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体会 李静
- 格式:pdf
- 大小:259.85 KB
- 文档页数:2
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体会发表时间:2015-11-11T15:57:57.6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作者:李玉平[导读] 湖北省公安县二人民医院高龄产妇较正常产妇年龄偏大,阴道的弹性及收缩性较差,因而发生流产、难产、产后出血等的概率升高,分娩危险性明显提升。
李玉平湖北省公安县二人民医院 434318摘要:目的:探究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方法,并对心理指导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74例高龄产妇,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成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产妇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情绪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高龄产妇加强分娩护理与心理指导效果显著,能促进产妇的分娩,缓解产妇的不良心理,因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高龄产妇;分娩护理;心理指导;应用效果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高龄产妇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其是指年龄在35岁及以上,首次妊娠的妇女,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目前,我国20%的产妇均为高龄产妇[1]。
高龄产妇较正常产妇年龄偏大,阴道的弹性及收缩性较差,因而发生流产、难产、产后出血等的概率升高,分娩危险性明显提升。
由于高龄产妇对怀孕机会较重视,因而也更加关注妊娠结局,无形中增加了产妇的心理及生理压力,不利于分娩的正常进行,对母婴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有研究表明,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高龄产妇的分娩结局,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2]。
为了观察高龄产妇应用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的效果,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74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74例高龄产妇,均是单胎妊娠,本组74例高龄产妇的最小年龄为36岁,最大年龄为45岁,平均(39.1±3.4)岁;产妇的最短孕周为30周,最长孕周为40周,平均(37.2±4.2)周;产妇的妊娠合并疾病为:妊娠高血压(14例),贫血(6例),子宫肌瘤(8例)。
高龄初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体会摘要】分析临床高龄初产妇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消除产妇疑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使分娩顺利完成。
探讨高龄初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和护理方法。
【关键词】高龄初产妇心理护理体会1 高龄初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的重要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日益开放的环境变化,高龄初产妇越来越多,原因之一:现在女性需要承受的工作压力丝毫不亚于男性,越来越多的女性将做妈妈的日程一推再推;二是当代的年轻人喜欢多点时间享受独立自主的生活、晚婚已是普遍现象,因晚婚进而造成晚育;三是一些文化程度高的女性,以学习和事业为重,即使结婚仍不放弃继续深造,致使生育年龄偏晚;四是一部分人因经济条件不允许,只能等条件具备了才敢生育;五是一些女性嫌麻烦、怕身材走样,还有不少青年夫妇婚后不要孩子,做新潮的“丁克一族”。
这些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反悔”,也导致了高龄产妇的增加。
综上所述,近年来超过35岁的高龄产妇越来越多,从临床资料看约占产妇的五分之一﹙我院2007年-2008年度共分娩1269人其中高龄初产妇103人﹚。
从临床观察看高龄产妇生育与适龄生育相比风险大:容易生下畸形儿;由于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张力较差,容易发生大出血和难产;发生妊娠并发症的几率高。
除了上述生理上的风险,高龄产妇生育后还要面临一个养育和教育问题。
作为一名年龄偏大的母亲,在精力和体力上都比不上较为年轻的父母,生完孩子后还要以从前双倍的精力投入工作……这一切都是高龄产妇需要面对的问题,都会使她们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负担。
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处于分娩时的初产妇心情特别复杂,不良的情绪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分娩不能按正常的机制进行,从而导致难产。
因此,在重视为她们提供好的分娩医疗环境的同时,还应重视产妇的心理活动,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使她们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分娩。
2 高龄初产妇心理共同点分娩前的产妇往往有以下共同的心理特征:恐惧、焦虑、紧张、忧郁;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盼望尽快顺利结束分娩。
高龄经产妇分娩前心理护理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高龄产妇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群体。
据统计,在我国,每年35岁以上的孕产妇已占比近20%,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高龄产妇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
但是,由于年龄的增长,高龄产妇在生育过程中会面临一些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
因此,在分娩前,对于高龄经产妇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高龄经产妇?高龄经产妇指的是年龄在35岁及以上,曾经生育过一次或以上的女性。
由于年龄的增长,高龄经产妇在生育的过程中会面临身体机能下降,患病率增高,胎儿的畸形率也会增大等问题。
因此,在妊娠患病风险和分娩困难等各方面都需要格外注意。
高龄经产妇分娩前的心理问题对于高龄经产妇而言,分娩前的心理问题往往比身体问题更加重要。
因为心理状态不良不仅会对产妇本身造成影响,还有可能会严重影响胎儿的健康。
焦虑高龄分娩本身就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焦虑,而且随着分娩时间的逐渐临近,焦虑感会不断增大。
此时,产妇需要通过与医生及家人的交流来减轻自己的不安情绪,同时医生也需要对产妇做好细致的解释和引导,以便产妇对自己的分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害怕产妇在分娩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害怕产生情绪波动,这也是正常的。
但是,产妇可以通过多了解一些分娩知识来降低自己的恐惧感。
在这方面,医生也需要提供一些专业的建议和建议,为产妇打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分娩环境。
