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设施农业装备机械化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5.38 MB
- 文档页数:46
推广天地EXTENSION2015.04农 机 科 技 推 广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一、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目前,山东省设施蔬菜面积1300万亩左右,占蔬菜面积的48%。
设施农业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规模化、专业化、管理水平较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生产基地,设施绿色蔬菜、出口创汇蔬菜、名特优新蔬菜,已成为山东蔬菜的发展重点和特色。
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推广,一些高性能、低污染、高效率、低成本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如卷帘机、微耕机、节水灌溉设备和常温烟雾机等,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生态环境、满足周年生产的设施种植技术装备体系。
随着一些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和普及,设施种植效益也逐步提高,其平均效益是传统栽培的6倍左右,有的品种高达20倍,其中日光温室平均年产值在6.13万元以上,效益非常可观。
设施农业优化了种植结构,带动了蔬菜、瓜果、花卉和菌类等产业的兴起,吸纳从业人数上百万人,提升了农业产业层次,增强了农产品竞争力。
二、主要技术与装备应用情况基础设施标准化建造技术1. 设施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指各类大中小拱棚、日光温室、大型连栋温室和智能温室等,目前山东省温室还是以大中小拱棚等简易类型为主,日光温室占全部温室的30%左右,大部分是在2000年前后建造的,随后发展为相对规范化的山东Ⅳ型日光温室。
目前,寿光市深度下挖(沉)式等新型日光温室也占有一定比例。
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2. 部分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比较普遍,尤其以寿光市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
其中寿光市、巨野县、五莲县耕整地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1%、69%和58%。
五莲县、寿光市机械化植保水平分别达到47%和40%。
灌溉主要是滴灌和渗灌机械,寿光市滴灌设备发展到3.3万套,诸城市、菏泽市牡丹区分别为0.3万套和0.2万套。
移栽、直播和收获技术发展较缓慢,配套、专用机械装备缺乏,大部分地区应用上还是空白。
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措施探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日益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促进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自动化种植技术自动化种植技术是指利用现代化机械设备,对设施蔬菜的种植环节进行自动化操作。
目前,自动化种植技术已经在温室、大棚等设施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自动植物播种机、自动灌溉系统、自动施肥器等设备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设施蔬菜的种植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质量。
在自动化种植技术中,自动植物播种机是其中的关键设备之一。
自动播种机能够实现对种子的定量播种,且播种的深度、间距都可以根据具体作物的要求进行调整,可以大大提高播种的准确性和效率。
而自动灌溉系统则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情况,实现精准的灌溉,避免了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浇水不均匀等问题,保证了作物的生长质量。
自动施肥器的使用也可以实现对作物的定量施肥,有效地提高了施肥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了施肥的成本。
二、智能化管理技术智能化管理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设施蔬菜生产过程的精准监控和管理。
目前,智能化管理技术已经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对温室气候环境的实时监测,利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实现对作物生长情况的实时监测等。
在智能化管理技术中,温室气候环境监测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实现对温室气候环境的精准控制。
这可以帮助农民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温室的通风、遮阳等设备,提高了设施蔬菜的生长质量,降低了生产风险。
利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实现对作物的实时监测,可以帮助农民及时了解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
在智能化施肥技术中,土壤监测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技术农业生产一直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之一,而如今,机械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变革。
机械化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还减轻了劳动强度,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技术对农业领域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机械化技术的应用领域1. 农田耕作机械化技术在农田耕作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传统的手工播种和收获大大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播种和收获,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农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机械设备的广泛使用使得农民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耕作工作。
2. 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农产品加工领域的进步。
农产品的粉碎、榨汁、烘干等工序都可以通过机械设备来完成,提高了产品加工效率,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温室种植温室种植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而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温室种植更加便捷和高效。
自动化的温室设备,如温室灌溉系统、温室通风设备等,可以根据植物对水分、光照、温度等要求进行智能化控制,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机械化技术的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相较于传统的人工作业,机械化技术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完成农业任务,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还有助于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2. 减轻劳动强度传统的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劳动强度较大。
而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改善农民的工作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3. 优化资源利用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优化农业资源的利用。
