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醇》教学设计及评价标准

《乙醇》教学设计及评价标准

《乙醇》教学设计及评价标准
《乙醇》教学设计及评价标准

《乙醇》教学设计及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1、自主学习:学生要独立完成预习、自主学习,要按时完成学科的作业,不抄袭,不打折扣;按照考试要求完成各科目的平时检测。凡未完成预习等任务的一次扣2分,预习不到位一次扣1分;缺交作业一次扣3分,作业、测试抄袭每次扣3分。

2、合作交流:各组学员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能按时或提前完成讨论任务的,全组成员每人加2分;不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者,扣2分。

3、奖励加分:在课堂上完成展示任务的每次加2分,展示效果特别好的可追加1分;有效的答问、补充、质疑每次加1分。由课代表统计加减分情况,每大周汇总一次,根据结果评选出“最佳小组”、“最佳个人”,并给与相应的激励措施。

【教材简析】

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中介绍的第四种有机化合物,也是第一种烃的衍生物。教材主要介绍了乙醇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按照乙醇的“存在——结构——性质——应用——回归人体中的作用”的线索展开,重点、难点落在乙醇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上。乙醇是烃的衍生物的重要代表物质,所以在乙醇的教学中,可以从乙醇的来源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来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并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对待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目标定位】

1.了解乙醇的分子结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能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能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解释乙醇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及规律,为选修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

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常识性的了解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生命、健康的相关知识。教学重点:乙醇的结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乙醇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方法阐释】

饮食不仅能为人类提供必要的营养素、调节口味、满足人体营养需要,而且其中的某些成分还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发生、增进人体健康的作用引入,因此在设计教学模式时,可灵活选取可利用的素材进行设计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动手实验、交流讨论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通过学生发言展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于乙醇的知识、现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结合

STSE教育。在乙醇结构的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提供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建立乙醇分子的空间结构概念,认识乙醇分子中各个原子的位置关系,以便于更好的学习乙醇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这部分内容里,可以充分运用对比的方法,对比乙醇和乙烷、水在结构上的不同,从而引导学生分析乙醇和乙烷、水在性质上会出现哪些差异,并通过实验进行探究、验证,对反应现象进行分析,尝试归纳官能团的性质。能规范的书写乙醇相关性质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原子与原子团、结构式与结构简式的连接,完成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教学流程】

环节一、引入课题

[学习活动1] 景谷的“酒文化”相当丰富,由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孕育了灿烂的酒文化引入,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酒文化的诗词。

[学习活动2]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对酒有哪些了解?知道哪些与酒有关的现象或应用。

乙醇教学设计

公开课《必修2.乙醇》教学设计 莆田第十四中学陈曦 【课题】:苏教版必修2 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材地位和作用: 必修2有机化学的内容,都立足于“简单并且与生活和生产联系密切”的有机化合物,在整个有机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乙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烃的衍生物,通过对乙醇的性质和结构的学习,学生将体会到有机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有多么大的影响。学生能从乙醇的学习中体会到有机学习与无机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说是开启了学习的新视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常见物理性质。 (2)了解乙醇分子的结构,了解羟基。 (3)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跟钠等金属反应、催化氧化) 2. 过程与方法要求 利用对比、实验探究、分组讨论、模型展示、动画模拟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获得其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从观察生活实际和实验现象入手,分析产生现象的本质原因,从而了解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3.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乙醇的性质由乙醇的结构,从中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通过乙醇不同条件下的氧化反应的差异的学习,加深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的认识,培养具体事物要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 (2)感受乙醇与生活、社会的密切关系,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探究 【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及药品 无水乙醇、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铜丝、酒精灯、火柴、试管、小烧 杯,小刀、滤纸、镊子 (2)教具:乙醇球棍模型、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1)引课。 展示图片。 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食品,大多是有机化合物。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油脂等营养素。这些食品在我们体内发生复杂的变化,经消化、吸收,一部分转化为热量,一部分构成人体的组织。 师提问1:在上图中,有一类物质,当我们成功快乐的时候会想到它,当我们忧愁的时候也会想到它。它是什么呢? 生:酒。 师:很好。实际上,我国的酿酒产业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除了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们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古来今往,流传着无数的关于酒的故事和诗歌。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等。 师提问2:为何刚才的那些饮料称为酒?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因为含有乙醇,即酒精。 展示乙醇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图片。 师:乙醇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食品中有酒,医学上有酒精,化妆品等,工业上有乙醇汽油等。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关于乙醇的相关知识。(2)环节一----你对乙醇了解多少?感知乙醇。 请一同学上来配合一下:用笔在手背上画,用棉签粘棉花清洗。

