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绝对渗透率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8.81 KB
- 文档页数:14
岩石渗透实验报告岩石渗透实验报告引言岩石渗透实验是地质学中一项重要的实验研究方法,通过模拟岩石中的渗透现象,可以深入了解地下水运动规律、岩石孔隙结构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等问题。
本报告将介绍岩石渗透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原理岩石渗透实验基于达西定律,即渗透流速度与渗透压力梯度成正比。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一台渗透仪来模拟岩石中的渗透过程。
渗透仪由一个渗透室和一个压力室组成,两者之间通过一个岩石样品连接。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主要包括渗透仪、压力计、温度计等设备。
渗透仪由一个渗透室和一个压力室组成,渗透室内填充着岩石样品,压力室通过压力计控制渗透室的压力。
温度计用于监测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实验过程首先,将岩石样品放入渗透室中,并严密封闭。
然后,通过压力室向渗透室施加压力,使水分子从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渗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渗透室和压力室的压力值,并测量温度的变化。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渗透室和压力室的压力变化曲线。
通过对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到岩石样品的渗透系数和渗透率。
渗透系数是描述岩石渗透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岩石孔隙结构的连通性和孔隙度。
渗透率则是描述岩石渗透速度的指标,它与渗透系数成正比。
实验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渗透系数和渗透率是描述岩石渗透性能的重要指标,可以用于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潜力。
2. 渗透系数和渗透率与岩石孔隙结构有关,孔隙度越大、连通性越好的岩石,其渗透系数和渗透率越高。
3. 温度对岩石渗透性能的影响较小,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岩石孔隙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渗透性能。
结论岩石渗透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地质实验方法,通过模拟岩石中的渗透现象,可以深入了解地下水运动规律和岩石孔隙结构。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潜力。
岩石渗透实验在地质工程、水文地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科学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岩心渗透率的测定实验一、岩心渗透率的概念岩心渗透率是指岩石中流体(如水、油气等)通过岩石孔隙的能力,是评价岩石储层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渗透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岩石的储层质量和流体运移能力,是评价油气田开发潜力的关键指标。
二、岩心渗透率的测定方法1. 压汞法:该方法通过测量岩心在一定压力下被汞浸润的孔隙体积来计算渗透率。
它适用于孔隙率较高、孔隙连通性好的岩石样品。
2. 渗透压差法:该方法是将岩心样品置于渗透仪中,通过施加一定压力差,测量流体通过岩心的速度来计算渗透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孔隙率较低、孔隙连通性较差的岩石样品。
3. 渗透试验法:该方法是将岩心样品置于渗透仪中,施加一定压力差,测量流体通过岩心的体积和时间来计算渗透率。
1. 实验前准备:选择代表性的岩心样品,并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包括去除表面杂质、测量岩心尺寸、浸泡样品等。
2. 实验仪器准备:根据选择的测定方法,准备好相应的渗透仪器,包括压汞仪、渗透仪等。
3. 岩心装置:将处理好的岩心样品安装到渗透仪器中,确保样品与渗透仪器之间无泄漏。
4. 施加压力:根据实验要求,在渗透仪器中施加一定的压力差,使流体开始渗透样品。
5. 测量数据:根据选择的测定方法,记录流体通过样品的体积、时间等数据。
6. 计算渗透率:根据测量的数据,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岩心的渗透率。
7. 数据分析:根据测定结果,分析岩心的渗透率大小、分布规律等,并结合其他岩心性质进行综合评价。
