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07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 格式:doc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1
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课练(7):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英国议会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于13世纪中期B、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分成两院C、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D、下议院由乡绅和清教徒代表组成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国王与议会矛盾的实质是()A、法律问题B、征税问题C、专卖权问题D、政权问题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几经反复,其根本原因是()A、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B、人民群众没有积极参加C、斯图亚特王朝势力的强大D、掌握革命领导权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阶级局限性4、英国《权力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D、国王必须参加内阁会议5、英国1688年政变的实质是()A、封建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B、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夺权C、资产阶级内部权力转移D、人民群众反对封建统治6、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接受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目的是()A、争权夺利B、巩固统治秩序C、反对军事独裁D、镇压人民反抗7、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依据是什么()A、从此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稳定下来B、从此封建势力被完全消灭了C、从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完全掌握了国家的权力D、标志着复辟王朝的覆灭8、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因为()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B、处死了君主C、建立了以法治国的制度D、改变了社会性质9、在英法两国,资产阶级开始反封建斗争时的相同形式是()A、抵制征税B、武装斗争C、议会斗争D、对外扩张10、法国大革命中,大资产阶级掌权期间采取一系列革命措施,体现了哪位思想家的思想()A、伏尔泰B、孟德斯鸠C、洛克D、拉法雷11、在世界近代史上,与1689年英国政体相仿的法国政权存在于()A、1788~1789年B、1789~1792年C、1792~1793年D、1793~1794年12、我们通称的《拿破仑法典》是指()A、《民法典》B、《商法典》C、《刑法典》D、《人权宣言》13、在政策的调整方面,拿破仑与路易十四的最大区别是()A、削弱封建势力B、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C、确定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D、努力维护共和制14、北美独立战争主要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根据主要是()A、具有反殖反封的双重性B、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消灭了封建统治阶级15、工业革命时期,国家元首的权力受限制最小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16、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A、允许奴隶制存在B、允许农奴制存在C、没有规定黑人和印第安人权利D、没有规定黑人与印第安人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17、美国《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这主要是由于它()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B、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C、是最早阐明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D、与法国《人权宣言》目标一致1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必须经过人民投票决定的有()①具体的法律②总统的产生③议员的产生④最高法院法官的确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9、美国宪法规定有选举权的人包括()①所有公民②服役数年的人③五分之三非公民④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20、关于德意志统一战争的根本原因,下面表述准确的是()A、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分裂现状的矛盾C、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D、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21、德意志统一后工业化进程加快,到20世纪初成为欧洲首强,但德国的侵略性也随之膨胀,成为世界大战策源地之一。
高考真题精选知识点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1.(2017·海南高考)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
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天赋人权 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D.权力制衡【解析】选C。
由“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可以看出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体现了君主立宪的政治理念,故C正确;材料的描述没有反映出人民的权利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没有体现出天赋人权,故A错误;英国保留了世袭君主,而民主共和下国家元首是选举产生的,故B错误;材料体现出议会、法律对王权的单向限制,不符合双向的权力制衡,故D错误。
2.(2016·全国卷Ⅰ)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
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解析】选B。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王权受到限制,君主立宪制确立,但1702年安妮女王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职务的做法说明英国国王权力还很大,还没有真正做到“统而不治”,因而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故B正确;《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故A错误;18世纪初期,责任内阁制尚未确立,故C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仍拥有行政权,女王解除辉格党人要职,不是破坏法案的表现,故D错误。
知识点二美国1787年宪法3.(2017·全国卷Ⅱ)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解析】选C。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考试内容、考核要求5年考情考查热度真题示例考查角度学科素养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①光荣革命(b)②《权利法案》(b)③《王位继承法》(b)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其作用(c)⑤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c)2017浙江11月选考,21,2分英国代议制的特点历史解释★★☆2016浙江4月选考,17,2分光荣革命历史解释2016浙江10月选考,32,10分光荣革命与《权利法案》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美国1787年宪法①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c)②联邦制的权力结构(c)③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c)2018浙江11月选考,21,2分美国联邦制的确立时空观念★★☆2017浙江4月选考,20,2分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历史解释2016浙江10月选考,20,2分美国政体的特点历史解释民主政治的扩展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b)②《德意志帝国宪法》的2017浙江4月选考,27,2分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时间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主要内容(b)③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c)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d)分析解读本专题是高考中常考的专题。
从考查内容来看,英国代议制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考查频率较高,如光荣革命的史实、英国代议制的特点、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与原则等。
也要注意法、德两国政治制度确立的过程,理解各自的政体特征。
从学科素养的角度来看,重在对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
从题型来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涉及。
复习本专题,重在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要注意比较不同国家政体的区别和相似性。
【真题探秘】【考点集训】考点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1.(2015课标Ⅰ,33,4分)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力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力不让议会参与。