乙醇-教学设计

通榆一中领导示范课教学设计 §3-3乙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高一化学 黄修利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 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采用科学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3).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化学的积极性。(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2.评价目标: (1).通过对乙醇球棍模型的拼插和实验中的交流合作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定性水平) (2).通过对乙醇与钠反应的现象分析和对乙醇结构的判断,诊断并发展学生对乙醇与钠反应的宏观现象到微观本质的认识进阶和“结构决定性质”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 (3).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诊断并发展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能力和水平。 二、教学与评价思路 Ⅰ宏观现象 化学科学实践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实验操作 诊断学生实验探究水平 乙醇教学与评价思路示意图 三.教学流程 1、微观本质 【学习任务1】根据已知条件求算乙醇的分子式。 【评价任务1】诊断并发展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和计算水平(定性水平)。 【学习任务2】理论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并且动手拼插模型。 【评价任务2】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对物质组成的认识进阶(物质水平、微观水平)。 【学习任务3】实验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 【评价任务3】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水平。 2宏观现象 【学习任务4】基于结构探究乙醇的性质。 【评价任务4】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有机物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 【学习任务5】基于性质明确乙醇的用途。 【评价任务5】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有机物的认识水平(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3问题解决 【学习任务6】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思路进行总结。 【评价任务6】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习模式的进阶。 Ⅱ微观本质 化学科学思维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发展学生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 Ⅲ问题解决 化学科学价值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和交流

数学教案量化标准

一、数学教案量化标准(10分) 1、教学进度达到提前一周课时量,0.5分。少一节扣0.1分。 2、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尝试教学思想,重难点准确,辅助手段合理适用,1分。一处扣0.2分。 3、授课日期及时填写,时间分配合理,学法指导准确,0.5分。一处扣0.1分。 4、基本训练,口算题目设计合理,注重学生能力培养,1分。一处扣0.2分。 5、教学内容(5分)一处扣0.1分。 (1)尝试题具有代表性,0.5分;(2)自学提纲设计具有引导性,1分;(3)尝试练习具有基础性, 0.5分;(4)学生讨论题目设计具有操作性,0.5分;(5)教师讲解具有典型性,0.5分;(6)巩固练习 具有提升性,1分;(7)课堂反馈作业具有层次性,1分。 6、板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具有逻辑性,0.5分。 7、教学反思具有深刻性,应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1分。 8、教案书写认真、规范,内容详实,0.5分。 说明:1、教学进度表及单元计划为扣分项,分值1分。2、教案要按时上交检查(通知检查日期当日),不能按时上交(只限一天)扣2分,再晚上交按本次检查无教案处理。 二、作业布置与批改量化标准(10分) 1、作业本数(1分),按照班级在籍人数,每人一本数学作业。少一本扣0.5分。 2、作业次数(1分),按照实际教学日起算,每人每日一次数学作业,少一次扣0.2分。 3、作业量适中,形式多样,有层次,(2分)。 4、学生书写认真,格式规范,(2分)。一处扣0.2分。 5、教师批阅要及时、细致,有批有改有复批,(2分)。每人次扣0.2分。 6、教师批改符号标准,批语准确有激励性,注明批改日期,(2分)。一处扣0.2分。 说明:1、作业本及标签要填写完整,标明学科及学号。此项为扣分项,分值1分,每人次扣0.2分。2、出现错批现象,每人次扣1分。3、作业要按时上交检查(通知检查日期当日),不能按时上交(只限一天)扣2分,再晚上交按本次检查无作业处理。

(1)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第一课时 乙醇 说课教学设计

“乙醇”说课设计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笔者对“乙醇”一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加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充分体现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思”,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认知教材——为什么学 “乙醇”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乙醇是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学生感觉亲切、熟悉。但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去认识其性质和用途。本节课应该具有以下两方面功能:一方面,学生借助乙醇这种熟悉的有机物,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之一:烃的含氧衍生物,认识到有机物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乙醇是联系“烃”与“烃的衍生物”的桥梁,前承烃类化合物,后启羧酸、酯类化合物,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变化中去领会有机物中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为后面系统的学习有机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怎么学 从学生心理情况看,乙醇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探究欲望。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看,初中化学知道了乙醇的组成元素、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一些用途;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并学会比较各种烃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从学生学习能力上看,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分析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高一学生学习特点及本节内容特点,本课设计多次采用情境激学法,创设了乙醇汽油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情景剧“交警与红脸司机”等引出乙醇的化学性质,促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在乙醇化学性质的学习中采用学生小组实验探究法,按“提出假设→讨论思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模式进行教学,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动画模拟将微观的过程宏观化。降低了认识难度,突破了重难点,也让学生充分运用了观察讨论、实验探究、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得到了良好的训练。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1、教学目标 根据课改精神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设计理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能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理解乙醇的性质和用途,并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释疑,动手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科学探究方法;从乙醇的结构、组成和性质出发,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交流加深对酒驾、乙醇汽油等问题的认识,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教学重点:乙醇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及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3、教学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