总结:岩心渗透率的测定是评价岩石储层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和实验步骤,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岩心的渗透率。
这对于油气田开发的储层评价和生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岩心渗透率的测定实验在地质勘探和石油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岩心渗透率的测定实验【实验目的】1、加深渗透率的概念和达西定律的应用,学会推导气测渗透率的公式;2、掌握气测渗透率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实验装置的正确连接与使用;3、进一步认识油气层的渗流特性。
【实验装置】QTS—2气体渗透率仪如图所示主要有下列部件:1.环压表。
用采指示橡皮筒外部所加的压力值。
2.真空阀。
接真空泵.3.放空阀.打开此阀放掉环压,使橡皮筒内的压力达到常压。
4.环压阀。
打开此阀,使高压气体进入岩心夹持器与橡皮筒之间的环形空间。
使橡皮筒紧贴住岩样,也紧贴住岩心夹持器的上下端塞。
5.气源阀。
供给渗透率仪调节器低于1MPa的气体,再通过调节器的调节产生适当的上流压力。
6.压力调节器.用来调节气源进入的气体,并减压,控制岩心上流所需要的操作压力值. 7.干燥器。
使进入岩样前的气体进行干燥,然后再进入岩样。
8。
上流压力表.用来指示岩心的上流压力。
9。
装岩心用的岩心夹持器。
10.流量计。
用来计量岩样出口端气体的流量。
:图1—1 QTS—2型气体渗透率仪操作面板图1.环压表 2。
真空阀 3.放空阀 4.环压阀 5.气源阀 6.减压阀 7.干燥器 8。
上流压力表 9。
岩心夹持器 10.浮子流量计图1-2 气体渗透率仪流程图【实验方法与步骤】1) 用游标卡尺测量岩心的长度和直径,计算出横截面积A ;2) 检查仪器面板上各阀门与夹持器上的手轮是否关闭(参照渗透率仪操作面板图); 3) 拧松岩心夹持器两边固定托架的手轮,下滑托架,滑出夹持器内的加压钢柱塞; 4) 将测量过几何尺寸的岩样装入岩心夹持器的胶皮筒内,用加压钢柱塞将岩心向上顶紧,拧紧手轮;5) 开、关一下放空阀。
6) 打开高压气瓶减压阀,将气瓶的输出压力调节到1MPa,打开环压阀,使环压表显示为1MPa ,关闭环压阀(参照渗透率仪操作面板图);7) 打开气源阀,调节减压阀,此时上流压力表开始显示压力,压力应由小至大调节; 8) 选择其中一个浮子流量计,读出与之上流压力对应的流量(流量计的选择与使用见附录),要求每块岩芯测量4次不同压差下的流量;9) 当岩心测试完毕后,调节减压阀,使上流压力恢复至零,关闭气源阀、打开环压阀和放空阀,使环压降至零,取出岩心。
岩石气体渗透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巩固渗透率的概念,掌握气测渗透率原理;2.掌握气体渗透率仪的流程和实验步骤。
二、实验原理渗透率的大小表示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大小。
根据达西公式,气体渗透率的计算公式为:3222122100(10)()o o P Q LK m A P P μμ-=⨯-令22122000()oP C P P μ=-,200or w Q h Q o =,则: 200or w CQ h LK A=式中:g k —气体渗透率,2m μ;A —岩样截面积,2cmL —岩样长度,cm ;12,P P —岩心入口及出口压力,0.1MPa ; 0 P —大气压力,0.1MPa ;μ—气体的粘度0Q —大气压力下气体的流量,2/cm s ; or Q —孔板流量计常数,3/cm s w h —孔板压差计高度,mm;C —与压力1P 有关的常数;三、实验流程图1 测试流程图四、实验操作步骤1.测量岩样的长度和直径,将岩样装入岩心夹持器,把转向阀指向环压,关闭放空阀,缓慢打开气源阀,使环压表指针到达1.2-1.4MPa;2.低渗透岩心渗透率的测定低渗样品需要较高压力,C 值由C 表的刻度读取。
(1)关闭汞柱阀及中间水柱阀,打开孔板放空阀;把换向阀转向供气,调节减压阀,控制供气压力0.2MPa ;(2)选取数值最大的孔板,插入岩心出口端的胶皮管上。
(3)缓慢调节供压阀,建立适当的C 值(15-6最佳),缓慢关闭孔板放空阀,同时观察孔板压差计上液面,不要使水喷出。
如果在C=30时,孔板水柱高度超过200mm ,则换一个较大的孔板,直到孔板水柱在100-200 mm 之间为止;(4)待孔板压差计液面稳定后,记录孔板水柱高度、C 值和孔板流量计常数; (5)调节供压阀,改变岩心两端压差,测量三个不同压差下的渗透率值; (6)调节供压阀,将C 表压力降至零,打开孔板放空阀,取下孔板,关闭气源阀,打开环压放空阀,取出岩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渗流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成绩 :班级: 石工1205 学号: 姓名: 教师: 同组者:岩石气体渗透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巩固渗透率的概念,掌握气测渗透率原理; 2.掌握气体渗透率仪的流程和实验步骤。
二.实验原理渗透率的大小表示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大小。
根据达西公式,气体渗透率的计算公式为:1000)(2222100⨯-=P P A LQ P K μ ()10(33m μ-) 令ALh CQ K h Q Q P P P c w r wr 200则,200;)(200000022210==-=μ 三、实验流程(a) 流程图 (b)控制面板图2-3 GD-1型气体渗透率仪四、实验操作步骤1、每台仪器对应一盒孔板和岩样、不能串用。
