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教师培训课件

体育教师培训课件

体育教师培训课件
体育教师培训课件

课改十周年不足三成教师对新课改成效满意

第八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中小学推行了近10年。日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新课改的实施现状以及教师们对新课改的评价进行了网络调查,并发布了《2011年教师评价新课改的网络调查报告》。

近日,记者采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中心主任吴霓,对该报告进行了解读。

不到1/10教师认为“减负”有成效

“2011年教师评价新课改的网络调查”回收问卷8213份,对其中由中小学教师填写的3740份问卷进行统计,受调查教师覆盖了全国29个省市区的城乡各级教师。

数据显示,74%的受调查中小学教师认同“合作、自主、探究”的新课改理念;63%的受调查中小学教师认为新课改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得到了积极开展。

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调查显示,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中小学教师占比52%,以小组讨论为主的占比26%,以讲授式为主的仅为22%。

形成对比的是,教师们对新课改的实际成效评价不高,对课改的总体评价表示“很满意”的教师占比3.3%,“满意”的教师占比21.3%,即仅有1/4受调查中小学教师对新课改的实际成效表示满意。

杨东平介绍,新课改的思路简单来说就是“减少课程深度,拓宽课程广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正确的趋势。然而,新课改是否改变了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高达73%的受调查教师认为“新课改后学科知识体系不够系统,教学难度加大”,47%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反而加重了,31%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在促进素质教育方面效果“不明显”,仅有8.5%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对学生负担有所减轻。

调查报告认为,除了外部环境及配套机制有待改善外,新课改的推进方式也造成了教师们“认同高、评价低”的现状。报告建议:探索以学校改革为主的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新课改推进之路,政府以提供教师培训、资金支持等保障条件为主,并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

新课改在农村和高中学校实施较差

吴霓认为,新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要形成从“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需要具备职业热情和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新课改后形成了以地方为主、国家为辅的教师培训模式。调查显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教师为8.5%,但教师对培训成效表示“很满意”的仅为7.8%。

杨东平认为,目前,教师培训存在时效不高、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容易导致培训“不解渴”。对此,吴霓建议,可以建立专家引领、立足实践、区域发展过程及时交流和总结等培训机制,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针对教师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调查显示,新课改在城乡之间、中学和小学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有62%的老师基本认同“新课改在城市还可以,问题主要是在农村学校”。报告建议,应联系撤村并校、农村教育的萎缩之状,选定部分农村地区开展新课改试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教学的实际问题。

针对课改的“城乡差距”,杨东平和吴霓均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吴霓称,农村教师的培训应在经费、机会、城市优质学校的帮扶等方面获得政策倾斜。杨东平表示,东部农村教师更易于获得城市的优质资源,且东西部农村教学面临的问题类似,以东部农村教师培训西部农村教师可列入探索路径。

此外,调查发现,教师们认为小学的新课改开展最好(占48.4%),初中次之(占20%),高中的成效较差(占8%),表明越迫近高考,新课改的实施情况越差。

“评价和考试没有变”成改革最大阻碍

调查报告罗列了新课改的主要问题,其中,23%的教师认为“评价和考试没有变”,居首位。另有18%认为“教育资源不足”,17%认为“师资培训跟不上”,教师能力不足、领导工作不力、推进速度过快等也在影响新课改的实效。

没有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课改的一切理念与目标最终将会落空。报告建议,当前需要注重对评价与考试制度的研究,探索能够结合实践、适宜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特点的评价方式。

对此,杨东平认为,新课改实施为时尚短,其效果也只在近年的高考中有体现,此前的考试制度依然是“拿分数说话”,课改效果自然不能体现。杨东平说,江苏等几省近年来试行的学业水平测试,能够在高考成绩基础之上为高校提供学生平时成绩、表现等信息供参考,至少对于高考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大体清晰的方向。

报告同时指出,教材改革是新课改中的核心内容,同时牵涉巨大的经济利益,最易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应当建立由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家长组成的教材选用委员会,并且建立由校长、教师、专家及社会公众参加的听证会,以健康的教材选用机制倒逼教材改革,促进教材出版的良性竞争,斩断教材利益分配链条,而不是重新回到由一家出版社一套教材一统天下的时代。

调查称新课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在高中成效最差

2011年10月20日 08:36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李新玲

字号:T|T

40人参与5条评论打印转发

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推行的第八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10年来,新课改实施的现状如何?教师对新课程体系如何评价?他们对下一个阶段的推进有哪些建

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日前举办的“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上,发布了其与中国教育网合作开展的“教师对新课改的评价”网络调查结果。包括西藏、新疆、青海在内的全国29个省区市的近4000名中小学教师接受了调查,其中城区、乡镇、农村分布均匀。

仅四分之一教师对新课改成效满意

问卷涉及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同度与10年课改效果的总体性评价问题。从统计结果看,74%的教师认同“合作、自主、探究”的新课改理念,63%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新课改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得到积极开展。

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对“新课程改革后,您觉得您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否发生了变化”的提问,回答“改变很大”的占9.8%,“有较大改变”的占22.5%,“有一定改变”的占51%,“没有多少改变”的占17%。在主要教学方式的采用上,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为52%,以小组讨论为主的为26%,以讲授式为主的仅为22%,这些数据显示了教师能够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改变课堂,启发式教学的比例明显提升。

一位在河北省某县级市任教的语文教师这样评价新课改10年:“我觉得确实有了质的变化。教师的观念不断更新,尤其是教学观念的转变,由过去的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到现在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了,热情高涨了,思维活跃了,高效课堂自然形成了。”

但是,和对新课改理念与开展状况的高度认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师们对新课改实际成效评价偏低。

“新课改对于育人的核心理念缺少与世界接轨,不能很好地吸收人类的普世价值观念;小学教材并无多少新意,文字拙劣;课改重视学科教学‘术’的层面的研讨,往往见‘术’不见‘人’……新课改的成效可以说微乎其微。”这是江苏一位语文老师在调查中对新课改

的评价。这样的观点在这次调查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显示,对课改的总体评价表示“很满意”的仅为3.3%,“满意”的为21.3%,即仅有约四分之一的教师表示满意。

新课改后教学难度加大,学生课业负担加重

新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减轻学生负担,推行素质教育,这也是社会公众对新课改所寄予的期望。那么,10年来这个目标实现得如何?

