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整理与复习(一)-最新
- 格式:doc
- 大小:35.02 KB
- 文档页数:3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资料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或性质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律: a(b+c)=ab+ac二、几何图形计算公式1)周长:物体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周长: C=(a+b)×2正方形周长: C=4a圆的周长: C=2πr2)面积: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长方形的面积: S=ab正方形的面积: S=a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S=ah三角形的面积: S=ah÷2梯形的面积: S=(a+b)h÷2圆的面积: S=πr²直径: d=2r环形面积: S环=S外-S内相互联系】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
如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圆拼成长方形的长时1/2C,宽是R。
3)表面积:立体图形的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 S=2(ab+ah+bh)正方体的表面积: S=6a²圆柱体的侧面积: S=Ch=2πrh圆柱体的表面积: S=Ch+2πr²=2πrh+2πr²注意: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正方形,C=h 2πr=h4)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 V=abh正方体的体积: V=a³圆柱的体积: V=πr²h圆锥的体积: V=1/3πr²h相互联系】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统一成:V=sh即底面积×高。
等体积等底的长、正、圆柱体和圆锥体,圆锥高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高的3倍。
三、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工效×工时=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效=工时1.比和比例的区别在于比有两项,比例有四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1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复习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化简比。
复习难点:正确计算分数除法。
复习过程:一、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1、这一章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除法有几种类型?(1)分数除以整数,例如5;(2)一个数除以分数,它又包括整数除以分数,例如20;和分数除以分数,例如。
(3)做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
2、分数除法的意义(1)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要把这道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关系进行改写,然后让学生将改写的算式填写在书上)(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题改写成两道分数除法算式的。
(3)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使学生明确,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3、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2)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完成P52整理和复习第2题。
(4)P53练习十三第2题。
二、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比的意义(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2)以3∶2为例,让学生分别说出比号前项和后项。
3∶2=1.5∶∶∶∶前比后比项号项?值(3)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比值是一个数,是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它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还是整数。
而比所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如3∶2,虽然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3比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一课时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材第76----77页,练习十三第3—5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体验数学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有关知识的归纳与整理过程,体验归纳整理.概括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难点:整理.复习和练习的有机结合。
教学方法:启发法.引导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小学阶段的数学我们已经学完了,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学过的数学知识。
我们先复习有关数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小学阶段都学习了哪几种数?学生各自回忆,同桌互相议一议。
指名学生说一说小学阶段学习了哪几种数。
(教师在恰当的位置板书: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二:归纳整理(1)自然数和整数。
①教师提问: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0表示什么?有没有最小的自然数?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自然数有:0、1、2、3…②教师提问:谁知道我们学习过的哪些数是整数?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问题:能不能说“整数就是自然数”?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教师向学生说明: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整数,除了自然数,还初步了解了小于0的整数即负数,这些数到中学会更深入的学习。
结合上面的复习和板书,将板书补充成如下形式:整数又分为自然数和小于0的数(负数)(2)分数和小数。
①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②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展示整理和复习的结果。
教师结合各个小组整理和复习的情况,及时予以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并注意突出“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做如下板书:分数和除法的关系:a÷b=b分之a (b≠0)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和假分数。