《乙醇》的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九、板书设计 第二节乙醇醇类 一、乙醇 1、乙醇的物理性质 2、乙醇的分子结质 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2、化学性质 (1)与Na反应 ?2CH3CH2ONa+H2↑ 2CH3CH2OH+2Na?→ (2)氧化反应 ①燃烧:C2H5OH+3O2? ?→ ?点燃2CO2+3H2O ②催化氧化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引入,采用设疑、启发、诱导及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乙醇的重要性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思维能力。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注重了对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培养。 (1)食物中有机物的获得遵循了这样的学习线路:生活→化学→生活。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质入手,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究的欲望,再过渡到物质化学性质的学习,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中的直接兴趣是第一位的,只有激发起直接兴趣才能维持抽象知识学习兴趣。了解了物质的性质后及时与现实生活事例结合,才能巩固学生的知识,学生体会到化学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时,就能使兴趣持续,从而去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 (2)在教学中要多设计适合学生的探究学生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大胆设计实验,这样远比教师做演示实验要过好,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但在课后调查中还发现,对于这种研究性的学习,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升的速度较快,开放性还可以再有所提升,而基础较差的部分学生暂时尚不适应,感到茫然没有思路,但在适当的铺垫问题引导下,就可以收到应有的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让思维活跃的学生来做问题铺设,使学生能够更开放一些。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化学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K12学习】教案评价标准和评价等级

教案评价标准和评价等级 《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1410011 课程名称:网络营销 总学分:3学分总学负荷:84学时自主学习:42学时课内总学时数:42学时 课内实验/实践/上机学时:14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经济学,企业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高中起点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以商务活动的发展为起点提出对网络市场营销提出的经济原因分析;以网络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功能为依据介绍网络市场营销应用的技术基础;通过案例分析介绍网络市场营销的运用领域、思想、分类、特点、方法、需要解决的管理和技术问题;以企业市场营销手段的网络化为线索介绍网络市场营销方案的设计、营销网站的建立、网络市场营销项目的实施管理;以国内外网络市场营销发展的动态为线索介绍网络市场营销发展的环境及趋势。

2.教学目标及意义 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面向应用的专业课程,本课程融现代营销学理论及信息技术于一体,是一门讲述网络环境下的营销理论和方法的实务性课程。课程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市场,运用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和实践市场营销实务,掌握网络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策略和方法。于新经济时代下的市场环境和性质、消费者观念和行为都在发生变化,如何运用网络市场营销的理论,系统地分析、策划和实施网络市场营销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网络市场营销的概念、实施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策划企业网络市场营销方案并加以实施。同时能够根据企业的环境与背景分析网络市场营销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自己走向社会实施网络市场营销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针对网络虚拟市场的特点,系统研究网络虚拟市场下的营销理论与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通过对现代营销学理论的透视,系统地介绍网络市场营销概念、内容、特点、基础与环境、市场性质、消费者行为分析、以及网络市场营销的战略规划、网络市场的调研方法和手段、网络市场的产品和价格策略、网络市场营销的渠道和网络直销、网络市场营销促销策略与网络广告、网络市场营销的管理与控制内容。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典型企业网络市

化学必修二 乙醇教案 人教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3.1 乙醇 武威十八中王勇刚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乙醇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必修中对官能团的学习有所体现但没有强化,学生主要学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重要有机物的知识。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了解有机物的一般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规律,形成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教材地位与作用 乙醇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之一,高中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乙醇比较熟悉,且在初中已经在九年级上册《燃料及其利用》一章节中已经初步接触到乙醇。以乙醇作为学生学习烃的衍生物的第一种烃类衍生物,知识起点低,学生容易接受,并且是在学习了烃类及其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乙醇,学生可以轻松的从乙醇的组成分析探究乙醇的结构,再由结构认识乙醇的性质。并且乙醇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性质的关键,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学习其他衍生物的性质具有指导性作用,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本节是由学习烃类有机物过渡到烃的衍生物的重要阶段,将《生活中两种最常见有机物》安排在这里《有机化合物》第三节,乙醇的教学不仅在整个单元的知识网络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也在整个高中有机化合物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醇的组成、结构及主要性质。加深认识乙醇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过程与方法:从乙醇组成-结构-性质出发,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的学习模式;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分 析归纳,概括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探究中,学生亲历体验实验的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激发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逐步 形成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质疑、反思中提 升内在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和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师教案评价标准