2、先放岩样再放孔板(数值最大的孔板)。
3、所有的阀门水平为开,垂直为关。
环压阀常开。
4、放好孔板后,先把换向阀转向环压观察是否加上环压(1MPa 以上即可),再把换向法调到供气,用减压阀把供气调到0.2MPa ,再把换向阀转回环压。
实验过程中,换向阀始终指向环压(便于观察环压是否够1MPa )。
5、实验过程中,先调供压阀把C 表上的值(15~6之间;取外圈红色整数)调至15,再关闭孔板放空阀,观察水柱压差计水柱高度(100~200mm 之间)(注意不要喷水)。
孔板不合格将C 值得调至0,打开孔板放空阀直接换就行。
6、实验完毕后,将换向阀调至供气,调减压阀把供气调至0,先关气源阀再开放空阀。
五、实验数据处理气体渗透率测定原始记录A=3.14*D 2/4=5.025cm 2 根据:得:K 1=45.246(2310m μ-)K 2=45.414(2310m μ-) K 3=44.967(2310m μ-)平均气体渗透率:K=45.215(2310m μ-)六、小结本次实验测的是气体渗透率,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岩石的渗透率是岩石本身固有的性质,由岩石的性质来决定的,实验室有不同的岩样,每人测一个,测量步骤非常重要,经过预习后还是不太了解具体的步骤,后来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完成了此次实验。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成绩: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同组者:实验三 岩石气体渗透率测定一、实验目的1.巩固渗透率的概念和达西定律的应用;2.掌握气测渗透率的原理、方法及实验流程。
二、实验原理渗透率的大小表示多孔介质(岩心)传输流体能力的大小。
粘度为1mPa·s 的液体在0.1MPa (1绝对大气压)压力作用下,通过截面积为1cm 2,长度为1cm 的岩心时,液体的流量为1cm 3/s 时,其渗透率为1μm 2。
气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由气体的一维稳定渗流达西定律可得到下面公式: 令0022122000;()200or w P Q h C Q P P μ==- 则200or w CQ h L K A= 式中 K —气体渗透率,μm 2; A —岩样截面积,cm 2;L —岩样长度,cm ; Q or —孔板流量计常数,cm 3/s ;h w —孔板压差计高度,mm ; C —与压力有关的常数;测出C (或P 1、P 2)、H w 、Q or 及岩样尺寸即可求出渗透率。
三.实验流程图1 气相渗透率仪测试流程1,3,4,7,9,10,18-阀门;2,11-压力表;5-气源;6,8-压力调节阀;12-进口;13-岩心夹持器;14-出口;15,16,17-压力计;19-孔板流量计四.实验操作步骤1.用游标卡尺量出岩样的长度和直径,连同岩祥编号一同记录下来。
2.拧松岩心夹持器手轮螺杆,取出上流堵头,将岩样装入夹持器内,上紧上流堵头(不要过紧,以免将岩心顶碎),打开放空阀。
3.慢慢打开环压阀和气源阀,加入环压,使环压表指针到达1.0MPa 。
4.低渗透率测定低渗样品需要高压力,用 C 表调节器调压,C 值由 C 表的刻度读取。
(1) 装入样品加入环压后,关闭水柱阀。
将换向阀置于“低渗”,放一最大的孔板,打开样品阀,慢慢关孔板放空阀。
(2) 调节C 表调节器,在C 表上建立适当的C 值,在15~6之间最佳,同时应观察孔板压差计液面,千万不要喷出。
实验二岩石渗透率的测定岩石渗透率是矿业勘探、岩土工程等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用以描述岩石介质的渗流性能。
岩石渗透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开采、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以及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
本实验通过风压法测量岩石渗透率。
实验使用的装置为恒压水源、岩石样品、U型玻璃管、风机以及压力表等设备。
实验步骤如下:1.选取样品并打磨平整:首先,选取均质、无裂缝、无孔洞的岩石样品,并在砂纸上打磨至样品表面平整。
2.制备样品:将打磨好的岩石样品置于密封容器内,用真空泵去除容器内空气,使岩石样品内部充满水。
待压力稳定后记录压强。
3.实验测量:将玻璃管装配在示波器上,并在U型玻璃管过滤器中加入适量压紧处理过的物理风干样品,将铵盐溶液定量加入恒压水源中。
4.记录数据:当水流经物理风干样品时,压力表记录下生命流经样品前后的压力差。
根据Darcy定律,计算出样品的渗透系数。
实验要点:1.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岩石样品,避免选择表面不平整、具有微观裂隙或孔洞的样品。
2.首先将岩石样品用真空泵泵出空气后放入密封容器中,再注入水以充满样品内部,可以保证实验的结果准确性。
