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古建筑艺术价值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84.02 KB
- 文档页数:4
西递宏村考察报告一、引言西递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之一。
宏村以其独特的古建筑风格和千年历史而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究人员的关注。
本次考察旨在深入了解宏村的人文历史、建筑风格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为保护和传承宏村的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二、宏村的历史与文化宏村建于宋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宏村的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其典型的徽派民居上,这些民居不仅精美绝伦,还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宏村的布局以“三长两短”为特点,即三条主干道和两条次干道,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格局。
另外,宏村的屋顶都采用四面坡瓦,使得整个村庄显得安定、庄重。
三、宏村的建筑风格宏村的建筑风格主要受到徽派建筑的影响。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特点而闻名,包括檩条结构、青砖黑瓦、木雕石刻等。
宏村的民居大多采用木结构和砖砌墙体,给人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感觉。
村庄内的建筑多以家族为单位,因此每座民居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风格。
四、宏村的生活状况宏村的居民以农耕为主,他们过着宁静而朴素的生活。
村民们在山间耕种,饲养家畜,并积极参与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制作,如织锦、雕刻等。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原始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文化氛围,这也是宏村吸引游客的原因之一。
五、宏村的保护与传承宏村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保护与传承,以保留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
当地政府和居民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宏村的建筑和环境,如修复古建筑、修缮街道等。
此外,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和旅游推广,宏村的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和宣传。
六、结论通过本次考察,我们对宏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宏村作为中国古村落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传承宏村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宏村的独特魅力能够被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注:以上文档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实际考察为准)。
安徽宏村建筑安徽宏村位于中国的黄山风景区附近,是一座古老而富有魅力的村落。
宏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保存完好的传统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美丽的村庄里,恍如穿越时光般,仿佛回到了古代。
宏村的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的明清古代建筑,尤以明代宅院为主。
宏村的房屋大多是砖木结构,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材料,如木头和石头。
宏村的建筑设计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
宏村的房屋被称为“四合院”,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四合院是由四个建筑物组成,四边围合成一个院子。
院子的中央通常会有一个花园或者池塘,融入了大自然的美。
四合院的布局注重了空间的利用,使得每个房间都可以享受到阳光和空气。
宏村的建筑外观非常漂亮,结构精巧。
建筑师把手工艺和细节融入到了每一处建筑物中。
房屋的檐口、门窗的雕刻,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些雕刻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理解。
宏村建筑的雕刻也是艺术品的一种,让人赏心悦目。
除了漂亮的外观,宏村的建筑还注重功能性。
房屋的布局非常合理,每个房间都有其特定的用途,使得生活更加便利。
而且,宏村的建筑还充分考虑到了当地气候的特点,比如保温、通风等。
宏村的人们智慧地运用传统建筑知识来适应当地的生活需求。
宏村不仅仅有美丽的建筑,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遗产。
宏村的居民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他们每天从事着传统的工艺和手工艺品制作。
这些手工艺品是宏村的瑰宝,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欣赏和购买。
