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学习动机
- 格式:ppt
- 大小:821.00 KB
- 文档页数:58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七章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学习需要及内驱力、学习期待及诱因。
3.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个体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
学习需要的作用就是学习内驱力。
4.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它是另一种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基本要素。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诱因。
5.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引发作用)、定向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6.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将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与低级的学习动机。
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7.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的,这一动机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过程的兴趣。
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对某门学科的浓厚兴趣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联系。
以振兴中华、实现祖国“四化”为学习动力,或以个人未来的出路为学习志向,都属于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8.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
外部学习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
这时人们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如有的同学为了获得老师的夸奖而学习。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9.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把动机分为三方面的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第七章学习动机一、动机与学习动机:动机的产生的两个因素是需要和诱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即是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刺激或情境。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这一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动机水平的增加,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而当动机强度超过某一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反而不断下降。
一般而言,最佳动机水平为中等强度。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重点】(一)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引发的动机。
它是由学习者本人自行产生的,动机的满足在于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
外部动机是指由某种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它是在外界的要求或作用下产生的,动机的满足不在于活动过程本身,而在活动之外。
(二)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P304—305)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阐明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它对学习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三种动机成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
自我提高内驱力,即因自己的能力或者成就而赢得的相应地位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即为了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学习的需要。
三、学习动机理论(一)成就动机理论所谓成就动机,是激励个人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
相关心理学家:默里、阿特金森、麦克里兰。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重点】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把期待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果期待,另一种是效能期待。
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强化)的推测。
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吗、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
2.自我效能感的作用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2)影响个体的努力和对待困难的态度3)影响个体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掌握】1)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3)言语说服4)情绪和生理状态(三)归因理论【了解】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
第七章学习动机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把握学习动机的作用;理解不同的动机理论对于培养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指导作用;初步学会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本章难点是学习动机理论。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人们总是在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心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motive)这一术语对此进行描述。
所谓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
它涉及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引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②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③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动机(motivation)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趋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心理倾向。
即推动个体的内在动力。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
如学生们往往对感兴趣、符合自身需要、对自己有重要价值意义的学科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能从中获得较大的满足感。
有人认为,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四个方面,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
学习价值观反映了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有用的看法。
学习兴趣亦被为求知欲,是特殊奇心这一内驱力在学习上的表现。
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从而满足内心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伴随着相应的情绪体验。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组成的。
学习需要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学习需要是由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主观需求来体现。
学习需要的表现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意向和学习愿望。
高校教师资格证-江苏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大学生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单选题]1.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O O(江南博哥)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单选题]2.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Oc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外部学习动机。
[单选题]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O O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单选题]4.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O oA.追求利益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单选题]5.关于影响学生成就目标的TARGET模式,说法错误的是O oA.T表示“任务设计”因素B.A表示“权利分配”因素C.R表示“评价活动”D.G表示“小组安排”参考答案:C[单选题]6.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O o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由班杜拉首先提出。
来说,中等难度(成功概率50%)的任务最有挑战性,有助于他们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的满足。
[单选题]9.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OOA.动机B.需要C.兴趣D.世界观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