3.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水流的流向和速度,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4.实验结果应进行多次试验取平均值,以提高实验数据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本实验通过使用风压法测量岩石渗透率,可以有效地获得岩石的渗透性能,为后续的岩土工程设计和实验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细节问题,并注意实验数据的错误来源,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二 岩石气体渗透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巩固渗透率的概念,掌握气测渗透率原理;2.掌握气体渗透率仪的流程和实验步骤。
二.实验原理渗透率的大小表示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大小。
根据达西公式,气体渗透率的计算公式为:1000)(2222100⨯-=P P A L Q P K μ (2310m μ-)令)(200022210P P P C -=μ; 200wor h Q Q =, 则AL h CQ K w or 200=式中:K —气测渗透率,2310m μ-; A —岩样截面积,2cm ;L —岩样长度,cm; 1P 、2P --岩心入口及出口压力0.1Mpa; 0P —大气压力, 0.1Mpa; μ—气体的粘度s mPa .; 0Q —大气压力下的流量,s cm /3; or Q —孔板流量计常数, s cm /3; w h —孔板压差计高度,mm ; C —与压力1P 有关的常数;测出C(或1P 、2P )、w h 、or Q 及岩样尺寸即可求出渗透率。
三.实验流程(a) 流程图(b) 控制面板图2-1 GD-1型气体渗透率仪四.实验步骤1. 测量岩样的长度和直径,将岩样装入岩心夹持器;把换向阀指向“环压”,关闭环压放空阀,打开环压阀,缓慢打开气源阀,使环压表指针到达1.2~1.4MPa;2. 低渗岩心渗透率的测定低渗样品需要较高压力,C 值由C表的刻度读取。
,调节减(1)关闭汞柱阀及中间水柱阀,打开孔板放空阀;把换向阀转向“供气”压阀,控制供气压力为0.2~0.3MPa(请勿超过0.3MPa,否则将损坏定值器);(2)选取数值最小的孔板,插入岩心出口端的胶皮管上,缓慢关闭孔板放空阀;,同时观察孔板压差计(3)缓慢调节供压阀,建立适当的C值(15~6 之间最佳)上液面,不要使水喷出。
如果在C=30 时,孔板水柱高度超过200mm,则换一个较大的孔板,直到孔板水柱在100~200mm 之间为止;(4)待孔板压差计液面稳定后,记录孔板水柱高度、C 值和孔板流量计常数;(5)调节供压阀,改变岩心两端压差,测量三个不同压差下的渗透率值;(6)调节供压阀,将C 表压力降至零;打开孔板放空阀,取下孔板;关闭气源阀,打开环压放空阀,取出岩心。
岩石气体渗透率的测定实验模板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岩石的渗透率是指气体在岩石中渗透的速度和渗透的能力。
实验中,采用荧光石英李茂山岩进行研究,利用测量溶胀的方式来得出岩石的渗透率,溶胀实验即将蒸馏水注入岩石样品的孔隙中,通过观察蒸发前后样品质量的变化来计算得出渗透率。
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的准备,包括荧光石英李茂山岩样品、饱和称量瓶、空气泵、注射器、测量瓶和电子秤。
2. 样品的准备。
将荧光石英李茂山岩样品切成适当大小的块,仔细清洗并晾干。
将样品放在315℃的高温烘箱中烘烤1小时,然后放在130℃的干燥器中干燥24小时,以保证样品的干燥度。
3. 饱和称量瓶的制备。
将干燥的荧光石英李茂山岩样品放入饱和称量瓶中,注入大约100毫升的蒸馏水到瓶中,瓶口加上橡皮塞并轻轻摇动,以充分饱和试剂。
4. 溶胀实验的开始。
用空气泵将空气注入饱和称量瓶中,将岩石样品的孔隙中的气体完全取出。
然后,将注射器放入饱和称量瓶中所填充的蒸馏水中,并将气体缓慢地注入样品中,注射完成后,马上将注射器拔出,使样品在缸壁中的孔隙形成压力差。
等待20分钟,然后检查瓶中蒸发的水量。
使用电子秤测量蒸发前后饱和称量瓶内水的质量差。
将摩尔质量、孔隙体积和时间代入渗透率公式中得出岩石的渗透率。
实验注意事项:1. 样品要求完整无损,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操作。
2. 烘干后的样品需要在干燥器中干燥24小时或以上,以保证样品的干燥度。
3. 注射器注入样品中的过程需要十分缓慢,且要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样品的破裂。
4. 实验的期间注意善于利用数据计算公式。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应将渗透率结果以表格的方式写出并进行分析,不同渗透率结果的差异应分析原因。
并且如果实验数据的差异较大,需要进行增加样品测试进行数据的稳定性验证。
结论:岩石的渗透率是指其渗透的速度和渗透的能力。
本次实验通过溶胀实验的方式,研究了荧光石英李茂山岩的渗透率,得出的结果是×,可见荧光石英李茂山岩在岩石中的渗透能力较差。
实验三 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测定一 实验内容用气测渗透率仪,以氮气为工作介质,测量气体通过岩样两端的压力p 1、p 2以及通过岩心气体在平均压力12()/2p p p =+下的气体体积流量0Q ,将测量参数直接代入达西公式计算得到实验岩心的气体渗透率g K ,然后用直线外推法求得岩心的克氏渗透率∞K (=岩心的绝对渗透率) 。
二 实验仪器设备气测渗透率仪、岩心夹持器、柱塞岩心、氮气瓶、游标卡尺、盒式气压计。