遗憾由于身体原因,有些高龄经产妇可能无法再有一个完整的产经,这会让这部分女性有些遗憾。
此时,家人和医生需要给予产妇足够的支持和关注,帮助她们调节情绪,让她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高龄经产妇分娩前心理护理的体会积极沟通在分娩前,医生需要对产妇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与她们进行积极的沟通,帮助产妇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同时给予她们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同时,如果产妇的家属能够参与到沟通中,也会更加有利于产妇的心理调节。
专业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需要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向产妇介绍分娩的过程和方法,让产妇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分娩的各个方面。
孕妇分娩期的心理护理体会在分娩过程中,精神心理状态可以明显地影响产力,临床观察发现心理应激可导致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从而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
所以,在工作中,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时时有个“情”字融入其中,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孕妇的主观能动性,使分娩顺利进行。
通过笔者的临床观察和分析,现对产妇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害怕疼痛,担心难产,对自己没有信心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几乎每一位分娩期的孕妇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担心,所以要帮助产妇了解产程中的几个阶段和异常情况,以及产程中遇到的问题,讲解宫缩与分娩的关系。
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文化修养不同,表现亦不同。
有的人文化修养较高,并了解妊娠、分娩的知识,这样护士只要时时鼓励她们,指导她们如何配合宫缩使用腹压,就能使分娩顺利结束。
有些人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性格开朗,易于沟通,对她们进行妊娠分娩知识讲解,让她们充分了解妊娠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理解”瓜熟蒂落”的道理,她们多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再适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就能自然分娩。
但还有些孕妇对周围事物特别敏感,反应强烈。
情绪极不稳定,大喊大叫,甚至恶语伤人,对待这样的产妇,护士要有宽容之心,态度和蔼可亲、语气温和,首先表示对她们的理解,并让她们明白现在你非常了解她们的感受,并表示同情,陪在她们身边。
宫缩时用手轻轻按摩产妇腹部,使其情绪安定、放松。
宫缩间歇期,鼓励产妇多进饮食,以增强体力。
并进行分娩生理的宣教,指导她们掌握无痛分娩的方法。
也可以讲解产后保健知识、如何科学喂养小宝宝来转移她们的注意力,耐心解答她们的疑问,尽可能减少产妇对分娩的恐惧感,多安慰、多鼓励。
使其对分娩有坚定的信心。
切不可用粗俗、恶毒的语言刺激、挖苦产妇,因为这样会直接影响产妇的情绪。
2 担心孩子的性别由于受封建思想影响比较深远,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更是普遍存在。
所以有部分产妇担心孩子的性别,怕生女孩,受到家里人冷落。
针对高龄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注意事项分析近年来,我国高龄孕产妇数量不断增多,而高龄孕产妇相关并发症、妊娠病和症以及心理问题相继发生,成为了妇产科临床重要研究课题。
高龄产妇一般为第一胎意外、事业心重、再婚等情况,在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是控制产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1高龄孕产妇心理护理1.首先应该明确诊断结果,及时为孕妇建立孕期保健卡,并指导孕妇定期进行围生期保健,向孕妇讲解相关的保健知识,同时在每次查胎过程中能够及时沟通,观察孕妇的心理变化,采用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大小孕妇以及家人的顾虑,让其对医护人员有足够的信任。
2.妊娠12周都称之为早孕期,高龄孕妇以及家人在最新得知有新的生命孕育后,心中难免会出现兴奋、喜悦,家人也会存在一些顾虑,往往不愿意孕妇继续上班,希望能够在家进行休养。
这就导致孕妇会面临失业、再就业的过程,家庭其他成员思想变化,加上一些孕早期的不良反应,都会促使孕妇产生焦虑、烦躁等心理。
针对这些孕早期心理问题,需要从计划生育层面开展宣教活动,提倡男女平等,帮助孕妇放松精神,注重饮食均衡。
同时,在孕早期如果遇到疾病,则需要及时就医,切勿私自服用药物。
同时,尽可能穿着宽松衣物,严忌烟酒,在怀孕初期三个月,需要禁止性生活,避免出现流产问题。
3.妊娠中期,即12~28周期间,往往孕妇上述顾虑会消失,尤其是胎动出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孕妇的种种顾虑。
根据相关调查,大多数的孕妇都会积极保持乐观想,但由于高龄孕妇容易出现工作不便利、下肢肿胀、黄褐斑、体型臃肿等情况,在心理上会出现烦躁、担忧以及郁闷。
在每次就诊过程中,护理人员都应该重视孕妇心理,注重对其情绪的调节,指导孕妇观看关于孕育方面的视频材料,教会其围生期保健,同时指导孕妇进行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饮食,以便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孕妇下肢胀痛的事情发生。
4.妊娠晚期是28~35周,孕妇由于面临生产,对于即将出生的婴儿性别、是否健康等十分惦记,心理难免会存在紧张。
产妇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及体会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方法选取 160 例于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产妇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80 例,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80 例,在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共同干预),对比两组初产妇围生期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不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
结果研究组产妇 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第一、二产程时间相比较于常规组明显更短,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研究组产妇剖宫产率为 11.25%,低于常规组的 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产妇新生儿Apgar 评分相比较于常规组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采用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初产妇整个围生期的护理中,对于初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概率有显著降低的作用,并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缩短产程时间,还能促使新生儿更为健康。
