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公文概述(二)..
- 格式:ppt
- 大小:189.00 KB
- 文档页数:15
【办公宝典】公文写作教程(共十三章)【办公宝典】公文写作教程(共十三章)第一章公文概述第一节公文的含义一,公文是办理公务的文书。
“办理公务的文书”,这是“公文”一词的基本含义。
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使管理职权、处理日常工作时,都必须以公文为基本的工具。
党组织所制定的方针、路线,要靠公文传达、贯彻;各级政府的政策、法令,要靠公文宣传、实施;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种种方法、措施,也要靠公文进行布置、安排。
二,公文是具有直接效用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
理解“公文”,只认识到“办理公务”还是不够的,公文还有两个基本性质:一是直接效用性,二是体式的规范性。
公文当然要用以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但跟纯粹的宣传教育性文章不同,它还要指向实事,办理实务,总的来说,是务实的而不是务虚的。
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公文形成了规范化的体式。
依照这些文体规范进行写作和阅读,方便快捷而又简练明白。
据此,我们可以说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使管理职权、处理日常工作时使用的,具有直接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三,广义的公文和狭义的公文。
有了以上认识仍然不够。
人们使用“公文”这一语词时,赋予它的含义时宽时窄,我们还有必要对此作出区分。
广义的公文,外延十分广阔,除通用文书外,还包括法律、财经、文教、外交、军事、税务、工商等各种行业自己的专用文书。
目前,还没有人能够统计出来广义的公文到底有多少具体的文种——也许永远也统计不出来,因为它不仅多到了数不胜数的地步,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总是不断地有新的文体产生。
狭义的公文,是指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种行政公文和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的14种党的主要公文。
这两大类公文的文种彼此多数相同或近似,也有一些区别。
这些公文文种都是在机关工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
我们在这本书中讲述的公文,以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规定的党政公文为主,也适当选入了一些通用、常用的机关事务文书。
行政公文写作基础知识「汇总」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
第一章公文概述一、公文的概念公文的基本含义 ,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1) 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2) 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3) 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 . 这是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和图书资料的主要特点。
(4) 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公文的发展、演变,反映了历代政权的性质,也反映了统治者的需要及其对公文在行使政治权力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公文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种重要工具,因此,文书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从属于一定的政治集团并为其服务。
三、“ 文书” 、“ 文件” 、“ 公文” 这三个概念,在机关的日常活动中是基本一致的。
四、公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 公文有法定的作者。
(2) 公文有法定的权威。
(3) 公文有特定的效用。
(4) 公文有规范的体式。
(5) 公文有规定的处理程序。
五、公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 领导和指导作用。
(2) 行为规范作用。
(3) 传递信息作用。
(4) 公文联系作用。
(5) 凭证记载作用。
六、公文的分类:(1) 从公文的来源来划分: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2) 从公文的行文关系上来划分: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3) 从公文的秘密程度和阅读范围来划分: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
(4) 从公文的制发机关的性质和公文作用来划分: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的文件。
法规文件又可分为法律文件、法令文件、行政法规文件。
(5) 从公文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
常见的公文分类还有:(1) 从文件的缓急程度上划分,分为特急件和急件。
(2) 从文件的使用范围来划分,可分为通用文件、专用文件和技术文件。
《公文管理规范》公文管理规范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目的和背景本章旨在规范公文的管理,确保公文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节适用范围本章适用于国家机关、地方及其下属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各级各类组织的公文管理工作。
第二章公文的定义与分类第一节公文的定义公文是指经过机构负责人或授权人签署,并以正式印章加盖后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第二节公文的分类⒈决策性公文:涉及重大事项决策的文件,如决议、决定等。
⒉执行性公文:用于具体执行工作的文件,如通知、指示等。
⒊报告性公文:向上级机构或领导汇报情况的文件,如报告、请示等。
⒋议决性公文:经过集体讨论和决策的文件,如会议纪要、决议等。
第三章公文的起草与审核第一节起草公文的基本要求⒈准确清晰:言简意赅,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⒉规范统一:遵循公文的格式、用语和写作规范。
⒊客观公正:客观真实,不夸大、不缩小事实。
⒋科学合理:内容合理,逻辑严谨,推理正确。
第二节公文的审核流程⒈内容审核:确保公文内容准确、完整、规范。
⒉法律审核:确保公文符合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第三节公文的修改与定稿⒈根据审核结果,及时修改公文。
⒉最终定稿前,需重新审核。
第四章公文的印发与承办第一节公文的印发⒈公文印发采用正式文电形式。
⒉公文需正式加盖印章。
第二节公文的承办和落实⒈承办人需对公文内容进行研读和理解。
⒉承办人严格按照公文要求执行。
第五章公文的保存与归档第一节公文的保存⒈公文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
⒉公文保存时间为五年。
第二节公文的归档⒈归档公文需经过审核和分类。
⒉归档公文按照时间和类别分类存档。
第六章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⒈公文审核流程图示⒉公文格式示例参考第七章法律名词及注释⒈行政机关:指国家机关、地方及其下属机构等。
⒉决策性公文:指涉及重大事项决策的文件,具有约束力。
⒊执行性公文:指用于具体执行工作的文件,要求严格执行。
⒋报告性公文:指向上级机构或领导汇报情况的文件。
⒌议决性公文:指经过集体讨论和决策的文件,具有决策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