三 实验原理渗透率的大小表示多孔介质(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大小,其单位为μm 2。
气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根据达西定律可得气体渗透率的公式为:102212210()a g Q p L K A p p μ−=⨯− (3-1) 式中:g K —气体渗透率,μm 2;0Q —岩心出口端的气体体积流量,cm 3/s ;L —岩心长度,cm ; A —岩心横截面积,cm 2; p a —大气压(绝对),MPa ; p 1—岩心进口端的绝对压力,MPa ; p 2—岩心出口端的绝对压力,MPa ;μ—实验温度和大气压下的气体粘度,mPa s ⋅(查表3-1得到)。
实验岩心几何尺寸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进口端压力1p 用气测渗透率仪测量,出口端压力2p 等于大气压(大气压由盒式气压计读取),出口端的气体体积流量Q 0用气测渗透率仪测量。
为了满足线性渗流条件,应用0Q /p L −∆关系曲线(△p =p 1-p 2)直线段数据代入公式计算K g 。
考虑滑脱效应的影响,根据1g K p −直线(()12=+/2p p p )外推到纵坐标的截距求得克氏渗透率K ∞(=绝对渗透率)。
表3-1 大气压下氮气的粘度(mPa·s)四气测渗透率仪流程及其工作原理气测渗透率仪流程如图3-1所示。
图3-1 气测渗透率实验流程示意图该仪器以氮气为工作介质,采用单向流、转子流量计气测岩石渗透率。
测量p为大气压(由压力表测实验岩心两端压差,岩心出口端接转子流量计,其压力2盒式气压计读取),因此岩心测量压力表显示的表压值,即为岩心两端的压差。
实验三 储层岩石渗透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储层岩石渗透率的概念及物理含义。
2.了解岩样渗透率测定的多种方法。
3.掌握液体测定渗透率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岩石绝对渗透率的确定基于达西公式。
即:当流体通过岩样时,其流量与岩石的截面积A、进出口端压差P Δ成正比,与岩样长度L 成反比,与流体粘度μ成反比。
即:LPA KQ μΔ= 由达西公式可知:Q LK A Pμ=Δ (3-1) 式中 K──岩样的绝对渗透率,2m μ; A──岩样的截面积,2cm ; L──岩样的长度,cm ;μ──通过岩样液体的粘度,mPa s ⋅; P Δ──岩样两端的压力差,0.1MPa ;Q ──在压差P Δ下通过岩样的流量,3/cm s 。
若已知实验岩芯的端面面积A、长度L 和液体粘度μ,再测出液体流量Q 和此时岩芯两端的压力差P Δ,便可根据式(3-1)计算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K。
三、实验仪器及流程图1.实验仪器液测渗透率实验仪器、量筒、秒表、游标卡尺、烧杯等。
2.实验流程实验流程如图3-1所示。
图3-1 液测渗透率实验装置图四、实验步骤1.用游标卡尺测量岩样的直径D和长度L。
2.将岩样饱和盐水后装入岩芯夹持器。
3.打开手摇泵通向岩芯夹持器环空的开关,加环压。
4.打开平流泵电源,预热五分钟后,设置流量,测定在所设置的流量时岩芯入口端的压力,并用量杯和秒表测其出口端流量;待压力表数据趋于稳定,出口流速稳定时,记录此时的压力和流量。
5.改变流量, 重复步骤4,计算岩石渗透率。
6.实验数据记录完后,卸掉环压,关闭平流泵,取出岩样。
五、注意事项1.在岩样装入夹持器后才能加环压,在取出岩样后,一定不能加环压,否则可能会损坏胶皮套。
2.在设置流速时,应按要求设置,不能太大,否则超出泵的量程会损害泵。
六、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将实验记录数据及计算结果填于表3-1中。
表3-1 岩石渗透率测定数据记录表七、思考题1.测定岩样渗透率时环压要用多大合适?2.液体测定岩样渗透率时,有那些因素会影响到测定结果?3. 用液体测定岩样渗透率时,要满足哪些实验条件?。
中国石油大学 油层物理 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成绩:班级: 石工 学号: 姓名: 教师: 张丽丽同组者:岩石气体渗透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渗透率是衡量岩心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油、气井的产量。
渗透率可以通过达西实验来测定,但要求条件较高,因此本实验用气体来测量岩石的气体渗透率。
学会使用GD-1型渗透率仪测量岩石绝对渗透率。
二、实验原理渗透率表示多孔介质传输流体能力的大小。
气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由气体的一维稳定渗流达西定律可得计算气体渗透率的公式如下:采用达西单位时:)(2222100p p A LQ p k g g -=μg k —气体渗透率,2m μ;A — 岩样截面积,cm 2;L —岩样长度,cm ;0Q —大气压力下气体的流量,cm 3/s ;g μ—大气压力和试验温度条件下气体的粘度,mPa ·s ;1p 、2p —分别为岩心上、下游压力,0.1Mpa 。
若采用国际标准单位,则气测渗透率公式为:)(2001000100)(102222100222100p p A LQ p p p A LQ p k g g g -=⨯⨯-⨯⨯=μμ令,)(20022210p p p C g -=μ2000worh Q Q =,则:ALh CQ k w or g 200=式中 g k —气体渗透率,10-32m μ;r Q 0—孔板流量计常数, h w —孔板压差计水柱高度,mm ;C —与压差有关的综合常数;1p 、2p —分别为岩心上、下游压力,Mpa ;其他参数同上。
