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的规范化管理 - 定稿共50页
- 格式:ppt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50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导管按风险程序分三类。
不管哪一类均要做好安全教育、加强固定。
1、高危导管:(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外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动脉留置针、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鼻胆管、胰管、腰大池引流管、透析管、漂浮导管、心包引流管、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2、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3、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二、导管评估1、评估内容。
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包括宣教)等。
2、评估:高危导管:至少每四小时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中危导管:至少每天评估二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低危导管。
至少每天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三、记录。
评估内容应及时记录于病情护理记录单上,发生意外导管滑脱、拔除时均须如实及时记录。
四、上报要求。
高危、中危导管发生意外滑脱者,_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十、危重病人安全转运管理1、转运下列病人时要按重危病人的转运方法进行转运:1.1生命体征不稳定;1.2意识改变;1.3抽搐;1.4气管内插管;1.5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1.6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1.7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及呼吸方面药物;2、医生应评估病人病情,以判断病人:2.1是否可以转运。
在下列情况发生时,禁止转运。
2.1.1心跳、呼吸停止;2.1.2有紧急气管插管指征,但未插管;2.1.3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但未使用药物。
2.2是否必须转运,是否需要该转运程序,如需要,则将医嘱书写在病历上。
3、转运病人前按需要做好以下准备:3.1氧气枕。
3.2开通留置的静脉通路;对于大出血病人,应保持两路以上的静脉通路。
3.3心律和血压监测仪器。
3.4指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3.5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应用带蓄电池的注射泵,以保证连续给药。
3.6型号合适的简易人工呼吸器。
4、转运方在转运病人前,应通知接收部门,以确保接收部门获知病情,做好准备工作。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目标为了确保导管运营的安全、合法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导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全体员工的职责和权利。
通过严格遵守本制度及相关规章制度,全面提高导管的安全运营水平,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二、职责1.领导层职责(1)制定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其顺利执行;(2)明确各级领导的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对导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支持;(3)建立健全安全培训体系,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4)定期组织导管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2.部门职责(1)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准确地掌握导管的运营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置,并及时向领导报告;(2)通信部门应保证导管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维修和更新设备,确保通信畅通;(3)维护部门应定期检修导管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建立完善的维护记录;(4)人事部门应组织导管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5)财务部门应合理安排经费,支持导管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制度内容1.安全管理制度(1)明确导管运营的各项安全要求,包括设备安全、工作安全和环境安全等;(2)规范导管日常操作、设备维护和应急处置流程;(3)制定导管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及时报告事故并进行调查,以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
2.员工安全培训制度(1)制定导管员工安全培训计划,包括教育培训、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等内容;(2)规定新员工培训和定期复训的要求,确保员工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四、执行机制1.安全检查(1)定期组织对导管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2)建立安全检查记录,并对问题进行跟踪整改。
2.安全督导(1)设立安全督导岗位,负责监督导管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2)定期对各部门的安全工作进行巡查和考核,及时指导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应急预案(1)建立导管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行动流程;(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本导管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在于确保导管的安全运行,预防和控制导管事故,保护员工、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与导管有关的工作,包括设计、建设、安装、使用、维护和检修等。
二、管理机构与责任1. 公司设立导管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导管安全管理工作。
机构的职责包括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安全培训、开展安全巡查等。
2. 工程部门负责导管的设计、建设和安装,确保导管的安全可靠。
3. 设备部门负责导管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导管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生产部门负责导管的使用,保证工作人员按照安全规定操作导管。
5. 每个部门都应指定专人负责导管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三、安全操作规范1. 操作前,必须检查导管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操作人员应熟悉导管的工作原理和操作程序,并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2. 导管的使用必须遵循操作指南,禁止擅自改变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参数。
3. 导管的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导管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 导管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必须由专人进行,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5. 导管设备的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进行完全停机,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检修。
四、安全培训与教育1. 公司应定期组织导管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导管操作规范、应急处理措施、安全防范知识等。
2. 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核,取得操作资格。
3.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安全技能。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导管事故时,首先保护好人员的生命安全,然后迅速组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应急技能和经验,熟悉事故应急处置程序,能够迅速判断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置。
3. 事故处理结束后,必须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教训,完善安全管理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导管管理(小编整理)第一篇:导管管理导管安全管理1.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三类:各类导管均要做好安全教育、加强固定,保持通畅。
