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洪水过程线图
- 格式:xlsx
- 大小:20.80 KB
- 文档页数:5
24小时的洪量频率计算方法(1)计算并点绘经验频率点(见图) (2)推求1d 的统计参数:3482.192457.4671m Q n W i ===∑ ()71.012447.11112=-=--=∑n KC iv 由,70.0,482.193==v C m W 并假定1.23==v s C C ,查附表1,得到相应的不同频率的p α值,列于表中,按()1+=p v p C W W α计算出相应的值。
(3)经过第一次配线后,该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良好 (4)即,70.0,482.193==v C m W v s C C 3=。
(5)()1+=p v p C W W α计算出5%1%,0.05%的设计值(),/76.46127.0482.193%5h s m W ∙=+⨯⨯= (),/39.69166.37.0482.193%1h s m W ∙=+⨯⨯=()h s m W ∙=+⨯⨯=/2.122137.77.0482.193%05.0三天洪量频率计算方法(1)计算并点绘经验频率点(见图) (2)推求1d 的统计参数:328.322497.7741m Q n W i ===∑ ()6.012452.8112=-=--=∑n K C iv 由,60.0,28.323==v C m W 并假定8.13==v s C C ,查附表1,得到相应的不同频率的p α值,列于表中,按()1+=p v p C W W α计算出相应的值。
(3)经过第二次配线后,该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良好。
(4)即,64.0,28.323==v C m W v s C C 3==1.95 。
(5)按()1+=p v p C W W α计算出5%,1%,0.05%的设计值(),/14.741995.165.028.323%5h s m W ∙=+⨯⨯=(),/4.107158.365.028.323%1h s m W ∙=+⨯⨯=()h s m W ∙=+⨯⨯=/181109.765.028.323%05.0七天洪量频率计算方法(1)计算并点绘经验频率点(见图) (2)推求1d 的统计参数:325.41249901m W n W i ===∑ ()48.012439.5112=-=--=∑n KC iv 由,48.0,25.413==v C m W 并假定,5.0=v C 5.13==v s C C ,查附表1,得到相应的不同频率的p α值,列于表中,按()1+=p v p C W W α计算出相应的值。
福建省推理公式计算设计洪水手册一、基本公式:推理公式是无资料地区由暴雨推求洪水比较常用的方法,我省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洪水的计算也通常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在流域面积200km 2以下采用)。
它是假定汇流时间内降雨强度是均匀,并将汇形面积曲线概化为矩形,导出如下计算公式:当τ≥c t 时,即全面汇流情况下,F R Q m ττ278.0= (1)当τ<c t 时,即部分汇流情况下,F R F tc R Q tctc tc m τ278.0278.0==……..(2) 式中:m Q 为地表净峰流量(m 3/s ),F 为流域面积(km 2),tc F 为成峰的产流面积(即与tc 相应的部份面积中最大的一块,km 2);τ为流域汇流历时(小时);tc 为地表产流历时(小时);τR 为汇流历时内的最大地表净雨量(毫米);tc R 为产流历时内的地表净雨量(毫米);0.278为换算系数。
二、设计暴雨的计算 1、查图法计算设计暴雨(1)查算设计流域各种历时的暴雨参数:根据设计流域所在地点,应用年最大各种历时的降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和变差系数等值线图,按地理内插法读取流域中心点的暴雨参数值,如果流域内有两条以上等值线通过,可按面积加权法计算。
(2)计算设计频率的各种历时降雨量:根据上步查算的各种历时降雨量的变差系数Cv 值,从皮尔逊Ⅲ型曲线的模比系数K P 值表中(Cs/Cv=3.5)分别读取设计频率P 的K P 值,乘以相应的历时降雨量均值即得。
(3)计算各种历时的面雨量:根据设计流域的面积和降雨历时,查读暴雨点面关系表(附表1),得暴雨点面折算系数α,乘以相应的点雨量即得(流域面积在10km 2以下直接采用点雨量,不打折扣)。
