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CT能谱成像检查手册7.2-终
- 格式:pdf
- 大小:6.44 MB
- 文档页数:21
GE Discovery HD750 CT是临床中先进的CT诊断设备,采用了宝石晶体探测器、能谱成像、动态变焦球馆、ASIR重建引擎等新技术,具有空间和密度分辨力高、扫描速度快、剂量低等特点,更全面地满足临床需求。
现主要对该CT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诊断,并做出相应的维修处理。
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Discovery HD750 CT扫描过程间歇性出现扫描中断。
1.2 故障处理(1)询问操作技师出现故障的时间,查看对应时间的系统错误日志,发现如下错误:Error:260112013 Stopping SCAN because GUIF Alignment lights button has been pressed。
系统提示控制面板的定位灯按钮被按下从而导致扫描中断,此时怀疑控制面板按键短路。
(2)Discovery HD750 CT的扫描架上有4个控制面板,询问操作医师常用哪个控制面板后,打开机架盖子,断开扫描机架电源,找到该控制面板的串口接头并断开。
(3)让操作技师使用其他控制面板操作,观察3 d,故障不再出现。
此时基本可以判断控制面板损坏,与厂家购买控制面板,更换后,故障排除。
2 故障二2.1 故障现象Discovery HD750 CT曝光正常,扫描床可以进退,但无法升降。
2.2 故障处理(1)查看故障出现时间对应的系统错误日志,发现如下错误:Error:260134719 Elevation touch switch3(switch on underside of top rear cover) isn't present。
此时怀疑扫描床升降的接触开关开路。
(2)根据错误日志提示,该接触开关位于床顶部侧盖的后下方,找到该接触开关并仔细检查,发现该接触开关的压力感应条有破损。
(3)拆开侧盖,找到该接触开关的接头,并使用短路接头将其短路,此时扫描床升降恢复正常,说明接触开关的压力感应条损坏,与厂家购买接触开关,更换后,故障排除。
放射学专家谈能谱成像能谱成像是CT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代表了后64时代CT 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作为引领当今CT技术前沿风骚的能谱CT,与常规CT相比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多参数成像为基础的综合诊断模式。
能谱对小病灶的检出和分辨如果能达到一定比例,可以说这将是CT具有革命性改变的一章。
因为有了能谱,不同的组织和病变才有了体现各自特征性和性质的衰减曲线;因为有了能谱,才有了最佳单能量,不同的组织和病灶在最佳单能量的时候被得以最好地显示、最大程度地被区分;因为有了能谱,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古老话题才有了新的模式和工具。
能谱CT的应用打开了CT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它在影像学发展史上的意义远远超过当年由黑白电视向彩色电视的变迁,使我们走进了炫丽多彩的临床诊断平台。
能谱成像作为一个崭新的CT成像模式不但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临床影像诊断手段,也挑战了我们对新事物的认知。
CT有两年余,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已在临床工作中获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应用结果。
相关专业人员和患者的了解和认可,指导的想法特编写该检查手册。
希望能够增进交流、优化流程、规范操作,共同推进相信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总结和发表,宝石能谱床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受到同行的关注,也将会丰富影像诊断的手段。
2宝石CT 及能谱成像 原理介绍 的高压发生器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80kVp 140kVp4宝石CT及能谱成像 原理介绍 CT 能谱成像说明CT 能谱成像具有物质分离的功能,其重建的基物质图像能够特征性地显示相应的物质成分;比如最常见的碘基图,可以显示局部组织内碘浓度高低从而反映该组织的供血状态;碘—钙配对的基物质图像可以鉴别在常规对比剂。
利用X 组织的有效原子序数(也可理解为拟合原子序数),有效原子序数反映了不同组织对 碘基图像 钙基图像CT 能谱成像临床适应症6CT能谱成像临床适应症8CT能谱成像临床适应症AML HCC FNH 常规CT图像 单能量68keV 碘基图像 碘基与单能量融合图像 最佳单能量图像(动脉期常规CT 和68keV 单能量图像上病灶显示不清右肝局灶性碘浓度增高(C),提示病灶由动脉供血;根据碘基图像提示进行最佳CNR 分析,获得针对该病灶的最佳单能量图像(41keV),显示病灶为相对高密度(E)。
宝石CT能谱成像原理及其扫描射线剂量沈云【摘要】目前CT已成为疾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与常规CT相比,能谱CT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提供了多种定量分析工具与多参数成像为基础的综合诊断模式,如基物质图像、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等.其独特的多参数成像模式给长期习惯于单一诊断模式的影像科医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熟悉其成像原理、影像表现与应用价值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回顾了能量CT研发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随后深入剖析了单源瞬时kVp切换能谱成像的物理基础,并介绍了实现该技术所必需的解析技术;接着从基础实验的角度,展现了能谱成像能够在更低剂量条件下保证同常规CT一致的图像质量.