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 总数÷每份数= 总数÷份数=2.1倍数×倍数= 几倍数÷1倍数= 几倍数÷倍数=3.速度×时间= 路程÷速度= 路程÷时间=4.单价×数量= 总价÷单价= 总价÷数量=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6.加数+加数= 和-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 积÷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 面积, a:边长)周长= C= 面积= S=2.正方体(V: 体积, a: 棱长)表面积= S表=体积= V=3.长方形(C:周长, S: 面积, a:边长, b: 宽)周长= C= 面积= S=4.长方体(V: 体积, S: 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 S=(2)体积= V=5.三角形(S: 面积, a:底, h:高)面积= S=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底=6.平行四边形(S: 面积, a:底, h:高)面积= S=7、梯形(S: 面积, a:上底, b: 下底, h:高)面积= S=8、圆形(S: 面积, C: 周长, π: 圆周率, d: 直径, r: 半径)(1)周长= = C= =(2)面积= S=9、圆柱体(V: 体积, S: 底面积, C: 底面周长, h: 高, r: 底面半径)(1)侧面积= = = =(2)表面积=(3)体积=10、圆锥体(V: 体积, S: 底面积, h: 高, r: 底面半径)体积=11.总数÷总份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 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叫做和差应用题, 简称和差问题。
《6 整理与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一个小团体中有6个男孩和4个女孩,如果要从中选出3个男生和2个女生参加活动,共有()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A. 20B. 30C. 45D. 60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如果扩大这个长方形,使得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扩大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A. 16厘米和10厘米B. 12厘米和10厘米C. 12厘米和8厘米D. 16厘米和8厘米3、一种商品原价200元,现在打8折出售。
打完折之后这件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元?A、140元B、160元C、180元D、200元4、甲、乙两位同学进行比赛。
甲用了10分钟完成了40道题,乙用了15分钟完成了60道题。
试比较两人的完成速度。
A、两人完成速度一样快B、甲比乙完成速度快C、乙比甲完成速度快D、无法比较5、如果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厘米、3厘米、4厘米,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60B、70C、80D、906、一个圆的半径为8厘米,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π取3.14)A、201B、201.06C、200D、200.06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dm、4dm和6dm,那么它的体积是______ 立方分米。
2、一个班级有48名学生,其中男生占班级人数的60%,那么这个班级中男生的人数是 ______ 名。
3、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2个苹果,又送给小明1个苹果,那么小明和小红共有 __ 个苹果。
4、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和十位数字之和是8,个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大5,这个数写作 __ 。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______ 平方厘米。
6、小华有一些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他将这些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3厘米。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一)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成绩________ 复习内容:①整数、小数的认识②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③简算
一、填空题。
1. 我们学过的整数计数单位有(),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 从个位到千亿位分()级,()是()级,()是()级,()是()级。
3. 129533000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4. 有一个小数,由8个自然数单位,5个十分之一和22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它的计数单位是()。
5. 六亿零六十万零六十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精确到亿位是()。
6. 两个相邻的自然数,它们的差是()。
一个自然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与它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和()。
7. 在数位顺序表里,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的数位是在小数点()边的第()位。
8. 把0.6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它缩小了()倍。
9. 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00,这五个自然数分别是()、()、()、()、()。
10.最大的一位纯小数比最大的两位纯小数小();最小的两位纯小数比最小的三位纯小数大()。
11.两个数的积是70,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是()。
1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各数:
1
0.329 1.024 1.6 0.705 1 0.333……Π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 最大的小数单位与最小的质数相差()。
A、1.1
B、1.9
C、0.9
D、0.1
2. 一个自然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的约数有()个。
A、2
B、4
C、6
D、8
3.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
A、增加100倍
B、减少100倍
C、扩大100倍
D、缩小100倍
4. 3.999保留两位小数是()。
A、3.99
B、4.0
C、4.00
D、3.90
5. 大于0而小于1的数()。
A、一个也没有
B、无数个
C、有10个
D、以上都不是
三、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 所有的小数都小于整数。
…………………………………………………………()
2.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3个0,原来的小数就扩大1000倍。
……………………()
3. 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
4. 1.666是纯循环小数。
……………………………………………………………()
5. 两个不相等的数,它们的和一定大于它们的差。
………………………………()
四、直接写出得数。
432-198= 4.35+1.8= 2.4×5= 1.25×0.8= 1÷0.25=
68.5+40= 3.2×20= 8.4÷21= 3.75+0= 10-0.6=
0.1×0.1÷0.1×0.1= 999+99+3= 5.4÷1.5÷6= 6.87-4.9-0.87=
五、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08×1.7 7÷11
4.8÷0.75
2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商用循环小数表示)(用两种方法验算)
六、用简便方法计算。
(要写出简算过程)
6.8-1.36-0.64 21.9+(15.7+18.1)(2.5×73)×0.4 ★9×(7000÷63) 5.6×1.25 ★11.1÷0.25
457÷25÷4 2.6+7.7+7.4+3.3 0.2×1.8×0.5×10 ★21÷1.25 ★(8700+870+87)÷87 5.3×4.9+5×5.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