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状图设计及制作
- 格式:pptx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11
工作报告中有效呈现数据的多种方法数据在工作报告中的呈现方法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还能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呈现数据的方法。
一、数据表格数据表格是最常见的数据呈现方式之一。
通过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整理,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信息。
在制作数据表格时,应注意表格的规范性和易读性。
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字体大小来突出重点数据,同时在表格中添加合适的统计和计算公式,以进一步展示数据的关联性和趋势。
二、折线图折线图是展示数据变化趋势的常用方式。
通过在坐标系中将数据点连接起来,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数据的波动和变化。
在制作折线图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坐标轴刻度和标签,使数据点不会过于密集或稀疏。
同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线条颜色和样式来区分不同数据集,进一步表达数据的差异。
三、柱状图柱状图是一种常用的对比和比较数据的方式。
通过在竖直方向上绘制不同高度的柱体来表示数据的大小,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之间的差异。
在制作柱状图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坐标轴范围和间隔,使柱体之间有适当的间距,同时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阴影效果来区分不同数据集。
四、饼状图饼状图适用于展示数据的占比关系。
通过将圆形分为不同的扇区来表示数据的比例,可以直观地展示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重要性。
在制作饼状图时,应注意将数据按照比例从大到小进行排序,使较大的扇区位于图表的中心位置,并且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阴影效果来突出重点数据。
五、雷达图雷达图适用于展示多个维度的数据。
通过在同心圆上绘制不同长度的连线来表示数据的大小,可以直观地比较各个维度的差异。
在制作雷达图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坐标轴刻度和标签,使各个维度的连线有适当的间距,同时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样式来区分不同数据集。
六、气泡图气泡图适用于展示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在坐标系中绘制不同大小和颜色的气泡来表示数据的多个维度,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和分布情况。
在制作气泡图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坐标轴刻度和标签,使气泡之间有适当的间隔,同时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透明度来区分不同的变量。
Authorware 制作饼状模拟分布图在做统计时,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数据,通常会将其制作成为图形,例如常见的柱状图、条状图、饼状图等。
下面就制作一个饼状模拟分布图。
新建文件,在流程线上拖入一个【计算】图标。
然后双击该图标,在打开的代码窗口中输入如下代码。
--//初始化相关变量orgx := 250orgy := 225radius := 150pensize := 2multiplier := 10percentages := "35,20,15,30"num_angles := LineCount(percentages,",")repeat with i := 1 to num_angles --//主循环绘制饼状分布模拟图percentage := GetLine(percentages,i,i,",")if i = 1 thenSetFrame(TRUE,RGB(255,0,0)) --//设置边框颜色为红色else if i = 2 thenSetFrame(TRUE,RGB(0,255,0)) --//设置边框颜色为绿色else if i = 3 thenSetFrame(TRUE,RGB(0,0,255)) --//设置边框颜色为蓝色else if i = 4 thenSetFrame(TRUE,RGB(255,255,0)) --//设置边框颜色为黄色end ifstart := finishfinish := finish + percentagerepeat with j := start * multiplier to finish * multiplier --//子循环,绘制组成圆饼的线条angle := (((50 - (j * (1 / multiplier))) * Pi / 50))x := SIN(angle) * radius --//确定线条的横坐标y := COS(angle) * radius --//确定线条的纵坐标Line(pensize,orgx,orgy,orgx + x,orgy + y) --//绘制线条end repeattotal := total + percentage --//控制循环end repeat在上面的代码中使用了条件和循环语句。
如何用数据图表来表示”降幅”?降幅,是在数据分析中常见的一个概念,用来表示某一指标的减少程度。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降幅的大小和趋势,数据图表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数据图表来表示"降幅",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这一分析方法。
一、柱状图柱状图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图表类型,适用于比较不同时间段或不同对象之间的降幅情况。
通过柱形的高度可以直观地判断降幅的大小。