在对“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的改变上,21.7%的教师认为“有改变”,40.3%的教师认为“差不多”,还有25%的教师认为“比过去更难”了。另外,有高达73%的老师认同“新课改后学科知识体系不够系统,教学难度加大”的观点。

安徽一位英语教师提出自己的具体意见:“要减轻学生负担,我认为应该删减课本内容,如英语课本后面的生词量太多,我们农村学生接受不了,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每册书删掉1~2个单元,学生负担就轻了。”

在减轻学生负担,促进素质教育的目标上,有47%的教师认为新课改之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反而加重了,34.2%的教师认为与以前相比差不多,仅有8.5%的教师认为有所减轻。对于“新课改是否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的提问,11%的教师认为“促进很大”,41.3%的教师认为“有一点促进”,两者共计52.3%;此外,认为效果“不明显”的为31%,认为“应试教育”更加严重的为16.7%。这些数据显示,城乡中小学教师对新课改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认同度不是太高。

新课改在高中成效最差

调查显示,新课改在城乡之间、中学和小学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有62%的老师基本认同“新课改在城市还可以,问题主要是在农村学校”的观点。有部分教师反映新课改之后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对教材的适应难度较大。

对于不同学段,教师们认为小学的新课改开展最好,其次是初中,高中的成效较差。

关于“新课改实施中主要问题”的回答,认为“评价和考试没有变”居第一位、“教育资源不足”居第二位、“师资培训跟不上”居第三。教师能力不足、领导工作不力、推进速度过快等,都是影响新课改实施的重要因素。教师矛头指向的主要是高考制度,认为高考制度不改革,素质教育缺乏外部环境,新课改理念就很难实现。而农村教师更多关注资源不足和缺乏师资培训的状况。

新课改应当探索自下而上的推进方式

“对于影响亿万青少年的课程改革而言,10年是一个重要节点。课程改革应该成为上下互动和相互调适的过程。”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王丽在完成问卷整理后最大的感觉是,课程改革很难用“成功”或“失败”这样的传统二元思维来评价,教师对新课改总体评价较低,与新课改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及配套机制密切相关,尤其是制约新课改实施的最大瓶颈——高考体制,这是新课改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王丽认为,目前新课改采取的主要是自上而下行政动员的方式。下一阶段的改革,是否可以探索以学校改革为主的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推进之路,从而使课改真正成为促进学校变革的内在动力,政府则以提供教师培训、资金支持等有效支撑为主,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改革策略。本报记者李新玲十年课改:超越成败与否的简单评价

2011年10月14日 21:18

来源:21世纪教育研究院

字号:T|T

1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10月14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新教育研究院、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

联合举办的“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论坛主办方与中国教育网合作开展关于“教师对新课改的评价”的网络调查。

该调查涉及到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同度与十年课改效果的总体性评价。调查数据显示,74%的教师认同“合作、自主、探究”新课改的理念,说明新课改的理念确已深入人心。对“您所在学校新课程改革开展得怎样”的提问,有63%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新课改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得到积极的开展。

调查还反映出,教师的学生观发生了很大转变。数据显示教师自认为与学生关系“非常好”的占30%,“比较好”的占58%。这些结果表明,教师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且与学生建立了良好关系。

教师们对新课改的实际成效的评价没有那么高,与对新课改理念与开展状况的高度认同形成鲜明的对比。该调查显示教师对课改的总体评价表示“很满意”的仅为3.3%,“满意”的为21.3%,即只有约1/4的教师表示满意。

在对“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的改变上,21.7%的教师认为“有改变”,40.3%的教师认为“差不多”,还有25%的教师认为“比过去更难”了。另外,有高达73%的老师认同“新课改后学科知识体系不够系统,教学难度加大”的意见。

调查显示,新课改在城乡之间、中学和小学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有62%的老师基本认同“新课改在城市还可以,问题主要是在农村学校”观点。更有部分教师反映新课改之后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对教材的适应难度较大。

与此同时,为了解当前公众对中小学教学的感受及评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又与新浪教育频道联合举办了2011年中小学教学公众满意度调查。

该调查显示:公众对小学的课程和教学满意度高于初中,后者又好于高中的课程和教学满意度,表示很满意、比较满意的比例依次为:17.6%(小学)、13.8%(初中)、12.4%(高

中)。公众对三个教育阶段的课业负担均不太满意,不满程度明显超过了课程和教学评价,表示很不满意、不太满意的比例依次为:66.5%(初中)、61.7%(小学)、58.2%(高中)。在中小学三个教育阶段中比较两类的评价,尽管公众对高中课程和教学的认可程度最低,但却对其课程负担评价相对最高;尽管公众对小学课程和教学满意度最高,但却对其课业负担最不满。

此外,家长认为孩子对教师的满意度评价,小学教师好于初中教师,初中教师好于高中教师。表示很满意、比较满意的比例依次为:36.1%(小学)、29.5%(初中)、24.1%(高中)。与前两项评价相比,教师素质受到的肯定明显较多。

基于以上两个调查,调查方认为十年课改应超越成败与否的简单评价,对此,调查方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1、探索自下而上的新课改推进方式。下一阶段的改革,是否可以探索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教育家办学相结合,以学校改革为主的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推进之路,从而使课改真正成为促进学校变革的内在动力,政府则以提供教师培训、资金支持等有效的保障条件为主,以及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等等,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改革策略。

2、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要加强校本培训和区级培训的力度,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有条件接受培训;要减少课改专家学者的宏观性的理论培训,针对教师的实际生存状态和课改实施层面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探索分层、分专题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探索由一线优秀教师和校长来担任培训人员的机制。另外,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给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接受培训与发展的机会。

3、加快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当前需要注重对评价与考试制度的研究,探索能够结合实践、适宜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特点的评价方式。同时,应加快高考改革制度的步伐,突破

这一改革瓶颈;深化中考和小升初入学制度的改革,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

4、建立教材听证制度和教材选用委员会。应当建立由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家长组成的教材选用委员会,并且建立由校长、教师、专家及社会公众参加的听证会,以健康的教材选用机制倒逼教材改革,促进教材出版的良性竞争,斩断教材利益分配链条。

一座重点中学的课改进退:改革是逼出来的

21世纪经济报道马晖北京报道 2011-11-05 01:19:24 评论(1)条随时随地看新闻核心提示:改革进行过一段时间之后,事情开始有了变化:有些老师不能够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开始有怨言。

北京,深秋的一个下午。一场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会场里,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校长。

互动环节,台下一位听众拿过话筒问:“我所在的学校办学条件非常好,老师学历也高,可对于课程改革却没什么动力,原因何在?”

台上的嘉宾回答,因为你们过得“太舒服了”。会场里响起一片善意的笑声。

2001年,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发,一场由教育部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拉开帷幕。

这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重燃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求。

2010年,新课程改革十周年。在总结反思过往十年的改革历程时,有识者发现,十年来各地涌现出的“课改典型”,多为一些边远农村地区的薄弱校。

反而是曾被视为基础教育金字塔尖的一线城市老牌名校,却鲜有锐意改革者的身影。

像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等城市重点中学如此优渥的办学条件,对于杜郎口中学这样的乡村学校而言简直不可想象。“你们这么舒服,还有什么改革的动力?”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

慧生研究员反问道。

而即使对于有志于课改的优质高中而言,由于升学率是一根不可触碰的红线,改革的动力往往因升学率的变化而化为巨大的压力,最终使改革不得不回到原点。

1.深二高的“小步舞”

这位名师经常念叨,新的课程改革谁也不知道效果怎样,可要是学生成绩掉下来考不上北大清华,“那不就是我的责任了”?