%Computed tomography (C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odality for diagnosing diseases. The most prominent advantages of Spectral CT which has over conventional CT are its set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ols as well as its integrated diagnostic method based on multi-parameter images, including material-decomposition images, monochromatic images and spectra! curve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unique multi-parameter imaging method has also introduce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o radiologists accustomed to me single-parameter diagnostic mode- It is thus important for radiologists to understand the imaging principles, image appearanc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Spectral CT. This paper begins by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energy CT with emphases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CT, followed by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fundamentals of Spectral CT imaging with single tube-fast kVp acquisition approach in terms of itsnecessary image generation algorithm, it then demonstrates the ability of Spectral CT imaging in quantification using phantom experiments, and it reveals the tremendous value of Spectral CT in improving image quality as well reducing the radiation dose.【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2(027)009【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能谱成像;射线剂量【作者】沈云【作者单位】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东医疗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74CT诞生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CT成像中的一个关键参数——CT值,并已经发表了成千上万的科研成果,而且还要继续研究下去。
In vitro optimal monochromatic image for CT vasculargraphy using 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 techniqueWANG JieWANG Wan-qinLIU BinWANG LeZHANG Shuai体外实验中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血管成像最佳单能量图像的选择汪洁1王万勤1刘斌1王乐1张帅2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 合肥2300222.GE中国CT影像研究中心,北京 100176[摘要]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SI)技术血管成像的最佳单能量图像。
方法 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 mgI/ml)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置于2 ml硬塑料试管中,浓度依次为1.04、1.17、1.56、2. 08、2.34、3.13、4.17、4.69、6.25及9.38 mgl/ml。
用猪肉包裹试管后置入水槽中,并加以固定。
使用能谱CT进行GSI模式扫描,利用GSI处理/重建平台获得40~70 keV间距为5 keV的7种单能量图像及140 kVp混合能量图像,比较各单能量图像及混合能量图像的CNR、SNR和噪声;并根据管壁边缘锐利度、肌肉及脂肪组织的显示情况及噪声3个方面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得出图像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50 keV(13. 28±3.06)及55 keV图像的CNR(14.68±3.75)高于其他单能量图像和混合能量图像(P<0. 001),50 keV及55 keV图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
55 keV图像的SNR(22. 18±3.95)高于其他单能量图像和混合能量图像(P<0. 001)。
与混合能量图像比较,65 keV图像的噪声降低程度(23.08%)优于其他单能量图像(P=0.002)。
GE Discovery CT750 HD 宝石能谱CT----颠覆传统排层概念,世界首台能谱CT创新一直是GE 发展的灵魂,GE 也一直是CT 创新的领导者。
从第一台商业CT 到4排CT,从4 排CT 到16 排CT,从16 排CT 到64 排CT,GE一直站在CT 发展的最前沿,引领着CT 创新的潮流。
