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房电路组合 1
- 格式:pdf
- 大小:615.11 KB
- 文档页数:26
电涌保护器总述TSY1-D 电涌保护器TSY1-C 级电涌保护器TSY1-B 级电涌保护器单、三相电源共差模电源保护器系列声、光报警器AS、遥信远程控制FS、遥信电压监控FS-SU TSY2 电涌保护器1 2 3 4 5 5 6~7G电涌保护器(SPD)<<中国 . 森泰电器有限公司我 们 是 专 业 的 ... ...电涌保护器的作用TSY1-D 、TSY1-C外形及安装尺寸雷电的破坏力极大,仅靠外部的防雷(避雷针等)是不够的。
雷电波会直接或间接(通过电磁感应)侵入各电气通道和金属通道(如电源线、信号线和金属管道等)。
由此产生的雷电过电压和浪涌电压将对电器设备、通讯系统产生很大的危害,轻则毁坏线路,重则损坏电器设备,使系统瘫痪,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强大的雷电流将导致室内地电位的提高,而使设备与地之间产生很高的电压,此电压将会损坏相应的设备。
迅速变化的雷电流,会在电气环路和双股导线上感应产生高电压而导致系统的绝缘被破坏。
电力系统的各种操作能在电力线上产生操作过电压,一些电器设备的开关操作,短路跳闸等能在电源线路中产生过电压(浪涌电压)从而对用电设备产生危害。
�电涌保护器采用了一种非线性特性极好的压敏电阻,在正常情况下,电涌保护器处于极高的电阻状态,漏电流几乎为零,保证电源系统正常供电。
当电源系统出现上述情况的过电压时,电涌保护器立即在纳秒级的时间内迅速导通,将该过电压的幅值限止在设备的安全工作范围内。
同时把该过电压的能量释放掉。
随后,保护器又迅速的变为高阻状态,因而不影响电源系统的正常供电。
注:组合方式代号说明1-单极:Uc=275V 、320V ,用于TN-C 、IT 、TN-S 系统的单相系统。
Uc=385V 、420V ,用于TT 系统的单相系统;2-二极组合:Uc=275V 、320V ,用于TN-C 、IT 、TN-S 系统的单相系统。
Uc=385V 、420V ,用于TT 系统的单相系统;2+1—2+1组合:由2级保护器加一极放电间隙组合而成,适合用于由TT 系统供电的单相电路。
VOICE& SCREEN WORLD目前大多数电台承担着多套调频广播的发射任务,并且共用一台备机。
以往的手动操作都是主机出故障就手动倒备机,具体流程是关闭主机———将同轴开关倒换到备机———改备机播出频率———改备机信号源输入———开备机。
整个过程比较复杂,不仅操作时间长而且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有时甚至损坏设备,造成更大的停机故障。
所以,为了缩短倒机时间,减轻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倒机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提高安全播出的水平,机房N+1主备机自动切换系统已成为安全播出的重要保障,越来越受到各级广电部门的重视。
N+1系统拓扑图N+1自动切换系统由监控终端和发射机房相关监控设备组成。
监控终端可以放在发射机房或通过通讯线路(485总线、TCP/IP网络、光缆或公网通道)设在远程监控中心。
监控终端通过通讯线路与发射机房的N台主发射机、1台备发射机等相关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发送控制指令;监控终端汇总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后作出处理,自动发出各种控制或报警指令,同时将数据实时存入后台数据库。
发射机房监控及相关设备包括机房N台发射机主机和一台备机(包括功放、激励器、同轴开关、信号源切换器),分别与若干台发射机3+1采集倒换器连接并集联,组成N+1同轴自动切换系统,发射机运行参数通过采集倒换器将数据传送到监控终端,实现本地或远程监测。
同时,采集倒换器也可以接收监控终端传送来的控制命令,实现对发射机的同轴自动切换等相关控制。
同轴自动切换原理:监控终端不断采集N台发射机主机的正向功率和反向功率,当达到倒备机门限(用户自行设置)后,系统发出报警并关闭主发射机,当监测到主备发射机均处于关机状态后,监控终端发出同轴开关倒换指令并监测同轴开关位置状态,当同轴开关到位后,系统再发出激励器改频率指令和信号源切换器改通道指令,最后开启备发射机。
所有以上操作备发射机激励器和功放处于带电待机状态。
以6+1自动切换系统为例:系统主要功能一、实时采集发射机房设备的运行参数。
5G C-RAN机房配套改造指导原则1C-RAN建设原则面向中远期,统一规划基带集中机房,分场景确定综合业务区内集中机房数量、BBU 集中度等。
C-RAN 集中业务区方案分为核心/密集城区、一般城区和郊区、发达乡镇、一般乡镇四类。
原则上农村地区不规划 C-RAN。