尽管时间过去3年多,现在,张翔仍能清楚地记得自己初到山东杜郎口中学时的情形,“秋冬季节去的,天冷,可课堂气氛那真叫热闹。”

张翔,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简称“深二高”)的一名老师,他所在的学校是深圳市政府重点投资建设的一所市属全寄宿制高中,2007年9月开学,现有学生近4000名。

“校领导发现学校若想持续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因为现在的成绩还是像过去那样靠‘拼体力拼出来的’。”该学校的一位老师表示。

跟国内其他重点高中一样,面对高考,深二高的老师们最犀利的武器还是“满堂灌”,把所有题型、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在短期内记牢,并根据高考出题特点进行有选择的模拟训练。有老师笑言,“我们管这个叫‘大运动歼灭战’。”

“我们推动新课程改革,就是想改变中国课堂里的这种糟糕情况,把课堂真正还给孩子。”新课程改革的倡行者、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教授在一次讨论新课改的论坛上说。

2001年,教育部推出新课程改革。在新课改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表示新课程改革的诉求,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重燃孩子对于知识的渴求。

2008年左右,杜郎口中学的改革进入到教育部门视野,报刊上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相关

报道。“我们校长看到了杜郎口中学的报道,觉得是今后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他本人也有改革的想法,想要向着这个方向去改。”张翔说。

当年9、10月份,深二高就陆续派出由学校中层干部所带领、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考察小组,赴杜郎口中学交流学习。去之前,学校领导明确表示,如果对方的经验真的好,“我们就要参照去改,要真做!”

张翔是第二批考察组中的一员。刚到杜郎口中学,有着丰富授课经验的他马上发现,这里的课堂跟过去自己见过的都不同:教室里三面墙都挂满黑板,学生分成小组而坐,自己上前面去讲这堂课的知识点,底下坐着的学生随时发问,还可以互相讨论,课堂气氛非常热闹。

他当天全程旁听了一节数学课,讲的是二次函数,学生在上面讲,知识点有,表达也很清晰,同学的提问也很靠谱。他还特意留心观察,想看看有没有所谓的“差生”因听不懂而不参与讨论的,结果令他吃惊——全班40多个孩子,没一个走神开小差的。

更令他吃惊的是,整堂课上根本看不到老师的影子,只有学生自己在上面讲。后来,才知道老师其实也在教室里,不过是在旁边默默看,成了旁观者。

“搞的真是不错,上课变成了一个很好玩的游戏,当时我就感慨,要是课堂都能够这么改,中国教育就有出路了。”张翔说。

这样的触动并非他一人独有,其

他赴杜郎口中学考察的深二高老师都有类似感触。在参观杜郎口中学之后,不久,深二高的校领导就决定加快推进课堂改革,借鉴考察中学习到的一些经验,尝试在学校里打造“高效课堂”。

首先,教室里的布置变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桌椅也按照小组划分拼在一起。“不过,没有跟杜郎口那样在教室墙上都挂上黑板,毕竟学校是新建的,太漂亮了,弄一堆黑板也不像话。”有学校老师笑着说。

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方式也有变化,过去的“满堂灌”被更多的师生互动所取代,老师只是在一堂课开始时讲些内容,然后学生就老师所讲内容进行互相讨论。

然而,改革进行过一段时间之后,事情开始有了变化:有些老师不能够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开始有怨言。有位来自内地名校的高三数学老师,他在原来的学校是绝对的教学权威,年年把高三关,所带毕业班在高考从来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每年高考他班上总能考上一二十个北大、清华的学生。

这位名师经常念叨,新的课程改革谁也不知道效果怎样,可要是学生成绩掉下来考不上北大清华,“那不就是我的责任了”?

逐渐地,原来热烈的课堂讨论也变成一种形式,“满堂灌”开始回潮。

“起初校领导支持改革,有改的冲动,后来真正做起来发现出了不少问题,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并不是简单说说就可以,需要耗费很多心力。”谈及学校的变化,张翔这样解释。

一场课堂改革,从激情澎湃始到渐趋平淡终,并没用太长的时间。

2.课改十年盘点:农村领先城市

包括杜郎口中学在内的许多农村学校,之所以能在新课改方面取得成绩,多是由于现实环境所迫。相较于杜郎口中学而言,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二高有着太好的办学条件。

新课程改革自2001年启动以来,迄今已十年。

有参与到这场改革的教育界人士发现,近年来各地陆续涌现出的新课改典型,多是边远农村地区的薄弱学校,比如山东杜郎口中学、山西绛县中学、内蒙古乌丹五中等。反而是曾被视为基础教育金字塔尖的一线城市老牌名校,却鲜有锐意改革者的身影。

为什么课堂教学改革,总是那些条件和生源都很差的边远农村学校做得好?城市中学,特别是城市重点中学怎么就做不了改革的示范学校?怎么在教育改革方面,总是农村学校领

导潮流?

“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是从崔校长本人对学校处境深刻了解前提下,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正像他说的那样,你不改也死,不如横下心来试试,兴许能杀出一条活路。”有熟悉杜郎口中学改革进程的教育部官员表示。

“1997年我来这个学校当校长,当时有个背景,我这个校长再改变不了,学校就会被撤并。”崔其升说。

那时的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农村薄弱校。师资力量非常匮乏,有一多半的教师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小学调过来的。这样的教师水平,很多学生说听不懂老师讲的,“因为好多老师自己都没弄明白”。

所以,杜郎口中学的第一项改革,就是大大压缩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时间,由过去的“满堂灌”改为“35+10”模式,即老师上课时先讲10分钟,剩下35分钟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自己讲。后来有一段时间,甚至推进到“45+0”,完全不要老师来讲。而从让学生自己做“小先生”开始,崔其升逐渐总结出一套“三三六”的自主学习体系。

“我一没有高深的理论,二没外出参观学习。我们的教学改革,就是基于学校现实,为了改变当时的被动局面。我们的每一步改革,都是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校当时的条件进行的。”崔其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有学者认为,学校推行课程改革的动力一定源自本学校的现实情况,基于包括学校校长、教师在内的共同体产生的对于改革价值共识的认同。

“你看别人的改革经验很激动,但你是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认同?你的这个认同是不是与自身成长的经验相结合?你的学校生存发展有没有面临危机?没有内在认同、没有生存发展的危机,学校怎么会有主动改革的长久动力?”上述学者表示。

的确,包括杜郎口中学在内的许多农村学校,之所以能在新课改方面取得成绩,多是由

于现实环境所迫。相较于杜郎口中学而言,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二高有着太好的办学条件。

一座重点中学的课改进退:改革是逼出来的

以学校人员配备为例,该校建校之初就按“名校办新校”方式,从同城其他几所“牛校”抽调骨干力量组建而成。

现任校长邓世平,此前是深圳实验学校(深圳排名前三甲的名校)的副校长;任课老师也多是其他重点高中的老师,另外学校还从全国择优招聘了多位名师,学校仅特级教师就有7名。

而在硬件方面,深圳市也是出手大方,财政大力支持。深二高在建的一个学生艺术中心,投资额就达到1.4个亿。

深二高如此优渥的办学条件,对于杜郎口中学而言简直不可想象。“你们这么舒服,还有什么改革的动力?”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研究员反问道。

