互拆离形成的断裂带。
答案:地震带5. 河流发育的基本阶段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娑罗纪、成熟期、老年期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火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答案:火山地貌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活动通常发生在地壳板块碰撞的地区。
当地下岩浆迅速冷却凝固后,形成了火山锥体和火山口。
火山喷发时会喷出熔岩和火山灰等物质,这些物质在喷发口周围堆积形成了火山喷发物。
火山地貌的特征包括陡峭的火山锥体、广阔的火山口、喷发物堆积和熔岩流等。
2. 解释地表侵蚀的原因及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地表侵蚀是指水流、风力等力量对地表岩石和土壤的破坏和剥蚀作用。
地表侵蚀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如降雨、风化作用)和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大学地貌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及其发展的科学,以下哪项不是地貌学的分支学科?A. 冰川学B. 海岸学C. 气象学D. 生态学答案:C2.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冰川谷C. 河流峡谷D. 火山锥答案:A3. 地貌学中的“侵蚀基准面”指的是什么?A. 侵蚀作用开始的最低点B. 侵蚀作用的终点C. 侵蚀作用的起点D. 侵蚀作用的强度答案:A4. 以下哪种地貌类型不属于构造地貌?A. 断层谷B. 褶皱山C. 火山D. 冲积平原答案:D5. 河流地貌中的“河漫滩”是指什么?A. 河床两侧的平坦地带B. 河流中水流较慢的区域C. 河流两侧的湿地D. 河流的源头答案:A6.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峡湾B. 河谷C. 沙丘D. 溶洞答案:A7. 地貌学中,哪种地貌形态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A. 断层B. 褶皱C. 沙丘D. 冲积扇答案:D8. 以下哪种地貌类型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A. 火山B. 断层C. 褶皱D. 沙丘答案:A9. 地貌学中的“侵蚀循环”是指什么?A. 地貌形态的周期性变化B. 地貌形态的连续性变化C. 地貌形态的随机性变化D. 地貌形态的无规律变化答案:A10.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化学作用形成的?A. 喀斯特地貌B. 断层C. 沙丘D. 火山锥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貌学中的“侵蚀作用”是指__________。
答案:外力作用下,地表物质被剥离、搬运和重新沉积的过程。
2. “V”型谷是__________地貌的典型特征。
答案:河流侵蚀3. 地貌学中的“堆积作用”是指__________。
答案:物质在地表或地下堆积的过程。
4. 地貌学中的“侵蚀基准面”通常是指__________。
答案:海平面5. “U”型谷是__________地貌的典型特征。
答案:冰川侵蚀6. 地貌学中的“风化作用”是指__________。
地貌类型试题及答案高中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地貌类型?A. 河流地貌B. 冰川地貌C. 风蚀地貌D. 火山地貌答案:D2. 河流地貌中,河谷的形态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地壳运动B. 气候条件C. 河流流量D. 以上都是答案:D3. 冰川地貌中,冰碛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什么?A. 冰川的流动方向B. 冰川的厚度C. 冰川的融化速度D. 冰川的侵蚀能力答案:A4. 风蚀地貌中,风蚀柱的形成通常与哪些因素有关?A. 风向B. 岩石的硬度C. 风速D. 以上都是答案:D5. 火山地貌中,火山锥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A. 火山喷发的频率B. 火山喷发的强度C. 火山灰和熔岩的堆积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A. 河流的侵蚀作用B. 河流的搬运作用C. 河流的沉积作用D. 河流的蒸发作用答案:A、B、C7. 冰川地貌的形成与哪些自然条件有关?A. 低温环境B. 高海拔地区C. 充足的降雪量D. 地形的坡度答案:A、B、C8. 风蚀地貌的形成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A. 风的侵蚀作用B. 岩石的物理性质C. 地表植被的覆盖程度D. 土壤的湿度答案:A、B、C9. 火山地貌的形成与哪些地质活动有关?A. 地壳板块的运动B. 岩浆的上升C. 火山喷发D. 地震活动答案:A、B、C10. 以下哪些地貌类型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A. 冰川地貌B. 沙漠地貌C. 喀斯特地貌D. 河流地貌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 河流地貌中的河漫滩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错误)12. 冰川地貌中的冰碛湖是由于冰川融化形成的。
(正确)13. 风蚀地貌中的风蚀柱是由于风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正确)14. 火山地貌中的火山灰可以形成肥沃的土壤。
(正确)15. 喀斯特地貌是由于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
地貌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地貌学的定义?A.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特征的学科B.研究地貌形态和地貌过程的学科C.研究土壤形态和特征的学科D.研究地球表面物质组成的学科正确答案:C.研究土壤形态和特征的学科2、下列哪一项不是地貌学的研究内容?A.地貌形态学B.地貌过程学C.土壤学D.地貌环境学正确答案:C.土壤学3、下列哪一项不是地貌学的分支学科?A.地质地貌学B.水文地貌学C.土壤地貌学D.生物地貌学正确答案:C.土壤地貌学二、简答题4、简述地貌形态的基本类型及形成因素。
正确答案:地貌形态基本类型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
形成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
