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利法最新修订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美国专利法(法典第三十五编)•第一章专利与商标局•第一节建制、官员、职权•第二节专利与商标局的工作•第三节在专利与商标局执行业务•第四节专利费用•第二章发明的专利性与专利批准•第十节发明的专利性•第十一节专利的申请•第十二节申请案审查•第十三节对专利与商标局裁决的复查•第十四节专利证书的发给•第十五节植物专利•第十六节外观设计•第十七节某些发明的保密与在外国提出申请•第三章专利证书与对专利权的保护•第二十五节专利证书的修改与更正•第二十六节所有权和转授•第二十七节政府在专利权方面的利益•第二十八节对专利权的侵害•第二十九节对侵害专利权的赔偿及其他行为第一章专利与商标局第一节建制、官员、职权第一条建制专利与商标局应继续作为商务部所属的机构。
除法律另有规定,凡有关专利商标注册的档案、簿册、绘图、说明书及其他文件和物品,均由专利与商标局管理和保存。
第二条复印章专利与商标局应备印章。
凡专利证、商标注册证及该局所发其他文件均应加盖印章。
第三条官员雇员(a)专利与商标局设局长一人、副局长一人、局长助理二人复审查组长不超过十五人。
局长一职出缺时,由副局长代理之,如果副局长一职也出缺,由任期较长的局长助理代理之,直至局长任命并到职为止。
专利与商标局局长、副局长、局长助理,均由总统任命,但应征求参议院的意见并得其同意。
专利厂商标局的其他官员雇员,均由局长依法提名,由商务部部长任命。
(b)商务部部长可以自行行使专利与商标局及本编中规定的官员雇员的职权,并可以随时授权其他官员雇员行使此种职权。
(c)商务部部长有权规定专利与商标局每一审查组长的每年基本薪金额。
此项年薪额不得超过1949年“各类薪金级别条例”(修正)总表中关于第十七级各项职位所规定的最高额。
第四条对官员雇员在专利利益上的限制专利与商标局的官员与雇员在其任职期间以及在其离职后一年内,不得申请专利;除因继承或遗赠外,不得直接或间接取得由该局颁发的或即将颁发的专利权或该局颁发或即将颁发的专利所赋予的权利和利益。
美国专利法102(e)条款浅析-与抵触申请之比较
美国专利法102 (e)条款指出,为了授予专利权,一项发明必须显示出技术上的创新。
102 (e)条款要求申请人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有明显区别的技术解决方案,证明他们所拥有的发明超越了以前的技术。
专利申请中的抵触比较是评估申请人的发明是否超越现有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
专利审查人员将评估申请人发明与现有技术之间是否存在重大不同,以判断是否符合102 (e)条款,并授予专利权。
为了强调发明与抵触申请之间的差异,审查员会对两者进行比较,并进行
全面的细节审查。
抵触比较是基于两个基本术语,即“现有技术”和“创新”。
“现有技术”指的是在发明申请提交之前已发表的同类发明,而“创新”是指申请发明超越现有技术的方面。
专利审查员将仔细
比较申请发明和抵触技术之间的显著区别,例如技术过程、性能等,以评估申请发明是否
超越抵触技术。
若专利审查员发现现有技术和申请发明没有足够的显著不同,他们将拒绝为申请人授予专利权。
综上所述,美国专利法102(e)条款的核心解释是,为了授予专利权,发明必须显示出技术上的创新。
一项发明必须比现有技术具有显著不同。
由于抵触比较是审查申请人的发明是
否超越现有技术的重要环节,专利审查员需要对两者进行比较,以评估是否符合102(e)条款,并授予专利权。
美国专利法美国专利法第271条g款主要规定了在某些情形,在海外以专利方法制成的产品,会侵害美国专利。
对于美国专利法第271条g款的中文注释,就笔者所查找的情况而言,有三个翻译版本:在方法专利之有效期限内,未经许可而擅自进口该项方法专利产品,或于美国境内擅自许诺销售、销售或使用该方法,视为侵权者而负其责任,方法专利之侵权诉讼,非商业性使用或零售该项产品不得请求损害赔偿,除非因进口或其他使用、许诺销售与销售该产品的侵权行为未获得适当的赔偿。
