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48.75 KB
- 文档页数:2
伊犁农业市场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伊犁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
伊犁的农业发展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伊犁农业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次调研报告将介绍伊犁农业的基本情况,分析农业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前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伊犁农业现状2.1 农业产业结构伊犁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多样化,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果业和畜牧业等。
伊犁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导,其中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主要的农作物,奶牛、绵羊和肉牛是主要的养殖业品种。
此外,伊犁还以苹果、葡萄和瓜果为代表的果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2 农业生产情况伊犁的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技术不断更新,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升。
然而,农业生产中也存在着土地退化、水资源紧张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亟需解决。
2.3 农业市场现状伊犁农产品市场较为发达,主要以伊宁市为中心。
农产品的销售主要通过农贸市场、超市和电商平台进行。
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相对比较独立,市场竞争相对较小。
3. 伊犁农业市场竞争格局3.1 农产品品种竞争伊犁地区的农产品品种丰富多样,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
例如,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农民利润相对较低。
而水果和畜产品的竞争相对较小,价格相对较高。
3.2 农产品质量竞争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逐渐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竞争日益突出。
伊犁地区部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例如农药残留和农产品认证等问题,这也制约着伊犁农产品的市场开拓。
3.3 农产品价格竞争伊犁地区的农产品价格受到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状况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一些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的利润空间有限。
因此,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效应以提高价格竞争力是伊犁农业市场发展的重要课题。
4. 伊犁农业市场发展前景4.1 市场机遇伊犁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
2012年,伊犁州直露地蔬菜生产总面积1.14万公顷,总产量48.29万吨,产值5.52亿元,目前州直蔬菜销售已形成以霍尔果斯、都拉塔口岸为平台、以外贸企业为龙头,形成对外着眼于中亚五国市场、对内以河谷消费市场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市场的格局。
但一直以来我州的蔬菜的育苗、移栽都基本靠人工作业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难以实现大面积移栽种植,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2013年,伊犁州农机推广总站积极引进机具,开展试验示范,主攻蔬菜育苗移栽机械化薄弱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推广应用效果。
一、蔬菜育苗移栽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情况伊犁昌泰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脱水蔬菜加工企业,在霍城县、巩留县、昭苏县已建立了800公顷脱水蔬菜生产基地,采用滴灌种植。
总站以此为契机,创新农机推广机制,加强站企合作,建立示范基地,进行全方位技术服务,首先改变蔬菜生产基地温室撒播育苗方式,引进重庆万而能气吸式穴盘精量播种机4台,完成温室穴盘基质育西红柿、辣椒、甘蓝、反季节大白菜等秧苗1300多万株。
并引进山东金利达、重庆北卡的2行半自动吊杯式移栽机9台、江苏富来威链夹式甘薯移栽机1台,在脱水蔬菜生产基地完成西红柿、辣椒、甘蓝等秧苗机械化移栽面积200公顷,并在各县建立了试验示范点。
重庆万而能、山东聊城的2行吊杯式移栽机参加了现场会演示。
重庆万而能2BQX-128型气吸式穴盘精量播种机可实现每穴单粒或双粒蔬菜种子精量播种,三人操作每小时播种128孔穴盘600盘以上,而人工一天只能播种100盘。
该机质量稳定可靠,作业效率高,被农民认可,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山东金利达、重庆北卡生产的移栽机,近年在新疆不断示范改进、完善,从使用效果看,机具的栽植性能和可靠性都有了很大提高,机具通过调整,可以满足目前栽植西红柿、辣椒、甘蓝、反季节大白菜的农艺要求。
山东金利达移栽机采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驱动旋耕刀进行膜上覆土,优点是适合土质较硬的粘土地作业,但在土质细碎的沙土地作业,膜上覆土量过大,在移栽甘蓝等茎秆较短的秧苗时容易埋苗,需要进行改进。
浅析新疆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新疆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是近年来在新疆农业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减轻农民体力劳动负担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新疆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对新疆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进行浅析。
一、新疆农业机械化的现状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疆,拥有广袤的良田和丰富的农业资源。
由于地区广阔、耕地广泛,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疆农业机械总动力为4000万千瓦,农业机械总数约为220万台,但仍然面临着农业机械化推广不均衡、农业机械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在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新疆地区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农业机械化推广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南疆地区,北疆地区农业机械化推广较为滞后。
其次是农业机械服务体系不健全,由于服务网点较为分散,农业机械的使用、维修及配件供应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再者是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认知度低,部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排斥情绪,导致机械化推广效果不佳。
新疆地区的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例如部分地区缺水、土地贫瘠,这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三、新疆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在新疆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首先是地理环境较为复杂,新疆地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这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其次是农民的观念和传统习惯不易改变,部分农民对现代化农具的使用持保守态度,这使得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难度增大。
再者是投入不足,由于新疆地区农业机械化推广需耗资巨大,而新疆地区的经济相对欠发达,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重要因素。
针对新疆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发展。
首先是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农具。
农机智能化发展瓶颈亟需突破2.新疆省伊犁州特克斯县农业农村局新疆伊犁 835500摘要:随着农机设备的不断生产和应用,农业机械化开始逐渐成为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措施。
我国农机装备产业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加快普及应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稳步增强,为快速推进农业机械智能化注入持久动力。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想要提高生产的效率,那么农业机械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农机装备对于农村生产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实现乡村的振兴。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建设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发展,国家对于农业发展格外重视,给予了一定的补贴政策。
无论是农机装备,还是关于农机的新技术都走进了农业生产之中,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便利。
本文就农机智能化发展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机;智能化;发展引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稳定我国经济,为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保障。