精确的播种、施肥、浇灌和收获等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水资源和农药等的浪费,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1.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未来的农业机械化将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传感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农业机械设备能够实现自主感知、自主决策和自主执行,从而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准度。
农业机械与装备了解农业机械和装备的最新技术和应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与装备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农业机械与装备的最新技术和应用,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1. 现代农业机械与装备的发展概况农业机械与装备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用于种植、收割、加工、繁育等各个环节的机械设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与装备也不断发展和更新。
2. 农业机械的最新技术2.1 智能化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越来越智能化,通过传感器、无人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技术,可以实现精准农业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2 绿色环保技术环保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农业机械的绿色环保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采用低排放发动机、减震降噪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噪音干扰,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2.3 远程操控技术农业机械的远程操控技术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遥控和远程监测。
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操作机械设备,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3. 农业机械与装备的最新应用3.1 现代化播种技术现代农业机械广泛应用于播种环节,例如通过推广无翻耕播种机、直播机等设备,可以实现精准播种、减少用种量、提高播种效率等。
3.2 智能化收获技术农业机械在收获环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智能化收割机可以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自动识别作物的生长情况和成熟度,实现自动化的收割和分拣。
3.3 精准施肥技术农业机械的精准施肥技术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施肥,可以根据农田土壤和植物需求精确投放肥料。
4. 农业机械与装备的挑战与前景农业机械与装备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技术更新速度快,农民的接受度和适应能力需要提高;同时大规模机械使用也带来能源消耗、土地利用等问题。
然而,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与装备必将在减少农业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化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化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创新。
这些新的技术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高效率,对于促进农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化技术包括哪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包括了很多方面,主要有如下五点:1、智能化控制系统:如今的农业机械化设备都需要有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来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能力的提升,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的农业生产需求。
2、激光定位技术:现代农业机械化中,激光定位技术成为了非常关键的技术之一。
它可以提高播种、收割和翻耕等工作的精确度和效率。
3、全息投影技术:随着全息投影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设备的使用也更加方便和高效。
全息投影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农业生产。
4、网络化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化技术也越来越关注网络化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这些系统可以让农业机械化设备通过网络互联,从而在农业生产的不同环节中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5、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机械化领域。
目前,通过AI技术的应用,在农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实现更加精细化和高效化。
二、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化技术已经在农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播种和育苗环节: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和激光定位技术的应用,种植者可以实现更加准确和精细的种植,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农机作业环节: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设备可以更加智能地进行作业过程的调整和控制,从而更好地保障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成本效益。
3、灌溉和施肥环节:通过网络化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用,灌溉和施肥过程也可以更加准确和精细化地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农业生产。
三、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化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化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和作用。
设施农业2023-1126外,设施环境下病虫害易滋生,导致传播速度快、侵染面积大。
植保机械化技术能够快速识别病虫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病虫害的损失。
另外,设施蔬菜植保机械化技术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和施用次数,降低了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同时,自动化操作还减少了工人接触农药的风险,提高了工作安全性。
1.3 有效管理植保机械化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实现数据采集、监测和分析,为蔬菜种植的科学管理提供支持。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及时预测植物生长状态、病虫害发展趋势等,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提高管理效果。
2 设施蔬菜生产植保化机械装备技术的应用2.1 自动喷洒系统设施蔬菜自动喷洒系统的数据技术配置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设计,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以实现高效、准确、节能的自动喷洒功能。