但下列情形所制造之产品不视为依方法专利所制造者:(1)方法系经显著改变者;或(2)该产品仅为其他产品之非重要组件者。
第二个版本来自于由乔治·华盛顿法学院教授MartinJ.Adelman、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RandallR.Rader以及美国知识产权律师CordonP.Klancnik撰写而成,由郑胜利、刘江彬主持翻译的《美国专利法》,该书2011年经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在该书的191页,其这么规定:未经授权,向美国进口、或在美国许诺销售、销售或使用美国专利方法制成的产品,且其进口、许诺销售、销售或使用发生于专利保护期内者,应付侵权责任。
在方法专利的侵权诉讼中,除非此产品的输入或其他使用、许诺销售或销售根据本法无适当的救济,侵权人不为该产品的非商业使用(noncommercial use)或零售(retail sale)所涉的行为负责。
若专利方法所制的产品,(1)在持续制程中实质改变,或(2)变成另一产品的微小且非必要构成物时,将视为非经美国专利方法所制成,不适用本条规定。
第三个版本来自于易继明翻译的《美国专利法》,该书2013年1月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在该书的第97页,其这么规定:任何未经授权向美国进口、在美国许诺销售、销售或使用在美国获得专利权的专利方法制造的产品的,如果进口、许诺销售、销售或使用行为发生在专利保护期内,则行为人应负侵权之责。
在侵害方法专利权的诉讼中,不能根据产品的非商业化使用或零售来确定救济方式,除非考虑到产品的进口、其他使用、许诺销售或销售无法通过本法实施充分救济。
《美国专利法》是《美国专利法》的最新修订版中文译本。
其内容丰富,包括美国专利商标局的第一部门,可专利性和专利授权的第二部门,专利证书和专利保护的第三部门以及专利合作条约的第四部分。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版本1(2011年1月1日)
●外文名称:专利法
●系列名称: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平装:234页
●文字语言:简体中文
●格式:16
●国际标准书号(ISBN):7513002401,9787513002400
●条形码:9787513002400
●尺寸:22.8 x 16.6 x 2.2厘米
重量:399克
专利法是由乔治华盛顿法学院的教授MartinJ.Adelman,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RandallR.Rader和美国知识产权律师CordonP.Klancnik共同撰写的。
这是一本由美国40多个著名大学的法学院指定的教科书。
专利法分为16章。
完整介绍了美国专利法的基本理论,专利获取,专利资格,实用性,期望,法律否认,新颖性,非显而易见性,适当披露,专利权利要求,其他辩护方法,侵权救济,国际专利法等,从专利获取到实施,涵盖与知识产权和法院案件有关的法律法规。
美国《专利法》适合作为大学教科书,它还为律师,公司法律事务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完整的参考数据。
例外(一):甲于2019年3月3日向PTO提交发明专利申请,在一年宽限期内,甲公开使用披露了发明内容。
由于甲是本申请的发明人,根据§102(b)(1)(A)规定,甲的披露不构成现有技术,所以甲的专利申请可以获得授权,如图2所示。
倘若在一年宽限期内披露发明内容的人是第三方乙,则乙的披露构成现有技术,甲的申请不能获得专利授权。
AIA 35 U.S.C. §102(b)(1)(A), retrieved 22 March, 2019. 9参见AIA 35 U.S.C.
(1)(B), retrieved 22 March, 2019.
