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盆景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随着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群众更加需要丰 富的精神生活,古老的盆景艺术正是起到了陶治情操、增进健康、崇尚自然、美化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更 多人们的喜爱。 盆景艺术,是一门观赏性的艺术,它源于自然,制作于自然。一盆好的盆景是一首无声的诗,是一幅立体的画,它 赋予人们美好的享受,给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
胶进行。要注意的是,所粘合的部位颜色应与山石的颜色相同,起码相近。如斧劈石的粘合可在水泥中 加些墨汁,调试成与石头一样的颜色。 粘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同纹理的石头不能相接; (2)粘合前应把两块石头的接触面进行打磨; (3)粘合以后,经常往连接处喷些水,防止破裂; (4)在粘合时,应有意留出空隙,以便栽种植物。
劳动过程
最后,学习山石加工 我们采集或是买回来的石料,不可能是十分完美的,因此必须经过加工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山石加工有以下几种形式:
无论是硬质或软质石头,上盆前都要把底部锯平,这样才能使山石立稳并有利于布局。锯截时首先要 看好位置、确定去留。在盆景制作中,锯截方法使用的很广。特别是较硬的石料,不容易雕琢、打磨,非 用锯截的方法才行。如果石块过大或十分坚硬,我们可以用电锯。在锯的过程中,速度不能求快。要在 平稳中进行。边锯边加些水,防止石头断裂并损坏锯条。 锯截时还应事先确立好主次,如一块山石主体确立后,锯下的部分便可以作配石使用,有些小块的还可以 作为山的坡脚。凡有可利用价值的而一时用不上的,可以先保留起来做备用。 锯截时如果一时看不准从何下锯,应反复审视,切不可把有观赏价值的截去。有两种方法不妨一试:一是 用一张白纸从下往上移,找准位置,可将白纸挡去的部分截去;二是将山石放在水中,上下移动、找准位置 ,将水面下的部分锯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