而农机技术的推广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科学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途径。
加强智能化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是提升我国经济实力,稳定社会发展的基础。
1农机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现状(1)智能化农机装备研发技术水平与国外相关领域差距较大。
农业专用传感器落后,我国目前自主研发农业传感器数量不到世界的10%,且稳定性不高。
耕种管收精准作业技术装备离大幅提升作业质量和效率还有较大差距。
农业机器人技术系统研究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2)智能化农机装备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
投入主要依靠有限的政府支持投入,而企业投入和个人投入相对较少,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系还不完善。
(3)农机信息化监管技术产品领域标准规范不统一,不利于作业监管数据的管理。
农业行业标准《农机作业远程监测管理平台数据交换技术规范》(NY/T3892-2021)今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是首个农机信息化监管技术行业标准,目前已经在国家精准农业应用项目,以及安徽、湖南、黑龙江等省进行应用,但还未达到普及应用的程度,不同地方和单位采用的标准还未统一,不利于作业监管数据的管理。
伊犁农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辽阔的农田。
随着中国农村发展的推进,伊犁农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对伊犁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伊犁农村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伊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农业生产得到了高度重视,农田面积逐年扩大,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显著提升。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道路、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伊犁农村的教育事业也得以发展,学校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逐渐增加。
其次,伊犁农村发展的未来趋势。
随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深入推进,伊犁农村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农业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于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伊犁农村将加大对绿色农业的发展力度,大力推进有机农业的发展。
同时,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其次,伊犁农村将加强乡村旅游的发展。
伊犁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乡村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将为伊犁农村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此外,伊犁农村将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电力、通信等方面的改善,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最后,伊犁农村将加强对农民教育的重视。
通过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农民,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伊犁农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是,伊犁农村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等问题。
因此,伊犁农村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的幸福感。
综上所述,伊犁农村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未来的趋势也是十分乐观的。
伊犁州典型案例研讨材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伊犁州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部,是一个美丽而多姿多彩的地方。
该地区以丰富的文化遗产、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
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伊犁州也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典型案例。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典型案例研讨材料。
一、伊犁州经济发展中的典型案例:巴音布鲁克农场巴音布鲁克农场是伊犁州最大的农场之一,也是新疆最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
该农场拥有广阔的土地和先进的农业设施,以种植水果、蔬菜和小麦等作物为主。
在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企业的自主创新,巴音布鲁克农场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伊犁州文化保护中的典型案例:霍尔果斯古城霍尔果斯古城是伊犁州最有名的历史遗迹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保护单位。
这座古城建于公元前3世纪,保存了大量古代建筑和文物,是研究伊犁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霍尔果斯古城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了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伊犁州社会进步中的典型案例:喀拉峻乡扶贫项目喀拉峻乡是伊犁州的一个贫困地区,许多农民生活困难,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
为了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政府实施了多项扶贫项目,其中包括修建道路、改善学校和医疗设施等。
在项目的推动下,喀拉峻乡的人民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社会稳定和进步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伊犁州环境保护中的典型案例:伊犁河生态修复工程伊犁州的伊犁河是该地区的母亲河,担负着灌溉农田、水源供应等重要功能。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伊犁河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为了保护伊犁河的生态环境,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河道清淤、植被恢复等。
这些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伊犁河的水质得到了改善,沿岸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五、伊犁州教育发展中的典型案例:伊犁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学院是伊犁州最重要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培养地方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
南疆四地州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南疆四地州设施农业发展现状1、伊犁和巴尔喀什地区伊犁和巴尔喀什地区设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在气候条件有利的地区,已经形成以谷物、棉花、油料、蔬菜、苹果、枣等为主的大规模设施农业格局,棉花种植面积占比较大,苹果种植面积也较大,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也较大,而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也有所增加,但仍未达到合理的种植比例。
2、喀什地区喀什地区设施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其中谷物种植占主要比例,棉花、油料等多种作物种植面积较小,但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枣业种植面积也有所增加,种植比例趋于合理。
3、克拉玛依地区克拉玛依地区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中等,其中主要以谷物种植为主,棉花、油料等多种作物种植面积也较大,而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也有所增加,种植比例趋于合理。
4、克孜勒苏地区克孜勒苏地区设施农业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以谷物种植为主,棉花、油料等多种作物种植面积较小,但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而枣业种植面积也有所增加,种植比例也趋于合理。
二、南疆四地州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设施农业建设落后南疆四地州设施农业的发展水平普遍较低,设施农业建设落后,土地退化严重,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产品加工设施不完善,配套服务能力较弱,种植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模式也尚未完善,这些问题拖累了南疆四地州设施农业发展的步伐。
2、农业科技进步缓慢南疆四地州设施农业的科技进步缓慢,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尚未形成,科技研究与推广能力较弱,农艺技术种植水平偏低,种植技术水平落后,以及种植技术应用落后等,加剧了南疆四地州设施农业发展的问题。
3、生产经营困难南疆四地州设施农业的经营和生产困难,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水平落后,农业劳动力缺乏,作物质量检测能力弱,社会保障不健全,农业信用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市场尚未建立,经营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都严重影响着南疆四地州设施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