2008 年12 月RSNA 北美放射学年会上,GE 展区人头攒动,当天全世界的医学报刊都报道同一则新闻——“宝石能谱CT 诞生了”!这台CT 经历了GE 科学家8 年的辛勤研究,创新地把宝石(Gemstone)作为探测器的材料,再次献给影像界一个划时代的杰作。
由于宝石能谱CT的诞生,而使GE 入选2008 年度全球最具创新性公司四强。
评委会称GE 公司的入选不是因为她的规模,而是因为她创造了革命性的产品。
一、超高端CT 的市场定位从世界首台CT 问世至今,CT 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69-1978 年)CT基本处于实验室阶段,以气体探测器为材料;第二个十年(1979-1988 年)进入临床使用阶段,但仅为非螺旋扫描,速度非常慢,只能常规做头颅检查;第三个十年(1989-1998 年)出现了滑环技术,CT 进入螺旋扫描时代,体部扫描成为常规;第四个十年(1999-2008 年)各个厂家纷纷推出各档次的多排CT,心脏扫描得以实现,而且随着排数的增多,其成功率在不断提高。
从过去四十年的历史表明,每一个十年都会较上一个十年有突破性的进展,能够做到上一个十年做不到的领域。
那么在CT 发展第五个十年,其领先的技术必定要能够引领CT 行业进入前四十年都没有进入过的领域。
从2009 年以来,各厂家超高端CT 的技术一改以往在相同发展方向上互相追逐的态势,而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有的增宽探测器排数,有的加快旋转速度,有的增加球管数目,但无论如何改变,这几种技术均围绕着一个目的——继续提高心脏高心率扫描的成功率。
GE宝石能谱CT增强护理配合【摘要】GE宝石能谱CT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而配合正确的增强护理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GE宝石能谱CT技术的原理,然后详细描述了增强护理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同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临床应用实例,展示了GE宝石能谱CT 增强护理配合的价值,并强调了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结论指出,GE宝石能谱CT增强护理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影像质量,还能提升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对于推动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GE宝石能谱CT技术、增强护理、配合、重要性、原理、具体步骤、注意事项、效果评估、临床应用、意义。
1. 引言1.1 GE宝石能谱CT增强护理配合的重要性GE宝石能谱CT增强护理配合在临床诊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GE宝石能谱CT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先进的影像学设备,可以提供更加清晰和准确的影像信息,对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而在使用GE宝石能谱CT技术的过程中,增强护理配合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GE宝石能谱CT增强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影像质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保障影像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GE宝石能谱CT增强护理配合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临床实践中,提倡对患者实施GE宝石能谱CT增强护理配合,不仅可以提高医疗质量,缩短诊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更可以促进患者康复的速度,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GE宝石能谱CT增强护理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2. 正文2.1 GE宝石能谱CT技术原理GE宝石能谱CT技术原理是指通过使用GE宝石能谱CT设备,利用能谱成像技术对人体进行全面的医学影像检查。
该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能谱成像技术:GE宝石能谱CT设备采用能谱检测器,能够同时获取不同能量的X射线成像信息。
冠脉CTA检查前准备、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一病人心率的准备病人的准备对CT心脏成像的成败至关重要,我们建议在进行扫描之前应确保病人做如下准备:✧嘱病人扫描前4小时禁食,扫描前12小时内不要饮用含咖啡因类物品,如茶,咖啡等,从而避免引起心率上升;✧病人应提前至少半小时到达检查室,静坐以稳定心率;✧对于心率过快的病人可给与 -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最好降至65次以下。
对于心率较低且相对稳定的病人,可在冠脉造影扫描开始前1-2分钟予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使冠脉扩张,从而达到最好的检查效果;(关于药物的应用仅供参考,具体使用应咨询心脏专科医师)(1)药物—倍他乐克(2)用法HR<60bpm可以不吃70>HR>60bpm50mg口服HR>70按1mg/kg体重给药给药后每隔15分钟测心率一次,待心率降至理想范围上检查床进行扫描(3)倍他乐克禁忌症1支气管哮喘2低血压(收缩压低于100mm Hg)3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4心衰病人对于心率波动较大的病人,应给与吸纯氧,流量为2-4L/分钟。
二对比剂的准备:对比剂的选择和准备将直接影响冠脉造影的效果,正确选择对比剂类型和注射方式是确保冠脉造影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