41、简述地貌过程的基本类型及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地貌过程基本类型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影响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和植被覆盖等。
411、简述地貌环境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
正确答案:地貌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和特征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环境。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地貌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地貌环境保护与治理等。
三、论述题7、请结合实例论述地貌学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正确答案:地貌学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工程建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资源开发方面,地貌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储量,为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在环境保护方面,地貌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在工程建设方面,地貌学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地貌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地貌学的定义?()A.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特征的学科B.研究地貌形态、成因和分布规律的学科C.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D.研究地貌形成和演化的学科2、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内力作用造成的?()A.喀斯特地貌B.黄土地貌C.河口三角洲地貌D.雅丹地貌3、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的形成与气候因素无关?()A.冰川地貌B.黄土地貌C.河口三角洲地貌D.风蚀地貌4、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无关?()A.红树林海岸地貌B.珊瑚礁地貌C.河口三角洲地貌D.风蚀地貌5、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A.城市地貌B.喀斯特地貌C.黄土地貌D.河口三角洲地貌6、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属于重力地貌?()A.河口三角洲地貌B.喀斯特地貌C.黄土地貌D.风蚀地貌7、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属于流水地貌?()A.喀斯特地貌B.黄土地貌C.河口三角洲地貌D.风蚀地貌8、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属于风力地貌?()A.喀斯特地貌B.黄土地貌C.河口三角洲地貌D.雅丹地貌9、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属于海蚀地貌?()A.红树林海岸地貌B.珊瑚礁地貌C.海蚀崖D.海蚀平台10、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属于冰川地貌?()A.喀斯特地貌B.黄土地貌C. U型谷D.冰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学科。
《第四章地貌》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地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A. 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
B. 地貌的形成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C. 地貌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D. 地貌类型多样,包括山脉、河流、沙漠等。
2、关于地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地貌影响了人类的居住和迁徙模式。
B. 平原地貌一般更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农业。
C. 山地地貌对人类的交通和经济活动没有太多影响。
D. 河流地貌为人类提供了水源和交通通道。
3、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特征形态,下列地貌类型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三角洲B.火山C.河流谷地D.沙丘4、关于地貌特征的描述中,以下哪项是不准确的?A.地貌特征空间分布具有规律性B.地貌不会随时间变化C.地貌的形成受内力外力共同作用D.地貌对自然环境有指示作用5、在地貌学中,以下哪种地形形态不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山脉?A. 高原B. 盆地C. 丘陵D. 山地6、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河流侵蚀作用的结果?A. 河床淤积B. 河床加深C. 河岸后退D. 河床变窄7、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特征形态,下列地貌类型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河流峡谷B. 沙漠戈壁C. 丘陵山地D. 河口三角洲8、关于地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原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燥B. 高山地区植被丰富多样,物种丰富度高C. 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D. 所有地貌类型对气候均无影响9、以下地貌的形成与板块构造理论相关的是:A. 火山喷发B. 喀斯特地貌C. 冰川侵蚀D. 