还有老师将学校推行新课改不利,归咎于高考升学率的束缚。

“市里面掏了这么大一笔钱,教育局给学校的定位起点也很高,如果学校在升学率上有什么闪失,是说不过去的。”上述老师表示。

类似的情况,在深圳教育界有过前车之鉴。

曾任深圳中学校长的王铮,任内七年推行旨在培养学生个性和素质的改革,深受学生欢迎。2009年,作为全国唯一的学校代表,还在“全国课程改革经验交流工作会议”上发言。然而,由于深圳中学的高考升学率从全市第一落到了第三,遭致很多人不满,王铮被迫离开深圳中学,其推行的改革在后继者手中也多有被喊停。

“升学率只要掉下来,上级压力、社会压力、舆论压力,甚至学校内部老师的压力,就全都来了,”张翔说。因为老师孩子一般都在自己学校,他也不愿意把升学率搞得太低影响自己孩子考大学。

无疑,优质高中推行课程改革,升学率成为一根不可触碰的红线。

深二高副校长鲁江在一篇名为《关于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反思》的文章中也写道:“显然高考的压力使课改成为老师们带着镣铐的舞蹈、是在刀尖上跳舞。看来,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在新课改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对此,有学者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过多地强调高考升学率对课程改革的掣肘,是很多校长、局长们不思进取的“一个借口”。

这位学者举了个简单的例子:中国高等教育早已没有升学率的考核压力,但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学这么多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老师满堂灌,一本讲义用十几年,学生考前突击背笔记,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3.“新课改特区”

“过一阶段之后,国际班的开设将在潜移默化中对这所学校发生影响,”有学者表示,“这就是所谓的‘一校两制’的倒逼机制。”

深二高的“小步舞”如何跳下去?

在张翔看来,当学校推进课程改革面对各方利益撕扯之际,不妨先从试点开始,“可以先搞一两个班来示范,尝试建立新课改特区”。

他构想的改革方案是:在全校高一年级选择一两个试验班进行新课改试点,这些班级不能是所谓的“尖子班”,因为必须要有一个相似的平行班级可以跟它对照,试验才有价值。

同时,在全校公开招募有改革冲动的老师当这个实验班的老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组成教学班子。这个教学班子应涵盖所有科目,不能仅仅是个别科目的老师参加。

据他估计,学校里应该有一些年轻老师愿意尝试,因为他们身上“没那么多包袱”。

在这个试验班上,可以充分借鉴杜郎口中学等学校的成功经验,依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老师讲授,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学校现有的科研处的力量,持

续跟踪试验班的进展,给予必要的理论指导及调研,同时还可起到纠错作用。对于这样的试验,设计者自认成功把握性非常大,“搞个一年左右,效果基本可以看出来”。

对于张翔的改革设想,一直在推动新教改的相关人士表示“乐见其成”。

教育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即便管理者有迫切的改革愿望,然而老师中有不少佼佼者实际上是现实不合理教育现状的受益者,甚至他们本身就是不合理教育的重要推手。

因此,要教师团队对改革形成集体认同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主事者多会遭遇很多障碍。这时,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学校的管理文化、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家校合作以及社会舆论环境的引导等等,都将面临重大挑战。

学校启动重大的涉及每一个教师、每一个课堂的教学改革,往往不宜操之过急,往往需要的是润物细无声,需要的是渐渐的量变。

“量变一旦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它的后劲,它的成效,有时候会超乎你的想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教授在一次讨论新课改的论坛上说。

除此之外,现在,城市中学特别是城市重点中学纷纷在内部开设国际班,这样的举措对其自身的改革,亦有推进之功。

深二高就专门办了一个出国班,让有志于出国留学的学生,能够尽早转换学习轨道。学校开设这样的班可能有多重动机,比如从经济收入因素,或是替部分学生寻出路,但毋庸讳言,国际班的存在对于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有些触动。

“可能开办国际班头一两年还看不出来,但是过一阶段之后,潜移默化中对这所学校发生了影响,”有学者表示,“这就是所谓的‘一校两制’的倒逼机制。”

既去过杜郎口中学也见识过国际班的张翔觉得,将课堂还给孩子充分发挥他们能动性的新课程改革,其大方向是绝对没有错的。

“这个大趋势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以后就是看谁走得比较漂亮,不见得是走得多快。”

他信心满满地说。

(文中张翔为化名)

体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5篇

体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5篇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都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实际上教师更应作长流水下面是我收集推荐的体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精选体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一) 20xx年x月x日—x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体育骨干教师技能培训为期x天的体育教师业务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学校体育热点、体能训练方法、业余训练方法、专项技术教学训练方法、观摩学习。通过这次培训给予了我们体育教师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一个个教学资源实例、一个个有效教学的,使我们在感悟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教学技能和运动训练水平。 此次培训我带着一种责任和压力而参加的。我们每一位学员都非常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在教学能力、理论水平上上一个新台阶。在培训中,xx学院xx学院副院长xx教授为我们开设了一堂如何上好体育课精彩讲座。丰富了体育课堂展示了体育教师多才多艺的一面,也让技术动作更加的直观,给我们今后的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还聆听了xx学院x教授的运动训练体制等、在这些讲座中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当前的体育改革动态和文件精神,而且也理解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怎样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怎样做好每一个技术动作等等。我经常在领导、专家们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的实例中产生一些共鸣,从而让自己能从理论的高度来解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现象。通过领导专家的点拔,困扰了许久的一些教学问题也迎刃而解。讲座中我们还不时的观看了优秀体育课

图片,更直观地认识如何上好体育课,拓宽了我的视野,更新自我理念,使我在体育教学中有了新知识、新思路、新方法。 四天的培训虽然结束了,可带给我的思考与学习才刚刚开始。当我来参加这个培训之前,只是抱着学到一些新东西的想法,可培训结束的时候,我们心中都明白,在这里所收获的远超出预计的设想。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如何设计出高水平的教学设计,上出高效率的课?只有我们体育教师的观念转变,把适应新的课程方法和理念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达到我们的追求的"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 通过这次培训我也真正感受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赋有的责任,我们从领导、专家身上不但学到了教学本领,而且学到了如何为人师。我知道培训只是一个引领,一个导航,主要是靠我们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本人”,年轻的老师们,努力吧!新课改给了我们成长的挑战,同样也给我们一个磨砺的平台。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为做一名优秀的体育老师而努力! 参考体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二)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光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主角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理解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从教育局领导到学校校长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理解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体育教师培训材料

体育课教师如何运用讲解与示范 教师进修学校于喜彬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体育课的特点是:主要以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作为教与学的手段、方法。讲解与示范是体育教师传授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使学生建立正确技术概念的基本途径。所以,教师讲解示范水平与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同样的教材,采用不同的讲解与示范,收到的效果有很大差异,下面粗浅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讲解的方式 体育教学中,讲解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语言向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动作名称、方法、要领和要求等,以指导学生掌握动作的基本技术、技能和进行练习的一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准确、完整地了解所学技术动作的全过程。它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要、最经常的一种方式。因此,对于讲解的要求很高。 1、讲解要首先抓住教材关键,突出重点、难点 教师在讲解时要根据不同项目内容和要求,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动作的关键,对技术动作的重点环节部分,力求讲得透彻,使学生牢固掌握。如:在讲解如何提高学生耐力跑的能力时,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跑动技术、呼吸方法;重点讲解学生跑动过程中运用全脚掌着地,迅速过度到前脚掌支撑蹬地后扒;懂得处理“极点”现象。对于难点部分,应逐步讲解,各个突破,必要时要引用图表、数据、事例、形象的比喻等,帮助学生对难点部分加深理解。例如:做体操支撑跳跃时,学生往往推手慢,教师可把器械比喻成一块烫手的铁板,手触器械后立即推离,从而建立快速有力的推手动作概念,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2、讲解要准确精炼、生动形象 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掌握语言技巧,运用贴切有趣的比喻进行教学。讲解的内容必须正确,具有科学性。用最精炼的语言(术语)、最短的时间,把技术动作的概念、要领,直观形象