根据现有基站布局,并结合综合业务机房经验数据,基站集中度部署建议如下:核心/密集城区:集中的 BBU 数宜 5-18 个,每个 C-RAN 区覆盖面积约0.5-3 平方公里;一般城区、郊区:集中的 BBU 数宜 5-18 个,每个 C-RAN 区覆盖面积约 2-5 平方公里;发达乡镇:集中的 BBU 数宜 5-12 个,每个 C-RAN 区覆盖面积约 5-8 平方公里;一般乡镇:集中的 BBU 数宜 5-8 个,每个 C-RAN 区覆盖面积约 5-10 平方公里。
2机房选择及建设要求机房是承载 C-RAN 组网最基础的资源,布局合理机房资源是C-RAN 组网落地的关键。
机房应选在环境安全、交通方便、市电引入方便、进出维护方便、传输条件较好的场所。
C-RAN 机房首选汇聚机房或配套条件较好的接入机房,预留机房面积和动力配置。
C-RAN 机房的光缆路由必须具备双路由能力。
为避免因光缆中断导致过多数量的 RRU 同时退服,C-RAN 机房光缆出局红线内同路由不能超过规定距离(建议距离为 300 米),红线外严格双路由。
在当前条件下,新建集中化部署机房应确保有 GPS 天线安装位置并确保GPS 天线南面无阻挡。
3机房配套原则3.1机房及设备空间3.1.1机房空间要求集中化部署机房应结构良好,以矩形为主,避免选择形状不规则的机房。
新建集中化部署机房建议选择不小于 30 平方米面积的机房。
自建机房净高应不低于 3m;购置或租用的机房净高原则上应不低于 2.8m。
改造原有机房的,应根据远期规划目标合理评估可用面积。
3.1.2设备空间要求以满足当期规划需求为基本要求。
一个实例全面讲解机房如何做防雷接地关于防雷接地这一部分介绍的比较少。
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一下防雷接地知识。
对于机房的接地,我们平时主要是参考三个规范比较多。
《数据中心设计设计规范》(GB 5017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本期我们来通过一个实例,详细了解机房如何做防雷接地?一、为什么要做防雷接地?计算机和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同时也预示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这些微电子网络设备的普遍应用,使得防雷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微电子设备具有高密度、高速度、低电压、和低功耗等特性,这就使其对各种诸如雷电过电压、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静电放电、电磁辐射等电磁干扰非常敏感。
如果防护措施不力,随时随地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二、机房防雷的必要性雷击可以产生不同的破坏形式,国际电工委员会已将雷电灾害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雷击、感应雷击、电源尖波等瞬间过电压已成为破坏电子设备的罪魁祸首。
从大量的通信设备雷击事例中分析,专家们认为:由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造成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是机房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
为此采取的防范原则是“整体防御、综合治理、多重保护”。
力争将其产生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点。
三、机房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一、防雷设计防雷接地系统是弱电精密设备及机房保护的重要子系统,主要保障设备的高可靠性,防止雷电的危害。
中心机房是一个设备价值非常高的场所,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根据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IEC61024-1-1标准的有关规定,中心机房的防雷等级应定为二类标准设计。
目前大楼总配电室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提供了第一级防雷,因此,在本工程网络中心机房市电配电柜前配置第二、三级复合防雷器。
防雷器采用独立模块,并应具有失效告警指示,当某个模块被雷击失效时可单独更换该模块,而不需要更换整个防雷器。
一级建造师(通信)讲义------第20讲1L411110广播电视传输和监测系统(一)1L411110广播电视传输和监测系统主要知识点:1L411111 掌握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1L411112 掌握广播电视有线传输技术1L411113 熟悉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技术1L411114 了解广播电视监测的内容1L411111掌握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一、广播电视发射技术概述广播电视发射台的任务是利用广播电视发射机完成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发射机通过天线发射无线电波,供地面听众观众收听收视。