(4)推求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把上面所求的设计降雨量代入24小时(或三天)的设计雨型表(附表3),即得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
(5)设计净雨的计算:24小时的设计雨量不扣损,直接用设计雨量过程作为设计净雨过程。
0.489 0.489
径流分配系
F(km2)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计算取值)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一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二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三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四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五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六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七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八区)
湖南省暴雨点面关系表:设计暴雨的点面关系系数α~流域面积F(km2)~降
t ~流域面积F(km 2)~降雨时间t关系
Q m/∑Q i。
山东省大中型水库防洪安全复核洪水计算办法(78)鲁水勘字第12号关于按照《全国可能最大暴雨等值线图》进行大中型水库防洪安全复核的通知烟台、昌潍、泰安、济宁、临沂、惠民地区水利局(水利指挥部),淄博、枣庄水利局、崂山、历城县水利局:一九七五年八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以后,水电部在郑州召开了全国防汛和水库安全会议。
会议要求水电部和中央气象局共同编制《全国可能最大暴雨等值线图》(以下简称等值线图),作为核算全国水库保坝洪水的依据。
在未编出以前各省应参照河南发生的特大暴雨制定本省的洪水计算办法,作为水库加固的依据,七六年在张店召开了水库保安全设计会议,拟定了水库保坝洪水计算办法。
二年来,全省大中型水库据以进行了规划,大部分进行了施工,大大提高了水库抗洪能力。
今年一月水电部、中央气象局联合发出了《全国可能最大暴雨等值线图(试用稿)》,要求各地试用。
我局为应用此项全国统一的可能最大暴雨资料,编写了《山东省大中型水库防洪安全复核洪水计算办法》(试用稿)以下简称《办法(试用稿)》。
并邀请有关专家有关地区水利局同志进行了核算、讨论。
大家同意这个办法。
现随文转发,见附件(一)。
一九七六年二月全省水库保安全设计会议制定的“关于水库保坝的洪水计算方法”即行废止。
经用《办法(试用稿)》难处了二十七座大中型水库,除黄前水库外,其他水库雨量均较1976年采用的计算方法为小,水库加固规模一般都有所减少,希立即按照《办法(试用稿)》重新复核所属大中型水库的防洪通过能力,重新修订保安全加固工程措施,估算相应的工程量,投资,并将复核结果,按本文附件(三)的要求,在四月底以前报告送我局。
在计算中有些什么问题希及时与我局联系。
对于工程措施变动较大的,要重新编报《保安全工程修正规划》,按照我局(76)鲁水勘字第28号文规定的审批权限,逐级上报,待批准后再据以编制扩大初步设计。
附件:(一)《山东省大中型水库防洪安全复核灌水领教地(试用稿)》(二)防洪安全复核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三)**水库按全国可能最大暴雨等值线图保安全复核成果对比表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二日抄报:省革委、水利水电部、水电部规划设计管理局、水电部暴雨办公室、治淮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省计委、省建委、省家办。
洪水计算㈠、洪水设计标准大乐亭水库属小(二)型水利工程,其等级划分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该工程为五等五级建筑,对山区、丘陵区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的洪水标准其重视期按30—20年一遇设计,300—200年一遇校核,因此,洞甲水库采用防洪标准按30年一遇设计,300年一遇校核。