体育课听课记录评价

评课记录 教学内容:携绳跑 一、教学理念及课中渗透 本课通过游戏的方式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长,健康第一的思想在课中有了很好的体现。 二、目标实施情况 以合作学习为目标,课中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练习,学习热情高涨。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综合素质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学到知识,发展体能,学生身心健康得到锻练。 三、教材处理 通过两人合作,内容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会课堂中合作,延伸合作精神到课外,来完成教学目标,教材通过大量的游戏和民间传统项目来处理合作教学内容,比较合理、科学。 四、教法选择情况 根据新理念,运用新教法,其中一些很好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1、设疑置问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问题意识突出,如课的开始,围绕合作学习,设疑置问让学生回答,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个人价值。课中学生带着问题练习,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给学生很大自主学习空间,准备活动内容自由选择也可创造练习形式,多人练习形式自主选择,自主练习。 3、本课的主题就是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4、鼓励引导学生明显,课中教师激励学生,营造浓厚学习气氛,对摔倒学生的鼓励能重树信心,对败不馁的品质得到很好的发扬。 5、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使同学们在情感交流中得到人际关系的提高 6、组织学生互评,课中多次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和学的效果。 五、师生互动 教师以一个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教师积极参加到学生游戏练习当中,师生之间零距离接触产生了很好的教与学互动。 六、不足与建议 本课合作为主题,对学生培养合作精神有一定的提高,但合作的深度不够。希望进一步挖掘。 场地器材:充分利用变化新颖一材多用改革创新

体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doc

体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体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体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 转眼间,为期五天的培训结束了。在这次培训中有幸聆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让我收获颇丰。 首先转变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人们都说,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体育教师也是如此,只有认识到了体育课的重要性,理解了体育课的实质和意义,才能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研究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多学习和掌握与体育有关方面的知识,练就一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娴熟地驾驭体育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及时地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得到有效改善,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通过这段的培训,我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犹如井底之蛙。我随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陈旧僵化的理念,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完整的社会人,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需要我们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条件。培训是我更进一步地明白了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通过学习,让我茅塞顿开。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与时代同行。我们的课堂变革与学校变革,都与社会变革血脉相连。通过学习,我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转换。希望今后的我能够立足课堂,跨越时空,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时代性和社会性。体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 一、体育老师要找准定位,悉心言传身教。 教师的职不仅仅局限于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转向引导、影响、了解、激励、鼓励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服从于“培养人”这一教育的大目标。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以使他们将来能够精力旺盛地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加强科研意识,提高反思能力。

体育教师专业理论学习资料

体育教师专业理论学习资料 第一部分体育基本知识 1、奥运会的由来与发展?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时代,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奥运会每四年一届,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纪录的第一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共举办了293届。 自1896~20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共举行了24届,因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断3届(1916、1940、1944)。 欧洲举办了14届;美洲举办了6届;亚洲举办了2届;大洋洲举办了2届。 第1 届奥运会仅有13个国家的311名男运动员参加,有9个比赛项目,42 个单项。到2000年第27届奥运会,参加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00个,参赛的男女运动员超过万人。 2、国际奥委会的主要宗旨是什么? 和平、友谊、进步 3、国际奥委会宪章、格言、会旗分别是什么? 奥林匹克宪章,亦称奥林匹克章程或规则,是国际奥委会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而制订的总章程。第一部章程的倡议和制订者是顾拜旦。1894年6月在巴黎国际体育会议上正式通过。主要内容是奥林匹克运动基本宗旨、原则、以及举行奥运会的有关事宜。数十年来,曾多次修改、补充,但由顾拜旦制订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未变。 奥林匹克格言,亦称奥林匹克座右铭或口号,系奥林匹克运动宗旨之一。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顾拜旦一位密友迪东于1895年提出的。他将这句话刻在他所办学校的门楣上。顾拜旦对此颇为赞赏,经他提议,1913年获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将它定为奥林匹克格言。1920年它又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此外,也有把"体育就是和平"、"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作为格言的。 国际奥委会的会旗。旗为白底无边,中央有五个相互套连的圆环,即我们所说的奥林匹克环。环的颜色自左至右为蓝、黄、黑、绿、红,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国际奥委会会旗系1913年根据顾拜旦的构思而设计制作的。 4、国际奥委会的第一位中国委员是谁?历年的中国委员是谁?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主要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 1.增进身体健康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 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二)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三) 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四) 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五)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学习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技能目标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2015体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15 体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提起体育教师,人们的印象往往就是身材高大、嗓门洪亮,处事干脆利索、还能吃得苦,霸得蛮。甚至还有一小部分人会错误的认为,体育教育,就是锻炼身体的教育,体育老师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 本人一直觉得,体育教师就应该具备那种雷厉风行、言出必行、说一不二的个性。课堂上,要能管理得住学生、把握得住课堂、完成得了任务,似乎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服从、听从,不能有太多的想法,不能有太多的自由。 这一次的“国培行动”,我认真的学习了所有的课程,尤其是“教师的智慧”这一章节,让我大有收获,感触良多。有的体育教师的工作不细致、心思不细腻、上课不细心,处理问 题粗糙,没有耐性,对学生总是呼来喝去,批评、惩罚的手段用得很 多,激化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本人一直固执的认为,教师和学 生之间是存在一定矛盾的。)激发了学生的叛逆,为体育课堂埋下了隐患。其实,有时候,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本人就自己的理解,谈谈对“智慧型”体育教师的看法: 一、体育教师的“管理智慧”: 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备考资料历年真题考试心得模拟试题传统的体育教学 模式,都是老师的“一言堂”,只能是老师发号施令,学生只有服从的义务,而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学习的主动性渐渐地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要由以往的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席位”,从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平等、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我们要树立“以人为

本”的思想。使我们永远是学生的朋友,平等的交流。为管理引导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教师的“语言智慧”: 体育老师“呼喝”的语言,在老师与学生当中筑起了一道深深的沟壑,严重影响了师生 之间的交流,而幽默风趣的话语,以及简单易懂的讲解,贝唯更有效的吸引学生,让体育课堂变得更和谐更高效。例如,有的学生行为习惯不好,喜欢随处席地而坐,如果老师幽默的说:某某同学,到处都有凳子可以坐,其他同学可就没有那么幸福了,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他会有些不好意思,但肯定不会和老师产生对立的情感。 三、体育教师的“表扬智慧”: 每个班都会有令体育老师头痛的“懒虫”,尤其是高年级的女生,普遍是好静的超过了好动的。其实,并不是她们都那么好静,主要是她们在体育课堂上找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因为体育老师的要求过高,而能让老师满意的,能得到老师肯定和表扬的人,总是那么几个老面孔,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好静”了。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靠一句优美的赞扬,就能让我活上一个月。如果某学生的一次尝试失败了,老师多给他一个笑脸,一句关心,一声鼓励,少一个白眼,少一句责备,相信,他们会一次一次努力的奋斗下去,而不是带有逃避性质的“好静”。对于一个“智慧型”体育教师来说,光做到以上几点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得继续努力,继续发现和创新,争取让我们的体育课堂成为孩子们充满欢声笑语的天堂。