海岸山脉 10、下列关于河流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 河流的横向环流作用使河流在垂直方向上切割严重B. 河漫滩是河流侵蚀作用的产物C. 河床坡度越大,河流的含沙量越大D. 河流阶地是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11、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作用有关的是:A. 珠穆朗玛峰B. 大堡礁C. 撒哈拉沙漠D. 阿尔卑斯山脉12、下列关于河流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 河流的侵蚀地貌主要发生在河流的上游B. 河流的沉积地貌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C. 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经常同时发生,互为消长D. 河流的流域面积越大,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就越强13、地貌类型中,由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河流地貌B. 冰川地貌C. 海岸地貌D. 风成地貌14、关于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山脉都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B. 平原大多由外力作用形成C. 高原通常是由内力作用导致地面抬升而形成的D. 盆地都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15、()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板块构造理论有关的是:A. 火山B. 喀斯特地貌C. 冰川D. 海岸山脉16、()下列关于河流阶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流阶地是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B. 河流阶地只分布在河流发育初期C. 河流阶地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D. 河流阶地只分布在河流下游地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结合你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一、填空题二、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形体)及其发生、(进展)、结构和(空间散布与组合规律)的科学。
三、2R.山顶形态一样划分为三种,即(平顶,尖顶,圆顶)四、3R.谷地由(谷底,谷坡,谷缘)等要素组成。
五、5R.陆地地貌划分为几种要紧类型,即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六、6.区域地貌分类应遵循的大体原那么有:(形态-成因原那么,品级规律原那么,数量指标)地图图例系统。
七、7R.组成地表物质的岩石是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
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地貌发育的阻碍,主若是岩石的(性质,结构和构造)八、8R.促使地貌进展转变的大体动力是(内动力和外动力),前者作用的总趋势是(上升或下降以加大地表起伏),后者作用那么是对地表形态进行(削高填低减小地表起伏)。
九、9R.单斜构造地貌的独特意貌表现为(单面山,单斜谷))两种形态类型。
十、10R.坡地的外部形态特点要紧由(坡度,坡形)、坡向、坡长等方面表现出来。
十一、11.岩溶地貌形体在地表出露的有石芽、溶沟、漏斗、落水洞、洼地、------、干谷、盲谷、--------、--------、孤峰和山地、高原、丘陵、------、海岸等。
十二、12R.组成坡地的松散堆积物或不稳固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能发生向坡下的运动,形成坡地重力地貌要紧有崩塌、(滑坡)、崩落、(蠕动)等类型。
十三、13R.冰川侵蚀地貌要紧形态有(角峰,刃脊)、冰川谷和悬谷。
十四、14.(负向)地貌形态是相关于某一近似水平面或周围临近的另一地貌形态为突起的形态。
十五、15.地貌图将地表存在的复杂多样的各类地貌进行科学地归纳和综合,用(符号,数字)和文字依比例如实地、定性和定量地刻画于地图上。
十六、16.外力作用按动力特点能够分为(剥蚀,搬运,堆积)、(风力作用,冰雪作用)、水的作用(物理作用,化学作用)。
十七、二.概念题1.剥蚀:剥蚀或剥蚀作用泛指地表岩石矿物物质受外动力作用而移离原地。
地貌学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地貌类型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A. 台地B. 冰川地貌C. 火山地貌D. 风蚀地貌答案:D. 风蚀地貌2. 以下哪个环境因素对地貌发育影响最大?A. 温度B. 大气压强C. 降雨量D. 植被覆盖答案:C. 降雨量3. 论述主要气候类型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不同主要气候类型对地貌发育具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的高温、高湿度和季风等特点,有利于植被生长,也常常导致强烈的化学风化和侵蚀过程,形成丰富多样的河流、山地和岛屿地貌。
而温带和寒带气候区的低温和较为干燥的气候条件,导致植被生长有限,地表侵蚀相对较少,形成了较为平坦的地貌特征,如河谷、平原和冰川地貌等。
二、简答题:1. 地质构造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是什么?答案: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壳中的各种形成和变化现象。
地质构造直接影响着地表地貌的形成。
例如,地壳隆起和下陷会导致地表地貌的变化,如山脉和盆地的形成。
地震和地壳运动也会改变地表地貌特征。
此外,断层和裂隙的存在也会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河床的侵蚀过程。
2. 风蚀地貌的形成与何种气候条件有关?答案:风蚀地貌的形成与干燥和风力强劲的气候条件有关。
在干燥地区,几乎没有植被覆盖,土壤贫瘠,无法保持土壤结构。
风力强大并带有沙尘的风朝着一个方向吹袭,携带和沉积沙子,形成沙丘、流沙等风蚀地貌特征。
三、论述题:论述地貌是地球表层形态的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和内容。
答案:地貌是地球表层形态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起源和演变规律。