例外(二):甲于2019年3月3日向PTO提交发明专利申请,在一年宽限期内,第三方乙公开使用披露了该发明内容;但在乙披露之前,甲已经提前公开了发明内容。
由于甲的披露早于乙,且甲是本申请的发明人,根§102(b)(1)(B),甲乙二人的披露均不构成现有技术,所以甲的申请可以获得专利授权,如图3所示。
这里,若乙的公开使用早于甲的公开使用,则乙的披露构成现有技术,甲的申请不能获得专利授权。
§102(a)(1)和§102(b)(1)的规定整合,对第一类现有技术的判定可参照如下流程图。
[本文为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创新实践项目“基于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涉外法律语言服务研究”(2020BSCX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媒体聚焦>2011年解读美国专利法改革中的新规定大中小《美国发明法案》(《America Invents Act》,法案号HR 1249)已于2011年9月16日由奥巴马总统正式签署并成为法律。
该法案涉及内容非常多,对美国专利法的影响也较为深远,堪称美国专利法在最近60年中最彻底的一次变化。
这次改革中,不同条款生效的有效日期也不相同,一些法律变更已经开始生效,还有一些法律在未来18个月中逐渐生效,最晚的要到2013年3月16日。
左下表罗列出一些法律变更的生效日期及其变更法律的简略解释,供中国企业参考。
自2011年9月16日起生效的规定1.披露最佳模式的要求根据现行法律,美国专利法第112条要求披露实施发明的最佳模式。
如果发明人未披露最佳模式,那么即使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也可能会根据美国专利法第282条被宣告为无效。
这次《美国发明法案》推翻了专利因未披露最佳模式而被宣告无效。
尽管根据美国专利法第112条的要求,发明人仍然必须披露发明的最佳模式,但是专利不能仅仅由于没有披露最佳模式而被宣告无效。
2.虚拟标识根据美国专利法第287(a)条要求,专利拥有人具体标识专利(比如披露专利号)才能获得侵权赔偿。
新修改的法条顺应了当代互联网的发展,增加规定专利标识可以通过虚拟标记来满足,即专利所有人可以通过披露一个无偿向公众公开的因特网地址来满足专利标识的法规,只要公众可以从所披露的因特网地址上查到关于专利的具体信息。
3.虚假标识根据美国专利法第292(b)条规定,如果专利所有人虚假标识专利来欺骗公众(甚至包括标识过期专利),任何人可以起诉虚假标识的专利所有人,所取得的罚款一半归起诉人,一半归美国政府。
这次《美国发明法案》推翻任何人都可以起诉的条款。
规定只有同虚假标识的专利所有人有竞争并受到伤害的人才可以起诉,并且规定,过期的专利标识不算虚假标识。
4.提高双方专利复审阈值根据旧专利法,如果提出专利复审请求,申请方必须提出至少一个实质性的新的专利性问题(substantial new question of patentability),这被称为双方专利复审阈值(Inter Partes Reexamination Threshold)。
美国专利法对发明专利新颖性的要求朱鹏作者简介:朱鹏,美国注册专利律师、注册律师,现为美国苏特韦斯特律师事务所(Suiter ? West pc llo)专利律师。
在美国获得法学博士(Juris Doctor)、地球科学博士学位,在中国获得地球化学硕士、学士学位。
已帮助客户撰写数十件美国专利申请,涉及技术领域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及测试,计算机硬件及软件,数据存储系统,互联网相关技术,数字及模拟电路,机械工具及工艺等。
版权声明:本文首次发表于<<中国专利代理>> 2003年第3期。
本文著作权属于作者本人,经作者授权在本网发布,未经作者明确许可,不得进行复制、转载等。
正文:一、引言美国发明专利(utility patent)的新颖性(novelty)考虑的是这样一种情况:申请人甲于某日期(申请日,filing date)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一项发明专利,作为美国政府和社会的代表,美国专利商标局现在需要决定甲的该项发明是否新颖。
依据美国法典第35卷第102条(35 U.S.C. § 102),美国专利法对发明专利新颖性的要求有七款,分别是第102条(a)款、(b)款、(c)款、(d)款、(e)款、(f)款和(g)款。
其中,(a)款、(e)款和(g)款考虑的是,在甲的发明日(date of invention) (注意,不是甲的申请日)之前,别人的行为(注意,不是甲自己的行为)是否已使甲的该项发明丧失新颖性。
由于美国专利制度采用先发明制,所以搞清楚发明日和申请日之间的关系对理解(a)款、(e)款和(g)款至关重要。
(b)款和(d)款考虑的是,甲在美国的申请日是否太迟了以至于甲的该项发明已丧失新颖性。
(c)款考虑的是,甲是否已放弃自己对该项发明的专利权。
(f)款考虑的是,该项发明是否真正是甲自己的发明。
以下分别对第102条(a)款、(e)款、(g)款、(b)款、(d)款、(c)款和(f)款作一探讨。
美国知识产权法保护创新和创造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创新和创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作为一个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法律法规,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激励创新和创造力的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及其对创新和创造的影响。