专题七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名题分解一、选择题2011年题组1.(2011·上海单科·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解析】D “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体现“君权神授”;“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体现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
故选D项。
而A、B、C三项只是从表面现象看待问题,并未深入其本质。
2010年题组1.(2010·北京文综21)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
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1.B 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掌握。
根据史实革命开始时反对的是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后来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 项。
2.(2010·山东文综15)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A.结束了王权专制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2.A 注意时间是1688年,英国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结束了王权专制。
后来颁布权利法案,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这个时候君主的权力还是挺大的,行政权还在国王手中,所以排除B项。
后来才逐渐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第一任内阁首相是罗伯特沃波尔。
排除C项。
D项“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时间更晚,我们知道后来英国工人掀起宪章运动,才提到争取普选权。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光荣革命的胜利A.经过: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社会的进步,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并邀请威廉三世入主英国。
历史上把这场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B.影响:结束了专制王权,以不流血的方式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形成过程:(1)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专制王权,以不流血的方式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1689年的《权利法案》和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确立,国王统而不治,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期间,内阁形成→乔治一世期间,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1721年,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并主持内阁会议,成为事实上的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确立。
▲特点:●内阁首相通常由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议会有权倒阁●内阁须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一旦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内阁成员必须全部辞职,或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由新选出的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
(理解内阁与议会间的制衡关系)(4)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选举权扩大(5)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权力开始凌驾议会之上3、特点: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选举权扩大、内阁权力膨胀:二、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背景:邦联体制使新生的美国陷入困境2、内容:(1)实行共和制度(美国属于总统制共和制)A.含义:国家元首和权力机关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B.表现:▲总统: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四年一任,连任不得超过两届(选举人团制度)▲议员:参议员每州2名,任期6年,每2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2年。
2019届高三高考真题训练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一、单选题1.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2.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宪法,随后()A. 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 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 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3.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A.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 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 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D. 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4.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
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 三权分立B. 君主立宪C. 人民主权D. 法律至上5.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6.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扩展一、资产阶级民主化趋势1.英国经过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大量进入议会,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
2.美国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峙、交替执政的政治新局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二、震荡中的法国和“一票共和”1.频繁变动的法国政坛(1)政权更迭:自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了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及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
(2)政局动荡:党派林立,执政者变换频繁,政治运动和人民斗争此起彼伏。
2.共和体制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1)宪法颁布: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2)宪法内容①总统:拥有极大权力,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③将《马赛曲》定为国歌,将7月14日定为国庆日,规定共和体制永远不得动摇。
3.共和体制的影响(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2)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3)法国的共和政体并不巩固,共和派人士还需进行长期的顽强斗争。
[形象记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三、脆弱的德国民主1.背景:德意志的统一(1)过程: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标志: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皇帝。
2.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1)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等权限,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2)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①授予德意志皇帝巨大权力,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等大权。
②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7:近代西方民主政治【选择题】(单选题,20题,共计40分)01.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的“转折点”指的是A.国王由此失去了国家的一切权力B.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C.议会由此获得了限制王权的权力D.国王由此成了“统而不治”的虚君02.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B.扩大议会的权力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03.“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
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A.英国《权利法案》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04.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这里所说的“奠基石”和“根”的主要内涵是①共和制②联邦制③三权分立④黑人奴隶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05.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