在制作柱状图时,应注意合理选择横轴和纵轴的刻度,使得数据更加清晰明了。
例如,假设我们要分析某公司近几年的销售额降幅情况。
我们可以将每一年的销售额数据用柱状图表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销售额。
柱状图的高度表示销售额,柱状的颜色可以表示涨幅或降幅。
通过观察柱状图,可以清晰地看出销售额的波动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中的规律。
二、线形图线形图也是常用的数据图表类型,适用于展示一段时间内的降幅趋势。
通过连接数据点,可以直观地显示出降幅的走势。
在制作线形图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坐标轴范围,使得数据更加准确和易读。
例如,我们要分析一个城市近几年的人口减少情况。
可以将每一年的人口数据用线形图表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人口数量。
通过观察线形图,可以看出人口减少的趋势和速度,进一步分析人口减少的原因。
三、饼状图饼状图可以用来表示不同部分的降幅在总体中的占比情况。
通过饼状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各个部分的降幅大小和比例关系。
在制作饼状图时,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或阴影来标识各个部分,使得数据更加易读和美观。
例如,我们要分析一家公司各个部门在某一季度的减少情况。
可以将各个部门的降幅数据用饼状图表示,每个部门所占的角度大小表示降幅的比例。
通过观察饼状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各个部门的减少程度和比重,进一步分析各个部门的运营情况。
综上所述,数据图表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降幅"。
柱状图、线形图和饼状图是常用的几种数据图表类型,通过它们可以直观地展示降幅的大小和趋势。
课题第16课常用图表的绘制(一)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绘制折线图的方法(2)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3)掌握绘制柱状图的方法(4)掌握绘制饼状图的方法(5)能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图形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展示素质目标:(1)锻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2)增强积极主动寻求解决方法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绘制直方图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图形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展示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文旌课堂APP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 min)→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28 min)→课堂讨论(10 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8 min)→传授新知(20 min)→课堂讨论(12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 min)【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问题导入(5 min)【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Matplotlib数据可视化的绘图基础,那么常用的图表有哪些?【学生】思考、举手回答通过提问的方法,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而引出新知传授新知(28 min)【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入新知,讲解Matplotlib常用图表绘制的相关知识5.2.1 折线图✈【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折线图?✈【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折线图是一种将数据点按照顺序连接起来的图形,它直观地反映了数据的变化趋势,如表示气温、月销量、平台访问量等的趋势。
一般用x轴表示数据的类别,用y轴表示其对应的值。
✈【教师】按照教材步骤进行问题分析并进行演示例5-6(详见教材)的程序编写步骤:首先导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xlsx”文件“按行业”工作表中的数据,删除“城镇单位”行及“2001年”和“2002年”列的数据,并将数据按列标签进行升序排序;接着使用rcParams参数设置画布大小、中文字体、颜色循环(随机生成大小为行数的r、g、b元组列表);然后设置图表、x轴和y轴标题;最后以年份为x轴数据、每个行业的平均资为y轴数据绘制折线图,并以行标签设置图例。
有效利用图表与图表解读的技巧如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图表已经成为人们展示和解读数据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在报纸、杂志上,还是在公司会议、学术论坛中,我们都会见到各种形式的图表。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懂图表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非易事。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图表类型为例,探讨有效利用图表与图表解读的技巧。
一、图表类型及其特点1. 饼状图:饼状图常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占比情况。
在解读饼状图时,应该注意避免过多的类别导致图表失真,并注意将相关类别放在一起,便于对比。
2. 折线图:折线图常用于展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在解读折线图时,应该关注趋势的走向和异常值的存在,以更准确地分析变化的原因。
