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基本情况统计表
- 格式:docx
- 大小:16.02 KB
- 文档页数:2
隧道进度统计表模板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隧道进度统计表模板,供您参考:
说明:
1.隧道总长度:指隧道设计的总长度。
2.已完成隧道长度:指已经挖掘完成的隧道长度。
3.未完成隧道长度:指还未挖掘完成的隧道长度。
4.完成比例:已完成隧道长度与隧道总长度的比例,以百
分比表示。
5.预计完成时间:根据工程计划所预计的完成时间。
6.实际完成时间:根据实际施工进度所计算出的完成时间。
7.进度延迟天数:实际完成时间与预计完成时间的差值,
以天数表示。
使用方法:根据隧道的实际施工进度,填写相应的数值,并计算出已完成比例、预计完成时间和实际完成时间等指标。
如果实际完成时间晚于预计完成时间,还需要计算出进度延迟天数。
通过比较各项指标,可以了解隧道的施工进度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快施工进度或调整工程计划。
附表
隧道改造项目基本情况统计表
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
填表说明:1.填报范围:普通国道(非收费公路)上的隧道。
2.列1-列11数据项应与各省区市报部的2014年公路养护统计年报保持一致。
具体填报要求参见《公路养护统计报表制度》交公路25表。
3.列12-列13计划投资:按照已编制的项目概算、部确定的投资标准(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投资概算的45%、60%和75%)分别填写。
数值填写至个位数,如总投资为155.3万元填写为155。
4.列14建设性质:按照拟改造工程分类填写,中修、大修、改建、重建。
5.列15计划开工年、列16计划完工年:填写4位阿拉伯数字。
6.列17主要建设内容:按照病害部位和拟采取的处置措施,分别填写:‘土建结构’(包括洞口、洞门、衬砌、路面、检修道、排水系统、吊顶、内装等)、‘机电设施’(包括配电设施、照明设施、通风设施、消防及救援设施、监控设施等)、‘其他工程设施’(包括环保设施、房屋设施等),多个部位改造的,一并填写并用顿号分开。
南华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 - 1 - 第一节编制依据、原则与范围................................................. - 1 -一、编制依据 ......................................................................... - 1 -二、编制原则 ......................................................................... - 1 -三、编制范围 ......................................................................... - 1 - 第二节总体施工组织布臵及规划 ............................................. - 2 - 一、工程概况 ......................................................................... - 2 - (一)工程范围及工程量........................................................ - 2 - (二)主要技术标准............................................................... - 3 - (三)自然特征...................................................................... - 3 - (四)施工条件...................................................................... - 5 - (五)南华隧道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及其对策 .................... - 6 - 第三节施工管理总体目标........................................................ - 7 -一、质量目标 ......................................................................... - 7 -二、安全生产目标 .................................................................. - 8 -三、工期目标 ......................................................................... - 8 -四、环境保护目标 .................................................................. - 8 -五、职业健康目标 .................................................................. - 8 -六、文明施工目标 .................................................................. - 8 - 第四节隧道施工组织计划........................................................ - 8 - 一、机械设备配备 .................................................................. - 9 - (一)设备配备原则............................................................... - 9 - (二)设备选型.................................................................... - 10 - (三)设备配备.................................................................... - 10 - 二、施工进度安排 ................................................................. - 11 -(一)工期安排..................................................................... - 11 - (二)进度指标分析.............................................................. - 11 - (三)具体进度安排、形象进度图........................................ - 13 - 三、临时设施及场地布臵...................................................... - 18 - (一)洞内临时设施............................................................. - 18 - (二)施工用电.................................................................... - 18 - (三)施工高压用风............................................................. - 18 - (四)施工用水.................................................................... - 18 - (五)施工通风.................................................................... - 19 - (六)施工排水.................................................................... - 21 - (七)隧道弃碴利用和弃臵 .................................................. - 21 - (八)施工场地布臵............................................................. - 22 - 第五节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 - 24 - (一)基本原则.................................................................... - 24 - (二)施工方案.................................................................... - 24 - (三)地质超前预报及预测 .................................................. - 25 - (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及工艺................................. - 29 - 第六节隧道施工各项措施及其标准........................................ - 91 - 一、技术措施 ....................................................................... - 91 - (一)控制超欠挖的技术措施............................................... - 93 - (二)保护隧道基底的技术措施 ........................................... - 94 - (三)隧道全断面施工技术措施 ........................................... - 94 - (四)控制变形及防坍塌的技术措施 .................................... - 99 - (五)防止围岩失稳和坍塌措施 ......................................... - 100 - (六)隧道塌方预防措施.................................................... - 101 -(七)保证隧道防水标准的技术措施 .................................. - 102 - (八)保证隧道衬砌内实外美的技术措施........................... - 103 - (九)防止隧道衬砌开裂的技术措施 .................................. - 103 - 二、各项工程安全保证措施及安全规章制度 ....................... - 104 - (一)一般技术措施........................................................... - 104 - (二)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 109 - (三)隧道施工作业基本安全措施....................................... - 112 - (四)开挖、钻孔及爆破技术措施....................................... - 113 - (五)装碴与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 - 114 - (六)隧道施工意外事故逃生措施....................................... - 115 - (七)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 116 - (八)突发事故的防范措施 ................................................. - 116 - (九)隧道塌方的防范措施 ................................................. - 117 - (十)突然停电的防范措施 ................................................. - 117 - (十一)涌泥、涌水的防范措施 .......................................... - 117 - (十二)模筑衬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 118 - (十三)通风与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 118 - (十四)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 - 119 - (十五)供电与电气设备使用技术措施............................... - 120 - (十六)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 - 121 - (十七)其它安全保障措施 ................................................ - 122 - 三、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 - 124 - (一)开挖及凿孔安全规定 ................................................ - 124 - (二)爆破作业安全规定.................................................... - 125 - (三)洞内运输安全规定.................................................... - 126 -(四)支护工程安全规定.................................................... - 126 - (五)衬砌工程安全规定.................................................... - 127 - (六)通风及防尘安全规定 ................................................ - 128 - (七)照明安全规定........................................................... - 129 - (八)排水安全规定........................................................... - 129 - (九)隧道工程防火安全规定............................................. - 130 - 四、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130 - (一)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 ................ - 130 - (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 - 130 - 五、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135 - (一)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 .................................. - 135 - (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135 -南华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第一节编制依据、原则与范围一、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O76-95;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01-2003。
一、隧道高压电用电统计单线隧道施工设备功率和:2654kw估计隧道内施工用电量:∑P1ηcosψ∑P(KVA)=K(K1)式中:K——备用系数,一般取K=1.05~1.1,隧道内均是高压动力设备,取K=1.1∑P1——隧道内动力设备的定额输出功率总和(kW)η——动力设备的效率,一般取η=0.85~0.9cosψ——功率因数,根据实际情况取0.80K1——全部动力同时使用系数,根据盾构盾构机及环流的动力用电比较集中的实际情况,取K1=0.85。
根据计算可得,每条隧道内的盾构施工所需用电量:∑P1 26540.9×0.8ηcosψ∑P(KVA)=K(K1)=1.1×(×0.85)=3446kvA所以申请每条隧道的高压电量为3500,双线2X3500=7000的高压用电,这2条线配需配置2个独立的高压开关,以方便盾构的施工。
隧道内施工设备用电功率统计如下表。
表1 单线隧道施工设备用电功率统计表序号用途台数功率(kW)总功率(kW)极数(P)旋转方向1 盾构千斤顶驱动泵 1 55 55 4 正转2 刀盘马达驱动泵8 160 1280 4 正转3 管片拼装机驱动泵 1 45 454 正转4 管片拼装机千斤顶用泵 1 7.5 7.5 4 正转5 铰接千斤顶驱动泵 1 18.5 18.5 4 正转6 自动供油泵 1 0.75 0.75 4 正转7 油脂供脂泵 2 0.2 0.4 4 正转盾尾密封供脂泵用空压1 3.7 3.7 4 正转8机9 冷却水泵 3 5.5 16.5 4 正转1真空泵 2 11 22 4 正转01单双轨管片吊梁 2 25.5 51 4 正转1盾构机小计1500.35 kW1注浆设备(隧道内)11搅拌器 2 2.2 4.4 4 正转1.11A液注入螺杆泵 2 16 32 4 正转1.21B液注入螺杆泵 2 2.2 4.4 4 正转1.31浆液箱清洗泵 1 0.75 0.75 4 正转1.41清洗水泵 1 5.5 5.5 4 正转1.51空压机 1 0.75 0.75 4 正转1.6注浆设备小计47.8 kW1流体输送设备31送泥泵:P1-1 1 160 160 4 正转3.21排泥泵:P2 1 132 132 6 正转3.31排泥泵:P3~10 8 75 600 8 正转3.41排泥泵:PE 1 132 132 6 正转3.51循环泵:P0 1 30 30 4 正转3.71旁通阀用空压机 1 5.5 5.5 4 正转3.81伸缩管拖车卷扬机 1 1 1 4 正反转3.101砾石破碎机 1 45 45 4 正转3.11流体输送设备小计1105.5kW。
龙山至永顺高速公路第十三合同段(K41+900~K52+000)首件总结(隧道二衬施工)中交一公局五公司龙永第十三合同段项目部2013年9月观音岩隧道二衬首件总结一、工程概况及施工组织(一)、工程概况观音岩隧道,左线ZK41+930-ZK42+265,335米;右线K41+950-K42+300,350米。
观音岩隧道为分离式隧道。
隧道左右线设出口两个。
隧道基本情况统计表(1)、地形地貌:观音岩隧道场地为中低山地貌。
隧道区最大海拔高程为768.2m,隧道穿越一小山包,龙山端洞口位于国道209边,洞口处斜坡坡度达30-40度,左洞设计标高677.57m,右洞设计标高678.40m,左洞口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大角度相交,右洞口处斜坡坡度为34度,洞口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大角度相交。
永顺端左右洞口均位于坡度很缓的山坡边,坡度约10度左右,左洞设计高程为691.34m,右洞口设计高程为692.30m。
场地位于国道209边,交通条件较好。
(2)、地层岩性:根据地质调查,结合钻孔资料,本隧道场地发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T1)薄层~中厚层灰岩夹薄层泥岩,中~微风化,岩体受构造影响严重,褶曲发育,岩体破碎~较破碎,两洞口地表出露岩层倾角多在50°~80°之间,层间结合差,岩层面见溶蚀现象;灰岩不宜风化,岩质较硬,泥灰岩抗风化能力较差,浅部发育的泥灰岩风化后变软,在灰岩之间形成软弱夹层。
(3)、区域地质构造:整个隧道洞身段岩性变化不大,但受构造影响严重,岩层产状不稳定,褶曲发育,受其影响,岩层层面结合较差,对围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4)、水文地质条件:勘查区内的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张开的基岩层面、裂隙中,场地山体汇水面积小,岩体含水量少,雨季开挖会产生点滴状水流,局部可能产生线状水流。
隧道各级围岩构成见下表:隧道各级围岩构成表(二)、施工组织施工组织机构工程总体负责人:郭祥生工程技术负责人:崔翔施工生产负责人:王卫东工程质检工程师:仝校涛现场技术负责人:豆化施工现场负责人:陈宁施工计划:本桥基础施工拟于9月1开工,并于1月31日完成施工。
########高速公路##隧道初支质量检测报告(ZK77+855~ZK77+913)(四)报告编号:共13页#####研究院二〇一四年六月注意事项1、报告无“检验报告专用章”无效。
2、未经检验单位书面批准,复制报告无效。
3、报告无主检、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无效。
5、若对检验报告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验单位书面提出。