宏村的建筑和文化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走进这个村庄,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界,与自然和谐共处。
建筑和文化是宏村的灵魂,也是这里的人们守护和传承的财富。
宏村的建筑非常有特色,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游览宏村可以让人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同时,这里的建筑也是对环境友好的设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总之,宏村是一座保留完好的传统村落,它的建筑风格和文化遗产令人叹为观止。
宏村的建筑融汇了自然和人文的精华,给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感觉。
徽派建筑代表西递村、宏村等带来的⽂化价值古村落,是中华民族⽣活、⽣产、⽣存的基本载体,是社会组成的细胞,是传统观念、习俗、社会与家庭等多元⽂化孕育⽽⽣的中华本⼟⽂化。
古村素来都有着较好的引⽔系统,⾃然循环系统以及⽣态平衡系统;在这当中皖南西递村、宏村等古徽派古村落显得由为突出。
著青砖黛⽡,如诗如画,在建筑上是徽派建筑的模板.皖南⼭区历史悠久,⽂化积淀深厚,保存了⼤量形态相近、特⾊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
西递、宏村古民居村落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风景区;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整个村落呈船形,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122幢,现有居民300余户,⼈⼝1000余⼈,被誉为“中国传统⽂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10公⾥处,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村落⾯积约19公顷,现存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古建筑137幢,由于这⾥地势较⾼,因此常常被云雾笼罩,被誉为“中国画⾥的乡村”;两座古村均于1999年12⽉根据⽂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V)被列⼊《世界遗产名录》。
皖南古村落与其他村落形态最⼤的不同之处是,皖南古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
古村落居民的意识、⽣活⽅式及情趣⽅⾯,⼤⼤超越了农民思想意识和⼀般市民阶层,⽽是保留和追求与⽂⼈、官宦阶层相⼀致,因此具有浓郁的⽂化⽓息。
皖南古村落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础上,采⽤不同的装饰⼿法,建⼩庭院,开凿⽔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题兰名匾额、创造优雅的⽣活环境,均体现了当地居民极⾼的⽂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皖南古村落选址、建设遵循的是有着 2000多年历史的周易风⽔理论,强调天⼈合⼀的理想境界和对⾃然环境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质和精神是双重需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的审美观念。
皖南古村落 ——徽派民居的建筑特⾊是随着明清时期徽商的兴盛⽽发展起来的,能够在有限地建筑空间内最⼤程度地体现其构思的精巧以及⼯艺的⾼超,实为别具匠⼼的建筑形式。
安徽宏村:水墨画中的世外桃源安徽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中国传统古村落之一。
它被誉为“水墨画中的世外桃源”,以其独特的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宏村坐落在黟县盘山脚下,群山环绕,湖泊交织,景色优美。
这里的建筑都是明清古建筑风格,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徽派建筑特色。
宏村的村落布局非常精巧,错落有致的建筑与流水相连,营造出一幅幅水乡人家的美丽画卷。
同时,宏村还保留有完整的明清古典园林风格,如牌坊、石桥、古井等,体现出古老文化的魅力。
在宏村的水墨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宏村的“四绝”:宏村四绝分别为“大堂”、“大字号”、“大石桥”和“大斗井”。
它们是宏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和景点,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和古村落的独特魅力。
宏村的大堂是宏村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宏村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大堂是宏村居民的重要公共场所,也是宏村村民与游客交流和休憩的地方。
大堂的建筑风格独特,宏村的大堂多为二层楼,外观庄重典雅,内部有木雕、石雕等精美装饰。
大堂的门楼、悬山、庙台等构造精巧,体现出徽州建筑的独特魅力。
大字号是宏村四大景点之一,也是宏村的代表性建筑。
大字号建筑高大雄伟,由多个独立的建筑组成。
大字号建筑的特点是高大的屋檐、雕花门窗和壁画等,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风格。
在大字号里,人们可以品味到古老徽州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宏村的历史底蕴。
大石桥是宏村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大石桥跨越着宏村里的小河,由大石块拼接而成,是宏村建筑和水景的完美结合。
大石桥的石阶、欢亭、护栏等都充满了徽派建筑的特色,石桥两旁的水面上还生长着绿色植物和花草,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受。