地貌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不同尺度的地貌要素(如山地、河流、湖泊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内容涵盖了地球表面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过程,以及地质构造、气候环境等对地貌的影响。
地貌学通过对地貌的观察、测量和实验,以及对地球历史和现代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地球表面地貌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
地貌研究对于了解地理环境、资源分布、自然灾害等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地貌类型试题及答案高中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地貌类型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沙滩B. 沙丘C. 冰川D. 火山答案:B2. 喀斯特地貌主要形成于哪种岩石?A. 石灰岩B. 花岗岩C. 砂岩D. 页岩答案:A3. 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 峡谷B. 沙丘C. 冰川D. 火山答案:A4. 以下哪个地貌类型与冰川无关?A. 冰碛B. 冰斗C. 冰蚀湖D. 沙丘答案:D5. 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貌类型是:A. 火山口B. 沙丘C. 峡谷D. 冰川答案:A6. 以下哪个地貌类型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峡谷C. 河漫滩D. 冰川答案:C7. 以下哪个地貌类型与海洋无关?A. 海岸线B. 珊瑚礁C. 沙丘D. 海蚀崖答案:C8. 以下哪个地貌类型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A. 沙丘B. 断层C. 冰川D. 火山答案:B9. 以下哪个地貌类型是由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河漫滩C. 峡谷D. 冰川答案:B10. 以下哪个地貌类型是由风化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冰川C. 峡谷D. 风蚀柱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地貌类型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冰碛B. 冰斗C. 沙丘D. 冰蚀湖答案:A B D2. 以下哪些地貌类型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A. 河漫滩B. 峡谷C. 沙丘D. 河口答案:A B D3. 以下哪些地貌类型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风蚀柱C. 冰川D. 风蚀洼地答案:A B D4. 以下哪些地貌类型是由海洋作用形成的?A. 海岸线B. 珊瑚礁C. 沙丘D. 海蚀崖答案:A B D5. 以下哪些地貌类型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A. 断层B. 火山C. 沙丘D. 褶皱答案:A B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沙丘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对)2. 冰川可以形成峡谷地貌。
(错)3. 火山口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貌。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貌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地球内部结构B. 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形成过程C. 地球大气层D. 地球生物圈答案:B2.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河流冲积平原B. 冰川谷C. 沙丘D. 火山锥答案:C3. 断层地貌通常与哪种地质现象有关?A. 地震B. 火山爆发C. 沉积作用D. 风化作用答案:A4.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喀斯特地貌B. 河漫滩C. 冰碛地貌D. 洪积扇答案:C5. 河流的哪个部分通常具有最丰富的沉积物?A. 源头B. 中游C. 河口D. 河床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总字数约1000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貌学中的侵蚀作用包括_、_、_等。
答案:水蚀、风蚀、冰蚀2. 地貌学中,_是指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形态的变化。
答案:构造地貌3. 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的_,而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的_。
答案:上游、下游4. 地貌学中的堆积地貌包括_、_、_等。
答案:洪积扇、冲积平原、沙丘5. 地貌学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地表形态的_、_和_。
答案:类型、分布、演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答案: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河流在上游地区主要表现为侵蚀作用,切割地表形成峡谷和河谷;中游地区河流开始携带大量的泥沙,形成曲流和河漫滩;下游地区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等地貌。
河流地貌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从上游到下游,地貌形态和沉积物粒度逐渐变化。
2. 描述冰川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答案:冰川地貌主要包括冰碛地貌、冰川谷、冰川湖等。
冰碛地貌是由冰川携带的岩石和泥沙在冰川融化后沉积形成的,如冰碛石、冰碛土等。
冰川谷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U形谷,两侧有冰川侵蚀的痕迹,如冰川擦痕。