广播电视发射台有直播台和转播台两种。
中波广播发射机频率范围为526.5kHz~1605.5kHz,波长为570~187m,短波广播发射机频率范围为3.2kHz~26.1kHz,波长为9.38~11.5m。
二、中短波广播发射技术(一)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基本结构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基本结构如图1L411111-1所示,主要设备是广播发射机和天馈线系统,节目传送设备包括卫星地面接收站、微波机房、收转机房和光缆电缆信号解调机房。
电源设备包括变电站和配电间(主备两套),冷却设备包括水冷系统和风冷系统,还有监测监听设备。
(二)中短波广播发射的特点中短波频段适用于远距离的国际广播。
中短波广播发射机测试项目中三大电声指标: 非线性失真、频率响应和噪声电平。
其他技术指标:频率稳定度、调幅度、载波跌落、输出功率、整机效率、载波频率容差、杂散辐射和可靠性与过载能力等。
【例1】中短波广播发射机测试项目中的三大电声指标是非线性失真、频率响应和()。
A.灵敏度B.调幅度C.载波跌落D.噪声电平答案是:D三、电视发射技术(一)电视发射机基本组成电视发射机普遍采用低电平中频调制方式,通过变频器上变频到某一特定频道的射频信号,然后进行功率放大到额定的功率,再馈送到天线发射出去。
电视发射机是由图像发射机和伴音发射机组成的,称为双通道电视发射机。
电视发射机由图像与伴音共用一部发射机,称为单通道电视发射机。
大厦机房UPS供电方案一、项目概述项目名称:包组内容:UPS电源用途:机房建设数量:一批二、客户需求应。
机房应急电源控制管理的需要,建议进行ups集中供电的方式来统一管理。
1、本项目采用8台500KVA UPS组成2套(3+1) 并联冗余双母线系统,系统容量按1500KVA设计,系统包括UPS主机、蓄电池组、蓄电池开关及其连接线路、并机系统附件等。
2、每台UPS配置2组或2组以上的独立后备电池组,单机满载后备时间要求不少于30分钟。
电池采用2V电池。
3、整机规格及摆放:立柜式柜架结构,采用下进下出线方式。
按照以下房间平面图,在房间内摆放。
房间内静电地板至天花板静空高度不小于2.6米。
4、UPS房间的设计承重能力为最大1.5吨/平方,需制作支架支撑,使之满足楼板承重要求。
三、供电方案建议根据上述客户需求,我公司提供由。
系列500KVA UPS所组成的单机供电系统。
1、UPS选型:根据标书要求,并结合大型数据中心对UPS的高可靠性要求。
此项目选择。
系列500KVA UPS组成由两台3+1冗余并机系统组成的双母线供电方案该型号产品的物理尺寸:1900×995×1950(W×D×H)重量:2400Kg对承重要求=2400 Kg/1.9×0.995=1269.5 Kg/m2,小于1500 Kg/m2的要求,但是由于电池的重量比较大,因此需要增加承重底座。
2、供电系统选择:根据标书的要求,采用500KVA UPS组成两套3+1冗余并联系统,这两套系统组成双母线供电系统。
3、蓄电池容量选择:系统后备放电30分钟。
蓄电池型号:DCF126-2/800 2V 800Ah蓄电池蓄电池数量:2784颗(每台两组,每组174颗)方案系统图:方案配置清单:设备平面布置图:四、产品优势分析。
核心技术产品。
UPS是专家精心研究为大型用户所设计,其主要应用领域为各种数据数据处理系统、电信系统、卫星系统、网络系统、医疗设备、安全紧急逃生设备、监控保全系统、各种工厂设备等。
机房布线方案机房布线方案是为了实现有效的网络连接和设备配置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机房布线方案需要综合考虑网络需求、设备布局、电缆安装等多个因素,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个机房布线方案的示例:1. 网络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机房网络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包括确定所需的网络带宽、网络设备数量和类型,以及网络扩展预期等。
这些信息将决定机房布线方案的规模和配置。
2. 设备布局:根据网络需求,确定机房中各种网络设备的摆放位置。
这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设备布局应考虑设备间的距离和连接需求,以便提供最佳的网络性能和可维护性。
3. 电缆安装:根据设备布局,确定合适的电缆安装方案。
这包括确定电缆类型(如UTP、光纤等)、电缆走向和电缆长度等。
在电缆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电缆与电源线、信号干扰源等相交,以减少网络故障的可能性。
4. 网络拓扑设计:根据网络需求和设备布局,设计机房的网络拓扑结构。