体育活动记录

学习目标:积极参与游戏活动,轻松自然地进行自然地形跑。 学习内容:游戏自然地形跑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积极参与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和学生一起复习贴烧饼游戏规则。 3、组织学生围成一个圈进行游戏,学生游戏时老师及时提醒要求,巩固学生对规则的理解。 4、提出分组要求,组织学生分组游戏。(由指定的学生全权负责。)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深入熟悉游戏规则,知道游戏要求。 3、全组围成一个圆按规则进行游戏。 4、全组分成两组,由指定的同学负责游戏,扩大活动的比例。 5、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正压腿、弓步压腿、坐压腿三种柔韧练习。 二、自主选组、自主练习 教师活动:1、讲解分组要求(按体能分组,3—6人一组;选好组长;纵队排好,组长在前。)组织学生分组。 2、提出自然地形跑的要求:(合理选择场地和速度;合理控制路程;注意跑时纪律;注意呼吸,轻松自然;时间由老师控制。) 3、观看和指导学生进行自然地形跑。 4、向小组长了解每一组的完成情况。 5、组织学生柔韧放松。 6、小结整节课的学习情况。 学生活动:1、仔细听好分组要求,自主选择伙伴,选好组长,排好队。 2、认真了解自然地形跑的要求。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然地形跑,体验不同地形的跑步动作。 4、小组长交流自己一小组的跑步情况,管理感受。 5、听口令进行柔韧放松。

学习目标: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发展跑的能力 学习内容:游戏:大渔网、黄河长江、绕物接力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大渔网游戏。 3、提出柔韧练习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口令进行二路纵队行进走。 3、分成两大组进行游戏,体验很多人一起合作游戏的方法。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柔韧练习,充分活动各关节。 二、黄河长江练反应 教师活动:1、讲解分组要求(找一个速度和自己相近的伙伴、找到自己所站的位置)组织学生分组。 2、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指定各组的名称。 3、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4、向学生阐述这个游戏的作用。 学生活动:1、仔细听好分组要求,自主选择伙伴,找到位置站好。 2、明确游戏规则、明确自己一队的代号。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快速起动。 4、认真了解这个游戏对短跑的作用。 三、绕物接力练奔跑 教师活动:1、启发学生制定游戏规则。 2、组织学生尝试游戏。 3、启发学生合理安排小组力量,组织学生比赛。 学生活动:1、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 2、按次序尝试游戏,体验轻松自然的快跑。 3、合理地安排好每个队员的比赛次序,努力争取比赛胜利。

体育教师业务学习笔记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业务学习笔 记

业务学习笔记 体育教师成长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几年来,一大批体育院系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任教,除了必须经历一个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的过程,更要求他们主动完成从学院知识到新课程理念的衔接,真正理解和掌握新课标理念,并在教学中实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变。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新教师都会面临许多困惑,如,怎样组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如何开发利用校本教 材?如何以学生为本实施教学?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他们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实践中,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而予以解决。为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融入到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去,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和调查,提出新教师需要注意的几个方 面,给他们以借鉴,使其少走弯路,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一、主动学习,勇于实践,树立“做中学”的学习理念 它要求体育教师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对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教师,首先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主动更新知识的意识。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是让教师接受新课程理念,理解新课程,因此,新教师要积极开展自主研修课程理论,了解新课程中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不同结构及相互关系,熟练掌握运用新课程标准理论,结合本校场地、器材、学生具体情况,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准备好教材内容和所要采取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反思和学习,借鉴他人教学方法,实践和磨练,积累教学资料,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新课程标准为教材筑就了框架,教材又是联系实际教学的一种媒介,新教

体育组集体备课记录

体育组集体备课记录 (第三次) 时间:2013年下期第三周 地点:术科教师办公室 中心发言人:吴志宏 参加人员:体育组全体老师 备课内容:《绳的游戏》教学设计(水平二) 教材分析: 吴志宏:学生通过学习,达成以下目标:1、使学生在活动中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练习,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发展学生灵活躲闪、快速通过的协调性、灵活性。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互相合作、共同提高的优良品质。本课所学的《绳的游戏》以体育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突破口,将日常生活体育项目引入课堂。并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健身,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享受,在活动中健康成长。本课的学习内容,技术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勇气、意志来完成学习任务。 本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个性差异,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主要围绕“绳”设计了既动脑、又动手的趣味游戏。绳子是学生日常生活喜欢的民间体育项目,它能发展学生灵活躲闪、快速通过等钻、爬的协调性、灵活性。本课旨在通过练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自主创编、友好合作的能力。因此关于本课的教学,将合理疏导并会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科学指导。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并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本课将采用图片展示、讲授演示、鼓励提示、个别帮助、巡视指导等教法和观察演示,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实践操作、技能展示、模仿自学等学习方式。

体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体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20xx年x月x日x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体育骨干教师技能培训为期x天的体育教师业务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学校体育热点、体能训练方法、业余训练方法、专项技术教学训练方法、观摩学习。通过这次培训给予了我们体育教师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一个个教学资源实例、一个个有效教学的,使我们在感悟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教学技能和运动训练水平。 此次培训我带着一种责任和压力而参加的。我们每一位学员都非常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在教学能力、理论水平上上一个新台阶。在培训中,xx学院xx学院副院长xx教授为我们开设了一堂如何上好体育课精彩讲座。丰富了体育课堂展示了体育教师多才多艺的一面,也让技术动作更加的直观,给我们今后的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还聆听了xx学院x教授的运动训练体制等、在这些讲座中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当前的体育改革动态和文件精神,而且也理解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怎样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怎样做好每一个技术动作等等。我经常在领导、专家们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的实例中产生一些共鸣,从而让自己能从理论的高度来解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现象。通过领导专家的点拔,困扰了许久的一些教学问题也迎刃而解。讲座中我们还不时的观优秀体育课图片,更直观地认识如何上好体育课,拓宽了我的视野,更新自我理念,使我在体育教学中有了新知识、新思路、新方法。 四天的培训虽然结束了,可带给我的思考与学习才刚刚开始。当我来参加这个培训之前,只是抱着学到一些新东西的想法,可培训结束的时候,我们心中都明白,在这里所收获的远超出预计的设想。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如何设计出高水平的教学设计,上出高效率的课只有我们体育教师的观念转变,把适应新的课程方法和理念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达到我们的追求的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