地貌学考试题A卷和B卷及答案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黄冈师范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考试课程:地貌学考核类型:考试A卷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XXX考试专业:地理科学考试班级:地理201101、02班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4×5=20分)1、冰斗:2、黄土塬:3、雪线:4、河漫滩:5、雅丹地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分布及其的科学。
2地貌学是介于学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3、天然河道中的水流具有环流和流两种方式。
4、一个被抬升起来的石灰岩高原,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区域Karst地貌的发育将经历如下几个阶段:幼年期、期、期和老年期。
5、黄土的主要矿物成份是、和。
6、滑坡的三要素为、、和。
7、坡面侵蚀坡面侵蚀只出现在降雨和冰雪融水时期,有两种主要的作用过程。
一是_____ 作用,二是_____________作用。
8、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与岩石。
9、冰川运动的速度为每年几十到几百米不等,速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冰床或冰面与冰川。
10、未改变自然地貌基本形体的人工地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另一种是。
三、填图题(每一小题1分,共10分)下图为滑坡纵切面示意图,请根据图示滑坡的特征,指出下图中1-10所指的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四、简答题(每1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地貌形成与演化的动力类型。
2、简述河流阶地的与主要特征。
3、简述黄土的主要特征五、论述题(每1 小题13分,共26分)1、论述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2、分析湖北省地貌的特征及其成因。
黄冈师范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考试课程:地貌学考核类型:考试B卷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何栋材考试专业:地理科学考试班级:地理201101、02班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4×5=20分)1、河漫滩2、风沙流3、新月形沙丘4、黄土梁5、断层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单位面积上水文网的长度,称为。
根据戴维斯地貌侵蚀循环理论中地貌演化阶段定出的地貌年龄称为。
2. 地貌学是介于学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3. 河流中泥沙的起动流速大小与泥沙成正比。
4. 雪线是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在雪线处固体降水的等于。
副热带高压带地区的雪线高度比赤道地区高,说明对雪线高度有重要影响。
5.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在结构上洋壳缺少,在厚度上洋壳比陆壳。
6. 从结构组成特征看,多年冻土包括两部分,上部为,下部为。
7. 由粒雪转变成冰川冰的成冰过程因环境的不同有两种类型:和。
8. 沙丘移动的速度与沙丘的成反比,与成正比。
9、冰川运动的速度为每年几十到几百米不等,速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冰床或冰面与冰川。
10、未改变自然地貌基本形体的人工地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另一种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海沟-岛弧地貌形成于海洋板块与海洋板块的辐合汇聚地带。
()2、地质构造对地貌有很大的控制作用,形成背斜的地方一定出现山地,出现向斜的地方肯定形成谷地。
()3、年平均地温在0oC以下的土体或岩体不一定都是冻土。
()4、溯源侵蚀只能发生在河流源头,在近河口河段不可能出现。
()5、蛇形丘是一种冰水沉积地貌,其延伸方向不能用来研究古冰川的大致流向。
()6、具有圆弧滑动面的滑坡体的抗滑阻力等于滑动面上的摩擦力和粘结力之和。
()7、沙漠是干旱气候的产物,因此变成了干旱气候的任何地方都会发生沙漠化并形成沙漠。
()8、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因此大陆冰盖地区可以经常看到冰斗地貌。
()9、黄土虽是风成沉积物,但刚降落到地表的由风搬运的粉尘物质并不是黄土。
()10、分布在河谷两侧由河流作用形成的平坦地形一定是河流阶地。
()四、简答题(每1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岩溶地貌的地带性特征。
2、简述W. Penck坡地发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3、简述黄土的主要特性五、论述题(每1 小题13分,共26分)1、论述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2、分析湖北省地貌的特征及其成因。
黄冈师范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课程:地貌学考核类型:考试A卷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XXX考试专业:地理科学考试班级:地理201101、02班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4×5=20分)1、冰斗:在过去的雪线附近,由于频繁的冻融风化作用,一些原始洼地会不断的被蚀加深加宽,最后形成一个围椅状的、三面为陡峭的岩壁环绕,一面有一呈反坡地形、指向坡下方的开口。
该地形称为冰斗。
2、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的顶面平坦、周边为沟谷包围的台地,其范围可十分广阔,能达数千平方千米。
其形成常常与下伏古夷平面有关。
3、雪线:常年积雪区的下界,这里的冰雪年积累量与年消融量是相等的。
雪线的高度与气温、降水和地形等有关。
4、河漫滩:河床两侧高出平均水位之上而又常被洪水淹没的平坦谷底部分称为河漫滩。
5、雅丹地貌:干旱地区的湖泊干枯以后,湖底粉沙粘土层中会产生很多龟裂;后期风沙流沿着这些裂纹不断风蚀,会使得裂纹不断加深加宽而产生沟槽,沟槽之间没有被风蚀掉的部分变成垄脊。