大斗井是宏村最引人注目的景点之一。
大斗井是宏村的古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建筑结构。
大斗井有着巨大的圆形石圈,井壁光滑,存水量巨大。
这个大斗井在宏村里非常有名,也成为了宏村的标志之一。
除了以上的四绝,宏村还有许多其他的古建筑和景点。
宏村的小河如诗如画,桥梁与流水交相辉映,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安徽宏村设计考察报告篇一:安徽黄山市西递宏村考察报告考察报告1.考察地点:安徽省黄山市西递、宏村、屏山、南屏、呈坎。
2.考察目的:通过对考察地人文符号等信息的深入了解,提高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专业意识。
3.考察方向:(1)历史遗留符号考察,历史感的来源。
(2)现代符号与现代历史遗留符号的融入与碰撞。
(3)考察地的历史遗留符号与你所了解的其他地区的比较。
10月15日经过了一天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黄山市。
来到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坐着大巴我们来到了第一个考察点—屏山。
拖着沉重的皮箱,迈着同样沉重的脚步,行走在村间的小路上,我开始被这里独特人文气息所吸引。
奇特的房屋造型,灰白斑驳的墙面,村间穿过的小溪,西边青石上的青苔,还有忙碌中的村民,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奇特很独特。
我们住在了万春旅店,躺在床上,感觉自己还在火车上晃晃荡荡,这是我第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火车,有点不适应,不过感觉挺好,心想,古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现在书没读几本,总算是行了几千里路了。
吃过早饭,由导游带我们参观村子,穿过小巷,来到舒秀文故居。
据说他以前是一个很有名的演员,还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这里的陈设很有意思,靠墙放着一个几案,案上左放一个花瓶,右放一面镜子,意喻平静,中间放一个钟摆,寓意终生平静。
地也很有讲究,据说是用吃的东西调和在一起铺成的,真是煞费苦心。
院子里种着几棵竹子,远看是圆的,上前一摸却是方的。
这一方小院虽然不大,却给人一种很舒适很亲近的感觉。
由于景点很多,我们没有过多停留。
出了舒秀文故居,来到下一个景点,村口的绣楼和小溪上的凉亭。
这个绣楼很小,不过很精致,楼檐上有不少木刻,楼上开一扇小窗,据导游说这里就是抛绣球的地方。
回想那个年代,这里应该是多么的喜庆热闹。
小溪上的凉亭据说年代已经很久远了,看上去很破旧,但很结实,亭子上柱子与柱子之间有几幅画,画着菩萨童子等吉祥图案,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宏村古建筑艺术价值研究宋学友【摘要】宏村的古建筑群落在历史的苍桑巨变中奇迹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令人叹为观止的,它与周围的地形、地貌、山水相互渗透,取得自然和谐的统一。
文章纵观宏村的古建筑特点,从古民居建筑、祠堂建筑、书院建筑3方面探讨宏村的古建筑艺术——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
%It is a miracle that the Hongcun ancient buildings have been well preserved during great changes in history. The village is in a perfect harmony with the surrounding terrain, landform and landscape. The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ient residences, ancestral halls and academies and probes into their architectural art-the fine layout, the ingenious structure, the beautiful decoration and the delicate building.【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40)005【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宏村;古村落;古建筑;艺术价值【作者】宋学友【作者单位】黄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7清代诗人胡成浚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何事就此卜邻居,花月南湖画不如;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
”诗人笔下所描绘的便是位于黄山余脉雷岗山脚下,邑溪、羊栈二水交汇之处的宏村。
这里村外,青山环抱、溪水环绕、桃红柳绿;村内,粉墙黛瓦、清渠绕户。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皖南古村落姓名:王明军班级:101208学号:101204109指导老师:程森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在此举行的全体会议正式决定:黟县西递、宏村作为皖南古村落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西递村和宏村以"皖南古村落"的名称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村位于黟县东南部,距今已有950多年历史。
现有清代民居224幢、清代祠堂3幢、明代牌坊1座,且整体风貌格局完整,道路和水系维持原状,正街、横路街、前后边溪街和40多条巷、弄及青石板路面均得到保留。
宏村地处该县东北部,始建于1131年,现有明清建筑137幢,保存着完整的古村落风貌布局,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有400余年历史的月沼、南湖、水圳等水利工程。