这包括确定网络的主干线路、分支线路和连接方式等。
网络拓扑设计应考虑高可用性和冗余性,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安全考虑:在机房布线方案中,必须考虑网络安全。
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访问控制等安全设备的布局和配置。
此外,还要确保网络设备和电缆的物理安全,通过合适的门锁、视频监控等方式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机房。
6. 文档记录:在机房布线方案完成后,应将布线图、电缆位置及标识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这有助于日后维护和升级工作的进行。
通过以上步骤和准则,可以制定一份机房布线方案,从而实现高效、稳定和可靠的网络连接。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还应当注意合适的布线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以及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
最终的布线方案应根据具体的网络需求和资源情况来进行调整和优化。
传输汇集机房基建(第一阶段)动力专业验收指导意见(V1.1)进一步落实集团公司、省公司关于局房动力维护要求,明确新建传输汇聚机房动力相关设备建设及验收标准,支撑工程建设、加快资本开支进度,网络维护中心特制定传输汇集机房基建(第一阶段)动力专业验收指导意见(V1.0)(试行版)。
一、交流配电1、所有动力设备需按设计图纸位置安装;2、外电路由,机房外电及机房内配电上级开关容量需大于等于下级开关容量,要有配电冗余;备注:按照《关于广州移动一、二级汇聚机房建设技术规范》:一级汇聚机房外电线缆50MM2以上,二级传输汇聚机房外电35MM2以上3、外电引入线径需与开关容量匹配;4、机房交流配电箱:内部有足够的配电容余、内部走线整齐、开关性能良好、所有接线排均无锈蚀现象、清洁无杂乱物、箱体的门开合正常;5、接线要求:连接牢固,无发热现象;一孔一线、在接线排平面固紧的需用线耳(所有线耳方向一致);6、三相供电配电线缆颜色要求:A、B、C应为黄、绿、红对应,中性线为蓝色,接地线应为黄绿色;7、市电油机转换箱须安装在机房内,油机应急接口箱要安装在机房外,并方便应急油机的接入,应急油机接口箱需上锁,验收后钥匙需移交维护方;8、室外配电箱和油机接口箱表面要有“触电危险”等警示语;9、市电安装完毕后,机房内要留有A4纸大小的过塑的外电路由图纸。
(路由图纸要求走线清晰符合事实,并标示各级开关容量以及电缆线径)。
二、防雷接地1、机房接地电阻≤5Ω;2、联合接地:采用联合接地,按照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地网。
保护地排、工作地排须以并联方式接入总地排;3、接地线及交流中性线:严禁加装开关或熔断器;4、防雷要求:机房必须按标准安装防雷箱;5、机房防雷箱:指示灯正常、箱体的门开合方便、清洁无杂物、保护次数为零;6、机房地排:按设计位置安装,表面清洁,要有足够的接线空间,地排接线孔数要求大于等于20个。
在改进型n+1冗余模式下实现UPS 双总线配电结构的探讨中国电信集团上海分公司 杜秋 丁涛1. 前言由多台UPS 系统输入输出并联的双总线结构带来冗余供电可靠性的同时, 也引来系统并联工作而出现的问题,如:环流、不同步、电压幅差、通讯中断等,干扰了IDC 机房供电的可靠性。
为此,对IDC 机房的配电结构、组合方式进行有效的优化与改进,为实现在改进型n+1冗余模式下实现UPS 双总线配电结构的探讨具有重大意义! 2. IDC 中UPS 系统的不同配电模式的演进2.1 单机组UPS 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及其参数特性(如图1):在图1中,标示了单机组UPS 的系统结构及其各器件的功能和参数特性。
从图示我们可知UPS 工作有如下几个状态:1) 当市电正常时,UPS 设备通过“滤波——整流——直流(电池充电)——逆变”的过程为计算机设备进行供电;2) 当市电异常(中断)时,UPS 设备通过“直流(电池放电)——逆变”的过程为计算机负载供电,从而实现不中断供电;3) 当市电正常而UPS 主回路中器件故障时,UPS 设备通过静态旁路开关实现不中断输出的旁路方式供电(切换过程小于10ms ),同时也可通过人工维修旁路实现维修状态下的旁路供电;维修旁路计算机负载图1:单机组UPS 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及其参数特性图2.2 多机组(n+1)并机的UPS 系统(如图2:以1+1冗余模式为例):通过单机组结构的分析可知,虽然在不同状态下在一定程度上都可满足计算机负载的不间断供电需求,但由于单机下器件的唯一性,在UPS 故障时仍会造成负载的供电中断,为此,人们往往在技术上通过多机冗余的方式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见图2:以1+1的冗余方式为例)。