教师教案评价标准 精品文档 教师教案评价标准 教师教案评价标准 教师教学考核标准 一、指导思想 为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素质,规范工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学校管理的科学途径,坚持全面衡量和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试行量化管理,逐步将教师的考核规范化、数字化,通过考评记分制,为学期末考评、年度考核、职称晋级、树模评优提供依据,切实发挥好考核的杠杆作用,特制定本考核方案。 二、考核范围:全体任课教师。 三、考核领导小组 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刘若丹 副组长: 王振陆、李占友 成员: 各教研组长 四、考核办法及原则 按照每项要求对每一位教师的考核内容进行量化打分,作为教师考核分。 1、促进性原则: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品牌建设。 2、合理性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

1 / 5 精品文档 则,做到优质优奖。 3、导向性原则:体现“重过程、比结果,重团队、比素质,重全面、比质量”的导向。 4、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原则。 5、坚持定量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五、考核项目 分三个级别指标: A级指标分教学常规工作、教学绩效、教研成果三个方面;比例分别为50%、40%、10%。 B级指标分备课、上课、教学研究、培优辅差、作业测试、上交材料、教学绩效、教研成果等八个方面。 备课 考核要求: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案规范完整,教案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设计、作业布置、板书、反思等。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写教案,教案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明确,过程设计精当,重难点突出,环节、课型完备。教案要分课时书写,备课要有3课时的提 2 / 5 精品文档

高中化学_乙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人喝酒开车叫酒驾,那么汽车喝酒上路呢?(叫环保) 汽车真的可以喝酒吗?请看视频 视频:中央2套《天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讲解:汽油已经在本章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学习过了。汽油来自石油的分馏、裂化,是烃的混合 物。那么乙醇的组成和结构是? 观看、思考 以社会热 点问题“乙 醇汽油”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

[板书] 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 2 H 6 O 结构式:H H ││ H-C-C-O-H ││ H H 结构简式:CH 3 CH 2 OH或C 2 H 5 OH 填充模型 【设问】回顾乙醇与钠的反应,思考反应方程式的如 何书写?乙醇断键的位置是? Ppt动画展示乙醇与钠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断键位 置 [板书] 乙醇与钠的反应 2CH 3 CH 2 OH + 2Na→2CH 3 CH 2 ONa + H 2 ↑ 学生尝试写出该 反应的方程式, 及判断该过程中 乙醇断键的位置 培养学生 从结构角 度思考产 物乙醇钠 的书写,及 方程式配 平,为学生 掌握“结构 决定性质” 埋下伏笔。 乙醇分

过渡针对“乙醇汽油推广使用”网络上争论不断, 有人说好,像刚刚视频中的专家; 有人说坏,如“搜狐汽车”中这篇报道的标题。 究竟这件事是好是坏。对于高中生的我们,应该采用科学的 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来了解乙醇的性质激发学生了解乙醇性质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要采用科学的态度和观点,而不能盲目从众。 (二)乙醇 的物理性 质 利用ppt引导学生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 并思考 ★如何检验无水乙醇中的水? ★从碘水中萃取碘,乙醇能否作为萃取剂? ★从结构分析,乙醇为什么可以与水以任意比混合?学生根据ppt回 答并掌握乙醇的 物理性质 思考并回答 1、用无水硫酸 铜检验乙醇中是 否含水。 2、乙醇不能用 作从碘水中萃取 碘萃取剂。因为 乙醇能够与水互 溶。 3、(回答不出来) 乙醇的物 理性质比 较简单,学 生完全可 以凭已有 的知识和 老师的提 示探究出 来,是学生 对乙醇的 物理性质 有更好的 认识,增强 学生学习 知识的主 动性