体育教师业务学习笔记讲解学习

业务学习笔记 体育教师成长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 挑战。特别是近几年来,一大批体育院系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任教,除了必须经历一个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的过程,更要求他们主动完成从学院知识到新课程理念的衔接,真正理解和掌握新课标理念,并在教学中实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变。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新教师都会面临许多困惑,如,怎样组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如何开发利用校本 教材?如何以学生为本实施教学?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他们在新课程标准下 的实践中,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而予以解决。 为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融入到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去,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和调查,提出新教师需要注意的几个

方面,给他们以借鉴,使其少走弯路,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一、主动学习,勇于实践,树立“做 中学”的学习理念 它要求体育教师具备坚实的基础知 识、专业知识,对教师的教育学、心 理学知识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 作为新教师,首先要有主动学习的意 识,主动更新知识的意识。实施新课 程的关键是让教师接受新课程理念, 理解新课程,因此,新教师要积极开 展自主研修课程理论,了解新课程中 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 课程的不同结构及相互关系,熟练掌 握运用新课程标准理论,结合本校场 地、器材、学生具体情况,认真钻研 教材,仔细准备好教材内容和所要采 取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反思和学习,借鉴他人教学方法,

实践和磨练,积累教学资料,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新课程标准为教材筑就了框架,教材又是联系实际教学的一种媒介,新教师一定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灵活运用教材。要在教研组的计划基础上认真制定好自己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写好自己的课时计划。各种知识的难度控制应以课程标准要求为能力层次来界定(新教师应充分了解、综合应用)。特别是在写课时计划,要在每个课时计划中安排一定的数量的备用内容,以备在客观条件改变时把课上完整,完成教学任务。 新教师们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更要密切关注教学过程,不断地自我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在反思过后再实践,

最新体育教师学习心得体会5篇

最新体育教师学习心得体会5篇 最新体育教师学习心得体会(1) 通过听教学专家教授的讲座,结合自已从教的教学经验,我深深地认识到上好一堂体育课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这里面需要任教教师付出辛勤的汗水和智慧。下面我说一说学习的感受: 一、新的课标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体育教师要支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 二、我认为教师上好一堂体育课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通过上这堂课,我让学生学会了哪些内容,达到了什么样的目的。如果教学目标没有完成,那么,不管教法多好,教态多么美丽动人,这堂课注定是不成功的。一堂课上完,学生学会没有,有多少人基本学会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 三、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要求是师生互动,这里面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包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地向学生传授一些技能、技巧和锻炼方法,而学生缺少主动参与、探究和合作学习。另一个问题是采取“放羊式“教学,教师上课后给学生发放体育器材,让学生自已去玩,这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毕竟还不成熟,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起到组织、主导作用。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充满兴趣,这个学习过程是愉快的,学习结果也会令人满意。但要避免片面追求热闹场面,简单地认为学生笑了、动了、气氛热烈了这就是好课。体育课不是单纯的玩,它要求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体育知识和技能,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五、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学。比如在跳跃这节课中,我就采用了模仿青蛙跳为教学内容。因为孩子们都见过青蛙,而且也喜爱青蛙,在这节课中,我用情景式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创设情境,结合现实出现的“捕蛙”情况,让学生去讨论研究和处理。学生在这节课中练习了各种跳跃动作,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

综上所述,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就是根据体育课的需要把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提炼、转化为体育课程内容的过程。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学校体育资源情况、学生体育需求与兴趣, 以及教师专业能力, 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 进行的一个持续和动态的体育课程内容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3.1.3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主体 所谓主体,就是“在活动或关系中起着主要作用的人” 。 L 剐长期以来,由于教材编写者、课程专家、理论工作者等所编制、开发的文本性材料及教学用具, 经常被作为学校主要的课程资源, 所以人们也就认为他们是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但是随着教育与课程理念不断更新, 教育与课程实践不断发展, 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己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目前理论界一般认为,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除了包括原来的课程与教材的编制者、课程专家、理论工作者外, 首先应该包括最重要的主体—教师, 此外还应包括学校管理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等。 与国家课程资源开发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的特点相比较,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策略充分尊重和满足广大师生以及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环境的独特性与差异性。由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具体执行者—教师广泛参与课程决策,他们是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学校的纵向与横向体育课程中都更有可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 考虑到高校的具体教育环境, 突出高校的体育课程特色,尤其是充分尊重普通高校师生以及普通高校环境的独特性与差异性, 因而对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影响。普通高校教师和学生成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证明普通高校可以也应该成为具备不断生长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开放组织系统。 :56李定仁,徐继存 .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 [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57嘛淑奇 .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D」 . 湖南 :湖南师范大学, 2006.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这是因为 :第一,体育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经验,这是体育课程活动的重要素材,其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 第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利用、去开发, 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体育教学服务。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

体育教师省级培训方案

方案预案:________ 体育教师省级培训方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体育教师省级培训方案 1.项目背景: 根据江苏省体育局、江苏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第二期江苏省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的通知》(苏教体艺〔xx〕7号)文件精神和《xx年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培训指南》,以及《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做好xx年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省级国内培训工作的通知》(苏教师〔xx〕3 号)的要求,作为省指定培训基地,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负责承担淮安市、宿迁市普通初中体育教师303人的培训任务,特制定《xx年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2.培训主题: 提升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课余训练与竞赛方面的指导能力。 3.培训目标: 培训总目标:拓宽视野、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是本次培训的主题。拓宽学校体育工作的视野,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效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同时,融入课余训练的新领域;创新学校体育工作的思维,在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体育教育价值、目的与任务的同时,关注有运动天赋的后备人才的发掘、培养与指导;更新学校体育工作的观念,在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的同时,建立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体育人才观”。 具体目标: (1)、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版)>>的新变化与新要求;了解我省针对加强学习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等方面出台的一系 第 2 页共 6 页

体育教师培训课件

课改十周年不足三成教师对新课改成效满意 第八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中小学推行了近10年。日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新课改的实施现状以及教师们对新课改的评价进行了网络调查,并发布了《2011年教师评价新课改的网络调查报告》。 近日,记者采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中心主任吴霓,对该报告进行了解读。 不到1/10教师认为“减负”有成效 “2011年教师评价新课改的网络调查”回收问卷8213份,对其中由中小学教师填写的3740份问卷进行统计,受调查教师覆盖了全国29个省市区的城乡各级教师。 数据显示,74%的受调查中小学教师认同“合作、自主、探究”的新课改理念;63%的受调查中小学教师认为新课改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得到了积极开展。 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调查显示,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中小学教师占比52%,以小组讨论为主的占比26%,以讲授式为主的仅为22%。 形成对比的是,教师们对新课改的实际成效评价不高,对课改的总体评价表示“很满意”的教师占比3.3%,“满意”的教师占比21.3%,即仅有1/4受调查中小学教师对新课改的实际成效表示满意。 杨东平介绍,新课改的思路简单来说就是“减少课程深度,拓宽课程广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正确的趋势。然而,新课改是否改变了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高达73%的受调查教师认为“新课改后学科知识体系不够系统,教学难度加大”,47%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反而加重了,31%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在促进素质教育方面效果“不明显”,仅有8.5%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对学生负担有所减轻。