一、版权法版权法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方面之一。
美国版权法的核心是通过保护原创作品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来鼓励创新。
根据美国版权法,作品的原创作者拥有对其作品的独占使用权,包括复制、发行、展示、表演等权利。
这种保护机制有效地鼓励了各领域的创作者积极创作,促进了创新成果的产生和分享。
同时,美国版权法还设有一系列例外和限制,以确保公众能够在尊重版权的前提下使用作品,促进知识传播和文化繁荣。
例如,被称为“公平使用”的例外条款允许个人或机构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发表的作品,以教育、评论、新闻报道等方式进行创造性的使用。
二、专利法专利法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美国专利法通过授予发明者一定的专有权利,鼓励他们进行创新研究和技术发明。
专利法保护的是发明的技术方案,以确保发明者能够独占利用该技术并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美国的专利制度分为两种类型: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是新颖的、实用的和非显而易见的技术方案,而发明专利则保护的是更具创造性和技术含量的发明。
专利权的授予有助于激励创新者在面临风险和困难时持续进行创新和研发工作。
三、商标法商标法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商标是用于标识和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其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商标法通过注册商标,保护商标所有人的独占使用权,并确保消费者能够准确识别和区分不同品牌的商品或服务。
美国商标法要求商标具有独特性、可区别性和非功能性。
商标所有人可以通过商标使用许可协议授权他人使用其商标,并根据协议规定收取一定的使用费用。
商标保护不仅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品牌建设,也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确保他们能够购买到可信赖的商品和服务。
美国知识产权法制简况一、美国知识产权法律构架和立法程序美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基础来自于《宪法》第一条第八节第八款和第十八款。
这是一个授权性的条款,即:“(国会有权)(8),通过保障作者和发明人对其作品和发明的有期限的排他权,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进步;(和)(18)制定一切必要的和适当的法律,以行使上述权力”。
这一条款为专利和版权的宪法条款,而商标权的宪法基础则体现在有关贸易条款中。
商标立法以各州法为主,直至1946年才制定了联邦商标法。
因此,美国的知识产权立法中,《专利法》、《著作权法》为联邦立法,《商标法》则主要以州立法为主,联邦法与州法并存。
这也是美国知识产权法制的一个特点。
同世界其他国家基本一致,美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范围也是根据智力劳动成果的不同型态和不同权益而确定。
除商业秘密(Trade secrets)之外,其中的区分是根据某种知识、标识或象征符号在一定期间内授与专属的使用权为立法的主要内容。
当然,对于某一特定产品而言,可能同时受到不同型态的知识产权的保护。
美国知识产权法保护的范围有以下几类:(一)版权及邻接权(Copy right and neigh boring rights)美国的《版权法》最早制定于1790年,当时的保护范围只限于书籍、地图和期刊。
1909年才扩大为所有作品。
1976年美国制定了第三部《版权法》,即现行版权法,197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多次修改,几乎每年修改1—2次。
本世纪初,由于美国不满意《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另组织一些国家成立了《世界版权公约》,以对抗《伯尔尼公约》。
当时的美国,是一个盗版王国,大量盗版欧洲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因此建立了一套与众不同的版权制度。
其突出特点之一就是版权登记制度。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于1988年加入《伯尔尼公约》。
美国加入国际公约的程序是先修改国内法,再批准加入公约,这也是美国内法多次修改的原因之一。
同样,针对§102(a)(2)中涉及的现有技术,§102(b)(2)列出三项,进一步明确第二类现有技术的例外情形,内容如下:§102(b)(2)(A):对于上述三种美国专利或专利申请,若其披露的主题是间接从发明人或共同发明人处获得(the subject matter disclosed was obtain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from the inventor or a joint inventor)请不能成为所请发明的现有技术。