宏村资源丰富,是黟县优质木材毛竹、名优茶产地之一。
2001连5月被确定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宏村地形犹如一头卧牛,亦称牛形古村,有举世无双的环村水系,水圳、月沼、南湖及串起的池、塘、窑、坑、涧、榭等水系艺术设施。
村中有被人们称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培德堂”。
有保存完整全省仅存的古代书院——南湖书院等重要文物、历史设施。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宏村。
宏村是徽州商人比较集中的一个村,景观倒还不错。
听说全村是仿照水牛形布局的。
村中有月沼称之为牛肚,流动于村中的小溪则有牛肠。
宏村的入口有一湖叫南湖,南湖中桥。
电影《卧虎藏龙》开篇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的。
进入村中,到处有溪流,溪流第一是为消防,第二是为方便洗东西,流水人家,倒也不错。
不过相比丽江的溪流,就小气很多,如果为看自然景观或者小资生活,这里自然不适合。
宏村最引人注目的当是村中间的月沼。
月沼半月形,两边古建筑的白墙黑瓦印在潭中,四下村民写菜,美术院校的同学写生,倒也热闹。
这个情景小时候在多个杂志看到过,几乎是安徽的代表作之一。
宏村另外一个地方比较特别的是承志堂。
宏村“三雕”艺术浅析综述在安徽黄山南麓的黟县, 有一群有着鳞次栉比的古名居的古村落, 它们是中国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 其中又以宏村最具代表性。
宏村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村落原型格局, 它的构造尊重自然, 利用自然, 是一座以负阴抱阳的选址思维, 以极高的建筑文化艺术水准造就的村落, 是一个具有显著特色和风格的文化乡村。
正文宏村民居建筑艺术的一个鲜明特征是融木、砖、石雕为一体, 形成气韵生动、自成一体的艺术风格。
“三雕”艺术犹如三颗璀璨明珠, 至今光彩夺目。
宏村木雕,石雕、砖雕艺术善于处理原材料本色,既能溶化在建筑物整体之中,又能像水墨画一样,清新淡雅,特别是木雕艺术,更为古色古香的建筑锦上添花。
若是身临其境,就会感到这是闯进艺术之宫,俯仰四顾,比比皆是,为这雕刻艺术立体式包围。
在这美的王国中,你会留连忘返,那三分精美,七分雅致的立体画,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
一木雕从元末明初至清末民初,徽商崛起,成为当时社会经济的明星商人。
他们发家致富后,遵循儒家文化传统,纷纷回故乡置良田、造豪宅,并以木雕技艺雕梁画栋进行内部装修,形成了一股徽州民居木雕艺术装饰风尚。
而文化的基因,杂交文化冲撞的开放,使得徽商在木雕艺术中更多的追求儒家文化的气息,并使其成为具有鲜明的儒家文化特色的木雕艺术流派。
宏村木雕主要装饰在民宅、祠堂、戏台等建筑内部的重要部位上, 如梁架、梁枋、撑拱、檐条、隔断、横板、槛墙、槛窗、扇门、月梁、月陀、雀替、栏板、栏杆等部位, 以及在桌、凳、椅、案、几等家具上。
宏村的木雕多选用优良的木材作材料, 要求纹理清晰, 材质柔软, 易于雕刻。
主要是以松、杉、银杏树为主, 也用高档的花梨木、楠木等作材料制作高档家具部件, 雕刻精细, 华美大方, 并结合了砖雕、石雕等工艺, 雕刻细致有序。
多采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技法, 题材内容以历史人物故事与戏文人物为主, 也包括花鸟草虫、祥瑞器物等吉祥图案。
宏村木雕一般不用彩漆, 只用桐油, 没有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感觉, 但显得古朴而雅致。
宏村建筑特点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的一座古村落,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遐迩。
这里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喧嚣的城市,却有着极具艺术价值的传统古建筑,宏村的建筑特点丰富多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源于明代中叶,盛行于明、清两代。
这一建筑风格以古朴典雅、精雕细琢、布局合理而著称,而宏村作为徽派建筑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更是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
宏村的建筑布局以“三水两山一宏字”为核心,这是徽派建筑的特点之一。
简单来说,三水指的是村落周围的护城河、沟渠和塘堰;两山指的是村子东西两侧山脊,分别是南北两面山;宏字则是指宏村的名字。
宏村的建筑沿河而建,在水的映衬下,更显雅致。
另一个特点是宏村的建筑外观多为黄土夯筑和青砖砌筑相结合。
黄土夯筑是一种使用土壤作为主要材料的传统建筑技术,这种建筑方式看上去朴实无华,宛如大地孕育的结晶。
而青砖则增添了建筑的质感和坚固性,使得宏村的建筑更加耐久。
在宏村的建筑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那些“马头墙”。
这是传统徽派建筑的一个独特元素,也是宏村建筑的标志之一。
马头墙是以青砖铺砌的墙体,其形状酷似马头,寓意着祈求家族世世兴旺、马到成功。
马头墙通常位于门前,是宏村建筑中最为美丽的装饰之一。
除了马头墙,宏村的建筑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石雕。
石雕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它不仅体现了建筑师的匠心独运,更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在宏村的建筑中,常见的石雕有门洞两侧的石狮子、屋檐下的石雕人物和花鸟纹饰等,这些石雕既是建筑美学的点缀,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在宏村的建筑中,还可以看到徽派建筑中常见的“三进”和“四合院”的形式。
三进即三进院落,是指有三个庭院,分别用门洞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
