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基路面工程+第一章总论1
- 格式:ppt
- 大小:52.85 MB
- 文档页数:101
路基路面工程(上)路基工程重庆大学出版社•目录•第1章路基工程总论•第2章一般路基设计•第3章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第4章挡土墙设计•第5章土质路基施工•第6章石质路基爆破施工第1章路基工程总论•1.1 概述•1.1.1 路基工程特点•工程数量大、耗费劳力多、涉及面广、投资高等。
•1.1.2 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路基除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标准外,还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2)具有足够的强度•(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1.1.3 路基设计与施工的基本内容•(1)设计•①做好沿线自然情况的勘察工作,收集必要的设计资料,作为路基设计的依据。
•②根据路线纵断面设计确定的填挖高度,结合沿线地质、水文调查资料,进行路基主体工程(路堤、路堑、半挖半填路基及有关工程等)设计。
一般路基,可根据规•范规定,按路基典型断面直接绘制路基横断面图。
对下列情况须进行单独设计: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复杂或边坡高度超过规范规定高度的路基;修筑在陡坡上的路堤;在各种特殊条件下的路基,如浸水路堤,采用大爆破施工的路基及软土或震害严重地区的路基等。
•③根据沿线地面水流及地下水埋藏情况,进行路基排水系统的总体布置,以及地面和地下排水结构物的设计与计算。
•④路基防护与加固设计,包括坡面防护、冲刷防护与支挡结构物等的布置与计算。
•⑤路基工程其他设施的设计,包括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落台及辅道等的布设与计算。
•(2)施工•①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和核对设计文件。
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确定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方法,安排施工进度。
完成施工前的组织、物质和技术准备工作。
•②开挖路堑,填筑路堤,修建排水及防护加固结构物,进行路基主体工程及其他工程的施工。
•③按照设计要求,对各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绘制路基施工竣工图。
•1.2 土基的受力与强度•1.2.1 路基的受力与路基工作区•(1)路基的受力•(2)路基工作区•车辆荷载在土基中产生应力作用的这一深度范围叫路基工作区。
答:路基: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者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路面: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份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作用:路基是路面结构的基础,坚固而又稳定的路基为路面结构长期承受汽车荷载提供了重要的保证,而路面结构层的存在又保护了路基,使之避免了直接经受车辆和大气的破坏作用,长期处于稳定状态。
基本性能要求:①承载能力(包括强度和刚度);②稳定性;③耐久性;④表面平整度;⑤表面抗滑性能。
答:①地理条件;②地质条件;③气候条件;④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⑤土的类别。
答: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
答:我国地域辽阔,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从北到南分处于寒带、温带和热带。
从青藏高原到东部沿海高程相差 4000m 以上,因此自然因素变化极其复杂。
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同公路建设有密切关系。
为了区分各地自然区域的筑路特性,进行了公路自然区划。
原则:①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②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③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答:①大气降水;②地面水;③地下水;④毛细水;⑤水蒸气凝结水;⑥薄膜移动水。
答:沿路基深度浮现较大的温度梯度时,水分在温差的影响下以液态或者气态由热处向冷处挪移,并积聚在该处,积聚的水冻结后体积增大,使路基拱起而造成面层开裂,使路面遭受严重破坏答: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要求:路基保持干燥或者中湿状态。
答:按不利季节路槽底面以下 80cm 深度内土的平均稠度确定。
答:用路基临界高度作为判别标准。
答:稠度 w 定义为土的含水率 w 与土的液限 w 之差与土的塑限 w 和液限 w 之差C L P L的比值。
答: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或者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 H。
答:由行车道、硬路肩和土路肩组成。
通常分为槽式横断面和全铺式横断面。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提纲第一章总论一、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二、对路基路面基本性能的要求:(1)承载能力:(2)稳定性:(3)耐久性:(4)表面平整度:(5)表面抗滑性:三、路基土的分类与选用:1.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形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含量分: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四类,并进一步细分11种土。
2.各类公路用土选用:巨粒土:是良好的路基材料;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是良好的路基路面材料;砂性土:是施工效果最优的路基建材;是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
粘性土:是较常见、效果也较好的路基路面建材;粉性土:属于不良材料,最容易引起路基病害;最易引起路基的冻胀与翻浆。
特殊土:用于路基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加以处理。
总之:土作为路基建筑材料,砂性土最优,粘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不良材料,最容易引起路基病害。
四、公路自然区划:7个一级自然区,33个二级区,19个二级副区五、.路基湿度的来源:1.大气降水2.地面水3.地下水4.毛细水5.水蒸汽凝结水6.薄膜移动水六、路基干湿类型及划分:1.路基按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要求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2.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原有公路-----平均稠度;新建公路----路基临界高度(会应用)3.路基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水水位的高度。
七、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1.面层: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水稳定性,温度稳定性,耐磨,不透水,抗滑性,平整度;2.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的垂直力,并将力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
3.垫层: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
八、路面的等级与分类:1.路面的等级:(1)高级路面: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厂拌沥青碎石、整齐石块或条石。
(2)次高级路面:沥青贯入碎(砾)石、路拌沥青碎(砾)石、沥青表面处治、半整齐石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