教案检查评价参考标准

教案检查评价参考标准 教学准备的主要呈现是教学方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案。在传统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的目 标指向过于“机械”,提倡所谓的“标准化”、“规范化”,在管理要求上过于具体、过于详尽,统得过死。结果呢?一些教师要么按教案一层不变、按部就班地实施,要么教学与教案互不相干,形成“两张皮”。如何既让教案有力地指导课堂教学,又让教师从繁重的教案书写中解脱出来,这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集体备课,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既能让年级组(教研组)教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又能让教案张扬个性,教学百花齐放,同时还节省了教师的时间,有利于集中精力研究教学。 一、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 我校的“集体备课”,是指在年级组(教研组)组长(以下简称“组长)的组织下,组内教师根据 教学进度按时就一定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研讨,形成科学实效的教学方案,个体又结合班级实际和自己教学风格对其适当增、删、改、补的备课行为。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学期初,组长根据组内教师多少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将学期所有备课任务合理分解给组内教师,承担任务的教师即为该教学单元的“主备教师”。主备教师即刻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对教学单元进行整体设计,并撰写发言材料(此为“一备”)。发言材料必须包括编者意图、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重难点、课时内容分配、设计理念、施教策略,以及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作业设计、注意事项等环节。 2.按实际教学进度(以最快的班级为准)提前一周(或两周),由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定时进行集 体备课活动。活动中,首先由主备教师根据发言材料就该单元的教学整体设计进行解读,然后其他教师(其他教师在活动之前也应该认真研究非自己主备的教材)围绕主备教师的教学构想,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考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专人做好活动记录。活动后,组长将活动记录送教务处审阅、登记,主备教师发言材料送教务处存档。 3.主备教师辩证吸收组内教师的教学建议,博采众长,并对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构想)进行必 要的调整,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撰写课时计划(即教案)(此为“二备”)。然后拉开行距(以便于其他教师个性化的增、删、改、补)打印,并装订成册(一单元订成一册)。组内教师人手一份。

必修二 乙醇 教学设计

第二节 乙醇 醇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2.使学生了解醇类的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 3.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推出醇类的化学性质的通性,渗透由“个别到一般”的认 识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教学重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及消去反应的机理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1.从乙醇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推导乙醇的化学性质; 2.采用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诱导等方法学习乙醇与Na 的反应; 3.通过启发、诱导,“从个别到一般”由乙醇推导出其他醇类的化学通性。 ●教学用具 投影仪、乙烷和乙醇的球棍模型、试管、酒精灯、无水乙醇、Na 、火柴、铜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乙醇俗名酒精,是酒中的主要成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学会酿酒和蒸馏技术的 国家,酿酒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我国的酒文化丰富多彩,著名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葡萄美酒夜光杯”等早已脍炙人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了解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发现乙醇有相当广泛的用途。 [师]我们初中化学中学过乙醇的一些性质,请同学们写出乙醇的结构简式,从结构简 式可以看出它的官能团是什么? [生]CH 3CH 2OH ,官能团是羟基(—OH) [师]根据你学过的知识,通过哪些反应可以生成乙醇,请大家讨论后写出方程式。 [分析] 1、CH 2==CH 2+H 2O ????→?一定条件CH 3CH 2OH 2、CH 3CH 2Br+NaOH ?→? CH 3CH 2OH+NaBr [师]醇是另一类烃的衍生物,其官能团为羟基。我们这节课就通过学习乙醇的性质来 了解醇类的共同性质。 [板书]第二节 乙醇 醇类 一、乙醇 [师]根据初中所学乙醇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忆后概括出乙醇的重要物理性质。 [生]物理性质:乙醇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乙醇沸点低(78℃),易挥发, 密度比水小(0.7893g/cm 3),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注意)乙醇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大多数物质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乙 醇、氨水相反)。 (说明)乙醇俗称酒精,工业用酒精含乙醇约96%(体积分数),含乙醇99.5%以上也叫 无水酒精。

乙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doc

乙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基于建构注意理论的指导,本设计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教学为主,辅助以实验、幻灯片、讨论、归纳等手段,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深化,将所得知识进行应用,学生在体验到不断解决问题的成功感的同时,逐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材的知识和结构 本节包含了两部分内容,乙醇和乙酸,可以分为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课时为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官能团概念的教学;第二课时为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的教学。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乙醇和乙酸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通过本节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学习有机物的体系,为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本知识,对有机物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掌握了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对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乙醇和乙酸的一些性质和用途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有所了解。所以对于进一步学习它们的组成和性质,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另外学生也已经具备了一定是实验设计能力,它们渴望独立的去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初中化学只介绍了乙醇和乙酸的用途,没有从组成、结构的角度让学生系统的认识到它们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教学对策:教师通过本节的教学,指导同学们建立起结构影响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这样一个有机物学习模式,特别要让学生体会到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这样将有利于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烃的衍生物打下方法论基础。

