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高中语文部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3.89 MB
- 文档页数:28
【导语】《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是⾟弃疾在镇江的北固亭写下的⼀篇怀古词,上阙⽤了孙权和刘裕抗击北⽅⼊侵者的事迹,暗⽰应像他们⼀样保家卫国。
下阙⽤刘义隆冒进误国暗⽰当今的统治者⼀意孤⾏,不听合理的建议,表明了⾃⼰的坚决抗⾦但反冒进政治⽴场,表达了⾃⼰深深的忧愤之情。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上册语⽂第九课《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课⽂原⽂ 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 ⾟弃疾 千古江⼭,英雄⽆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铁马,⽓吞万⾥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三年,望中犹记,烽⽕扬州路。
可堪回⾸,佛狸祠下,⼀⽚神鸦社⿎。
凭谁问:廉颇⽼矣,尚能饭否?2.部编版⾼⼀上册语⽂第九课《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教案 【教学⽬标】 1、通过⽂本研习,使学⽣理解⽂中⽤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 2、进⾏诵读,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能的愤概; 3、通过苏⾟豪放词风的差异⽐较,使学⽣进⼀步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重点难点】 1、探讨⽤典的意义; 2、指导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词⼈的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复习。
1、预习课⽂,对照课⽂下注释通读全词做到初步理解并注意以下词语。
风流:这⾥指英雄遗风,即英雄⼈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吞万⾥:豪⽓简直能吞没万⾥江⼭,形容⽓概⾮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这⾥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2、阅读⾟弃疾的有关⽣平资料以及创作这⾸词的背景资料。
(材料在课前⼀天下发) 3、检查背诵《念奴娇·⾚壁怀古》。
4、指名学⽣回答:作者在词中描写⾚壁景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 (此设计不仅复习了旧知,还为导⼊新课作了很好的过渡) 明确:⾚壁之景,显得雄伟惊骇,既烘托了当年古战场战⽃之激烈,⼜有⼒地衬托了英雄⼈物。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一、课文原文南唐世家,杨炯之后。
长洲人。
有集。
——《全唐诗》卷七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行。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二、教案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
2. 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的背景、作者及作品相关知识;•理解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和主题;•能够分析诗歌中的词语、结构、韵律等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学重点•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的主要情感和主题;•分析诗中的词语、结构、韵律等语言特点。
4. 教学难点•系统地分析诗中的语言特点,如词语、结构、韵律等;•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表现的情感和主题。
5. 教学方法•导入法:通过相关文学知识引入本课的学习;•讲授法:讲解作者、作品的背景,分析作品中的语言特点;•交互式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共同探讨作品的思想及语言艺术;•任务式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相关任务,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6.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南唐诗人杨炯的诗作,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步骤二:讲授介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背景,如作者杨炯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等,并讲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步骤三:分析语言特点分析作品中的词语、结构、韵律等语言特点,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尺雪、辗冰行等,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艺术。
步骤四:探讨主题思想分组讨论诗中表现的主题和思想,如人生哲理、生死离别等,要求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步骤五:课堂互动同学们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问题,在教师指导下探讨相关问题。
步骤六:课堂练习结合课堂所学,设计相关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了解词的格律特点,分析本词的韵律、平仄、对仗等。
(3)掌握辛弃疾的生平及其词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运用诗词创作技巧,进行创作实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2)领悟词中所蕴含的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词的格律特点及运用。
(2)辛弃疾的生平及其词作风格。
(3)词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 教学难点:(1)词中历史典故的理解。
(2)词的创作技巧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辛弃疾及本词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欣赏境界。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词,理解词意。
(2)引导学生关注词的格律特点,分析韵律、平仄、对仗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词的意境和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词中历史典故。
(2)解析词的创作技巧。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敬仰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领悟词中所蕴含的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分析本词的韵律、平仄、对仗等格律特点。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词中的历史典故和创作技巧。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的一篇经典宋词。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所在的单元主要学习中国古代诗词,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鉴赏宋词的基本方法。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咏史怀古题材的代表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增强对咏史怀古题材的理解,还能进一步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2. 教材的内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写于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
当时辛弃疾六十五岁,被韩侂胄起用为镇江知府,但并未受到重用。
辛弃疾登上北固亭,俯瞰大好河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和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3. 教材的特点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大量运用典故,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辛弃疾以史为鉴,用生动的历史画面,抒发了自己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二、学情分析1. 学生基础高一学生对于宋词已有一定的积累,对辛弃疾的豪迈词风也有一定的体会,初步具备鉴赏诗歌的能力。
然而,对于修辞技巧的认识还不够准确,对咏史怀古诗的认识也不够完整。
2. 学生特点高一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通过讨论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他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在理解和鉴赏复杂诗歌时,仍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根据《语文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情,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课文,分析诗人的写作技巧,理解诗人的情感。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9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