3. 柱状图:柱状图常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量大小。
在解读柱状图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刻度和标签,以确保图表的准确性和易读性。
4. 条形图:条形图常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量大小。
在解读条形图时,也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刻度和标签,并注意将相关类别放在一起。
5. 散点图:散点图常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解读散点图时,应该注意关注点的分布情况和是否存在异常值,以确定两个变量是否存在相关性。
6. 箱线图:箱线图常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异常值。
在解读箱线图时,应该注意关注箱体的位置和高度,以确定数据的中位数和分布情况。
二、有效利用图表1. 确定信息目标:在使用图表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信息目标,即想要通过图表传达什么信息。
2.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根据信息目标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来展示数据,以确保图表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
3. 注意图表的设计:在制作图表时,要注意图表的设计,包括字体大小、颜色搭配等,以保证图表的易读性和美观性。
4. 突出重点信息:在图表中,通过颜色、标签或其他方式,突出重点信息,以引导读者关注关键数据。
5. 提供背景说明:在图表附近提供必要的背景说明,帮助读者理解图表所传达的信息。
6. 给予数据解释:在解读图表时,给予读者必要的数据解释,引导读者从图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现在需要制作2005年太湖流域污染物排放量空间分布图,要求如下:
1、以地级市为单位,画污染物排放量饼状图(饼分为三块: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面源污染源)
2、饼大小以污染物排放量相关。
测试数据:
地市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面源污染源
苏州100 80 150
无锡 80 50 130
常州 60 40 70
镇江 20 15 30
ArcGIS中专题图制作步骤:
1、在ArcCatalog中新建一个shapefile,命名为“地级市.shp”。
并添加三个
字段: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面源污染源。
2、在ArcMap中编辑地级市的位置到“地级市.shp”,并编辑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面源污染源这三个字段的具体数值。
3、在ArcMap中设置“地级市”图层属性,选择“Symbology”页。
选择Show为Charts:Pie,添加如上三个字段,并选择好颜色方案。
4、设置饼状图中饼的大小。
此时注意选择第2种Variation Type,这样饼的大小会与字段数值之和关联。
同时还要设置一下下面的Size来控制饼的大小。
5、合理进行设置后产生的效果图。
6、当然可以在Layout下面添加图例等地图基本要素。
第1步:打开Excel,准备数据
第2步:插入-饼图-三维饼图,点第一个
第3步:饼图区域右键---选择数据---弹出的虚线框选择数据,(也就是图例的黄色区域
第4步:上面已经生成了饼图。
然后右击饼图(要点在饼上)---添加数据标签---然后还可以选择数据标签格式,以显示百分比等等)
第5步:饼图每个区域是可以拖动的。
点击饼图(要点在饼上),出现节点框的时候就能拖动了。
第6步:然后还可以重新设置图标的类型,改成二维或者其他类型。
到此饼状图就做好了,很简单。
方法二:你还可以使用谷歌图表Google Image Chart Editor来制作饼图。
方法三:最后还有傻瓜化的饼图在线制作,
譬如:/piemaker 和/bing。
扇性统计图的知识点总结一、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1. 扇形统计图的定义扇形统计图又称饼状图或者圆盘图,是一种圆形的图表,根据数据的占比关系将整个圆分成若干个扇形,每个扇形的大小代表了相应数据类别的占比,通过不同颜色或者阴影来区分不同的数据类别。
2. 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结构扇形统计图主要由圆心、半径、扇形、角度等几个基本元素构成。
圆心代表整个数据的总量,半径代表了一定比例的数量,扇形的大小和角度分别代表了相应数据类别的占比关系。
3. 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场景扇形统计图通常用于展示相对比较少的数据类别的占比关系,比如市场份额、销售额分布、人口分布比例等。
它能够直观地展示不同类别之间的占比关系,适合于一目了然地展示数据结构。
二、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1. 数据准备在制作扇形统计图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数据。
数据通常是各个类别的数量或者占比的表示,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相对值(百分比)。
2. 制作步骤(1)选取合适的图表样式在使用制图软件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扇形统计图样式,通常有传统饼状图、三维饼状图等各种样式可供选择。
(2)输入数据在选定了图表样式后,需要将准备好的数据输入到制图软件中,确保输入的数据准确无误。
(3)设置图表参数根据数据的类型和需求,设置相应的图表参数,包括图例、标签、颜色、字体等,以便于准确地展示数据。
(4)生成图表在设置完图表参数后,点击生成图表按钮,制图软件将自动生成相应的扇形统计图,并展示出相应的数据占比情况。
三、扇形统计图的优缺点1. 优点(1)直观易懂:扇形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占比关系,一目了然,使人们能够迅速理解数据的结构。
(2)美观易记:扇形统计图通常采用不同颜色或者阴影来区分不同的数据类别,图形美观且易于记忆。
(3)适用范围广:扇形统计图适合于展示相对比较少的数据类别的占比关系,比如三五个数据类别的占比情况。