(1)高危导管:(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外引流管、头部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动脉留置针、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鼻胆管、胰管、腰大池引流管、透析管、心包引流管、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
(2)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深静脉导管/PICC管。
(3)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
2.导管评估(1)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包括宣教)等。
(2)评估:高危导管至少每4小时评估一次,每班记录一次;中危导管至少每天评估一次,有刻度标识的交接班时记录一次;低危导管至少每天评估一次;中低危导管留置一周以上每周记录一次;气管切开套管一个月窦道形成后每周记录一次,各类导管有病情变化时及时评估做好记录。
3.导管标识(1)高危导管:使用红色标签中危导管:使用黄色标签(深静脉导管/PICC导管使用红色标签)低危导管:使用绿色标签,普通氧气管不做标识(2)多根导管必须要有标识分开;静脉用药与非静脉用药必须有标识分开。
4.记录:评估内容应及时记录于病情护理记录单上,发生意外导管滑脱、拔除时均需如实及时记录。
要求护士长组织科内护理人员讨论分析,落实整改措施。
5.科室导管管理有特殊要求必须上报护理管理处,有科室导管管理规定。
6.上报要求:发生导管滑脱或意外拔管的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不良事件系统。
高危导管24小时内上报,中低危导管有不良后果的三天内上报。
第二篇:各类导管管理规范[模版]各类导管管理规范非计划拔管委员会导管护理的目的:保持引流装置通畅、有效、安全、稳妥,通过对引流液色、质、量的观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非计划拔管的对策:1、有效的沟通、宣教2、妥善固定3、定时检查4、合理约束5、交班记录导管滑脱预防制度1、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范文1.有效固定各导管,做好各导管的标识,每班评估导管在位情况并作好记录,严格交接班。
2.对于清醒患者做好宣教,让其理解导管的重要性及拔管的危害性,使其配合治疗。
3.躁动患者合理进行肢体约束,每小时检查约束效果及评估约束处皮肤的完整性及肢端血运情况。
4.根据病情适当使用镇静剂。
5.翻身及转运时先检查导管是否固定妥当,避免牵拉。
6.发生非计划拔管立即汇报医生,做好应急处理,保证病人安全。
7.对于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当事人做出书面汇报,护士长_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8.科室组织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降低发生率。
约束工具使用制度1.使用时要尊重患者的权利。
2.使用约束器具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只有当患者的自主活动未及自身安全与诊疗操作安全时,或危及他人安全时,在帮助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约束性措施。
3.使用前后应由当班护士或医生对病情进行评估,取得家属同意理解后,方可实施操作,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并做好记录。
4.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的发生,当使用约束器具指征消失之后及时解除。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导管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导管安全的领导责任制落实,提高导管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导管安全管理是指对导管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规范的安全管理活动,包括规划设计、建设安装、投产运营、日常维护和紧急处置等各个环节。
导管安全管理部门是指负责对导管安全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的单位或部门。
第三条导管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对导管安全的预防、控制、应急和管理,促进导管安全工作的全面发展,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导管安全管理部门应具备必要的人员、设备和技术条件,承担导管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导管安全管理部门应当设立导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牵头负责导管安全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关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管理制度范本1、插管前。
检查导管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不合要求一律不用,如过硬、过软或型号不符等。
2、插管时,导管插入深度符合要求,并妥善固定。
3、导管各连接处连接紧密、牢固。
4、作好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管道的目的、意义,保持管道通畅的注意事项,避免扭曲、受压、堵塞、活动时扯脱。
5、对意识不清、躁动、小儿等不配合的患者,应使用约束带固定肢体,防止将管子拔脱,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
6、在给患者实施各种治疗护理时,如翻身时应先固定好导管,再给病人翻。
7、一旦发生导管脱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向护士长报告,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
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管理制度范本(二)●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1、如果发现引流管滑脱,立即协助病人保持合适体位,安慰患者。
2、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敷盖引流口处。
3、通知值班医生,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4、协助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
(1)立即重新置入引流管(2)停止引流,处理局部伤口。
5、继续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观察引流局部情况。
6、做好护理记录。
●胸腔闭式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1、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的通畅情况并做好记录。
2、密切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各处的衔接情况及病人呼吸、呼吸音、生命体征和引流液的性状及水柱的波动情况。
3、一旦闭式引流管滑脱,立即捏闭伤口,协助病人保持半卧位,不可活动。
4、安慰病人及家属,报告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5、观察生命体征及专科症状。
6、协助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如终止引流或重新置入引流管。
7、做好护理记录。
●腹腔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1、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的通畅情况并做好记录。
2、密切观察腹腔引流部位的纱布的清洁情况及病人的周身状况、生命体征、引流液的性状及量。
3、一旦发生引流管滑脱,立即按压伤口,协助病人保持半卧位,安慰病人及家属。
4、报告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同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专科症状。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本导管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在于确保导管的安全运行,预防和控制导管事故,保护员工、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与导管有关的工作,包括设计、建设、安装、使用、维护和检修等。
二、管理机构与责任1. 公司设立导管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导管安全管理工作。
机构的职责包括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安全培训、开展安全巡查等。
2. 工程部门负责导管的设计、建设和安装,确保导管的安全可靠。
3. 设备部门负责导管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导管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生产部门负责导管的使用,保证工作人员按照安全规定操作导管。
5. 每个部门都应指定专人负责导管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三、安全操作规范1. 操作前,必须检查导管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操作人员应熟悉导管的工作原理和操作程序,并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2. 导管的使用必须遵循操作指南,禁止擅自改变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参数。
3. 导管的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导管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 导管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必须由专人进行,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5. 导管设备的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进行完全停机,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检修。