关键词:产妇分娩过程;心理护理;效果观察及体会引言剖宫产是临床上常见的分娩方式,能有效地减少难产的发生。
近几年来,随着巨大儿发病率的上升,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剖宫产产妇明显增多。
在分娩时无疼痛和安全有保障的剖宫产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适合难产及产科并发症患者。
而剖宫产会干扰患者的生理功能,容易引起压疮、尿道感染、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产后恢复不利。
另外,孕产妇在分娩前因害怕手术和分娩结局而产生各种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这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产后身体的恢复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共计1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产妇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80例)与研究组(80例)。
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体会摘要:目的:了解高龄产妇的心理特征,保证顺利分娩。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高龄初产妇,年龄35-40岁,平均36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27例,高中及以下23例,进行心理问卷调查。
结果:50例高龄产妇均出现过担心、害怕、恐惧、犹豫等心理症状。
且年龄越大焦虑、恐惧、抑郁的比例和程度越高。
根据这些心理活动给予相应的护理。
结论:高龄产妇这一高危人群有其特殊性,所以说整个围生期全方位的心理护理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高龄初产妇心理特征心理干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89-01现今社会很多女性由于工作、学习、生活等等因素选择高龄初产[1]。
一般来讲,高龄产妇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早产的可能性较大[2]。
近年来,在职业女性中,高龄初产妇妊娠、分娩人数的比例增加更加明显达2.70%~3.70%,这一现象发引起了社会和医疗界的关注[3]。
观察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龄初产妇的心理特征,并采取相应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资料50例高龄产妇,年龄35-40岁,平均36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27例(54%),高中及以下23例(46%);职业: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27例(54%),工人(包括公司职员)14例(28%),农民9例(18%)。
顺产18例(36%),剖宫产32例(64%),其中子痫前期7例,胎盘早剥5例,前置胎盘8例,臀位6例,巨大胎儿11例。
2 心理分析根据本组50例高龄产妇的调查,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可能是影响高龄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致使高龄初产妇过分担心、害怕、恐惧,加剧心理冲突,且年龄越大焦虑、恐惧、抑郁的比例和程度越高[4]。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负性情绪贯穿于整个妊娠分娩过程之中,给母子带来严重危害,最终成为导致难产的心理学因素之一。
我们应该重视产妇的心理活动,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使她们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分娩。
高龄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随着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高龄初产妇也逐年增多。
高龄初产妇中妊娠期糖尿病、巨大胎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剖宫产的危险性增加,是产科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对象,其生理心理变化与产妇自身及新生儿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高龄初产妇如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或高度的紧张状态,会间接影响其对新生儿的照顾,直接影响其日后的健康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龄初产妇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并根据其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帮助高龄初产妇减少或消除生产的焦虑、恐惧心理,使高龄初产妇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产后恢复。
标签:高龄初产妇产后心理产后抑郁症护理对策1. 高龄初产妇的定义与年龄界限年龄在35岁以上才怀孕、分娩,在医学上,我们称之为高龄初(孕)产妇。
高龄孕妇软产道弹性、骨骼灵活性和体力都相对变差,会使分娩时间延长,难产率也明显高于适龄孕妇,自然分娩变得困难,多数需要进行剖腹产或产钳助产。
由于高龄初产妇阴道弹性下降,分娩时容易造成产道撕裂,出现大出血。
高龄孕妇在怀孕晚期容易患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高龄孕妇的产后恢复也比较慢,容易出现并发症。
2. 我国城市中高龄初产妇增多医学研究表明,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为24~28岁。
然而,随着城市中婚育年龄的普遍推迟,高龄产妇也越来越多。
在有些城市的医院,30岁以上的初产妇占了50%,而35岁以上高龄初产的孕妇竟高达10%以上!3. 导致高龄初产增加的因素生育年龄延后,主要是由于生育观念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等情况造成的。
选择在29岁以后生育的女性中,大多数知识层次较高,考虑到自身发展,不愿早生孩子。
而一些用人单位也明确规定,在工作最初几年内不允许结婚或生孩子,这也是高龄产妇增多的一个原因。
4. 高龄妊娠的优缺点4.1 高龄初产的缺点[1]4.11高龄初产会增加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等的风险。
研究发现,35岁以上的孕妇母子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高龄初产妇是新生儿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例三胎高龄孕妇的护理体会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以及年轻人生育意愿的降低,现在产科门诊很多二胎甚至三胎孕妇定时产检。
尤其是三胎孕妇,一般怀三胎的普遍年龄较高,分娩的时候年龄大于35周岁的产妇就是指高龄茶府产科门诊于2022年有一孕三胎的孕妇定期来产检,其相关护理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及检查经过患者女,44岁,2022年3月28日在我院检查示怀孕4周,患者末次月经2022年2月20日,既往已怀孕2次,生育2胎,患于2022年11月7日在停经37周+5天入我院产科行剖宫产分娩出一男婴,11月13日出院。
患者出院诊断为:妊娠合并子宫瘢痕,妊娠期糖尿病,横位,妊娠合并盆腔黏连,G8P3,孕38周,剖宫产,LScA。