浅析《乙醇》教学设计的反思

浅析《乙醇》教学设计的反思 发表时间:2018-01-22T16:10:39.033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1月总第260期作者:荣利君[导读] 对其他一些难溶于水的物质也有一定的溶解能力。为了充分掌握了解乙醇的性质及其用途,需要对其教学进行合理设计。荣利君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陕西咸阳712046 摘要: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在常压下,沸点是78.4℃,容易挥发,很易燃烧。20℃时的密度是0.7893g/cm3。乙醇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对其他一些难溶于水的物质也有一定的溶解能力。为了充分掌握了解乙醇的性质及其用途,需要对其教学进行合理设计。 关键词:乙醇教学设计教学任务教学方法 一、《乙醇》教学设计需要明确《乙醇》教学的主要任务 1.确立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组成特点;会运用乙醇的相关性质解释对应的用途。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严谨的观察思维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演示、启发引导、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情感与价值观:①通过自主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②使他们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明确《乙醇》教学的重点、难点。依据教学大纲、专业特点、学生现状确定。 (1)教学重点:①初步树立“结构”决定“化学性质”这一理念。②运用乙醇的相关性质解释对应的用途。(2)教学难点:运用乙醇的相关性质解释对应的用途。 二、《乙醇》教学设计需要确定《乙醇》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1.《乙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乙醇》教学需要充分体现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突出“以学生的发展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理念中的“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教师主要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设计PPT,对于重点、难点采取多讲、多练,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教学方法。 2.《乙醇》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方法。《乙醇》教学过程中要求紧跟教师思路,提前做好预习工作,善于总结,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 三、《乙醇》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及反思分析 1.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及时间。本次《乙醇》一课时的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为:导入新课(约3分钟);新课教学(约37分钟);课堂总结(约3分钟);布置作业(约2分钟)。 (1)导入新课。通过层层设疑,与实际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自然引入本节课题。教师提出问题:①同学们知道为什么饮酒过量会醉吗?②做鱼时为什么加酒就能解除鱼的腥味?所有学生好奇地思考:生活经常遇到的这两个问题。 (2)新课教学。新课教学需要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并且需要把重点内容进行板书。本文新课教学任务:①乙醇物理性质教学。a.学生结合课本观察乙醇总结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b.教师对学生总结评价。详细讲解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并介绍对应的用途。目的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概括能力、加上教师的合理引导增强自信心。紧密联系实际,将性质与用途对应起来讲解,便于难点突破。②乙醇的组成和化学性质教学。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准备乙醇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初步建立物质的“结构”决定“化学性质”这一理论。教师备课时要做到相应资料准备详实,让学生明白化石能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普遍关心的,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具体讲解为:a.首先介绍乙醇的组成特点:分子式:C2H6O;乙醇的结构简式:C2H5OH;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组成的。b.乙醇的化学性质:通过乙醇的氧化反应: C2H5OH+3O2→2CO2↑+3H2O;在实验室中用来做燃料。乙醇的脱水反应:乙醇和浓硫酸在170°C时生成乙烯(乙烯可用作果实催熟剂和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乙醇和浓硫酸在140°C时生成乙醚(可用作外科手术的麻醉剂)。 ③乙醇的用途教学。a.首先讲解学生预习的作业;b.教师总结乙醇用途:作燃料、制饮料和香精;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作医用消毒剂(体积分数75%);又是一种有机溶剂。 (3)课堂总结及布置作业。对教学任务进行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组成和化学性质;乙醇的用途。强调运用乙醇的相关性质解释对应的用途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并回答上课前的两个问题。 (4)布置作业。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对上课中有可能隐藏的问题通过做作业得以发现并及时解决。 2.教学反思。主要表现为:(1)教法及学法反思:课前充分备课,多媒体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学模式,兴趣极大。(2)教学过程反思:绝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能做到紧跟上课节奏,积极投入教学活动,教学任务顺利完成。(3)不足之处:少数基础差的学生对难点知识的掌握还不到位,通过自习辅导查漏补缺。 综上所述,乙醇作为石油的替代品和可再生能源,不仅与农作物的深加工化密切相关,而且对于保护环境意义非凡。为了充分了解乙醇,需要对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进行分析,也是《乙醇》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要求对《乙醇》教学进行合理设计。参考文献 [1]乔琦乙醇性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J].新课程学习,2015,(03)。 [2]谢建玲等合理设置教学环节高效达成教学目标——以《乙醇》教学设计为例[J].广东化工,2016,(07)。 [3]王春梅对乙醇教学的课后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1)。