6、委托检验仅对来样负责。
7、已出具报告的委托试验,将在#####研究院网站(http:)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如委托单位超出6个月未取报告的,本单位有权对报告进行处理。
#####研究院地址:南宁市高新区高新二路6号#####研究院试验研究大楼邮政编码:530007电话:0771-*******0771-*******0771-*******传真:0771-*******E-MAIL:gx2311603@开户名称:#####研究院开户银行:建行南宁路桥支行帐号:4500 1604 2630 5070 0353乘24路、88路公交车于科园西九路口站下车即可快 速 环 道高新二路行政审批大厅科 园 东 五 路电力学校科 园 西 九 路鑫广达汽车专卖科园大道高新区管委会(火炬大厦)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委托单位: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部检测单位:#####研究院主检:编写:审核:批准:目录一、前言 (8)二、检测项目、方法、数量、环境及仪器设备 (8)三、检测及评价依据 (9)四、检测过程及数据处理 (9)五、检测结果 (12)附表:##隧道检测结果表 (13)一、前言##隧道进口位于广西大新县那岭乡好胜屯北西侧约500m处,出口位于广西天等县福新乡##屯东侧约300m处。
本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隧道右线K76+790~K77+967,长1177米,左线ZK76+778~ZK77+979,长1201米,属长隧道。
隧道区属峰林地貌,山体高耸陡峭,地面线呈波状起伏,隧道穿越峰林山体,山体大部分基岩裸露,坡腰至坡脚段局部有粘性土及块石覆盖,隧址区地层由第四系覆盖层(Q el)红粘土及泥盆系下统石灰岩(D1)组成。
隧道1、前言那坡至靖西高速公路果坚隧道进口桩号为K4+710,出口桩号为K5+030,隧道长320m。
工程物探勘察工作分别在进出口分两段进行,进口段桩号为K4+680—K4+800,出口段桩号为K4+950—K5+070。
物探工作量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物探勘察工作量统计表2、场地地质概况2.1、地形、地貌隧道区位处岩溶峰丛洼地区,所设计隧道跨越山峰,进出隧道口为岩溶洼地。
2.2、地层岩性测区地层为泥盆系下统黄猄山组(D1hj)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岩石局部出露,中等-微风化。
上覆第四系冲积,洪积粘性土。
2.3、水文地质特征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属岩溶裂隙水。
隧道区山高坡陡,集水面积小,降水沿坡面排泄流畅,不利于地表水流渗入和汇集,故属地下水量贫乏区,对隧道工程施工影响不大。
2.4、不良地质现象测区浅部除岩石岩溶较发育外,未发现有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等其它不良地质现象。
3、资料解释与勘察成果分析3.1、测线布置及数据资料曲线图测线布置依据设计路线要求进行,沿进、出口隧道轴线各布置了一条纵测线,两条测线总长240m。
进口段桩号为K4+680——K4+800,长120m;出口段桩号为K4+950——K5+070,长120m。
进行高密度电阻率和地震折射波法测量。
测线布置详见附图1,对野外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正反演分析后,结合地质测绘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绘制各剖面推断地质断面图(详见附图),野外数据资料曲线图,详见附图。
3.2、资料解释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数据解释了沿隧道轴线岩溶发育情况。
一般将基岩中的低阻异常解释为岩溶异常。
通过地震折射波法速度分析,计算不同深度弹性波速以及覆盖层(含强风化层)厚度,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064-98)按弹性波划分隧道围岩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各类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值如表2 :表2 隧道围岩分类表3.3、勘察成果分析①、岩土层厚度(埋深)由于隧道处于岩溶峰丛洼地区域,大部分区域基岩裸露,测区内坡积土及全风化带只在谷地区域较厚。
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
二)第二种情况原始资料1、工程简介洛阳至南阳高速公路大安至寄料段全线设一处隧道,即上台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右路线间距为24米,隧道轴线间距35.6米,左线隧道全长1968米,右线隧道全长2079米。
2、地形地貌隧道址区地貌单元属低山区,进口端地形坡度10~200,出口端地形坡度15~250,隧道上覆低矮灌木和杂草,植被较发育。
地面高程374.22~552.72m,相对高差178.5m。
该山岭北坡陡,南坡缓,隧道最大埋深176.76米。
3、地层岩性根据地表工程地质调汇及钻孔揭露:隧址区隧道进口、出口路段山坡上有少量坡洪积亚粘土,下伏基岩为中元古界汝阳群(Pt22ry)及熊耳群(Pt22xn)。
现将揭示深度范围内各岩土层基本特征由上之下(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坡洪积亚粘土(Qe1+d1):见于进出口地表,褐黄色,含碎石,碎石成分为石英砂岩、安山岩,棱角状,d=2~8cm不等,含量约20~30%,亚粘土,稍湿,松散,下部稍密,本次钻探揭露厚度为0.5~4.9m。
(2)中元古界汝阳群(Pt22ry)分布在山顶上,里程为K11+780~K12+640路段,厚度4~51m,岩性为砂岩、砾岩夹泥岩页岩。
砂岩(Pt22ry):紫红色,细晶结构,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硅质胶结,全风化~弱风化,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与风化程度有关,分布在上台隧道山岭顶部,中夹薄层紫红色泥岩、页岩,隧道本身不接触。
砾岩夹泥岩页岩(Pt22ry):杂色,砾状结构,块状结构,硅质胶结,砾石成分为石英砂岩、砂岩碎块,砾径10~20mm。
中夹薄层紫红色泥岩、页岩。
泥岩夹层构成软弱结构面。
(3)中元古界熊耳群(Pt22xn):岩性为安山岩,肉红色,粒状结构,杏仁状构造,质坚硬,节理裂隙较发育,微风化~全风化,分布于隧道址全区。
本隧道围岩全为安山岩,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与该岩层埋深、风化程度强弱有关。
4、地质构造隧址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豫西褶皱带,未发现大的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