2、护理2.1饮食护理患者已怀孕2胎,现为怀孕3胎,年龄偏大,身体机能较前两次怀孕均有所下降,更要保证各类营养的摄入,注意饮食健康,才能保证胎儿健康生长,同时,孕妇的食要比平时增多,食欲较好,但不宜吃腌菜之类,在孕早期,患者要有早孕反应的恶心呕吐等,可少量多餐,清淡饮食,可吃些酸味食物,如酸枣,桔子等,在孕中期的时候,因为胎儿的增大造成子宫增大压迫肠道造成便秘,孕妇可多食蔬菜多饮水防止发生便秘。
在中后期,孕妇要多吃优质蛋白,比如牛奶,鸡蛋,瘦肉等比平时的量要额外加一些,在孕后期,注意饮食的数量及合理均衡的饮食。
在整个孕期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食盐的量,当后期出现下肢浮肿尤其要注意,同时可多食一些利水的食物,如冬瓜等;要注意补钙,可服用钙片或者增加含钙乳制品或食物的摄入,并注意多晒太阳。
2.2生活护理患者要尽量早点休息,规律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肚中胎儿的规律作息。
改善工作环境,因已产两胎,家中已有2个小孩,患者平时在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家中其余两个小孩,避免小孩打闹误伤自己。
2.3检查护理患者年龄偏大,高龄产妇在孕期的危险性偏高,30岁以后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卵子的质量会逐渐下降,发生流产以及胎儿先天性发育畸形的几率会比较高,怀孕前注意孕前检查,因该患者属于意外怀孕,未做相关孕前检查,孕妇尤其要注意定期来院产检,若有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或应对。
产妇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及体会摘要:目的:对产妇分娩的过程中,给予产妇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共计120例。
在对产妇进行分组的过程中,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产妇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产妇。
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产妇提供心理护理服务,以此为基础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在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在疼痛问题上,观察组产妇明显较对照组产妇更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观察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良情况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通过给予产妇心理护理服务,可以很好的降低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感,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自然分娩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分娩;心理护理;临床效果在妊娠期之中,产妇的心理以及生理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妇非常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如果没有得到科学的疏导,焦虑、抑郁乃至紧张激动等情绪等心理问题很容易对产妇的分娩造成不良的影响。
笔者对产妇分娩的过程中,给予产妇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共计120例。
在对产妇进行分组的过程中,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产妇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产妇。
对照组中,产妇的年龄区间为22~34岁,平均年龄为(26.4±2.2)岁,产妇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9.4±2.5)周;观察组中,产妇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6.6±2.3)岁,产妇的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9.6±2.4)周。
所有产妇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之情且资源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与观察组产妇的一般资料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因此本研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由于工作压力大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诸多育龄期女性选择推迟生育,导致高龄产妇的数量不断增多。
高龄产妇在分娩时常伴有抑郁等不良情绪,这成为妨碍其顺利生产的一大危险因素。
因此,如何更好地对高龄产妇进行分娩护理和心理指导,成为临床医学的又一重大研究课题。
1 资料与分析1.1 一般资料本组 50 例高龄产妇中,初产妇占16%,经产妇占84%,其平均年龄为38 岁,怀孕周期为27 周—39 周,平均为 35 周。
在这些高龄产妇中,有9%的产妇伴有妊娠高血压,2%的产妇患有贫血,0.1%的产妇是乙型肝炎患者,所有产妇均属单胎妊娠。
1.2 护理方法产妇入院时首先接受情绪测试,以便医院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指导。
同时,不放松对于产妇的分娩护理。
于分娩前进行第二次调查,并对比前一次调查结果。
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尽快让其熟悉及适应医院环境及病房相关设备,医院相关制度,以增加产妇对医院的熟悉感,舒解其不良情绪。
具体做法如下:一、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向产妇及其家人介绍有关医护知识;二、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产妇及其家人的要求,解决他们的各种问题,建立起信任感。
诸多高龄产妇因担心自己年龄偏大,害怕在生产时出现产程异常情况或难产,因此,出现焦虑、紧张或者害怕心理。
针对这些状况,护理人员应仔细讲解生产过程,认真说明生产时产妇应如何配合医生及应注意的事项等,使其对即将面对的生产过程有大致的了解,提高其配合度。
从产妇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与产妇分娩有关的各项指标。
待产妇生产时,则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其生产过程,并不断鼓励和安抚产妇。
指导产妇如何正确用力,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三、在产妇完成分娩后,护理人员应继续进行监测,详细记录相关数据。
及时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四、及时做好产后清洗工作,保持产妇清洁卫生。
高龄产妇易发生产后抑郁或出现产后不适应等,更容易发生轻度抑郁症。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其产后的心理指导,积极主动协助家属,保持产妇健康正常的情绪。
浅谈如何做好产妇在分娩中的心理护理【摘要】产妇在分娩中的心理护理对于产妇和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情绪会发生变化,医护人员需要关注并提供情绪支持,帮助产妇保持平静和自信。
营造和谐的分娩环境也是关键,可以通过调节光线、音乐等方式来减轻产妇的紧张情绪。
医护人员需要鼓励产妇,并帮助她们建立对自己的信心,从而减轻焦虑和恐惧感。
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产妇更顺利地度过分娩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宝宝的健康发展。
在产妇分娩中,心理护理不可忽视。