✧对比剂的选择:目前常用的CT对比剂浓度为350mgI/ml,370mgI/ml✧对比剂的用量:100ml造影剂1/2-2/3造影剂量的盐水✧对比剂的注射速率:由于扫描时间的较短(5-8秒),使我们有机会使用较高的注射速率以增强对比剂的团注效果,通常使用5ml/sec.;也可以根据病人的体重,以1.0-1.2ml/kg体重计算造影剂用量,按照把造影剂在12-13秒内注入体内来计算注射流率✧静脉穿刺针与穿刺位置:由于注射速率相对较高,强烈建议采用18G的静脉留置针(套管针)替代传统的头皮针,实践证明即使是在3ml/s和4ml/s的注射速率下静脉留置针也比头皮针明显减少对比剂外漏的风险。
对于静脉穿刺位置,建议首选右侧肘正中静脉,而不要在手背或前臂的浅静脉上进行穿刺;✧注射用针筒:使用双桶注射针筒。
·综述·宝石能谱CT的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叶伦叶奕兰冉艮龙熊巧李敏方宏洋螺旋CT及多层螺旋CT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CT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发展的方向主要体现在成像速度上进步。
直至2005年西门子公司推出的具有双能量减影功能的双源CT,使得CT 的发展方向逐步转入到多参数、功能成像。
而2009年GE公司推出的宝石能谱CT(Discovery CT750 HD),采用宝石作为全新一代探测器,利用单一球管进行瞬时(<0.5 ms时间能量分辨率)实现高低双能(80 kVp和140 kVp)切换,产生双能数据,实现数据空间能谱解析,同时提供物质密度图像、单能量图像,实现物质分离。
一、能谱CT的成像原理CT是利用测量和计算通过对X线穿透物质的衰减而成像。
物质对X线的吸收衰减系数随着X线能量的不同而不同,所以任何物质都有其固定的对X射线衰减的特征性吸收曲线,并且该特征性吸收曲线能够用两个能量点完整的表达。
在医学影像成像中,广泛应用含碘的造影剂,人体组织含水丰富,且两种物质的衰减系数高低差别明显,包含了医学中常见的物质,图像又易于解释,所以常选用水-碘作为基物质对。
此时,在某单能量下的物质CT值则可以利用已知的基物质对(水-碘)来表示:CT(x,y,z,E)=D water(x,y,z)µwater(E)+D iodine (x,y,z)µiodine(E),式中µwater(E)为水的吸收系数,µiodine (E)为碘的吸收系数,D water和D iodine则分别为能够实际物理测得的吸收系数CT(x,y,z,E)所需的水与碘的密度。
而这个密度和X线的能量没有关系。
这就是说在能谱成像中CT值的求解通过上面的数学方程式巧妙的转化成了求解基物质对密度值的工作上来。
宝石能谱CT能瞬时(<0.5 ms时间能量分辨率)实现高低双能(80 kVp和140 kVp)切换,产生双能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能够进行数据空间的吸收投影数据到物质密度投影数据的转换,实现数据空间能谱解析。
122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4月 第2卷第8期血栓大小比较敏感的检测技术,但是该种技术却对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敏感性较低,并且只能显示动脉瘤与其邻近的颅骨之间的边界,所以容易导致小动脉瘤或靠近颅底肿瘤的漏检[4]。
而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看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过程中采用放射影像诊断,具有诊断准确率较高的特点,且侧重于直径较大的病灶,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熊莉.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射影像诊断的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3):3009-3010.[2]郑志敏.放射影像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价值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02):50-51.[3]夏正超.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射影像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5):121+124.[4]马荣,郑晓琳,蔡涛,等.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射影像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03):287-289.甲状腺结节属于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一般多为意外结节。
一般正常人大约5%~9%可触及甲状腺结节,在我国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一般多发于40岁左右,其中大约有5%左右为恶性结节,所以早期发现甲状腺结节,并在患者术前对其进行良恶性质判断十分必要[1]。
本文对我院甲状腺外科自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意在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在检查和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上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甲状腺外科自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宝石CT能谱成像检查,均经手术或活体穿刺检验证实病理。
放射学专家谈能谱成像
能谱成像是CT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代表了后64时代CT 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作为引领当今CT技术前沿风骚的能谱CT,与常规CT相比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多参数成像为基础的综合诊断模式。
