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机构与并联机器人
- 格式:ppt
- 大小:6.31 MB
- 文档页数:35
解读并联机器人机构研究摘要:并联机构是由两条以上的支链连接动平台和定平台组成,机构的多链和多环的特点导致机构输入输出之间的耦合性,虽然耦合性使机构提高了刚度和承载能力,但耦合性给并联机构的应用也带来了局限性。
目前,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机器人已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生产、海空探索、康复和军事领域。
完全解耦并联机构具体适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微操作机器人,也可用于喷涂、显微注射等领域。
对于微操作机器人的研发设计来说,良好的机构设计是机器人性能优良的保证,同时合理的机构设计对于控制系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机构1引言并联机器人机构学是近20年来国际机构学的研究热点和学科前沿,也是我国学者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研究领域之一。
并联机器人是继串联操作臂和并联平台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并联机器人机构,由于采用柔索代替连杆作为并联机构的牵引元件,因此柔索并联机器人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空间大、易拆装、可重组、模块化程度高、负载能力强、运动速度快以及价格低廉等特点。
2 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的研究已成为了国际上机器人学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在很多工业实际应用中,如机床制造业、激光对准、卫星天线的信号追踪,零件的搬运安装、数控机床换刀、光碟安放等等场合,要求并联机器人机构只具有2~5个自由度就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如果采用6自由度的并联机器人机构,会因铰约束、支链干涉、奇异位形等的影响,使其实现姿态的能力随着其位置空间的增加而缩减,还会增加机器人结构和控制方面的复杂程度.而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空间较大、控制方便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结构综合的步骤是并联机构结构综合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在构造过程中不但要找出所有满足运动特征的支链类型,还要考虑支链配置的合理性、结构的复杂性、运动的连续性和机构奇异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构造与配置并联机构的支链结构.这是并联机构结构综合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在构造过程中不但要找出所有满足运动特征的支链类型,还要考虑支链配置的合理性、结构的复杂性、运动的连续性和机构奇异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3 自由度无耦合空间移动并联机器人机构强运动学耦合性是一般并联机器人机构的共同特性,虽然其可以提高机构的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但也带来了机构运动学求解难度大、控制系统设计复杂等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并联机器人机构的推广及应用。
机器人串并联结构关系转换1.引言1.1 概述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机械装置,它们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的结构可以分为串联结构和并联结构两大类。
串联结构是指机器人的各个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排列连接,形成一个直线的结构。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每个部件的运动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动。
串联结构通常用于需要较高精度和复杂运动轨迹的任务,如精密装配和手术手术等。
然而,串联结构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稳定性差、自由度受限以及对运动速度和负载的敏感性。
与之相对应的是并联结构,这种结构是由多个部件同时连接到一个共同的基座上,形成一个平行的结构。
并联结构具有较高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载和惯性力。
它适用于高速运动、重负载和弯曲运动等应用场景,如航空航天领域和工业生产线等。
然而,并联结构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较高的成本、较大的体积和复杂的控制系统。
为了满足不同任务对机器人结构的需求,机器人串并联结构的关系转换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
通过改变连接方式和参数设置,可以实现串联结构向并联结构的转换,或者反过来。
这种关系转换可以使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下发挥更好的性能和适应性。
本文将探讨串并联结构的定义和特点,剖析串并联结构的关系转换方法,并讨论其在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中的前景。
了解和研究机器人串并联结构的关系转换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和应用机器人,在不同领域中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操作。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布局方式,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
本文主要围绕机器人串并联结构关系转换展开讨论,下面将详细介绍文章结构的安排。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会简要介绍本文的主题和目的。
引言的第一部分是概述,将对机器人串并联结构关系转换进行概括性描述,让读者了解这一主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我们会介绍文章的结构,即本文将按照串并联结构的定义和特点、关系转换方法以及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最后,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研究机器人串并联结构关系转换,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并联机构及机器人并联机构(Parallel Mechanism,简称PM),定义为动平台和定平台通过至少两个独立的运动链相连接,机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度,且以并联方式驱动的一种闭环机构。
特点是所有分支机构可以同时接受驱动器输入,然后共同决定输出。
1931年,Gwinnett在其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球面并联机构的娱乐装置(图1);1940年,Pollard在其专利中提出了一种空间工业并联机构,用于汽车的喷漆(图2);之后,Gough 在1962年发明了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六自由度轮胎检测装置(图3);三年后,Stewart首次对Gough发明的这种机构进行了机构学意义上的研究,并将其推广应用为飞行模拟器的运动产生装置,这种机构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并联机构,被称为Gough-Stewart机构或Stewart 机构。
并联机构的特点:(1)与串联机构相比刚度大,结构稳定;(2)承载能力大;(3)微动精度高;(4)运动负荷小;(5)在位置求解上,串联机构正解容易,但反解十分困难,而并联机构正解困难反解却非常容易。
从运动形式来看,并联机构可分为平面机构和空间机构;细分可分为平面移动机构、平面移动转动机构、空间纯移动机构、空间纯转动机构和空间混合运动机构。
另可按并联机构的自由度数分类:(1 )2 自由度并联机构。
(2 )3 自由度并联机构。
(3 )4 自由度并联机构。
(4 )5 自由度并联机构。
(5 )6 自由度并联机构。
2自由度并联机构,如5-R,3-R-2-P(R表示旋转,P表示平移)。
平面5杆机构是最典型的2自由度并联机构,这类机构一般具有2个平移自由度。
3自由度并联机构种类较多,形式复杂,一般有以下形式,平面3自由度并联机构,如3-RRP机构、3-RPR机构、它们具有2个旋转自由度和1个平移自由度;3维纯平移机构,如Star Like并联机构、Tsai并联机构,空间3自由度并联机构,如典型的3-RPS机构、属于欠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