㈡、洪水复核大乐亭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1.35km2,由于集雨面积及其上下游无水文站,无法取得确切的水文资料,其洪水计算采用《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修订本)小汇水流域部分》中简化公式进行计算。
①、洪峰流量的计算采用公式QP=ψp″F0.89式中:Qp—相应频繁下的洪峰流量(m3/S)ψp″—经验性系数(设计时为23.8,校核时为43.0)F—坝址以上集雨面积km2即设计洪峰流量为16.89m3/S,校核洪峰流量为30.51 m3/S,②、洪峰总量的计算采用公式W p=0.1CH24F式中:W p—洪水总量(万m3)C—径流系数(设计时0.86,校核时为0.88)H24—最在24小时降雨量(设计时254mm,校核时为390mm)F—集雨面积即设计洪水总量为14.85万m3,校核洪水总量为23.34万m3㈢、水库调洪计算水库流域面积小,库容也很小,暴雨汇流时间短,无合适的流量过程线可套用,因此,采用三角形概化法进行水库的调洪计算。
水库的泄洪流量按下式计算:q=MEBH3/2式中:m—流量系数,取m=0.36E—侧收缩系数,E=0.95B—溢流堰宽,B=7.6mH—堰上水头(m)水库水量平衡用下式计算:(Q1+Q2)/2▽t-(q1+q2)/2▽t=V2-V1=▽V式中:Q1、Q2—进段▽t始、未的入库流量(m3/S)q1、q2—时段▽t始、未的水库蓄水量m3▽t—计算时段(秒)水库泄流方程式:q=f(V)联解水量平衡方程和泄流高程,用公式算法,即可求得最大泄洪流量和最高洪水位,详见附表2、附表3、附表4,设计洪洪水过程公式的推求:洪水过程线采用概化三角形线,洪水历时采用下式计算:T=2W p/Q m小时式中:W—洪水总量(m3)Qm—洪峰流量(m3/S)涨洪历时t1与退洪历时t2的比例,即:t1:t2=2据此作出洪水过程线图。
牤牛河设计洪水计算书1 概述牤牛河发源于东营燕子沟,在大屯乡大屯村汇入兴洲河,流域面积344.76km2,河流长度33.5km。
窟窿山水库坝址在滦平县城南7.5km处的安匠屯乡铧子炉村,水库以上控制面积142.2km2,占全河流域面积的41.2%,窟窿山水库大坝以上主河道长22km,河道平均坡降20.3‰。
因坡陡流急、汛期洪水迅猛而得名“牤牛河”。
牤牛河由南至北纵贯滦平县城,是滦平县城区主要行洪河道。
线路于大屯乡营房村南侧约400m处跨越牤牛河,位于牤牛河入汇兴洲河河口上游约700m,根据《河北省滦平县牤牛河县城下游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设计变更报告》,河北省滦平县牤牛河县城下游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终止点为国道112公路桥,该桥所处位置位于线路跨越牤牛河断面下游约500m,该段河道治理在原有河堤基础上修建防洪堤和平整河道,迎水面采用浆砌石仰斜式挡土墙,迎水坡边坡1:0.25,背水坡边坡1:0.15,顶宽1.1m,高5m,底宽1.85m;外边坡1:2。
防洪堤内填筑砂砾石,采用浆砌石护岸。
该段河道治理后,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
2 设计洪峰流量2.1设计暴雨根据《承德地区水文实用图集》,由“河北省承德地区年最大24小时降雨量多年平均值等值线图”和“河北省承德地区年最大3日降雨量多年平均值等值线图”,断面以上流域年最大24小时降雨量多年平均值位于70mm与80mm等值线之间,年最大3日降雨量多年平均值位于80mm与85mm等值线之间,由此可见该流域的暴雨集中在1日,采用1日设计暴雨进行洪水计算符合该地区暴雨洪水特点。
根据年最大24小时降雨量多年平均值等值线查得牤牛河流域最大24小时降雨量平均值为:H1=75(mm)由“河北省承德地区年最大24小时降雨量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查得:C v1=0.40,24小时Cv值的折算系数为1.11。
C v1 = C v1×1.11=0.44;C s1/C v1 = 3.5;由“P-Ⅲ型曲线Kp值表(Cv=3.5)”查得最大24小时降雨量Kp值:P = 1﹪,Kp = 2.48;P = 2﹪,Kp = 2.21;P = 3.33﹪,Kp = 2.02;P = 20﹪, Kp = 1.301;牤牛河流域各频率24小时设计暴雨量为:P = 1﹪,H1% = 80×2.48 = 198.4(mm);P = 2﹪,H3.33% = 80×2.21 = 176.8(mm);P = 3.33﹪,H3.33% = 80×2.02 = 161.6(mm);P = 20﹪,H20% = 80×1.301 = 104.1(mm);牤牛河流域位于燕山迎风区,计算区间流域面积202km2,查“各区不同历时点面折减系数表”,最大24小时点面折减系数为0.92:2.2河道长度/流域面积根据《河北省滦平县牤牛河县城下游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设计变更报告》,自窟窿山水库至国道112公路桥区间流域面积为202km2。