§102(b)(2)(B):对于上述三种美国专利或专利申请,若其披露的主题在有效提出申请之前已经直接或间接被发明人、共同发明人或“关联方”公开the subject matter disclosed had, before such subject matter was effectively filed under subsection (a)(2), been publicly disclosed by the inventor or a joint inventor or another who obtained the subject matter disclos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from the inventor or a joint inventor]4,则该申请不能成为所请发明的现有技术。
§102(b)(2)(C):对于上述三种美国专利或专利申请,若其披露的主题和所请发明的主题在有效申请日之前归同一个人所有,或按协议转让后归同例外(二):甲乙二人合作发明一台机器A,并于2018年提交发明专利申请;同时,丙自己构思发明了机器A,并于提交A的专利申请,该申请文件于2019年3月3日在美国公开。
然而在丙申请该专利之前,甲乙已经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了机器§102(b)(2)(B),由于甲乙二人的披露早于丙的在先申请,所以丙的在先申请不构成现有技术,甲乙二人的申请可以获得专利授权,如图例外(三):甲乙二人合作发明一台机器A,并于2018年提交发明专利申请,同时将该发明转让给a公司;而丙自己构思发明了AIA 35 U.S.C §102(c), retrieved 22 March, 2019.§102(a)(2)和§102(b)(2)的规定整合,对第二类现有技术的判定可参照如下流程图。
《美国发明法案》施行后的四种专利无效程序大中小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专利授权后只有一种程序可以挑战专利的有效性,即根据我国专利法第45条规定,任何人自专利授权之日起,可以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然而在美国,根据其2011年新修订的《美国发明法案》(下称“AIA”),从2012年9月16日起,美国专利商标局(下称“USPTO”)就可以有四种程序对一件专利宣告其全部或部份无效。
这四种程序分别为:沿袭旧法规定的单方复审程序(ex parte reexamination),新法规定的双方复审程序(inter partes review)、授权后复审程序(post grant review)以及适用于商业方法的过渡程序。
单方复审程序尽管根据新施行的AIA规定,启动单方复审程序使申请费暴涨了7倍(达到1.775万美元),但该程序仍属最低成本的专利无效程序。
第三人自专利授权之日起,可以基于该专利被出版物公开为理由而请求USPTO宣告其无效。
单方复审程序启动后,请求人不必且不能再参与其后续程序,隶属于USPTO的统合复审处(CRU)的三位审查员组成的合议组将依职权就无效请求进行审查并做出决定。
可见,单方复审程序适合所提供的对比文件可轻松地说服合议组被控专利被公开的情形,但是,缺乏进一步参与后续程序的机会,显然是单方复审程序的局限性。
作为一种有限复审,单方复审程序限于审查基于出版物公开而对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提出的质疑,不能涉及其他理由。
相应地,单方复审程序不对其他程序产生争点排除效果,换言之,请求人可以在其他程序中重提在本程序中未被接受的无效理由。
双方复审程序双方复审程序受到与单方复审程序相同的证据限制,即限于出版物公开。
但与单方复审程序不同的是,必须在专利授权的9个月后才能启动双方复审程序。
在授权后复审程序或确认专利无效之诉未决中不能再就同一被控专利启动双方复审程序。
另外,专利侵权之诉起诉1年后被告不得再启动双方复审程序申请宣告被控侵权专利无效。
解析美国专利法修改后的新规定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2011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对美国专利法进行重大变革的《美国发明法案》(AIA)。
该法案对美国专利法做出4项根本性改变:将“先发明制”改成“发明人先申请制”;增加4种对专利有效性提出质疑的新程序;扩展某些侵权抗辩,并取消或弱化某些抗辩;取消一些可授予专利权的主题。
本文结合作者的经验,解析新法中的一些规定,希望能帮助中国申请人熟悉这次美国专利法的修改。
AIA定义了两类现有技术:即新专利法第102(a)(1)款,“在本发明的有效申请日以前,记载在专利、公开出版物形式中,或公开使用、销售或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的技术;及新专利法第102(a)(2)款,“记载在本发明的有效申请日以前有效提交的专利或专利申请中”的技术。
而上述条款都适用有关“宽限期”的规定,即在申请日前一年内,申请人公开或基于申请人信息公开内容中的技术,不属于现有技术。
尽早和经常申请2013年3月16日以后,“现有技术”定义的范围在某些方面比当前定义的范围更加宽泛。
因此,申请人可在此之前尽可能提交申请。
如果申请文件包含不享有2013年3月16日之前优先权的权利要求,那么整个申请将适用新法。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一些有趣的情况。
