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34
初三物理光的反射试题答案及解析1.(2分)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大致作出其折射光线。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考点】光的反射和折射2.如图所示,欲使用一平面镜将与水平面夹角为30o的入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请你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如图(1)或(2)所示【解析】由光反射定律知: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即可.如图(1)所示。
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80o-30o=150o,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75 o,用三角板以入射光线为一边,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内作一个角等于75 o,该角的另一边即为法线,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即可.如图(2)。
【考点】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图3.一束光从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以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答案】【解析】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再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光线上标出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考点】光的反射和折射4.下列四幅图中,图文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放大镜是利用凹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B.哈哈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C.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这是矫正近视眼的光路图【答案】A【解析】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B、哈哈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于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色散;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5.要使反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入射角的大小为;沙漠上空出现海市蜃楼是属于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
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
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可以由以下两个基本原理来描述:
1.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与镜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镜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反射角。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镜面上的夹角是相等的。
2.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共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垂直于镜面的法线三者都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根据这些原理,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1.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2.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相等。
3.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三者的交点在镜面上。
根据这些规律,可以预测平面镜上的光线的行为。
例如,当入射光线以一定角度斜向平面镜时,它会被镜面反射,并在与入射光线对称的角度方向上形成反射光线。
这种规律适用于所有角度的入射光线。
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在光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用于设计和制造反射镜、光学仪器、摄影等。
1/ 1。
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一、光的反射1.反射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反射。
2.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反射光线仍然平行。
–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粗糙表面,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
二、光的折射1.折射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折射。
2.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斯涅尔定律,即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是入射介质和折射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3.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的界面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全部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三、光的色散1.色散的定义: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色散。
2.色散的原因: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折射角不同。
3.色散的现象:–棱镜色散:太阳光通过棱镜时,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彩虹色散: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经过水滴折射、反射和色散而成。
4.光的波长与颜色的关系: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其他颜色的光波长依次递减。
以上是关于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求反射光的传播方向。
方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因此,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与入射光方向相同。
答案: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与入射光方向相同。
2.习题:太阳光射到地球表面,已知地球表面的折射率为1.5,求太阳光在地球表面的入射角。
方法:根据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其中n1为太阳光在真空中的折射率(近似为1),n2为地球表面的折射率,θ2为太阳光在地球表面的入射角。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的理由哎呀,这问题可难倒我这个“闲人”了。
不过,既然是关于光学的问题,那我就得好好想想。
我们得明确一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是什么玩意儿。
简单来说,反射光线就是从一个物体表面反射出来的光线,入射光线就是从一个物体表面进入另一个物体内部的光线,而法线呢,就是垂直于表面的一条线。
这三个东西在同一平面内,有什么理由呢?我们来看看反射光线。
你想啊,如果反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那么当你站在一个镜子前的时候,你的脸就不会被照得很清楚了。
这可怎么办呢?所以说,反射光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才行。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入射光线。
你有没有见过那种特别亮的灯泡?那种灯泡的光线是从一个点发出的,而不是像普通灯泡一样从边缘发散出来。
这是因为那个点上的电流非常强,所以光线会集中在一起。
但是,如果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那么这些光线就会分散开来,变成一片模糊的光影。
所以说,入射光线也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才行。
我们来看看法线。
法线的作用是什么呢?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朝上还是朝下。
比如说,当你在楼顶上看下面的时候,如果你看到的东西是朝上的,那么说明你站的位置是朝下的;反之亦然。
这是因为法线与地面垂直,所以你看到的景象也就跟着改变了。
但是,如果法线不在同一平面内,那么你就无法判断自己的位置了。
所以说,法线也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才行。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
这就像是一支乐队必须按照同一个节奏唱歌一样,否则就会乱成一锅粥。
当然啦,这个问题虽然有点儿复杂,但是只要你用心去想,就一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所以嘛,别怕困难,勇敢地去追求知识吧!。
专题05 光学五类重点实验问题经典习题【例题1】(2020吉林长春模拟)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该实验应该在较________的环境下进行.(选填“亮”或“暗”)(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象.实验次数 1 2 3 4 5 6物距u/cm 相同物高h1/cm 相同像距v/cm 4.0 8.0 12.0 16.0 20.0 24.0像高h2/cm 2.0 4.1 6.0 8.0 9.9 12.0(3)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另一名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所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写一条即可)好处:________________;不足:________________.【答案】(1)暗;(2)见解析;(3)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4)方便改变像距;像高不方便测量.【解析】(1)本实验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发光二极管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发光二极管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见下图:(3)由表格上的数据可知,像的高度随像到小孔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且像的高度与像到小孔距离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所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4)另一名同学所用的实验装置,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可以很方便的改变像距;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不受外界实验环境亮暗的影响,便于观察所成的像;但是由于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在外筒里面,不方便测量像高.【对点练习】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
光知识点归纳光的折射知识点一、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1.光的反射(1)反射现象: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的现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如图所示,当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即反射光线OB。
另一部分光进入第2种介质,并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即光线OC,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光线OC称为折射光线。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即sinθ1sinθ2=n12,式中n12是比例常数。
3.光路可逆性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如果让光线逆着出射光线射到界面上,光线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出射。
知识点二、折射率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这种介质的折射率.定义式:n =sin θ1sin θ2. 2.意义: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折射率越大,光从真空射入到该介质时偏折越大.3.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之比,即n =c v ,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知识点三、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当光线AO 1以一定的入射角θ1穿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通过插针法找出跟入射光线AO 1对应的出射光线O 2B ,从而求出折射光线O 1O 2和折射角θ2,再根据n =sin θ1sin θ2或n =PN QN ′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2.实验器材: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图钉、量角器(或圆规)、三角板、铅笔。
3.实验步骤(1)将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 ′作为界面(线),过aa ′上的一点O 画出界面的法线NN ′,并画一条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如图。
专题02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命题依据:光的反射定律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路是可逆的。
由此可见,对于反射光路图中,有三个要素即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反射面(或法线)。
在这三个要素中只要知道任意两个就可做出第三个。
题型分类: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考法(1)根据要求作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入射角大小,标出反射角大小;(3)根据给定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作出法线;(4)根据给定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出反射面;(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找发光点(物体点)或像点。
由此可见,(1)(3)(4)为画线类;(2)为找角类,一般和画线类综合在一起;(5)为找点(成像)类。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注意事项(1)注意“箭头”方向;(2)法线一定要画成“虚线”;(3)一般涉及角度的作图题,要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大小;(4)注意反射面的正面和反面;(5)反射面和法线间要有垂直符号“┐”。
1.反射定律画线类作图①已知入射光线、反射面(平面镜)画反射光线解题技巧:找入射点,过此点做反射面(镜面)的垂线,即法线。
方法步骤:●画出法线。
先找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入射点),过入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即法线;●量出(算出)入射角大小;●画出反射光线。
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反射光线(标箭头)。
将法线作为角的一边,以入射点作为角的顶点,在图中作一角等于入射角的线,该线就是反射光线,注意光线方向。
图2-1例题1(中考题型)如图2-1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度数。
图2-2【解题思路】根据反射定律进行分析。
首先找到入射点做出法线,再从题图中可以知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为30°,在法线右侧做出反射光线,如图2-3所示。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优秀10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过程与方法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2、制作简易潜望镜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二、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三、教学重、难点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2、照亮目标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1)汽车反光镜(凸镜)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5、做一个潜望镜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3)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6、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六、作业设计万花筒的制作七、板书设计2.4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汽车反光镜:凸镜医生带的额镜:凹镜光的路线图光的路线图潜望镜的制作八、教学后记《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