【关键词】产妇心理护理、分娩、情绪、支持、自信心、和谐环境、紧张情绪、健康。
1. 引言1.1 产妇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妇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产妇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分娩的顺利进行和产后恢复的效果。
正确认识和处理产妇的心理情绪,给予产妇恰当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对促进产妇身心健康和宝宝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产妇在分娩中往往会经历恐惧、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和抚慰,可能会影响到产妇的产程和胎儿的健康。
对产妇的心理护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通过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提供情绪支持、促进产妇的自信心、营造和谐的分娩环境、减轻产妇的紧张情绪等方式,帮助产妇度过分娩的关键时刻,保障母婴健康。
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产妇心理护理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更是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只有确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才能保障母婴的健康和幸福。
做好产妇在分娩中的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2. 正文2.1 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情绪会出现各种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护理人员在进行产妇的心理护理时,需要首先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
产妇在分娩中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疼痛等多种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增加产妇的疼痛感受,还会影响产程的顺利进行。
浅析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方法:将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00例年龄≥35岁的产妇按照住院单双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各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并对两组孕产妇产后2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第一、二、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 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高龄产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可促进母婴结局的改善。
【关键词】心理护理;高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近年来女性在社会角色发生了重要改变,女性晚婚晚育十分普遍,高龄产妇占据比例逐渐加大[1]。
高龄产妇分娩中受到机体功能、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程较长且剖宫产率较高,生育体验较差,因此通过临床干预提高产妇分娩体验十分重要。
我院自2015年开始对高龄产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以减轻产妇的疼痛,提高其分娩质量,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年龄≥35岁产妇,年龄35-43岁,平均年龄(39.01±2.22)岁,均为单胎,排除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精神疾病产妇,所有孕产妇重要脏器功能均正常,按照住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孕妇进入医院后为其安排安静舒适的待产室,鼓励产妇观看分娩保健的相关视频,并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身体状况密切观察,定期监测胎心、血压等,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一旦发现产妇体征异常则需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工作均由有10年货以上助产经验的助产士操作。
全程护理干预是符合门诊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患者护理需求的护理模式,能够给予患者全程精心照护,满足患者心理㊁生理等全方位需求[5]㊂在检查前,应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做好相关准备及解释工作,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理解患者的感受,给予患者关怀及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㊁恐惧情绪㊂尤其是老年患者,在检查时容易出现张口困难㊁咽部敏感㊁活动性不够等问题,应加强检查配合指导,告知其纤维鼻咽喉镜的优越性和安全性,引导患者积极配合㊂对合并冠心病㊁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应将稳定患者情绪作为重点,避免由于精神紧张导致患者心率㊁血压发生异常㊂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具有明显应用优势㊂综上所述,对门诊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推广㊂4 参考文献[1] 杨学敏.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时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观察与护理经验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 (34):181.[2] 史 娜.全程护理干预在儿童纤维鼻咽喉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291-292. [3] 吴瑞华,许 绘,赵金燕.全程护理干预在儿童纤维鼻咽喉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 17(45):227-228.[4] 刘文青,苏 芳,李 鹏,等.全程护理干预纤维鼻咽喉镜在门诊鼻咽喉部疾病检查中的应用[J].广州医药,2017,48 (1):99-101.[5] 刘 艳.舒适护理对患者纤维喉镜检查的恐惧感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7):258-259.