江西乐安河虎山段6.21暴雨洪水分析摘要:2022年6月18日~21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乐安河中上游河段出现了超有实测记录以来的区域性特大洪水。
部分中小河流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洪水。
文章以实时报讯数据为基础,从暴雨分析,洪水分析,洪水预报等方面对乐安河虎山段“6.21”洪水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为今后洪水预报,防灾与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暴雨洪水;乐安河;洪水分析1.流域概况虎山段位于乐安河中游。
乐安河为饶河干流,因流经古乐安乡,故名。
正源段莘水发源于婺源县北部大庾山、五龙山南麓,南流经段莘水库至武口与古坦水汇合始名乐安河。
主河南流过紫阳镇,至德兴市银港口转西南,沿婺源、德兴边界西流,经香屯、乐平镇、石镇至至鄱阳镇姚公渡与昌江汇合成饶河。
至鄱阳县姚公渡以上流域集水面积8945km2,河长280km。
德兴市香屯以上平均坡降约0.79‰;香屯至乐平县城60km间,平均坡降约0.23‰;乐平以下进入平原圩区,河宽增至200m左右,可通木船及小轮船。
主要支流有潋溪水、赋春水、洎水、长乐水、建节水、珠溪等。
流域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每年4~6月为暴雨集中期,常出现静止锋型、历时长、笼罩面广的降水过程;7~9月常出现台风型暴雨。
2.暴雨分析2.1暴雨成因6月18日~21日景德镇乐平市出现明显大暴雨过程。
主要由于切变线系统在乐安河流域上空稳定维持。
再加上西南急流强盛,导致水汽在赣东北辐合。
同时受怀玉山脉特殊地形影响,呈喇叭口状自西南向东北收窄,西南气流在迎风坡强迫辐合上升,加剧了降水强度[1]。
从而造成了一个强降雨带,其降雨区域几乎覆盖乐安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导致了乐安河虎山水文站出现历史实测最高水位的区域大洪水。
2.2暴雨特征(1)降雨历时此次降雨从6月18日开始,至6月20日结束,历时3天,统计暴雨历时65个小时,降雨历时长。
(2)降雨强度在乐安河流域105个雨量站中,所有站均达到大暴雨量级,有38个站出现特大暴雨,最大降雨强度的平均值为37.3毫米每小时,降雨强度单站最大达到89.5毫米每小时。
目录前言一、自然地理概况 (1)二、暴雨 (2)三、洪水 (8)四、图表法计算设计洪水的步骤 (19)五、实例 (31)编后语 (42)附件一图集附图1 1小时最大降水量均值图附图2 1小时最大降水量Cv值图附图3 6小时最大降水量均值图附图4 6小时最大降水量Cv值图附图5 24小时最大降水量均值图附图6 24小时最大降水量Cv值图附图7 暴雨区划图附图8 产流参数分区图附图9 汇流系数分区图附图10 最大基流量分布图附件二电算程序土电算操作说明2 磁带前言在设计防洪工程时,往往涉及到安全与投资两个问题,工程所冒的风险可能由于投资的增加而减少。
防洪工程的安全度又同设计标准和设计洪水有关,前者是水工建筑物防洪级别高低的一种指标,后者是按某一设计标准分析计算得到的具体洪水数值。
设计标准由防洪工程的等级与重要性,按有关规范选定;设计洪水数值大小及其过程则受到流域气候、地形、地质、植被条件、水系和河床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流域气候、植被条件又随时间在变化,人为活动对未来洪水的影响程度也在增加,这就使问题变得相当复杂。
设计洪水的大小是水工建筑物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计算得到的设计洪水小于未来实际发生的同频率洪水,将使工程遭致失败,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造成政治社会、经济问题;倘使洪水计算值过大,将形成无谓的浪费。
云南自然条件复杂,气象水文资料短缺,因此,切合实际拟定设计洪水是一切水工建筑物设计中正确处理安全与投资关系的一项头等重要任务。
在设计洪水分析计算方法方面,要全面考虑,切忌片面性,以免造成工程失误。
我省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基本上使用频率法;在无水文实测资料的地区,还有使用洪水经验公式的,这种单打一的洪水分析方法,具有相当的片面性。