式中的C,g μ取24摄氏度时空气的粘度0.01837 mPa ·s 。
可以测高、中、低渗岩心的渗透率。
三、实验流程图一:流程图四、实验步骤1.测量并记录岩样的直径和长度,并将岩样装入岩心夹持器。
2.选择配套的盒中数值最大的孔板流量计并安装在仪器橡皮接口处。
3.关闭放空阀,打开气源阀,把换向阀转向环压,观察加压至1Mpa以上即可。
1 / 2
实验二 岩石渗透率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气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由气体的一维稳定渗流达西定律测得气体渗透率公式为:
1
2
22110)
(2-⨯--
=p p A L p Q K o o a μ Kg ——气测渗透率,2m μ;
Q 0——绝对大气压时岩样出口端气体体积流量,cm 3/s ; L ——岩样长度,cm ;
A ——岩样横截面积,cm 2; P a ——大气压,Mpa ;
P 1——岩样进口端压力,Mpa ;
P 2——岩样出口端压力(大气压力),Mpa ;
μ——实验温度和大气压下的氮气粘度,mPa ·s ;
按公式,岩心几何尺寸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利用气测渗透率仪测量岩样进口端压力P 1,P 2本实验为大气压力(0.101Mpa )。
透过气测渗滤仪流量计测量岩心出口端气体体积流量Q 0,为了满足应用Q 0~∆P L ⁄关系曲线直线线段数据代入公式计算Kg ,考虑滑脱效应的影响,再据K g ~1/P 直线外推到纵坐标的截距即求的克氏渗透率(等值液体渗透率)。
二、计算结果数据记录表
三、拟和出Kg~1/P 直线
直线方程为:y =0.0002x +0.0015
四、等值液体渗透率
当x=0 时,y=0.0015
2/ 2。
实验二╲t 岩石渗透率的测定本实验旨在通过不同岩石样品的渗透测试来探究岩石渗透性质的差异和影响因素。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测试方法:一种是静态法,另一种是动态法。
以下是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在实验开始前,需要准备好所有实验所需设备和材料,包括岩石样品、压力计、封口胶、秤、氢氧化钠溶液、滴管、注射器等。
2. 静态法测试:首先,选取一个圆柱形的岩石样品,并将其两端用封口胶密封。
然后,将样品放入容器中,并注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随后,将容器盖上,并用压力计测量容器内的压力。
在一定时间内,记录容器内的压力和变化情况。
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岩石样品的渗透系数。
3. 动态法测试:先将测量装置的导管接到岩石样品上,然后打开水泵,将冷却水直接喷射到岩石样品表面。
根据进入水的流量和岩石样品的温度变化来测量岩石样品的渗透系数。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静态法和动态法测试方法各有特点。
静态法测试方法通过记录压力变化情况来计算渗透系数,需要进行一定的前期准备;而动态法测试方法通过测量进入水的流量和岩石样品的温度变化来计算渗透系数,需要更加精确的测量仪器和数据分析方法。
2. 岩石渗透系数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岩石的孔隙度、孔隙分布、孔隙连通性和孔隙形状等因素都会影响岩石的渗透性质。
此外,周围环境的温度、压力和流体粘度等也会对渗透系数产生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通过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测试方法探究了岩石渗透性质的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岩石渗透系数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这对于石油工业等领域来说,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岩石绝对渗透率实验报告篇一:岩石气体渗透率的测定实验报告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成绩:班级:中石化0903 学号:09133206 姓名:冯延苹教师:同组者:实验二岩石气体渗透率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巩固渗透率的概念,掌握气测渗透率原理; 2.掌握气体渗透率仪的流程和实验步骤。
二. 实验原理渗透率的大小表示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大小。
根据达西公式,气体渗透率的计算公式为:K?2P0Q0?LA(P1?P2)XX?P0(P1?P2)2222?1000令c??33(10?m)) (;Q0?Q0rhwCQ0rhwL,则K? (2-5) XX00A?3210?m;?A—岩样截面积,cm2;式中,K—气体渗透率,L—岩样长度,cm;P1、P2—岩心入口及出口大气压力,0.1Mpa;P0?Q0hw大气压力, 0.1Mpa; ?—气体的粘度,mPa?s33Q—大气压力下的流量,cm/s;0r—孔板流量计常数,cm/s —孔板压差计高度,mm;C—与压力有关的常数。