[收稿日期:2019-04-23 编校:李晓飞]高龄产妇分娩前后实施心理干预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评定王珊珊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产科,天津 301800)[摘 要] 目的:探讨产科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前后的护理效果㊂方法:对在分娩护理时进行有效心理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㊂结果:对分娩的高龄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后,相比对照组的妊娠结局显著改善,心理状况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高龄产妇分娩应用进行有效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妊娠结局,改善心理状况,推荐在临床中推广使用㊂[关键词] 分娩;心理状况;心理护理 分娩是育龄妇女都要经历的生理过程,不仅意味着女性身份的变化,同时还会对女性的身心造成显著影响㊂随着生育观念的改变,目前临床上高龄产妇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所升高,特别是初育高龄产妇更加担心分娩时的安全,因为发生妊娠期高血压㊁子痫㊁妊娠期糖尿病的并发症率较高,严重影响分娩结局㊂因此,高龄产妇通常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她们担心分娩出现意外或胎儿不健康等,不良心理情绪导致产妇对分娩敏感性增高㊁耐受性降低,影响分娩过程及胎儿结局㊂心理护理能够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1]㊂本文对高龄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高龄产妇76例,将全部孕妇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年龄32~38岁,平均(33.8±2.7)岁;孕次1~2次,平均(1.2±0.3)次;观察组38例,年龄32~39岁,平均(32.1±2.7)岁;孕次1~3次,平均(1.9±0.6)次;产妇的年龄㊁孕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如下㊂1.2.1 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能够提高高龄产妇对分娩的正确认知,避免因为认知错误而增加产妇的心理压力㊂护士要针对产妇的不同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对于初育产妇加强健康教育,解释分娩过程㊁心理情绪对分娩的影响㊁如何正确调节心情㊁如何休息等㊂护士不仅要进行口头讲解还要注重运用集中宣教和一对一健康教育方式㊂为了提高接受程度要制作带有生动形象的健康教育卡片和图书㊁播放视频等,能够吸引高龄产妇的注意力㊂1.2.2 针对性心理辅导:高龄产妇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因为害怕㊁恐惧等问题产生心理问题,如抑郁㊁焦虑㊁强迫等心理问题,护士要了解高龄产妇产生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多谈心谈话㊁争取家庭支持㊁邀请病友现身说法等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2]㊂1.2.3 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要向高龄产妇简单介绍护理时所进行的步骤,通过与产妇进行交流获得她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了解她们的担忧,护士要耐心倾听,交流时要保持温和㊁随意的态度,让产妇积极配合,相信在目前先进的医疗水平下,高龄产妇也可以安全分娩㊂对于具有显著不良心理的高龄产妇,护士要格外予以关注,可以让具有多次分娩经历的产妇与她们沟通交流,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护士也要增加与她们的沟通次数,让产妇的丈夫多陪伴左右,给她们关心和关爱[3]㊂肢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能够起到较强的辅助表达情意的作用㊂肢体语言包括人们的手势㊁动作㊁姿势和体态等,能够用于表达态度和情感㊂护士可以恰当利用肢体语言,如当高龄产妇感觉不适时,用手触摸高龄产妇的前额表示关心㊂在倾听高龄产妇倾诉时用手抚摸高龄产妇的肢体等,能够减轻高龄产妇内心的焦虑情绪㊂1.3 观察指标:采用SCL-90评分量表予以心理评估,评分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㊂1.4 统计学方法: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高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对照组,高龄产妇自然分娩27例,剖宫产11例,自然分娩率71.05%;研究组,自然分娩35例,剖宫产3例,自然分娩率92.11%;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2.2 高龄产妇心理状况比较:护理前两组SCL-90评分,对照组(158.3±2.6),研究组(157.9±1.8);护理后,对照组(114.7±1.9),研究组(101.5±1.6)㊂护理后,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P<0.05)㊂3 讨论妊娠期是女性较特殊的生理时期,女性的机体会因为妊娠的原因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同时也会对孕妇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有些高龄孕妇过度的关注腹中胎儿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状态,从而各方面的压力均增加孕妇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影响分娩的结局[4]㊂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不仅要尽力治疗患者的疾病㊁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痛楚㊁争取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慰与鼓舞,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配合㊂心理护理对护士进行了严格的要求[5]㊂不仅要求护士必须时刻保持亲切的态度和礼貌的言行,同时也要无微不至地对患者进行关爱和帮助㊂在高龄产妇分娩前后进行心理护理,能够让产妇在分娩前调整心情,降低应激反应,为顺利分娩做准备,同时能够提高产妇对分娩的认知水平,减少并发症㊂综上所述,高龄产妇予以心理护理能够减轻心理压力,改善妊娠结局,适于临床推广㊂4 参考文献[1] 黄晓兰.分娩护理中护患沟通81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22):127-127.[2] 彭颖娟.分娩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2(9):2115-2116.[3] 单绪金.高龄产妇分娩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6,20(24):150-151.[4] 关桂冰,周肖郁,孔健玲,等.一对一式分娩护理模式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4,10(6):493.[5] 宁玉萍,刘振玉,雷 艳,等.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管理模式探讨[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3,18(12):928[收稿日期:2018-04-23 编校:李晓飞]群组管理方式在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谭绍菊 (兴山县人民医院,湖北 兴山 443700)[摘 要] 目的:对群组管理方式应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㊂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患者经过信封式分组的方式被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上述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和群组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6min步行试验情况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以及6min步行试验亦明显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将群组管理方式应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㊂[关键词] 