对此种说法你认为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力之间的关系C.不妥,三种权力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D.不妥,三种权力的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0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被戏谑为“一票共和”,时人预言它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
这是因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着A.新兴德国势力的威胁B.复辟帝制势力的威胁C.人民怀念拿破仑时代D.共和国声誉遭到破坏07.“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是‘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半部分史实产生的历史根源是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08.英国人Sir John T enniel所画的历史漫画《辞退俾斯麦》(1890年)非常有名。
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A.帝国皇帝B.内阁成员C.帝国议会D.联邦议会09.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她能做的事情有①代表英国出访中国②委任获胜党领袖为首相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
华盛顿的戏称主要是针对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乏控制D.美国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11.国书是指国家间往来或共同议定的文书,亦专指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署名的递交给所驻国元首的文书。
由此判断,2010年3月29日,中国新任驻美国大使张业遂将国书交给了12.一位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是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总统共和制D.法国民主共和制1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被一些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这主要说明了法国A.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B.共和制确立的艰难C.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D.缺乏建立共和制的经济基础14.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A.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15.假如你生活在1832年的英国伦敦,你不可能看到的事情有①人们集会庆贺某内阁阁员因贪污被议会免职②人们前往广场聆听自由党组织的演讲③国王与外国元首商谈政事、签订协议后合影留念④伦敦大工厂主Aven被选举为下院议员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16.在美国1787年宪法签署前,富兰克林表示:“尽管有很多缺憾,但想不出有比这更好的宪法。
”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了字。
当其他代表签字时,他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坐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
签署仪式完成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富兰克林认为1787年宪法的签署是“日出”,他对美国前途充满信心的原因不可能是A.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B.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和统一C.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D.宪法给予妇女选举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17. 2009年8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被恶搞的“小丑像”充斥洛杉矶。
其像满脸被涂成白色,仍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种族主义信息。
在美国历史上体现种族主义倾向的是A.《独立宣言》B.邦联的成立C.《1787年宪法》D.“驴象之争”18.恩格斯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一个没有皇帝的帝国。
”结合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对恩格斯此话的正确理解为A.宪法规定总统世袭,无须选举B.总统拥有极大的权力,与皇帝权力相似C.总统是国家元首,代表国家缔结条约,实行大赦D.法国没有设立君主19.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
”其中的“宪法”是A.《德意志帝国宪法》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20.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确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B.“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C.“建立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D.“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非选择题】(3题,共计60分)21.(20分)众所周知,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政制度的建设则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其实现主要有两个途径:改革和革命,其中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它与革命交相更替,互为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制宪会议上讲话,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
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
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美国)解说词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摘自《东华录》(清)材料三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
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解说词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2)及其突出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在18世纪时,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各有什么明显不同?(6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最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10分)2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
材料二——据1787年宪法材料三英国首相为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会可罢免首相,二者互相牵制,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的地位,首相可连任。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构成体现了哪些原则?(4分,任答两点即可)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任职各有什么特点?(4分)这些特点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4分)产生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2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和有效的学习方式,试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探究一下有关西方政治文明的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国王不能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
”——《权利法案》材料二“联邦主席的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称为德意志皇帝”“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或媾和,同外国缔结条约”“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德意志帝国宪法》请回答:(1)若要研究“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艰难发展历程”这个课题,你将选择哪些材料(重大事件),(2分)为什么?(4分)(2)有人认为“民主政治是雅典灭亡的罪魁祸首”,他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什么?(4分)(3)也有人认为“近现代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与古希腊民主制度有着传承的关系”,试以近现代英国的议会制度为例予以说明。
(2分)(4)结合上面两则材料回答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有何差异?(4分)成因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答案:01—05:B A C B C 06—10:B C A A C11—15:A A B C A 16—20:D C B C D解析:01.B 理解“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即可。
02.A 由题中所述国王的决定必须由内阁大臣签署才能生效,目的是限制了国王的权利。
03.C 从题中关键词“稚嫩国家”、“精巧设计”即可判断为美国《1787年宪法》。
04.B ④项是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不能成为题中的“奠基石”、“根”。
05.C 分立的三权之间是双向制约关系,不是“锤子、剪刀、布”之间的单向制约关系。
06.B 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时的历史背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