hw测出C(或P1、P2)、、Q0r及岩样尺寸,即可求出渗透率。
三. 实验设备(a)流程图(b)控制面板图1 GD-1型气体渗透率仪四. 实验步骤1. 测量岩样的长度和直径,将岩样装入岩心夹持器;把换向阀指向“环压”,关闭环压放空阀,打开环压阀,缓慢打开气源阀,使环压表指针到达1.2~1.4MPa;2. 低渗岩心渗透率的测定低渗样品需要较高压力,C值由C表的刻度读取。
(1)关闭汞柱阀及中间水柱阀,打开孔板放空阀;把换向阀转向“供气”,调节减压阀,控制供气压力为0.2~0.3MPa(请勿超过0.3MPa,否则将损坏定值器);(2)选取数值最小的孔板,插入岩心出口端的胶皮管上,缓慢关闭孔板放空阀;(3)缓慢调节供压阀,建立适当的C值(15~6之间最佳),同时观察孔板压差计上液面,不要使水喷出。
如果在C=30时,孔板水柱高度超过200mm,则换一个较大的孔板,直到孔板水柱在100~200mm之间为止;(4)待孔板压差计液面稳定后,记录孔板水柱高度、值和孔板流量计常数C;(5)调节供压阀,改变岩心两端压差,测量三个不同压差下的渗透率值;(6)调节供压阀,将C表压力降至零;打开孔板放空阀,取下孔板;关闭气源阀,打开环压放空阀,取出岩心。
五. 数据处理与计算由岩样的几何尺寸A、L和测得C、Q0r、渗透率。
表1 气体渗透率测定数据记录表hw的代入公式(2-5),即可计算岩样的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以求得:D22.50022A???()???()?4.909cm岩样截面积22当C=10时,气体渗透率 K1?CQ0rhwL10?14.232?123.0?7.394??131.834?10?3(?m2);200A200?4.909当C=9时,气体渗透率K2?CQ0rhwL9?14.232?134.0?7.394??129.262?10?3(?m2);200A200?4.909当C=8时,气体渗透率K3?CQ0rhwL8?14.232?147.0?7.394??126.046?10?3(?m2);200A200?4.909平均气体渗透率?K1?K2?K3131.834?129.262?126.046??10?3?129.047?10?3(?m2)33六.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使我巩固渗透率的概念,加深了我对渗透率的理解,并掌握了气体渗透率测定的原理。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通过自己亲手操作我熟练掌握了气体渗透率仪的流程和使用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我的耐心、细心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最后,感谢老师的精彩指导讲解七.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表 2气体渗透率测定原始数据记录篇二:渗透率实验报告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成绩:班级:石工10-15 学号:姓名:于秀玲教师:同组者:岩石气体渗透率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巩固渗透率的概念,掌握气测渗透率原理; 2.掌握气体渗透率仪的流程和实验步骤。
二. 实验原理渗透率的大小表示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大小。
粘度为1mPa.s的液体在0.1MPa(1个大气压)作用下,通过截面积为1cm2,长度为1 cm的岩心,当被液体的流量为1cm3/s 时,其渗透率为1?m2。
根据达西公式,气体渗透率的计算公式为:k?2P0Q0?gL?1000(10?3?m2) 22A(P1?P2)令c?式中,XX?gP0Q0rhwCQ0rhwL(2-5) ;Q?,则k?022XX00A(P1?P2)K—气体渗透率,10?3?m2;?A—岩样截面积,cm2;L—岩样长度, cm; P1、P2—岩心入口及出口大气压力,0.1Mpa;P0?大气压力, 0.1Mpa; ?g—气体的粘度,mPa?sQ0—大气压力下的流量,cm3/s;Q0r—孔板流量计常数,cm3/s hw—孔板压差计高度,mm; C—与压力有关的常数。
C值表达式中,?g取24摄氏度时空气的粘度0.018371mPa.s,岩心下游压力P2等于大气压P0加上200mm 水柱产生的压力,因此C值只是上游压力P1的函数。
测出C(或P1、P2)、hw、Q0r及岩样尺寸,即可求出渗透率。
三. 实验设备(a)流程图(b)控制面板图1 GD-1型气体渗透率仪四. 实验步骤1. 测量岩样的长度和直径,将岩样装入岩心夹持器;把换向阀指向“环压”,关闭环压放空阀,打开环压阀,缓慢打开气源阀,使环压表指针到达1.2~1.4MPa;2. 低渗岩心渗透率的测定低渗样品需要较高压力,C值由C表的刻度读取。
(1)关闭汞柱阀及中间水柱阀,打开孔板放空阀;把换向阀转向“供气”,调节减压阀,控制供气压力为0.2~0.3MPa(请勿超过0.3MPa,否则将损坏定值器);(2)再次把转向阀转向“环压”,缓慢调节供压阀,建立适当的C值(15~6之间最佳)。
(3)选取数值最大的孔板(这样可以防止孔板水柱的水喷出),插入岩心出口端的胶皮管上,缓慢关闭孔板放空阀;同时观察孔板压差计上液面,不要使水喷出。
如果孔板水柱达不到100mm,则调节C值,使之减小。