例如,申请人可能会提出混合申请,即包含2013年3月16日之前和2013年3月16日之后的权利要求,这时,申请人可利用旧法和AIA的适用条件,来控制适用于自身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
加速审查(Accelerated Examination)美国专利商标局为某些类型的发明提供加速审查程序。
AIA使得该程序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但收费也更昂贵。
授权前提交(Preissuance Submissions)“授权前提交”程序,即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还在审查阶段时,公众就可以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现有技术供审查员参考。
该规定可以用来监测竞争对手。
双方复审(Inter Partes Reexamination)相对于“单方复审”,挑战专利有效性的质疑人在“双方复审”程序中获得胜利的几率更高。
美国专利法《美国专利法》为美国专利法最新修订后的中文译本。
其内容丰富,包括有第一分编美国专利商标局、第二分编发明的可专利性与专利授权、第三分编专利证书与专利权的保护、第四分编专利合作条约。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第1版(2011年1月1日)外文书名: Patent Law丛书名: 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学术丛书平装: 234页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16ISBN: 7513002401, 9787513002400条形码: 9787513002400尺寸: 22.8 x 16.6 x 2.2 cm重量: 399 g2内容简介《美国专利法(Patent Law)》由乔治·华盛顿法学院教授MartinJ.Adelman、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RandallR.Rader以及美国知识产权律师CordonP.Klancnik撰写而成,为美国超过40所知名大学法学院指定之教材.《美国专利法(Patent Law)》分为16章,完整介绍了美国专利法的基础理论、专利的取得、专利适格性、实用性、预期、法定阻却、新颖性、非显而易见性、适当揭露、专利请求项、其他防御方法、侵权救济、国际专利法等,从专利权的取得到实施,涵盖知识产权相关法令规章及法院判例。
《美国专利法(Patent Law)》适合作为大学教材,同时也为律师、企业法务等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了完整的参考数据。
这一制度自然鼓励申请人冲着专利局赛跑。
美国则与此不同。
最先发明的人获得专利,即使其他人更早对相同发明提出专利申请。
显然,这一制度容忍甚至鼓励发明人延迟提出专利申请。
因此,为了确保发明人不延迟披露,损害专利法的目的,专利法规定了法定阻却事由。
一个假想例可以说明专利法中法定阻却的合理性。
假设某个时候一个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可以使软骨生长的药丸。
这一发明,就像经常可能发生的那样,有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比如在并不需要的地方促进软骨生长(使鼻子突出或耳垂下坠)。
美国专利文献的新变化严笑卫陈卫明一、美国专利说明书的种类美国于1790年通过了第一部专利法,正式建立了专利制度并出版专利文献。
但是,有正式文献编号顺序的专利说明书于1836年出版。
截止到2001年3月15日之前,美国出版的专利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种:1、发明专利(Utility Patent)发明专利总量占美国各类说明书的95%以上。
内容涉及:一般和机械、化工及电气领域中的各种新颖、独特的方法、设备、产品、物质组合等。
与各国的发明专利别无二样,因此,“Utility Patent”(直译为实用专利),一般翻译为发明专利。
说明书编号从1836年的第1号排起,迄今已突破600万件。
发明专利保护期原为17年,自授权日起计算。
1995年6月8日以后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保护期改为20年,自申请日起计算。
2、植物专利(Plant Patent)美国自1930年起开始保护植物发明,规定:“任何人的发明、发现及用无性繁殖方法培育出的独特的植物新品种,包括培育出的变态的、变异的、新发现的种子苗(除了块茎繁殖的植物和非栽培状态下发现的植物),都可以申请植物专利。
”1931年开始出版说明书。
植物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自申请日起计算。
植物专利的附图应当具有技术表征,应揭示该植物所有鉴别性特点,当色彩是新品种的鉴别性特点时,附图必须是彩色的。
3、设计专利(Design Patent)美国于1843年开始出版设计专利。
设计专利只保护物品的外观,而不保护物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的特点;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14年,自设计专利的授权日起计算。
4、再版专利(Reissued Patent)再版专利又翻译为再公告专利,1838年开始出版并单独编号。