干旱区古湖泊底部发育的这种垄-槽相间分布的地形称为雅丹地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科学。
2地貌学是介于地质学与自然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3、天然河道中的水流具有横向环流和旋涡流两种方式。
4、一个被抬升起来的石灰岩高原,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区域Karst地貌的发育将经历如下几个阶段: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
5、黄土的主要矿物成份是石英、长石和云母。
6、滑坡的三要素为滑坡体、滑坡壁、和滑动面。
7、坡面侵蚀坡面侵蚀只出现在降雨和冰雪融水时期,有两种主要的作用过程。
一是雨滴冲击作用,二是坡面径流侵蚀作用。
8、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化学成分与岩石结构。
9、冰川运动的速度为每年几十到几百米不等,速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冰床或冰面坡度与冰川厚度。
10、未改变自然地貌基本形体的人工地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梯田,另一种是桑基鱼塘三、填图题(每一小题1分,共10分)下图为滑坡纵切面示意图,请根据图示滑坡的特征,指出下图中1-10所指的名称。
1—后缘裂隙 2—滑坡壁 3—松散沉积物 4—醉汉树 5—滑动面 6—二级滑动面7—滑坡舌 8—滑坡体 9—积水湖 10—滑坡鼓丘四、简答题(每1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地貌形成与演化的动力类型。
(1)外动力地质作用;(2)内动力地质作用;(3)人类活动2、简述河流阶地的类型与主要特征。
1、侵蚀阶地阶地主要由基岩组成。
其上很少或没有河流冲积物覆盖2、基座阶地阶地由两类物质组成,上部为河流冲积物,包括河床相冲积物和河漫滩相冲积物,下部为基岩。
这说明河流的下切强度较大,超过了河流的堆积。
一般是由构造运动3、堆积阶地阶地仅有河流相冲积物组成。
根据河流下切深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类:内迭阶地形成阶地的下切与堆积冲积物前的下切基本相同上跌阶地形成阶地的下切小于冲积物堆积前的下切深度,没有切穿冲积物堆积阶地的堆积物厚度一般比较候,超过了河流冲积物的正常厚度,一般由气候变化引起。
3、简述黄土的主要特征黄土为第四纪棕黄色土状堆积物,质地均一,以粉沙为主,多空隙。
五、论述题(每1 小题13分,共26分)1、论述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本身的特性,含有较多的方解石等易溶矿物,粉沙物质,结构性差,垂直节理发育;降水集中,冲击力大;雨水含酸,加速溶解;黄土地貌多斜坡,坡面发育,重力作用(2)人为原因:开发历史悠久,植被破坏;人口增长,开发强度大;农业经营方式不当,加剧流失;防治措施:主要从人为原因入手,植树造林,增加植被;改变农业经营方式,等高耕作,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2、分析湖北省地貌的特征及其成因。
全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
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
山地。
全省山地大致分为四大块。
西北山地为秦岭东延部分和大巴山的东段。
秦岭东延部分称武当山脉,呈北西一南东走向,群山叠嶂,岭脊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处为武当山天柱峰,海拔1621米。
大巴山东段由神农架、荆山、巫山组成,森林茂密,河谷幽深。
神农架最高峰为神农顶,海拔3105米,素有“华中第一峰”之称。
荆山呈北西一南东走向,其地势向南趋降为海拔250一500米的丘陵地带。
巫山地质复杂,水流侵蚀作用强烈,一般相对高度在700一1500米之间,局部达2000余米。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其间,形成雄奇壮美的长江三峡,水利资源极其丰富。
西南山地为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部分,主要有大娄山和武陵山,呈北东一南西走向,一般海拔高度700一l0(洲〕米,最高处狮子恼海拔2152米。
东北山地为绵亘于豫、鄂、皖边境的桐柏山、大别山脉,呈北西一南东走向。
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
东南山地为蜿蜒于湘、鄂、赣边境的幕阜山脉,略呈西南一东北走向,主峰老鸦尖海拔1656米.丘陵。
全省丘陵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域,一为鄂中丘陵,一为鄂东北丘陵。
鄂中丘陵包括荆山与大别山之间的江汉河谷丘陵,大洪山与桐柏山之间的水流域丘陵。
鄂东北丘陵以低丘为主,地势起伏较小,丘间沟谷开阔,土层较厚,宜农宜林。
平原。
省内主要平原为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
江汉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冲积而成,是比较典型的河积一湖积平原,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整个地势由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地面平坦,湖泊密布,河网交织。
大部分地面海拔20一100米。
鄂东沿江平原也是江湖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嘉鱼至黄梅沿长江一带,为长江中游平原的组成部分。
这一带注人长江的支流短小,河口三角洲面积狭窄,加之河间地带河湖交错,夹有残山低丘,因而平原面积收缩,远不及江汉平原平坦宽阔。
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人类活动黄冈师范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课程:地貌学考核类型:考试B卷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XXX考试专业:地理科学考试班级:地理201101、02班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4×5=20分)1河漫滩河床两侧高出平均水位之上而又常被洪水淹没的平坦谷底部分称为河漫滩。
2风沙流当风速达到或超过沙粒的起动速度以后(我国的沙漠沙粒径一般在~左右,对裸露的沙质地表来说,当距地表2m高处的风速达到4m/s左右,或者气象台站风标风速大于等于5m/s沙子就可起动),沙粒被起动,空气中夹杂大量颗粒,这时的风称为风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