能谱对小病灶的检出和分辨如果能达到一定比例,可以说这将是CT具有革命性改变的一章。
因为有了能谱,不同的组织和病变才有了体现各自特征性和性质的衰减曲线;因为有了能谱,才有了最佳单能量,不同的组织和病灶在最佳单能量的时候被得以最好地显示、最大程度地被区分;因为有了能谱,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古老话题才有了新的模式和工具。
能谱CT的应用打开了CT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它在影像学发展史上的意义远远超过当年由黑白电视向彩色电视的变迁,使我们走进了炫丽多彩的临床诊断平台。
能谱成像作为一个崭新的CT成像模式不但给我们提供了
丰富的临床影像诊断手段,也挑战了我们对新事物的认知。
CT
有两年余,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已在临床工作中获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应用结果。
相关专业人员和患者的了解和认可,
指导的想法特编写该检查手册。
希望能够增进交流、优化流程、规范操作,共同推进
相信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总结和发表,宝石能谱
床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受到同行的关注,也将会丰富影像诊
断的手段。
2宝
石CT 及
能
谱成像 原
理介绍 的高压发生器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80kVp 140kVp
4
宝
石
CT
及
能
谱成像 原
理介绍 CT 能谱成像说明
CT 能谱成像具有物质分离的功能,其重建的基物质图像能够特征性地显示相应的物质成分;比如最常见的碘基图,可以显示局部组织内碘浓度高低从而反映该组织的供血状态;碘—钙配对的基物质图像可以鉴别在常规对比剂。
利用X 组织的有效原子序数(也可理解为拟合原子序数),有效原子序数反映了不同组织对 碘基图像 钙基图像
CT 能谱成像临床适应症
6CT
能谱
成像
临床适应
症
8
CT
能
谱
成
像
临床适应
症
AML HCC FNH 常规CT图像 单能量68keV 碘基图像 碘基与单能量融合图像 最佳单能量图像(动脉期常规CT 和68keV 单能量图像上病灶显示不清右肝局灶性碘浓度增高(C),提示病灶由动脉供血;根据碘基图像提示进行最佳CNR 分析,获得针对该病灶的最佳单能量图像(41keV),显示病灶为相对高密度(E)。
门静脉成像
A B
10
CT 能
谱
成像
临床适应
症
68keV 碘基图像 最佳单能量图像(51keV ) 碘基与单能量融合图像动脉期68keV 单能量图像胰头部病灶显示不明显头部局灶性碘浓度增高(B);最佳单能量图像(51keV)显示胰头部高
12CT 能谱成像
临床适应
症
常规CT /CTA 能谱CTA DSA 常规CT 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鞍旁金属伪影(A、B);常规CTA 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及前交通动脉弹簧圈栓塞后,局部伪影较明显,相应血管的显示欠佳,难以评估治疗效果及蛛血的原因(C、D)。
能谱示弹簧圈伪影减除,左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再发实动脉瘤再发,与能谱A B C D G F E 单纯性囊肿在水基图像、碘基图像上均表现为低密度;复杂性囊肿在水基图像上表现为高密度,钙化部分在钙基图像上显示为高密度,碘(钙)基图像单
纯囊
肿
复
杂
性
囊
肿
囊
性
肾
癌
14
CT 能谱成像
临床适应症
13
9
5
6
A
B
D
C
融合图像-黄色为尿酸基
融合图像-蓝色为钙基
16
CT 能谱成像
临床适应症
6
4
5
D
B
A
C
18
CT 能谱成像
临床适应症
红色-同侧正常肺组织黄色-对侧正常肺组织蓝色-栓塞区域肺组织
CT 能谱成像检查整体方案
E
F
G
H 右肺上叶肺动脉栓塞
20
CT 能谱成像
检查整体方案
协议,可根据BMI、体型、需要检查的部位进行图选择能谱扫描模式
(GSI 亮示),然后选择部位(部及其相应合适的GSI
22
CT 能谱成像
检查整体方案
24
CT 能谱成像
检查整体方案
26
CT 能谱成像
检查整体方案
28
CT 能谱成像
检查整体方案
能谱检查名称:部位+平扫/增强检查技术和分析方法:增强对比剂总量量/基物质/最佳单能量影像描述:说明采用的单能量水平及其表现;说明采用的基物质图像类型及其表现;说明最佳单能量水平及其表现(散点图/直方图/能谱曲线)
影像诊断意见:根据能谱表现作出定位、定性诊断
能谱能谱CT
扫描参数一览表
30
能
谱
CT
扫描参数一览表
32
能谱
CT
扫描参数一览表
宝石CT 能谱成像检查手册
35
34
能谱
CT
扫描参数一览表
放射学专家谈能谱成像
相信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总结和发表,宝石能谱CT 的临床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受到同行的关注,也将会丰富影像诊断的手段。
能谱CT 之所以“新”是因为它改变了传统的CT 扫描模式
即kVp 混合能量成像,而转变为keV 单能量成像,基物质图像、能谱曲线以及有效原子序数等,并进行物质分解和组织定性,这些信息都是以往的CT 无法获得的,并且已在临床应用上显示其巨大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然气候之差异不能仅凭赏花或披雪。
能谱CT 的多参数信息,可望展示更多疾病春夏秋冬之差异、复杂多变之规律。
能谱成像是CT 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新,为影像学的科研和临床应用开拓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希望此书能解答您心中关于能谱技术的疑问、能激发您关注能谱CT 的热情、能助长您继续CT 能谱成像临床应用的信心。
预约地点:瑞金医院9号楼地下一层,电话分机690006
检查前准备及候检地点:瑞金医院9号楼地下一层护士站和大厅、走廊,提供白开水
检查地点:瑞金医院9号楼地下一层CT (1)室,电话分机690009专业技术咨询:林晓珠医师,E-mail :lxz11357@
宝石CT 能谱成像便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