四、安全培训与教育1. 公司应定期组织导管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导管操作规范、应急处理措施、安全防范知识等。
2. 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核,取得操作资格。
3.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安全技能。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导管事故时,首先保护好人员的生命安全,然后迅速组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应急技能和经验,熟悉事故应急处置程序,能够迅速判断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置。
3. 事故处理结束后,必须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教训,完善安全管理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导管室的管理制度范文导管室的管理制度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导管室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经讨论通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范。
第二条导管室是负责组织和协调各项工作的部门,依据本管理制度范进行管理。
第三条导管室应贯彻公司的方针政策,根据公司的要求和自身情况,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
第四条导管室应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工作协作能力,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导管室设导管室负责人一名,副负责人一名,工作人员若干。
第六条导管室负责人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第七条导管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协调导管室的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监督工作进展,并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第八条导管室副负责人协助负责人完成工作任务,处理日常事务,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第九条导管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具备团队协作能力。
第十条导管室应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分配人员,并进行工作流程的优化。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十一条导管室负责公司内部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第十二条导管室负责组织和协调公司内部的会议和活动,保证会议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导管室负责落实公司的决策,监督和检查各部门执行情况,并向上级领导汇报。
第十四条导管室负责参与公司项目的策划和实施,配合相关部门完成项目任务。
第十五条导管室负责管理公司的信息资料,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十六条导管室应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七条导管室工作流程包括: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分配、进度监督、结果评估等环节。
第十八条导管室负责人应根据工作流程,指导和监督工作人员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十九条导管室应建立健全工作报告制度和汇报制度,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第五章工作纪律第二十条导管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公司的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
第二十一条导管室工作人员应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不得拖延工作进度。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导管安全管理,确保导管设备正常运行,维护安全稳定生产,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制定本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导管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维修、外包等所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所有管理行为均以确保导管安全为核心。
第四条导管安全管理应坚持科学规划、严格控制、完善运营、持续改进、安全、先进的原则。
第五条导管安全管理应贯彻“责任明确、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行为规范、工作细致、运营安全、安全教育”的原则。
第六条导管安全管理应强调事故预防,及时排除隐患,提高运行安全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第七条导管安全管理应坚决杜绝违规操作、违章施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以确保导管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导管安全管理应坚持安全、经济、实用、节能、环保、可持续的原则。
第二章责任与义务第九条本单位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制定与导管安全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对本单位内所有导管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十条本单位应设立导管安全管理机构或委托专业机构负责导管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导管安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1. 制定导管安全管理制度,负责制定导管设备的安全管理政策和目标。
2. 组织制定导管设备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确保导管设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规程进行操作和维护。
3. 组织对导管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导管设备的故障、隐患和异常情况。
4. 组织开展导管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提高导管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
5. 组织开展导管设备的事故应急预防和处置工作,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
6. 组织开展导管设备的定期检验、检测和维护,确保导管设备的安全运行状态和功能完好性。
7. 组织开展导管设备的安全评价和风险分析工作,定期对导管设备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医务人员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二、导管分类:1、高危导管。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胸腔引流管、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
2、中危导管。
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膀胱引流管、深静脉置管、picc等。
3、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三、导管安全管理:1、评估内容。
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包括宣教)等。
2、评估时间要求:高危导管至少每班评估一次,中危和低危导管根据护理记录频次评估,所有导管有情况随时评估3、记录。
评估内容应及时记录于病情护理记录单上,发生意外导管滑脱、拔除时均须如实及时记录。
4、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意义。
5、加强巡视,定期评估导管情况,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记好护理记录,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五、导管滑脱管理:1、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脱落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管路滑脱时,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2、高危、中危导管发生意外滑脱者,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按规定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____小时内报护理部。
3、护士长要组织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
4、发生管路滑脱的科室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5、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案例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二)一、医务人员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二、导管分类:1、高危导管。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胸腔引流管、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