2. 缺点(1)不适合展示大量数据:扇形统计图适合展示相对比较少的数据类别的占比情况,当数据类别较多时,会使得扇形统计图显得拥挤难以理解。
工作汇报的图表与数据分析在工作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向上级领导或团队成员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业绩指标。
这时候,使用图表和数据分析将有助于清晰且直观地展现工作成果,提供客观可信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分析工作汇报中常用的图表类型,并介绍如何准确地进行数据分析。
一、图表的选择与运用1. 折线图:折线图常用于展示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趋势,能够清晰展示出数据的波动状况。
在工作汇报中,我们可以利用折线图来展示销售额、用户增长率、项目进度等数据的变化情况。
通过观察图表,可以快速了解和分析工作的发展趋势,辅助判断工作是否偏离预期目标。
2. 柱状图:柱状图适合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或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差异。
在汇报中,我们可以通过柱状图展示不同部门的业绩对比、各类产品的销售情况等。
合理的数据分类和柱状图的排列方式能够使信息呈现更为明晰。
同时,可以使用不同颜色或填充效果来突出重点数据,提高汇报的可读性。
3. 饼状图:饼状图常用于展示不同部分占整体的比例关系。
在工作汇报中,我们可以使用饼状图来呈现产品销售份额、市场份额分布等信息。
通过饼状图,可以直观地了解每个部分在整体中的占比情况,从而为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4. 散点图:散点图适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工作汇报中,我们可以利用散点图来分析两个不同指标的相关性。
例如,我们可以用散点图来分析广告投放费用和销售额之间的关系,从而评估广告效果的好坏。
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提升除了选择合适的图表来呈现数据外,我们还需要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以保证汇报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数据分析要点:1. 数据收集与整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可以通过数据库查询、Excel表格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并及时更新和整理。
同时,要识别并排除可能的异常值和噪声数据,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2. 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的展示,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查看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
但在制作图表时,需要注意图表的设计风格和布局,保持图表的简洁易懂,避免信息过载。
《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38429〕承担单位〔计算机信息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年11月16日〕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年11月20日〕批准〔二级学院(部)院长〕批准日期〔2022年11月28日〕(1)课程性质:《数据可视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它是针对信息化工作中面临的在B/S应用框架下,基于Html5、CSS、JavaScript等Web前端设计技术去实现应用数据的展示任务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同时,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软件开发岗位能力培养课程的基础,可为.Net和Java开发方向Web开发技术课程提供必要的支撑。
(2)课程任务:本课程以JavaScript语言为主,以Web页面上数据可视化技术相关的知识的掌握为学习任务,以Web页面可视化技术典型任务为实现为能力培养抓手,通过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途径,帮助学生快速掌握Web页面前端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
(3)课程衔接:《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先修课程为《JAVA程序设计》、《HTML网页设计》和《网络数据库》,上述内容建议作为前续课程开设,可为学生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以便有效学习本课程内容。
《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的学习可为.Net和Java开发方向Web开发技术课程提供必要的支撑。
2.学习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首先,使学生知道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概念,了解可视化的难点和意义,知道可视化技术的新特性、主要的数据可视化软件以及数据属性与视觉编码。
知道数据可视化的基本工具以及如何设计数据的可视化。
(1)知识目标知道《数据可视化技术》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数据可视化的工具和意义;理解数据可视化设计的基本原则;理解并掌握D3.js复杂数据类型可视化;掌握Tableau安装、基础以及Tableau 可视化数据分析。
(2)能力目标力求在简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数据可视据化技术的内容体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后续学科的学习能灵活、自如地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