在多机组冗余并机输出时,从理论上讲UPS系统具有1/N的冗余量,在某个机组故障时,负载由其他机组分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但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各机组间个体差异,并机输出的交流参数往往不会完全一致,所以在UPS输出侧的不同机组间就会产生电压幅差和相差,出现环流和不同步等现象,严重时往往会使整个UPS系统宕机而中断电力输出。
不间断电源YTR系列(1~3kVA) 用户手册声明本资料著作权属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著作权人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摘录、复制或翻译。
侵权必究。
和标志图案由正弦波变化而来,又有如“K”的变化造型,动感曲线寓意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能量,烘托出科华公司的行业特征及内涵,象征科华产品的优质可靠和科华公司振兴民族企业的不间断努力,是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科华公司产品的名称和标志是科华公司的专有标志或注册商标。
在本手册中提及的其他产品或公司的名称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或商名。
在未经科华公司或第三方商标或商名所有者事先书面同意的情况下,本手册不以任何方式授予阅读者任何使用本手册上出现的任何标记的许可或权利。
本产品符合关于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方面的设计要求,产品的存放、使用和弃置应遵照产品手册、相关合同或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
由于产品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本资料中的内容可能与实际产品不完全相符,敬请谅解。
如需查询产品的更新情况和寻求全方位的技术支持,请联系当地的科华公司办事处,也可直接与公司总部的客户服务中心联系。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软件园二期望海路65号北楼生产基地: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邮编:361008(厦门)、363000(漳州)公司网址:前言手册说明感谢您购买科华公司的不间断电源(UPS)产品!本手册适用于YTR系列(1~3kVA)产品,是专为金融、通信、保险、铁路、医疗、工矿、企事业等系统的网络计算机房和小型智能设备(如测量装置、工业自动化设备等)、精密仪器等设计的高性能正弦波在线式UPS,尤为适用于恶劣的电网环境。
本手册介绍YTR(1~3kVA)系列UPS的主要特点、性能指标、外形结构、系统原理,同时提供安装说明、使用和操作说明、维护管理以及运输存储等内容。
所有的随机资料阅读完毕请妥善保存,以便日后查阅。
注意:本设备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均为危险的高压,操作不当会危及生命安全。
企业机房建设解决方案整体机房解决方案,是机房装备建设服务的一揽子工程方案,它包括了机房工程的全过程,从前期的规划选址,到后期内部各系统的专业设计施工;从前期整个项目的总体管理,到后期的调试、开通;从前期对用户的使用培训,到后期的维护保养和服务响应。
计算机机房是公司电脑网络系统的中枢,因此机房建设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国家的要求规范,遵循先做详细设计再实施的原则,拥有成熟、完整的解决方案。
机房内放置有复杂的电子设备和机电设备,对装饰的要求,主要是满足计算机对机房提出的技术要求,在机房装饰艺术上以既大方舒适,又满足其技术要求为原则。
对装饰材料的选择要达到吸音、防火、防潮、防变形、抗干扰、防静电等要求。
装饰后,要使整个机房色调柔和、通透宽敞、不压抑、舒适。
以其达到现代化的装饰水平和视觉效果。
一、设计要求:计算机机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间内所有设备应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其中包括计算机主机,网络连接设备等。
2、设备间的地面面层材料应能防静电。
设备间至少提供离地板255CM高度的空间,门的高度应大于210CM,门宽应大干90CM,地板的平均荷载应大于5kg/m2。
凡是安装综合布线硬件的地方,墙壁和天棚应涂阻燃漆。
3、设备间应采用全封闭房间,防止有害气体(如SO2、H2S、NH3、NO2等)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4、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10℃至25℃之间,相对温度应保持60%至80%。