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群组管理方式;生活方式 呼吸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即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气道炎性反应为该疾病的本质,目前临床尚未有疾病根治的方法㊂由于疾病具有病程长㊁迁延难愈且易反复发作等特征,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产生严重不良影响[1]㊂本文主要分析为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群组管理的效果,特选取部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抽选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上述患者均为2017年6月~2018年5月入院㊂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平均为(65.63±4.82)岁㊂采用信封式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占50例㊂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1.2 方法:所有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管理,即给予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健康管理;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群组管理,其详细内容见下:1.2.1 群组管理开始阶段:医务人员需要组织患者开展活动,将群组活动开展的目的向老年患者详细介绍,同时鼓励患者之间开展沟通与交流,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并且由患者签署组员守则,在活动开展期间,鼓励患者对自身的情绪进行充分的表达,医务人员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给予其充分理解与支持㊂1.2.2 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等进行详细了解,医务人员需要详细评估并且记录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给予其适当的引导,帮其纠正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改善负性情绪;医务人员需要引导组员进行亲身感受,由患者自己体会并且寻找影响其情绪的真正原因,掌握具体因素以后,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干预,以提升其情绪调节能力㊂1.2.3 群组管理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可组织患者参与其感兴趣的活动,以此增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同时增加患者的活动量,间接改善其机体状态;此外,活动中可以组织患者开展吹气球比赛,以锻炼患者的肺功能;活动开展过程中患者可通过向医务人员提问,将其对疾病及用药治疗期间存在的疑虑等有效解决㊂1.3 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上述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㊁6min步行试验㊂1.4 统计学分析:汇总本文数据且以SPSS22.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㊁6min 步行试验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间比较用t检验㊂用P<0.05代表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
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体会李静摘要】目的:探析对高龄产妇进行分娩护理与心理指导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元接收的70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她们采取一系列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措施,随后分析比较产妇在入院时以及分娩之前的不良情绪,并调查统计产妇的满意程度。
结果:经过适当的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产妇在分娩前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降低。
结论:对高龄产妇进行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并使产妇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增加,提升医院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高龄产妇;分娩护理;心理指导【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309-02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女性的生活及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延迟生育成了许多女性不得已的选择,然而由于这些产妇年龄偏大,在分娩过程中易产生一系列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给顺利生产带来了困难,危险性大大增加[1]。
因此,分析研究对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问题成为临床医学很有必要的工作。
本院选取了产科收治70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对高龄产妇的应用效果,给医护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70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
年龄为35~48岁,平均年龄40.2岁;其中初产妇有21例,经产妇有49例;怀孕周期为28~39周,平均孕周为36周。
所有产妇中,有15例患有妊娠高血压,12例患有贫血,3例患有乙型肝炎,8例伴有子宫肌瘤。
全部产妇都是单胎妊娠。
1.2 方法为了方便医院实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高龄产妇入院时对其进行情绪测定。
另外,还要时刻关注对产妇的分娩护理。
在分娩之前,再一次对产妇进行调查,与上一次调查情况作比较。
医护人员应在产妇入院之后尽快向其进行介绍相关设备及制度[2],让产妇参观一下病房以及医院整体环境,使其能够更快适应医院的新环境,消除陌生感,从而到达缓解不良情绪的目的。
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体会李静
发表时间:2016-05-18T11:21:00.6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作者:李静
[导读]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对高龄产妇进行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徐州 221700)
【摘要】目的:探析对高龄产妇进行分娩护理与心理指导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元接收的70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她们采取一系列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措施,随后分析比较产妇在入院时以及分娩之前的不良情绪,并调查统计产妇的满意程度。