教师教学成绩量化考核方案.doc

教师教学成绩量化考核方案 为进一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我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估教 师的教学工作。根据县教育局督导评估方案和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教师的教学量化考核成绩, 是学校决定对教师评优、晋级、奖惩、聘任的主要依据。教师的量化考核成绩装入教师个人 业务档案。 一、教师教学量化考核成绩的构成 教学考核 =教学过程考核(占 40% ) +教学质量考核(占 60% )+奖励分 -应扣分。 二、教师教学过程考核项目及考评办法(基本分为40 分) 过程考核由师德师风、计划总结、备课上课听课、出勤、作业批改、完成临时性工作等项目 构成。考核实行扣分制,扣完为止,不计负分。教师实得过程考核量化成绩=基本分( 40分)+奖励分 -应扣分。扣分标准如下: 1、师德师风。凡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有严重的师德师风问题。并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且 经调查属实每次扣 1~12 分。 2、计划总结。正式开学一周内和放假前 12 天分别写好各类计划总结,并按时交教导处,迟交 每次扣 1分,缺交每次扣 2~5 分,拒交每次扣 8分。 3、备课。课前必须备课,具备教案的基本要素写详案,教导处每学月检查一次,并结合年级 组教研组提供的平时检查情况进行考核。凡不按要求备课者,每次视情况扣3分及以下。 4、上课。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导处每期进行1~2次教情调查,凡满意率低于 70% 或家长、学生意见特别大并经调查核实属实的,每次扣1~3 分。 5、听课。听课没达到规定量差一节扣 1/5 分,弄虚作假抄听课笔记每节扣1分。 6、出勤。教师必须准时到岗到点(含会议、集合、早晚自习等),迟到早退(以规定时间 8分钟为基准,但出现安全事故责任由应到岗人员自己负责)扣1/5 分,旷课扣 2分,累计。 7、作业批改。以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检查记载为依据,每少一次扣1/5分,累计。 8、完成临时性工作。必须无条件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完成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质量组 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不服从者扣 5分,未完成者扣 2分。 9、在班务管理、学科教学、维护学校声誉、临时任务等工作中有突出贡献者(须校行政、年 级组、教研组、质量组和相关人员集体讨论且公示无异议)酌情奖励1~10 分。 三、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基本分 60 分)优生率占 5分,平均成绩占 45分,合格率占 10 教师终结教学质量以期末统考成绩为考核依据, 分。教师终结教学质量量化考核成绩=基本分( 60分) +奖励分 -应扣分。量化标准如下:(一)、统考学科任课教师 1、合格率。(10 分) 任教学科合格率与县平均合格率相比,波动幅度在 5 个百分点及以内,可得基本分( 10分)高于 5个百分点每个百分点奖 1分;低于 10 个百分点每个百分点扣 1分。 2、平均分。(45 分) 与县平均分相比,有 3分的波动幅度,可得基本分( 45分);高于县平均分每高 1分加考核分 1 分;低于县平均分 5分每低 1分扣考核分 1分,均累计。 3、优生率。(5分) 与县平均优生率相比,波动幅度在 5个百分点及以内,可得基本分( 5分)高于 5个百分点每个 百分点奖 1分;低于 10 个百分点每个百分点扣 1分。 (二)、非统考学科任课教师 重点考查教学过程(占 80% );行政和质量组根据教师上课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分别占10% )。均公示无异议后记入考核表。 (三)、次加分 任教学科在学年统考中获全县前1、2、3名分别奖4、6、8分;班平总分在学年统考中获全 县前1、2、3名分别奖4、6、8分,但平均分特差(低于县平均分5分及以下)的学科教师不享受,其加分由平均分特优(高于县平均 8分及以上)的学科教师享受。 (四)、其它加分 经验文章、宣传稿件(严禁抄袭,文责自负)在国家、省、市、县发表(获奖)依级别加2、