调查报告认为,除了外部环境及配套机制有待改善外,新课改的推进方式也造成了教师们“认同高、评价低”的现状。报告建议:探索以学校改革为主的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新课改推进之路,政府以提供教师培训、资金支持等保障条件为主,并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 新课改在农村和高中学校实施较差 吴霓认为,新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要形成从“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需要具备职业热情和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新课改后形成了以地方为主、国家为辅的教师培训模式。调查显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教师为8.5%,但教师对培训成效表示“很满意”的仅为7.8%。 杨东平认为,目前,教师培训存在时效不高、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容易导致培训“不解渴”。对此,吴霓建议,可以建立专家引领、立足实践、区域发展过程及时交流和总结等培训机制,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针对教师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调查显示,新课改在城乡之间、中学和小学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有62%的老师基本认同“新课改在城市还可以,问题主要是在农村学校”。报告建议,应联系撤村并校、农村教育的萎缩之状,选定部分农村地区开展新课改试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教学的实际问题。 针对课改的“城乡差距”,杨东平和吴霓均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吴霓称,农村教师的培训应在经费、机会、城市优质学校的帮扶等方面获得政策倾斜。杨东平表示,东部农村教师更易于获得城市的优质资源,且东西部农村教学面临的问题类似,以东部农村教师培训西部农村教师可列入探索路径。 此外,调查发现,教师们认为小学的新课改开展最好(占48.4%),初中次之(占20%),高中的成效较差(占8%),表明越迫近高考,新课改的实施情况越差。 “评价和考试没有变”成改革最大阻碍

体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体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体会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篇一: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高万虎 培训学习是教师的最好待遇。我非常高兴地参加了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非常感谢领导能给我们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很感激教育局给我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帮助我们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理论知识水平。 首先,老师对课程改革做了回顾,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进行了阐述。面对社会的发展,我们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然后,对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的构建以及编写依据、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行为的区别、评价体系的变化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讲解。其次,老师重点讲解了当前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分析和当前体育教学方法带来的利与弊等。重点证讲解了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并结合教学实际,在新课改下的体育课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怎样评课等,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内容。对我今后的学习有了更大的帮助。 再次,通过体育理论经验学习,使我对少儿体育有了新的认识,帮我树立了全新的理念,激发了我上体育课的兴趣。所以我对少儿体育树立起了全新的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题,把锻炼孩子身体健康为主要目标,通过各种游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根据少儿年龄发展的特点,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少儿能保持对体育的持久兴趣;加强自身体育素养和修养,加强对体育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有针对性地对探索儿童体育特征和激发儿童体育兴趣的方面下工夫。借用老师的一句话:“不要把成人的思想强加于孩子”。 通过学习重新认识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深刻内涵,通过老师的举例,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组织,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在看、听、讨论中,使过去的体育课非常的单一,课堂上教师就是全权代表,教什么,学什么,学生没有主动权,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很被动的。我们和老师一起学习和研讨,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我们体育教师的观念转变,把适应新的课程方法和理念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达到我们的追去的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总之,在这次培训中我获益非浅,也让我真正地明白了小学体育教育的真谛-------教育本质的艺术教育,从他身上让我看到了一个体育教育者应具有的素质与艺术内涵。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一直困惑于过程和结果之间,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俗语说得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专业老师的讲座使我如醍醐灌顶、余音绕梁,真好比一场及时雨。这次培训是我再学习的一个新起点,我会用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我的体育教学和体育研究中,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篇二: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心得 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体育教师的培训方案

体育教师的培训方案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为了贯彻国家、省、市、区关于体育教育的工作会议的精神,落实区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创建现代化教育的战略目标,我校在本学期,以提高体育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特制定体育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实施本方案,是为了学校开设体育课程,推动学校的体育工作;是体育教师的要求;是体育发展的要求。我校将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使之在师德、专业知识、教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逐步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 二、培训目标: 1、师德目标: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热爱教师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教学水平目标:能胜任体育教学工作,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敢于突破常规,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 3、体育目标:掌握体育知识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教研开发能力。 4、教育科研目标:掌握一定的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撰写论文能力,将体育融入学科教学中。 三、培训内容:

1、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国家、省市关于体育教育的文件,研究性理论学习,体育学科的教学法。 2、体育学科知识:体育教学的基本知识与教学实践。 3、教育科学研究: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的写作。 四、参加人员: 全辅导区全体体育教师。(包含体育兼职教师和双语教师) 五、培训方式: 1、采用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即以任务为中心,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完成各项任务,通过完成任务加以反思,提高自身素质。 2、理论学习。 3、交流研讨。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 4、观摩研讨。以课堂实践为基点,采用观摩研讨的形式,着力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六、实施计划: 从20XX年2月起实施,每月培训一次,一年完成一期。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学习体育大纲与研究性学习文件等。 第二阶段:观摩研讨。以课堂实践为基点,采用观摩研讨的形式,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第三阶段:交流研讨。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 第四阶段:总结、考核阶段。

体育教师培训个人研修计划书(新版)

编号:YB-JH-0973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体育教师培训个人研修计划书 (新版) Frequently formulating work plans can make people’s life, work and study more regular, and develop good habits, which is a habit necessary for success in doing things

体育教师培训个人研修计划书(新版) 摘要: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了制订工作计划,于是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养成一种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本内容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使用。 【篇一】 学海无涯,知识是无止境的,因此每个教师都需要终身学习。教育 工作是动态的鲜活的进步的,作为一名教师,要紧跟社会时代的步 伐,这也需要不断汲取新的理念。特制订本学期个人进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1、系统地学习并掌握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技能,掌握本学科教育 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拓宽专业知识面,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力争成 为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带头人。 2、积极参加省、市、区课改培训,把新课程理念融会贯通,使 之内化成自觉的教学行为。 3、经常走出去聆听名师、特级教师的观摩课及各种研究课,吸 取他们的精华,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 格,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体育教师培训方案

平昌县石垭小学 艺体教研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培训方案 为了贯彻国家、省县关于体育教育的工作会议的精神,落实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创建现代化教育的战略目标,我校在本学期,以提高体育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特制定艺体组体育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实施本方案,是为了学校开设体育课程,推动学校的体育工作;是体育教师的要求;是体育发展的要求。 我校目前体育教师的状况: 1、一名体育教师为体育专业,专科学历。 2、目前学校中体育教师任务比较多且重,不但进行体育教学,还在学校中充当器材管理员。 根据这一特点,经我校艺体组研究决定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使之在师德、专业知识、教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逐步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 1、师德目标: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热爱教师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教学水平目标:能胜任体育教学工作,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敢于突破常规,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

3、体育目标:掌握体育知识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教研开发能力。 4、教育科研目标:掌握一定的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撰写论文能力,将体育融入学科教学中。 三、培养内容: 1、组织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教材、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国家、省县关于体育教育的文件,研究性学习,体育学科的教学法。 2、体育学科知识:计算机的硬件维护和软件的使用,网络的基本知识与实践,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等。 3、教育科学研究:教学论文的写作。 四、参加人员: 艺体组全体成员 五、培训方式: 1、采用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即以任务为中心,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完成各项任务,通过完成任务加以反思,提高自身素质。 2、理论学习。 3、交流研讨。组织艺体组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 4、观摩研讨。以课堂实践为基点,采用观摩研讨的形式,着力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