这是一种在发明专利授权后2年之内,发明人发现说明书或附图由于非欺骗性失误、或权利要求过宽或过窄而影响原专利的完全或部分有效性。
这时美国专利商标局可根据发明人提交的再版专利申请,对上述问题进行修正,授予再版专利。
专利法:专利法是调整因发明而产生的一定社会关系,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就其性质而言,专利法既是国内法,又是涉外法;既是确立专利权人的各项权利和义务的实体法,又是规定专利申请、审査、批准一系列程序制度的程序法;既是调整在专利申请、审査、批准和专利实施管理中纵向关系的法律,又是调整专利所有、专利转让和使用许可的横向关系的法律;既是调整专利人身关系的法律,又是调整专利财产关系的法律。
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发明专利申请人的资格,专利法保护的对象,专利申请和审査程序,获得专利的条件,专利代理,专利权归属,专利权的发生与消灭,专利权保护期,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专利实施,转让和使用许可,专利权的保护等。
美国专利法:美国专利法,是指1790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专利法。
现行的专利法于1952年颁布,1980年12月最后一次修改。
美国专利法的主要特点是在专利申请和审査批准中采用先发明原则和完全审査制。
美国专利法的保护对象有:(1)发明专利,包括制法、机器、制品、物质的组合或其任何新颖而适用的改进;(2)外观设计。
指制造品的新颖、独创和装饰性的外观设计;(3)植物专利。
指任何人发明或发现,以及利用无性繁殖培植出任何独特而新颖的植物品种,包括培植出的变形芽、变种、杂交种及新发现的种子苗。
专利的保护期限是:发明专利及植物专利17年。
外观设计为3.5年、7年和14年,由申请人选定。
保护期从专利批准之日起算。
美国专利保护对象的范围较广,不能取得专利的主要有科学理论、原子核裂变物质。
内容介绍:《美国专利法(Patent Law)》由乔治·华盛顿法学院教授MartinJ.Adelman、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RandallR.Rader以及美国知识产权律师CordonP.Klancnik撰写而成,为美国超过40所知名大学法学院指定之教材.《美国专利法(Patent Law)》分为16章,完整介绍了美国专利法的基础理论、专利的取得、专利适格性、实用性、预期、法定阻却、新颖性、非显而易见性、适当揭露、专利请求项、其他防御方法、侵权救济、国际专利法等,从专利权的取得到实施,涵盖知识产权相关法令规章及法院判例。
美国发明法案专利保护游戏的新规则在当今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专利制度作为保护创新和发明的重要手段,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引领者,其专利制度的变化往往具有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美国发明法案(America Invents Act,简称AIA)的出台为专利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规则,特别是在游戏领域,这些规则正在重塑着创新者和企业的竞争格局。
游戏产业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创造力的领域,涵盖了从电子游戏到桌面游戏等多种形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游戏的开发和制作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到的技术和创意元素也越来越丰富。
在这样的背景下,专利保护对于游戏开发者和发行商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保护他们的创新成果,还能够为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优势。
美国发明法案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专利申请的“先申请原则”取代了传统的“先发明原则”。
在过去的“先发明原则”下,即使他人先申请了专利,但如果能够证明自己是更早的发明者,仍然有可能获得专利。
然而,新的“先申请原则”则强调谁先提交专利申请,谁就更有可能获得专利保护。
这一变化对于游戏开发者来说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加迅速地将自己的创新成果申请专利,否则就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抢先。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多方复审程序”(Inter Partes Review,简称 IPR)的引入。
这一程序允许第三方在专利授权后的一定期限内对专利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在游戏领域,由于技术和创意的交叉融合,专利的有效性往往存在争议。
IPR 程序为解决这些争议提供了一个相对快速和经济的途径。
但对于专利持有人来说,这也增加了专利被挑战和撤销的风险。