5、设备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消防系统,应使用防火防盗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
6、机房内的尘埃要求低于0.5um;对于开机时机房内的噪音,在中央控制台处测量时应小于70dB。
7、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15—1000MHz时不大于120dB。
机房内磁场干扰场不大于800A/m。
8、计算机房内的照明要求在离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200lx,其它房间的照明不应低于5lx,主要通道及有关房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但其照度要求是在离地面0.8m处不低于1lx。
一级机房建设标准
一级机房建设标准是指在建设数据中心机房时所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机房选址:一级机房应该建在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地方,例如交通便利、周边环境安静、无自然灾害等。
2.机房布局:一级机房应该按照功能分区进行布局,包括主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监控室等,各个区域之间应该有明确的分隔和标识。
3.机房装修:一级机房的装修应该采用防火、防尘、防静电等材料,地面、墙面、天花板等都应该符合相关的标准。
4.机房电力:一级机房应该配备稳定可靠的电力系统,包括双路供电、UPS 不间断电源、发电机等。
5.机房空调:一级机房应该配备高效的空调系统,保证机房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6.机房消防:一级机房应该配备完善的消防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等。
7.机房监控:一级机房应该配备完善的监控系统,包括环境监控、设备监控、安全监控等。
8.机房管理:一级机房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
总之,一级机房建设标准是非常严格的,需要在机房选址、布局、装修、电力、空调、消防、监控、管理等方面都达到相应的要求,以确保机房的稳定、安全和可靠运行。
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精讲通关主讲老师:张永刚1L411100 广播电视中心关键技术1L411101掌握广播中心技术混响时间和噪声:当声能衰减到原值的1/100(即声能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电视演播室的混响时间为0.6~1s左右。
演播室的噪声:室外噪声和室内噪声。
改变墙壁、顶棚的吸声材料可以调整演播室的混响时间。
使用吸声材料时,各个频段的吸声要均匀,颜色也以灰暗色无反光为宜(2010真题考点)。
为了降低演播室的噪声,尽量不在演播室房顶上设置设备人员出入频繁的房间,以避免脚步声、桌椅拖动声及墙壁、顶棚等受撞击或振动而将噪声传人室内。
当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可在上层楼板上铺减振、吸声材料,如地毯等加以解决。
(1)演播室和录音室演播室和录音室必须进行特殊的声学处理:一是应有适当的混响时间,并且房间中的声音扩散均匀;二是应能隔绝外面的噪声。
为满足第一个要求,录音室的墙壁和顶棚上应布置适当的吸声材料,在地面上要铺上地毯。
(2011真题考点)为满足第二个要求,录音室应采取一定的隔声措施,如墙体采用厚墙或双层墙。
录音室顶棚与上一层楼板的地面之间,以及录音室地面与下一层楼板的顶棚之间,需要用弹性材料隔开,与其他房间的地基间不应有硬性连接,采取浮筑式结构,形成“房中房”,隔绝噪声和振动。
同时对录音室的通风、采暖和制冷也要采取措施,消除发出的噪声。
1L411102掌握电视中心技术一、广播电视中心系统组成广播电视中心由节目制作、节目资源管理、节目播出控制和信号发送子系统组成。
广播电视中心承担广播电视节目的录制、编辑、调度、播出和传送等功能。
包括节目制作和节目播控两大部分,前者是产生节目的发源地,是中心的主体,后者是节目交换、发送的总调度。
三、电视中心工艺(一)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节目制作可分为节目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两个阶段,前期拍摄主要为收集节目所需素材,后期制作是将所得到的各种素材进行加工处理。
1.电视演播室演播室系统包括视频、音频、同步、编辑、告示和通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