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还需要配置合适的通信模块、数据存储和分析设备、人机交互界面等。
传感器用于监测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湿度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数据,为自动喷洒系统提供依据。
控制器是自动喷洒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处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规则控制喷洒系统的工作。
常见的控制器包括单片机控制器、PLC 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等。
执行器负责执行控制器的指令,进行实际的喷洒操作。
常见的执行器有电磁阀、气动阀门、电动泵等。
系统可以配置数据存储设备,如SD 卡、硬盘等,用于存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后续的分析,如生成图表、分析趋势等。
通信模块负责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以及将控制器的指令传输给执行器。
常见的通信方式包括有线通信(如RS485、RS232)和无线通信(如Wi-Fi、蓝牙、LoRa 等)。
人机交互界面(如触摸屏、按键等)用于显示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供操作人员设置系统参数和查看数据。
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一般采用蓄电池、太阳能、市电等方式供电。
农业机械-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设施农业具有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周年生产的特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机械装备提出了迫切要求,具体来看,所需装备涉及整个设施蔬菜生产全过程的6大环节,本期我们将以设施蔬菜耕整地和育苗播种所需的主要装备进行简要概述。
耕整地、作畦环节技术与装备小型深耕机功能特点:该设备通过工作部件转换,可实现深耕、开沟、起垄和中耕除草等作业,实现一机多用,提高设备利用效率。
适用范围:设施、露地。
起垄机功能特点:此类机械外形小巧,操作灵活,操纵手把可在作业过程中不停机随时调整上下挡位,左右360度回转方位;配套开沟和起垄机可进行开沟、起垄作业。
适用范围:设施、露地小型覆膜机功能特点:主机应设有6个前进挡和2个后退挡,其中前进和后退各有一个超低速挡位。
覆膜机作业时,有两组带动力的培土刀向垄背两侧地膜上覆盖适量均匀的压膜土;由于是带动力培土,所以无论任何土质和土壤含水量多少,甚至在垄沟中存水的情况下也能将土培到垄背两侧压住地膜。
适用范围:设施、露地。
旋耕机功能特点:配套大棚王拖拉机,作业深度应达20厘米以上,可实现设施及露地深耕作业。
适用范围:设施、露地。
设施及果园开沟机功能特点:该技术主要用于葡萄等多年生条带状作物使用有机肥实现开沟作业,也可用于农田铺设地下电缆和节水灌溉管道开沟作业。
工作效率高,开沟质量好,整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适用范围:温室、露地开沟手扶履带式土壤熏蒸消毒机功能特点:具有机械结构紧凑,作业灵活,控制简便,施药精准等特点。
采用履带式行走装置,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松土作业时能够有效避免压实土壤,保证熏蒸效果并减小对配套动力的要求。
适用范围:小地块和温室内的土壤熏蒸消毒播种育苗环节技术与装备精密蔬菜播种机功能特点: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等工序,根据种植农艺需要可实现直播或穴播,可一穴播一粒,也可一穴播多粒。
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
我国现代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下,我国的农业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社会对于设施农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其逐渐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
同时,设施农业装备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农业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增加现代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整体高度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适应时代发展,推动农业的生产水平更进一步。
关键词: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现状;方法策略引言对于现代化农业建设来说,设施农业是其主要支撑,是通过工程技术来实现农业种植目的的关键手段。
总的来说就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机械设备来为植物构建出一个适宜其生长的环境,并且科学有效的凸显气候、水源以及土壤等推动效果。
另外,设施农业还可以在状态较差的土地中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增加农户效益。
1当前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发展状况1.1国外的发展现状从这几年的情况而言,国外的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发展逐渐变得饱和,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国外相关技术人员在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探索和使用方面已经是非常的深入,有着很高的自动化水平,农业人员在进行耕作的过程中,该先进技术就可以凸显出明显的稳定性效果,装备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及全面,不管是生产质量还是效率都非常高。
特别是意大利以及荷兰等相关国家,不管是耕作、施肥还是收割,设施农业装备技术都有着非常频繁的使用,人工生产模式开始被取代。
比如一些国家使用的轴流风机以及拉幕电机,还有发达国家在温室里面配置了计算机数据收集系统,通过计算机进行调控,对温湿度以及光照等做出科学的控制,使用远程监督管理手段增强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1]。
1.2国内的发展现状和发达国家比较来说,我国农业设施装备技术依旧是处在一种刚刚起步的阶段,然而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
从现阶段的情况而言,我国使用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种植生产面积一直居于前列,而且这近年来政府对于农业生产方面的扶持越来越多,借助投入人力以及物力来推动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该手段带来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N o n g y e j i x i e当下我国农业的发展,是传统生产模式和现代机械化模式并存的现状,但是为了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减轻农村劳动人民的负担,需要提高增加农业机械的使用。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让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可以从事一些副业,让农业劳动者的收入不仅仅局限在土地上,从而得到更多的收入,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劳动人民的幸福感。
这一措施让农民们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符合国家“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在农业机械化的道路上,肯定也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走进农村,带来更多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农业农村的振兴插上翅膀。
