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用在跟自己关系不好的人的身上,那么,它就会失去其意义,使人们心灰意冷,导致工作不积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4.3 应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 奖励是一种正强化、正激励,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要,负面影响较少,利于调动馆员积极性。
而惩罚则是一种负强化、负激励。
这种手段也是有效的,不可缺少的,但其局限性较大:惩罚具有负作用,主要是它不可避免地使被惩罚者出现挫折行为和挫折心理,影响其积极性,甚至会和领导对着干,认为领导就针对自己。
所以,馆里领导应注意运用惩罚的技巧性,切不可伤及馆员自尊。
合理的办法应是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
奖惩应有严格依据 不论奖励或惩罚,都应有章可循,建立在公平的考核基础上。
而不该随意定标准,使馆员产生不满情绪,甚而认为领导是在因人而异。
2.4.5 注意奖惩及时 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化应及时提供,否则激励效果将大打折扣。
因此,应把奖励时间设在每个年度甚而每个月度,到是目标达到就奖励。
这种及时性,能增加奖励效果。
同样,实施惩罚也应在当时行为之后最短时间内进行。
总之,图书馆的管理者应正确运用激励机制,制定一套具体奖惩制度,正确运用奖惩机制,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起到调动馆员积极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1]潘大均.管理学教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282-299。
[]拉尔夫L克利姆,欧文S卢丁机械工业出版社,;663。
[3]郭克莎,孔杰,王洪伟人力资源[M]商务印书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思考温国政(内蒙古医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摘 要: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思想教育的基础,思想教育必须建立在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教育理念上。
否则思想教育只是一种说教,不会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创新;思想教育;教育理论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理念指的是指向性观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性观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近年来在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过程中,思想教育工作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做的新提升。
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须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使他们从中获得真正的获得感。
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更加紧密地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需要面对各种现实问题和挑战,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扮演着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角色。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选取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学业发展相关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分析当前国家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教师应当积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如网络、多媒体等,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研讨、辩论等互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还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知识。
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质。
在快节奏和功利化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通过传授经典作品、重要理论和伟大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
还可以组织一些文化艺术活动,如书法展、音乐会、讲座等,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
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应当借助社会实践,拓宽学生的视野。
大学生应当通过参观实地、调研调查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社会、了解人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实践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
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关键在于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联系起来,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质,借助社会实践拓宽学生的视野。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思考面对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出现新情况,分析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子,新举措,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健康发展。
高职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兴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因此,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方面改进创新,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群体发生的四个方面的变化当前,影响大学生群体变化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
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已经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的阶段。
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主流是:“健康、开放、上进、务实”的,但规模急剧扩张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二是社会变革,体制转轨。
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体制转轨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思想观念,文化形态、生活方式、经济结构、信息传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处在这一新的社会背景下,必然受到影响,使当代大学生呈现出四个方面变化的趋势。
1.高校学生的构成发生了变化。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政治素质、不同的文化层次的学生聚集在一块,使当代大学生的结构比过去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这么多人聚居在一起,矛盾必然增多,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稳定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2.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大学生作为一个最敏感、最活跃的群体,其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五性”的特征:一是开放性。
其特点是对新事物、新观点及新的生活方式反映十分地敏感,趋同性很强,而对传统的东西不太愿意接受,有的甚至鄙视、排斥;二是独立性。
表现在强调个人的价值,张扬个性,标新立异,有的甚至我行我素,很难说服,不愿受太多的约束和规范;三是多元性。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夏淑丽一点思,●t、,U’(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电工程系,江苏徐州221006)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新的形式和任务,这要求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
本文主要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她》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为此我们要把马克思丰义理论、社会辛义信念。
通过教育的途径传授给学生,使之从知识件理解剑认同和接受,然后升华为信念、信仰,最后内化为大学生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
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要求。
就必须存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卜下工夫.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方式、体制、模式等各个方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并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改革和转变。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本质内涵要求我们随着时代的变迁、服务对象的变化、环境的改变和模式的转换,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从而达到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大学生是思维最为活跃、接受新牛事物最为迅速的知识群体,其思想活动和j,为方式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时代的眼光来审视和分析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中把握其规律。
就宏观而肓,当代大学生的群体构成H益表现出规模扩大、来源多样、组织多型等特点;就微观而言。
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也表现出明湿的特点:一方面,生理成熟期普遍前移;另一方面,已经度过了生理迅速发展期的当代大学生开始进入以心理和社会领域发展为主的人生发展时期,心理和思想的发展成为这一阶段大学生人生发展的主题。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考
[摘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核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同时,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最鲜活的理论成果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教育大学生。
在内容创新上,要跟时代同步,与时俱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关键词]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继承优良教育传统基础上的改进和创造。
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机制和体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创新要求。
深刻理解会议精神,正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导向,有利于树立科学的创新理念,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则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核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同时,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最鲜活的理论成果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教育大学生。
在内容创新上,要跟时代同步,与时俱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等都发生了变化。
这些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给一些学生造成了理论上的困惑、思想上的疑虑、心态上的失衡,价值观上的错乱。
改革开放带来的一些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下岗职工增多、社会风气不正等,也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致使他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对个人理想信念的审视显得迷茫和忧虑。
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大力加强正面教育,用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使学生思想上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上来,树立起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及标准。
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促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居于核心地位,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维系亿万颗人心,激励炎黄子孙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积极作用,而且对当前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广大学生了解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和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传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增强其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免疫力。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是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
心理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正确“三观”的确立。
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注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为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在哲学社会科学课中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课堂心理健康教学必须结合实际,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多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教育效果。
2.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心理障碍。
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知识竞赛,开办网上心理健康栏目,并发挥学校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橱窗、板报和校园网络的作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环境。
广泛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活动,加强思想、感情、心理的交流与沟通,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化解矛盾,润物无声。
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心理品质得到磨练、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3.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容易诱发心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解开心理疙瘩。
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特别是要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大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以缓解来自经济、就业、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
三、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实在不可小觑。
面对密集的信息,大学生好奇猎趣,无所适从,无法正确选择信息,驾驭信息。
如果不及时提高网络信息素质,就将会成为信息的奴隶。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