因此,游戏开发者在申请专利时需要更加谨慎,确保专利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美国发明法案还对专利的“新颖性”和“非显而易见性”标准进行了调整。
对于游戏产业来说,这意味着那些仅仅是对现有技术或创意的微小改进可能不再能够获得专利保护。
解析美国专利法修改后得新规定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2011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对美国专利法进行重大变革得《美国发明法案》(AIA)。
该法案对美国专利法做出4项根本性改变:将“先发明制”改成“发明人先申请制”;增加4种对专利有效性提出质疑得新程序;扩展某些侵权抗辩,并取消或弱化某些抗辩;取消一些可授予专利权得主题。
本文结合作者得经验,解析新法中得一些规定,希望能帮助中国申请人熟悉这次美国专利法得修改。
AIA定义了两类现有技术:即新专利法第102(a)(1)款,“在本发明得有效申请日以前,记载在专利、公开出版物形式中,或公开使用、销售或以其她方式为公众所知”得技术;及新专利法第102(a)(2)款,“记载在本发明得有效申请日以前有效提交得专利或专利申请中”得技术。
而上述条款都适用有关“宽限期”得规定,即在申请日前一年内,申请人公开或基于申请人信息公开内容中得技术,不属于现有技术。
尽早与经常申请
2013年3月16日以后,“现有技术”定义得范围在某些方面比当前定义得范围更加宽泛。
因此,申请人可在此之前尽可能提交申请。
如果申请文件包含不享有2013年3月16日之前优先权得权利要求,那么整个申请将适用新法。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一些有趣得情况。
例如,申请人可能会提出混合申请,即包含2013年3月16日之前与2013年3月16日之后得权利要求,这时,申请人可利用旧法与AIA得适用条件,来控制适用于自身专利申请得现有技术。
加速审查
(Accelerated Examination)
美国专利商标局为某些类型得发明提供加速审查程序。
AIA使得该程序得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但收费也更昂贵。
授权前提交
(Preissuance Submissions)
“授权前提交”程序,即竞争对手得专利申请还在审查阶段时,公众就可以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现有技术供审查员参考。
该规定可以用来监测竞争对手。
双方复审
(Inter Partes Reexamination)
相对于“单方复审”,挑战专利有效性得质疑人在“双方复审”程序中获得胜利得几率更高。
质疑者在后一程序得获胜率约为前一程序得6倍。
2012年9月16日之后,“双方复审”程序将改为“双方重审”程序(Inter Partes Review)。
单方复审
在2013年3月16日之后, “单方复审”仍然有效,但在程序进行阶段不允许质疑者参加。
审查标准仍为可专利性得实质性新问题(a substantial new question of patentability)。
权利重授(Reissue)
新专利法仍然保留“权利重授”程序。
尽管专利权人必须对其纠正得错误进行确认,但不再需要声明该错误得出现并非源于故意欺骗。
记录保存(Recordkeeping)与溯源程序(Derivation)
根据AIA,申请人可能会被要求提供证明其发明构思、在先使用或在先销售得证据,因此,保持良好得研发记录对申请十分重要。
“抵触程序”不再适用专利与有效申请日为2013年3月16日或之后得专利申请。
“发明人先申请制”实施后提交得申请适用溯源程序。
除了创意,新专利法要求对正在审查与未经授予专利权得专利申请得源头进行证明。
溯源程序必须在授予专利权后一年之内提交。
授权后重审(Post-Grant Review)与商业方法重审(Business Method Review)
启动“授权后重审”程序得时间为专利权授予之日起9个月以内,启动此程序可以基于任何无效理由,如缺乏实用性、主体不适格、公开不充分、不确定性等。
自2012年9月16日起,公众可以通过“授权后重审”得形式,对商业方法专利提出质疑。
对于其她主体,可以在2013年3月16日或之后提出质疑。
在商业方法审查程序有效期间,公众可以在专利权授予后得任何时候申请启动“商业方法重审”。
然而,“授权后重审”与“商业方法重审”禁止提请人在民事诉讼中再次提出审查过程中提出过得或可能提出得问题。
双方重审
(Inter Partes Review)
“授权后重审”程序必须在专利权授予之日起9个月内提出,而“双方重审”程序只能在专利授权日起9个月之后提出。
此外,“双方重审”程序只能在“授权后重审”程序终止后申请启动。
如果第三方诉提请人侵权,该
提请人提出“双方重审”程序得时间必须就是被诉1年内。
“双方重审”适用于AIA生效日之前或之后授权得所有专利,但只能以专利与印刷出版物为现有技术。
提出“双方重审”得申请人必须结合一个或多个获得专利保护得权利要求,适当阐述其不具有专利性得理由。
在先使用权
“在先使用”一直以来被瞧作就是一种公平得抗辩,AIA将这种在先使用抗辩扩展到所有类型得专利。
补充审查
根据AIA,专利权人可在获得专利权后主动提交现有技术信息,要求美国专利商标局进行补充审查,以履行披露与其发明技术相关信息得义务。
如果该信息在“补充审查”阶段被参考、重新考虑并以此为依据修正专利申请审查得结果,它将不能成为欺诈或不正当行为起诉得依据。
但需要注意得就是,这种由“补充审查”提供得“免疫保护”就是很有限得。
“补充审查”自2012年9月16日起正式实施。
(知识产权报作者柯思鹰(Patrick J、Coy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