1975年8月淮河大水,板桥、石漫滩水库溃坝,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吸取这次大水的教训,1975年12月水利电力部在郑州召开了规模庞大的《全国防汛及水库安全会议》,会议决定:大中型水库和重要的小型水库(指下游有重要城镇、密集居民点、铁路干线或其他重要政治经济意义的设施),应以可能最大暴雨和洪水作为保坝标准进行校核估算。
C v10.41均值H 1(mm)57C v60.52均值H 6(mm)102C v240.54均值H 24(mm)159K P24H 24P (mm)K P6H 6P (mm)K P1H 1P (mm)2.92464.282.83288.662.35133.95n 1-60.5715H 3p (mm)214.48t13624点雨量(mm)133.95214.48288.66464.28点面折减系数at 0.8250.8590.90.954面雨量(mm)110.51184.23259.79442.92时程12345雨量 6.10 6.10 6.10 6.10 6.10时程1314151617雨量36.8636.86110.5125.1925.19净雨平均强度i(mm/小时)18.46稳定入渗率fc(mm/小时)6H 24-H 6110.5173.7375.5624小时雨型表计算分配1、查算设计流域各种历时的暴雨参数2、从附表查得各种历时的Kp值,计算各种历时降雨量3、计算1-6小时的暴雨递减指数n 1-64、计算3小时的设计降雨量5、计算各种历时面雨量(当流域面积<10km2时,可直接采用点雨量代表面雨量;当流域面积大于10km2时,需根据暴雨点面折减系数关系表,查得暴雨点面折减系数α,乘以相应的点面雨量即得)6、计算24小时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根据24小时设计雨型表,即附表3计算得到)H 1H 3-H 1H 6-H 3183.137、设计净雨查附图7,得fc (1)计算次净雨平均强度因不扣损,将上面所求的雨量过程就作为24小时设计净雨过程表3 24小时设计雨型表时段历时(h)662136占H1%100占(H3-H1)%100占(H6-H3)%100占(H24-H6)%204238得到)67891011126.1012.8212.8212.8212.8212.8212.821819202122232425.1911.6011.6011.6011.6011.6011.60。
一、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选取典型洪水的原则,是本着对水库防洪不得,选取峰高量大,主峰段洪量集中的洪水。
本着上述原则,分析了黄前水库1964、1984、1994、2000年典型入库洪水过程及各时段洪量。
各场洪水的峰、量情况见表3-7,过程线见附图6至附图9。
从表3-7可看出,1964年9月12日和1994年6月29日洪水,峰高量大,主洪段前洪量较大,比较适合作为典型洪水。
但从洪水最大24小时洪量中峰前段洪量所占比重情况看,1964年洪水为29%,而1994年洪水为34.1%,后者对水库的设计偏于安全。
因此,1994年二、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采用同频率放大法将典型洪水进行放大,推求得各项频率的设计洪水过程线。
放大系数计算公式:式中:设m Q 、设3W 、设m W 、设24W 、设72W —为设计洪峰流量及3小时、6小时、24小时、72小进洪量。
典m Q 、典3W 、典6W 、典24W 、典72W —为典型洪峰流量及3小时、6小时、24小时、72小进洪量。
典m K 、典3K 、典6K 、典24K 、典72K —为洪峰流量及各控制时段洪量的放大系数。
黄前水库三各方案的各种频率设计洪水过程线见表3-9~表3-11。
三、洪水调节计算第一节基本方法和洪水调节原则一、基本方法采用水量平衡方程及水库蓄泄关系逐时段求下泄流量及蓄水变化过程。
其公式为:q=f(v)式中:Q1、Q2—时段初、时段末的入库流量,m3/sq1、q2—进段初、进段末的出库流量,m3/sv1、v2—时段初、时段末的水库流量,104m3Δt—时段长(取Δt=1小时)q=f(v)为水库蓄水量与泄量之间的关系。
本次调洪计算的q=f(v)关系采用黄前水库“三查三定”汇编资料(1982年12月,泰安市水利局编)。
黄前水库水位~库容、泄量关系见表6-1。
黄前水库是泰安市的重点中型水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水库大坝距泰安市区和京沪铁路16km,距辛泰铁路和莱泰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10km,保护下游农田50万亩和30万人口,防洪任务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