结果:经过适当的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产妇在分娩前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降低。
结论:对高龄产妇进行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并使产妇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增加,提升医院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高龄产妇;分娩护理;心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309-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女性的生活及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延迟生育成了许多女性不得已的选择,然而由于这些产妇年龄偏大,在分娩过程中易产生一系列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给顺利生产带来了困难,危险性大大增加[1]。
因此,分析研究对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问题成为临床医学很有必要的工作。
本院选取了产科收治70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对高龄产妇的应用效果,给医护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70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
年龄为35~48岁,平均年龄40.2岁;其中初产妇有21例,经产妇有49例;怀孕周期为28~39周,平均孕周为36周。
所有产妇中,有15例患有妊娠高血压,12例患有贫血,3例患有乙型肝炎,8例伴有子宫肌瘤。
全部产妇都是单胎妊娠。
1.2 方法
为了方便医院实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高龄产妇入院时对其进行情绪测定。
另外,还要时刻关注对产妇的分娩护理。
在分娩之前,再一次对产妇进行调查,与上一次调查情况作比较。
医护人员应在产妇入院之后尽快向其进行介绍相关设备及制度[2],让产妇参观一下病房以及医院整体环境,使其能够更快适应医院的新环境,消除陌生感,从而到达缓解不良情绪的目的。
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1)医护人员及时将相关的护理知识向产妇及家属进行讲解,使他们在医护人员不在的情况下能够自主进行适当护理;(2)如果产妇及家属有所需要,要主动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愿意配合医院的护理工作。
有些高龄产妇时常会因自己的年龄偏大而担心在分娩时会发生异常情况,因此产生一系列焦虑、恐惧等心理。
鉴于此,医护人员要对耐心讲解有关生产的注意事项,指导产妇如何与医生配合,使产妇尽可能多了解生产过程,从而更好的配合医生完成分娩。
在产妇入院的时候一直到顺利生产,医护人员需要时刻关注产妇的各项影响分娩的指标。
在产妇生产过程中,要将注意力保持在生产过程上,并给予产妇适当的安慰与鼓励,指导产妇生产方法,放松产妇的情绪,以确保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3)产妇生产完成之后,医护人员也不能停止对产妇情况的监测工作,科学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及饮食方法,并提醒产妇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
高龄产妇出现不良情绪的概率大于年轻产妇,更在生产过后容易出现抑郁情况,所以医护人员不可放松产后的心理护理及指导,密切观察产妇的情绪,与产妇加强交流,积极帮助家属以缓解产妇的抑郁情绪,保证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1.3 评定标准
情绪调查情况,分数在8分以上则为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小于8分的产妇则为没有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满意程度调查情况,分为三个标准:满意、一般、不满意,让产妇及家属在出院时进行自主评定[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项数据,运用SPSS14.0软件对产妇入院时及分娩前的情绪状态数据进行处理。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 产妇心理状况
70例产妇在入院时有不良情绪的为32例,占全部45.7%,而分娩之前有不良情绪的仅有15例,占全部21.4%,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
意义,产妇在经过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后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见表。
2.2高龄产妇满意程度
调查统计数据表示,70例患者中,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者有64例,认为一般者有6例,不满意者0例,满意率达到91.4%。
3.讨论
经过研究发现,高龄产妇在经过良好的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后,能够有效较低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情况,有利于分娩工作的顺利完成,并使产妇痛苦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因此,医院应当进加强对高龄患者的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工作。
高龄产妇的年龄比年轻产妇大,在身体状况上有很大不同,尤其是怀孕期间身体素质比较弱,很容易给产妇带来一些不良情绪,造成分娩时的危险性大大增加,自然分娩概率也有所降低。
这要求护理工作人员拥有专业的护理知识与护理技术,对产妇实行有效的生理及心理护理,使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得到适当缓解。
比如,医护人员可以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待产环境,增加产妇的亲切感与信任感,减轻排斥感;与患者及家属加强沟通,有想法及时交流,并尽力帮助解决产妇待产期间遇到的困难,保证维护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及时提醒产妇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给产妇提供一些可靠的建议,如多听音乐多看书,让产妇拥有轻松、愉悦的心情,还可以让产妇通过视频或书籍了解一些分娩的常识,帮助产妇消除恐惧心理。
产妇的饮食也许特别注意,包括食物搭配和饮食习惯,一定要使产妇获得充足营养,但
也不能过量饮食;保证产妇休息时间足够,增加睡眠质量,另外也需适当进行锻炼。
总之,对高龄产妇实行良好的分娩护理及心理指导对于降低产生不良情绪概率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患者满意度增加,值得推广和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费喜之,徐岚.助产士的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9):3792-3793.
[2]蔡稚彬.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7):100.
[3]高瞰秀.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现状与护理对策[J].天津护理,2011,19(6):1156-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