近年来,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效促进了农业技术水平及农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且农业逐渐实现了转型,以机械化的方式全面取代了以往的生产方式,有效减少了各种资源的投入,并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传统农业过渡时期,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范围逐渐拓展,但会限制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实施。
必须将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合理应用在农业机械化中,采取科学的对策积极推广,以全面优化农业生产。
一、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资金投入不足,缺少社会化服务设施农机具的补贴品种较为单一,补贴力度有待加大,诸多农业生产譬如播种、移栽和收获等所需的农机具品种没有足够的补贴甚至未纳入补贴范围,无法有效地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加之设施农业机具单价较高,农户购买意愿不高,而且也没有意识到设施农业机具在提高作业效率、增加农业效益方面的技术优势和良好功效,使得设施农业机械推广受到影响;同时因大中型农业装备不易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开展作业,并且绝大多数的农户在设施农业生产上规模较小,没有形成连片、协同生产,导致许多社会化服务组织没有较高的服务热情,或者开展服务时收取的费用较高,小规模设施农业种植户缺少社会化服务。
对使用时间短、利用率低的农业机械设备购买力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农机效能,阻碍了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和发展。
《现代农业装备技术》课程标准二级学院(部):生物工程学院执笔人:李方华审核人:制定日期:2018年12月修订日期:2019年2月《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现代农业技术课程类别:核心学习领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总学时64,其中理论40,实训24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定位《现代农业技术装备》课程是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也是园艺技术、作物生产技术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现代农业装备使用的职业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
为《设施园艺技术》、《设施结构与建造技术》等课程奠定基础,是一门重基本理论和生产实践技能的应用型课程。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主要设施(塑料大棚和二代日光温室)的基本构造;(2)了解主要设施设计的主要参数;(3)掌握设施的建造;(4)掌握环境调节设备(5)掌握建筑和覆盖材料(6)熟知各种作业机械的结构;(7)能根据自然条件和农艺要求,对各种作业机械进行使用及简单保养。
(8)了解现代化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通过对设施建造的学习,学会根据生产任务选择合理的设施类型,并会建造所需设施,并能了解设施环境因子的调控方法,掌握对不同栽培方式营养供给的调控方法,在农业生产中能使用各种作业机械。
(2)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善于沟通、团结合作的职业品质,为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基础。
(3)方法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利用媒体、文献自学新技术的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评价工作(自我、他人)的能力;自我控制与经营管理的能力。
3.素质目标要求学习者要密切联系实际,注意操作要领、掌握实践过程,学会正确地使用仪器设备的方法,能够熟练规范地掌握操作过程,并注重提高效率和环保意识。
(三)前导课程先修课程是:《植物及植物生理学》、《植物保护基础》、《植物生长环境》和《机械识图》课程,懂得农业生产中安全知识。
农业装备与机械化技术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农业装备与机械化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的核心要素之一。
农业装备与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保证农产品的品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一、农业装备分类
农业装备的类别多种多样,包括耕作设备、种植设备、收获设备、输送设备、存储设备、封装设备、保护设备等。
以种植设备为例,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有地犁、培土机、播种机、化肥施用器、喷雾器、灌溉设备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农民完成繁重的田间劳动,缩短耕播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二、农机化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装备和机械化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不少的瓶颈和挑战。
首先,现有的农业装备在技术性能和专业性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其次,就是农民的使用和维护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再次,农机化的推广和普及工作还需要加强,加大投入,提高人才培养力度等。
三、农业机械化推广难题
农业机械化在我国起步较晚,而全国农业机械化普及率也不尽如人意。
农业机械化普及的主要难题在于经济收益的不稳定性、缺乏国家农机推广政策的有效性、农民的信任度不足、技术难顶、农机合作组织的建设不够牢固等问题。
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尤其是近年来新冠疫情的爆发,国家对农业现代化早已深入到了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因此,农业装备与机械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越来越重要,而农机化也面临蓬勃发展的时代机遇。
设施农业装备技术1、微型机械耕作技术采用微型耕作机械进行耕整地作业,要保证良好的翻土、碎土性能,耕后地表残茬、杂草和肥料应能充分覆盖;耕深一致,作业深度达到农艺要求;土壤细碎,地表平整,表层松软,下层密实。
春播作物的耕地作业时,要求耕深在25厘米以上;在种植秋季垄作作物时,耕地要求与春播作物相同,起垄则由起垄播种机直接完成。
它们多配套3.6-5.2KW柴油机或汽油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噪音小、行走灵便的特点。
2、机械化播种技术进行机械化播种作业时,要求保证播种量,满足不同作物品种、不同播种量的要求,保证播种均匀,株行距一致,播深均匀,不损伤种子,播种合格率应满足90%-95%。
如条播机、单体播种机、精密播种机等,这些机械在欧美国家已广泛使用。
蔬菜精密播种机可节省种子,减少间苗用工量,出苗齐整,群体结构合理,成熟期一致,便于一次收获,并能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
3、机械化栽植技术采用机械栽植时要保证苗株行距和栽植深度均匀一致。
栽植后秧苗基本上垂直,如有歪斜不得超过30度,并且无窝根现象,尽量避免漏栽和重栽现象。
株距合格率≥95%,漏栽率<1%;伤苗率<3%,立苗合格率≥95%,使用可靠性≥95%。
主要用于秧苗的定植,可对蔬菜钵苗和无钵苗进行栽植,一次作业可完成开沟、栽苗、覆土和镇压等工序,有些机具还可自带浇水装臵,在栽苗后立即浇水。
国外一些栽植机械正在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4、机械化中耕、培土技术采用小型中耕机可以一次完成开沟、培土、施肥等作业,减少机具进地次数,降低作业成本。
采用小型中耕除草机可进行旋耕、除草、拌肥等作业,可有效改善作物生长周边环境和根系发育条件,提高作物产量。
5、机械化病虫害防治技术综合防治病虫害,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
一般是采用微耕机配带的喷雾机进行喷雾作业。
6、大棚机械化自动卷帘技术新型大棚自动卷帘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解决了人工卷帘费工的问题。
该机比人工卷(放)提高工效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