如果还达不到100mm则应选取较小数值的孔板,直到孔板水柱在100~200mm之间为止;(4)待孔板压差计液面稳定后,记录孔板水柱高度值和孔板流量计常数C;(5)调节供压阀,改变岩心两端压差(即改变C值大小),测量三个不同压差下的渗透率值;(6)调节供压阀,将C表压力降至零;打开孔板放空阀,取下孔板;关闭气源阀,打开环压放空阀,取出岩心。
五. 数据处理与计算由岩样的几何尺寸A、L和测得C、Q0r、hw的代入公式(2-5),即可计算岩样的渗透率。
表1 气体渗透率测定数据记录表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以求得:D22.5142A???()???()?4.964cm2 岩样截面积22当C=12时,气体渗透率CQ0rhwL12?14.663?122.0?7.580??163.897?10?3(?m2);k1?200A200?4.964 当C=10时,气体渗透率k2?CQ0rhwL10?14.663?145.0?7.580??162.330?10?3(?m2);200A200?4.964当C=9时,气体渗透率k3?CQ0rhwL9?14.663?157.0?7.580??158.188?10?3(?m2);200A200?4.964平均气体渗透(转自:小草范文网:岩石绝对渗透率实验报告)率?k1?k2?k3163.897?162.330?158.188??10?3?161.472?10?3(?m2) 33六.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使我巩固渗透率的概念,加深了我对渗透率的理解,并掌握了气体渗透率测定的原理。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并熟练掌握了气体渗透率仪的流程和使用方法,同时温故了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我的耐心、细心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教材上的有些差别,这让我明白了,做实验并不是一步一步的按书上写的做,如果真正理解了实验原理,选择最合理的方法去做,会得到更完美的结果,做出更准确的结论。
最后,感谢老师的精彩指导与讲解。
篇三:岩石气体渗透率的测定实验模板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成绩:班级:学号:教师:一. 实验目的1.巩固渗透率的概念,掌握气测渗透率原理; 2.掌握气体渗透率仪的流程和实验步骤。
二. 实验原理渗透率的大小表示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大小。
根据达西公式,气体渗透率的计算公式为:K? 令c??1000?33A(P1?P2)(10?m)) (222P0Q0?LXX?P0(P1?P2)22;Q0?Q0rhwCQ0rhwL(2-5) ,则K?XX00A?3210?m;?A—岩样截面积,cm2;式中,K—气体渗透率,L—岩样长度,cm;P1、P2—岩心入口及出口大气压力,0.1Mpa;P0?大气压力, 0.1Mpa; ?—气体的粘度,mPa?s Q0—大气压力下的流量,cm3/s;Q0r—孔板流量计常数,cm3/s hw —孔板压差计高度,mm;C—与压力有关的常数。
测出C (或P1、P2)、hw、Q0r及岩样尺寸,即可求出渗透率。
三. 实验设备(a)流程图(b)控制面板图1 GD-1型气体渗透率仪四. 实验步骤1. 测量岩样的长度和直径,将岩样装入岩心夹持器;把换向阀指向“环压”,关闭环压放空阀,打开环压阀,缓慢打开气源阀,使环压表指针到达1.2~1.4MPa;2. 低渗岩心渗透率的测定低渗样品需要较高压力,C值由C表的刻度读取。
(1)关闭汞柱阀及中间水柱阀,打开孔板放空阀;把换向阀转向“供气”,调节减压阀,控制供气压力为0.2~0.3MPa(请勿超过0.3MPa,否则将损坏定值器);(2)选取数值最小的孔板,插入岩心出口端的胶皮管上,缓慢关闭孔板放空阀;(3)缓慢调节供压阀,建立适当的C值(15~6之间最佳),同时观察孔板压差计上液面,不要使水喷出。
如果在C=30时,孔板水柱高度超过200mm,则换一个较大的孔板,直到孔板水柱在100~200mm之间为止;(4)待孔板压差计液面稳定后,记录孔板水柱高度、值和孔板流量计常数C;(5)调节供压阀,改变岩心两端压差,测量三个不同压差下的渗透率值;(6)调节供压阀,将C表压力降至零;打开孔板放空阀,取下孔板;关闭气源阀,打开环压放空阀,取出岩心。
五. 数据处理与计算由岩样的几何尺寸A、L和测得C、Q0r、hw的代入公式(2-5),即可计算岩样的渗透率。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以求得:??岩样截面积A??D2??2.5402?5.064cm244当C=12时,气体渗透率 K1?CQ0rhwL12?1.120?116.0?5.000??7.697?10?3(?m2);200A200?5.064当C=10时,气体渗透率K2?CQ0rhwL9?1.120?157.0?5.000??7.813?10?3(?m2);200A200?5.064当C= 7时,气体渗透率 K3?CQ0rhwL7?1.120?199.0?5.000??7.702?10?3(?m2);200A200?5.064平均气体渗透率 K??K1?K2?K37.697?7.813?7.702??10?3?7.737?10?3(?m2)33六.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渗透率概念的理解,了解了气测渗透率的原理并掌握了气体渗透率仪的流程和实验步骤。