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专题讲座(一)
- 格式:ppt
- 大小:186.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1篇一、活动背景思政课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学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我校开展了中学思政课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思政课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推动中学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思政课教学专题讲座,为教师提供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2.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思政课教学案例,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
3. 教学研讨:围绕思政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共同探讨解决策略。
4. 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开展思政课教学研究,撰写论文,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5.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6. 教学竞赛:举办思政课教学竞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每月一次,每次活动持续一天。
2. 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教师办公室等。
3. 活动流程:(1)上午:主题讲座、教学观摩(2)下午: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教学反思4. 活动参与人员:全校思政课教师、部分优秀学生代表。
五、活动效果1. 提高了教师对思政课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推动了中学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4. 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活动总结本次中学思政课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一代人才做出贡献。
以下是具体总结:1. 教师对思政课教学的认识得到了提高。
法治专题讲座课件法治是指在民主社会中,在法律面前一切事物都应受法律制约,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应按照法律应行事,公民应尊重法律,保护法律的秩序,建立健全法治制度。
2. 法治的特征(1)真实性:涵盖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应当以真实的表达和实际的效力严格施行。
(2)可操作性:法律应当设计成符合社会需要、实施的有效性,方便人们存心操作、便于判断和实施。
(3)公正性:法律应当以公正的态度加以实施,避免恣意滥用权力,投入不公的判决,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
(4)完备性:法律必须具备完备的体系以及规则和法律程序,能够将复杂的社会问题统一解决。
II. 法治的重要性1. 保障社会稳定法治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任何行为都不能脱离法律,任何个体和社会团体都应遵守法律,法律就成为社会稳定的法制基石。
2. 为人民服务法治是人民政权的实现形态,法治是以法律的形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智慧就是法治服务于人民的最终形态。
3. 维护国家权威法治不但能够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还能够维护国家权威,国家权威可以用法治的形式表现,形成社会秩序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III. 法治的具体体现1. 坚持政治实践法治的体现是充分反映社会主义精神的政治实践,确立了政治立场、方针政策及政策的具体内容,确立了法治的思想观念并细化了法治的实践方法,以法治的形式反映社会主义精神。
2. 完善政治制度法治的体现是完善政治制度,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改变老旧形式,建立民主法治社会,健全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结构,以真正高质量的法治来管理社会各方面的生活。
3. 规范政治行为法治的体现是规范政治行为,提倡正宗的政治道德,抵制左右分裂、极端乱象,反对利益腐败,促进政治生活的规范和健康,鞭策人们尊重法律,自觉服从法律,从而真正维护社会的安宁定居。
IV. 法治的影响1. 推动发展法治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行政效率,有助于政府决策过程的改善,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有利于发展经济,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010年时事政治专题讲座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及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第一讲: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国际形势:特点与看点已经过去的2008、2009年,是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变化最剧烈,也是最引人瞩目的两年。
2008年有三件大事值得关注:一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二是俄格武装冲突震惊世界;三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这三件大事成为牵动国际关系发展和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动力。
2009年有三件事值得关注:一是奥巴马正式就职美国总统,开始实施所谓的新政,挽救美国金融危机;二是G20国金融峰会寻求解决金融危机问题的途径;三是中国保八成功,率先实现了经济止跌回稳,对拯救世界金融危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之,美国内政外交、大国力量对比、国际体系调整步伐、世界经济的运行周期、国际安全形势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都呈现许多鲜明的特点。
一、世界金融危机的反思(一)当前金融危机概述1.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通常的解释是:指一国或几个国家或地区的部分或全部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金融机构倒闭数等)发生急剧、短暂、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从布林顿森林体系崩溃开始,全球已爆发了多次有影响力的世界性金融危机。
本文以当前发生的金融危机为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2.当前金融危机。
当前金融危机发端于2007年4月的次贷风波,以美国新世纪房贷公司申请破产开始,次贷危机就已乍现。
至2007年7月,标准普尔和穆迪下调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全球金融市场震荡;8月,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申请破产保护;11月,花旗首席执行官宣布辞职。
至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愈演越烈,3月,贝尔斯登出售给摩根大通,9月,美国政府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申请,AIG收归国有,高盛、摩根士丹利变身银行控股公司。
金融危机的影响从美国发展至欧洲,乃至全球,从金融领域迅速扩散至其他领域,金融危机开始侵蚀实体经济。
第1篇一、实践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思政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学科思政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科思政实践教学,我们学校特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实践教学活动。
二、实践目的1. 提高学生对学科思政教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践内容本次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课堂讲授: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讲解学科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及实践方法。
2. 观摩教学:组织学生观摩优秀教师的思政教学课,学习借鉴他们的教学经验。
3. 课题研究: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学科思政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调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总结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总结,分享心得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实践过程1. 课堂讲授:专家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学科思政教育的内涵、目标、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使学生对学科思政教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 观摩教学:学生观摩了优秀教师的思政教学课,学习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提高了自身的教学素养。
3. 课题研究: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了不同的课题进行研究,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学科思政在高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等。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了课题研究。
4. 实践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进行调研等。
在活动中,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5. 总结交流:学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进行了总结交流。
第1篇正文:一、引言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
为了深入探讨政史地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特举办“穿越时空的对话:政史地教研活动暨核心素养培育探索”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实践探索等形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共同推动政史地学科教学的进步。
二、活动背景1. 政治学科: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政治学科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抽象的政治理论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识,如何激发学生的政治热情,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2. 历史学科:历史学科承载着传承文明、启迪智慧、激发爱国热情的重要使命。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如何将历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课题。
3. 地理学科: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然而,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成为地理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政史地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2. 探讨政史地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活动内容1. 开幕式:介绍活动背景、目标及意义,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2.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就政史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行专题讲座,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
3.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优秀教师展示优秀政史地课堂教学案例,分享教学经验。
4. 分组研讨: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分组进行研讨,探讨核心素养在政史地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课程思政类专题讲座
课程思政类专题讲座是针对大学生开设的一种特定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这些讲座通常由学校、教育机构或社会团体组织,并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或经验的专家、学者或教师进行讲解。
这些讲座的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特定的思想政治主题,引导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
这些主题可能涵盖社会发展、道德伦理、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