而四合院则是由四个独立的居室围合而成,中间有一个中庭作为通道。
这种建筑形式既满足了家庭成员的生活需求,又保留了私密性和独立性。
总之,宏村建筑的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徽派建筑的精髓和艺术价值。
风景园林与建筑旅游与健康学院社会调查报告活动主题:关于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调查团队名称: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赴安徽宏村/浙江嘉善西塘暑期社会实践团指导单位: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指导教师:孙天罡二零一二年七月关于宏村西塘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调查报告调查目标:了解两地的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特点、了解两地古建筑的背景文化、了解当地古建筑的保护情况、实地观察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在两地的体现。
调查时间:2012年7月4日至2012年7月15日。
调查对象:宏村西塘古建筑及周边环境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调查、文献调查。
一、前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古代文明的回望与借鉴。
而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在从古到今扮演着重要角色。
古建筑作为古代文明史中的完美篇章,它的保护和修缮是现代建筑工作者学习和研究的典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古建筑特色以及其周边环境,开阔视野,深刻感受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在古建筑中的体现。
我们决定进行古建筑考察调研活动。
2012年初我们先后去了安徽的西递和宏村,嘉兴的乌镇和西塘。
重点考察为安徽黟县的西递和宏村。
二、正文1、基本概况:安徽部分:西递、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祏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四面环山,两条溪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整个村庄呈“船形”。
村落以一条纵向的道路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和砖雕丰富多彩。
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122幢,现有居民1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第6卷第4期2006年12月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 URNAL O F HUNAN IND USTRY POLY TECHN I CVol 16No 14Dec 12006安徽宏村古民居的建筑美学马昆林1,2,陈敬良1(11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设计艺术系,湖南长沙 410208;21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 410075)[摘 要] 分析了安徽古村落宏村的规划布局与建筑的美学艺术。
整个村落布局似“牛”形,宅居栋宇鳞次、庭院相贯、雕饰如画。
宏村的规划与建筑不仅是人们对物质的需要,更是满足人对精神的需求,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在使用与美学欣赏的统一。
[关键词] 宏村;规划;建筑;美学[中图分类号] J524 [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004(2006)04-0108-02Arch itecture aestheti cs of the anc i en t folk house i n AnHu i Hong v ill ageMA Kun -lin1,2,CHEN J ing -liang1(1.Hunan I ndustry polytechnic,modern art and design depart m ent,Changsha 410208;2.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 rchitectur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75)[Abstract] The layout and architecture aesthetics of the ancient Hong village in s outhern Anhui are analyzed .Buffal o -shaped village is thecharacteristic of Hong V illage,and houses are r oomy and luxury .I n a word,the s pecial layout and structure of HongV illage can meet both the mate 2rial and the i m material life .Hong village gives a good sign of the use and aesthetics .[Key words] Hong V illage;layout;architecture;aesthetics [收稿日期] 2006-09-15 [作者简介] 马昆林(1976-),男,云南昆明人,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木建筑;陈敬良(1964-),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美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