乙醇-教学设计

§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2.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化学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 3.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化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 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 四.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诱导等方法学习乙醇有关知识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试管、酒精灯、无水乙醇、Na、火柴、铜丝。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乙醇 【导入新课】《舌尖上的中国》酿酒视频导入 【推进新课】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一部中华文化史从一个侧面上看,也完全可以认作是一部酒文化发展史。那么酒到底是什么,它又有哪些主要的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她。【板书】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一、乙醇 【板书】(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引导】利用生活常识尝试总结乙醇的常见物理性质 【讨论】 【小结】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挥发性等等 【活动】给出乙醇的分子式和典型的结构特征,写出乙醇可能的分子结构(两种) 【思考】两种结构中哪种才是正确的?如何证明 【实验】1、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取一个洁净的小烧杯,导入约一半体积的无水酒精,再向其中加入数粒金属钠小颗粒。再将一个普通漏斗倒扣在烧杯上方,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点燃漏斗底部,继续观察现象,检验生成气体,讨论。 【现象】烧杯内钠粒沉于液态无水乙醇底部,有无色气泡在钠粒表面生成后逸出液面,最终钠粒消失;气体可以被点燃;倒扣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在内壁上出现了水珠,但倒入烧杯内的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结论】钠与乙醇能发生类似于水的反应,说明乙醇分子中存在与水分子相似的结构,即存在羟基(-OH)。此外,由于钠与乙醇的反应没有它与水反应剧烈,也说明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H没有水中的活泼。 【投影】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教学设计方案评价标准

在课堂中教学评价的方案 评价活动是伴随着教学活动同步向前推进的。因此,教师应当在提出教学实施方案的同时,也提出过程评价方案。 一、评价内容 1. 学生话语 在语言教学评价中,学生话语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学生的活动表现证据,其中包括话语量,话语真实水平,话语连贯流畅程度,话语的随机建构水平等。 2. 学生行动 伴随着学生话语,还有相应的行动发生。我们需要重点评价学生行动的目的性、互动性、主动性,还应评价学生行动的实际效能。 3. 学生认知水平 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得知学生的思维进程与线索,学生对教学信息的领悟程度,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感受深度,以及学生接受新语言学习项目的敏锐程度。 4. 临场机智 课堂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随机构建教与学的关系的过程。所以,学生在现场所表现出来的临场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对学习情景的适应性,也是教师的评价内容。 二、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主要指的是“谁来评价?”的问题。形成性评价设计应当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学生以及身居课堂之外的家长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 1.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 教师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估量全班的整体表现,发现群体的学习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群体学习活动的总体趋势。 (2)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需要以个案的形式观察探寻那些可以说明他们学业进展情况的具体表现。面对一个群体的众多学生,我们要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形成性评价。由于学生个人的表现均有某种代表性,所以,教师在具体进行某些个案的“解剖麻雀”的工作之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第一类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评价 学生以评价的主体身份参与形成性评价,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学生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 学生自评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有必要逐步培育和构建学生的有效评价行为,如及时采集个人表现的信息,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进行自我监控,学会描述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2) 小组互评

教师月度量化考核细则

教师月度量化考核细则(试行) 一、为加强我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更好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特制定本细则。 二、业务考核在校长的领导下进行,由教务处负责组织、考评,评定结果报校长审核。 三、每个月开展一次业务考核,考核对象为本校所有任课教师。 四、考核内容从“出勤”、“常规教学”、“教研工作”、“评教”四个方面分别考核,满分为100分。四个方面占总评分值的比例分别为15%、50%、10%、25%。 五、考核项目

的教案,最多每两课时(一次课)一份教案,并于每月的27日左右以专业组为单位把教案送教学管理中心检查、登记,未按规定完成者扣2分。一个优秀的教案必须把握好四个方面: 第一、备课栏目齐全,教学目标表述准确,重点、难点把握到位,教学方法多样化,与实际课型相配,并运用到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准备充分。 第二、教学环节清楚,能根据不同课型设计各个环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着眼与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现课堂教学的整体性、灵活性和生成性。第三、师生课堂活动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尊重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课堂 教学形式多样,多媒体等辅助手段运用合理。 第四、设计意图凸显,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激励者,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课堂的组织和问题的讨论具有开放性。能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我总结、反思、学会自我评价,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案设计具体评价指标 一、教学目标设计6分 根据学校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目标,表述准确,有可测性,有梯度,层次性强。 1、目标清楚明白,具体便于师生操作。满分2分。 2、符合课程标准、学科特点和我校学情、学生实际。满分2分。 3、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满分2分。 二、教学重点难点3分 4、把握重点难点准确(3分)。 三、课前准备2分 5、工具、教具、学生操作材料、预习等准备充分,贴近教学内容,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 四、教学方法设计5分 6、方法选择得当。必须遵循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法指导,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和中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结合教材特点,学生教师实际,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3分。 7、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恰当。2分 五、教学过程设计22分 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年龄特点,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练、做时间分配合理,对教学多媒体的选择恰当,使用时要适时、适当、适量、恰到好处,各教学环节的衔接要自然、措施得当、操作自如。 8、教学思路清,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强调实践,鼓励创新,有主线,内容系统逻辑性强。3分 9、以旧引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新的知识点,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注重知识的发生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